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检测试卷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为了探究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情况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只袖珍收音机调好电台节目和音量后完成了以下实验:①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铝锅内,发现声音明显变小,取出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音量。
②将收音机放进一只木桶内,发现声音大小不变。
③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铁桶内,现象与①相似。
④将收音机放进一只塑料桶内,现象与②相似。
(1)根据以上实验,小明得出这样的结论:电磁波在传播途中,若遇到________类物体,其强度就会大大减弱。
(2)请你根据以上答案,解释为什么电视机靠室内天线接收信号效果不如用室外天线接收的信号效果好___________?(3)根据以上实验,你能做出一种有用的设想吗_________?【答案】(1)金属外壳现代房屋的墙体一般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使电磁波不能进入室内,另外周围建筑群对电磁波也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可以发明一种金属罩,用来抗电磁波的干扰或抗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造成的伤害【解析】【详解】(1)由以上四步可知,影响信号接收的为金属类材料,故可知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金属类物体时强度会减弱;(2)在室内接收的信号效果差是因为建造房屋用了金属材料,比如钢筋等,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另外周围建筑群对电磁波也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3)金属可以减小电磁波的强度,则我们可以发明一种金属罩,而减小一些精密仪器受电磁波的影响;也可以猜想:在一些金属做成的容器内,电磁信号将无法进入,如电梯等,在其里面可能无法接打电话。
2.为了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章杰同学进行了实验研究:(1)在玻璃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个小闹钟,耳朵靠近玻璃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闹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闹钟声。
(3)在玻璃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小闹钟,如图乙所示,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了,说明声音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一支新的中华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5m/sC. 南京市冬季正常最低气温-30℃D. 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0s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 监测核爆炸的仪器是超声波的应用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 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3. 下列微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B. 分子、电子、质子、原子C. 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D. 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4. 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的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细丝张开原因是带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B. 细丝张开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C. 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D. 细丝带上了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的转移5. 以上几幅图片中,说法正确的是()A. 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B. 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C. 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D. 冬天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6. 如图所示,“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投影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其中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手影——平面镜成像B. 摄影——光的反射C. 投影——凸透镜成像D. 倒影——光的折射7. 2017年4月22号我国“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列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A. 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 “天舟一号”飞船C. 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 地球8. 如图是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 t 图像,由图像可知:~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A. 720~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小B. 在05C. 前10秒,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同D.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9. 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 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 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D. 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10. 如图使用共享单车需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B.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 二维码是光源D.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发生漫反射,白色部分发生镜面反射11. 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O可能是入射光线B. OC必定是反射光线C. OB可能是折射光线D. BO必定是入射光线12. 如图所示,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靠近书本,透过镜片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A. B. C. D.二、填空题13. 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______ 产生的,琴声通过______ 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同时我们也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______ 不同.14. 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_____,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对于流入市场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_______来辨别真伪.15. 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_______ (选填“室内”或“室外”)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此过程中要________ (选填“吸”或“放”)热.16. 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___________,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17. 经党中央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这是任务调整后,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和军乐团首次执行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观众看到仪仗队整齐的队伍由于光沿_____传播到观众的眼睛,五星红旗呈现出红色是红旗_________(填“吸收”或“反射”)红光的缘故.18.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_度;若入射光线方向保持不变,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动10度,则新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___________度.19. 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__ (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__ (填“虚”或“实”)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__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20. 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分相当于一个______,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______(填“实”或“虚”)像,这种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有________(写一种).21. 小王开车去上海,在平直的公路上,轿车匀速行驶,速度表如图甲所示,小林某一时刻看窗外,恰好看到如图乙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则从标志牌到上海还需___________min.22. 小华站在挂在墙上的大穿衣镜前,距穿衣镜0.5m的位置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服饰,则她与她的m s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的方向行走了2s后,她与她的像之间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m;若她以1/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m.23. 如图所示是人们在实验室常用的三种测量仪器,请你读出它们的示数.(1)图甲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块的长度,则物块的长度为_____cm.(2)图乙中温度计所示温度是_____℃.(3)图丙秒表的读数为_____ s.三、实验探究题24. 课堂上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实验中,首先我们剪下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其中一个圆纸片裁去的扇形圆心角比另一个大,再将它们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1)要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可根据原理________.(2)在测量过程中,发现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 )较难准确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________或换用锥角较________(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测量.25.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________ 填“A”或“B” 套装置.(2)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像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图________ 填“D”或“E” 所示的情形表示水正在沸腾.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写一个即可.26.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的.(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____(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若有“茶色”或“无色透明”玻璃板,最好选用__________玻璃板(填“茶色”或“无色透明”)进行实验.()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4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5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28.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_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_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_℃,熔化过程要继续_________热.29. 在利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1小明同学调整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同一高度后,保持烛焰和凸透镜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光屏如图甲所示放置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填“放大镜”或“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3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_____(填“上”或“下”)移,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若蜡烛、光屏不动,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_(填“上”或“下”)移.()4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小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_________.()6小红同学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进行了两次实验,如图乙所示,在实验1中,她能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的“烛焰”;在实验2中,她通过凸透镜能观察到正立、放大的“烛焰”.则该同学在实验1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实验2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7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_________(填“凸透镜”或“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作用.30. “扔纸飞机”是民间传统游戏,某兴趣小组同学认为: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除了与发射速度的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纸飞机大小、材料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组成员将打印纸和旧报纸裁成不同面积的纸张,制作了相同形状的纸飞机若干个,利用固定在室内某一位置的简易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和不同发射角度(发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一.()1为探究纸飞机的飞行距离与纸飞机材料的关系,应选择表一中的实验序号_______进行实验.()2综合表一信息,分析该实验中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3若要寻找纸飞机最大飞行距离的发射角度,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如何设置发射角度进行进一步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组成员又制作了三架形状相同的纸飞机,用该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进行实验,实验要求如表二.若甲、乙、丙这三架纸飞机飞行距离分别为s甲、s乙、s丙,请预测它们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从大到小排列).表二:三架纸飞机实验要求四、作图题31. 如图甲,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32. 如图,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O 为光心,F 为焦点)()33. 如图丙,A图是一物体运动的v t-图像,请在B图中作出其对应的s t-图像五、计算题34. 某一时期,扬州开往黄山的K221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列车由扬州开往黄山路段的平均速度.()2假如列车用第一问中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已知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0221,次特快列车有m KS11节车厢共长190m,求列车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多少´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一支新的中华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5m/sC. 南京市冬季正常最低气温为-30℃D. 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0s【答案】A【解析】解答:A.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8cm左右,故A符合实际;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13.6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 仪征市冬季正常最低气温为5 ℃,故C不符合实际;D. 中小学课间一般时间在10min左右,中学生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min,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睛: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 监测核爆炸的仪器是超声波的应用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 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答案】D【解析】解答:A.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B. 核爆炸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因此监测核爆炸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故B错误;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故C错误;D.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故选D.点睛:(1)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2)核爆炸时产生次声波;(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 下列微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B. 分子、电子、质子、原子C. 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D. 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答案】A【解析】解答:微观粒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故选A.点睛:此题根据我们对微观世界: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尺度的认识来作答.4. 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的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B. 细丝张开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C. 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D. 细丝带上了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的转移【答案】B【解析】【详解】用干燥的手从上到下捋塑料绳,由于摩擦起电,使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斥使细丝张开了.故A错误,B正确;C、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D、细丝带上了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的转移,D错误.5. 以上几幅图片中,说法正确的是()A. 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B. 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C. 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D. 冬天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A.草叶上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正确;B.山峰间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C.树枝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D.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冰吸收热量升华成为水蒸气,此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6. 如图所示,“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投影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其中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手影——平面镜成像B. 摄影——光的反射C. 投影——凸透镜成像D. 倒影——光的折射【答案】C【解析】【分析】光现象辨识.【详解】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平面镜成像,A错误;B.摄像机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进行工作的,是光的折射,B错误;C.投影机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C正确;D.岸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其原理是光的反射,D错误. 【点睛】失分原因:一是对光现象辨识不清;二是不会用光现象知识解释生活现象.7. 2017年4月22号我国“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列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A. 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 “天舟一号”飞船C. 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 地球【答案】B【解析】解答:“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要实现成功对接,必须是相对静止,才容易对接,所以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A. 以发射塔架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 相对于“天舟一号”飞船,”天宫二号”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C. 以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 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8. 如图是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 t 图像,由图像可知:~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A. 720~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小B. 在05C. 前10秒,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同D.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答案】C【解析】解答:A. 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 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B错误;C. 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即第10秒时,甲车追上乙车,路程相同,时间相同,所以前10秒的平均速度相同,故C正确;D. 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故选C.点睛:(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由图知,两车在10s末相遇.(3)在s-t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4)根据图象读出5s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9. 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 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 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D. 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如图的实验中,当用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时,是杯子和水发生了振动,当水量越大时,杯子和水越难振动,因此可以得出杯中的水量越大,音调越低,水量越小,音调越高.由题意可知,这里的“声音不同”是指音调,则应围绕音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即探究“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是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故选D.10. 如图使用共享单车需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B.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 二维码是光源D.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发生漫反射,白色部分发生镜面反射【答案】B【解析】解答:AB、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B正确;C. 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D. 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D错误.故选B.点睛: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果物体能吸收所有的光,物体是黑色,如果物体反射所有的光,物体是白色.11. 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O可能是入射光线B. OC必定是反射光线C. OB可能是折射光线D. BO必定是入射光线【答案】C【解析】解答:A. AO可能是入射光线,则OB为反射光线,OC折射光线,而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 故A错误;B. OC是反射光线,AO可能是入射光线,则OB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故B错误;C. 如果CO是入射光线,则OA为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并且遵守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故C正确.D、如果B0是入射光线,则OA为反射光线,OC折射光线,而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故D错误;故选C.点睛: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12. 如图所示,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靠近书本,透过镜片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玻璃杯竖着贴近鹦鹉图片时,起到放大镜的作用,鹦鹉图片通过玻璃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对于圆柱形的容器来讲,其放大的效果是横向变长,而纵向不变,故只有A显示的像是符合要求的,故选A.二、填空题13. 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______产生的,琴声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同时我们也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______不同.【答案】(1). 振动(2). 空气(3). 音色【解析】试题分析:小提琴所产生的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朵中,使我们听到声音,人们分辨不同的声音主要是靠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定位】声现象14. 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_____,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对于流入市场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_______来辨别真伪.【答案】(1). 红外线(2). 紫外线【解析】【详解】家中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的,红外线的热效应强.。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含答案)
期末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4m/minB.正常人的脉搏约为60HzC.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30dmD.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3.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拱桥“倒影”B.放大镜把字放大C.汽车“后视镜”D.日食的形成4.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B.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C.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D.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5.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B.“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关于温度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体温计也可用做寒暑表C.摄氏温度规定沸水的温度为100℃D.摄氏温度规定冰的温度为0℃7.在百米赛跑中,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就开始计时,不能等听到枪声才计时。
如果声速取340m/s,则()A.听到枪声才计时,会少计约100/340s的时间B.听到枪声才计时,会少计约200/340s的时间C.听到枪声才计时,会多计约100/340s的时间D.听到枪声才计时,会多计约200/340s的时间8.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6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8m/sC.2~4s内,小车运动了4mD.4~6s内,小车运动了6m9.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本试卷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如图1所示,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 受油机是运动的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 加油机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 受油机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 加油机是静止的图12.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3.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4m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为了A.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保护车辆安全行驶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象C.用来矫正远视眼视力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D.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5.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6.三原色的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它颜色的光.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A.红、黄、蓝B.红、绿、蓝C.红、黄、紫D.黄、绿、紫7.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C .紫外线具有热效应D .光具有能量8.如图2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A.50° 50° B.40° 50° C .50° 40° D .40° 40°9.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 .钟声通过空气以波的形式传播到人耳D .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树木在水中的倒影B .日食、月食的形成C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D .小孔成像 11.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是A.放大镜B.潜望镜C.照相机D.幻灯机 12.以下对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冰水共存时温度不变,同时需吸收热量 B .地球上蕴藏着大量的水资源,所以我们无需节约用水 C .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D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3.小明用焦距为10cm 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如图3所示.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A .小于10cmB .等于10cmC .大于20cmD .在10cm 与20cm 之间 14.以下数据错误..的是 A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B .频率为10Hz 的声波是次声波 C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 .人类目前可观测到宇宙的最远距离为1027m15.公路上,警察用超声波测速器能很快地测出汽车运动的速度,超声波测速器是利用了超声波的A .方向性好B .穿透能力强C .多普勒效应D .能够成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6.在下列数字后填上合适的单位:(1)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本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为18.40 ;(2)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m 栏决赛中夺冠的平均速度为8.52 ;(3)人的正常体温约36.5 . 17.20XX 年被定为“国际物理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40°图 2图3图450周年纪念日)举行了主题为“物理照耀世界”的全球性光信号接力活动.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发出一束光,经太平洋到我国上海,并在我国各省市传递后回到普林斯顿,历时正好一天(一天取8.64×104s ).这个过程中,光传播的总路程约为 m .(在全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取3×108m/s )18.如图4所示,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19.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科学家是英国物理学家 .通过探究活动可知,太阳光可以分解为 、 、 、 、蓝、靛、紫. 20.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 温度和 体积.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来使它液化后储存在钢罐里的.21.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投影幕布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 在投影幕布上发生了 反射;激光测距仪是利用了光的 传播;太阳的热主要以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形式传送地球上的.22.如图5所示为光由空气向某种玻璃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法线 ,入射光线是__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折射角是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图3分,共6分. 23.请在图6中将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24.请在图7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25题3分,第26题2分,第27题7分,共12分.25.如图8所示为同一支温度计测量不同的温度,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甲的示数是________℃,乙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26.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一般要测量3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减小由于刻度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B .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读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C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D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27.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验小组还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时间(min )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温度(℃)…96979899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图6· F F O· 图8AB图7图598 97100 9996t/℃图10图9(1)图9中(选填“a”或“b”)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在图10中作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3)由水的沸腾图象可以判断出: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4)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水沸腾时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化”、“不变化”).五、计算题.本题14分.28.为实行西部大开发,北京至乌鲁木齐的列车全线提速.提速前列车平均速度为58km/h,提速后,全程平均速度为78km/h,提速前全程运行时间为65h.(1)京乌线全长多少km?(2)提速后全程运行时间是多少h?六、探究与设计题.本题共2小题.第29题2分,第30题14分,共16分.29.下面是声音在几种介质里传播的速度:在空气中在气、固、液体中(0℃)在15℃空气中温度/℃声速/m.s-1介质声速/m.s-1频率/Hz 声速/m.s-10 330 氧气316 2000 34015 340 水1450 1000 34030 349 冰3160 500 340通过比较表格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请你仿照例子再写出二条: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1);(2).30.李明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选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一) 实验中,他们用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22cm处,则通过透镜可以成一个(选填“放大”或“缩小”)、(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或“虚”)像.(二) 实验中,他们还发现当物距在10cm<u<20cm之间取不同数值时,虽然都成放大的像,但像的大小并不相同.于是他们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探究过程如下:(A)他们提出“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课题.(B)李明提出“像的大小可能与物距有关”.(C)他们作如下设计:选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选用市售圣诞音乐贺卡中的红色发光二极管作为物体,物距从11cm开始,每隔1cm选取一数据记录点.(D)量出红色发光二极管的高度(即物体的大小)(E)实验中,分别取物距为11cm、12cm、13cm、14cm、15cm、16cm、17cm、18cm、19cm,在光屏上出现红色发光二极管最清晰的像时,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相应数据.(F)通过查阅资料,他们认识到物理学中用“放大率”来衡量像的大小.“放大率”定义为“像的高度(用字母l表示)与物体的高度(用字h母表示)的比值”.(G)算出所记录数据中不同物距时的像的“放大率”.并由此得出相应结论.利用以上探究过程,完成下列问题:(1)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①与上述过程中(A)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②与上述过程中(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2)根据(F)步骤中对“放大率”的定义,写出“放大率”公式的数学表达式.“放大率”用字母m表示.(3)请你帮李明小组设计一用来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的表格.(4)除李明提出“像的大小可能与物距有关”以外,对影响“放大率”的因素你还能提出一个猜想吗?(5)相信你也和李明一样是个爱动脑筋、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孩子,在本学期的学习探究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掌握了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对一些问题也有一些新的思考和困惑.请结合本学期的探究活动,写出一新的探究课题.要求写出在什么探究活动中提出了什么新的课题.只要提出探究课题就行,不需要进行探究.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234567891011121314 15 B C A C D B C A A C D B A CC二、填空:(每空1分,共22分)16. cm m/s ℃ 17. 2.6×101318. 熔化 液化19. 牛顿 红 橙 黄 绿 20. 降低 压缩 压缩体积 21. 漫 直线 红外线 22. ON CO OA 55 35 三、作图(每图3分,共6分)四、实验与探究(共12分)25. 1(1分) -8.0(或-8)(1分) 2.0(或2)(1分) 26. B(2分)27. (1) a (1分) (2)见右图(2分)(3) 上升(1分) 不变(1分) (4) 100(1分) 不变化(1分) 五、计算题(共14分)28. (1) 3770(7分) (2) 48.33(7分) 六、探究与设计(共16分)29. (1)声音在不同温度的相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同(1分)(2)不同频率的声波在相同温度的同一介质传播时速度相同(1分) 30. (一)缩小(1分) 倒立(1分) 实(1分)(二)(1)①提出问题(1分) ②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分) (2)lm h(2分) A B 图7 A ′B ′ · · 图6 O · F(3)(3分)(4)(2分)“像的大小可能与透镜的焦距有关.”或“像的大小可能与透镜的材料有关.”等(只要言之有理就给分)(5)(2分)只要言之有理就给分。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按“定点测速”标准判断小龚在A、B点行驶_________(选填“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23.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
小宁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祥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小斌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
[答案]D
[解析]
[详解]水结冰后,密度变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在质量一定时,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所以室外的自来水管常会被冻裂.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三、解答题
16.如甲图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图像,请在乙图中画出同一物体的 图像.
()
17.在图中画出图中两条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
18.根据光路,在图中方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
()
19.某大桥全长600m,一列长200m的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35.0s,则:
(1)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的速度;
10.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 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0 ~t1时间内,两车速度vA>vB
B.在30s ~ 40s内,两车速度vA>vB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B. 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该次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
C. 用选项A的方法,测量该次闪电及随后发生的两次闪电的时间,计算三次的平均值
D. 用选项B的方法,测量该次闪电及随后发生的两次闪电的时间,计算三次的平均值
7.如图所示,汽车驾驶员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方救护车的像,车头上有“ ”的字样.则该救护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图样是
B.气压比小红周围环境 低
C.水的质量比小红的小
(3)实验计时在第7min时,发现有一位同学的装置中,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情景如图丙所示,这位同学是_____(选填“小明”或“小红”).
(4)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______.
28.学习了光学知识后,小明对有关像的虚实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18.如图所示,小华坐在火车甲上,看到旁边的火车乙向东行驶,则相对于火车乙,火车甲_____(选填“一定”或者“可能”)是运动的;甲乙火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_________(填序号)
①甲火车停在站台上,乙火车向东行驶;②甲火车停在站台上,乙火车向西行驶;
③甲火车向西行驶,乙火车向东行驶;④甲火车向西行驶,乙火车停在站台上;
物质
水银
镁
铜
铝
铁
钨
熔点/℃
﹣39
649
1083
660
1525
3410
沸点/℃
357
1090
2360
2467
2750
5900
如按表所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40℃里,水银温度计已不能使用
B. 电灯泡里的灯丝常用钨丝制成,因为钨的熔点高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含答案)
期末测试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小桥在水中的“倒影”B.阳光穿过三棱镜C.阳光穿过树林D.透过水珠看树叶2.每年看春晚都会有一段痛苦难熬的时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让人听不见电视声。
下列方法中属于从噪声的传播环节进行防治的是()A.小区内严禁燃放鞭炮B.将电视音量调到最大C.紧闭装上双层玻璃的窗户D.带上防噪声耳机看电视3.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下列关于她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4.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A.方法aB.方法bC.方法cD.a、b、c三种方法都对5.将不同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让它们熔化并混合,冷凝后就可以得到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一种方法。
下表是几种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则下列合金中,不能用该方法制取的是()A.铝镁合金B.铝铜合金C.铜铁合金D.镁铁合金6.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时,小孔越大越好B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D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7.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 .身高约为160dm B .100m 短跑成绩约为6s C .正常体温约为37℃D .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0s8.学校运动会上4100m ⨯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 ) A .都站在原地不动 B .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 .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 .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 9.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们把红、黄、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5310km/s ⨯ C .物体经过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D .光照到电影院银幕上发生的反射是镜面反射10.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计下了汽车连续通过4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5s ,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90km/hB .70km/hC .50km/hD .40km/h11.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A .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 .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 .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D .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12.观察图中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判断两小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一定向左运动B.乙车可能向左运动C.甲车可能静止D.乙车一定向右运动13.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A.验钞机验钞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C.声呐测距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14.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作可听声波,它的频率范围通常为20~2000H.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猫能听到可听声波和超声波.关于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声波没有能量B. 超声波的声源可能不振动C. 超声波的振幅越大,猫听到的响度越大D. 超声波的频率越大,猫听到的响度越大2.如图,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在右边的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各种色光通过棱镜左界面时偏折程度相同B. 各种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程相同C. 各种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相同D. 各种色光在玻璃中都沿直线传播3.如图是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已知光线1与平面镜的夹角是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线1、2、3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B. 线3、平面镜4可以不垂直C. 入射角等于60°D. 反射角等于30°4.下面四幅图中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折射现象的是A. 树萌下光斑B. 凸面镜中的景物C. 雨后的彩虹D. 水中的倒影5.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相当于两个底面相接的三棱镜B. 凹透镜相当于两个顶角相对的三棱镜C. 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偏折角度相同D. 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离主光轴越远的光线偏折角度越大6.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 倒立、放大实像B. 倒立、缩小实像C. 正立、放大虚像D. 正立、缩小虚像7.表中列出了几种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速度最接近于71km/h的是物体狗轿车人飞机速度m/s 20 28 1.4 220A. 狗B. 轿车C. 人D. 飞机8.如图是一物体沿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s﹣t图象,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2s内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B. 0﹣5s内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C. 0﹣2s内物体的速度大于2﹣5s内物体的速度D. 0﹣2s内物体的速度小于2﹣5s内物体的速度二、填空题9.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其中括号1、2、3对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括号3对应的物态变化中,水向外界_____(填放热或吸热).10.在暗室里,将一个小平面镜放在一张较大的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镜面和白纸更亮的是_____,白纸表面发生的是_____反射.11.照相机能将高大的物体通过镜头成像于相机内的胶片上,镜头一定是_____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_____(填虚或实)像.人的眼睛能看清远处物体也能看清近处物体,它是靠改变晶状体的_____距实现这一功能的.12.远处物体在近视眼中的像位于视网膜_____,原因是此时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比正常眼睛的品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_____,近视眼戴凹透镜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作用. 13.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_____,显徵镜可以把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_____,使人眼能看清楚;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镜.14.如图是某同学测量物理教材宽度时刻度尺放置情形.该同学判断刻度尺放正的简单方法是_____,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物理教材的宽度是_____.15.实验室常用的机械秒表如图所示大表盘的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_____,小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16.我们坐在教室里,一般说教室的运动状态是_____的,此时默认的参照物是_____,当我们以太阳为参照物,教室的运动状态是_____的,教室运动的这种性质体现运动的_____.三、解答题17.如图是蜡烛S在平面镜成像S的情形,请在图中画出一条经过点A的入射光线及其反射光线.()18.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砖表面,请你画出该光线在玻璃砖中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19.如图所示,O、F分别是一凸透镜的光心和焦点,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入透镜中.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并标出透镜的焦距.()20.沪宁高速公路限速120km/h,一辆汽车的电脑收费卡上显示,该车9.00从苏州进入高速公路,9:40到达上海,驶出高速公路,苏州到上海的路程为84km.(1)如果你是值勤交警,是否要对该车司机作出超速处罚?你的依据是什么?(2)汽车从苏州到上海用多长时间就不会超速?21.在“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时,我们选用的是内径约1cm、长为60cm的玻璃管,管内注满水,并留有一小气泡,如图.(1)为了便于测量时间,气泡是运动的_____(选填“快一点”或“慢一点”)好.(2)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根据数据,作出s﹣t图象()从0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50从0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4.7 9.7 14.8 19.6 24.5(3)从s﹣t图象看,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之间近似成_____(正比/反比)关系,运动速度可以看成是_____(不变/变化)的,因此,气泡的运动可以看成是_____运动,在0cm下面一段路程中,气泡做的是_____运动.2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组装器材时,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上.(2)实验时,使烛焰从距离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_____,注意观察像的大小、_____是如何随物距的减小而变化的.(3)物距一定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发现在一段位置范围内,光屏上都有较清晰的像,那么像的位置是在这一范围内屏上像_____(选填“最大”、“最小”或“任意”)的位置.(4)调整物距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多做几次,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多做几次的目的是_____,此步骤中得到的结论是物距_____焦距;像距_____焦距.(5)当物距小于焦距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看到烛焰的像.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1)回忆我们平时照镜子的情景,猜一猜,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有什么关系?这说明在提出猜想时,不是随意乱猜,而是要_____.(2)要验证像与物大小是否相等,我们必须用到的器材是_____、_____.(3)我们通过平面镜看到的像是_____(虚/实)像.24.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温度/℃90 92 94 98 98 98 98(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4)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_____.2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我们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平面镜水平放置,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A、B两部分组成,可以绕接缝N翻折.(1)为什么用白色纸板?(2)纸板为什么要可以绕接缝ON翻折?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作可听声波,它的频率范围通常为20~2000H.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猫能听到可听声波和超声波.关于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声波没有能量B. 超声波的声源可能不振动C. 超声波的振幅越大,猫听到的响度越大D. 超声波的频率越大,猫听到的响度越大【答案】C【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声音都是人耳听不到的,分别被称作超声波和次声波;(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3)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详解】A.超声波属于声,超声波具有能量,故A错误;B.超声波属于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C.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超声波的振幅越大,猫听到的响度越大,故C正确;D.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声音的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超声波的频率越大,猫听到的音调越高,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超声波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2.如图,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在右边的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各种色光通过棱镜左界面时偏折程度相同B. 各种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程相同C. 各种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相同D. 各种色光在玻璃中都沿直线传播【答案】D【解析】【分析】(1)白光是复色光,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经过三棱镜后由于折射率不同,导致偏折程度不同,偏折角越大,折射率越大,其频率越大,由分析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的大小;(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详解】AB.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两侧的折射程度不同,各种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程相不同,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通过的路程最长,故A、B错误;C.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在光屏由上至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紫光偏折最大,折射率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折射率最小,由分析可知,折射率大的在玻璃中传播速度小,则紫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小,由A知紫光的路程最长,根据知紫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最长,故C错误;D.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各种色光在玻璃中都沿直线传播,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光的色散现象,对于色散研究得到的七种色光排列顺序、折射率大小等等要记牢,同时,要记住折射率与波长、频率的关系,这些都是考试的热点.3.如图是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已知光线1与平面镜的夹角是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线1、2、3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B. 线3、平面镜4可以不垂直C. 入射角等于60°D. 反射角等于3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解答: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详解】A.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线1、2、3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故A错误;B.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即线3、平面镜4必须垂直.故B错误;CD.由题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90°-60°=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等于30°,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内容,精确的理解和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掌握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下面四幅图中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折射现象的是A. 树萌下光斑B. 凸面镜中的景物C. 雨后的彩虹D. 水中的倒影【答案】C【解析】【分析】光现象有以下三种情况:(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详解】A.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B.看到凸面镜中的景物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色散现象,实质上是光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应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判断生活中的光现象是比较常见的题目,属于基础题.5.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相当于两个底面相接的三棱镜B. 凹透镜相当于两个顶角相对的三棱镜C. 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偏折角度相同D. 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离主光轴越远的光线偏折角度越大【答案】AB【解析】【分析】(1)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由于射向三棱镜的光线总是向其底面方向偏折,因而可把凸透镜和凹透镜看作是三棱镜的组合.(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详解】A.凸透镜相当于两个底面相接的三棱镜的组合.故选项A正确;B.凹透镜相当于两个顶角相对的三棱镜的组合.故选项B正确;C.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偏折角度不一定相同,其中与主光轴重合的光线传播方向是不变的.故选项C错误;D.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离主光轴越远的光线,说明凸透镜对其偏折本领越小,则偏折角度越小.故选项D错误.故选:A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征和对光线的作用,是比较基础的习题.6.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 倒立、放大实像B. 倒立、缩小实像C. 正立、放大虚像D. 正立、缩小虚像【答案】B【解析】【详解】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根据聚集太阳光测焦距的方法知,焦距.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cm处,即,则,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7.表中列出了几种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速度最接近于71km/h的是物体狗轿车人飞机速度m/s 20 28 1.4 220A. 狗B. 轿车C. 人D. 飞机【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将物体的速度换算成km/h即可比较.【详解】,则结合表格数据可知,狗的速度为:;轿车的速度为:;人的速度为:;飞机的速度为:;故运动速度最接近于71km/h的是狗,故选:A.【点睛】本题比较速度的大小,关键是速度单位的换算.8.如图是一物体沿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s﹣t图象,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2s内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B. 0﹣5s内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C. 0﹣2s内物体的速度大于2﹣5s内物体的速度D. 0﹣2s内物体的速度小于2﹣5s内物体的速度【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线的特征进行判断,根据图像中读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详解】AB.0-2s内物体的s-t图像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2s-5s内物体的s-t图像为另一直线,说明物体以另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0-5s内物体不是作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D.由图像可知,0-2s内物体通过8m的距离用时2s,2-5s内物体通过的距离为:,用时3s>2s,根据可知,0-2s内物体的速度大于2-5s内物体的速度;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运用及读图能力,关键是明确s-t图像中的直线对应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9.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其中括号1、2、3对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括号3对应的物态变化中,水向外界_____(填放热或吸热).【答案】(1). 熔化(2). 液化(3). 凝华(4). 放热【解析】【分析】首先明确六种状态变化的名称: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水的循环过程实际就是水不断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结合水的物态变化以及放热和吸热情况分析解答.【详解】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1)冰变为水的现象叫熔化,熔化过程吸热;(2)水蒸气变为水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过程放热;(3)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冰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过程放热;【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质三种状态之间转化过程的名称以及吸热、放热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目.10.在暗室里,将一个小平面镜放在一张较大的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镜面和白纸更亮的是_____,白纸表面发生的是_____反射.【答案】(1). 白纸(2). 漫【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光的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光滑物体表面时,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就叫做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详解】当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白纸照射时,镜子表面很平,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逆着手电筒的光线反射回,而人是从镜子的侧面看去,并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故人看到的镜子是暗的;而白纸表面凹凸不平,手电筒光照射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人从侧面看去,会有一部分光线进入人眼,所以看到白纸是亮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区别的认识和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在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此类题型是中招的热点.11.照相机能将高大的物体通过镜头成像于相机内的胶片上,镜头一定是_____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_____(填虚或实)像.人的眼睛能看清远处物体也能看清近处物体,它是靠改变晶状体的_____距实现这一功能的.【答案】(1). 凸(2). 实(3). 焦【解析】【分析】(1)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此时像距处于1倍、2倍焦距之间;(2)正常人眼的晶状体厚度可以改变,对光的偏折能力随之改变,使近处和远处物体射来的光都能够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人眼睛既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详解】使用照相机时,物距大于2f,像距大于f而小于2f,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并且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人的眼睛能看清远处物体也能看清近处物体,它是靠改变晶状体的厚度从而改变了晶状体的焦距实现这一功能的.【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照相机和眼睛的原理,关键是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题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12.远处物体在近视眼中的像位于视网膜_____,原因是此时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比正常眼睛的品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_____,近视眼戴凹透镜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作用.【答案】(1). 前面(2). 强(3). 发散【解析】【分析】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详解】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比正常眼睛的品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强,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我们可用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使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点睛】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能够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13.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_____,显徵镜可以把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_____,使人眼能看清楚;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镜.【答案】(1). 眼前(2). 放大(3). 凸透【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及望远镜的原理解答此题.【详解】望远镜望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即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眼前;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14.如图是某同学测量物理教材宽度时刻度尺放置情形.该同学判断刻度尺放正的简单方法是_____,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物理教材的宽度是_____.【答案】(1). 刻度尺是否与物理教材的宽边平行(2). 1mm (3). 18.50cm【解析】【分析】(1)刻度尺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度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2)读取刻度尺测量的物体长度数值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如果物体最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只要读出右侧所对刻度即可;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详解】(1)使用时应将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刻度尺方正,也就是刻度尺与物理教材的宽边平行;(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18.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8.50cm.【点睛】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5.实验室常用的机械秒表如图所示大表盘的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_____,小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答案】(1). 30s (2). 0.5min【解析】【分析】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详解】由图知:在秒表的大表盘上,“0”对应的数字也表示“30”,所以大表盘的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为30s;在秒表的小表盘上,“0”对应的数字也表示“15”,所以小表盘的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为15min,1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即小表盘的分度值为0.5min.【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秒表刻度盘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6.我们坐在教室里,一般说教室的运动状态是_____的,此时默认的参照物是_____,当我们以太阳为参照物,教室的运动状态是_____的,教室运动的这种性质体现运动的_____.【答案】(1). 静止(2). 地球(3). 运动(4). 相对性【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详解】我们坐在教室里,教室相对于地球之间没有位置变化,因此,教室是静止的;当我们以太阳为参照物,教室与太阳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教室是运动的,教室运动的这种性质体现运动的相对性.【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三、解答题17.如图是蜡烛S在平面镜成像S的情形,请在图中画出一条经过点A的入射光线及其反射光线.()。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检测卷》(带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5km/sC. 初二物理课本的长约25cm D.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5℃2. 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 B. C. D.3. 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下列现象中与“雪”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 冰冻的衣服变干B. 深秋大雾弥漫C. 中国北方冬季树枝上的雾凇D. 铁水浇铸成零件4. 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上,小亮注意到发令台上有一块“板子”,如图所示,关于这块板子的作用,他做了如下猜想,其中正确的是:A. 主要用来反射发令枪的枪声,所以必须正对着终点计时裁判的方向B. 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所以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C. 主要用来减弱噪声,所以要把它放在看台和发令枪之间D. 主要用来遮阳,所以要把它放在裁判员的头的上方5. 如果用一块蓝色玻璃对着红字看,看到的字是()A. 红色B. 蓝色C. 紫色D. 黑色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光具座上将蜡烛沿主光轴由90cm处移至120cm处时(蜡烛图上未画出),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的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若他再将蜡烛在光具座上沿主光轴移至135cm处,移动光屏再现一清晰的像,则屏上的像一定是()A. 缩小的像B. 等大的像C. 放大的像D. 正立的像7. 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5m.如图,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 30km/hB. 70km/hC. 100km/hD. 120km/h8. PM2.5是雾霾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 2.5μm =2.5×10-5dmB. 2.5μm =2.5×10-3mC. 2.5μm =2.5×10-6cmD. 2.5μm = 2.5×10-9m9. 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火炬一定静止B.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 乙火炬一定静止D.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10.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前2s内,小华跑得更快C. 8s内,小明的速度是6m/s D. 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二、填空题11. 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他抬起不同的手指,通过改变其的长度,从而使笛声的________发生变化.12.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结有冰花总是出现在窗玻璃的__________表面;响尾蛇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高温气流辐射的__________,对其进行有效攻击;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能吸收绝大多数来自太阳的__________;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农业灌溉中采用喷灌技术,或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比如新疆的坎儿井,好处就是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__________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13. 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35 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14.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择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_____;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观察到蜡烛的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5.为节能减排,许多地下车库采用光导照明系统,如图所示,采光罩采集的阳光进入内壁镀有高反射膜的导光管,经多次_____后,传导到漫射器,光经过它的_______(漫反射、折射)传播到出库的各个方向,漫射器应该用____________(凹凸不平、厚度均匀)的透明材料制成.三、作图题16.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线状发光物体AB,请作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_____.17.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刚好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入射到凸透镜上,请你作出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水中光线的大致位置.四、计算题18. 小强正常步行时脉搏跳动72 次/min ,他从学校运动场的百米跑道的起点正常步行到终点,测出自己脉搏跳动了105 次.问:(1) 小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多少____?(2) 他从家里出发正常步行到学校门口,花去时间15min ,他家离校门口有多少路程_____?19. 小明坐在一列从苏州开往北京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景色十分美丽很开心.他想利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来测量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正要匀速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坐在车上从上桥到离开桥,所用的时间是20s.则:(1)则动车的速度为多少_____?(2)已知车长20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为多少_____?(3)动车全部在桥上运动的时间为多少______?五、实验探究题20. 小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1)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丙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像_______.(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是__________℃.(3)在第2 min 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态,在第6min 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态.(4)小明认为该实验装置中没有用酒精灯加热,所以不能完成,他的想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 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21. 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操作过程.(1)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__________ .(2)实验时几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__________.(4)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__________透镜,将光屏__________透镜.(靠近/远离)(5)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靠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22. 如下图是一次测量遥控玩具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1)小车运动的路程用______测量,运动的时间用_____测量,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2)实验得到的数据:AB全程长为4m,通过全程的时间为8s,通过前半程的时间为3s.那么小车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3)由实验结果可知,小车________做匀速直线运动.(填“是”或“不是”)23. 小婷学习了光现象的知识后,动手制作简易的针孔相机,她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如图甲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针孔相机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2)小婷用针孔相机观察校园内旗杆顶上的国旗,如图乙所示.则她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国旗的形状是图丙中的________.(3)小婷把针孔相机远离旗杆顶上的国旗进行观察,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国旗的像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4)若将针孔相机的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再用它看窗外景物,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像的形状________(改变/不变),说明小孔的形状________(影响/不影响)像的形状.24.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光的全反射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引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__________.(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__________.(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原因是______.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5km/sC. 初二物理课本的长约25cmD.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5℃【答案】D【解析】A. 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A正确.B.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5km/s,B正确.C. 初二物理课本的长约25 cm,C正确.D.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35 ℃,D错误.故选D.2. 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环境质量检测仪只能测量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D正确.故选D.3. 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下列现象中与“雪”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 冰冻的衣服变干B. 深秋大雾弥漫C. 中国北方冬季树枝上的雾凇D. 铁水浇铸成零件【答案】C【解析】雪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A. 冰冻的衣服变干----升华.B. 深秋大雾弥漫----液化.C. 中国北方冬季树枝上的雾凇----凝华.D. 铁水浇铸成零件----凝固.故选C.4. 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上,小亮注意到发令台上有一块“板子”,如图所示,关于这块板子的作用,他做了如下猜想,其中正确的是:A. 主要用来反射发令枪的枪声,所以必须正对着终点计时裁判的方向B. 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所以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C. 主要用来减弱噪声,所以要把它放在看台和发令枪之间D. 主要用来遮阳,所以要把它放在裁判员的头的上方【答案】B【解析】【详解】在赛场上终点计时员是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计时的,为了便于计时员清晰的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所以选用深色的板子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故选B .5. 如果用一块蓝色玻璃对着红字看,看到的字是()A. 红色B. 蓝色C. 紫色D. 黑色【答案】D【解析】蓝色透明玻璃只能通过蓝色的光,其它色光都不能通过,红色的字只反射红色的光,蓝色的光被吸收,因此看到的字是黑色的.故选D.点睛:题考查了透明物体的颜色有它所能通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反射的色光决定的.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光具座上将蜡烛沿主光轴由90cm处移至120cm处时(蜡烛图上未画出),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的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若他再将蜡烛在光具座上沿主光轴移至135cm处,移动光屏再现一清晰的像,则屏上的像一定是( )A. 缩小的像B. 等大的像C. 放大的像D. 正立的像【答案】A【解析】从“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 cm 处移至距透镜120 cm 处时,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即此时物距145?cm 120?cm 25?cm u =-=,像距5?cm v =,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25?cm 2f >,即f 12.5?cm <;此时像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2f 5?cm f >>,即说明f 5?cm <;若他再将蜡烛在光具座上沿主光轴移至135 cm 处,即此时的物距145?cm 135?cm 10?cm u =-=,即一定处于2倍焦距以外,所以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 .7. 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5m .如图,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s 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A. 30km/hB. 70km/hC. 100km/hD. 120km/h 【答案】B【解析】 由图可知,相机曝光了2次,轿车通过的总路程大概是4个车身长,1个车身长约为4.5 m ,所以,总路程S 4.5?m 418?m =⨯=,总时间0.5?s 21?s t =⨯=, 轿车的平均速度:18?m 18?m /s 64.8?km /h 1?sS v t ====. 故ACD 错误,B 正确.故选B.8. PM2.5是雾霾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 的颗粒物,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 2.5μm =2.5×10-5dmB. 2.5μm =2.5×10-3mC. 2.5μm =2.5×10-6cmD. 2.5μm = 2.5×10-9m【答案】A【解析】A、因为1μm=10-5dm,所以2.5μm=2.5×10-5dm.A正确.BD、因为1μm=10-6m,所以2.5μm=2.5×10-6m.B、D错误.C、因为1μm=10-4cm,所以2.5μm=2.5×10-4cm.C错误.故选A.9. 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火炬一定静止B.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 乙火炬一定静止D.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因为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上面的国旗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甲火炬火焰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火炬不动,风把火焰刮向左;二是火炬向右运动,风相对于火炬向左,把火焰刮向左;三是火炬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火焰刮向左.对于乙火炬来讲如果乙静止不动,那么火焰的方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火焰的方向明显和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向右运动,火焰只会更加向左偏.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上图的情况.故选D .10.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前2s 内,小华跑得更快C. 8s 内,小明的速度是6m/sD. 8s 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答案】B【解析】A 、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A 错误.B 、分析图象可知,在前2 s 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B 正确.C 、时间t=8 s ,由图象可知,路程S=40 m ,故小明的速度:40?5?m /s 8?S m v t s===,C 错误. D 、由图象可知,两人在8 s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40 m ,D 错误.故选B .二、填空题11. 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他抬起不同的手指,通过改变其的长度,从而使笛声的________发生变化.【答案】 (1). 空气柱 (2). 音调【解析】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他抬起不同的手指,通过改变其的长度,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大),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12.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结有冰花总是出现在窗玻璃的__________表面;响尾蛇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高温气流辐射的__________,对其进行有效攻击;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能吸收绝大多数来自太阳的__________;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农业灌溉中采用喷灌技术,或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比如新疆的坎儿井,好处就是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__________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答案】(1). 内(2). 红外线(3). 紫外线(4). 渗漏【解析】玻璃窗上结有冰花是凝华现象,水屋内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在窗玻璃的内表面;响尾蛇导弹装有热能的灵敏感受器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高温气流辐射的红外线,对其进行有效攻击;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能吸收绝大多数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在农业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减慢液体的蒸发,也能减慢水的渗漏.13. 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35 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答案】(1). 缩小(2). 照相机(3). 不会【解析】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 cm,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35 cm的位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手指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光屏上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物距u f14.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择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_____;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观察到蜡烛的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1). 较暗(2). 确定像的位置(3). 不变【解析】试题分析:蜡烛点燃时比较亮,在较暗环境中,烛焰和环境的对比度比较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实验时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在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蜡烛在玻璃板成虚像,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大小不变,蜡烛像的大小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15.为节能减排,许多地下车库采用光导照明系统,如图所示,采光罩采集的阳光进入内壁镀有高反射膜的导光管,经多次_____后,传导到漫射器,光经过它的_______(漫反射、折射)传播到出库的各个方向,漫射器应该用____________(凹凸不平、厚度均匀)的透明材料制成.【答案】反射漫反射凹凸不平【解析】【详解】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经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表面粗糙的反射是漫反射,它可以把平行光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人在各个角度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而且接收的反射光不太强,采光罩采集的阳光进入内壁镀有高反射膜的导光管,经多次反射后,传导到漫射器,当光传导到漫射器时,发生折射,光向四处传播开来.三、作图题16.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线状发光物体AB,请作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_____.【答案】【解析】【详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下图所示:17.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刚好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入射到凸透镜上,请你作出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水中光线的大致位置.【答案】【解析】【详解】平行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通过焦点,斜射向水中的光线进行入水中后会发生偏折,折射光是靠近法线的,如下图所示:四、计算题18. 小强正常步行时脉搏跳动72 次/min ,他从学校运动场的百米跑道的起点正常步行到终点,测出自己脉搏跳动了105 次.问:(1) 小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多少____?(2) 他从家里出发正常步行到学校门口,花去时间15min ,他家离校门口有多少路程_____?【答案】 (1). 1.26m/s (2). 1134m【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中的72次/分和105次,我们就可以算出该同学正常步行100 m 所用的时间;根据S v t=算出该同学的速度.(2)利用S vt =求路程.试题解析(1)该同学正常步100 m 所用的时间: 105? 1.46?min 87.6?s 72?/t =≈=次次分钟.小强正常步行的速度:100? 1.14?/s 87.6?S m v m t s==≈. (2)他家离校门口的路程:1.14?m/s 1560?s 1026?m S vt ==⨯⨯=.点睛:本题考查时间和速度的计算,要知道72次/分它表示脉搏1分钟跳72次.19. 小明坐在一列从苏州开往北京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景色十分美丽很开心.他想利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来测量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正要匀速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 ,小明坐在车上从上桥到离开桥,所用的时间是20s .则:(1)则动车的速度为多少_____?(2)已知车长200m ,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为多少_____?(3)动车全部在桥上运动的时间为多少______?【答案】 (1). 50m/s (2). 24s (3). 16s【解析】试题分析(1)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S v t=可求速度. (2)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等于桥长和车长之和. (3)动车全部在桥上通过的距离为桥长减去车长,利用S t v =可求出动车全部在桥上运动的时间. 试题解析(1)动车的速度:1000?m 50?m /s 20?sS v t ===. (2)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S S S 1000?m 200?m 1200?m 总车=+=+=.(3)动车全部在桥上通过的距离:S S S 1000?m 200?m 800?m =-=-=全车.动车全部在桥上运动的时间:800?16?s 50?m /sS m t v ===全全.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度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常见题目.五、实验探究题20. 小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1)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丙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像_______.(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是__________℃.(3)在第2 min 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态,在第6min 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态.(4)小明认为该实验装置中没有用酒精灯加热,所以不能完成,他的想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 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答案】 (1). 见解析 (2). -3 (3). 固 (4). 固液共存 (5). 不正确 (6). 一般情况下室温都高于0℃,冰可以从空气中吸热熔化【解析】(1)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2)由图知,液面在零刻度的下方,所以温度是零下,每一个大格代表10 ℃,每一个小格代表1 ℃,示数是:-3℃;(3)由数据知,在第2 min 时,该物质的温度为-4 ℃,还未开始熔化,处于固态;在第6 min 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混合态.(4)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冰的熔点为0 ℃,由于环境的温度高于冰的熔点,冰在熔化过程中可不断吸热完成熔化过程,所以该实验不用酒精灯也可以完成.点睛:本题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考查了图象的画法、温度计的读数及热传递及熔化条件的应用. 21. 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操作过程.(1)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__________ .(2)实验时几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__________.(4)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__________透镜,将光屏__________透镜.(靠近/远离)(5)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靠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答案】 (1). 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 正立放大的虚像 (3). 靠近 (4). 远离 (5). 远离【解析】(1)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由表格第4次数据,u 5?cm f <,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所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4)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应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移动.(5)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果此时把近视眼镜放在该凸透镜前,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延迟会聚,所以要想接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透镜. 点睛:本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要解决有关凸透镜成像的问题,首先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并自己进行总结一些规律性的知识.22. 如下图是一次测量遥控玩具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1)小车运动的路程用______测量,运动的时间用_____测量,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2)实验得到的数据:AB全程长为4m,通过全程的时间为8s,通过前半程的时间为3s.那么小车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3)由实验结果可知,小车________做匀速直线运动.(填“是”或“不是”)【答案】(1). 刻度尺(2). 秒表(3).s vt =(4). 0.4(5). 0.5(6). 不是【解析】(1)小车运动的路程用刻度尺测量,运动的时间用停表测量,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st=.(2)已知AB全程长4 m,通过全程的时间为8 s,通过前半程的时间为3 s,则通过后半程的时间t后=t-t前=8s-3s=5s,那么小车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220.4/5smv m st s===后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4v0.5/8s mm st s===.(3)由实验结果可知,小车的速度是变化的,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3. 小婷学习了光现象的知识后,动手制作简易的针孔相机,她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如图甲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针孔相机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2)小婷用针孔相机观察校园内旗杆顶上的国旗,如图乙所示.则她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国旗的形状是图丙中的________.(3)小婷把针孔相机远离旗杆顶上的国旗进行观察,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国旗的像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4)若将针孔相机的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再用它看窗外景物,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像的形状________(改变/不变),说明小孔的形状________(影响/不影响)像的形状.。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2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m/s.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_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____,丙车_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向前运动”、“向后运动”或“静止”).
18.A、B两辆汽车各自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之比为3∶2,当它们各自运动时间之比为3∶4时,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
19.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应在________;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应在_____(选填“S点”、“S点下方”或“S点上方”)
3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A、B和激光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
(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__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其目的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__,这样我们就能看清光的传播路径.
(2)观察如图所示的器材,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还需对器材做出的改进是:________;
C.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10.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 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0mmB. 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C. 人的正常步行速度大约为5km/hD. 人耳不能听到0dB的声音2. “神舟”飞船在太空中高速飞行,而坐在其中的航天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这是因为,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飞船B. 地球C. 月亮D. 太阳3. 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B. 图中蝙蝠的导航系统在太空中依然可能发挥作用C. 图中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D. 图中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粗细不同,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4. 为救治病人,急需将一种药品送到偏远乡村,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医疗队临时制作了一个简易冷藏箱(如图).下列关于冷藏箱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包装盒外壳要用密度较大的材料B. 冷藏盒中使用的冷藏冰块,使用盐水制作比用清水更合适C. 包装盒中的填充物要用导热效果较好的材料D. 冰块应放在图中甲容器中5.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来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升华B. 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C. 寒冬,树枝上雾凇的形成﹣液化D. 深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华6. 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
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 它是水蒸气,a处较淡B. 它是水蒸气,b处较淡C. 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D. 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7. 【2016·宿迁卷】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 小孔成像B. 水中倒影C. 手影游戏D. 树下阴影8. 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C. D.9. 2017年5月16日,ofo共享单车2万辆投放宜昌,极大地便利了宜昌市民的出行。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检测题》(带答案解析)
(2)若小车释放瞬间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但小车在挡板处撞停时由于测量者不够专注,稍微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__。为减小小车运动时间的测量误差,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_____些;
13.在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也可记为________μm;在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在第4min时,它的状态通常是_______。
15.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_而产生 ,人们在攀登雪山中不能大声说话,即要控制声音的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这是因为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_________,大声说话有可能诱发雪崩。
A.2.355cmB.2.36cmC.2.35cmD.2.45cm
11.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在这6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都是静止
C.物体在0~2s内和4~6s内的速度相等
A. 摄影师面前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B. 照相的人站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 若要改拍全身像,照相 人需靠近照相机
D. 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9.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检测题》(带答案)
苏 科 版 物 理 八 年 级 上 学 期期 末 测 试 卷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估值中符合实际的是A. 正常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0.45hB.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8mmC. 生活中人感觉适宜的温度约为35℃D.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km/h 2.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指声音的A. 响度大B. 音色好C. 速度快D. 频率高 3.如图是泰兴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A. 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4度”B. 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C. 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4.塑料袋属于非晶体.高压输电线路上飘挂的塑料袋会影响输电安全,供电部门利用“激光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塑料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B. 塑料袋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C. 激光具有能量D. 激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 5.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 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B. 人靠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像的大小不变C.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D. 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黄三种色光合成的6.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 太阳的虚像B. 太阳的实像C. 树叶的影子D. 树叶的实像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 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 ,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A.2m B. 1.4m C. 0.6m D. 2.6m 8.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映出荷叶纹理的“清晰”像.这个像的特点是()A. 正立放大 B. 正立等大 C. 倒立放大 D. 倒立缩小9.黄州东湖路上,在传统的交通标志白线上每隔2米安装了一个凸起的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如图所示).下面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完全不同的是A. 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B. 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C. 自行车的尾灯D. 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10.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A. 甲、乙、丙B. 甲、丁C. 乙、丁D. 甲、丙11.下面是小翔在学习密度知识时写的一些交流材料,其中正确的是A. 由ρ=m/v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 一支粉笔用去一半后,其质量减小,密度也减小C.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密度增大D.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一定大于铝的质量12.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类似海绵结构的新材料,密度仅为3mg/cm3,非常坚固耐用,最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耐磨且富有弹性,所以很多职业登山者登山时所穿的鞋子都是气凝胶制成的.请根据你对气凝胶性质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A. 宇航员们将可以穿上用它制造宇航服B. 是吸附水中污染物的非常理想的材料C. 气凝胶制成的网球拍击球的能力会更强D. 单纯的气凝胶具有很强的导热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本题有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13.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______;水的密度是1g/cm3.其物理含义是_____.14.几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1)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cm;(2)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 s.15.2017年5月5日,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C919客机采用了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有效实现“减重”,这表明该材料的______(填一种物质的物理属性)相对较小.同时,由于这种材料的使用,C919舱内噪音有望降到60分贝以下,这是在______(选填“人耳处”、“声源处”或“传播过程中”)减小噪音.16.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______;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17.春日的泰兴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水中倒影,清晰可辨.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鸟语”声是通过____传播到人耳的;“绿柳”看起来呈绿色,是因为绿柳只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绿光,因此绿光___(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柳树的生长;其中“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但是“水中倒影”总比岸边对应景物暗些,这是由于光的_____造成的.18.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百叶箱的可以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__“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____(选填“低”或“高”)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19.如图甲、乙、丙是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情形,其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________.当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时,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0.如图所示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与液面的夹角为30°,且反射光与折射光相互垂直,则反射角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2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获得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ρ甲_____ρ乙(选填“>”“<”“=”).22.一只兔子和一只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中虚线部分AD所示.则小狗的运动速度为_____m/s;在前3s内,小狗相对于兔子将向_______运动(选填“东”或“西”),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大(选填“兔子”、“小狗”或“一样”).三、解答题23.根据要求作图.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_______.24.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如图甲),请在图乙中法线两侧画出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一条入射光线及对应折射光线_____.25.如图3所示,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纯水、盐水,在玻璃杯中画出酒精、纯水、盐水的大致液面(ρ盐水>ρ纯水>ρ酒精)_______.26.杏林跨海特大公、铁两用大桥,公路桥全长8.5 km,铁路桥全长5.4 km.一辆小轿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求:(1)小轿车通过公路桥需要的时间是多少min______?(2)若一列长100m的火车完全通过铁路桥只需要3 min,请计算火车在铁路桥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______?(3)铁路桥为直线形,而“隔壁”的公路桥呈“M”形起伏,利用高低落差,火车的车灯就不会对公路桥上迎面来的车辆造成眩光影响.请说说这里包含的光学知识是什么______?27.大雪造成很多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雪的质量到底有多大,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先用托盘天平测出空杯的质量为20g,在杯中装满水,测出总质量为220g,倒出杯中的水,再往杯中装满雪的样品,测出总质量为100g.(已知ρ水=1g/cm3)求(1)雪的样品密度_____.(2)若屋顶面积为120m2,积雪的厚度为180mm,则屋顶雪的总质量为多少kg______.28.小宇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请你回答:(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2)由图乙可知,此物质的熔点为____℃(3)小丽同学评估小宇同学所画的图像时指出:图像中的EF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小丽陈述其中的奥妙?________(4)由图像可以得出:冰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如图所示的是小宇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2)将蜡烛B移到A蜡烛像的位置时看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这说明____.(3)如果在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不透明白纸板做屏幕,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板上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4)实验中,小宇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30.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镜面上.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选填字母).A.光沿直线传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若存在,请你用另一种方式将它显示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31.小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课间,小华到室外利用太阳光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她将该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如图甲所示.此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此时再将这个凸透镜与纸之间距离稍微增大,若光斑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 L(选填“>”、“<”或“=”);调整以后得到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2)当烛焰位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移动到____cm刻线处.(3)当烛焰再次位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时,若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若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____些.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4)小华在做实验时记录了每次成实像时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u +v),绘出图线丙(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丙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____(用f表示)(5)同组的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某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______.32.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活动中,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实验原理是_______.(2)小红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下左图所示,可以看出纸锥从甲位置运动到乙的过程中在做_______(选填“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_______.若测得纸锥在甲、乙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9.60cm,则在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______m/s.(3)在下右图中,能正确反映出该纸锥从甲位置下落到丙位置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的是_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33.在分组“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小石块的密度,步骤如下:a.调平时,小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b.测质量时,小明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___________g;c.在图乙所示的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1;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则小石块的体积V=V2-V1.①将小石块没入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在容器内壁,同组同学观察到了小明测量的全过程,提示小明,这样测得的工艺品密度要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正确的操作是用细线悬挂小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既能防止水溅出,又可以避免损坏量筒.②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后,小明用正确方法重新测得了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ρ=______kg/m3.(2)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测定小石块密度”两个实验,它们的不同之处是____(选填“实验目的”或“测量的物理量”)不同.(3)小红小组的同学想利用图乙的量筒测量一枚15g金戒指的密度,金子的密度大约为水密度的20倍,你认为他__(选题“能”或“不能”)测出,理由是___.(4)小华那一组的同学已经测出了小石块的质量为m,由于同组同学不小心将量筒损坏了,于是他们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设计了如下的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①在烧杯中装满水,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为m1;②将烧杯取下,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并将其放入烧杯的水中,等烧杯内的水不再溢出时,将小石块留在烧杯中,用抹布将烧杯外的水擦干.③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的总质量为m2.④则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用m、m1、m2和ρ水表示)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估值中符合实际的是A. 正常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0.45hB.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8mmC. 生活中人感觉适宜的温度约为35℃D.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km/h【答案】B【解析】一节物理课时间为45min=0.75h,故A不符合实际;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8mm,故B符合实际;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1.1m/s = =1.1×3.6m/s≈4km/h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指声音的A. 响度大B. 音色好C. 速度快D. 频率高【答案】A【解析】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即响度大,故选A.3.如图是泰兴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A. 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4度”B. 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C. 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答案】C【解析】由图知道,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零下4摄氏度”,故A错误;由图信息可知,全天最高温度为3℃,故B 错误;雪的形成过程为凝华,凝华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C正确;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C .4.塑料袋属于非晶体.高压输电线路上飘挂的塑料袋会影响输电安全,供电部门利用“激光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塑料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B. 塑料袋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C. 激光具有能量D. 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5km/s【答案】A 【解析】【详解】塑料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内能变大,故A 错误,B 正确;由题意知道利用“激光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故激光具有能量,C 正确;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 m/s=3×105 km/s ,故D 正确,故选A . 5.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 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B. 人靠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像的大小不变C.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D. 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黄三种色光合成的 【答案】B 【解析】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故A 错误;人靠近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也靠近,但像的大小与物体等大、不变,故B 错误;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因为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故C 错误;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故D 错误,故选B .6.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 太阳的虚像 B. 太阳的实像C. 树叶的影子D. 树叶的实像【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光斑是太阳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像,树叶缝隙就是小孔,这些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成的太阳的实像,所以光斑是太阳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因此不是树叶的像,也不是太阳的虚像,更不是树叶的影子. 故选B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例子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A. 2mB. 1.4mC. 0.6mD. 2.6m【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等大、等距、正立的虚像,像与物连线被平面镜垂直平分.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也是0.6m,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C符合题意.8.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映出荷叶纹理的“清晰”像.这个像的特点是()A. 正立放大B. 正立等大C. 倒立放大D. 倒立缩小【答案】A【解析】【详解】水珠相当于凸透镜,荷叶放在了一倍焦距以内,所以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应选A.9.黄州东湖路上,在传统的交通标志白线上每隔2米安装了一个凸起的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如图所示).下面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完全不同的是A. 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B. 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C. 自行车的尾灯D. 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答案】B【解析】【详解】“夜精灵”是一个凸起的纯玻璃元件,形状如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汽车灯光射来时,光线经过玻璃微珠折射后,在玻璃微珠背面发生反射,然后沿原路返回,这样司机在黑夜就可以看清标志牌.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自行车的尾灯以及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都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而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是利用不同颜色的光表示不同的含义,没有利用光的反射.故B与ACD工作原理不同,B 符合题意为答案.10.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A. 甲、乙、丙B. 甲、丁C. 乙、丁D. 甲、丙【答案】D【解析】【详解】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先测1物理课本的厚度,再除以物理课本纸的张数,故甲采用的方法叫累积法;由于乒乓球直径的长度端点位置不易确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故乙采用的方法是卡测法;铜丝直径很小,无法直接测量,把铜丝紧密的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量出铜线圈的总长度,数一下铜丝一共的匝数,然后计算铜丝的直径,故丙采用的方法叫累积法;海底深度无法直接测量,但可以利用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由s=vt/2计算得出,故丁采用的方法叫转换法,综上所述只有甲、丙所用的方法相同,故选D.11.下面是小翔在学习密度知识时写的一些交流材料,其中正确的是A. 由ρ=m/v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 一支粉笔用去一半后,其质量减小,密度也减小C. 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密度增大D.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一定大于铝的质量【答案】C【解析】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在相同状态时,密度是保持不变的,故A错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支粉笔用去一半后,其质量减小,密度不变,故B错误;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增大,故C正确;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在体积相同时,铁的质量一定大于铝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C.12.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类似海绵结构的新材料,密度仅为3mg/cm3,非常坚固耐用,最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耐磨且富有弹性,所以很多职业登山者登山时所穿的鞋子都是气凝胶制成的.请根据你对气凝胶性质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A. 宇航员们将可以穿上用它制造的宇航服B. 是吸附水中污染物的非常理想的材料C. 气凝胶制成的网球拍击球的能力会更强D. 单纯的气凝胶具有很强的导热性【答案】C【解析】因为气凝胶非常坚固耐用,用它制造的宇航服质量小,耐高温,方法可行,故AB可能;气凝胶最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说明具有很强的绝热性,不是有很强的导热性,故C不可能;因吸附水中污染物的材料应是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而气凝胶可以达到这个要求,故D可能,故选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本题有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13.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______;水的密度是1g/cm3.其物理含义是_____.【答案】(1). kg/m3(2). 体积为1m3的水的质量为1×103kg【解析】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水的密度是1g/cm3,其物理含义是1cm3水的质量是1g.14.几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1)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2)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答案】(1). 2.14 (2). 228.7【解析】(1)由图知道,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1mm;物体左侧与0cm对齐,右侧与2.1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15cm-0cm=2.15cm;(2)由图知道: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 ,指针在48.7s 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8.7s ,即秒表的读数为3min+48.7s=3min48.7s=228.7s .15.2017年5月5日,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C919客机采用了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有效实现“减重”,这表明该材料的______(填一种物质的物理属性)相对较小.同时,由于这种材料的使用,C919舱内噪音有望降到60分贝以下,这是在______(选填“人耳处”、“声源处”或“传播过程中”)减小噪音. 【答案】 (1). 密度 (2). 传播过程中 【解析】C919客机采用了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有效实现“减重”,这主要是因为在体积一定时,材料的密度越小,其质量会越小;由于新材料的使用,C919舱内噪音降低,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小噪音. 16.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______;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答案】 (1). 收集了钢尺拍打桌面的声音 (2). 音调 (3). 此时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属于次声波 【解析】实验时眼睛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耳朵听钢尺振动产生的响度,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我们不是研究桌子振动的幅度和桌子的响度,不能收集钢尺拍打桌面的声音;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部分体积增大,质量增大,越来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 ,此时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属于次声波,人耳感觉不到.17.春日的泰兴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水中倒影,清晰可辨.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鸟语”声是通过____传播到人耳的;“绿柳”看起来呈绿色,是因为绿柳只____(选填“吸收”或“反。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复习测试卷(一)含参考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复习测试卷(一)含参考答案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洒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3.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A.音调、响度B.音色、响度C.音色、音调D.音色、音调、响度4.下列温度约在36~37℃之间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5.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6.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摊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A.液化现象B.熔化现象C.汽化现象D.凝华现象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D.冬天,地面上的霜是凝华现象8.2013年CCTV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0℃,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A.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C.加热至2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9.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液化B.液化、汽化C.熔化、液化 D.汽化、液化10.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0℃D.DE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1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C.在太阳光下我们看到红色的玫瑰花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D.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12.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O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绕ON前后转动板E B.绕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D.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13.如图,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 )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入射角是3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14.小珍站在竖立的平面镜前,看到自己灿烂的“笑脸”,小刚拿一块与平面镜一样大小的不透明的硬纸板平行放置在平面镜之后,在平面镜前刚好看不到硬纸板,现在( ) A.小珍看不到自己的“笑脸”B.小珍一样看到自己灿烂的“笑脸”C.小珍看到的“笑脸”变模糊了D.小刚在硬纸板上看到了小珍的“笑脸”1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将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6.某市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它的单位是_______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如图所示是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起_______的作用.小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传播的.18.上题中若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会听到音叉的_______(填“响度”或“音调”)变大了,这是由于______(填“振幅”或“频率”)变化的缘故.19.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_______.小强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小强利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示数如图E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20.前段时间某地区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_______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1.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填“内表面”或“外表面”)22.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是采取_______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罐的;在向钢罐里充气时,钢罐的温度是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的,液化的另一种方式是_______.23.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米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_______米;如果她向平面镜靠近0.3米,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米,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参加青海玉树地震救援工作的队员发现,在当地烧水,水在80℃左右就沸腾了,这是因为当地的气压较_______(填“高”或“低”);若继续加热,则水的沸点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5.电视机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发出不同的_______(填“红”或“紫”)外线来实现.验钞机是利用_______(填“红”或“紫”)外线使钞票上面的荧光物质发光的,以此来辨别钞票的真伪.26.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手:一是利用_______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_颜色的光,能使观众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27.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那么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Hz,人类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28.(6分)按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如图,发光点S发出的某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恰好经过点A,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3)如图,有束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的方向射出,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29.(12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______变化,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由图像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填“变化”或“不变”),冰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30.(10分)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2)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温度计示数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3)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_______℃.31.(12分)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______(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在实验中应选择较_______(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观察记录之后,将蜡烛N撤掉,拿一张白纸放在刚才蜡烛N的位置,却没有承接到蜡烛M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四、附加题3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的强弱.(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_______,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_______.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_______.(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_____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参考答案1.C2.D3.A4.A5.B6.A7.D8.B9.D 10.C 11.A 12.C 13.A 14.B 15.A 16.分贝变大17.振动放大振动空气18.响度振幅19.热胀冷缩分度值 D 37.7℃20.升华凝华熔化21.外表面内表面22.压缩体积升高降低温度23.4 1.7不变24.低不变25.红紫26.漫反射各种27.350能28.29.(1)慢搅动均匀(2)状态(3)(4)不变晶体30.(1)秒表(2)90 (3)95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9931.(1)确定像的位置(2)像与物大小相等(3)M(4)玻璃板存在厚度薄(5)虚32.(1)不变(2)有关大理石反射声音能力较强,海绵反射声音能力较弱(3)用仪器进行测量(4)声波反射遵循的规律(5)大理石。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带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获得蓬勃发展,某位航天员在太空飞船演示了在“失重”状态下奇特的物理现象。
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太空飞船中进行()A.用弹簧握力计测握力B.用手表测时间C.用温度计测温度D.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3、如图所示,用大小为8N的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以1m/s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保持不变(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拉力F与地面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8NC.若A以2m/s匀速运动,拉力F将变大D.地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N4、下列物体重力约为1N的是()A.一枚大头针 B.两个鸡蛋C.一头奶牛D.一个篮球5、班级大扫除时,小天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小摩擦的措施是()A.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B.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C.黑板刷的刷面选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D.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6、下列叙述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是()A.用力蹬车,车加速前进B.用力垫球,球飞出去C.用力拉弓,弓弯了D.瞄准射击,子弹飞出7、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8、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瓶,水中有个气泡和金属球。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带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正常工作,灯L1,L2的电阻之比为R1:R2=1:2,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A.2:1 B.1:2 C.3:2 D.2:32、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
身体向上跳起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3、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4、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5、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块磨掉一个角B.铁块熔化成铁水C.铁块轧成薄铁片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6、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7、现在全市各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B.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了运动员的脚对它有力的作用C.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8、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无法确定9、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10、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v2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F1可能大于G B.F2可能小于GC.F1一定大于F2 D.F1一定等于F211、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 B.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dm D.课桌的高度为1.2m1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D.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13、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它受到了一个向前的推力C.甲用力把乙推倒,只是甲对乙有力,而乙对甲没有力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15、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5,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 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2、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检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1.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 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C.用手捂住耳朵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2.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 ) 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D.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3.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 ) 物质水银金铜钢钨熔点(℃) -39 1064 1083 1515 3410沸点(℃) 357 2500 2360 2750 5900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D.在一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4.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5.如图1所示,取一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中央扎一个小孔,用一层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将小孔对着窗外远处的景物,在薄膜上观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 )A.正立、等大的B.正立、缩小的图1 C.倒立、缩小的D.倒立、放大的6.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A.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紫D.黄、绿、紫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红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B.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C.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8.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光有能量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沿着直线传播9.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 .平面镜的大小D .观察者的位置 10.岸边的柳树,在地上出现的树影和在水中出现的倒影,这二者的成因 ( ) A .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B .都是光的反射引起的C .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D .前者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1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D .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12.根据图2所示,可判断出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 ( )A .小于焦距B .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C .等于两倍焦距D .大于两倍焦距13.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 .一张课桌桌面的宽度是5mB .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C .人步行的速度是1.2m /sD .一个乒乓球的直径是4dm14.一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0km /h ,一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是5m /s ,这表明( )A .轿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多B .轿车一定始终在自行车前面C .自行车的运动时间一定比轿车长D .轿车的运动一定比自行车快15.图3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 ,闪光灯每隔△t 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的是( )①小球从A 位置到C 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②小球从B 位置到D 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③小球从A 位置到c 位置的平均速度为3a/2△t④小球通过D 点时的速度为a/△t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③④二、填空题(共7题,每空1分,计18分)16.如图4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______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17.如图5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一木块的边长,就工具的分度值而言,_____刻度尺(填字母)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刻度尺(填字母)不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刻度尺所测木块的边长为________cm .18.填写下列数据的单位,使其符合实际情况:(1)我国著名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m 栏决赛中夺冠的平均速度约为8.52______.图2图3 图4 图5(2)一本八年级(上)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6________.19.如图6所示,高速公路上都有标志,以减少交通事故.这标志的是要求汽车_________.图7所示是一辆桑塔纳轿车的速度表,从表中可知,该汽车此时的速度为_____ ________km/h.20.老花镜的镜片是______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做单位)的倒数乘以100.小明拿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光,纸在老花镜下面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此光斑距老花镜25cm,则老花镜镜片的度数是________度.21.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___现象;“疑水浅”是光的______现象,该现象是光从_______中进入_______中所形成的.22.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硬邦邦的冰棒,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就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白气”的形成是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吃冰棒感到凉快,主要是因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三、作图题(共4题,每题3分,计12分)23.在图8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2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9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5.将图10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26.如图11所示,a、b为岸上灯泡S发出的射入潜水员眼睛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潜水员看到岸上灯泡S的像S’.图6图7图8图9图10 图11四、综合题(每空1分,28分)27.如图12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_______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在图13甲“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先观察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2)某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但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过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看到了如图13乙的情景,这是___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况.(4)该同学记录了一组数据见下表,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时间/minO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98 (5)请你在图13丙的方格纸上根据上表数据画出水的沸腾图象.2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 及B 、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4所示.(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 、B ,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_像.(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光屏上烛焰的像向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图12图13 图14(2)如图15所示,在光屏中央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此成像的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机上.31.某校八(1)班的同学进行“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1)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2)需要的测量工具是:32.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提供的器材有:蜡烛(附火柴)、凸透镜(估计焦距为5cm)、光屏和光具座(标尺的刻度范围是“O~100cm”),如图17所示.物体离凸透镜足够远(大于10倍焦距)时,从物体到凸透镜的光可近似认为是平行光,由此你能否想到利用现有器材粗测凸透镜焦距的一种方法,请你说出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如图18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甲骑车、乙跑步)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1)根据图线你能够获得哪些合理的信息?(至少写两条)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此时甲车运动的___________与乙车相等.(3)若甲同学和乙同学同时出发,请你在图中作出甲同学的路程一时间的图线.五、计算题(每题6分,计12分)34.某一时期,常州开往黄山的202次旅游列车,当天晚上从常州发车,第二天早晨到达黄山,全程运行506km,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1)202次列车运行全程的时间是h.(2)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图1535.某地铁一号线在奥体中心和迈皋桥之间行驶.列车从奥体中心行驶到迈皋桥大约需24min的时间,运行的平均速度为55km/h.求:(1)地铁从奥体中心到迈皋桥通过的路程大约是多少千米?(2)若采用磁悬浮列车速度可以达到400km/h,则由奥体中心运行到迈皋桥采用磁悬浮技术的列车比地铁列车运行的时间可以节约多少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