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篮球原地运球教案4篇

You pretend to work hard, you are the only one who deceives yourself. Never use tactical diligence to cover upstrategic laziness.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篮球原地运球教案4篇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本课的教学设计思想: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课的设计抓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等特点,将简单枯燥的《原地运球》一开始教师“耍帅”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再通过情境教学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的各环节都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拼搏,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择水平三篮球教学部分内容,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
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儿童少年观察、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篮球运动的对抗性,有利于学生在经历挫折和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篮球运动的集体性,使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
篮球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体育活动能减缓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带来情感的愉悦。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是水平三(五年级)的学生,学生活泼好动,朝气蓬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贯穿课的始终,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熟练篮球的球性,使90%的学生掌握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方法。
2、体能与健康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每个孩子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以满足心理需求。
(二)教学内容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三)单元课次本单元共4课次,本课为第2课次课次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篮球原地运球技术动作,熟悉小篮球的球性,学习“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手法,正确掌握手触球的部位,提高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进一步学习篮球原地运球动作,初步掌握原地按压球和随球缓冲的技术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控球能力。
3、进一步学习原地运球的动作方法,基本掌握运球的技术动作,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发展身体协调性。
4、巩固原地运球的完整动作方法,提高身体协调性及控球能力。
(四)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基本活动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具有集体性和游戏性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
原地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为基础的内容。
通过练习可以发展手、臂的肌肉力量,促进动作准确、灵活、协调发展,为以后学习行进间运球打下基础。
原地运球的教材要点是手触球的部位和时机,并且在学习中要培养抬头运球和两手都能运球的能力。
本课重点解决手触球的时机和随球缓冲。
通过辅助教材游戏:协作跑,使学生初步了解侧身跑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灵敏素质,提高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1班学生,他们聪明好动,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
在低年级时已学过简单的拍球、原地投篮等游戏,具有一定球性基础。
在上一课中,学生已正确掌握了手触球的部位,但还有拍打球的现象。
所以本课通过辅助教具和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地按压球和随球缓冲的技术动作。
(五)教学目标分析1、进一步学习篮球原地运球动作,初步掌握原地按压球和随球缓冲的技术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控球能力。
水平二《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水平二《篮球—原地运球》教案教案:篮球—原地运球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
2.提高运球的稳定性和控制力。
3.培养学生的篮球运球技巧。
教学准备:1.篮球。
2.篮球场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向学生简单介绍篮球运球的重要性和基本动作。
2.引发学生对于篮球运球的兴趣。
二、讲解基本原理(10分钟)1.示范原地运球的动作,并解释动作要点。
2.多角度示范,确保学生理解正确的姿势和手部动作。
3.强调低手姿势、掌心朝下、手部放松以及手指的灵活运动。
三、练习基本动作(20分钟)1.让学生站在原地,进行原地运球练习。
2.老师进行点拨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3.增加难度:让学生用一个手臂尽量不换手进行原地运球。
四、扩展活动(15分钟)1.进行补充练习,让学生尝试在原地运球的同时进行其他动作,如蹲跳运球、原地转身运球等,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分组比赛: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原地运球比赛或者进行篮球运球接力赛,增加游戏性和竞争性。
五、总结归纳(5分钟)1.回顾今天的篮球运球课程内容,强调正确的姿势和手部动作。
2.提醒学生需要坚持练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3.鼓励学生将运球技巧应用到实际篮球比赛中。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回家继续练习原地运球,每天坚持练习15分钟以上。
2.鼓励学生观看篮球比赛录像,学习运球技巧。
教学反思:1.教案设计合理,结合了理论讲解和实际练习,有助于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
2.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到示范规范、点拨明确,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3.教学中增加游戏性和竞争性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丰富教学内容。
4.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
小学体育课教案《原地运球》三篇

【导语】篮球进攻永远离不开的就是运球。
就算你是个纯投⼿,也不可能完全不掌握⼀点运球的基本技术。
所以运球就成为了⼤家最关注的东西,也是最在乎的东西。
娴熟的运球不但能让你的进攻更为犀利,⽽且观赏性更强,变化更多,配合节奏的变化和爆发⼒的运⽤,往往让防守队员的防守阵型搅的四分五裂。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的指导思想。
以学⽣的发展需要为中⼼,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励学⽣通过练习与体验,探寻和纠正技能动作,启发学⽣⾃学⾃练、互帮互学,并逐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促进学⽣学习能⼒的提⾼。
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章显学⽣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序的组织教学。
关注学⽣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得到技能的逐步提⾼,⼼⾥的愉悦与满⾜。
在教学过程中学⽣初步体会练中⽣疑、练中思疑、练中释疑的体育学习⽅法,培养学⽣终⾝体育意识。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选⾃⼈教版⼩学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册,内容是⼩篮球:原地运球和游戏:前赴后继。
(三)单元课次: ⼩篮球原地运球单元共安排3课次,本课是第3课次。
单元计划: 第⼀课次:初步学习篮球基本站姿、双⼿持球的⽅法,重点进⾏1—2种熟悉球性的练习,使85%的学⽣基本掌握1—2种的熟悉球性的练习⽅法。
第⼆课次:进⼀步进⾏熟悉球性的巩固练习,重点学习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使80%的学⽣正确掌握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
第三课次:进⼀步进⾏原地运球的巩固练习,重点练习与纠正原地运球低头运球的错误动作,使80%的学⽣能都抬起头来运球。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在⼈教版教材中,⼩篮球从四年级开始出现⾄六年级,技术动作呈由易到难的递进,是⼩学球类教材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学⽣年龄特点,⼩学篮球教学,主要抓熟悉球性、脚步移动、传接球、运球和投篮等最常⽤的⼏项主要技术动作进⾏教学,重点以学习基本技术和技能,提⾼⾝体基本活动能⼒为主,⽬的是使学⽣初步掌握基本技术,懂得⼀点⽐赛规则,培养篮球运动兴趣,引导学⽣积极参与,主动学练。
教研活动篮球原地运球(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全民喜爱的体育运动,在我国校园中尤为普及。
原地运球作为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培养运动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质量,我校特开展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活动目标1. 了解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原地运球教学方案。
3. 提高教师对原地运球教学的认识,提升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
三、活动内容1. 原地运球基本技巧讲解2. 原地运球训练方法探讨3. 教学案例分享4. 教学反思与改进四、活动过程(一)原地运球基本技巧讲解1. 球员应站在篮球场中央,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曲。
2. 双手将篮球握在胸前,手指自然分开,掌心相对。
3. 以右手运球为例,将篮球从胸前推出,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将球控制在胸前。
4. 左手同理,注意手指和手腕的协调配合。
5. 运球时,球应始终在胸前,避免触地。
(二)原地运球训练方法探讨1. 初级训练:球员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原地运球练习,熟悉基本技巧。
2. 中级训练:球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原地运球,提高球感和耐力。
3. 高级训练:球员在行进中或面对防守者的情况下进行原地运球,提高实战能力。
(三)教学案例分享1. 案例一:通过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设置“运球接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原地运球。
2. 案例二:采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训练。
3. 案例三:结合实际比赛场景,让学生在模拟比赛中练习原地运球,提高实战能力。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加强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4. 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为提高篮球技能奠定基础。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游戏教案三篇

【导语】以运球为训练主线,以学⽣发展为本,引导学⽣熟悉篮球球性,掌握篮球原地运球和⾏进间运球的技能,提⾼学⽣的⾝体素质,努⼒使学⽣成为课堂上⾃主学习的快乐⼩主⼈,®⽆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学习⽬标1、让学⽣初步了解篮球原地运球动作,激发学⽣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原地运球的学习与游戏活动;2、通过各种球性练习,初步掌握⼿指分开,掌⼼空出的运球动作技术,80%以上学⽣能够基本掌握原地运球动作要领;3、使学⽣在练习中展⽰⾃我,培养⾃信⼼,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并体验学习中的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教学内容1、球性及拍球练习;2、游戏:拍球多样接⼒。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运球时球与⼿的触球部位;难点:⼿触球似“粘球”的感觉;课的部分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活动组织⽅法时间开始部分⼀、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报告⼈数;2、师⽣问好,安排见习⽣,并提出安全事项;⼆、热⾝:听从指挥,抢球游戏;教师让学⽣做摸⽿朵、抹⿐⼦、摸脚、原地快速跑、转圈、跳跃等动作,中途听⼝哨声进⾏抢球游戏。
1、教师接受报告、向学⽣问好;2、安排见习⽣,并提出安全事项;教师喊各种动作⼝令,随机发出抢球哨声;1、体委整队检查⼈数,向⽼师报告;2、见习⽣到指定位置,并注意安全;学⽣认真听取游戏规则,并积极参与到抢球游戏中来。
要求:学⽣在听到⼝哨声的第⼀时间以最快速度做出抢球动作,注意安全。
组织:++++++++× ×× ×× ◎ ×× ×男⼥分别⾯对⾯站在球的两侧。
10分基本部分⼀、球性及拍球练习;1、双⼿抛接球练习;2、单⼿抛接球练习;(⼩组观看⼿型图⽚)3、左右⼿交替拍球接球练习;4、单⼿连续拍球接球练习;5、单⼿连续向下拍球练习;(体会⼿粘贴球的感觉)动作要领:五指⾃然分开,⽤⼿指和指根部位触球,掌⼼空出不碰球,⼿腕、⼿指⽤⼒按拍,做出随球与迎球动作。
小学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小学篮球原地运球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小学篮球原地运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篮球原地运球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小篮球游戏活动,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初步掌握原地运球及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学会在游戏中运用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运球游戏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能在课堂内自觉、自律、自强,并不乏个性的张扬。
教学内容:篮球:运球游戏教学重点:高、低运球教学难点:运球按拍球方法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集合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4、检查服装;5、组织队形:xxx(要求:集队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引入课的内容:同学们在观看篮球赛时,双方队员出神入化的球技、球员健美的风姿。
同学们一定也想象他们一样,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
但是,要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多练习。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练习,为打好比赛打下基础。
二、准备活动:1、教师带领学生沿篮球场跑1圈2、球操。
(1)上肢运动;(2)腹背运动;(3)体转运动;(4)正、侧压腿;(5)腕踝关节运动。
组织队形:扇形(学生在三分线外站立,教师在三秒区内)教法:教师领做,学生跟随练习。
要求:动作协调、到位。
三、基本部分:运球游戏(一)耍球游戏:1、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1)双手抛接球;(2)环绕交接球;(3)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2、学生自耍球练习。
(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组织队形:散点(二)原地运球游戏:1、原地高、低运球:教法:(1)让学生在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原地运球练习。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况。
小学体育与健康小篮球原地运球说课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小篮球原地运球说课教案【开篇】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小篮球原地运球是培养学生基本篮球技能和体育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该项运动,学生能够全面锻炼身体、提高协调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本篇教案将分为四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评价与评估。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小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要领,了解正确的运球姿势、手法和使用技巧。
2.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小篮球原地运球,提高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和自信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促进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的小篮球原地运球姿势、手法和使用技巧。
2.教学难点:教学内容涉及较多细节,需要学生逐步掌握并运用于实践中。
【教学内容与方法】1.步骤一:引入通过展示与篮球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篮球在运动中的重要性,为学习小篮球原地运球做好铺垫。
2.步骤二:示范与解释教师示范小篮球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手法和使用技巧,并仔细解释每一个细节和动作。
通过反复演示,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模仿。
3.步骤三:练习与巩固①分组练习:根据学生的篮球水平和身体素质,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同组内部的练习。
老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包括单手运球、双手运球、眼睛闭合运球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②配对对抗:将学生两两配对,进行小范围对抗练习。
通过与同伴的对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小篮球原地运球的技巧,提高反应能力和协作能力。
4.步骤四:总结与拓展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小篮球原地运球的要点和技巧,并对学生的运球姿势、手法进行指导和纠正。
同时,开展与小篮球原地运球相关的团体活动,如小组赛等,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评价与评估】1.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运球动作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估。
小学体育优质课《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教案2篇

内容。
3.指导学生进行准备活动。
4.师带生进行运动操的练习。
1.师带领学生进行熟悉球性的练习
2.教师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徒手手部的动作要领。
1)师边讲解边示范。
2)指导学生手部动作和双脚动作。
3.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单组学生先持球练习
4.引导学生尝试性的行进间运球
5.教师巡视指导。
6.师评价
2.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手部动作。
1)学生边观察边积极模仿。
2)学生认真模仿手部和双脚动作。
3.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
4.学生分小组练习行进间运球。
5.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1.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
2.学生积极进行游戏活动是练习
3.学生积极参与。
1.学生进行放松运动。
2.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小结,
3.帮助老师收拾器材。
2
×
8
2’ 30”
队形:圆形站位
教与学:
A学生听音伴进行练习。
B教师巡视辅导。
要求:
动作到位,精神饱满。
四
15’
3
3
3
4
2
(一)手球球性基础练习:
1、原地左右手交替拍球
2、行进间运球
(圆圈内运球断球)
3、抛接球
(自抛自接、互抛互接)
4、肩上单手传接球
(两人一组、规定距离)
(二)小游戏:
趣味射门
50
10
20
20
8
10’
~
12’
1’30”
队形:散 点
教与学:
A教师示范讲解每一个动作的要领。
B学生带着“怎样才能做得更好”的问题进行每一个动作的模仿练习。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篮球技巧部分,具体章节为《篮球基本技能:原地运球》。
详细内容包括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手法练习、腿部协调性训练以及简单的原地运球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球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原地运球时的手法和腿部协调性。
教学重点: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篮球若干个,篮球架若干个,哨子一个。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篮球,穿着舒适的运动服和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篮球热身活动,如传球、跑步等。
教师展示原地运球的动作,引导学生关注动作细节。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包括手法、腿部协调性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互相评价,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4.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原地运球接力游戏,提高学生的球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积极参与,享受运动乐趣。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2. 内容:动作要领:手法、腿部协调性练习方法:分组练习、游戏环节注意事项:保持身体平衡、球感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原地运球,每天至少10分钟,连续一周。
2. 答案:学生需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篮球俱乐部或校队,提高篮球技能,培养兴趣爱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3.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4. 游戏环节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手法:强调掌心空出,用手指肚触球;手腕灵活转动,控制球的高低和速度。
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体育四年级上册

小篮球:原地运球教案单元教材小篮球单元总课次/本课次课型新授课本课内容小篮球--原地运球(水平二)授课日期课课练游戏授课教师学校教学目标1.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到篮球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学习中,在活动中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2.使学生了解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技术要领,初步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增强安全意识;3.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弹跳能力以及控球能力;4.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培养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手触球的部位,运球时球与身体的位置。
2.难点: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场地器材篮球场1块、篮球41个、口哨1个、标志桶4个。
课的环节学习内容教法策略与方法学法策略及练习时间、组(次)数、强度教学组织与要求导课热一、课堂常规1.集1.整队集合清点人数。
2.像学生问好。
1.体委向老师报告人数。
2. 向教师组织:¤♀♀♀♀♀♀身5’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3.宣布教学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二、准备部分1.慢跑热身。
2.球操(跟我做)3.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并提出要求。
4.音乐声伴随慢跑热身。
5.听音乐师生一起做球操。
问好。
3.认真听取教师宣布内容和注意的事项。
4.听教师口令并执行。
6.跟老师一起做球操。
♀♀♀♀♀♀♀♀♂♂♂♂♂♂♂♂♂♂♂♂♂♂要求:“快、静、齐”,一切行动听指挥。
基本部分(学、练、赛、评)25'1.学生自己练习。
2.教师讲解示范原地运球动作要领。
口诀:两腿弯曲站两眼1.讲清练习方法,学生尝试练习。
2.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师自主学习。
a.五指应该怎样?b.掌心应该怎样?c.手应该按拍球的什么部位?3.教师讲清1.自主尝试原地运球。
2.带着问题按组观看视频,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练习。
3.认真听讲,根据教师的练习方法练习,注意抬头观察。
a.认真听讲。
练习队形要求:积极练习,积极参与。
向前看小臂带手腕掌心空着按篮球玩的转护球手要打开4.无敌烽火龙(比赛)练习方法,组织学生练习。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原地运球》6篇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原地运球》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原地运球》精选6篇(一)教案:原地运球1. 教学目标:- 了解运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感知能力;- 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
2. 教学准备:- 运动场地;- 运球的器材,如篮球、足球等;- 指示物,如锥子或短杆。
3. 教学步骤:- 准备阶段:- 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准备身体;- 将运动场地整理好,确保安全。
- 演示阶段:- 向学生介绍运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如手部握球动作、手臂伸直、固定视线等;- 演示如何在原地运球,学生观察并理解。
- 练习阶段:-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一起,将锥子或短杆放在自己面前一米远的地方;- 学生按照演示的动作和技巧,用合适的姿势开始原地运球;-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动作错误,并鼓励他们小心操作。
- 深化练习:- 改变运球的要求和条件,例如:- 改变运球的速度,让学生尝试快速运球和慢速运球;- 添加转身或踢球等动作,增加难度;- 增加小组之间的竞争,看哪个小组运球得最快或最稳定;- 添加其他障碍物,如折叠椅或跳绳,让学生绕过并继续运球。
- 结束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运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球技巧进行自由活动或游戏。
4. 注意事项:- 学生在进行运球活动时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或扭伤; - 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意识,避免碰撞或伤害他人;- 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运球技巧后,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和挑战。
5. 拓展活动:- 将运球与其他体育项目结合,如进行运球中跑等活动;- 制定比赛规则,让学生进行运球比赛,提高竞技能力;- 展示某种运球技巧,并鼓励学生尝试模仿和创新。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原地运球》精选6篇(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双脚夹包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爆发力和耐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1. 足球。
小学篮球课运球教案(通用6篇)

小学篮球课运球教案(通用6篇)小学篮球课运球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原地运动的方法,并且能够控制球的落点【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比赛的方式,能够提高力量上下肢的协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游戏比赛中增强团队凝聚力,学会克服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手指与球的接触部位,按拍时随球与迎球动作【难点】手腕、手指按拍篮球的动作协调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3分钟)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三面转法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7分钟)1、一般准备性活动:图形跑方法:按照地上已经画好的图形,学生排成一路纵队跑步,要求学生整齐有序,口号响亮。
2、专门性准备活动:滚球接力,分成八组,一组一个球,要求球始终在地面滚动,滚到指定位置在滚回,接力给下一个人。
(三)基本部分(25分钟)1、讲解示范:老师讲解原地运球的方法,学生注意观察老师在运球过程中的手型,以及球的落点。
2、学生练习(1)在老师的口令和下有节奏的进行原地徒手运球练习(2)原地的有球练习,成体操队形散开,让让每个学生以自己为中心,半径为1米内画一个圆,要求学生能够在圆内运球,不出圈。
(3)随着学生对运球的熟悉掌握,圆圈要求越来越小,在原定能够控制住球的落点,争取能在原地运球。
3、游戏学生原地运球,老师用卡片展示数字,要求学生在运球的过程中快速看到老师所展示的数字并报出数字多少。
比一比谁能够快速准确的四、结束部分(5分钟)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五、场地器材:小篮球30个、标志物12个、录音机1台、磁带2盒、篮球场。
六、预计负荷: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名师教学设计《小篮球:原地运球》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小篮球:原地运球》完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原地运球动作要领讲解与实践。
2. 原地运球团队配合练习。
3. 原地运球比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原地运球的动作连贯性与稳定性。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展示原地运球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2.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比赛法:设置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重点讲解手指、手腕的动作和球感的培养。
3. 实践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原地运球,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团队配合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团队配合练习,培养协作能力。
如两人一组,一人运球,一人防守,互相练习。
5. 教学比赛(10分钟)设置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巧。
可以分为小组比赛和个人比赛,评选出优秀成绩的学生。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原地运球技术的掌握程度,包括动作准确性、连贯性和稳定性。
2. 观察学生在团队配合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其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通过比赛,评估学生的实战能力和运用技巧的熟练度。
七、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的准备,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
2. 足够数量的篮球,以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练习的机会。
3. 教学视频或图片,用于示范和分析原地运球技巧。
4. 计时器或比赛记录表,用于比赛环节。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练习前进行了充分的热身,以减少运动伤害的风险。
《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水平一(二年级)《篮球-原地运球》体育课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贯彻“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体现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 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程度, 让每个学生享受到被重视的感受, 从而乐于学习、乐于享受学习成功过后的喜悦感。
二、教材选择:本节课是小学水平一小篮球的教材内容。
以原地运球基本技术为主, 加以篮球游戏为辅, 将小篮球活动能力练习与基本技术有机的结合, 以促进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提高。
1.教材分析:篮球教学的目的是用篮球运动的手段和方法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身体。
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一些篮球的基本技术和技能, 初步掌握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 发展上肢特别是手指手腕的力量和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以及思维判断能力等身体素质和控制球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2.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水平一二年级的学生, 虽然大部分学生在一年级都接触过篮球, 但所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设计多种练习方法, 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 认知目标: 学生建立原地运球的动作概念, 了解掌握原地运球技术动作要领。
2. 技能目标:基本掌握原地运球技术要领, 60-70%学生可以自己运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品质, 学会欣赏他人, 增强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手指和球的接触部位, 按拍时随球与迎球动作五、教法和学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篮球原地运球, 由于是新授课, 因此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建立原地运球的动作概念, 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课的教法手段设计上采用讲解法、图示法、动作示范法、语言鼓励法、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循环练习法等。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6篇)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6篇)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1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学生。
他们天真活泼,模仿力强、喜欢表现,但好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一部分还存在任性、娇气等不良的心理倾向。
为此,针对他们喜欢游戏、喜欢展示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我选择以小篮球游戏为活动主形式,以对篮球的兴趣营造浓厚个人竞争和团体合作氛围。
二、教学理念由此,在设计理念上,我认真渗透素质教育思想,积极创新体育教学形式,以学生的心理趋向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贯彻落实“快乐体验”的课题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
三、教学目标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以及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初步预设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快乐锻炼,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2、知识与技能:发展协调、灵敏的素质,促进智力开发。
3、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通过各种小篮球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
难点:在练习中,能够掌握小篮球的活动方法,做到自主学练和团队合作锻炼,场地器材:一块篮球场地、学生每人一个小篮球。
四、教法、学法预设为了达成以上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初步预设本课教法、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设疑法、演示法、练习法、激励法等。
学法:观察法、尝试法、游戏法、合作法、竞赛法等。
五、教学程序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趣的游戏最能吸引他们进入课堂角色。
我将以“把球拍起来”设为难题,去激趣。
一入课就在情景中带领学生去探究小篮球的弹跳特性,学生的活动热情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和调动出来。
通过创设“缉私行动”让学生进一步开展兴趣活动,激发学生对小篮球技术的渴望,提高学生的迅速反应、灵敏运动能力。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入“把球传起来”的主体活动中,学生兴致盎然,奔跑传接球、躲闪,循环反复,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达到了一定的技术锻炼,让全体学生沉浸在愉快地学、练氛围中,享受体育活动的快乐,陶冶身心。
小学体育课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

小学体育课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教案名称:小学体育课篮球原地运球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第六章第二节篮球原地运球。
2. 详细内容:学习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包括手指拨球、手腕灵活性、身体协调性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2. 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篮球原地运球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体育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手腕灵活性和身体协调性。
2.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篮球、篮筐、标志物。
2. 学具:篮球、运动服装、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示范篮球原地运球,让学生初步感受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篮球原地运球练习。
4. 单个学生示范与指导:教师挑选学生进行示范,并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指导。
5. 比赛与评价:学生进行篮球原地运球比赛,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篮球原地运球基本技巧手指拨球手腕灵活性身体协调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
练习篮球原地运球,并拍摄视频。
2. 答案: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保持身体平衡,用手指拨球,手腕灵活,身体协调。
练习篮球原地运球的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其他篮球技巧,如传球、投篮等,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比赛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小学体育课篮球原地运球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手腕灵活性和身体协调性。
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手指拨球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手指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手腕灵活性的练习,如手腕的旋转、抖动等,以提高手腕的灵活性和控制力。
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

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动作要领以及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和动作要领。
难点: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篮球若干、篮球场地。
学具:篮球、运动服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热身,引导学生进入篮球教学情境。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和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原地运球练习。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实践比赛(10分钟)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运用原地运球技巧进行对抗。
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篮球原地运球1. 基本手势2. 动作要领3. 基本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篮球原地运球基本动作练习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行练习篮球原地运球基本动作,拍摄视频或照片,提交给教师。
2. 作业题目:篮球原地运球技巧挑战答案:学生分组进行原地运球技巧挑战,拍摄视频或照片,提交给教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篮球比赛,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比赛中,提高学生的篮球竞技水平。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和家长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和动作要领,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重点解析:1. 基本手势: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正确的手势是进行原地运球的基础。
名师教学设计《小篮球:原地运球》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小篮球:原地运球》完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
2. 原地运球的变化动作。
3. 团队合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和变化动作。
2. 教学难点:原地运球的动作连贯性和稳定性。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
2.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3. 游戏法:设计篮球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活动全身关节。
2. 基本技能训练:讲解并示范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让学生分组练习。
3. 变化动作训练:讲解并示范原地运球的变化动作,让学生分组练习。
4. 团队合作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教学比赛:设计篮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巧。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教师进行总结。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和变化动作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教学比赛,评价学生在实际比赛中的应用能力和竞技水平。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教学方法不当或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的问题。
2. 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3.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篮球比赛,巩固所学技巧。
2. 推荐学生参加篮球培训班或俱乐部,提高其篮球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篮球相关赛事,培养其篮球兴趣爱好。
九、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提供宽敞的篮球场地,满足教学需求。
2. 篮球:准备足够的篮球,保证每位学生都能练习。
3. 教学视频:收集篮球原地运球的教学视频,供学生参考学习。
十、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学生分组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减负增效”的课题研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每个孩子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满足心理需求。
(二)教学内容
三年级篮球——原地运球北京版教材第三册
(三)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人体基本活动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它具有对抗性、集体性和游戏性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小篮球原地运球,主要学习运球的基本方法,它是篮球运动中最为基础的内容,通过学习,体验球性,教师传授,学生体验,初步掌握原地运球方法,发展手、臂的小肌肉群力量,促进运动动作准确、灵活、协调性发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行进间运球技术打下基础。
该项目的教学重点是手触球的部位和时机,并且在学习中培养抬头运球和两手都能运球的能力。
本课重点解决手触球的时机,提高控制和支配球的能力。
通过辅助教材游戏:协作跑的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侧身跑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灵敏素质,提高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聪明好动,思维活跃,已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的能力,普遍对篮球运动非常热爱,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已学习过简单的拍球、原地投篮等篮球游戏,已有一定球性基础,在第一次课中,学生进行了熟悉小篮球的球性的练习,并且能够正确的掌握手触球的部位。
所以本课将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地按压球和随球缓冲的技术动作。
(四)单元课次
本单元共4课次,本课为第2课次
(五)教学目标分析
1.进一步学习篮球原地运球动作,初步掌握原地按压球和随球缓冲的技术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控球能力。
2.通过游戏:协作跑的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侧身跑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灵敏素质,提高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与合作学习的习惯,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手触球的时机准确
难点:手随球,球粘手
(七)教学过程
课时计划
年级:三年级人数:22人课次:第二课次授课教师:商维禹
分二、游戏:协作
跑
游戏方法:两人手臂交叉持两球站立,用侧身跑的方法向前跑出,10米折返,用时最短的组获胜。
6
/
7
分
钟
2
/
3
次
11、教师小结
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方
法及规则。
2、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1、学生认真听讲
2、分组进行游戏
3、学生讨论,再次游戏
4、师生评价
组织:
两列横队
△△△
练习侧身
跑,为以
后学习篮
球项目做
铺垫
培养兴趣
和动脑学
习的意识
结束部分一、放松游戏:
球顶球,保平衡
二、教师小结
三、宣布下课,
师生再见
2
/
3
分
钟
教师示范
教师总结本节课情况
学生两人一组练习
学生与老师互相评价
组织:四列横队放松身心
预计练习密度:30-35%
预计平均心率:110次/分钟左右场地器材:篮球23个
自制教具11个
呼啦圈4个
球托11个
标志杆12根
安全措施:课前检查上课所用场地、器材,课上带领学生做好充足准备活动,练习中随时提示学生听从指挥,有序练习,提高安全意识。
(八)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评价方式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动作语言评价
学生间还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比赛检验等多种评价方式
2.评价量规:
若用中间过渡,则得到“一星级”的评价,即将一个标记贴在胸前
若直接运到两点,则得到“二星级”的评价,即将两个标记贴在胸前
(九)教学设计特点及反思
1.自制教具,有效帮助练习
本课教学重点是手触球的时机准确,这要求学生有非常高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学生在利用教师自制的教具练习时,借助松紧适度的皮筋弹力,体会到手按压后随球上引的感觉,理解运球时手触球的时机是球向上反弹的时候。
此外,半个空竹的形状类似半球,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球手型。
2.多元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本课采用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教师给予激励性的语言评价,肯定练习效果,树立学生的信心。
学生在运用“小帮手”练习时,观察者会用孩子的语言来提示练习者改进动作,即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增加了评价的密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在进行快快报时的游戏时,通过组内讨论,碰撞出火花,激发练习兴趣。
让学生体会到篮球运动可以自己单人练习,也可团队配合,不仅投篮得分吸引人,很多的篮球游戏也非常有意思。
学生自评是通过运球砸点的环节进行。
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砸点的目的是对自己进行评价,只有球粘在手上,才能更好的变向,更好的控制球。
学生会通过有效的观察,为自己进行客观的学习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既便于操作,又利于学生观察理解,同时教师可以一目了然的观察到学生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