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备课教案一、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初步认识小数的过程,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读写小数。
2、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小数大小并发展数感。
二、单元分析本单元是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感悟小数的含义.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本单元的小数教学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
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三、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小数。
2、认识小数的学习过程。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难点:1、小数部分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小数》整体感受课及尝试研究课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数知识的首次课,因此安排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场景入手,创设各种活动,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小数,并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下经历通过商品价格认识小数的过程过程与方法:学会认识小数。
2. 能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小数。
能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体会合作交流的学习经历。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炫我两分钟:讲小数的故事: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数学王国,在这个国度中,四处都是数字、数学符号,其中小数点也生活在这里。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年月日 冀教版 (4)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年月日冀教版 (4)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数动员》。
本单元主要讲解数的认识、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大小比较以及数的简单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识和读写100以内的数2.能够比较和排列100以内的数3.能够初步掌握数的加减运算4.能够通过游戏等途径巩固数学知识三、教学重点1.认识和读写100以内的数2.排列100以内的数四、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数的加减运算五、教学方法课堂讲述、小组合作、游戏六、教学过程1. 归纳总结老师先带领学生对前面几节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从中归纳总结,如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读法与写法等。
2. 认识和读写100以内的数老师在黑板上随机写下一些数字,让学生分别快速说出数字的名字,如“24”读成“二十四”,“79”读成“七十九”,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
之后再请学生试着将数字写出来,老师可以随机喊出一个数字,让学生尝试写出来,遗漏或错误的再帮助纠正。
3. 排列100以内的数老师可以通过排队晋级、抓阄等游戏形式让学生来体验排列的过程。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再次提醒学生比较数的大小和掌握数的大小排列方法,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4. 数的加减法设计了以下几道小问题,让学生初步接触数的加减运算:•10 + 20 =•40 - 30 =•15 + 35 =•50 - 20 =老师可以通过这些简单的计算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的加减法。
5. 游戏巩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游戏形式,如口算比赛、闯关游戏等,通过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七、板书设计认识和读写100以内的数排列100以内的数数字快速说出数字的名字游戏体验排列随机写数字,快速写出名字比较数的大小控制着序列的正确八、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2.每天在家背诵1-100的数字并能快速读出来。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针对数的加减法进行了初步介绍,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加减法的概念和应用。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一、旋转与平移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
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一、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
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二)说一说: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二)说一说: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
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四、作业:课本第4页的第4题。
教学随笔: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一、在方格纸上移动图形(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1、指导学生边操作、边交流。
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5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
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
1、出示问题,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再交流。
2、鼓励学生画出其他平移后的图形。
三、练一练:课本第6页的练一练。
第1题:师生一起边讨论,边填空。
第2题:鼓励学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线。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教案标题: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三年级下册数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简单的几何图形、时间、长度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点:1. 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2.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的几何问题解决。
教学难点:1. 数的运算中的进位与退位;2. 几何图形的辨认和简单的几何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1. 教材: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 教具:数学教具、几何图形模型、计算器、挂图等;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数学动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 通过提问和讨论,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根据教材内容,讲解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进位和退位等。
2.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物教具,让学生理解数的运算规则和进位退位的方法。
3. 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巩固所学内容。
三、示范与练习(15分钟)1. 设计一些示范题,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进行解答,并进行批改和讲解。
2.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利用几何图形模型,讲解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的几何问题解决方法。
2. 设计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提出问题和困惑。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动画播放、实物教具、互动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较小数的大小-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较小数的大小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小数点位置,比较小数的大小;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阐述小数点的位置和大小比较的方法;3.能够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从而解决小数的大小比较问题。
二、教学准备1.白板、黑板、彩色粉笔;2.教具箱(有透明器、小数市场、10元纸币等教具);3.学生个人白板及白板笔。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小学生的“数字世界”正在变得更加多样化,小数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却成了学生最容易混淆和不理解的事情之一。
在今天的课上,我们将一起来探讨、理解和运用小数的大小比较。
2. 讲解新知识(15分钟)1.我们知道,小数点的位置决定了小数的大小。
小数点位置靠左的数比位置靠右的数大。
例如:0.2 > 0.14、0.24 > 0.23。
2.如果小数点位置相同,我们可以把小数看成“小数族”,这样比较大小就像比较大小数一样(把“0”去掉)。
例如:0.36 > 0.23。
可以看作是3.6 > 2.3,去掉小数点之后比较。
3.如果两个小数都有很多位,我们可以把它们中间用逗号隔开,然后将它们看成两个整数来比较。
例如:0.4667 > 0.1427,可以把它们转化为4667 > 1427来比较。
3. 练习与探讨(25分钟)1.教师出题,学生举手回答或通过个人白板提出自己的答案:–0.3 和 0.36 谁大?(0.36)–0.025 和 0.39 谁大?(0.39)–0.062 和 0.125 谁大?(0.125)–0.65 和 0.26 谁大?(0.65)–0.015 和 0.074 谁大?(0.074)–0.24 和 0.3 谁大?(0.3)2.教师在白板上写下一个包含三个小数的复杂比较问题,让全班一起来思考,分析,讨论如何化解这个问题。
3.学生转换思路,从小数点的位置、小数族、整数大小比较等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案全集(53页)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全集年、月、日第1课时 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24时计时法,会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学会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交换。
教学过程:生活导入:介绍普通计时法(出示钟表)。
师: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可能再干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上午 8:00下午 8:00师:原来一天中有两个8时,一个是上午8时,一个是下午8时,这种计时方法是普通计时法。
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a:17时30分《动画城》开始播放。
b:17时30分就是下午5时30分。
c:晚上7时《新闻联播》开始播放。
d:00:30《半边天》开始。
……师:这些节目预报表中用的还是普通计时法吗?这里用的是一种新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板书)。
介绍24时计时法钟面上只显示12时,所以同一时间在一天内显示上午和下午2次,常引起误会,因此邮局、交通、机场等部门计时时,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合作探究24时计时法:观察钟面:12时(夜里)说明:晚上的12时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说成是0时。
24时计时法就是从0时计时了。
观察第二个钟面:转动到中午12时说说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一天没有结束。
继续转动到12时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在小组中和同学交流一下。
得出:时针在钟面上转2圈,就是一天,一昼夜有24小时。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师小结:用24时计时法时,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从中午的12时到夜里的12时,时针所指时数要加上第一圈走过的12小时。
如:下午2:3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4:30或14时30分。
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展开。
学生通过本次教学,能够掌握简单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交钱、测量等等。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概念2.能够熟练运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方法3.能够应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到实际生活中,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方法•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应用2. 教学难点•把增加或减少的数分别补在千、百、十、个位上进行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应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进位加法的定义及应用2.退位减法的定义及应用2. 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2.示例演练3.课堂练习五、教学过程1. 教师讲解(15分钟)•回顾上节课所学相关内容,并让学生复习。
•讲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概念,并带领学生进行举例,加深学生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理解。
2. 示例演练(20分钟)1.让孩子学习现实生活中“进位加法”的应用,比如:交钱、计算时间等,然后提供一些示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如:121+39=,346+254=等。
2.让学生学习现实生活中“退位减法”的应用,比如:测量等,然后提供一些示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如:500-212=,1000-648=等。
3. 课堂练习(15分钟)1.让学生进行自我训练,老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考试题:请完成以下计算:1)甲乙两人买了两件衣服共花了220元,若甲买的一件衣服比乙贵30元,求甲买一件衣服的价钱。
2)三个同学一起为学校修建了一个小花园,如果a同学修了1/3,b同学修了1/2,那么c同学修了几分之几?3)可乐饮料每盆4瓶,买2盆饮料共花了80元,若每瓶饮料的价格相同,求一瓶饮料的价格。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基本掌握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方法,企图通过实践进行计算,通过互动环节,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并深入理解了数学的规律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24时计时法 冀教版(表格式)
题。
2、深化对
24时记时
法的认识
(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在引导他们联
系生活经验用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
分别表示出相应的时间。
)
2、生活中的24时计时法。
银行、超市营业时间
公路上禁止机动车通行的标识。
追问:小红的爸爸早上7时去上班从
这里经过,他违反交通规则了吗?
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公共场所用的
都是24时计时法?
四、总结
提高
学生梳
理所学新
知
经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
计
24时计时法
8:00 10:30 12:00 16:00 22:30
上午8:00 上午10:30 中午12:00 下午4:00 晚上10:30
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年、月、日第1课时 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24时计时法,会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学会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交换。
教学过程:生活导入:介绍普通计时法(出示钟表)。
师: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可能再干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上午 8:00下午 8:00师:原来一天中有两个8时,一个是上午8时,一个是下午8时,这种计时方法是普通计时法。
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a:17时30分《动画城》开始播放。
b:17时30分就是下午5时30分。
c:晚上7时《新闻联播》开始播放。
d:00:30《半边天》开始。
……师:这些节目预报表中用的还是普通计时法吗?这里用的是一种新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板书)。
介绍24时计时法钟面上只显示12时,所以同一时间在一天内显示上午和下午2次,常引起误会,因此邮局、交通、机场等部门计时时,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合作探究24时计时法:观察钟面:12时(夜里)说明:晚上的12时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说成是0时。
24时计时法就是从0时计时了。
观察第二个钟面:转动到中午12时说说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一天没有结束。
继续转动到12时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在小组中和同学交流一下。
得出:时针在钟面上转2圈,就是一天,一昼夜有24小时。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师小结:用24时计时法时,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从中午的12时到夜里的12时,时针所指时数要加上第一圈走过的12小时。
如:下午2:3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4:30或14时30分。
练习:练一练的1、2、3。
教学随笔:第2课时计算经过时间教学目标:知道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面积-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面积-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什么是面积。
2.学生掌握测量面积的方法和技巧。
3.学生学会应用测量面积的工具进行实际测量。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掌握测量面积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学会应用测量面积的工具进行实际测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内容,重温线段、角度、相似等概念,为后面学习面积做好铺垫。
2. 认识面积1.定义面积的概念:将平面内一个具体的区域所包含的所有单位正方形“叠”起来,这个“叠法”的正方形个数就是这个面积的“大小”。
2.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手工制作一个正方形,将这个正方形分成若干小正方形。
要求学生通过这个实物模型感受一个区域的面积,引导学生认识面积的概念。
3. 测量面积1.学生了解测量面积的工具:面积计。
2.学生通过老师示范,熟练掌握面积计的测量方法和操作。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践应用测量面积的方法,并填写测量结果。
4.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实际物品的面积来加深对面积概念的认识,如教室、教学楼、操场等场所的面积。
五、课堂练习为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可以开展一些课堂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测量面积的方法和技巧。
六、总结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对面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教学,学生已经了解什么是面积,掌握测量面积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应用测量面积的工具进行实际测量。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帮助学生掌握了测量面积的方法和技巧,这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在实践应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较特殊的区域难以测量等问题。
为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逐一解决,并结合更多的实践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面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
-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能够辨认常见的三位数。
- 培养学生进行数字的排列组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 研究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记忆常见的三位数。
- 进行数字的排列组合。
教学内容和安排
1. 第一课: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研究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进行口头朗读和书写练。
2. 第二课:辨认常见的三位数
-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类,辨认常见的三位数。
- 进行图示辨认和配对练。
3. 第三课:数字的排列组合
- 学生通过分析和组合,了解数字的排列组合。
- 进行数字游戏和填空练。
教学方法
- 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教学。
- 游戏法: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数字游戏,加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评价
- 教师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参与度。
- 学生完成课堂练和作业的情况。
- 学生的口头回答和书写表现。
教学资源
-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 课堂黑板、彩色粉笔。
- 课件展示和数字游戏所需的物品。
教学延伸
- 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数字的识
别和组合。
- 鼓励学生参与数字游戏和竞赛,加深对三位数的理解和掌握。
长度与小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长度与小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读取长度单位,并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2.能够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学会小数的加减运算,以及能够进行小数与整数单位之间的互换操作。
二、教学重点1.小数的定义及数值转换。
2.小数和整数单位换算的公式和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1.教会学生如何将小数和整数单位相互转换。
2.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好教学PPT,或许可以在课堂上绘制相关图形和图表。
2.需要准备大量实物,比如钢尺、计分器等长度工具。
3.准备好课本和相关的练习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长度工具,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差异。
随即切入数学概念,提出小数概念的定义,让学生能够理解尺度是如何划分为小数单位的。
2. 学习1.小数和整数单位互换:利用百分号%的方式,即可以将小数转化成整数,也可以把整数转化成小数。
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值的运算,让学生掌握相关解题方法。
2.长度单位换算: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方式,在掌握换算公式之后,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所学知识,实现生活中的长度单位转换。
例如绘制家庭尺寸地图,或者测量班级同学的站立身高,让学生在实际中提升小数计算和长度单位换算的技能。
六、教学方法1.通过具体的实物展示和手把手实践操作,让学生理解结果的来源和建立直观感受。
2.结合案例分析、思考问题、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学习,并提出问题和疑问。
3.通过带有计算板和计算器辅助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小数运算、换算运算等实际操作。
七、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对于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的反应,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利用考试、练习册等方式进行考核,以及平时的课堂作业检查,可以全面衡量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
3.通过课堂讨论、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深度,以及是否可以应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2.发挥想象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2.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实际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包括:1.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教学所需的物品,如图形卡片等。
2.准备好教案、PPT、练习册等教具。
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情境教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小组合作等,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六、教学步骤1. 情境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小游戏或问答的方式,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和兴趣,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解决问题的方法(10分钟)教师通过图示、文字解释等方式,向学生讲解解决问题的三个基本步骤:理解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并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发言。
3. 小组合作(20分钟)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小组,并发放图形卡片,要求学生根据所拥有的卡片,合作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并鼓励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多听取并吸收组员的意见。
4. 总结及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并提出拓展的问题,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积极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效果评估主要依据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课堂中学习内容的积极性和理解情况进行评估。
八、教学注意事项1.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教案、PPT、练习册等教具,确保教学内容的流畅展开。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掌握教学效果。
3.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过程,及时纠正不合作或不当竞争的现象,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认识东、南、西、北2-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课题名称:认识东、南、西、北(二)冀教版一、教学目标•掌握东、南、西、北的方位概念,能正确使用方位词。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学会使用东、南、西、北的方位词,了解方向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方位词,了解方向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1.方位词的认识:东、南、西、北。
2.在图形上认识东、南、西、北方位。
四、教学准备•教学工具:幻灯片、教学课件、PPT。
•教学材料:针线、剪刀、各种形状的图形。
五、教学过程时间环节方法与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5min热身老师拍照:“你向哪里站?”学生回答东南西北。
老师拍照,并进行简单的介绍与发散思路。
学生积极回答10min方位词的认识介绍和归纳东、南、西、北的方位词,要求学生大声跟读五遍。
教师介绍和归纳东、南、西、北的方位回答、大声朗读,巩固方位词的掌握词20min在图形上认识东、南、西、北教师出示图形,要求学生用针线或剪刀指出东南西北的方向。
出示图形并讲解学生互相交流,进行操作,认真观察10min知识运用小组合作“找东南西北”。
分小组进行,齐心协力学生兴致高涨,积极参与5min总结向学生讲述相邻两个方位词之间的方向关系,强化学生对概念的正确掌握。
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听取老师的总结,并进行反思六、教学评价•通过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反思教学方案的优缺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较为紧密、因材施教,并循序渐进地编排课堂活动,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然而教学评价环节仍不够充分和完善,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教学评价环节的重视。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估算3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估算3教学目标•能够运用近似数进行估算,理解估算的意义•能够在生活中应用估算的方法,提高自我生活技能•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道具(水果、蔬菜等),黑板、白板/投影仪、计算器•学生准备:文具、练习册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引入估算的概念,引出估算3的内容:买水果。
2. 学习新知•通过多幅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水果,让学生感性认识到多样的水果。
•让学生分析怎么才能买到好水果,通过讨论、观察和品尝水果得出一些结论,如“形状好的柿子甜度高”,“颜色鲜艳的西红柿口感好”等。
•教师出示一箱柿子,让学生尝试估算一下这一箱柿子的数量。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称重、估算等方法得出一些结果。
•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结论帮助他们估算1斤柿子的个数。
•通过多组题目训练学生的估算能力,例如:–兔子吃了10根胡萝卜,问还有几根?–场地长30米,估算一下有多少人可以围成一个圈?–兔子每天要吃一捆草,估算8个兔子1个星期需要多少草?3.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课堂练习。
4.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题目,例如:–估算一下一个小汽车最多能装多少桶油?–估算一下一个学校的学生人数?–自己设计一组估算题目。
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市场上的水果来让学生感性认识多样性的水果,从而引出水果的好坏之分。
然后通过讨论、观察和品尝水果得出一些结论,并让学生利用这些结论进行估算。
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生活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地图上认识方向|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地图上认识方向 | 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明确东、南、西、北的方向,并在地图上进行认识和标注。
2.能够阅读简单的地图,并为位置进行方位描述。
3.了解和运用地图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4.能够在活动中进行合作探究和分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二、教学准备1.PPT课件或黑板、彩色粉笔;2.简易地图模板;3.学生作品展示板;4.地图标点器、直尺、细棒、彩笔等。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地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今天的课堂铺垫。
2. 学生探究教师将地图模板(或者简易的小方格本子)分发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他们所在的位置,并标注自己家的位置。
接下来,再检视地图上圆圈标着的位置并找出它们分别所处的方向。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表达;教师则引导学生认识东、南、西、北。
然后,让学生在地图模板上自己手工画一张地图,将教室、学校、小区等区域绘制进去,并用箭头标注它们所处的方位。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邀请同桌一起完成下列任务:1.用小合作,合作找到学校的位置并将其标注在地图上。
2.请同学用笔在地图上标明教室及公共设施的位置。
3.标明北门、东门等门的位置,并将它们标注好,让同桌给自己做个“小测验”,了解是否认可每个门的位置。
完成后,让同桌分别分享他们所闻所见,进行交流讨论。
4. 教师引导教师用特殊手段强调地图上的方位关系(也可以用一些文本或知名地图进行实际的比较),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使用地图。
引导学生明确,不同地图会有不同的使用目的和范围。
5. 课堂展示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地图放到展示板上,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展现他们的成果。
四、教学总结这一课程中,学生通过课上的互动探究,学习了地图上的基本方向,同时认识了地图制作的方法和实际应用方法,拓展了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实际操作的技能,以便他们今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图。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数学教案(三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三年级学生下学期使用的,下面分三部分对本册教材进行辅导。
一、教材内容安排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一)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第二单元——除法主要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时间主要内容:认识24时计时法和年、月、日,解决有关时间的简单问题等。
●第四单元——乘法主要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连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小数主要内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小数;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母小于10)计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一单元——旋转与平移主要内容: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第六单元——测量主要内容:在测量较长的距离中认识千米;认识时间、路程和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认识毫米。
●第八单元——面积主要内容: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²、分米²、米²),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第五单元——统计主要内容: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四)实践活动(全册共安排4个主题活动)气球装饰方案——安排在第二单元“除法”之后,是综合应用找规律和除法计算等知识的实践活动。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辅导讲座(三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三年级学生下学期使用的,下面分三部分对本册教材进行辅导。
一、教材内容安排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一)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 第二单元——除法主要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时间主要内容:认识24时计时法和年、月、日,解决有关时间的简单问题等。
●第四单元——乘法主要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连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小数主要内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小数;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 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母小于10)计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一单元——旋转与平移主要内容: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 第六单元——测量主要内容:在测量较长的距离中认识千米;认识时间、路程和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认识毫米。
●第八单元——面积主要内容: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²、分米²、米²),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第五单元——统计主要内容: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认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概念;2.能够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本规律;3.能够独立完成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本练习;4.能够灵活运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部分:导入1.导入新课:先让学生数数,然后介绍本节课讲解的两个新概念:进位和退位;2.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具体的问题来感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对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第二部分:讲解1.引入: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比如“3+9”和“17-8”,提出这些问题可能有什么影响或者难点;2.解释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方法;3.介绍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规则,并用一些实例演示。
第三部分:练习1.进行一些练习,比如解决几道加法和减法的问题;2.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加法和减法问题,相互交换来解决;3.在每道题目后,让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部分:总结1.提醒学生注意细节和常见错误;2.让学生回答问题“你们感受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对日常生活的应用了吗?”3.教师评价并总结本次课的学习。
3.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分为形式评价和常规评价。
3.1 形式评价1.让学生练习记忆的口诀和要点;2.通过手写题目或口算题目来测评学生的掌握程度;3.对学生讲解的程度和速度进行所见及所感的评价;4.翻转课堂,学生自助学习的效果等。
3.2 常规评价1.认真观察学生是否掌握了第一步——进位和退位的概念;2.仔细观察,分辨回答加法减法问题的规律和方法;3.检查学生的作业及完成的习题。
二、教学反思针对本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一主题,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1. 视觉教学法我通过设计图片和手写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方法和规律。
2. 合作学习方法在练习环节,我让学生相互交换题目并合作解决问题,强化合作和交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课题:口算乘法(一)---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8页——19页(备课人:XXX)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乘法。
数学思考:结合书的包装问题,经历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解决问题: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德育目标:获得用口算计算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学生先修内容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引起意向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乘法口诀,本节课我们就利用乘法口诀,计算一位数乘更大的数。
(板书: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二、自主学习,检查先修乐乐书店新到300本《保健小常识》,一共15包,每包20本,每本6元。
第一周卖出去4包,一共卖出多少本?分析与解答:求一共卖出多少本,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1)加法计算。
每包20本,一共4包,求共卖出多少本,用连加计算,列式计算为( )(本)。
(2)乘法计算。
求4个20是多少,可以把20看成2个十,2个十乘4等于( )个十,列式计算为( )(本)。
三、合作学习,交流展示1.一位数乘整十数出示乐乐书店情景图。
请学生读题,获取的数学信息。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师:谁能说说你们交流的结果?生:卖出4包,因为每包20本,4包就是4个20,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0×4。
师:回答非常完美,你们能计算出结果吗?板书:20+20+20+20=80(本)20×4=80(本)2.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练习课件出示:80本《健康小常识》一共卖了多少元钱?生:求总价,就需要找出《健康小常识》的单价和数量,单价是6元,数量是80本,所以应该列式为80×6。
同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80×6=480(元)3.一位数乘整百数课件出示:如果300本《健康小知识》都卖出去,可以卖多少元钱?生:求总价,就需要找出《健康小常识》的单价和数量,单价是6元,数量是300本,所以应该列式为300×6=1800(元)小组内提问题,并解答。
教师巡视指导。
四、点拨指导,总结提高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五、梯度练习,巩固提升1.练一练,第1题。
2. 练一练,第2题。
3.一头猪的体重是100千克,一头牛的重量是一头猪的5倍,一头牛重多少千克?4.学校买了5套桌椅,桌子每张50元,椅子每把30元,共用去多少元?六、达标训练,当堂反馈口算.7×80= 60×4= 50×7=40×7= 40×9= 50×6=80×5= 70×2= 60×3=90×4= 30×5= 20×9=板书设计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20+20+20+20=80(本) 20×4=80(本)80×6=480(元)300×6=1800(元)教学反思目标完成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指导情况课堂成功与不足改进方法和措施教学内容课题:口算乘法(二)---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0页——21页(备课人:李燕芬)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会正确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数学思考:结合买书问题,经历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解决问题:思考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激发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德育目标:获得用口算计算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学生先修内容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引起意向口算40×9= 50×6= 80×5= 70×2=60×3= 90×4= 30×5= 20×9=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
(板书:两位数乘一位数)二、自主学习,检查先修每本《科普读物》12元,1.买3本《科普读物》一共花多少钱?2.买7本《科普读物》一共花多少钱?三、合作学习,交流展示1.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课件出示情景图,说一说你从情景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情景图,获取的数学信息。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师:谁能说说你们交流的结果?12+12+12=36(元),12×3=36(元)10×3=30(元)2×3=6(元)30+6=36(元)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课件出示:买7本《科普读物》一共花多少元钱?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试算,指名板演。
全班交流订正。
2×7=14 10×7=70 14+70=84四、点拨指导,总结提高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先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再分别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五、梯度练习,巩固提升1.口算12×6= 13×5=22×4= 33×2=2.同学们做课间操,排成4排,每排11人,一共多少人?3.一盒圆珠笔16元,3盒多少元?六、达标训练,当堂反馈1.练一练,第1题。
同学之间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2. 练一练,第2题。
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一位数①12+12+12=36(元),12×3=36(元)②10×3=30(元) 2×3=6(元) 30+6=36(元),12×3=36(元)教学反思目标完成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指导情况课堂成功与不足改进方法和措施教学内容课题:笔算乘法(一)---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2页——23页(备课人:李燕芬)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的计算。
数学思考:在两位数乘一位数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增强运用意识。
德育目标:体会笔算乘法的方便,增强学习乘法计算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竖式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学生先修内容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引起意向70×4= 90×6= 21×4= 900×8= 0×100= 29×1= 6×11= 22×3= 7×400= 9×200=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笔算乘法)二、自主学习,检查先修一只猫头鹰一个夜晚能抓18只老鼠,一只啄木鸟一天吃掉害虫的数量是猫头鹰一天抓的老鼠数量的4倍,1.一只啄木鸟一天能吃掉多少条害虫?2.一只家燕一天能吃掉多少条害虫?三、合作学习,交流展示1. 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课件出示大自然的天使。
学生观察情景图,获取的数学信息。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师:谁能说说你们交流的结果?10×4=40, 8×4=32, 40+32=72(条)。
并板书:18×4=72(条)师:回答的很准确。
其实还可以用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边讲解方法边板书)2.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课件出示:一只家燕一天吃掉多少条害虫?师:你们能不能用竖式的方法计算出结果?7 2× 8――――5 7 6学生独立练习本上完成,指名板演。
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笔算的。
全班交流结果。
四、点拨指导,总结提高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数位上的数;(2)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十位上的数相乘后要加个位进上来的数,满几十就在百位上直接写几。
五、梯度练习,巩固提升1.练一练,第1题。
2. 练一练,第2题。
六、达标训练,当堂反馈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6×4= 85×6= 69×7= 75×9=板书设计笔算乘法18×4=72(条)答:一只啄木鸟每天能吃掉72条害虫。
教学反思目标完成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指导情况课堂成功与不足改进方法和措施教学内容课题:笔算乘法(二)---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4页——25页(备课人:李燕芬)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数学思考: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解决问题: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自主尝试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获得积极的体验。
德育目标:深入体会笔算乘法的方便,获得积极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学生先修内容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引起意向列竖式计算56×4= 85×6= 69×7=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三位数乘一位数)二、自主学习,检查先修动物园里有一只雄狮,体重是223千克,一头牛的体重是一只雄狮的3倍。
一头大象的体重是一头牛的5倍。
1.一头牛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一头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三、合作学习,交流展示1. 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课件出示动物园情景图。
学生观察情景图,获取的数学信息。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师:谁能说说你们交流的结果?生:我们是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题意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列式:223×3=6692.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师:刚才同学们的计算很顺利,老师的新问题又来了,一头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你们能不能尝试画图解决呢?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重点讨论:十位上的4和千位上的3是怎么算出来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四、点拨指导,总结提高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相乘,就对应在那一位的下面写积,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判断积的位数,可以估算,也可以用乘最高位加进位数的方法。
五、梯度练习,巩固提升1.用竖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