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反思有趣的昆虫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优秀精品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昆虫》优秀精品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科学》中第二节《有趣昆虫》。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几种常见昆虫,如蝴蝶、蚂蚁、蜜蜂等,解它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并解几种常见昆虫,知道它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热爱,培养关爱小动物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昆虫特征及其生活习性。
2. 教学重点:认识几种常见昆虫,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昆虫模型、图片、PPT、观察箱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到户外捕捉昆虫,让幼儿亲身感受昆虫多样性。
(2)引导幼儿观察捕捉到昆虫,启发他们说出昆虫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利用PPT展示蝴蝶、蚂蚁、蜜蜂等昆虫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特点。
(2)讲解昆虫特征,如翅膀、触角、六条腿等,以及它们生活习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一种昆虫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2)每组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分享昆虫有趣现象。
4. 动手操作(10分钟)(1)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昆虫。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有趣昆虫故事。
(2)评价幼儿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昆虫2. 板书内容:(1)昆虫特征:翅膀、触角、六条腿等(2)常见昆虫:蝴蝶、蚂蚁、蜜蜂等(3)昆虫生活习性:采蜜、建巢、觅食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昆虫,并简单介绍它特点。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昆虫是蝴蝶。
它有五彩斑斓翅膀,喜欢在花丛中飞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昆虫有更深入解。
《有趣的昆虫》教学反思5篇

《有趣的昆虫》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有趣的昆虫》教学反思《有趣的昆虫》教学反思《有趣的昆虫》教学反思六月份,我们进行了以“有趣的昆虫”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昆虫本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有的精灵闪动,有的翩翩起舞,还有的翁翁直响,昆虫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是生物界的一个重要食物链。
依然记得那天上课正在讲“七星瓢虫”,当说到七星瓢虫是益虫时,孩子们就马上热闹起来,老师那“蜜蜂”“蝴蝶”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因为,蜜蜂会采花,蝴蝶会飞,特别漂亮。
当问到生活中有哪些是害虫,一个细细的声音穿过来“蚊子”,老师你看我的身上都有很多小蚊子咬的疙瘩,之后就是附和之声。
我趁机告诉孩子,蚊子虽然是害虫,但是也是青蛙、蜻蜓这些益虫的食物,让孩子明白动物之间都是有关联,存在食物链关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成为孩子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这节课上我只是给大家抛出了一个话题,孩子们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到很多昆虫的知识,而我也不急于打断孩子的思路,就让孩子给孩子补充解释,只在某些孩子解决不了的问题予以解答。
记得以前学习教育理论的时候在书上看到过这句话“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当时学的时候也没什么印象,就在最近这句话就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是啊,虽然我教的孩子年龄只有5岁,但有的时候,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真的让我们惊叹。
美术课上,只给孩子“七星瓢虫”生活的图片,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细致观察之后,用自己的小手描绘出了瓢虫的生活场景,还能根据自己的意愿为瓢虫添画出生活的背景,孩子之间相互描述,一幅幅画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代表了一个个灵活的小脑袋。
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城市,对于昆虫,如蜜蜂、蝴蝶等昆虫的认识还是有些欠缺。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生活条件的提高,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绿地、植被的减少也是客观的因素。
所以,我在课堂上也告诉孩子们当你在公园、在草地上见到这些小昆虫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惊动他们,我们就在一边静静地观赏,这些小昆虫美化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要善待它们。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一、引言科学教育在幼儿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积极探索、发现和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昆虫作为自然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学习和探索的理想对象。
本文将为中班的科学课程设计一个有趣的昆虫教案,并进行必要的反思。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昆虫的能力。
3. 培养幼儿保护昆虫及其生存环境的意识。
4. 提高幼儿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昆虫标本、显微镜、放大镜等实物。
2. 关于昆虫的图片、绘本和视频。
3. 有关昆虫的简单知识介绍。
4. 实验材料:昆虫模型、草地、土壤、水滴、各种昆虫所喜欢的食物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小组活动,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自己发现的昆虫。
每个小组观察一种昆虫,然后用纸板和彩色泥巴制作出自己观察到的昆虫模型。
之后,幼儿将分享自己模型的制作过程和观察到的昆虫特征。
2. 探究教师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如昆虫的身体结构、触角、翅膀等等。
学生通过观察昆虫模型及实物昆虫,感受昆虫身体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3. 实验在教室外的草地上,老师为幼儿准备昆虫喜欢的食物,比如花朵、蜂蜜等。
老师指导幼儿将这些食物放在特定的地方,并观察食物周围昆虫的活动情况。
幼儿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细节,并描述它们的行为。
4. 延伸教师在课堂上播放有关昆虫的故事视频,或者展示昆虫的图片和绘本。
幼儿可以通过观看、听讲故事、阅读绘本等形式,更深入地了解昆虫的生态环境和分类。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2.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合适的展示媒介,比如图片、视频和绘本?3. 幼儿理解和掌握了多少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知识?4. 幼儿能否准确使用昆虫相关的词汇来描述观察到的昆虫?5. 幼儿有没有保护昆虫及其生存环境的意识?6. 幼儿在小组活动中是否能够良好地合作和交流?六、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听取幼儿的讨论和观察日志,以及观察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交流情况来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以《有趣的昆虫》为主题,教材章节为“认识昆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基本特征,如昆虫的身体构造、昆虫的触角、昆虫的翅膀和腿等,以及常见的昆虫种类,如蝴蝶、蜜蜂、蚂蚁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认识常见的昆虫种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认识常见的昆虫种类。
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昆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实物昆虫模型等。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见过的昆虫,让学生谈谈对这些昆虫的观察和了解。
2. 观察昆虫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昆虫的身体构造,如头、胸、腹三部分,以及昆虫的触角、翅膀和腿等。
3. 观看昆虫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昆虫,观察并描述该昆虫的特点,如外形、颜色、触角形状等。
5. 学生展示: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观察的昆虫特点,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6. 教学拓展:让学生用彩笔和画纸绘制自己喜欢的昆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种类。
板书形式:列表形式,突出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常见昆虫种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下至少三种昆虫的特点,并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昆虫。
2. 作业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和绘画作品,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昆虫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有所提高,但在团队合作方面仍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去户外观察昆虫,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妙,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第二节《有趣的昆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定义、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常见昆虫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知道昆虫的生活习性。
2. 能够认识并正确命名一些常见的昆虫。
3. 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生物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昆虫的特征及其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教学重点:昆虫的定义、常见昆虫的认识、观察和描述昆虫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昆虫标本、图片、PPT、观察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捕捉昆虫,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捕捉到的昆虫。
2. 讲解昆虫的定义和特征(10分钟)3. 认识常见昆虫(10分钟)a. 教师展示昆虫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昆虫的名称。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认识的昆虫。
4. 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15分钟)a. 教师播放昆虫生活习性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学生记录昆虫的特征和习性。
b.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b.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昆虫》2. 内容:a. 昆虫的定义和特征b. 常见昆虫的认识c. 昆虫的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点和习性,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作业答案:例:我观察到了一只蝴蝶,它的翅膀很漂亮,有花纹。
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舞,吸食花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昆虫观察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昆虫的喜爱,如绘画、写作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昆虫的定义和特征的讲解3. 常见昆虫的认识4. 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5. 随堂练习的设置6.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关键。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科学探究》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昆虫”。
本章节主要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昆虫特征,如蝴蝶、蚂蚁、蜜蜂等,并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式,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昆虫特征,提高观察和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昆虫的特征。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昆虫的特征,并能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昆虫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标本、图片、视频、PPT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昆虫标本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如翅膀、触角、腿等。
让幼儿说说自己对昆虫的认识和感受。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讲解昆虫的特征,如蝴蝶的变态发育、蚂蚁的团队合作等。
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昆虫的基本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观察,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并尝试用彩泥捏出昆虫的形象。
4.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昆虫绘画作品,讲解绘画技巧,如如何画出昆虫的外形、颜色等。
让幼儿学习并掌握绘画昆虫的方法。
5.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昆虫卡片或昆虫手工作品。
六、板书设计昆虫的特征:1. 翅膀2. 触角3. 腿4. 生活习性5. 生态环境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自己喜欢的昆虫,并写上昆虫的名字和特征。
答案:如蝴蝶,特征:翅膀美丽,触角细长,腿细长。
2. 观察身边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去户外观察昆虫,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昆虫的世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生物世界》第三节《有趣的昆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认识以及昆虫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掌握常见的昆虫名称。
2. 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形特点,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昆虫的生活习性的了解。
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模型、图片、视频。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寻找昆虫,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昆虫。
2. 教学活动(15分钟)a. 教师展示昆虫模型,引导学生说出昆虫的基本特征(如翅膀、触角、六条腿等)。
b. 教师展示昆虫图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等)。
c. 学生分组观察昆虫,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享。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昆虫生活习性的例题,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用彩泥制作自己喜欢的小昆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昆虫》2. 内容:a. 昆虫的基本特征:翅膀、触角、六条腿等。
b. 常见昆虫:蝴蝶、蜜蜂、蚂蚁等。
c. 昆虫的生活习性:各自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它们。
2. 答案: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如:“我观察到了一只蝴蝶,它有翅膀、触角,六条腿,生活在花丛中,喜欢吸食花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昆虫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生活习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昆虫的资料,了解昆虫的更多生活习性,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我们的自然界》中的第四章第二节《有趣的昆虫》。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等,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昆虫,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图片、视频、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基本概念:介绍昆虫的基本特点,如昆虫的身体结构、翅膀、触角等。
3.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昆虫的图片,讨论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 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昆虫的模型,加深对昆虫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昆虫的特点:1. 身体结构2. 翅膀3. 触角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并写上昆虫的名字和特点。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很高,通过实践环节,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过于活跃,影响了课堂秩序,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去户外观察昆虫,亲身体验昆虫的生活,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关注和引导孩子的科学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理解: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昆虫模型来加深对昆虫结构的理解。
3. 板书设计:板书是课堂的重要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和记忆知识点。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一、教学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昆虫,如蝴蝶、蜻蜓、蚂蚁等;2.了解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3.观察昆虫的形态和特征,学习如何用显微镜观察昆虫;4.了解昆虫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传粉、补充食物链等。
二、教学重点1.认识常见昆虫的特征;2.了解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三、教学准备1.昆虫标本;2.显微镜;3.纸张、颜料等画画工具;4.昆虫书籍等作为参考资料。
四、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教师可以用绘本或照片展示几种常见的昆虫,比如蝴蝶、蜻蜓、蚂蚁等,让孩子们猜测这是什么昆虫,鼓励他们说出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2. 探究昆虫的外貌特征(20分钟)•让同学们观察昆虫标本,了解昆虫的外貌特征;•教师可以提供昆虫口器、触角、翅膀等部位的图片给他们观察,引导同学们说出自己的分析;•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提问:昆虫的翅膀上的颜色和图案有什么作用?3. 了解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30分钟)•发放昆虫书籍,让同学们查阅关于昆虫生长发育的资料;•教师以蝴蝶为例,展示蝴蝶生长发育的图片,让同学们了解蝴蝶经过蛹化到变成成虫的整个过程;•让同学们回顾一下自己生长发育的经历,了解昆虫和自己成长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4. 学习如何用显微镜观察昆虫(20分钟)•教师向孩子们展示显微镜,并简单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然后发放昆虫标本,引导同学们观察昆虫的微小细节,例如翅膀上的鳞片、触角的环节等;•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微小细节,提高观察能力。
5. 了解昆虫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0分钟)•以蜜蜂为例,向孩子们介绍昆虫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例如传粉、补充食物链等;•让同学们回忆、分享他们身边的昆虫,探究昆虫的生态作用,并让大家讨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展示、观察、探究等,让孩子们在观察、思考、探究中学习知识。
通过学习这节课,同学们更加了解了昆虫的外貌特征和生长发育过程,以及昆虫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优秀优质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昆虫》优秀优质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材第四章《奇妙生命》第二节中,深入探讨《有趣昆虫》。
我们将详细学习昆虫主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重要性。
具体内容包括蝴蝶、蚂蚁、蜜蜂等昆虫身体结构、生命周期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昆虫主要特征,能够识别常见昆虫。
2. 培养幼儿对昆虫生活习性认识,提高他们对自然科学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昆虫生命周期和生态作用。
重点:掌握昆虫主要特征,认识常见昆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在课堂上展示一个昆虫标本,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小动物?它有什特别地方?”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昆虫主要特征,如身体结构、生命周期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话描述昆虫特征,并在黑板上展示。
4. 观察活动(10分钟)分发观察盒和放大镜,让幼儿观察实际昆虫,加深对昆虫特征理解。
5. 互动游戏(10分钟)组织一个“昆虫猜猜看”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描述,猜出昆虫名字。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昆虫》2. 板书内容:昆虫主要特征常见昆虫昆虫生命周期昆虫生态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昆虫,记录它们特点和生命周期。
2. 答案:要求幼儿用自己话描述观察到昆虫,鼓励他们画出昆虫形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互动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解昆虫特征和生态作用。
课后,我将对幼儿表现进行反思,针对他们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寻找昆虫,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实践中,培养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生态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我特别关注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选择,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系统地掌握昆虫知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优秀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优秀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生物世界》第三节《有趣的昆虫》。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常见昆虫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昆虫和其他动物。
2. 认识常见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对自然生物的关爱。
3. 通过观察、探索、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认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探索昆虫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模型、图片、标本,PPT课件。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捕捉昆虫,让幼儿亲身感受昆虫。
(2)组织幼儿分享捕捉昆虫的趣事,引导幼儿关注昆虫。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展示昆虫模型、图片、标本,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特征。
(2)通过PPT课件,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头、胸、腹三部分,六条腿,翅膀等。
(3)教师举例介绍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等,并讲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观察、描述昆虫的特征。
(2)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和生活习性。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昆虫》2. 内容:(1)昆虫的基本特征:头、胸、腹三部分,六条腿,翅膀等。
(2)常见昆虫:蝴蝶、蜜蜂、蚂蚁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昆虫,并描述它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引导幼儿观察昆虫时,教师还需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开展“昆虫观察日记”活动,让幼儿记录观察到的昆虫。
(2)开展“昆虫知识竞赛”,提高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教案:《有趣的昆虫》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科学探索》系列,第三章“身边的生物”,细致介绍了昆虫的基本特征以及常见昆虫的习性。
具体内容包括:昆虫的身体构造、昆虫的触角与感官、昆虫的翅膀与飞行、昆虫的繁殖方式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昆虫及其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知道昆虫的触角、翅膀等构造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对昆虫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昆虫的触角与感官、翅膀与飞行的生物学原理。
2. 教学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昆虫标本、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观察日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昆虫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昆虫标本,详细讲解昆虫的身体构造、触角与感官、翅膀与飞行等特点,让学生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3. 实践探究(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通过观察昆虫的触角、翅膀等部位,深入了解昆虫的特点和功能。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举例说明昆虫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害虫的防治、蜜蜂的传粉等,让学生认识到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关于昆虫的观察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昆虫的基本特征:1. 身体构造:头、胸、腹三部分2. 触角与感官:触角敏感,用于感知周围环境3. 翅膀与飞行:翅膀发达,利于飞行和逃避敌害4. 繁殖方式:卵生,繁殖能力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昆虫的身体构造有哪些特点?(2)昆虫的触角有哪些功能?(3)举例说明昆虫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昆虫的身体构造特点: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壳坚硬,防止水分蒸发。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第三节《有趣的昆虫》。
详细内容包括昆虫的定义、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常见的昆虫种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昆虫的定义和主要特征,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增进对自然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昆虫的定义、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常见昆虫的认识。
难点:理解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标本、图片、模型、PPT等。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孩子们到户外捕捉昆虫,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
(2)让孩子们分享捕捉到的昆虫,引导他们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
2. 例题讲解(1)通过PPT展示昆虫的定义、特征、生活习性等内容。
(2)讲解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孩子们分组观察昆虫标本,描述昆虫的特征。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昆虫》2. 内容:昆虫的定义昆虫的特征昆虫的生活习性常见昆虫的认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认识的昆虫,并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
(2)简述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2. 答案:(1)示例:蝴蝶,有翅膀、触角、六条腿等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孩子们对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捕捉昆虫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伤害到昆虫。
2. 拓展延伸:(1)组织孩子们参观昆虫博物馆,了解更多昆虫知识。
(2)开展“昆虫创意画”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3)开展“保护昆虫”主题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时捕捉昆虫的安全问题。
2. 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的讲解。
3. 作业设计中关于昆虫特征的描述和发育过程的简述。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认识大自然》中的第三节《有趣的昆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定义、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常见的昆虫种类。
详细内容如下:1. 昆虫的定义: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生物,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
2. 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触角、复眼、三对足和一对翅膀。
3. 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的生活环境多样,有的生活在土壤中,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植物上。
4. 常见昆虫种类:蝴蝶、蜜蜂、蚂蚁、蚊子、苍蝇、蜘蛛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昆虫的定义、特征、生活习性,认识常见的昆虫种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昆虫的特征、生活习性的理解和掌握。
2. 教学重点:昆虫的定义、常见昆虫种类的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标本、图片、视频、教学PPT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蝴蝶、蜜蜂等昆虫标本,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习兴趣。
a. 学生观察昆虫标本,说出昆虫的特点。
2. 新课讲解:a. 讲解昆虫的定义、特征、生活习性。
b. 通过PPT和实物展示,介绍常见昆虫种类。
3. 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用观察盒、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
b. 学生用画纸、彩笔绘制昆虫。
4. 例题讲解:a. 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b.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a. 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批改练习,进行反馈。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昆虫》2. 内容:昆虫的定义、特征昆虫的生活习性常见昆虫种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昆虫,并写出它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活动目标1.观察发现蟋蟀、蚂蚁等小昆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蚂蚁、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三、活动过程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头带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尺刀,小虫见了拼命逃(打一动物)谜底:螳螂。
2.出示蟋蟀螳螂图片,提问: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总结: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让幼儿观察各种昆虫图片,引导说出昆虫的外形特征。
通过结合图片描述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提问: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他们有什么本领?是人类的好朋友吗?总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
食物少的时候大螳螂会吃掉小螳螂,螳螂妈妈还会吃掉螳螂爸爸。
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欣赏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
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
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
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
5.欣赏歌曲《虫儿飞》。
四、活动延伸: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观察他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生物》第三节《有趣的昆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识别以及昆虫的生活习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知道昆虫的身体结构和分类。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昆虫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昆虫的分类和身体结构。
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识别和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标本、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昆虫标本,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分类等。
(2)教师展示常见昆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识别并说出昆虫的名称。
(3)教师讲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如食物、生活环境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昆虫标本,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2)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昆虫的心得,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昆虫2. 内容:(1)昆虫的基本特征(2)常见昆虫的识别(3)昆虫的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2. 答案:例:我观察到的昆虫是蝴蝶。
它的翅膀有美丽的花纹,生活在花园里,喜欢吸食花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标本、图片、PPT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认识昆虫,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观察力。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去户外观察昆虫,亲近自然。
(2)开展“我喜欢的昆虫”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昆虫的喜爱。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有趣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有趣昆虫》这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要详细介绍昆虫主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昆虫身体结构、昆虫分类、昆虫发育过程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昆虫主要特征,知道常见昆虫,理解昆虫与人类生活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昆虫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现象探究欲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昆虫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昆虫分类和发育过程。
2. 教学重点:昆虫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模型、昆虫图片、放大镜、教学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孩子们到户外草地,观察草地上昆虫,引导幼儿发现昆虫生活环境。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展示昆虫模型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特征,讲解昆虫分类、发育过程等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描述自己认识昆虫,分享观察到昆虫特征。
4. 课堂互动(10分钟)结合教学PPT,进行昆虫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强调昆虫主要特征,引导幼儿关注昆虫与人类生活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昆虫》2. 内容:昆虫主要特征昆虫分类昆虫发育过程昆虫与人类生活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你最喜欢昆虫,并描述它特征。
(2)观察家附近昆虫,记录它们生活环境。
2. 答案:(1)示例:蝴蝶,特征:翅膀有花纹,会飞,有触角。
(2)示例:蜻蜓,生活环境:水域附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孩子们对昆虫有更深入解,达到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我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对幼儿引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昆虫观察日记”活动,鼓励幼儿长期关注昆虫生活。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生物世界》第三节《有趣的昆虫》。
主要内容包括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认识、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能区分昆虫和其他动物。
2. 认识常见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 培养学生对昆虫的观察兴趣,提高观察、表达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教学重点:常见昆虫的认识、生活习性的了解以及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标本、图片、视频。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昆虫标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一般有翅膀。
(2)教师举例说明常见昆虫及其生活习性。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观察盒,让学生观察昆虫,并记录下来。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昆虫》2. 板书内容:(1)昆虫的基本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一般有翅膀。
(2)常见昆虫及其生活习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思考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举例说明。
2. 答案:(2)示例:蜜蜂采集花蜜,帮助植物传粉;蜻蜓捕食蚊虫,保护农作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昆虫的兴趣浓厚,观察、表达和思考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区分昆虫和其他动物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2. 拓展延伸:(1)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昆虫博物馆、饲养昆虫等。
(2)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发育过程,如卵、幼虫、蛹、成虫等。
(3)探讨昆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优秀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
具体内容为第三章“动物世界”中的第二节“有趣的昆虫”。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蝴蝶、蚂蚁、蜜蜂等常见昆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区分昆虫和其他动物。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掌握蝴蝶、蚂蚁、蜜蜂等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
3.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昆虫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及常见昆虫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模型、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1)通过展示蝴蝶、蚂蚁、蜜蜂等昆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和昆虫有关的趣事,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通过PPT展示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一般有翅膀等。
(2)引导幼儿观察昆虫模型,加深对昆虫特征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1)以蝴蝶为例,讲解其生长发育过程,如卵、幼虫、蛹、成虫等。
(2)介绍蝴蝶的生活习性,如喜欢在花丛中飞舞,吸取花蜜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请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昆虫进行观察,记录其特征和生活习性。
(2)邀请各组代表分享观察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5. 实践活动(10分钟)(1)带领幼儿到户外捕捉昆虫,观察其生活环境和行为。
(2)提醒幼儿在捕捉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昆虫,不要伤害它们。
(2)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昆虫2. 内容:(1)昆虫的基本特征(2)常见昆虫的认识(3)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2. 答案:见幼儿作业完成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反思有趣的昆虫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惯,了解昆虫与人们的关系。
2、通过猜谜、观察以及倾听活动,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兴趣,知道要爱护益虫。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昆虫挂图一张。
3、捕捉到的昆虫,或者是昆虫标本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让幼儿猜谜语,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二、出示昆虫,或用实物展示仪放大昆虫标本,感知昆虫主要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
——教师: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吗?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启发幼儿按照“动物名称——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讲述。
——幼儿自主阅读画面,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昆虫?他们都有什么?
——教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他们哪些地方是相同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
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
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一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挂图,找一找藏在画中的昆虫。
——教师:今天有许多小昆虫来和我们捉迷藏游戏,他们就藏在这幅画里面,请大家找一找,有哪些昆虫?他们藏在哪里?
——教师: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你是一下子就发现昆虫的?还是仔细看才发现的?为什么仔细看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颜色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五、介绍几种关于昆虫自我保护的知识,认识保护色。
——教师介绍昆虫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常识,让幼儿了解昆虫会变颜色保护自己,这种变色白虎自己的办法,叫保护色。
——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保护色。
① 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同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
② 身体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
③ 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有毒,不要伤害自己,如:瓢虫。
——教师扩展幼儿思路: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白虎自己的?
六、初步感知益虫和害虫。
——教师:在昆虫的大家庭里,对我们人类来说,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教师:你知道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蝴蝶在幼虫时有爱吃嫩菜等危害,但在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和观赏的益处。
——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昆虫?
使幼儿知道: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聚集是害虫无法无法生存,同时,我们也要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杀和杀死益虫。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他们具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
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