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1 直线运动(解析版)
十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2——直线运动(后附答案解析)
专题02 直线运动1.(2020·天津卷)复兴号动车在世界上首次实现速度350km/h 自动驾驶功能,成为我国高铁自主创新的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
一列质量为m 的动车,初速度为,以恒定功率P 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经时间t 达到该功率下的最大速度,设动车行驶过程所受到的阻力F 保持不变。
动车在时间t 内( )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加速度逐渐减小C.牵引力功率D.牵引力做功2.(2020·新课标Ⅰ卷)我国自主研制了运-20重型运输机。
飞机获得的升力大小F 可用描写,k 为系数;v 是飞机在平直跑道上的滑行速度,F 与飞机所受重力相等时的v 称为飞机的起飞离地速度,已知飞机质量为时,起飞离地速度为66 m/s ;装载货物后质量为,装载货物前后起飞离地时的k 值可视为不变。
(1)求飞机装载货物后的起飞离地速度;(2)若该飞机装载货物后,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1 521 m 起飞离地,求飞机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所用的时间。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物理专题 02直线运动的0v m v m P Fv =22m 01122W mv mv =-2F kv =51.2110kg ⨯51.6910kg ⨯选择题:1.(2019•海南卷•T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前方突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 2。
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汽车运动的距离为A.10mB.20mC.25mD.5om2.(2019•全国Ⅲ卷•T7)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t =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 的作用,在t =4s时撤去外力。
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c)所示。
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重力加速度取g =10m/s 2。
十年高考物理真题(2011-2020)分类汇编专题01 直线运动【解析版】
十年高考分类汇编专题01直线运动(2011—2020)目录题型一、追击现象与图像综合考查 (1)题型二、运动学基本公式与推论的准确应用 (8)题型一、追击现象与图像综合考查1.(2018全国3)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从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考点】运动学图像【答案】CD【解析】:A选项:X-t图像的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t1时刻甲车图线对应的斜率更大,因此甲车的速度更大;B选项:乙车的起始点与甲车的起始点不同,相对于甲车更靠前,在t1时刻处于同一位置,只能说明乙车的路程小于甲车的路程;C选项:t1时刻甲乙两车所处的位置相同,t2时刻两车两车所处的位置也相同,两车向同一方向运动,可知两车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D选项:根据x-t图像的斜率代表着物体的速度,由图像可知在t1到t2时间内,某时刻图线的斜率相同;故D正确2.(2018全国2)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考点】运动学图像【答案】:BD【解析】:根据v-t 图像的斜率大小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所以可知,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D 对;v-t 图像与x 轴所围的面积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从0-t2 时刻很显然甲车与x轴所围的面积更大,但t2时刻甲乙两车并排,说明开始时甲车在后乙车在前;从0-t1时间内可知乙车的位移更大,所以t1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过A错B 对;3.(2016全国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
(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7 力学实验(原卷版)
11年高考(2010-2020)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原卷版)专题07力学实验(2020年第10题)1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定理,所用器材包括:气垫导轨、滑块(上方安装有宽度为d的遮光片)、两个与计算机相连接的光电门、砝码盘和砝码等。
实验步骤如下:(1)开动气泵,调节气垫导轨,轻推滑块,当滑块上的遮光片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遮光时间________时,可认为气垫导轨水平;(2)用天平测砝码与砝码盘的总质量m1、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m2;(3)用细线跨过轻质定滑轮将滑块与砝码盘连接,并让细线水平拉动滑块;(4)令滑块在砝码和砝码盘的拉动下从左边开始运动,和计算机连接的光电门能测量出遮光片经过A、B 两处的光电门的遮光时间Ät1、Ät2及遮光片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t12;(5)在遮光片随滑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如果将砝码和砝码盘所受重力视为滑块所受拉力,拉力冲量的大小I=________,滑块动量改变量的大小Äp=________;(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及重力加速度g表示)(6)某次测量得到的一组数据为:d=1.000cm,m1=1.50⨯10-2kg,m2=0.400kg,△t1=3.900⨯10-2s,Ät2=1.270⨯10-2s,t12=1.50s,取g=9.80m/s2。
计算可得I=________N·s,Äp=____kg·m·s-1;(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7)定义Δ=100%I pIδ-⨯,本次实验ä=________%(保留1位有效数字)。
1.(2010年)22.(4分)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
回答下列问题:(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米尺B.秒表C.0~12V的直流电源D。
(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2 力(解析版)
11年高考(2010-2020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解析版)专题02 力一、选择题(2020年第1题)1.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 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 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 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答案】D【解析】A .因安全气囊充气后,受力面积增大,故减小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故A 错误; B .根据0mv mv P -=∆有无安全气囊司机初动量和末动量均相同,所以动量的改变量也相同,故B 错误; C .因有安全气囊的存在,司机和安全气囊接触后会有一部分动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汽车的动能,故C 错误;D .因为安全气囊充气后面积增大,司机的受力面积也增大,在司机挤压气囊作用过程中由于气囊的缓冲故增加了作用时间,故D 正确。
故选D 。
1.(2010年)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1F 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1l ;改用大小为2F 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2l 。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 .2121F F l l -- B.2121F F l l ++ C.2121F F l l +- D.2121F F l l -+【答案】C【解析】根据胡克定律有:)(101l l k F -=,)(022l l k F -=,解得:k=2121F F l l +-。
本题考查弹簧的胡克定律。
注意:一个是压缩,一个是伸长。
2.(2010年)18.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
当用与水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1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31-B.23-C.3122-D.1-32【解析】物体受重力mg 、支持力N 、摩擦力f 、已知力F ,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60sin (60cos 0101F mg F -=μ,)30sin (30cos 0202F mg F +=μ,联立解得:=μ23-,选B 。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原子核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C.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2.(6分)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 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有()A.a1=g,a2=g B.a1=0,a2=gC.a1=0,a2=g D.a1=g,a2=g3.(6分)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A.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C.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D.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10﹣5T.一灵敏电压表连接在当地入海河段的两岸,河宽100m,该河段涨潮和落潮时有海水(视为导体)流过。
设落潮时,海水自西向东流,流速为2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5mV B.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9mVC.河南岸的电势较高D.河北岸的电势较高5.(6分)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A.B.C.tanθD.2tanθ6.(6分)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C.当r等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7.(6分)某人手持边长为6cm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4m.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6.0m,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这棵树的高度约为()8.(6分)一简谐振子沿x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
10年高考(2011-2020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项全解专题01 直线运动(解析版)
【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间t0)的速度为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x1,加速度为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x2。由运动学公式 ① ② ③
设乙车在时间t0的速度为v’,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x1’、x2’。同样有 ④ ⑤ ⑥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x、x’,则有 ⑦ ⑧
3、(2013·全国 卷·T1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答案】BC
6分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选择题
21题
6分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选择题
19题
6分
2012年
2011年
计算题
24题
13分
3、2011-2020年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卷试题赏析:
一、选择题
1、(2019·全国 卷·T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 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 所用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 满足
【解析】本题考查直线运动的s-t图象。较容易。t1时刻,a、b两车的位置相同,此前a车在前b车在后,由图象斜率可知,b车速度大于a车,因此,是b车追上a车。由于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因此,a车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b车先是减速运动,速度减至零后又开始反方向的加速运动。t2时刻两图象的斜率一正一负,两车速度方向相反。选项AD错误BC正确。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及解析
1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原子核92238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90234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91234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92234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C.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2.(6分)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A .a1=g,a2=g B.a1=0,a2=g C.a1=0,a2=gD.a1=g,a2=g3.(6分)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A.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C.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D.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4.(6分)某地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方向向下,大小为4.5×10﹣5T.一灵敏电压表连接在当地入海河段的两岸,河宽100m,该河段涨潮和落潮时有海水(视为导体)流过.设落潮时,海水自西向东流,流速为2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5mV B.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9mVC .河南岸的电势较高D.河北岸的电势较高5.(6分)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右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6.(6分)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C.当r等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7.(6分)某人手持边长为6cm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4m.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6.0m,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这棵树的高度约为()A .5.5m B.5.0m C.4.5m D.4.0m8.(6分)一简谐振子沿x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t=0时刻振子的位移x=﹣0.1m;时刻x=0.1m;t=4s 时刻x=0.1m.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A .0.2m,B.0.2m,8s C.0.1m,D.0.1m,8s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8分)9.(6分)图1是利用激光测转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2所示).(1)若图2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5.00×10﹣2 s,则圆盘的转速为_________转/s.(保留3位有效数字)(2)若测得圆盘直径为10.20cm,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_________cm.(保留3位有效数字)所用器材有:量程不准的电流表A1,内阻r1=10.0Ω,量程标称为5.0mA;标准电流表A2,内阻r2=45.0Ω,量程1.0mA;标准电阻R1,阻值10.0Ω;滑动变阻器R,总电阻为300.0Ω;电源E,电动势3.0V,内阻不计;保护电阻R2;开关S;导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2)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应滑动至_________端.(3)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流表A1满偏;若此时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A1的量程I m= _________.(4)若测量时,A1未调到满偏,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从图中读出A1的示数I1=_________,A2的示数I2=_________;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得I m=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5)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建议:_________.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4分)11.(15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如图所示,求(1)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12.(18分)如图,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周运动,星球A和B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A和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它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和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为的周期记为T1.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T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5.98×1024kg 和7.35×1022kg.求T2与T1两者平方之比.(结果保留3位小数)13.(21分)如图,在区域内存在与xy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在t=0时刻,一位于坐标原点的粒子源在xy平面内发射出大量同种带电粒子,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分布在0~180°范围内.已知沿y轴正方向发射的粒子在t=t0时刻刚好从磁场边界上点离开磁场.求:(1)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及粒子的比荷;(2)此时刻仍在磁场中的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的取值范围;(3)从粒子发射到全部粒子离开磁场所用的时间.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考点: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分析:该题考察了α、β衰变特点,只要写出衰变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α、β衰变特点可知:92238U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90234Th,90234Th经过1次β衰变变为91234Pa,91234Pa再经过一次β衰变变为92234U,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评:本意很简单,直接考察了α、β衰变特点,注意衰变过程中满足质量数、电荷数守恒.2.(6分)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压轴题.分析:木板抽出前,木块1和木块2都受力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各个力;木板抽出后,木板对木块2的支持力突然减小为零,其余力均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两个木块的加速度.解答:解:在抽出木板的瞬时,弹簧对1的支持力和对2的压力并未改变.对1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mg=F,a1=0.对2物体受重力和弹簧的向下的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瞬时加速度问题,关键是区分瞬时力与延时力;弹簧的弹力通常来不及变化,为延时力,轻绳的弹力为瞬时力,绳子断开即消失.3.(6分)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强度;电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静电场中电场强度和电势的特点,可根据所涉及的知识逐个分析.解答:解:A、电势差的大小决定于电场线方向上两点间距和电场强度,所以A错误;B、在正电荷的电场中,离正电荷近,电场强度大,电势高,离正电荷远,电场强度小,电势低;而在负电荷的电场中,离负电荷近,电场强度大,电势低,离负电荷远,电场强度小,电势高,所以B错误;C、场强为零,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场中肯定存在场强都为零、电势又不相等的两个点,在这样的两个点之间移动电荷,电场力将做功,所以C错误;D、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而且速度最快,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静电场中电场强度和电势比较容易混淆的性质为选项内容,体现对物理量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记忆、理解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4.(6分)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本题可等效为长度为100米,速度为2m/s的导体切割磁感线,根据右手定责可以判断两岸电势的高低,根据E=BLv可以求出两端电压.解答:解:海水在落潮时自西向东流,该过程可以理解为:自西向东运动的导体棒在切割竖直向下的磁场.根据右手定则,右岸即北岸是正极电势高,南岸电势低,D正确,C错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BLv=4.5×10﹣5×100×2=9×10﹣3V,B正确,A错误.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实际应用,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处理一些简单问题.5.(6分)考点:平抛运动.分析:物体做平抛运动,我们可以把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两个方向上运动的时间相同.解答:解:如图平抛的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等于斜面倾角θ,则有:tanθ=.则下落高度与水平射程之比为===,所以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就是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直接考查,掌握住平抛运动的规律就能轻松解决.6.(6分)考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势能.专题:应用题.分析:从分子势能图象可知,当分子势能最小时,即r=r2时分子间的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r<r2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r>r2时,表现为引力,所以当r由r1变到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解答:解:从分子势能图象可知,A、当r1<r<r2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r>r2时,表现为引力,故A错.B、当分子势能最小时,即r=r2时分子间的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故B对.C、当r等于r1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故C错.D、当r<r2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r>r2时,表现为引力,所以当r由r1变到r2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故D对.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分子势能图象的理解,知道分子势能随距离增大关系.7.(6分)考点:平面镜成像.专压轴题.析:解答:解:设树高为H,树到镜的距离为L,如图所示,是恰好看到树时的反射光路图,由图中的三角形可得即.人离树越远,视野越开阔,看到树的全部所需镜面越小,同理有,以上两式解得:L=29.6m、H=4.5m.所以选项ABD是错误的.选项C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平面镜的反射成像,通常要正确的转化为三角形求解.8.(6分)考点: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专题:压轴题.分析:时刻x=0.1m;t=4s时刻x=0.1m.经过s又回到原位置,知是周期的整数倍,t=0时刻振子的位移x=﹣0.1m,时刻x=0.1m,知道周期大于,从而可知道振子的周期,也可知道振幅.解答:解:经过周期的整数倍,振子会回到原位置,知道是周期的整数倍,经过振子运动到对称位置,可知,单摆的周期为s,则为半个周期,则振幅为0.1m.可能振幅大于0.1m,则周期T=.当周期为时,经过s运动到与平衡位置对称的位置,振幅可以大于0.1m.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A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经过周期的整数倍,振子回到原位置.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8分)9.(6分)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匀速圆周运动.专压轴题.分析:从图象中能够看出圆盘的转动周期即图象中电流的周期,根据转速与周期的关系式T=,即可求出转速,反光时间即为电流的产生时间;解答:解:(1)从图2显示圆盘转动一周在横轴上显示20格,由题意知道,每格表示1.00×10﹣2s,所以圆盘转动的周期为0.20秒,则转速为5.00r/s;(2)反光中引起的电流图象在图2中横坐标上每次一小格,说明反光涂层的长度占圆盘周长的20分之一,故圆盘上反光涂层的长度为==1.60cm;故答案为:5.00,1.60.点评:本题要注意保留3位有效数字,同时要明确圆盘的转动周期与图象中电流的周期相等,还要能灵活运用转速与周期的关系公式!10.(12分)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欧姆定律.专题:实验题;压轴题.分析:(1)由电路图可画出实物图,注意电表及滑动变阻器的接法;(2)由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注意开始时应让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3)由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及电压规律可得出A1的最大量程;(4)根据电流表的最小分度可读出指针所指的示数;(5)根据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可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解答:解:(1)实物连线图如图所示:(2)要求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前应接入最大电阻,故滑片应滑到b处;(3)由原理图可知,A2与R1串联后与A1并联,并联部分总电压U=I(r2+R1)=55I;故电流表A1中的电流I1==5.5I2,此时电流表满偏,故量程为5.5I2;(4)由表可读出I1=3.00mA,I2=0.660mA,由(3)的计算可知,此时I1应为5.5×0.660mA=3.63mA;故可知:=解得:I m=6.05mA;(5)实验中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测量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大于满刻度的.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b;(3)5.5I2;(4)3.00;0.660mA;6.05;(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点评:现在实验题的考查更注重了探究实验,在解题时注意通过审题找出实验中含有的信息,并能灵活应用所学过的物理规律求解.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4分)11.(15分)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由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知,0~10s内汽车做初速度等于零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0~4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40~60s内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由画出的v~t图象可知60s内的位移即为60s内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解答:解:(1)由a﹣t图象知:0~10s内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1=2m/s2,10s末的速度v=a1t1=20m/s;10s~40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0s~60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2=﹣1m/s2,60s末的速度v t=v+a2t3=0.(2)由v~t图象知,60s内的位移:.答:(1)汽车在0~60s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2)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900m.点评:该题要求同学们根据加速度﹣时间图象画出速度﹣时间图象,对同学们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要求较高,速度﹣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匀速,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该题难度适中.12.(18分)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这是一个双星的问题,A和B绕O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的向心力,A和B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解答:解:(1)A和B绕O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A和B的向心力大小相等,且A和B和O始终共线,说明A和B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因此有:mω2r=Mω2R,r+R=L联立解得:R=L,r=L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m•L化简得:T=2π(2)将地月看成双星,由(1)得T1=2π将月球看作绕地心做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m L化简得:T2=2π故答案为:(1)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2π;(2)T2与T1两者平方之比为1.01.点评:对于双星问题,我们要抓住它的特点,即两星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的向心力和两星球具有共同的周期.13.(21分)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牛顿第二定律;洛仑兹力.专题:压轴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1)由几何关系可确定粒子飞出磁场所用到的时间及半径,再由洛仑兹力充当向心力关系,联立可求得荷质比;(2)由几何关系可确定仍在磁场中的粒子位置,则可由几何关系得出夹角范围;(3)最后飞出的粒子转过的圆心角应为最大,由几何关系可知,其轨迹应与右边界相切,则由几何关系可确定其对应的圆心角,则可求得飞出的时间.解答:解:(1)初速度与y轴方向平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1中的弧OP所示,其圆心为C.由几何关系可知,∠POC=30°;△OCP为等腰三角形故∠OCP=①此粒子飞出磁场所用的时间为t0=②式中T为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设粒子运动速度的大小为v,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可得R= a ③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④T=⑤联立②③④⑤解得⑥(2)仍在磁场中的粒子其圆心角一定大于120°,这样粒子角度最小时从磁场右边界穿出;角度最大时从磁场左边界穿出.依题意,同一时刻仍在磁场内的粒子到O点距离相同.在t0时刻仍在磁场中的粒子应位于以O点为圆心、OP为半径的弧上.如图所示.设此时位于P、M、N三点的粒子的初速度分别为v P、v M、v N.由对称性可知v P与OP、v M与OM、v N 与ON的夹角均为.设v M、v N与y轴正向的夹角分别为θM、θN,由几何关系有⑦⑧对于所有此时仍在磁场中的粒子,其初速度与y轴正方向所成的夹角θ应满足≤θ≤1111 OM=OP由对称性可知ME=OP 由图可知,圆的圆心角为240°,从粒子发射到全部粒子飞出磁场所用的时间2t 0;点评: 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解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圆心和半径,并能根据几何关系确定可能的运动轨迹.。
(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7 力学实验(解析版)
11年高考(2010-2020)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解析版)专题07力学实验江苏省特级教师学科网金牌名师戴儒京解析(2020年第10题)1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定理,所用器材包括:气垫导轨、滑块(上方安装有宽度为d 的遮光片)、两个与计算机相连接的光电门、砝码盘和砝码等。
实验步骤如下:(1)开动气泵,调节气垫导轨,轻推滑块,当滑块上的遮光片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遮光时间________时,可认为气垫导轨水平;(2)用天平测砝码与砝码盘的总质量m 1、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m 2;(3)用细线跨过轻质定滑轮将滑块与砝码盘连接,并让细线水平拉动滑块;(4)令滑块在砝码和砝码盘的拉动下从左边开始运动,和计算机连接的光电门能测量出遮光片经过A 、B 两处的光电门的遮光时间Ät 1、Ät 2及遮光片从A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t 12;(5)在遮光片随滑块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如果将砝码和砝码盘所受重力视为滑块所受拉力,拉力冲量的大小I =________,滑块动量改变量的大小Äp =________;(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及重力加速度g 表示)(6)某次测量得到的一组数据为:d =1.000cm ,m 1=1.50⨯10-2kg ,m 2=0.400kg ,△t 1=3.900⨯10-2s ,Ät 2=1.270⨯10-2s ,t 12=1.50s ,取g =9.80m/s 2。
计算可得I =________N·s ,Äp =____kg·m·s -1;(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7)定义Δ=100%I pIδ-⨯,本次实验ä=________%(保留1位有效数字)。
【答案】(1).大约相等(2).m 1gt 12(3).221()d d m t t -∆∆(4).0.221(5).0.212(6).4【解析】(1)[1]当经过A,B 两个光电门时间相等时,速度相等,此时由于阻力很小,可以认为导轨是水平的。
(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10 磁场(解析版)
10年高考(2010-2019)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解析版)专题10 磁场江苏省特级教师学科网金牌名师戴儒京解析一、选择题1.(2011年)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磁场及安培定则。
地磁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自转形成的环形电流在垂直于地轴的平面,此电流形成的地磁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因此用右手握住环形电流时,拇指应指向地理南极。
因此,选项B正确。
【答案】B。
2.(2013年)18.如图,是半径为R的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q>0)。
质量为m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ab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射入点与ab的距离为,已知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60°,则粒子的速率为(不计重力)A.B.C .D .【解析】本题考查洛伦兹力、牛顿第二定律和几何关系。
较容易。
画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磁场中偏转运动的圆弧轨迹的圆心角为60o,则圆弧半径为。
对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有。
解得:。
选项ACD 错误B 正确。
【答案】B【点评】注意粒子速度偏向角与轨迹圆弧所对圆心角的关系。
3(2014年)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 .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 .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 .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解析】根据左手定则,A 错误,B 正确;根据安培力的大小公式αsin BIL F =,C 错误;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22(如下图)【答案】15. ( B )4.(2014年)16.如图,MN 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
(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10 磁场(解析版)
10年高考(2010-2019)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解析版)专题10磁场江苏省特级教师学科网金牌名师戴儒京解析一、选择题1.(2011年)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磁场及安培定则。
地磁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自转形成的环形电流在垂直于地轴的平面,此电流形成的地磁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因此用右手握住环形电流时,拇指应指向地理南极。
因此,选项B正确。
【答案】B。
2.(2013年)18.如图,是半径为R的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q>0)。
质量为m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ab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射入点与ab的距离为,已知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60°,则粒子的速率为(不计重力)A.B.C.D.【解析】本题考查洛伦兹力、牛顿第二定律和几何关系。
较容易。
画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磁场中偏转运动的圆弧轨迹的圆心角为60o,则圆弧半径为。
对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有。
解得:。
选项ACD 错误B 正确。
【答案】B【点评】注意粒子速度偏向角与轨迹圆弧所对圆心角的关系。
3(2014年)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 .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 .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 .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解析】根据左手定则,A 错误,B 正确;根据安培力的大小公式αsin BIL F =,C 错误;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22(如下图)【答案】15.(B )4.(2014年)16.如图,MN 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
2020年全国1卷 物理真题(解析版)
2020年全国1卷 物理真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 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 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 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答案】D【详解】A.因安全气囊充气后,受力面积增大,故减小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故A错误;B.有无安全气囊司机初动量和末动量均相同,所以动量的改变量也相同,故B错误;C.因有安全气囊的存在,司机和安全气囊接触后会有一部分动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汽车的动能,故C错误;D.因为安全气囊充气后面积增大,司机的受力面积也增大,在司机挤压气囊作用过程中由于气囊的缓冲故增加了作用时间,故D正确。
故选D。
2.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A. 0.2B. 0.4C. 2.0D. 2.5【答案】B【详解】设物体质量为m,则在火星表面有 在地球表面有由题意知有故联立以上公式可得故选B。
3.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
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 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 kg。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 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 )A. 200 NB. 400 NC. 600 ND. 800 N【答案】B【详解】在最低点由 知T=410N即每根绳子拉力约为410N,故选B。
4.图(a)所示的电路中,K与L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 C。
2010-2020全国高考数学卷1(理)解析几何题(含答案)
10年高考数学卷1(理) 解析几何试题(附答案)1.(2020全国卷1理4) 已知A 为抛物线2:2(0)C ypx p =>上一点,点A 到C 的焦点的距离为12,到y 轴的距离为9,则p =A .2B .3C .6D .92.(2020全国卷1理15)已知F为双曲线2222:1x y C a b-=(0,0a b >>)的右焦点,A 为C 的右顶点,B 为C 上的点,且BF 垂直于x 轴.若AB 斜率为3,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3.(2020全国卷1理20)已知,A B 分别为椭圆222:1(1)x E y a a+=>的左、右顶点,G 为E的上顶点,8AG GB ⋅=.P 为直线6x =上的动点,PA 与E 的另一交点为C ,PB 与E 的另一交点为D .(1)求E 的方程;(2)证明:直线CD 过定点.4.(2019全国卷1理10)已知椭圆C 的焦点为121,01,0F F -(),(),过F2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222AF F B =││││,1AB BF =││││,则C 的方程为A .2212x y +=B .22132x y +=C .22143x y +=D .22154x y +=5.(2019全国卷1理16)已知双曲线C :)0,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1的直线与C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1F A AB =,120F B F B ⋅=,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6.(2019全国卷1理20)已知抛物线C :y 2=3x 的焦点为F ,斜率为32的直线l 与C 的交点为A ,B ,与x 轴的交点为P .(1)若|AF |+|BF |=4,求l 的方程; (2)若3AP PB =,求|AB |.7.(2018全国卷1理8)设抛物线C :y 2=4x 的焦点为F ,过点(–2,0)且斜率为23的直线与C 交于M ,N 两点,则FM →·FN →= A .5B .6C .7D .88.(2018全国卷1理11)已知双曲线C :x 23 - y 2=1,O 为坐标原点,F 为C 的右焦点,过F的直线与C 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M 、N.若ΔOMN 为直角三角形,则|MN|= A .32B .3C .2 3D .49.(2018全国卷1理19)设椭圆C: x 22 + y 2=1的右焦点为F ,过F 的直线l 与C 交于A,B两点,点M 的坐标为(2,0).(1)当l 与x 轴垂直时,求直线AM 的方程; (2)设O 为坐标原点,证明:∠OMA=∠OMB.10.已知F 为抛物线C :24y x =的交点,过F 作两条互相垂直1l ,2l ,直线1l 与C 交于A 、B 两点,直线2l 与C 交于D ,E 两点,AB DE+的最小值为()A .16B .14C .12D .1011.(2017全国卷1理15) 已知双曲线2222:x y C a b -,(0a >,0b >)的右顶点为A ,以A为圆心,b 为半径作圆A ,圆A 与双曲线C 的一条渐近线交于M ,N 两点,若60MAN ∠=︒,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12.(2017全国卷1理20)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0a b >>,四点()111P ,,()201P ,,31P ⎛- ⎝⎭,41P ⎛ ⎝⎭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 上. (1)求C 的方程;(2)设直线l 不经过2P 点且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直线2P A 与直线2P B 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l 过定点.13.(2016全国卷1理5)已知方程222213x y m n m n-=+-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 的取值围是(A )()1,3- (B )(- (C )()0,3 (D )(14.(2016全国卷1理10)以抛物线C 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C 于A 、B 两点,交C 的准线于D 、E 两点.已知|AB |=DE|=则C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A)2 (B)4 (C)6 (D)8 15.(2016全国卷1理20)设圆222150xy x ++-=的圆心为A ,直线l 过点B (1,0)且与x 轴不重合,l 交圆A 于C ,D 两点,过B 作AC 的平行线交AD 于点E .(I )证明EA EB +为定值,并写出点E 的轨迹方程;(II )设点E 的轨迹为曲线C 1,直线l 交C 1于M ,N 两点,过B 且与l 垂直的直线与圆A 交于P ,Q 两点,求四边形MPNQ 面积的取值围.16.(2015全国卷1理5)已知M (x 0,y 0)是双曲线C :2212x y -=上的一点,F 1、F 2是C 上的两个焦点,若1MF •2MF <0,则y 0的取值范围是(A )() (B )(,)(C )() (D )() 17.(2015全国卷1理14)一个圆经过椭圆221164x y +=的三个顶点,且圆心在x 轴上,则该圆的标准方程为 。
2010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全解析(物理部分)(1)
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国1卷)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弹簧弹力的特点。
弹簧的弹力与与形变量成正比,在形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弹力不变。
在木板抽出的瞬间,弹簧的形变还没有来得及发生改变,所以弹力不变。
对木块1,原来力平衡,抽出后力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加速度为0。
抽出后,木板对木块2的弹力消失,所以通过将木板抽出前后对比,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m M a g M+=,所以答案为C 。
【方法提炼】:在分析物体受力时,要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体的受到的力,进一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16.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A.1 tanθB.1 2tanθC.tanθD.2tanθ【解析】:本题考查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中经常涉及物体的水平速度、竖直速度、水平位移、竖位移、位移偏转角和速度偏转角这六个内容。
在本题中,小球垂直打在斜面上,说明小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与θ互余。
所以有1tantanyxvvαθ==,又速度偏转角的正切是位移偏转角正切的2倍,所以有11tan22tanyxαθ==。
所以答案为B。
【方法提炼】高中物理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而每种运动对应各自的研究方法和物理规律,所以在解决问题时,要先分析物体所做的运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涉及到哪些物理量或过程,应用哪个规律可以得出结论。
19.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P E 与两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r 大于1r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 .当r 小于1r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 .当r 大于2r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 .在r 由1r 变到2r 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解析】:本题考查分子间作用力做功和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
分子间存在引力,同时也存在斥力。
由图象可知,当r 等于1r 时,分子势能为零。
当分子间距离r 由小于1r 增大到1r 的过程中,分子势(1)若图2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5.00×210-s,则圆盘的转速为转/s。
高考物理历年真题汇编+答案解析(专题1):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历年真题汇编+答案解析专题1直线运动(2020年版)1.(2019全国I 卷18题)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满足A .1<21t t <2B .2<21t t <3C .3<21t t <4D .4<21t t <5【解析】逆向分析可以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位移内时间之比等于)1(::)32(:)23(:)12(:1-----n n ,可得3232112+=-=t t ,故4312<<t t .【答案】C【分析】逆向分析可以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进行解答.【考点】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2.(2019浙江选考)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
在t =0到t =40s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A .0B .30mC .750mD .1200m【解析】在v –t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在40s 内的位移为1(1040)30750m 2x =⨯+⨯=,C 正确。
【考点】v –t 图像3.(2018年浙江选考)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
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104m ,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 ,加速度大小不超过,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A.13sB.16sC.21sD.26s【答案】C【解析】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在加速阶段,所需时间18==vt as ,通过的位移为21322==v x a m ,在减速阶段与加速阶段相同,在匀速阶段所需时间1125-==x x t vs ,总时间12221=+=t t t s ,故C 正确,A 、B 、D 错误。
(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4 曲线运动(解析版)
11年高考(2010-2020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解析版)专题04 曲线运动江苏省特级教师学科网金牌名师戴儒京解析一、选择题(2020年第3题)3.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
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 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 kg。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 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A. 200 NB. 400 NC. 600 ND. 800 N【答案】B【解析】设每根绳子拉力为T,在最低点由2 2mv T mgr-=解得:T=410N即每根绳子拉力约为410N,故选B。
1.(2012年)15.(3分)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b的初速度比c的大【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bc两个小球的抛出高度相同,a的抛出高度最小,根据t=可知,a的运动时间最短,bc运动时间相等,故A错误,B正确;C 、由图象可以看出,abc 三个小球的水平位移关系为a 最大,c 最小,根据x=v 0t 可知,v 0=,所以a 的初速度最大,c 的初速度最小,故C 错误,D 正确。
【答案】BD2.(2014年)20.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木块a 和b (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 与转轴OO '的距离为l ,b 与转轴的距离为2l 。
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一定比a 先开始滑动B .a 、b 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C .ω=l kg 2是b 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D .当ω=lkg 32时,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静摩擦力与圆周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难度较小。
10年高考(2011-2020年)全国II卷物理试题分项全解专题01 物理常识和直线运动(解析版)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D
【解析】在v-t图像中图像包围的面积代表了运动走过的位移,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解本题要利用这个知识点求解。
AB,v-t图像中图像包围的面积代表运动走过的位移,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利用逆向思维并借助于面积可知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故A错误,B正确;
10年高考(2011-2020年)全国 卷物理试题分项全解全析
专题一物理常识和直线运动
专题00物理常识
1、全国 卷2020年高考使用的省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等10个省份
2、2011-2020年全国 卷分布情况概况:
考点
年份
题型
题号
分值
物理常识
2020年
选择题
3、(2013•全国卷Ⅱ•T19)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答案】ABD
【解析】解:A、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故A正确。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很好地解释了磁化现象。故B正确。
(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13-15
11年高考(2010-2020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解析版)第13章热学江苏省特级教师学科网金牌名师戴儒京解析(2020年高考)[物理——选修3-3]13.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如图所示,r=r1时,F=0。
分子间势能由r决定,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间的势能为零。
若一分子固定于原点O,另一分子从距O点很远处向O点运动,在两分子间距减小到r2的过程中,势能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由r2减小到r1的过程中,势能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等于r1处,势能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答案】(1).减小(2).减小(3).小于【解析】[1]从距点很远处向点运动,两分子间距减小到的过程中,分子间体现引力,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2]在的过程中,分子间仍然体现引力,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3]在间距等于之前,分子势能一直减小,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则在处分子势能小于零。
14.甲、乙两个储气罐储存有同种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甲罐容积为V,罐中气体的压强为p;乙罐的容积为2V,罐中气体的压强为。
现通过连接两罐的细管把甲罐中的部分气体调配到乙罐中去,两罐中气体温度相同且在调配过程中保持不变,调配后两罐中气体的压强相等。
求调配后:(i)两罐中气体压强;(ii)甲罐中气体的质量与甲罐中原有气体的质量之比。
【答案】(i);(ii)【解析】(i)气体发生等温变化,对甲乙中的气体,可认为甲中原气体由体积V变成3V,乙中原气体体积由2V变成3V,则根据玻意尔定律分别有,则则甲乙中气体最终压强(ii)若调配后将甲气体再等温压缩到气体原来压强为p,则计算可得由密度定律可得,质量之比等于。
【解法2】根据克拉伯龙方程(n为摩尔数,R为常数)所以,因为(为摩尔质量),所以。
1.(2010年)33.[物理——选修3-3](1)(5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2)(10分)如图所示,一开口气缸内盛有密度为的某种液体;一长为的粗细均匀的小瓶底朝上漂浮在液体中,平衡时小瓶露出液面的部分和进入小瓶中液柱的长度均为。
十年高考物理大全分类解析专题01直线运动
2004-2013十年高考物理大全分类解析专题01 直线运动一.高考题精选1,(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1第19题)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形式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不a车大2. (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1第14题)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3.(2013高考广东理综第13题)某航母跑道长为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A .5m/sB .10m/sC .15m/s s4.(2013全国高考大纲版理综第19题)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 s,它们运动的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
则()A.t=2 s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B.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5.(2013高考四川理综第6题)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 图像如图所示。
则A.甲、乙在t=0s到t=1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6.(15分)(2013全国高考大纲版理综第24题)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轨道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
(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2 力(解析版)
11年高考(2010-2020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解析版)专题02力一、选择题(2020年第1题)1.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答案】D【解析】A .因安全气囊充气后,受力面积增大,故减小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故A 错误;B .根据0mv mv P -=∆有无安全气囊司机初动量和末动量均相同,所以动量的改变量也相同,故B 错误;C .因有安全气囊的存在,司机和安全气囊接触后会有一部分动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汽车的动能,故C 错误;D .因为安全气囊充气后面积增大,司机的受力面积也增大,在司机挤压气囊作用过程中由于气囊的缓冲故增加了作用时间,故D 正确。
故选D 。
1.(2010年)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1F 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1l ;改用大小为2F 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2l 。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 .2121F F l l -- B.2121F F l l ++ C.2121F F l l +- D.2121F F l l -+【答案】C【解析】根据胡克定律有:)(101l l k F -=,)(022l l k F -=,解得:k=2121F F l l +-。
本题考查弹簧的胡克定律。
注意:一个是压缩,一个是伸长。
2.(2010年)18.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
当用与水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1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1 B.23-312-D.1-32【解析】物体受重力mg 、支持力N 、摩擦力f 、已知力F ,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60sin (60cos 0101F mg F -=μ,)30sin (30cos 0202F mg F +=μ,联立解得:=μ23,选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年高考(2010-2020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1 直线运动
一、选择题
1.(2013年)1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解析】本题考查直线运动的s-t图象。
较容易。
t1时刻,a、b两车的位置相同,此前a车在前b车在后,由图象斜率可知,b车速度大于a车,因此,是b车追上a车。
由于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因此,a车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b车先是减速运动,速度减至零后又开始反方向的加速运动。
t2时刻两图象的斜率一正一负,两车速度方向相反。
选项AD错误BC正确。
【答案】BC
【注意】注意s-t图像斜率的正负。
2.(2016年)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解析】设在t =3s 时两车的位置坐标为0,则因为从t=1s 到t=3s ,两车位移相等(图象中的面积相等),所以在t=1s 时,甲车和乙车并排行驶,A 错误;从t=0到t=1s ,甲车的位移为m 52
110=⨯,乙车的位移为m 5.1212
1510=⨯+,所以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B 正确;t =2s 时,两车速度相等。
并不是并排行驶,况从t=2s 到t=3s ,两车的位移不等,所以C 错误;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t=1s 到t=3s 两车的位移大小,即m x 4022
3010=⨯+=
(以甲车计算),所以D 正确。
【答案】BD
【点评】本题考查v -t 图像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中等。
3.(2018年)全国2卷19.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 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因为在1t 到2t 之间,两汽车的位移不等,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 1时刻不并排行驶,因为乙甲x >x (面积法求位移),所以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A 错误,B 正确; 根据斜率法求加速度,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都先减小后增大,所以C 错误D 正确。
【答案】19.BD
4.(2018年全国3卷)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
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 .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 .从t 1到t 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解析】速度大小等于图象的斜率,A 错误,应该是位置相同;因为初始位置不同,虽然t 1时刻位置相同,
但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相等,B 错误;起、终位置相同,都是直线运动,所以位移相等,C 正确;当甲的斜率与乙相等时,速度相等,D 正确;
【答案】 18.CD
5. 2019全国1卷18题.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
H 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 A .1<21t t <2 B .2<21t t <3 C .3<21t t <4 D .4<21
t t <5 【答案】18.C
【解析】逆向思维,设运动员从上向下自由落体运动,则通过相同距离的时间比为
)
):():(:(3-22-31-21,所以73.3732
.12132112=-≈-=t t ,C 正确。
二、计算题
1.(2010年)24.(14分)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 和200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 和l9.30 s 。
假定他在100 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
200 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l00 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l00 m 时最大速率的96%。
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1)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 ,达到的最大速率为v , 100)15.069.9(20=--++t v t v ,200)15.030.19(%962
0=--++t v t v 联立解得:s t 29.1=,s m v /24.11=
(2)设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
at v =,解得:2/71.8s m a =。
本题考查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的规律。
2.(2011年)24.(13分)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间t 0)的速度为 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x 1,加速度为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x 2。
由运动学公式 0at v =① 2012
1at x = ② 2002)2(2
1t a vt x += ③ 设乙车在时间t 0的速度为v’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 x 1’、x 2’ 。
同样有02'at v = ④
201)2(21't a x = ⑤ 20022
1''at t v x += ⑥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x 、x’ ,则有 21x x x += ⑦'''21x x x += ⑧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7
5'=x x 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