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结尾的艺术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精彩的课堂结尾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精彩的课堂结尾在教学实践中,课堂结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
课堂结尾不仅是为了结束一堂课程,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
因此,教师们需要在实践中设计精彩的课堂结尾,让学生在离开教室后也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记忆深刻。
一、概述在教学实践中,一个好的课堂结尾包含以下方面:总结、展示、反思和启示。
总结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概括和总结,让学生有机会复习和回忆一下新学的知识。
展示是指展示一些有趣的案例或数据,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
反思是指教师和学生一起反思这节课的学习成果和阻碍,最后启示是指教师在结尾部分给学生一些反思或者展望未来的建议。
二、总结一节课的总结是教师展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及重要性的机会。
在总结部分,教师需要概述并巩固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
教师可以用比喻或者故事概括讲述过程,使整个课堂内容更加易于理解。
此外,在总结部分还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并让他们自己进行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展示展示部分是课程中的一个重点环节。
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案例和数据。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感到兴趣。
同时,展示部分还可以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探索所学的内容,为他们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展示视频、图片,或者提供一些科学实验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功能。
四、反思反思是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和学生一起反思这节课程的学习成果和困扰。
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些针对今天所学内容的问题,询问学生是否理解了所学内容、是否有疑问以及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真正感想。
通过反思部分,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并提高教学质量。
五、启示在课堂结尾部分,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对未来学习的启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盘今天所学内容,并让他们思考如何将所学内容应用到真实生活中。
课堂教学如何收尾?告诉各位老师八个技巧
课堂教学如何收尾?告诉各位老师八个技巧1. 轻松结尾法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同学们,这一节课的内容就讲完了。
”此种方法宜在一定的条件下适用:一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顺利达到了教学目的,这时就不必再多说一些;二是学生近日各科学习任务较重,需要得到休息,以缓解大脑的紧张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结尾再多说一些,倒不如来一紧急煞车,戛然停止好些。
2. 章回小说法“这节课就讲到这里,××问题等下一节课接着讲。
”此种方法宜在教学任务较重,需要两课时以上的情况下适用。
这就要把教学任务像章回小说那样分成“几章”(几课时),但不一定死搬参考书,要根据教材实际而分,要善于找个“节骨眼”,像章回小说那样在关键的“节骨眼”上“刹车”,造成一种悬念。
这样有力于促进学生探求新知。
3. 总结重点法这也是当老师习惯使用的一种方法。
每讲完一节课之后,都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几点或几条,重点是什么,反复强调一下,强化记忆。
这种结尾的好处是,在学生们学习了一节新课之后,对主要内容和重点,能做到眉目清晰,记忆牢固。
4. 编顺口溜法实际上这是总结重点法的一种特殊形式。
讲完一课之后,为了让学生牢固记住本节所讲内容,如果只列出一、二、三……若干条,恐怕学生不易记住。
如果老师稍微动动脑,根据教材内容编成几句顺口溜,使学生们念起来朗朗上口,易背易记,条理系统。
有的顺口溜能使学生终生不忘。
5. 留有余味法老师在讲课时,有些要重点讲,有些要略讲,有些则故意不讲,只做简单提示,留下让学生自己去做,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刻苦钻研的习惯。
如一道应用题有几种解法,在课堂上老师只讲其中常见的一种或两种,其余方法留下不讲,让学生自己去做。
6. 稳定兴趣法假如一节课上得好,定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这种兴趣表现得还非常强烈。
“打破砂罐问到底”“鸡叫等不到天明”是这种兴趣的表现形式。
但如果缺乏引导,这种兴趣是极易变动、衰退的,若要把这种兴趣引向稳定,就需要当老师的加以引导,进行培养,把本节课的兴趣迁移到后面。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是指教师在课程设计中从教学内容、讲解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出发,巧妙地设计结尾环节,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下面从以下几个维度对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进行浅析。
一、生动引发反思,引导思考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需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一个反思总结。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评、总结、归纳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探究。
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持续很长时间,因此教师结尾需要寻找一个比较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可以适时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竞赛等活动,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纵向拓展,启发思维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知识点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因此教师在课堂结尾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拓展。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还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四、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育质量在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教师需要对整个课程进行一个总结和回顾,提高课堂的效率,保证教育质量。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一个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
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学习过程进行一个反思,总结出好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需要针对性地设计与实现,既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要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掌握程度与收获。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究,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精彩的课堂结尾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精彩的课堂结尾在教学实践中,课堂结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整节课的结束,更是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的检验。
因此,如何设计一个精彩的课堂结尾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设计精彩的课堂结尾,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启示。
首先,一个精彩的课堂结尾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课堂结束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并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小练习,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或回答,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来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化学实验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动手进行实验,从中探索化学原理。
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一个精彩的课堂结尾需要总结和归纳所学内容。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课堂结束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让学生在思考中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
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记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再次,一个精彩的课堂结尾需要设计一些延伸和拓展的内容。
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学生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额外的阅读材料或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小型研究项目来拓展学生的知识。
例如,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历史类的书籍或电影,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最后,一个精彩的课堂结尾需要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和启示。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或进行一些有争议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哲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道德伦理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通过这样的思考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的哲学原理和道德观念。
总的来说,设计一个精彩的课堂结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和实践。
《道德与法治》课堂结尾艺术初探
《道德与法治》课堂结尾艺术初探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结尾艺术的设计,应当重视其与课程内容的衔接性和巧妙性。
一节课的内容安排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总结三部分。
在设计课堂结尾艺术时,可以在总结部分设置一些小活动或小游戏,或者通过引用相关的名言警句或故事寓言等形式来呼应当堂课的主旨和要点,这不仅可以使结尾艺术和课程内容相互呼应,还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结尾艺术的实施,应当注重其参与性和趣味性。
学生在一堂课结束之际,通常会感到一种疲惫感和厌倦感,如果此时能通过一些轻松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就能更好地营造出良好的结尾效果。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者分组竞赛,让学生通过合作或竞争的方式来巩固一堂课的主要内容,这既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又能提高课堂结尾艺术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结尾艺术的实施,还应当注重其启发性和思考性。
道德和法治是一个涉及到人们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的重要领域,而这恰恰是学生在青少年时期需要深刻思考和认识的问题。
通过课堂结尾艺术的设置,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问题或法治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的方式来加深对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认识。
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结尾艺术的实施,应当注重其实效性和长效性。
一节课的结尾艺术不应只停留在表面的秀丽和花哨,更应当注重其对学生的实际影响和长期效果。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精心的实施,课堂结尾艺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塑造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遵循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培养出良好的社会公民素养。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巧妙地组织和安排课堂结尾艺术,让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能够更好地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
《道德与法治》课堂结尾艺术的初探需要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中注重多方面的因素,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索创新的方式和方法,让课堂结尾艺术更有声有色,更富有深意和情感,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道德与法治》课堂结尾艺术初探
《道德与法治》课堂结尾艺术初探道德与法治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这一议题引入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能够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和关注呢?本文将探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结尾艺术初探的实践与思考。
一、艺术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表达艺术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它可以通过作品的形式来传递作者的观点,表达内心的情感,也可以引发观众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方式,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态度和看法。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以邀请学生制作一些小型的艺术作品,比如画画、写诗、编舞等等,来表达他们对于道德和法治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比如“你觉得什么是社会的正义?你觉得法律应该如何保护每个人的权益?你觉得你能通过艺术表达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吗?”等等,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并用艺术的方式表达。
二、案例分析:学生艺术作品展示在一次《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结尾,我邀请学生制作了一些小型的艺术作品,要求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看法。
比如有的学生画了一幅关于公平正义的画,有的学生写了一首关于法治与自由的诗,有的学生编排了一段关于法治与人权的舞蹈等等。
这些学生的作品展示,不仅让他们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看法,也让其他同学可以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来思考和讨论。
在观看完一幅作品后,我会邀请其他同学分享他们对这幅作品的看法,比如“你觉得这幅画想表达什么?你觉得画中的人物是在捍卫什么样的价值观?你觉得这跟我们平时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道德问题有什么联系?”等等,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三、结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通过艺术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进行表达和思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思考这些重要议题。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尝试这种方式,也欢迎更多的老师一起来探讨和分享这方面的经验和想法。
课堂的结尾也可以如此的精彩
课堂的结尾也可以如此的精彩古人们在谈到一篇好的行文时会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似撞钟,清音有余。
”二十个春秋,二十年的教学生涯,我深刻地体会领悟其间的种种滋味。
引人入胜的课堂开场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产生好奇心,是成功进入课堂的一个良好的开始。
而课堂的结尾即像一部压轴式的中国大戏,对整堂课起到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妙用。
我就平时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激荡的音律中结尾——听在聆听美妙的旋律歌曲和音乐旋律容易敲击牵动一个人或个人的内心精神之处和弦,呼唤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潜在的一种欲望、情魄。
能够很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文本主观能动性,使其静心凝神倾听,并且在思维的相互交织和碰撞,学生能很好的对课文进行自我领悟、融合和自我升华,真正达到"外施造化中心得源"的最高境界。
文中音乐寓意于欣赏音乐之美。
例如《晏子使楚》,教学活动即将圆满结束时,《历史的天空》这首歌低沉回荡的旋律响起,配上描写晏子的诗句,刹那间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主人公晏子的情感融合起来。
而且学生们神情专注,大家都沉浸其中,无须花了更多的话来描述,去分析和总结,此时"声教"已经远胜于"言教"。
总之,根据课文的内容,在整个课堂结束点恰到好处的地方采用了音乐进行渲染,学生和人物之间架起了感情桥梁,学生沉浸在文中对人物进行描述的意境和情绪中,课文的主题思想在优美的音乐和动人的旋律中得以升华,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二、在激扬的兴趣中结尾——读精彩的语文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和文化精髓的重要地方。
如果要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但得益于课内,更需要延伸于课外。
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吕叔湘先生也曾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
"语文课堂的教学,教师得用钻研教材,用专业先进的理念,引领学生在广阔的阅读天地里自由驰骋。
浅谈课堂教学结尾艺术
刻, 临去 秋波 那 一转 , 有不 令 人 消魂 欲 绝者 也 ” 所 以 , 未 。 我们 在课 堂教 学 中 , 般都 会 精心 设计 课 堂导 入 , 对 一 但
语 文 课堂 教 学结 尾必 须 讲 究 结尾 。
课 堂教 学 的最 后一 个环 节— — 课 堂结 尾 , 不加 注 意 , 草 却 草 收 场 , 少 一点 儿 艺术 性 , 人 留下 些 许 遗憾 。常 听 学生 反 缺 给
课 堂 教学 的 结尾 , 一堂 课 结束 时 教师 用 简 洁 的语 言 是 引 导学 生小 结 , 整 堂课 的教 学 的巩 固和 强 化 。 对
一
如果课堂教学有头无尾, 其兴也勃, “ 其收也赢” 不仅导致 ,
一
堂 完美 的课 , 不仅 要有 好 的开 头 , 还要 有完美 的结尾 。
4及 时解 惑 。课 堂教 学 中当 学生 有些 问题 疑 惑不 解 时, . 需要 教师 及 时化 解 , 并适 时设计 讨论 题 , 引起学 生讨 论 的办 法 , 到解 惑 的 目的 。 达
Z适 时点拨 。 教学 过程 中要 引导 、 在 点拨 学生 从不 同角
度、 同方 向 墙0 不 析相 互 关系 , 根据 问题 , 灵活地 转换 思路 , 从 而做 到举 一 反三 , 类旁 通 。 触
归 纳 式结 尾 , 是 “ 不 眉毛 胡 子 一把 抓 ” 面 面俱 到 , , 而是 对 要求 学 生掌 握 的 知识 点 、 习重 点 、 点进行 归 纳 , 学 难 使其 显豁 突 出 , 让学 生在 原学 习 的基 础上 再 理解 、 提 高 , 而 再 进
映 :这 堂课 老师 教 的好 是好 , 是听 到后 头 忘 了前 头 , 子 “ 就 脑
(精彩)课堂教学的收尾技巧
(精彩)课堂教学的收尾技巧1.轻松结尾法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同学们,这一节课的内容就讲完了。
”此种方法宜在一定的条件下适用:一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顺利达到了教学目的,这时就不必再多说一些;二是学生近日各科学习任务较重,需要得到休息,以缓解大脑的紧张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结尾再多说一些,倒不如来一紧急煞车,嘎然停止好些。
2.章回小说法“这节课就讲到这里,××问题等下一节课接着讲。
”此种方法宜在教学任务较重,需要两课时以上的情况下适用。
这就要把教学任务像章回小说那样分成“几章”(几课时),但不一定死搬参考书,要根据教材实际而分,要善于找个“节骨眼”,像章回小说那样在关键的“节骨眼”上“刹车”,造成一种悬念。
这样有力于促进学生探求新知。
3.总结重点法这也是当老师习惯使用的一种方法。
每讲完一节课之后,都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几点或几条,重点是什么,反复强调一下,强化记忆。
这种结尾的好处是,在学生们学习了一节新课之后,对主要内容和重点,能做到眉目清晰,记忆牢固。
4.编顺口溜法实际上这是总结重点法的一种特殊形式。
讲完一课之后,为了让学生牢固记住本节所讲内容,如果只列出一、二、三……若干条,恐怕学生不易记住。
如果老师稍微动动脑,根据教材内容编成几句顺口溜,使学生们念起来朗朗上口,易背易记,条理系统。
有的顺口溜能使学生终生不忘。
5.留有余味法老师在讲课时,有些要重点讲,有些要略讲,有些则故意不讲,只做简单提示,留下让学生自己去做,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刻苦钻研的习惯。
如一道应用题有几种解法,在课堂上老师只讲其中常见的一种或两种,其余方法留下不讲,让学生自己去做。
6.稳定兴趣法假如一节课上得好,定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这种兴趣表现得还非常强烈。
“打破砂罐问到底”“鸡叫等不到天明”是这种兴趣的表现形式。
但如果缺乏引导,这种兴趣是极易变动、衰退的,若要把这种兴趣引向稳定,就需要当老师的加以引导,进行培养,把本节课的兴趣迁移到后面。
好的课堂结尾有哪些呢?
好的课堂结尾有哪些呢?课堂结尾就显得尤其重要。
那么,好的结尾有哪些呢?1.确保每堂课上留有时间来结束课堂教学。
每次留下5~10分钟提前做教学总结是很有必要的投资(最近听得课大多老师总是匆匆忙忙完成课,甚至拖堂)。
2.让学生在一张空白纸上画三个气球。
在每个球中写下今天课堂上所学的重要内容,然后,吩咐他们两人一组分享彼此的心得。
这是一种让他们回顾课堂内容的好办法(当然别告诉他们这是复习,否则他们会对这项活动不感兴趣的)。
3.如果你的课堂是以提问开始的,现在你可以询问他们的答案。
现在的答案是否与刚开始上课时的一样?当初的假设是否成立?4.设计一张幻灯片。
留下几个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或全班一起讨论内容。
例如,解决某个问题的最好途径是什么?5.两个人一组,一个人采访另一个人今天所学的知识。
6.请学生写下课上所学的并且是他们最想记住的一种观点。
留出几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征求他们的答案;或者也可以让他们两人一组或几人一个小组共同讨论答案;或者给学生留出若干话题,让他们使用“紧急”形式总结答案。
7.把当天的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
可以通过回顾式的问题或者相互学习来实现目的。
8.提供迁移新技能的机会。
设计一项活动,测试他们应用新技巧、新概念的能力。
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是一种理想的做法。
9.如果当天所学习的内容涉及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
在纸的中间画上一条线,一边写下赞成的观点,另一边写下反对的观点。
最后,你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大的表格来总结学生的观点。
10.在幻灯片上或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例如:我学会了……使我吃惊的是……我发现……我意识到……使我感到疑惑的是……我注意到……我认识到……我现在体会到……11.让学生绘制思维地图,归纳前一堂课的内容。
然后,两人一组互相交流彼此的观点并合并成一个大的图表。
几分钟后一组学生和另一组学生讨论,把彼此的思维地图合并成更大的一个图表。
课堂教学结尾中“撞钟”艺术
课堂教学结尾中的“撞钟”艺术明代文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凡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振;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这虽讲的是写作,但对教师授课也有启发。
一段引人入胜的导语固然重要,然而一段耐人寻味的结语,犹如一次清音有余的撞钟,则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留下久久不能忘怀的印象。
如何使课堂的“结句”起到“撞钟”的效果呢?一、“拖”出矛盾,留下悬念一般情况下,旧课结束前十分钟,学生的思维处于松弛状态,因为每每面对的是教师小结、布置作业等教学定势,并由传统的教学定势形成固定的思维定势。
怎样弥补这段“交叉空白带”。
变松弛为紧凑呢?“拖”出矛盾,设置悬念,可谓奏效方法之一。
“拖”则要讲究艺术,找出适当话题,为之入境;设置矛盾要有“坡度”,为之激思;悬念要留下思路的方向,为之启兴。
例如教读《石壕吏》时,教师可在课堂结束时节外生枝地置疑:“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诗中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你们同意这一观点吗?”问题一提出,沉闷的空气顿时活跃起来,教室里沸沸扬扬,讨论、争辩、综合,最后认为:杜甫在诗中通过人物的刻画和情景的描写来表达感情的,诗人虽没有直接出来讲话,但爱憎的旗帜异常鲜明,因而上述观点没有根据。
这样一来,学生既对诗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也对诗的创作要用想象思维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而,教师并不就此收尾,而是再起波澜:“你们知道这个观点是当代文豪郭沫若在他的著作《李白与杜甫》中提出来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话又一次激起学生的兴趣:对于权威的意见,我们也能评长论短。
这时教师稍稍收敛一下学生的思维,问:“李白和杜甫同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但他们的创作风格迥然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样就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诗外、课外,要回答这类问题不难从各类诗评中找到答案,但找到答案的过程则是扩展思维的过程。
课堂教学精彩结尾八大妙招
课堂教学精彩结尾八大妙招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一堂课的结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好课堂教学的结尾方法,能够使课堂教学结尾与起始相衔接、教学过程更加完整。
一堂课结束了,但思考不断,声音不断,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课堂教学结尾方法给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以广阔的天地,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是画龙点睛的艺术,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
能够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现分享八中常用的课堂教学结尾方式:1、归纳式。
所谓归纳式,就是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利于学生记忆.巩固知识,又能使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得到培养。
`2、回应式。
所谓回应式,就是指结尾要与教学起始阶段的教学目标相呼应。
回应的内容,一是预习中的疑问,二是开讲中的悬念。
结尾就是要化这些问题为句号或感叹导。
3、练习式。
所谓练习式,就是以练习形式来结束一堂课。
所设计的练习不是一般作业,它既是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检查,又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本课学习的总结。
4、自然式。
所谓自然式,就是按照教学内容的自然顺序,将到最后时,水到渠成,自然结尾。
5、提问式。
所谓提问式,就是根据本节课所学习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注意点进行提问,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讨论式。
所谓讨论式;就是当讲完教材内容后,课末提出一二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同时也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7、悬念式。
所谓的悬念式,就是像章回小说或电视连续剧一样,当故事情节发展到千钧一发.人物生死存亡在旦夕之间时,夏然而止,让学生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
有时运用此法结尾,设置一个悬念,效果甚佳。
8、铺垫式。
所谓铺垫式,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在课尾做适当延伸发展,并巧设伏笔,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课堂结尾的方式,除了上面介绍的之外,还有比较式,激发式、延伸式、发散式、活动式、迁移式、推测式、假想式、扩展式、音乐式、口诀式、猜谜式、游戏式、比赛式、故事式,鉴赏式,点题式,释疑式等等。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精彩的课堂结尾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精彩的课堂结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考虑到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其中课堂结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个精彩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更好的体验和反馈。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精彩的课堂结尾呢?一、进行反思总结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反思总结。
通过反思,学生可以更好地总结自己在本堂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并且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对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为下一堂课做好准备。
同时,通过反思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记录并记忆所学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巩固和学以致用。
二、提出反思问题与反思总结相结合,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反思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反思问题可以与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相关联,例如:“你在本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与你的生活有何关联?”或“你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有哪些疑惑和困惑?”等等。
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反思和总结,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在下一步工作中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安排。
三、设置合理的任务在课堂的结尾,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意义的任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这些任务可以是可以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的练习,也可以是提供学生进行拓展性思考的题目,旨在让学生在真正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知识核心要点,并思考学习的延伸和扩展。
同时,这些任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的结尾,除了落实学生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用肯定、鼓励的言语来回顾全班学生在这一节课程中所取得的进步与成绩,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得到了认可和鼓励。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后反馈和评价,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反应和反馈,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学习进程。
重视课堂结尾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 比较 式 .
比较式结尾 , 是指讲完新课后 , 教师可 以精心设计 一些 表格和 问题 , 让学生 进行知识联系对 比, 找出共同规律 , 区分差异 , 以达到巩 固知识 , 有效避 免知识 负 迁 移的 目的。 : 如 学习 了“ 地球 的公转 ” , 后 我设计 了以下表格 , 让学生完成 , 使学 生不仅掌握 了本 节知识 ,而且系统地复习 了上节的知识并区别了它们之 间的差
2悬 念 式 .
奇 心 教 学
好 课 不 仪 然 地 理 后 , 这 样 结 尾 : 日本 是 一 个 面 积 狭 小 、 f稠 密 的小 国 , 且 矿 产 资 源 我 “ 人 1 而 贫 乏 , 山 地 、 陵地 形 , 对 发 展 经 济 是 不 利 的 , E本 又 是 世 界 上 的 经 济 强 多 丘 这 可 l
点, 明确 关 键 , 住 主 线 的 目的 。 如 : 学 完 “ 洲 西 部 ” 一 课 时 后 , 把 这 一 牵 例 在 欧 第 我
节 的知识概括 为以下几句话 :欧洲西部 、 口稠密 , “ 人 国家众 多 、 发达经济 , 温带海 洋 、 中海气 , 地 因地 制 宜 、 畜牧 园 艺 。 学 生 读 了这 几 旬顺 口溜 后 , 快 就 掌 握 了本 ” 很 区的人 口 、 国家 、 气候 、 经济特 点等知识 , 课堂教学顺利结束 。
三 、 堂导 入 在 处 理 上 应 注意 的 三点 课
一
是必须 言之有理 , 逻辑 严密 ; 二是必须 目的性 、 对性强 , 明扼要 , 问 针 简 时
把握恰到好处 ; 三是必须 把丰富 、 效的潜在信息 , 有 即将导入 的材料 , 和学生认知
结构 的已知信息挂起构来 , 使学生 能应用 已有 的知识 去解决未知 的问题 。 总之 , 课堂教学 中的导入是 一门艺 术 , 时需要 教学机智 , 有 即随机应 变的能 力, 但更需 要教师在课下付 出辛勤的劳动 , 把导入的艺术 同授课 的内容巧妙地结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场所,而课堂的结尾部分更是影响学生整堂课程体验的关键环节。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上,教师应注重艺术性的运用,让学生在课堂结束时留下美好的印象,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本文将从引导思考、总结复习、激发兴趣等方面,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
引导思考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
在课堂最后的时间里,可以放慢节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再次思考和理解。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这些问题可以是与当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也可以是引申性的拓展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引导思考是小学数学课堂结尾的一种艺术,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总结复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复习,让学生对当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概括和回顾。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总结所学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练习或者游戏,让学生在休闲愉快的氛围中复习所学知识,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通过总结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激发兴趣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才会主动去探索、去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题目或者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欢乐中体验到数学的丰富多彩。
通过游戏与竞赛,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将学习与娱乐融为一体。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数学故事,介绍举足轻重的数学发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他们在课堂的结尾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言已尽而意无穷——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结尾艺术
归 纳 总 结 是 课堂 教 学 中重 要 的 一 环 。 是 也 教 师 常 用 的 方 法 。 种 总 结 式 的结 尾 方 式 要 讲 这
求 “ 练 ”可 以侧 重 于 数 学 知 识 本 身 的 梳 理 , 凝 , 也 可 以 侧 重 于学 习方 法 的 总 结 。例 如 , 位 教 一 师 教 学 “ 计 ” , 助 学 生 归纳 总 结 的 方 法 就 统 时 帮 对 我 们 颇 具 启发 。
均数 ” 一课 的 结 尾 。
谢
红
江苏南通 师范第 一 附属小学 一 0 芳 0一
师 : 们 的 收 获 还 真 不 少 !能 不 能 介 绍 一 你
下 你是 怎 么 学会 这 些 知 识 的 ? 生 统 计 时要 先 把 东西 分 一 分 。 :
师 : 节课 快 结束 了 , 果 让你 给 自 这 如
算方法 , 我还知道将 来在选择工作时要 注意些什 么。
生 : 打 9分 , 为 我 虽 然 学 会 了 求 平 均 数 的 方 我 因
法, 但计算有时候 出错 。 师: 谁会算 出这一组 同学的平均得 分?( 生答略 ) 通
生 : 还有数一数 、 比一 比的方法。
师: , 对 这是 分析 信 息 。 了 解信 息 、 理 信 息 、 析 整 分 信 息是 统 计 的 一 个过 程 , 分 一 分 、 一排 、 一数 、 而 排 数 比 比这些都是我们学 习统计 的好 方法 ,它们能帮助我 们 学 习 更 多 的统 计 知 识 , 以后 我 们 还要 用到 。
师 : 过 这 节 课 的 学 习 , 们 收 获 了哪 些 通 你
知识?
生。 :统计可以一眼就让我们看清楚谁 多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小学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接触数学知识和思维训练的重要场所,其结尾艺术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提升课堂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主要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总结回顾课堂结尾是一个总结回顾的好机会。
老师可以对当堂课的重点进行概括、总结,并通过与学生互动,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
特别是针对那些容易遗忘或不理解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增加引导性问题或小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
二、拓展应用课堂结尾也是一个适合进行拓展应用的时间段。
老师可以通过类比、联想等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拓展应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出知识的实际用途。
三、趣味启示小学数学课堂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学习知识的机会,但是如果只是单调枯燥的讲解,会让孩子失去兴趣。
因此,在课堂结尾时,老师可以通过趣味启示这一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开启自己的思维。
四、自我检测学完一节课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学生可以检查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记录好自己所犯的错误。
这样不只能让学生反思自己,还可以加深自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这一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助于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老师可以通过总结回顾、拓展应用、趣味启示和自我检测等形式,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兴趣,实现主动学习。
必要时,老师还可以添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来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更好地领略数学的魅力。
让课堂结尾成为奉献给学生的礼物
的总结 :本课其 实非 常简单 ,主要讲述 了 罗马法 的演变过 程和 历 “
史影响 两个方面 。而 罗马 法的 演变过 程就是 三点 : 先 , 首 由习惯 法
完 整体 系 , 民法 大全》 布。评价 只需 从 ‘ 系统治 ’ ‘ 响后 即《 颁 维 和 影 世’ 两个角度 理解 。” 如此直 白的语 言 、 轻松 的 口气 , 配合 简单 的 图
示 , 生 自然会 觉得本 课知识 是如 此简单 明了 , 不再 有畏惧 的心 学 便
理 , 出了会心 的微笑 , 露 而这 会心 的微 笑正 可 以说 明学 生对本课 基
【 声】 I百 纵 l 心 家 横
让 课 堂结尾 成为 奉献给 学生 的礼 物
江苏 在新一 轮教育 改革 中 , 如何使 掌握 历史知 识 由原来“ 苦 的任 艰
务” 变成奉 献给学 生的 “ 宝贵 的礼物 ” 成为我 们每一个 中学 历史 教 ,
南通
●陈
建
生 的探 究兴 趣 , 课铃 虽响 了 , 学 生却 仍带 思索 之色 , 迫不 及 下 但 并 待 地开始 阅读下一课课 文。 三、 悬疑 式结尾 。 学生现 未尽之意 让 悬疑式 结尾 是最能 激发学 生学 习; 动 的结尾方 式。教 师在平 中 时 的课 堂教 学中 , 不可能 都能正好 完成教科 书一课 的教学 内容 。 在
了殖 民地 , 印刷 术则 变成 新教 的 工具 …… ” 而 这样 , 生可 以从 中 学 感 知 中国四大发 明对世 界文 明进程 的重大 影响 ,一 种 民族 自豪感 油 然而生 。最后再 向学 生呈现 鲁迅 的一段论述 :外 国用火 药制造 “ 子弹 御敌 , 中国却 用它做 爆竹 敬神 ; 国用 罗盘 针航 海 , 国却用 外 中 它看风 水 ; 外国用鸦 片 医病 , 中国却拿 来当饭 吃。” 通过 这段论 述 , 让学 生感 受到不 同社 会环 境对 科技 成就 所起 作 用的 巨大 差异 . 从 而让学 生产 生一种 变革落 后社会环 境 的强 烈使 命感。从 崇敬 到 自 豪再到使命 感 , 真正 实现 了学 生激情 的升 华。 总 之 , 功的课 堂 结尾 会让 学生 沉浸 其 中 。 犹未尽 、 成 意 流连 忘 返 。这 有如面对一 件心爱 的“ 礼物 ” 不忍释手 , , 不愿离去 。如此 。 我 们 的课 堂 才能真 正为学 生所接 受 , 学生 也更 愿意积极 主动地 学 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课堂结尾的艺术
很多人关注一堂课的导入,要引人入胜;很多人关注一堂课的教学,要栩栩如生;很多人关注一堂课的过渡,要巧妙自然;但是引人入胜的导入、栩栩如生的教学如果缺少了妙趣横生的结尾,总会让人觉得余味不足。
所以笔者认为一堂课结尾的设计也非常重要,结尾设计巧妙,能提升韵味,提高思维。
精彩的结尾总会留下深深的韵味,让听课者赞叹不已,赞叹授课者的聪慧,赞叹结尾对学生的帮助。
所以说优秀的课尾练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兴趣,有效整合知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等,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动画片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习成为他们自身的需要,最终实现自主学习!
在课尾练习中,如果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的参与度就会提高,动脑的热情也会高涨,在这样的氛围下,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有效整合起来,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案例】一年级《20以内数的整理与复习》
这是一堂一年级上册的复习课,在课尾环节教师设计了这么一道习题:
师:同学们,苹果树上有好多苹果,请你们来摘苹果。
1.11和18中,()接近10,()接近20。
a.11
b.19
c.18
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大7,这个数是()。
a.17
b.18
c.19
3.计数器上的这颗珠子表示()。
a.1
b.10
c.20
思考:如果现在有2颗珠子,在计数器上摆一摆,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摆法?
课尾这一摘苹果的游戏题,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每个苹果后面的变式练习都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有效整合了复习的知识。
最后一道思考,如果现在有2颗珠子,在计数器上摆一摆,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摆法,渗透有序思考的思维方式,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摆一摆、想一想奠定了基础。
二、设错纠错注重反思知识
一堂课教学效果的优劣,有时我们可以用练习的形式来考察,有时也可以用设错纠错的方式来检验。
在课尾环节显示出错误的地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知角度,凭借已掌握的知识找出错误,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纠错欲望,从而在纠错中有效反思知识。
【案例】三年级《秒的认识》,课尾教师设计了一道纠错题:《小马虎的日记》
我每天睡8秒钟觉,第二天早早起床,读20小时语文书才吃饭。
我花了15秒就把早饭吃得干干净净。
上午的体育课上,我跑50米只用了12分,全班第一名。
晚上,我经常会陪爷爷看30秒的新闻联播。
笑声中,同学们将错误都改了过来,这时不必细加分析,通过设错纠错,控制了今后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防患于未然,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适当提供纠错机会,有意识地采用设错——纠错——领悟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纠错习惯和批判思维,让课堂知识在纠错中得到反思与升华。
三、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着差异,在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也存在着差异。
于是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的知识情况也不同,为了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能力发展,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在课尾练习中设计一些层次性的练习更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一年级《比一比》这堂课尾,设计两组不同难度的练习,供学生挑选。
其中a组比较基础,b组比较灵活。
在课尾设计有层次的练习,做到因材施教,是我们教师应该多花时间和精力去设想的。
四、联系生活有效实践知识
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
”过去那种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埋头苦练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
求,学生必须要走出去,接触社会,亲身实践,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
这也要求我们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练习,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收集、整理各种所需的数据,运用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例如课尾可以设计这些方面的习题:
1.调查型。
如复习“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可让学生研究如下问题:调查自己班级男生几人?女生几人?出席几人?各组几人?调查家中两个月来的各项开支情况,从各项开支中想想有哪些数学问题?
2、操作型。
如教学“米、厘米的认识”,课尾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研究教室地面的长和宽,研究黑板、课本、文具盒的长与宽;回家研究各种家具的长、宽,爸爸、妈妈的身高等。
3、研究型。
如我在五年级学生中搞了一份关于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研究,课后要求对用“液化气”和“电”哪个便宜进行分析研究。
学生先了解:电饭煲的功率为800瓦,每小时用电为0.8度,每度电0.52元;液化气每瓶55元,一瓶大约可连续烧60小时。
再通过实践:电饭煲每次烧饭需30分钟(0.5小时),花费0.208元,液化气每次烧饭需20分钟(0.33小时),花费0.303元。
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用电饭煲便宜。
解决这道题尽管花费了学生较长时间,但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看,它是那种纸上谈兵式的解题所不能替代的。
4、生活型。
如教学四年级“解决问题”时,可以设计这方面的
问题:一种饮料,大瓶每瓶10元,小瓶每瓶2元。
商场促销,甲商场买1大瓶送1小瓶,乙商场一律九折,丙商场满30元一律八折。
小华想买15小瓶饮料,小林想买10小瓶饮料,小军想买2大瓶4小瓶饮料。
请你帮助他们选择商场。
5、教育型。
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课尾练习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回家调查家里面一个月的开销,以及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状况,在班上组织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意识到每月家里都要开支很多钱,而爸爸、妈妈的收入也不高,如果再随便吃零食,就会增加爸爸、妈妈的经济负担。
学生通过这种练习,不仅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且从中受到了一定的生活教育。
可见精彩的课尾练习,是一把开启成功的钥匙。
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富有活力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