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保障师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和全面发展本领,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全部教职工和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必需严格遵守。
第三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和压力调适等本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四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学校心理教育引导委员会负责。
学校心理教育引导委员会成员由校领导、老师代表、家长代表、专业心理老师等构成。
第五条:学校应配备专职心理老师,并供应必需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确保老师具备心理教育知识和技巧。
第六条:各班级设立班主任,负责监督和推动班级心理教育工作。
班主任应定期与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第三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第七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认知教育:帮忙学生认得本身的兴趣、特长和优势,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
2.情绪管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学会表达、排解本身的情感。
3.人际交往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本领,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4.压力调适教育:教导学生正确面对压力,采取乐观应对策略,保持心理健康。
5.心理疾病防备: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警和干涉,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第四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第八条: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含以下形式:1.心理讲座:邀请专业心理学家或心理医生,为学生和老师做心理健康讲解。
2.心理咨询:设立心理咨询室,供应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帮忙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心理测试:定期开展心理测试,帮忙学生了解本身的心理特征和潜力,为个人发展供应参考。
4.心理活动:举办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游戏等形式的活动,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兴趣。
第五章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第九条: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机制,评估内容包含:1.老师心理素养:评估老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水平,供应老师进修和培训的依据。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文(三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文一、导言心理健康是小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导方针,制定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旨在加强学校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二、目标1. 培养小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帮助,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三、工作内容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按照学校拟定的课程表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培训班主任和心理教师的配合,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和心理活动,加强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
2. 心理素质评估每学期开展心理素质评估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评估,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和辅导,并进行辅导记录。
3. 心理咨询服务学校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主动预约心理咨询服务,或是班主任或教师推荐,以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
4. 心理健康讲座和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活动,邀请心理专家和相关人员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活动,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心理应对能力。
5. 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学校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
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四、工作机制1. 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措施,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家组,负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提供专业指导。
3. 学校心理咨询师定期参加培训,持续提高专业能力,保证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
4. 学校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研讨会等,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校学生,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等各个年级。
第三条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第四条学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评价体系,加强评价指标,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五条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评估。
第二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第六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心理素养的培养: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应对挫折、自我认知等方面的教育。
(二)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包括自杀、焦虑、抑郁、强迫症等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三)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包括各种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第七条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实现全方位、全程、全员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八条学校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教学。
第九条学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跟踪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
第三章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第十条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培训机制,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
第十一条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学术研讨会、讲座,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十二条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进行考核评价,激励优秀教师,提升整体教师队伍水平。
第四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第十三条学校每学期组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心理健康测试、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
第十四条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由学生自愿组成,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第十五条学校设置心理健康辅导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服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5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
为了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制订了相应的制度。
具体如下:1.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实际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去。
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商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
每学年初制定计划,学年末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
2.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要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建设好校园环境建议,使学生有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3.班主任工作要扎实,成为学生发展健康心理的启迪者和榜样,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指导班队工作时,要发展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4.建立心理健康辅导站,热情接待学生和家长来访。
心理辅导教师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后才可上岗。
本着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宗旨,科学地给学生以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
定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
定期举行心理辅导教师工作会,组织培训,交流工作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为保证档案资料的保密性,除心理教师,其他人不得单独呆在咨询室。
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对咨询纪录、咨询信件、心理测验数据、工作文件、参考材料等定期存档。
5.做好平时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专栏固定,信息畅通,辅导及时。
通过宣传专栏、红领巾广播等阵地,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根据学生特点、心理需求,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提高认识,全面促进心理素质。
心理教育、辅导的内容、方式要符合文化传统、国情、地方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内容要适时、适量、适度。
6.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日程之中,融进日常教育教学中。
鼓励老师开展心理教育研究,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职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三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为了有效的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介绍一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以便于学校、教师和家长能够更好地共同参与和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制度目的与基本原则:1.目的:规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基本原则:以学生为本,科学合理,灵活多样,全员参与。
二、教育实施1.课程设置: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制定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内容。
2.教材选择: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确保内容科学、丰富、系统。
3.教师培训: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
4.资源配备: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确保教学有效展开。
5.监测评估: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监测评估,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参考。
6.社会资源:积极与社会机构合作,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三、学校管理1.制定工作计划:学校制定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工作的有序推进和落地实施。
2.组织协调: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教研活动: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分享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4.宣传推广: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增加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5.保密工作:加强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确保学生隐私权的保护。
四、教师角色与职责1.角色定位: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引领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
2.职责明确: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负责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和行为方式。
3.维权责任:教师要维护学生的心理权益,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管理。
1.3 学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二、组织机构2.1 学校应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应由学校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学生代表等组成。
2.3 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3.1 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辅导、心理测评、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
3.2 学校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3.3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4 学校应定期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3.5 学校应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学生心理健康。
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4.1 学校应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
4.2 心理教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并定期参加专业培训。
4.3 学校应鼓励其他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五、心理健康教育设施5.1 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心理咨询提供适宜的环境。
5.2 学校应配备心理测评设备,为心理测评提供保障。
5.3 学校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心理健康教育设施,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6.1 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6.2 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剧表演等,提高学生参与度。
6.3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社区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七、心理健康教育评价7.1 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定期评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7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7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精选篇1一、学校成立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并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关于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要求。
并结合学校师生健康状况及各时期防病工作重点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由健康教育小组主管;学校全体师生、其他员工有参与和配合执行各项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的责任和义务。
配备1名以上兼职健康教育人员三、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包括健康体检和随访制度、健康信息传播制度、健康环境促进制度等。
四、学校实行健康体检和随访制度。
至少每年对全体学生、教职工进行健康普查,建立健康档案并科学管理。
对存在健康缺陷或疾病的学生、教职工进行跟踪随访,督促他们尽早矫正和诊治。
主要由后勤处负责。
五、学校要结合师生健康状况及各时期防病工作重点,通过课内外教育活动,利用网站、宣传栏、广播、读物、报刊、杂志等载体,定期向师生传授身心发育发展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传染病、学生常见病、食品卫生与营养、慢性疾病预防、安全与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并做好健康教育档案工作。
同时,要通过参与式、体验式的各种活动,让师生掌握各种维护自身健康的生活技能。
六、每学期要对学校环境噪声,室内空气质量、采光、照明,黑板、课桌椅的设置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定期检查监测。
要按能满足师生需要的原则设置足够的厕所和洗手设施,并定期清洁消毒。
健康教育课要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里面。
七、学校年工作计划、年工作总结中要有一定篇幅的健康教育工作内容,要详细、具体,能反映开课率及学生知行情况。
学校要有专、兼职教师授课,有教案,教案内容与教材同步,教导处定期检查教师教案。
八、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利用班、队会学习和巩固健康知识。
各班级能认真积极配合卫生室开展活动者,期末给予奖励。
未按要求开展活动的班级,在期末评估时视程度不同而降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精选篇21、教师讲课时,语言要清楚、达意,板书要端正、清晰、规范,字体大小要适中,左右方位要兼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精选10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精选10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精选10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篇1一、组织领导1、落实国家政策。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积极推进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纳入学校规划。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一般应有3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有学期或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4、成立工作机构。
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机构,每学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工作会议,并有会议纪要。
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部门,有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组织与实施,有相关的工作档案。
5、完善规章制度。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完善心理辅导伦理规范、档案管理、值班值勤、学生转介、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制度。
二、条件保障6、配齐配好教师。
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学校对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根据学生人数需要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相关心理学教育背景或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经过岗前培训,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7、加强培养培训。
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师资培训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每年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少于10课时。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和教研活动。
8、保障教师待遇。
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要计入工作量。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制定维护和调适教师心理的相关措施。
9、加强阵地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条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四条学校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心理健康工作,共同营造和谐、积极的心理健康氛围。
第五条学生、家长、教师、辅导员等要共同努力,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互相合作,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保护网络。
第六条学校鼓励教职员工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更好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
第二章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第七条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治疗服务。
第八条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评等,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心理素质。
第九条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对每位学生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并进行定期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第十条学校鼓励学生建立心理健康俱乐部和心理支持小组,通过同伴帮助和自助互助的方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第三章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第十一条学校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提供24小时心理援助服务。
第十二条学校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突发事件预案,及时处理各类心理危机事件,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十三条学校定期组织心理危机干预演练,提高师生员工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心理危机事件的及时处理和解决。
第四章心理健康评估与督导第十四条学校建立心理健康评估与督导机制,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十五条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帮助措施。
第十六条学校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进行外部评估,确定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制度

一、总则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3. 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2. 设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辅导室管理等工作。
3. 各年级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小组,负责本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
四、工作内容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班每两周至少安排一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 心理测评: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3. 心理咨询:设立心理辅导室,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个别心理咨询。
4. 心理辅导: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5.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五、工作要求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 严格执行心理咨询保密制度,保护学生隐私。
3.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意识。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工作的融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5.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档案,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六、监督与考核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2. 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本(三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规范学校内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切实维护师生的心理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学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学校管理机构、教师团队和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第四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贯穿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注重个体差异和整体关怀,全面提升师生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章工作机构和人员设定第五条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由专职人员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应配齐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
第六条学校可以设立班级心理辅导员,负责班级内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他们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辅导技能。
第七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心理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
第三章培养计划和活动安排第八条学校应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期培养计划,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活动等。
第九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包括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压力调适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内容应适度分级,循序渐进。
第十条心理健康讲座应邀请专业心理学家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讲座、演示等形式向师生传授相关的心理知识和技巧。
第十一条心理健康活动可以包括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形式,旨在增进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
第四章学生心理评估和干预第十二条学校应定期进行学生的心理评估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
第十三条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心理干预机制,及时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困扰和问题。
第十四条学校可以通过班级心理辅导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等方式进行个别或集体的心理干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为了加强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事件,我们制定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以下是该制度的主要内容:一、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应该深入到宿舍、课堂、教室等一线,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二、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建设各班应设立专职学生心理委员,负责心理健康知识的宣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心理健康信息的监测和上报工作。
各班心理委员应联系本班所有寝室的寝室长,将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现和排查工作做实做细。
班主任应每个月召开一次心理委员专项会议,了解各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期心理委员专项培训,提升心理委员的服务水平。
三、心理危机排查上报干预工作高效完成每学年的心理健康普测工作,认真做好每月的心理危机排查工作。
建立“宿舍长-心理委员-班主任-学生工作副书记-XXX”心理危机五级排查上报机制,做到心理危机事件和心理危机学生及时发现、逐级上报、合理干预。
班主任应及时了解情况,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符合重度心理危机标准的在发小时内纳入学校重度心理危机库,并上报学校进行评估;符合心理危机预警标准的纳入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库,随时予以关注。
对重度心理危机学生的监护,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应制定详细可行的监控方案,并安排负责任可靠的学生具体执行,切实保证学生安全。
班主任发现学生心理危机情况,应及时沟通学生家长,要求家长配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做好相关材料的备案工作;如遇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评估为“高危”状况的学生,需联合家长将学生送往专业医校进行诊断治疗。
四、心理危机学生的交接工作班主任在接手重度心理危机学生时,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制定详细可行的监控方案,切实保证学生安全。
当学生转学或毕业时,应将学生的心理档案和监控方案交接给接手班主任,并告知接手班主任该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所需的心理干预措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遵循公平、公正、人性化的原则,依法管理,科学运作。
第三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第四条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第二章机构设置第五条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一人,成员若干人,负责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团队成员由学校教师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组成,负责具体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第八条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导组,督导组成员由学校督导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组成,负责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和评估。
第三章工作内容第九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提供等。
第十条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人际沟通、压力调节等能力。
第十一条学校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如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第十二条学校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第四章资源保障第十三条学校将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和设备。
第十四条学校将加强对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十五条学校将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定期进行心理危机应急演练,做好学生心理卫生工作。
第五章督导评估第十六条学校将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导机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1. 总则为了促进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特订立本规章制度。
2. 目标2.1 培养学生乐观、健康、全面发展的心理素养。
2.2 防备和减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2.3 供应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2.4 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3.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3.1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引导和协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2 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充分数量和合格水平的心理咨询师。
4. 心理健康课程4.1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设置,订立合理的课程目标和学时布置。
4.2 老师应定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本领。
4.3 学校鼓舞老师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游戏等。
5. 心理评估5.1 学校定期组织心理评估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状态和发展水平的测量和评估。
5.2 心理评估结果将作为学生个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依据。
5.3 心理评估结果应保密,仅用于学生个体化引导和决策过程。
6. 心理咨询服务6.1 学校心理咨询室每天设定固定时间进行心理咨询服务。
6.2学生可以自动预约心理咨询,也可由老师、家长或同学提出预约恳求。
6.3 心理咨询室供应面对面咨询和在线咨询服务,咨询人员的隐私和机密被严格保护。
6.4 心理咨询师应具备专业资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进行有效的咨询和引导。
7. 心理危机干涉7.1 学校建立心理危机干涉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7.2 老师和学生班级管理人员应接受心理危机干涉的培训和引导。
7.3 学校与相关社会机构合作,建立心理危机处理的联动机制。
8. 心理健康档案8.1 学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评估结果、咨询记录和相关料子。
8.2 心理健康档案应妥当保管,仅限相关人员查阅和使用。
8.3 心理健康档案涉及个人隐私,严禁将其用于其他非教育目的。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模版(四篇)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保障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三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业成绩和人际关系。
第四条中学要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并设立心理咨询室,提供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第五条学校要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心理测试和评估,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心理辅导方案。
第六条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记录学生心理问题和辅导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第七条学校要保护学生的隐私权,对学生心理问题保密,除非有法律规定或学生同意,否则不得向任何人泄露学生心理信息。
第八条学校要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合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二章心理教师的职责和要求第九条心理教师应具备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心理教育工作经验。
第十条心理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第十一条心理教师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第十二条心理教师要与班主任、家长和社会资源合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
第三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第十三条学校要制定年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
第十四条学校要组织心理方面的培训和讲座,提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
第十五条学校要定期进行心理测试和评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指导。
第十六条学校要通过班会、团日、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与他人合作并解决问题。
第十七条学校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活动,包括演讲比赛、书法展和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四章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第十八条学校要配备心理咨询师提供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包括个体咨询和小组辅导等形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4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切实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
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指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科学规范的心理学教育活动,使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一项校本课程。
第三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以下原则:(一)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二)全员参与。
学校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和照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科学规范。
依据心理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制定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措施,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家校合作。
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共同努力解决。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四条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方针、政策和重要规划。
第五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副校长担任组长,相关学科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人员参加。
第六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年度工作计划,研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内容与策略第七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心理健康常识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自我保护能力。
(二)心理咨询与辅导。
为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三)心理素质培养。
通过丰富多样的心理素质培养活动,促进学生的情商、智商和道德品质的提高。
(四)心理评估与干预。
对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五)校园心理文化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一、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生心理健康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未来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制定和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宗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律自愿、自爱自强、自主自主的心理健康发展理念。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心态,全面发展自身的潜能,实现个人的终生发展目标。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将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和发展特点,设置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认识他人,培养自我管理和社会交往的技能,提高心理素质,在不同情境下理性思考和适应。
2.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将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师将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释放压力,改善心理状态,提升心理素质。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将不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学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主题展览等,吸引学生参与,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学校将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学校网站等多种渠道,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培养积极的心理情感。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1.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学校将成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负责统筹和领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心理咨询师、班主任、家长代表等组成,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
2.心理咨询中心学校将设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学生可以自愿前往心理咨询中心咨询,也可以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推荐进行心理咨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范文(4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学生及工作人员,包括教职工、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心理认知。
第二章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第四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信自立、适应社会、快乐成长的心理资源。
第五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包括:1. 提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发展心理健康的方法;2. 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3.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4. 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参考和帮助;5. 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组织和指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三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第六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1. 心理健康知识: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问题的认知和评估等;2. 心理压力管理: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心理压力的方法和策略;3. 情绪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和应对能力;4. 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培养: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塑造积极的自我形象;5. 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合作精神;6. 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解决:提供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方法。
第七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包括: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正式课程的方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2. 心理咨询与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为学生提供个别和集体的心理支持;3. 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4. 心理健康资源库建设: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音视频资料,以及其他资源;5. 心理健康俱乐部和社团组织:通过心理健康俱乐部和社团组织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和互动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都要本着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科学地给学生以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
2、每学期初制定计划,学期末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
3、做好平时宣传教育工作,板报专栏做到定期更新。
4、心理辅导教师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后才可上岗。
5、定期举行心理辅导教师工作会,交流工作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每两个星期一次。
6、积极组织教师培训,每学期一次,提高教师队伍心理素质和心理教育理论水平。
7、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对咨询记录、咨询信件、参考材料等定期存档。
8、心理辅导面向全体学生,把以心理发展为目的的群体教育与有特殊问题的个别辅导相结合。
9、根据学生特点、心理需求开展相应的心理教育活动。
10、心理教育、辅导的内容、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内容要适时、适量、适度。
11、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日程之中,融进日常教育教学。
12、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科研工作中,鼓励老师开展心理教育研究,确保每学年有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
13、用好校本教材《人格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