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概论答案

合集下载

地震概论答案

地震概论答案

第一章地震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三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状况(一) 中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状况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区地震最多最密布的国家之一。

本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 1,200余次,其中的1/10发生在中国。

近年以来,在中国平均每年发生6次6级以上地震;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达27.6万余人,伤者约76.3万人;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仅对1949年以来的12次7级以上地震的统计,房屋倒塌600多万间,合1亿平方米,价值逾百亿元。

其它工农业生产设施及各种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亿元左右。

下面例出了近代其中几次灾害严重的地震损失和伤亡情况。

邢台地震:1966年3月8日和22日邢台6.8级、7.2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生在我国人口稠密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的第一次大地震,共有8064人丧生、38000馀人受伤。

受灾面积达23000平方公里;唐山地震:中国唐山大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震中位于唐山市区。

造成24万人死亡,16万多人伤残,财产损失达100亿元以上。

汶川地震:2008 5月12日发生于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烈度达到9度。

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芦山地震: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公里。

(二) 美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状况美国的地震分布是环太平洋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造成城市供水系统破坏,并因火炉倾倒引发大火,大火持续三天三夜,将10平方公里的市区化为灰烬,死亡700人,直接经济损失5亿美元。

地震概论综合题整理

地震概论综合题整理
的地震趋势。
③ 注重地震前兆观测,发现异常,认真分析。
④ 抗震设防问题,开展工程的证的工作,加强建筑物的设防。
12、内核是如何发现的
在不该有地震信号的影区内观察到了地震信号。
13、靠近震中的地方破坏为什么不是最严重?
地震的破坏程度除了和地震的大小、震中距有关外,还与地质情况有关。沉 积 盆地的
④ 利用同一地区地震的记录要多做比较,掌握其形态概貌。
⑤ 与理论地震图对比识别震相。
10、地,如图(a), T =
当 h≠0 时,如图(b),T =
故FA = [ ! + R − h
则T = [ ! + R − h
!
!
!"
固有频率如果与地震震动频率相同也会发生共振,凹 陷 地区松软的粘土会放大地震面波,
含 水 多 的地层会沙土液化,从而加剧震害。墨西哥城震害最严重的地方是松软湖泊沉积区,
从历史上看属于,地质环境不好,所以震害比更接近震中的地方还严重。
14、低矮建筑损坏较轻,较高(三层以上)的都倒塌了,但是摩天大楼几
报,一旦误报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只有省级以上政府才能发布地震预报。
5、单台地震定位原理
① P 波、S 波倒时差和 P 波、S 波速度可 i 确定震源距离:
② 令 Ux、Uy、Uz 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上下方向的地震记录。
射线矢量(Ux,Uy,Uz)或(


),此矢量唯一确定
近震还是远震,或是极远震;是浅震还是深震。然后粗略估计震中距在那一段范围和初
至波的类型,参考该震中距范围内震相出现的规律,进一步肯定初至波的性质,并找出
其实确切的其他基本震相。

北京大学《地震概论》作业及答案(直达波反射波和首波

北京大学《地震概论》作业及答案(直达波反射波和首波

Vα1
Vβ1
Vα 2
Vβ 2
练习二:
直达波走时:
T1 =
X v1

首波走时:
= T2
X − 2h tanθc + 2h / cosθc ,(其中 h 为第一层的厚度),
v2
v1
本题要证明的是:存在 X m ,当 X ≥ X m 时,T1 ≥ T2 ,也即T1 − T2 ≥ 0 。
练习三: 第一个等号的证明参考讲义
=t
h2 + x2 + r2 + (L − x)2
Vα1
Vβ 1
Fermat 原 理 Snell 定 律 ( 1 ), 只 需 将 走 时 改 为
第二个等号和第三个等号的证明参考讲义 Fermat 原理 Snell 定律(2),注意 P 波速度在
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为Vα1 和Vα 2 ,S 波速度在第二层为Vβ 2 。
学号:
作业二
姓名:
直达波、反射波和首波
成绩:
第一题:
XM
证明:当震中距(X)大
于一定值( X M )时,首波
将最先到达;并求出 X M 。
弹性波在介面上的反、透射
P1
V1 V2
S1
θβ1 θα1
θβ2 θα 2
P2 S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题:
利用费尔马原理证明存在波型转换 时的Snell 定律。
sin(θα1) = sin(θβ1) = sin(θα 2) = sin(θβ 2)

第一学期地震概论模拟试题二

第一学期地震概论模拟试题二

2008-9第一学期地震概论模拟试题二一、填空1.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的分界面时,一般情况下在界面上将产生波的和。

2.只有当表层介质的横波速度下层介质的横波速度才能出现勒夫面波,与体波不同,它的速度还与相关,这种特征称为地震波的。

3.当震中距较小时,天然地震的P波垂直向初动方向一般呈分布,而爆破P波垂直向初动方向一般。

4.我国曾成功地预报了地震。

5.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发明了。

二、名词解释①地震基本参数②烈度③震级三、问答题①试阐述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的分布特征与形成原因。

②当只测得四个台站的P到时,何种条件下能够确定震源的位置和发震时刻,何种条件下不能确定,为什么?③有人说某地区按照抗8级地震设防,正确吗?为什么?④如何识别震相?四、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假设地球完全均匀,半径为R,P波速度为V0,若震源和出射点间的地心夹角为θ,P波走时为T。

问:①当震源深度为0时,T=?②当震源深度为h时,T=?补充:判断1、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间发生5.1级地震,昆山的震级为4级。

(错)2、减轻地震灾害的唯一措施是地震预报。

(错)3、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错)4、地震预报是由地震专家发布的。

(错)5、地震发生时,尽可能把门打开。

(Yes)6、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Yes)7、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抗震能力越强,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少。

(错)8、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感到颠动很轻,只有晃动,可以判断地震离我们比较远。

(Yes)9、地幔由固态物质组成,地核由液态物质组成。

(错)10、在上地幔中,地震波速度由浅到深一直都是逐渐加快的。

(错)答案一、填空1.反射、折射2.小于、波的频率、频散3.四象限(正负相间)、均向上4.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5.张衡、候风地动仪二、名词解释1.地震基本参数:也称地震的三要素,即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震级)。

2.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

地震概论复习要点及历年试题

地震概论复习要点及历年试题

地震概论复习要点绪论一、地球科学概况1、地震学:研究地震及其相关现象2、四大起源问题:行星(宇宙)、地球、生命、人类3、C.S.H: Composition(组成):同位素地球化学.Structure(构造):全球构造.History(历史):全球变化.4、地学发展:水火不相容(Werner水成论与Hutton火成论)——均变与灾变——固定论与活动论固定论:海洋与陆地永恒不变5、极地科学:全球变化;海平面变化;气候与生态演变二、宇宙演化1、哈勃发现非稳衡宇宙红移:相互背离,频率变小由此宇宙是由一个基点爆炸而得2、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据:2.7K的发现3、哥白尼原理:宇宙中各点是平权的,有限无边的宇宙没有中心三、太阳系1、行星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冥王星2、太阳系的轨道特征:近圆性同向性共面性3、行星运动三大规律:(1).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2). 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3). 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径的立方成正比.4、体积密度卫星表面类地行星小大少固体类木行星大小多非固体5、彗星结构:慧发、慧核、慧尾6、太阳系起源假说及发展:Kant-Laplace星云说(18世纪Kant, 1755《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Laplace, 1796《宇宙体系论》)无法解释角动量分配异常灾变说和爆发说新星云说补充:Laplace星云说中太阳系形成的过程:炽热的气体云—分离环—团块—行星7、地球的早期演化:地球形成期(约46亿年前) ——放射熔融期——小天体碰撞期——熔流外溢期——.板块构造发育期8、金星温室效应严重,不适合开发9、月球公转与自转周期一致,导致月球仅有一面面向地球第一章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历史1、全球7.0以上强震约13次,15%在大陆,2、中国西部地震较频发,中国每年4.7级以上地震平均50次3、地震频发性低于气象灾害,而由于其突发性和毁灭性使得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高居所有自然灾害之首。

地震知识试题及答案

地震知识试题及答案

地震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震发生时,震源与震中的距离称为:A. 震级B. 震中距C. 震源深度D. 震波速度答案:B2. 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体波答案:A3. 地震的震级通常用来表示:A.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B. 地震释放的能量C. 地震波的振幅D. 地震波的周期答案:B4. 地震发生时,地面的震动是由什么波引起的?A. 光波B. 声波C. 地震波D. 电磁波答案:C5. 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迅速乘坐电梯下楼B. 躲在桌子下面C. 立刻跳窗逃生D. 站在阳台上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 保持冷静B. 关闭煤气C. 迅速跑向室外D. 躲在坚固的桌子下面答案:ABD2. 地震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震感?A. 震级B. 震源深度C. 震中距D. 建筑物结构答案:ABCD3. 地震波可以分为哪几类?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体波答案:ABC4. 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包括:A. 提前通知地震发生B. 提供逃生时间C. 减少经济损失D. 减少人员伤亡答案:ABCD5. 地震发生后,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次生灾害?A. 迅速关闭电源B. 检查建筑物结构C. 清理道路障碍D. 准备急救包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的突然释放造成的。

(对)2. 地震只发生在板块边界。

(错)3. 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对)4. 地震发生时,站在开阔地带比在建筑物内更安全。

(对)5.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答案:地震发生时,应立刻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坚固的桌子或床下躲避,远离玻璃窗、悬挂物和易倒物体;如在室外,迅速跑到开阔地带,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等。

防灾减灾概论部分答案

防灾减灾概论部分答案

防灾减灾概论考试大纲(有些我也没听清,这只是个大概)二.地震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1.什么叫震源深度?什么叫浅源地震?(19)答: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60km以内浅源60-300km中源300km以外深源2.地震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是什么?(21)答:震级M=0.58震中烈度I+1.53.如何使用平均震害指数评估震害?(24)4.地震的直接灾害与次生灾害有哪些?(43-53)答:直接:1地表破坏(1)地面的断裂错动和地裂缝(2)喷砂,冒水(3)局部土地塌落(4)滑坡,塌方2结构物和设施的破坏(1)建筑物的破坏(2)公路,铁路及桥梁的破坏(3)构筑物(4)地下结构(5)码头及河岸提防次生:(1)火灾(2)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3)地震海啸5.(我国)减轻地震灾害的基本对策有哪些?(54-55)答:三个方面:1,震前监测预报和提防这是制定各种对策的基础;2震时和震后早期的应急抢险救灾;3震后的救灾和恢复。

6.抗震设计的设防目标是什么?(56)答: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7.如何进行建筑抗震概念设计?(58)答:1,场地的选择2,地基和基础3建筑的平面和立面布置4抗震结构体系5结构构件及连接6非结构构件7材料与施工8.结构的减震控制与基础隔震的基本原理(结构隔震与耗能减震)(加速度反应谱与位移反应谱)(63-68)四.地质灾害及灾害类型1.地震灾害按照地质变化速度可分为答: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2.滑坡的分类(120-)答:按滑动力学性质:1推移式滑坡2牵引式滑坡3平移式滑坡4混合式滑坡按滑坡主要物质成分:1堆积层滑坡2黄土滑坡3粘土滑坡4岩层滑坡按滑动面土层分布情况:1均匀土滑坡2顺层滑坡3切层滑坡按体积分类:1小型滑坡体积<3万立方米2中型滑坡体积3-50万立方米3大型滑坡体积50-300万立方米4特大型滑坡体积>300万立方米按滑坡体厚度:1浅层滑坡厚度小于6米2中层滑坡厚度6-20米3厚层滑坡厚度20-50米4巨厚层滑坡厚度大于50米3.造成滑坡的外部条件是什么?(124)答:内部:1边坡的岩土的性质2岩土的结构构造及产状3边坡外形外部:1水的作用2外部扰动3人为因素4.泥石流及其防治(-144)答:泥石流治理措施:1治水工程2跨越工程3穿过工程4防护工程5排导工程6拦挡工程五.风灾害和防风减灾对策1.风对桥梁结构的破坏(175)2.风对结构的作用(175答:作用特点;1作用于建筑物上的风包含有平均风和脉动风,其中脉动风产生结构顺风向振动,这种形式的振动在一班公车结构中都要考虑2风对建筑物的作用与建筑物的外形直接有关3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4风力作用建筑物上分布很不均匀,在角区和立面内收区域会产生较大的风力5相对于地震,风力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长达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作用结果:1使结构物或结构构件受到过大的风力或不稳定2风力使结构开裂或留下较大的残余变形,对高耸结构还存在被风吹倒或吹坏的实例3使结构物或结构构件产生过大的扰度或变形,引起外墙外装修材料的损坏4由反复的风振动作用,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的疲劳损坏5气动弹性的不稳定,致使结构物在风运动中产生加剧的的气动力6由于过大振动,使建筑物的居住者或有关人员产生不舒适感3.被动控制与阻尼器(181)4.如何计算风载荷标准值(基本风压的确定、风载体型系数)(184)5.风与地震的重现期与超越概率(185)6.横风向风振(桥、规则结构)(187)六.火灾与防灾减灾对策1.什么是火灾?(195)答:凡是具备燃烧条件的提防,如果用火不当或者由于某种事故或其他因素造成了火焰不受限制的向外扩展,就形成了火灾2.火灾产生的条件(204)答: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不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地震概论答疑集录

地震概论答疑集录

地震概论答疑集录走滑断层的左旋和右旋?如果一个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侧,面向断层,另一边的岩块向他左方滑动,那它就叫左滑断层;向右就是右旋或者说,从上往下看,顺时针是右旋,逆时针是左旋面波比体波衰减慢、振幅大、周期长、传播远。

在宏观烈度大体相同条件下,处于大震级远离震中的高耸建筑物的震害比中小级震级近震中距的情况严重的多。

正如第8章课件上说的,高耸建筑物受低频震荡的影响较大,而低矮建筑受高频震荡的影响较大.所以,汶川的高建筑倒塌的少,低矮的建筑夷为平地.北京CBD震感强烈,北大却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面波衰减得更慢,就对高层建筑的影响更大呢?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时面波很强啊,高层建筑对面波本来就敏感阿.至于具体的物理机制,跟共振有关系.第四章震源辐射图案很简单的,因为两盘相对错动了,所以断层面和其垂面把地球分为四个区域,两个是挤压区,初动方向向上冲,用黑色记;另两个是舒张区,初动向下凹用白色记。

图案就像bea chball.上学期试卷填空题第2题.看懂书61页的图和那段话1,先画两个同心圆,半径分别为r,R2,画出小圆的一条半径3, 做出此半径在小圆圆周那一点的切线4,小于180度的那个小圆的圆心角记为sita (约等于103度)5,应用三角函数关系搞定6,结果为r=R*cos(sita / 2)地震仪记录的是位移,也就是地面运动量,这个量是矢量,相当于三维空间里面的一个矢量。

三分量记录是指地震仪分别记录了三个垂直方向上的地面运动量的投影,即东西分量,南北分量和垂直分量。

解答这道题需要些空间思维,但是不难,相信你可以搞定。

1.下面这句话问什么是错的?“1989年10月17日17时4分旧金山(西八区)附近发生里氏6.9级地震,位于东三区的地震台发布的报告说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10月16日4时4分。

”2.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是否有两种命名方法?一种是『分离型、汇聚型、平错型』,一种是『扩散边界、汇聚边界、转换边界』,这两种说法是一回事么?1,东三区当时的时间是10月18日4时4分因为西八区和东三区差11个时区,即11个小时再因为东区在前(左西右东),因此时间早一些即17 + 11 - 24 = 4时但天数多了一天~~得证。

地震概论章节期末复习资料.docx

地震概论章节期末复习资料.docx

第一章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历史1、地震学是一门应用物理学。

2、911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钢筋受热。

3、历强震而不倒的古建筑:山西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应县木塔、赵州桥、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等等;原因:卯、#,以柔克刚。

4、地震学发展简史:定量研究只有100年左右的时间。

5、中国国家地震局:1971年成立,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

第二章地震波1、泊松比U :一样品横截面线度变化率/横向线度变化率。

(0,0.5)金属:(0.25,0.33)地幔:0.25外核(液态):0.5其他:>杨氏模量E:线应变中,应力与应变>体变模量K:液体静压力,应力与应变>切变模量L* :刚性系数2、体波:可在地球内部向任意方向传播纵波P (Primary Wave):体变,介质膨胀、压缩形成,传播速度快;V P=4W P横波S (Second Wave):切变,剪切力,杀伤力大;SH波(平行与界面的分量),SV波;Vs=^~P主要差异:>P波速度快,V3倍(泊松介质)>P波和S波的质点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一般情况,P波垂直分量较强,S波水平分量较强>S波低频成分丰富>天然地震震源破裂以剪切破裂和错动为主,故S波能量比P波强>根据质点有无转动和体积变化,P波:无旋波;s波:无散的等容波3、面波:沿地球表面传播,在与界面相垂直的方向上,波动的振幅急剧衰减>Rayleigh wave:质点运动轨迹为逆进的椭圆,地面振幅最大>Love wave:横波,介质至少2层,上层v s小>地震记录中,一般振幅比体波大>面波的能量被捕获在表面才能沿着或近地表传播,在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耳语长廊”或中国天坛回音壁的墙面上捕获的声波就是面波。

其他:/地球的自由振荡/ 脉动4、一般到序:P波、S波、勒夫面波、瑞利面波、地震尾波第三章地震波的传播理论1、震中距:1° = 110km2、地震波的吸收和衰减:传播时间t后,入=&°”,Y为衰减系数4 = 4 /四传播距离X后,0,a为吸收系数3、费马原理:震动由介质中的一点传播到另一点时,她所经过的途径会使其传播时间为一稳定值(最大、最小、拐点)地震学中的Fermat定理: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路径为走时最小的路径。

地震概论题

地震概论题

地震概论2013总共32题共100分查看试题范围显示全部试题仅显示答错试题仅显示未答试题仅显示答对试题考试编号20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5 答题开始时间2013-12-28 16:19:31 答题结束时间2013-12-28 16:19:30考生姓名李烨考试时间00:00:0-1分钟总得分0分评卷人系统自动评卷评卷时间2013-12-28 16:19:30一. 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本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世界上引起最大火灾的地震是()(2分)A.日本关东大地震B.宁夏海原地震C.华县地震D.三河、平谷地震★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2. 根据全国水化观测网的部分观测井(泉)水的调查,观测井(泉)水的水化学类型也变化多样,但___为主,占63%。

(2分)A.SO4型、SO4·HCO3型、SO4·Cl型B.HCO3型、HCO3·SO4型、HCO3·SO4?Cl型C.Cl型D.以上皆非★标准答案:B☆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3. 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 (2分)A.只有一个B.有两个C.有三个D.可有多个★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4. 我国是从___年开始讨论优化和建立专门的地下水动态观测网。

(2分)A.1968B.1975C.1980D.1986★标准答案:B☆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5. 下列关于地震能量说法有误的是?(2分)A.地震能量是储存在地球岩石内,是应变能,由岩石破裂而突然释放出来B.岩石破裂后所积蓄的应变能将会部分转化为地震波动的能量C.岩石破裂后所积蓄的应变能可能会有部分转化为海啸波的能量D.岩石破裂后会将所积蓄的应变能全都释放出来★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6. 地震按震级大小分为:弱震:震级___的地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2分)A.小于2级B.小于3级C.小于4级★标准答案:B☆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7. 什么上建造的建筑物,由于地基在地震时会发生液化、塌陷等现象,而造成地基失效,位于这种地基上的建筑物,将会遭到严重破坏。

灾害学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

灾害学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系统一、判断题:1答案:正确2、答案:正确 3.答案:错误二、单选题4.答案:C5.答案:C6.答案:C7.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B 15.答案:C 16.答案:C 17.答案:B 18.答案:B 19.答案:A 20答案:B 22.答案:D 25答案:A 26.答案:A 28.答案:A 31.答案:D三、名词解释题1、答案:地球最外层是一层坚硬的岩石外壳。

2、答案: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37、答案:水圈是地球上液态水、固态水及气态水的总称38、答案:是地球上一切生物(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四、填空题1.答案:太阳能|重力能2.答案:100| Karman 41.答案:磁场42.答案:岩石圈43.答案:岩石圈板块44.答案:远45.答案:地幔47答案:地幔对流48.答案:高温|中温|低温49.答案:可见光的频段|红外线|紫外50.答案:较多|减少51.答案:太阳52.答案:总星系53.答案:恒星54.答案:核聚变55.答案:1.5亿千米56.答案:电磁波57.答案:太阳辐射59.答案: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60.答案:地壳|地幔61.答案:岩石圈62.答案:有生命物质63.答案:大气运动64.答案: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65.答案:会增强大气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的能力68.答案:降低|升高69.答案:百万分之一70.答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大气层71.答案:平流层72.答案: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73.答案:生存环境74答案:地震波75.答案:板块构造76.答案:地壳|地幔|地核77.答案:液态的外核|固态的内核78.答案:两个板块之间的边界上79.答案:突发性五、多选题80.答案:A|B|D 81.答案:A|B|D 82.答案:C|D 83答案:A|C|D 84.答案:A|C|D 85.答案:A|B|C 86.答案:A|B|D 87.答案:A|B|D 88.答案:A|C|D 89.答案:A|C|D 90.答案:B|C|D 91.答案:A|C|D 92.答案:B|C|D 94.答案:A|B|C 95.答案:B|C|D 96.答案:B|C|D 97.答案:A|B|C 98.答案:B|C|D 99.答案:A|C|D 100答案:A|C|D 101答案:A|B|C六、简答题102.答案:1)在太阳系的天体中,地球是得天独厚的。

地震参考答案

地震参考答案

地震参考答案地震参考答案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和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科学家们通过长期的观测和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地震参考答案。

本文将从地震的原因、预测、减灾和救援等方面,探讨地震参考答案。

一、地震的原因地震是由地壳内部的断层运动引起的,而地壳的运动主要是由地球板块的运动引起的。

地球板块是地壳上的大块岩石,它们不断地在地球表面上移动和碰撞,形成了断层。

当板块之间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地震。

二、地震的预测地震的预测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虽然目前还无法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地点,但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地震前兆,可以对地震的概率和可能性进行一定的预测。

地震前兆包括地震云、地震动物、地磁异常等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测和分析,可以提前预警地震的可能发生。

三、地震的减灾地震发生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至关重要的。

地震减灾的关键在于提前做好防震准备,包括建设抗震建筑、加强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等。

此外,加强地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也是减灾的重要手段。

四、地震的救援地震发生后,救援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地震救援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和配合,包括政府、救援机构、志愿者等。

救援工作主要包括搜救被困人员、提供紧急医疗救助、提供食品和水等基本生活物资等。

此外,心理援助也是地震救援的重要一环,因为地震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创伤,需要专业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五、地震的国际合作地震是全球性的自然灾害,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共享地震监测数据、研究成果和救援经验,提高地震预测和减灾的能力。

此外,国际合作还可以加强地震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地震科学的发展。

六、结语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掌控它,但通过科学的观测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和灾害。

地震参考答案提供了一些关于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措施,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地震概论期末试题2套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地震概论期末试题2套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地晨概论试题20080602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天文现象与地震有一定关系,主要触发地壳岩层濒于断裂的引力天体是()A、太阳B、月球C、水星D、金星2、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规律是()A、地震活动周期性和复杂性B、地震活动普遍性和重复性C、地震活动普遍性和复杂性D、地震活动周期性和重复性3、大震的预警时间,即从人感觉震动开始,到房屋倒塌的时间差,一般有()。

A、十几秒B、一分钟C、三分钟D、十多分钟4、下面()说法是地震谣言。

(1 )不是政府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地震预报;(2)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说得非常精确;(3 )说国外“XX专家”、“XX报纸”、“XX电台”已预报了我国要发生地震:(4)说“XX地震办公室”,“xx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己发布了的地震预报;(5)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谣传。

A,(1)(5) B, (3)(5) C、除(4 )以外都是D、上述都是5、1962年3月19日在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坝区发生了迄今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震级为(*A、5. 1 级B、6. 1 级C、7. 1 级D、8. 1 级6、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

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

M L表示的是用()计算的震级。

A、地震纵波B、地震横波C、地震面波D、地震体波7、我国被世界公认成功的一次地震预报是()地震。

A、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B、1976年四川松潘地震C、1976年云南龙陵地震D、1976年唐山地震8、地震射线理论是地震波传播的()A .高频近似B.低频近似C.实际情况,无近似D,中间频率的近似9、大震发生后的瞬间抉择很重要,正确的抉择()能有效地减少伤亡。

A、不顾一切冲出屋外B、慌不择路逃到窄巷中C、越窗跳楼往外逃D、震时就近躲避,第一次大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币110、大地震后,往往会发生一系列次生灾害,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我们应重视该灾种的防灾对策。

2019智慧树知到[地震概论]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地震概论]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地震概论]章节答案[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 )是震后引起大面积火灾的地震。

答案: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2.【单选题】世界上第一次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成功地震预报是( )。

答案: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3.【单选题】()不是由地震引起的灾害。

答案:台风4.【多选题】地震引发海啸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答案:震源破裂方式以垂直错动为主地震发生在深海震级足够大震源深度浅5.【多选题】破坏性地震可能会造成的灾害有()。

答案:地裂火灾列车脱轨崩塌6.【多选题】以下哪些为8级及以上地震()。

答案:2001年青海昆仑山口西大地震1679年河北三河平谷大地震1668年山东郯城县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大地震[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大陆漂移的速度慢的惊人,每年只有()厘米答案:1~102.【单选题】每一板块均是一种巨大而坚硬的活动的岩块,其厚度()公里不等,它包括地壳和与地幔一部分。

答案:50—2503.【单选题】从地震发生的垂直位置分布来看,所有地震都发生于地壳及地幔上部,其中多数发生在地壳的数十千米范围内。

据统计,有_____的地震震源在地表以下至深300m以内震源,深度大于300km的地震仅占_____。

答案:96% 4%4.【多选题】在中国南北地震带地区有()答案:云南甘肃东部宁夏5.【多选题】天然地震的成因多而复杂,主要分4大类:分别是()答案: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构造地震陨石地震6.【多选题】3、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

我国历史上()有过多次火山喷发的记载,答案: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吉林长白山天池火山云南腾冲火山、海南海口火山。

地震概论习题及答案

地震概论习题及答案

地震概论习题及答案第2章习题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地震烈度,与地震震级有何关系?2、划分烈度的依据是什么?3、什么是基本地震烈度、研究基本烈度有什么意义?4、简述我国基本地震烈度状态,并分析我国地震危险性,说明抗震烈度的意义。

5、什么是抗震烈度?6、利用地震烈度知识,解释分析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的震灾情况。

二、填空题1、1883年,第一个烈度表是由_罗西、__弗瑞尔_____制定,分___七____级。

2震级和烈度的含义不同。

震级是衡量地震__能量大小_的级别。

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就__越大_ ___。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是指某地区受地震影响的__强弱或破坏程度__。

破坏越严重,烈度就越大。

3、防震减灾三大体系是_监测预报、震害防御_和应急救援。

4、抗震设防目标总概括是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5、上网查寻《我国主要城市设防烈度》,查找你的家乡是_____ ___、当地的设防烈度为,基本烈度为____ __。

6、划分不同烈度地区的线称为等烈度线,简称等震线。

正常情况下,地震烈度随震中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通常等震线是封闭的。

7、某地区基本烈度是6度,在该地区建水库、大坝设防烈度应为7度、建小学校防烈度应为__6度___。

三、选择题1、在地震灾情分析,怎样定量描述各地方人对地震感受不同,建筑物破坏程度?(B )A 用震级B 用地震烈度C 用发震时间段D 用本区地质构造条件2、中国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图发布施行时间是( B )A、1956年 B 1990年 C 1977年3、反映某地区地震风险用(C )衡量A震级 B 烈度 C 基本烈度D抗震设防烈度4、反映某建筑物质量用( D )衡量A震级 B 烈度 C 基本烈度D抗震设防烈度一、填空题1、密度,弹性性质2、一致,垂直3、逆进椭圆4、东西向,南北向,垂直向5、震中距,地震波走时二、选择题1、C;2、B;3、C;4、A;5、A第4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地震基本参数有发震时刻、震中经度、震中纬度、震源深度、震级。

地震概论作业答案

地震概论作业答案

震级相差两级,释放的能量相差多少倍?所选答案: C. 100正确答案: D. 1000反馈:Sorry,正确答案是:1000,因为震级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2(10的1.5次方)倍,差两级相差大约1000倍。

因为地震波能量与震级的通用关系是lgE=11.8+1.5M,差2级能量差大约1000倍问题2某个台站使用伍德-安德森地震仪接收信号。

某天,接受到一串地震波,经过分析,知道震中距离台站100km。

工作人员测量出这串地震波的峰值波振幅为1厘米,求该地震的震级为里氏几级?所选答案: D. 4正确答案: D. 4反馈:Congratulations!问题3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震带是哪一个?(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深源地震均集中在该带上,这是一条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带)。

所选答案: A.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即欧亚地震带)正确答案: C. 环太平洋地震带反馈:Sorry,正确答案是:环太平洋地震带问题4假如地震发生在正下方,地震波来临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所选答案: C.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正确答案: C.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反馈:Congratulations!如果很远的话,也许只有摇晃问题5某地区有3个地震台A,B,C。

地震台A的坐标为(50km, 10km),B的坐标为(10km, 40km),C的坐标为(-10km, 10km)。

一次它们接收到同一个地震,A,B,C台站的P波和S波的走时差分别为2s,1.5s,1s。

已知地震发生在地表,该地区P波和S波的速度分别为5km/s和4km/s。

请求出震中的位置。

所选答案: A. (10km,10km)正确答案: A. (10km,10km)反馈:Congratulations!。

地震概论题库

地震概论题库

灾害概论第一章练习卷总共32题共102分一. 单选题(共5题)1.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标准答案:C2. 关于地壳的正确说法是A.地壳是厚度比较均匀的坚硬外壳B.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C.海洋地壳比陆地地壳厚度大D.地壳属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无关★标准答案:B3.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A.银河系B.总星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标准答案:C4. 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上地幔B.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C.地球的内部物质都是固体D.除地壳外,地幔和地核都呈液态★标准答案:B5.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标准答案:D二. 多选题(共5题)1. 为了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矛盾,不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兴建水库 B.节约用水C.植树造林D.跨流域调水★标准答案:A,B,C2. 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上地幔B.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C.地球的内部物质都是固体D.除地壳外,地幔和地核都呈液态★标准答案:A,C,D3. 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就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B.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氢气的燃烧C.大阳辐射能量是由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亏损的质量转化而来的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标准答案:A,C,D4. 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处,必有一板块隆起形成岛屿和海岸山脉B.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是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张裂形成的C.我国完全处在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D.台湾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亚欧板块受挤上拱形成的★标准答案:A,B,C5. 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星星不会是A.恒星B行星C.卫星D.流星★标准答案:C,D三. 填空题(共10题)1. 臭氧层在大气层当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震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三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状况(一) 中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状况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区地震最多最密布的国家之一。

本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 1,200余次,其中的1/10发生在中国。

近年以来,在中国平均每年发生6次6级以上地震;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达27.6万余人,伤者约76.3万人;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仅对1949年以来的12次7级以上地震的统计,房屋倒塌600多万间,合1亿平方米,价值逾百亿元。

其它工农业生产设施及各种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亿元左右。

下面例出了近代其中几次灾害严重的地震损失和伤亡情况。

邢台地震:1966年3月8日和22日邢台6.8级、7.2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生在我国人口稠密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的第一次大地震,共有8064人丧生、38000馀人受伤。

受灾面积达23000平方公里;唐山地震:中国唐山大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震中位于唐山市区。

造成24万人死亡,16万多人伤残,财产损失达100亿元以上。

汶川地震:2008 5月12日发生于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烈度达到9度。

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芦山地震: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公里。

(二) 美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状况美国的地震分布是环太平洋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造成城市供水系统破坏,并因火炉倾倒引发大火,大火持续三天三夜,将10平方公里的市区化为灰烬,死亡700人,直接经济损失5亿美元。

这场地震及随之而来的大火,对旧金山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主要城市所遭受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1994年1月17日凌晨4时31分,在洛杉矶市发生里氏6.6级地震。

在持续30秒的震撼中,震中30公里范围内高速公路、高层建筑或毁坏或倒塌,煤气、自来水管爆裂,电讯中断,火灾四起,直接和间接死亡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

(三) 日本地震灾害的基本状况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板块活动活跃,碰撞频繁,所以,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

日本关东大地震:关东大地震是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的7.9级强烈地震。

地震灾区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地,地震造成15万人丧生,200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65亿日元。

日本神户大地震,1995年1月17日晨5时46分,日本神户市发生7.2级直下型地震,5400多人丧生,3.4万多人受伤,19万多幢房屋倒塌和损坏,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震后又发生500多处火灾。

这是自1923年来在日本城市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共造成数千人死亡,地震给日本造成的全部损失达数万亿日元。

三国地震灾害的不同特点(一)中国地震灾害的特点中国的地震活动,在大陆地区中,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和分布范围广的特点。

地震基本烈度7度以上地区占全部国土面积的32%,其中有136个城市分布在上述地区,约占全国城市的 45%。

(1)空间分布特点我国陆地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从地震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出地震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往往呈带状展布,被称为地震带。

且地震以浅源地震为主,除了东北(日本海西)和东海一带中深源地震外,绝大多数地震的震源深度在40km以内,大陆东部震源更浅,多在10-20km左右。

(2)时间分布特点中国的地震活跃期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能量积累阶段、能量大释放阶段和能量剩余释放阶段。

(3)破坏程度大。

由于我国人口密度大,建筑物密集,地震一旦发生在人口和建筑物较多地,受灾程度就会加大。

(二)美国地震灾害特点空间分布:美国破坏程度较大的地震最集中的区域主要是美国西海岸,正好处于全球最大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范围内,是一个地震高发地区。

(三)日本地震灾害特点1、地震频发。

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板块活动活跃,碰撞频繁,所以,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 1000 多次,全球 10% 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其中 6 级以上的地震每年至少发生 1 次。

/2、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相对较少。

由于日本的地震预警以及防灾减灾的工作比较完善,所以,日本的地震相对损失较少。

三国应对地震灾害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三国应对地震灾害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一)中国成功:中国灾后应急救援机制的建立1、制定地震应急预案的2、开展应急演3、建设了自救互救队伍4、建设合理的避险路线和避难场所不足:1、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与社会需求之间尚有较大差距、政府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和公众面临地震时的防灾避险的意识与知识尚亟待提高等。

2、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也不是短时期能够做到的。

(二)日本成功:1、提高建筑防震标准,减少地震伤亡人数2、加强防灾教育培训,提升民众自救能力3、加强防震法制建设,依法应对地震灾害4、发展民间志愿组织,鼓励有序参与救5、加强地震预报工作,定期公布预警信息6、修建防灾的避难所,提供灾后安身之地7、装备专业救援器材,建立专业救援队伍8、健全地震保险制度,分散地震灾害风险9、整合灾害救援资源,提升紧急救援效率10、保障免费饮食供给,确保基本生活需要(三)美国成功:1、美国政府建立应急管理救援体制和应急救援管理机制。

2、美国及加州地方政府部门制订的一些规定、当地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对青少年的防震意识培训成为了美国应对地震灾害的核心优势。

不足:(1)医院的建筑受到不同程度损害。

1994年洛杉矶北岭地区发生里氏6.7级地震,此次地震中,总共有11所医院的建筑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而无法使用,这使得这些医院非但不能为地震中受伤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反而需要把医院中的原有病人疏散到别的医院去,从而给附近承担震后医疗服务的医院增添了负担。

(2)灾区疫情问题。

加州北岭地震发生数周后,在灾区及周边地区暴发了罕见的孢子菌病,并导致多人死亡。

专家认为这是地震造成山体滑坡,导致空气中出现大量孢子菌所致,大多数病例出现在山地滑坡的下风地区,而有关部门在救灾时对此类病疫考虑不足,使该病发病率出现上升。

第三章、地震烈度与抗震设防论述防震减灾的工程措施与防震减灾的非工程措施(一)防震减灾的工程措施书上“生命线工程”(lifeline engineering)主要是指维持城市生存功能系统和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工程,主要包括供水、排水系统的工程;电力、燃气及石油管线等能源供给系统的工程;电话和广播电视等情报通信系统的工程;大型医疗系统的工程以及公路、铁路等交通系统的工程等等。

研究“生命线工程”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设计与智能化控制。

据统计,世界上130 次曾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巨大地震灾害中,95%以上的伤亡是因建筑物倒塌造成的。

因此,针对当地可能出现的地震灾害,使建筑物尽量坚实牢固非常重要。

这里所说的建筑物,不仅是住宅、校舍、商店、影剧院等生活设施,还包括那些特别重要、特殊的工程,如大型工厂、矿山、计算机网络工程、超大型桥梁等,也包括那些容易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设施,如大型水库、核电站、危险品仓库等等。

在世界两大人口密集带美国加利福尼亚与日本,严格的建筑法规减少了地震的伤亡人数。

这些地区的高层建筑的设计注重弹性,可使地震的能量安全散发,而不会震垮柱子和地板。

同时在建筑物的地基上,还装有和汽车避雷器原理相同的避震器。

运用这种技术,旧金山泛美大厦之类超高层建筑得以安全度过几次大地震。

事实说明,采取科学的抗震设计和精心施工是保证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关键。

近些年来,我国的地震科技人员编制了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一般民用建筑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管力度逐步加大,如对三峡工程、大亚湾核电站、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开展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一些建筑物进行加固,加强对农民建房和村镇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指导等。

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二)防震减灾的非工程措施1、建立健全有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

1998年3月1日起施行几个相关法律:《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1998年);《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1994年);《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995年);《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及其使用规定;《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年)。

2、防震减灾规划编制我国约有80%的国土处于基本烈度Ⅵ度及其以上的地震区,提高我国城镇和企业的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非常重要。

各级人民政府应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成为其中提高我国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主要措施有:(1)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工作是指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的震前应急防御和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震后应急抢险救灾。

地震应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工作及时、高效、有序的开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2)提高灾后救援的效能提高灾后救援的效能,2001 年我国组建了第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先后参加了新疆巴楚-伽师和阿尔及利亚地震现场的救援,为灾后的救助工作做出了贡献。

第四章地震波的传播论述人类利用地震波发现地球内部构造的原理及过程。

原理:1、书上2、地层的密度随着深度的加深有增大的趋势.不同岩性的地层密度不同.实际上,地下地层存在着很多密度变化,有时是因为岩性,在岩性分界面上突然变化,有的虽是同一岩性,但是随深度变化密度也渐变.实际还可能涉及到压实欠压实、流体性质等问题,甚至还有潜山,断层等,地震波在地下传播不只是直线或者折线这么简单,实际上是一个类似椭球弧度的传播(由于密度连续变化).3、地震波在不同介质有不同传播时间和路径,在介质交界面时会产生反射、折射,以及相位的改变,地震学家利用这些特性来获得地球内部资讯.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根据地震的检测时间(从反应到接受)乘以速度就大致知道地震的深度(只要计算从震源到地面(震中)的垂直距离).4、当地震波由震源点向下传播时,遇到反射界面,反射回来,被检波器接收,形成一个记录.而其穿过反射界面的,又遇到下一个反射界面,有形成一个反射波,又被记录,深度越深,被接受到的时间越长,那么,就可以由接收到的时间来计算出反射界面的深度.这就是最基本的原理.当然,地震剖面的输出还涉及到数学反褶积这类的东西.过程: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1]圈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