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腺瘤临床手术治疗体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手术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2010年10月以来,在我院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15例,搜集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手术方法步骤分。结果 15例患者均在住院观察15天后痊愈出院,1年内回访未见复发及其它后遗症。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关键词】甲状腺腺瘤;诊断;手术切除;体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14-01
甲状腺腺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以30-40岁多见,且女性较男性多见[1]。甲状腺腺瘤主要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单发较为常见,偶有多发,多累及两叶,无压痛,体积较大时压迫周围组织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2010年10月以来,在我院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15例,现就临床外科手术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期待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以来,在我院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多为偶然发现,或查体时发现。肿块生长较为缓慢,初期无任何症状,较大的肿块可以压迫气管、食道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部分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腺瘤因囊内出血而致突然增大,伴局部胀痛。腺瘤常为孤立性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有完整而薄的纤维包膜,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
地较正常甲状腺组织稍硬,能随吞咽上下活动[2]。
2 诊断方法
首先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病史进行初步的诊断,辅助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多为冷结节,ct扫描见囊实性肿块,强化后未见明显强化,肿块内见点状钙化,必要时可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3]。
3 治疗方法
15例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①术前准备妥善,进行麻醉,麻醉一般采用颈丛阻滞麻醉;②体位与切口:体位与甲状腺的次全切除相同,切口应选择在靠近腺瘤的位置,在胸骨切迹上两横指沿皮纹横行切开,切口的大小视瘤体的大小而定;③露腺瘤皮瓣分离和甲状腺前肌群的切断、分离均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显露甲状腺后进行全面仔细检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及性质。如腺瘤较小,向左右两侧充分拉开甲状腺前肌群即可,不一定常规切断肌群;④手术时应先探查对侧,若证实对侧无病变,则行患侧全叶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对肿块邻近峡部者,必要时同时行峡部切除术。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是所有甲状腺良性结节,包括腺瘤的手术选择[4];⑤引流、缝合仔细止血后,于腺瘤窝置一胶皮片,自切口侧角引出,然后逐层缝合切口。
4 结果
15例患者均在住院观察15天后痊愈出院,1年内回访未见复发及其它后遗症。
5 讨论
5.1 甲状腺腺瘤的组织学类型以及诊断标准甲状腺腺瘤的组织学类型主要有胚胎型、胎儿型、滤泡型、许特莱细胞型(hürthle cell)、乳突型和非典型腺瘤[5],其中滤泡型最为常见;诊断的标准为:首先肿瘤的边界清晰,包膜完整,无周围浸润的征象,其次包膜内的组织结构相对一致并且腺瘤可压迫周围的甲状腺组织,形成半月形。
5.2 手术治疗的原则对于甲状腺腺瘤,只要在触诊时能感觉到结节大于1厘米,并且结节为实性,原则上应及时切除,对于以下情况出现时,则必须手术切除:20-40岁的患者,切患者曾经有过放射治疗的病史;瘤体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密度不均匀,触诊有疼痛感,且活动度减小;触诊可感觉颈部周围淋巴结有肿大的;核素扫描为“冷结节”,b超检查证实为实质性肿块[6]。
5.3 手术注意事项术中应仔细止血,如腺瘤较大,较深,在缝扎时应注意勿损伤深部的喉返神经;如果腺瘤包膜不完整,质硬,呈结节状,周围明显黏连,应行次全切除,立即送冰冻切片,如为恶性,应改作根治手术,扩大切除范围。
参考文献
[1] 钱熙国.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9,26(1):17-20.
[2] 陈中伟,王兴有.不断颈前肌群的甲状腺切除116例报告.宁夏医学杂志,1999,21(9):552-553.
[3] 王捷,刘超,刘晓平,等.改进甲状腺手术方法的几点探讨.广东医学,1999,20(11):852-853.
[4] 马东白.甲状腺结节手术方式的探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3):129-130.
[5] 李锋,黄林,杨立健,等.微型腹腔镜在甲状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5,27(12):1989.
[6] 韦日贵,周小曼.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体位的改变[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