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结构设计新手必看

合集下载

板结构有限元分析实例详解

板结构有限元分析实例详解

板结构有限元分析实例详解板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机械、电子等领域。

板结构的特点是结构主要由板和边界构件组成,受到外加载荷作用时,产生弯曲和剪切变形。

为了评估板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本文将以一座大跨度板结构为例,详解板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步骤及其相关实例。

首先,我们需要对板结构进行几何建模。

通常情况下,板结构可以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

我们可以使用专业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如ANSYS、ABAQUS等,进行几何建模。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确定结构的几何形状、边界条件、加载方式等参数。

以一块长方形板作为例子,我们可以在软件中创建一个二维平面,并定义板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属性。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板结构进行网格划分。

有限元分析方法将结构划分为许多小的单元,然后对每个单元进行分析计算。

在板结构分析中,常用的单元类型包括矩形单元、三角形单元、四边形单元等。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单元类型和网格密度,并利用软件自动生成板结构的网格。

然后,我们需要为板结构定义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包括支撑条件和加载条件两个方面。

支撑条件描述了板结构受力的边界,通常包括固定支撑、滑动支撑、自由支撑等情况。

加载条件描述了外力或外载荷施加在板结构上的方式和大小。

在我们的例子中,假设板结构的四个边界均为固定支撑,我们可以在软件中设置相应的边界条件。

之后,我们需要为板结构定义材料属性。

板结构的材料属性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描述了板结构在受力时的材料性能和特性。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的材料情况,为板结构指定合适的材料属性,并在软件中进行设置。

最后,我们可以对板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

在软件中,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求解器和分析方法,进行结构的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稳定性分析等。

通过有限元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板结构在受力状态下的变形、应力分布、应变分布等结果。

总之,通过板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我们可以对结构的强度、稳定性、振动等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结构设计新手教程——结构设计新手必读教程

结构设计新手教程——结构设计新手必读教程

结构新手教程一一结构设计新手必读教程1.结构设计的过程(了解)本文是送给刚接触结构设计及希望从事结构设计的新手的,其目的是使新手们对结构设计的过程以及结构设计所包括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1,看懂建筑图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的各项指标。

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师,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了。

2,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关键)当结构师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建模了,建模就是利用软件,把心中对建筑物的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现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软件很多,常用的削小乂,广厦,TBSA等,大致都差不多。

这里不对软件的具体操作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每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书(好厚好厚的,买起来会破产)。

每个软件都差不多,首先要建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

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新手,刚开始无法确定也没什么,随便定一个,慢慢再调整也行。

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不过建筑师在建筑图中基本已经布好了柱网,作为结构师只需要对布好的柱网进行研究其是否合理。

适当的时候需要建议建筑更改柱网。

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

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梁按1/8~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

而主次梁的布置就是一门学问,这也是一个涉及安全及造价的一个大的方面。

结构设计指导4-板

结构设计指导4-板
2 2 2
6.双层双向配筋:
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厚板,在大洞口四周的板,双层双向,对周边板进行刚度补强; 坡屋面一般通长双层配筋,以省去温度应力钢筋。板厚不同,钢筋不可以拉通。
7.弹性与塑性计算方法:
塑性计算方法配筋经济,而弹性计算方法,支座负钢筋会很密,直径会很大,对于大 板,支座钢筋可能用到 12@100=1131~14@100=1539;板的设计一般不考虑抗震,属于纯粹 的静力计算,所以安全储备不必太大。 任何一个钢筋混凝土构件:梁板柱都是带缝工作的,如果混凝土不拉裂,钢筋永远不 会发挥作用, 一般按塑性计算方法设计时, 实际配筋要略大于计算配筋, 以防踩到了极限值;
11.单向板:
11.1.弯矩算法: 两端简支或者铰接, M中 =qL2 / 8 ;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方法,两端固定或连续时: M固 =M中 =qL2 /16 ; 一端固定或连续,一端简支时, M固 =M中 =qL2 /14 。 11.2.配筋: (简要定量分析) 板的经济配筋率一般是 0.3%~1%
1.荷载:
1.1:假设 120mm 板厚,装修恒载 2.0 kN / m ,则恒载=25*0.12+2.0=5 kN / m ,活载 3.5 kN / m
2 2 2
永 久 荷载 控 制 时, 总 荷载 F=10.18 kN / m2 , 活 荷 载控 制 时 , 总荷载
2
F=10.9 kN / m . 15 kN / m 。
Lo 7m ,挠度极限值取Lo / 2 0 , 0 假设刚好 7m 跨度,挠度极限值为 35mm; 7 Lo 9m, 挠度极限值取Lo / 250 ,假设刚好 9m 跨度,挠度极限值为 36mm; Lo 9m, 挠度极限值取Lo / 300, 。

板结构识图,初学者入门结构板

板结构识图,初学者入门结构板

钢筋
板底双向钢筋
板上双向钢筋
板中间区域温度筋或收缩筋(用于 温度变化较大处的大板跨中区域)
板混凝土强度
• 结构层高表中说明
板厚
1、一般在楼板配筋图下方的文字说明中 注明大部分楼板的厚度
2、少数不同的楼板的板厚表示 (1)图中该板位置单独注明 (2)图中用图例表示特殊房间,然
后在文字说明中注明板厚
跨中区域双向负 筋,与支座受力
负筋搭接
楼板平法(04G101-4现浇楼板、 屋面板平法标注)
平法标注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
编号 板厚 贯通(通长)钢筋 高差
编号
集中标注 (相同)
原位标注 (不同)
板厚
120mm
80mm
贯通钢筋
双层:下层 B:
BOTTOM
上层 T:
T此OP区域无负筋
荷载等级2级
6块预应力空心板,板 长3900mm,板宽600,
荷载等级2级
500×3+600×6=5100mm 总缝宽≈5400—5100=300mm
甲房间预 制板布置
与甲房间 相同布置
现浇板
施工顺序:支模板、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
板表达内容
板混凝土强度
板厚
板标高(注意:卫生间、浴室、 厨房、阳台等)
LB1 h=100
B&T:X&Y 8@200
LB1 h=100
LB1
B:X&Y 8@200
T:X&Y 8@200
8-150
8@200 8@200
构造通长筋
高差
LB1
LB1 h=100
B&T:X&Y 8@200

架构师必看的书籍清单

架构师必看的书籍清单

软件架构师书籍收藏一、Software Architecture篇这个领域没有什么"畅销书",可能读者中本来就是开发设计人员与项目经理占了多数,真正定位为架构师而且做的也是架构师工作的不多吧。

1.《Software Architect Bootcamp--软件架构师教程》架构师新手训练营,可惜常以Corba做例子。

第2版国内还没有翻译,只好看完中文的第一版再去看电子版了。

2. 《Large-Scale Software Architecture-A Practical Guide using UML --大型软件体系结构:使用UML实践指南》如果看不惯上一本,可以改以这本作为入行指南。

3. 《The Art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ign Methods and Technique s--软件体系结构的艺术》薄薄的一本,架构理论的抽象与提升。

4.《Documenting Software Architectures: Views and Beyond--软件构架编档》第13届JOLT大奖作品,市面上介绍UML描述架构的书很多,但捕获架构的过程,为什么这样捕获的书籍就少了,所以它拿JOLT。

二、架构模式篇GOF23属于开发人员的Pattern,架构师同样也有架构师的Pattern。

1. 《Head First Design Patterns》最好的GOF23经典设计模式讲解。

2. 《Patterns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企业应用架构模式》Martin Fowler经典。

3. 《Analysis Patterns: Reusable Object Models --分析模式》Martin Fowler作品,但需要刚好有那个经验的人才看得进去。

4. 《Domain-Specific Application Frameworks: Frameworks Experience b y Industry--特定领域应用框架:行业的框架体验》介绍了特定领域特定框架的设计,我自己最喜欢看人家的设计与思考。

板材设计基础入门知识点

板材设计基础入门知识点

板材设计基础入门知识点在这份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板材设计的基础入门知识点。

板材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多个方面的技能和知识。

通过了解以下的知识点,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板材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板材的定义和分类板材是指在宽度和厚度上都较薄的木材或其他材料,它们经过加工处理后可用于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

根据不同的用途、材料和处理方式,板材可以被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如实木板、刨花板、胶合板、中纤板等。

二、板材的属性和性能1. 物理性能:板材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弹性、导热性等。

这些性能会影响板材在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热传导性能。

2. 力学性能:板材的力学性能是指其在外力作用下的表现,包括抗弯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切强度等。

这些性能决定了板材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3. 热处理性能:一些板材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改善其性能,如提高强度、改变颜色和纹理等。

热处理可以通过烘干、热压等方式进行。

4. 湿气性能:板材对湿气的敏感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些板材对湿气的膨胀和收缩更敏感,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注意湿气控制。

三、板材设计的基本原则1. 强度和稳定性:在板材设计中,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选择类型、尺寸和连接方式,可以保证设计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2. 美观和纹理:板材设计也需要考虑美观性和纹理。

不同类型的板材具有独特的纹理和颜色属性,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展现其美观性。

3. 结构与功能的平衡:在设计板材结构时,需要考虑其功能和实用性。

结构的合理设计可以提供满足需求的功能性,并确保安全和可靠性。

4. 环保和可持续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板材设计也需要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因素。

选择经过认证的可再生材料和采用可持续生产方式,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板材设计的应用领域1. 建筑和室内设计:板材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广泛应用,如地板、墙面、天花板、家具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可以在建筑中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效果。

板结构识图,初学者入门结构板

板结构识图,初学者入门结构板
支座受力负筋垂直支座支座分布筋平行支座支座受力负筋垂直支座支座分布筋平行支座支座受力负筋垂直支座支座分布筋平行支座支座受力负筋垂直支座支座分布筋平行支座支座受力负筋垂直支座支座受力负筋垂直支座支座分布筋平行支座图纸不画出8特殊板配筋双层双向通长屋顶板地下室顶板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底层双向通长钢筋上层双向通长钢筋9板中间区域上层双向温度筋或收缩筋用于温度变化或收缩较大处的大板跨中区跨中区域双向负筋与支座受力集中标注原位标注平法标注平法标注贯通通长钢筋集中标注集中标注编号高差集中标注相同原位标注不同80mm120mm上部负筋通长板底双向均为贯通筋双层
处存在负弯矩,使楼板上
部受拉,故需配置受拉钢
筋,因为是负弯矩所以钢
支座X向负筋(此
筋称为负筋
支座处为受力筋)
(2)因为负弯矩仅在支座(梁、墙)的 附近区域存在,所以负筋一般不需要通 长,从支座(梁、墙)边缘伸出一段距 离即可。
支座负筋从支座 伸出一定长度
此区域无负筋
支座负筋从支支座座负筋从支座 伸出850m伸m 出1200mm
支伸座支出伸负座1出筋2负01从0筋0m0支从0mm座支m支座伸座出负1筋00从0m支m座
此区域无负筋
支座负筋从支座 伸出一定长度
此区域无负筋
支座负筋从支座 伸出一定长度
2号钢筋 2号钢筋
1号钢筋
1号钢筋
(4)如果相邻两块板的板顶标高相同,在 板块交界处的负筋取相同,负筋从支座(梁、 墙)边缘伸出距离取值相同(取值相同的目 的是方便施工,实际可以取值不同)。
荷载等级2级
6块预应力空心板,板 长3900mm,板宽600,
荷载等级2级
500×3+600×6=5100mm 总缝宽≈5400—5100=300mm

【结构设计】80招教你学会画结构平面图(必看)

【结构设计】80招教你学会画结构平面图(必看)
一、柱平法施工图 柱平法施工图有列表注写和截面注写两种方式.柱在不同标准层截
⒌负筋的画法 同一种板号组合的支座负筋只需画一次.如某块板的支座另一边是 两块小板时,则只按其中较大的板配置负筋. 板的跨中不出现负弯矩时,负筋从支座边可伸至板的 L0/3(活载大 于三倍恒载)、L0/4(活载不大于三倍恒载)、或 L0/5(端支座).L0 为相邻两跨中较大的净跨度.双向板两个受力方向支座负筋的长度均取 短向跨度的 1/4.钢筋长度应加上梁宽并取 50mm 的倍数.板的跨中有可 能出现负弯矩时,板面负筋宜采用直通钢筋.
二、梁大样及梁表 梁表也有多种形式,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梁表.填表前应与图对
应搞清各符号含义.下面以图 10-2 为例说明梁表的填写方法.
⒈梁号应由基础梁开始往上按施工顺序逐层填写,同一层先填框架 梁再填次梁、梯梁;当几层框架梁(如三至五层的第3号框架梁)相 同时,“梁号”可表示为“3~5KL3”等;连续梁的“分号”可只填跨 号(如-1,-2,-P 等).
处箍筋直径应与上层的箍筋直径相同).
⒋截面型式及尺寸应按柱表中提供的柱截面型式填写.必要时,可 对柱表中的柱截面型式进行修改或补充.
⒌柱表中①号竖筋是特指 2 根角筋,②、③号筋是指单侧用量. ⒍柱表中没有标注箍筋加密区长度 Ln 的栏目时,可利用“备注” 一栏标注. ⒎柱表说明中,要填写设防烈度、抗震等级、竖筋接头的做法及搭 接长度等内容. 图 10-1 中 KZ3 柱的配筋与图 10-4 中的柱平法施工图示例相同,读 者可作一对照.
⑴柱的纵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等强度对接焊时,应标出接点位置;当
采用搭接连接时,要标出搭接位置及搭接长度(取 50mm 的倍数,以下 同);柱纵筋需要分批接驳时,应标出每次接驳的位置.

钢结构板设计

钢结构板设计

钢结构板设计钢结构板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耐久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板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要素、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设计要素1. 材料选择:钢结构板通常采用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作为基本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韧性,同时易于切割、焊接。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满足结构板的强度和使用要求。

2. 结构板尺寸: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结构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需要进行合理的选取。

在进行尺寸设计时,需要考虑板件的受力情况、承载能力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

3. 荷载计算:在设计钢结构板时,需要充分考虑板件所承受的各种荷载,包括静载荷和动载荷。

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预期荷载情况,合理计算和确定板件的设计荷载。

二、计算方法1. 强度设计:钢结构板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强度要求,即板件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破坏。

根据板件的材料性能和受力特点,采用适当的强度设计方法,如极限强度设计、弹性设计等。

2. 稳定性设计:除了强度要求,钢结构板还需要满足稳定性的设计要求,确保板件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失稳。

常用的稳定性设计方法包括侧扭稳定、屈曲稳定等。

3. 连接设计:在实际应用中,钢结构板通常需要进行连接,以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合理的连接设计可以确保板件之间的刚性连接,并承担一定的荷载传递功能。

三、注意事项1. 材料质量监控:钢结构板的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供应和加工质量,确保板件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监督:钢结构板的安装和施工过程需要严格监督,以确保板件的正确使用和连接。

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可以提高结构板的整体性能和使用效果。

3. 维护保养:钢结构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包括防腐处理、清洁和涂漆等。

及时的维护措施可以延长结构板的使用寿命,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论钢结构板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设计要素、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都需要充分考虑,以确保结构板的质量和性能。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板设计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板设计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板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而板设计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板的设计要求准确且合理,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板的设计要求,并为读者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1. 板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板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1 承载力:板的设计要求必须满足建筑物所需的承载力,即能够承受设计荷载而不造成结构破坏或危险。

1.2 刚度与稳定性:板的刚度和稳定性对于整个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至关重要。

设计时要考虑板的弯曲刚度、剪切刚度和扭转刚度等因素。

1.3 简化施工:板的设计要尽量简化施工过程,以降低成本和确保施工质量。

1.4 经济性:板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经济性,既要满足结构安全的要求,又要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

2. 板设计的主要要求2.1 厚度要求:板的厚度直接决定了其承载力和刚度,设计时需要根据荷载情况和使用要求确定合理的板厚度。

2.2 钢筋配筋要求:钢筋是混凝土板中增加强度和刚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板的设计要求需要准确计算和布设合理的钢筋配筋,以确保受力均匀且充分发挥钢筋的作用。

2.3 拉力区域的处理:板在受到荷载作用时,往往会出现拉力集中的区域。

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拉力区域的处理方式,例如采用叠加板、添加加劲板或者设置预应力等措施来增加板的承载能力。

2.4 剪切与抗弯要求:板在受到荷载作用时会发生剪切和抗弯扭矩,设计时要保证板的剪切和抗弯能力满足结构要求,如设置横向钢筋、埋设剪切钢板等。

2.5 防水要求:混凝土板常常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水性能以保护下方的空间。

板的设计要求需要考虑防水层的设置和防水材料的选用。

2.6 疲劳要求:如果板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反复荷载作用,设计时需要考虑疲劳效应对板的影响,并选择适当的设计措施来提高板的抗疲劳能力。

3. 板设计的计算方法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计算板的承载力和刚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传统的弹性理论方法、塑性理论方法、有限元方法等。

装配式板设计知识点

装配式板设计知识点

装配式板设计知识点一、知识概述《装配式板设计知识点》①基本定义:装配式板呢,简单说就是预先在工厂里把板制作好一部分或者全部,然后运到施工现场像搭积木一样组装起来的板。

这种板的制作和安装方式和传统现场浇筑的不太一样,是一种工业化生产的模式。

②重要程度:在建筑工程里可重要啦。

现在建筑行业都在往工业化方向发展,装配式板是其中很关键的一部分。

它能提高建筑的建造速度,还能保证质量的一致性等许多好处呢。

③前置知识:你得先知道一些结构力学的基础知识,比如板在受力情况下的变形、应力等知识。

还得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像混凝土和钢材的强度、耐久性等。

④应用价值:就拿现在城市里快速建造保障性住房来说,使用装配式板就能很快把房子的框架搭起来,而且质量比较好控制。

还能减少施工现场的噪音和建筑垃圾呢。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装配式板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这个大框架里,和装配式建筑体系里的柱子、梁的设计都有关系,它们共同构成整个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

②关联知识:和预制构件的生产工艺有关,因为只有生产出合格的、符合设计要求的板才能进行装配。

还和建筑抗震设计有关系,板在整个建筑抵抗地震力时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容易掌握。

它需要考虑到预制板的连接方式在受力时是否可靠,这涉及到复杂的力学分析。

- 关键点:关键就是预制板之间的连接构造和受力传递。

如果连接不好,整个建筑结构可能就不稳定。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类的考试中挺重要的,比如一、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等可能都会考到。

- 考查方式:可能会出一些计算预制板的荷载计算、连接点处的受力计算之类的题目,或是让你设计一个装配式板的布置图之类的。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装配式板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它的装配性。

这个板不像传统的在现场一点一点把模板支起来再浇筑混凝土,而是提前做好一块块的,运到现场组装起来。

比如说有预制混凝土板,样子就像一块大板子,在工厂里就已经把混凝土浇好了形状,包括里面的钢筋布置也是按设计来的。

筏板基础-结构设计新手必看

筏板基础-结构设计新手必看

8.1.1.经验:C35,三级钢,保护层厚度 55mm 筏板厚度 8*8m 6*6m 1000mm 1000mm 地基净反力 450kap 400kpa 跨中配筋 1520 850 支座配筋 4000 2000
注:20@200=1571 mm2 ,22@200=1901 mm2 ,28@150=4100 mm2 ,28@200=3078 mm2 , 25@200=2454 mm2 ,16@200=1005 mm2 ,22@200=1901 mm2 。 总结:8m*8m 尺寸,厚度 1000,地基净反力 400kpa,C35,钢筋三级钢,保护层厚度 55mm 跨 中 配 筋 20@200=1571 , 支 座 28@150=4100 ; 6m*6m 尺 寸 : 跨 中 16@200=1005 , 支 座 22@200=1901。 8.1.2.最小配筋率配筋:0.15%*(1000-55)*1000=1417 mm ,配 20@200=1571 mm 8.1.3.经验:C35,三级钢,保护层厚度 55mm 筏板厚度 8*8m 6*6m 500mm 500mm
8.荷载和配筋:
8.1.筏板底板:
2 应该用净反力 (扣除基础自重) 。 板的手算计算方法: 单向板, 2 端简支时: M中 =PL / 8, j 2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方法,当两端固定或连续时: M固 =M中 =PL /16 。一端固定 j 2 2 或连续,一端简支时, M固 =M中 =PL /14 。悬挑板: M固 =PL / 2。 j j
参数输入地基承载力计算参数本例工程选取国家标准gb500072002综合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应据地质报告填入地基承载力宽度修正系数初始值为524条确定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初始值为524条确定基底以下土的重度或浮重度初始值为20应据地质报告填入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初始值为20承载力修正用基础埋置深度应据地规第524条确定一般从室外比如带地下室的箱或伐基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从室内算起自动计算覆土重

结构板知识讲解

结构板知识讲解
26
(2)、内力包络图
将各种内力组合情况下的内力图,画在同一张图上,形 成内力叠合图,其外包线称为“内力包络图”。
27
折算荷载和计算内力
为减少采用铰支座进行 设计所带来的误差, 可采用折算荷载的方法 来计算内力。
连续板:
g′=g+q/2 q′=q/2
连续次梁
g′=g+q/4 q′=3q/4
连续主梁:不折算
梁高度h次-板的厚度h板)+梁侧抹灰重量
次梁受到的均布活荷载设计值q次= 板面活载设计值q板×负载宽度L1
22
荷载计算:
主梁: 负载面积L1×L2
主梁受到的集中恒荷载设计值G主=
次梁恒载设计值g次×负载宽度L2+恒载分
项系数rg×钢混材料重度r×主梁宽度b×(主
梁高度h主-板的厚度h板) ×负载宽度L1+梁侧 抹灰重量
经济跨度
板:2-4m 次梁:4-6m 主梁:6-8m
15
二、计算简图(定简图)
在计算简图中,需反映出构件的支承条件、 计算跨度、计算跨数、荷载分布、荷载大小等。
⑴ 支承条件 墙体作为构件的铰支座; 次梁作为板的铰支座; 主梁作为次梁的铰支座;
主梁与柱的线刚度比大于5时, 柱作为主梁的铰支座,反之,按框架结构计算。
⑵试验表明,在荷载的作用下,简支双向板的 四角都有翘起的趋势,板传给四边支承梁的压力 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中部较大,两端较小。
⑶试验还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采用强度 等级较高的混凝土较为优越。当用钢量相同时, 采用细而密的配筋较采用粗而疏的配筋有利,且 将板中间部分钢筋排列较密些要比均匀排列更适 宜。
优先选用附加箍筋。
42
6.3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
43
整体式双向板肋形楼盖

板结构的识图内容

板结构的识图内容
承在主梁上,主梁支承在墙或柱上,次梁的间距即为板的跨度。
(3)无梁楼板 无梁楼板是将板直接支承在墙上或柱上,而不设梁的楼板。为减小
板在柱顶处的剪力,常在柱顶加柱帽和托板等形式增大柱的支承面积。
实例识读
建筑平面图的形成及作用
板的表达内容
板结构的识图内容
目 录 CONTENTS
板的类型
2
板的安装
4
1
板的结构平面 图
3Leabharlann 板的表达内容实例识读
板结构的类型
常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按结构类型分为板式楼板、梁板式楼板和无 梁楼板三种。 (1)板式楼板
当承重墙的间距不大时,将楼板的两端直接支承在墙体上,而不设 梁和柱。
(2)梁板式楼板 梁板式楼板一般由板、次梁、主梁组成。板支承在次梁上,次梁支

钣金件结构设计知识大汇总,看完豁然开朗!

钣金件结构设计知识大汇总,看完豁然开朗!

钣金件结构设计知识大汇总,看完豁然开朗!机械前线,全国机械微教育领导者文丨百年孤独1引言薄板指板厚和其长宽相比小得多的钢板。

它的横向抗弯能力差,不宜用于受横向弯曲载荷作用的场合。

薄板就其材料而言是金属,但因其特殊的几何形状厚度很小,所以薄板构件的加工工艺有其特殊性。

和薄板构件有关的加工工艺有三类:(1)下料:它包括剪切和冲裁。

(2)成形:它包括弯曲、折叠、卷边和深拉。

(3)连接:它包括焊接、粘接等。

薄板构件的结构设计主要应考虑加工工艺的要求和特点。

此外,要注意构件的批量大小。

薄板构件之所以被广泛采用是因为薄板有下列优点:(1)易变形,这样可用简单的加工工艺制造多种形式的构件。

(2)薄板构件重量轻。

(3)加工量小,由于薄板表面质量高,厚度方向尺寸公差小,板面不需加工。

(4)易于裁剪、焊接,可制造大而复杂的构件。

(5)形状规范,便于自动加工。

2结构设计准则在设计产品零件时,必须考虑到容易制造的问题。

尽量想一些方法既能使加工容易,又能使材料节约,还能使强度增加,又不出废品。

为此设计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制造方面事项。

钣金件的工艺性是指零件在冲切、弯曲、拉伸加工中的难易程度。

良好的工艺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序数目少,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高,产品质量稳定。

在一般情况下,对钣金件工艺性影响最大的是材料的性能、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

如何在薄板构件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加工工艺的要求和特点,这里推荐几条设计准则。

2.1简单形状准则切割面几何形状越简单,切割下料越方便、简单、切割的路径越短,切割量也越小。

如直线比曲线简单,圆比椭圆及其它高阶曲线简单,规则图形比不规则图形简单(见图1)。

(a)不合理结构(b)改进结构图1图2a的结构只有在批量大时方有意义,否则冲裁时,切割麻烦,因此,小批量生产时,宜用图b所示结构。

(a)不合理结构(b)改进结构图22.2节省原料准则(冲切件的构型准则)节省原材料意味着减少制造成本。

板结构施工方案

板结构施工方案

板结构施工方案一、引言板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它能够满足各种场景下的建筑需求,具有结构轻盈、施工速度快、经济高效等优点。

本文将针对板结构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施工准备1. 施工方案确定: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和实际情况确定板结构的施工方案,包括板材的选用、梁柱的布置和连接方式等。

这一步是施工的基础,需要充分考虑结构安全和施工效率。

2. 施工图纸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制作出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板材尺寸、梁柱布置和连接细节等。

施工图纸将成为施工的指导依据,必须准确无误。

3. 材料采购和加工: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需要的板材规格和数量,及时采购。

同时,需要对板材进行加工,如切割、打孔等,以满足施工的要求。

4. 施工人员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施工方案和施工要求,提高施工质量。

三、施工流程1. 基础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建筑基础进行处理,清理杂物、修复损坏等。

确保基础平整扎实,为后续的施工提供良好的支撑。

2. 预埋件安装:根据施工图纸,将预埋件按照需求的位置和数量安装到基础中。

预埋件包括锚栓、膨胀螺栓等,用于固定梁柱等构件。

3. 构件安装: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安装主梁、副梁、柱子等构件,保证其位置准确、连接牢固。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起重设备和辅助工具,确保施工安全。

4. 板材安装:将预先加工好的板材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梁柱上。

板材可以采用现浇混凝土板、钢板或木板等,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5. 连接固定:在板材安装完成后,需要对板材进行连接固定。

这包括采用螺栓连接、焊接、粘接等方式,确保板材与梁柱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6. 防水处理:在板结构施工完成后,对板面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水分渗透。

可以采用涂刷防水涂料或铺设防水层等方式,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7. 完善细节:在施工完成后,对细节进行完善处理,如填补接缝、修复划痕等。

板结构识图,初学者入门结构板110页PPT

板结构识图,初学者入门结构板110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10
板结构识图,初学者入门结构板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保护层厚度,强度等级:
板的保护层厚度取 15mm;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取 C25,也可以取 C30, 屋面板 C30,基础底板 与外墙 C35,强度等级太大,易开裂。
4.裂缝及挠度:
4.1:一类环境,比如楼面,裂缝极限值取 0.3mm;二类环境比如屋面,裂缝极限值取 0.2mm。 : 4.2:挠度(屋盖,楼盖及楼梯构件):
As
201
M y中
1.85 58
As
M 支:左右
14.54
As
407
M 支:上下
9.86
As
276
7.17
KN.m
mm
186
2
mm
63
2
mm
260
2
mm2
78
mm
2
注:塑性系数(板支座弯矩与跨中弯矩之比)=1.4;8@200=251 mm ,8@180=278 mm , 10@200=393 mm ,12@200=565 mm 。 12.2.假设板 100 厚,其它同上
5.板支座嵌固:
5.1:板在平面端部,支座为边梁或混凝土墙,钢筋只能进入支座锚固,为了避免边梁 平面外受到扭矩的不利作用,一般设为铰接,卸掉不利弯矩。 5.2:板的某一边界与楼梯,电梯,或其它洞口相邻,此边界应设为铰接,因为板钢筋 不可能伸过洞口锚固。 5.3:板的某一边界局部与洞口相邻,剩余部分与其它板块相邻,保守的做法可以将整 个边界视为简支边计算, 但相邻板块能进入本板块的上铁仍进入本板锚固; ------也可以采用 令一种方法,当洞口占去的比例小于此边界总长度的 1/3,仍视该边界为嵌固端,不能进入 本板锚固的则断开。 5.4:一般多跨连续的板块,中间支座可视为固定端,因为板钢筋可伸过中间支座进入 相邻板块锚固,但也有特殊情况,有些跨度比较大,比如 7~8m 的单跨单向板,跨中截面超 筋,于是认为的让支座承担一部分弯矩,跨中与支座弯矩均取 qL /10或qL /11(相当于一 端简支,一端固定) ,因为通过弯矩调幅,板内弯矩可以按钢筋集度分配,只要跨中与支座 弯矩之和 qL / 8 。
2 2 2
6.双层双向配筋:
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厚板,在大洞口四周的板,双层双向,对周边板进行刚度补强; 坡屋面一般通长双层配筋,以省去温度应力钢筋。板厚不同,钢筋不可以拉通。
7.弹性与塑性计算方法:
塑性计算方法配筋经济,而弹性计算方法,支座负钢筋会很密,直径会很大,对于大 板,支座钢筋可能用到 12@100=1131~14@100=1539;板的设计一般不考虑抗震,属于纯粹 的静力计算,所以安全储备不必太大。 任何一个钢筋混凝土构件:梁板柱都是带缝工作的,如果混凝土不拉裂,钢筋永远不 会发挥作用, 一般按塑性计算方法设计时, 实际配筋要略大于计算配筋, 以防踩到了极限值;
2
总荷载不利值一般可以取 11 kN / m 2 ,大板荷载设计值可能取到
1.2: 120mm 板厚, 自重 3 kN / m ,100 厚, 自重 2.5 kN / m ; 楼面做法一般 2.0 kN / m , 轻质隔墙 2.0 kN / m ,或荷载 0.5 kN / m 或 2.0 kN / m 或 3.5 kN / m 。
As M / (0.9 f y ho )
单向板:普通楼盖单向板出现的不多,假设跨度为 4m, 120 厚板,荷载设计值取
2 11 kN / m , C30 , 用 三 级 钢 , 则 两 端 简 支 或 者 铰 接 时 , M 中 =22 KN.m ,
A s =591 mm2 12@200=565 mm2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方法, 两端固定或连续时,
2
2
M x中
弹性算 法 塑性算 法
As
101
M y中
As
115
M 支:左右
As
252
M 支:上下
As
252
mm
85
2
mm
97
2
mm
120
2
mm2
120
mm
2
mm
2
mm
2
2
mm2
注:塑性系数(板支座弯矩与跨中弯矩之比)=1.4;8@200=251 mm 。 12.4.假设板 100 厚,其它同上
1.荷载:
1.1:假设 120mm 板厚,装修恒载 2.0 kN / m ,则恒载=25*0.12+2.0=5 kN / m ,活载 3.5 kN / m
2 2 2
永 久 荷载 控 制 时, 总 荷载 F=10.18 kN / m2 , 活 荷 载控 制 时 , 总荷载
2
F=10.9 kN / m . 15 kN / m 。

摘要:
本文总结了常见板厚荷载的大小、板厚的取值、板的保护层厚度、强度等级、板的裂 缝及挠度、板支座嵌固、双层双向配筋、弹性与塑性计算方法、板的钢筋、板上开洞、设 弹性板并做整体分析、弯矩、配筋手算公式、定性定量分析了几种不同跨度、板厚支座, 跨中的配筋、异性双向板等效为规则双向板、在板的结构设计中常遇到的问题。 本文主要总结于刘铮“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 、朱炳寅“建筑结构设计问答与分析” 、 郁彦“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杨星“pkpm 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精通” ,钢结构论坛,文 献以及网上别人经验总结。共 9 页。 2012-1-10----2012-1-29
2 2
2
矩调幅方法,两端固定或连续时, M 固= M 中 =6.2 KN.m , A s =,225 mm 8@200。
2
12.双向板:
12.1.假设 Lx = 4.00 m, Ly = 8.00 m,120 厚板,荷载设计值取 11 kN / m 2 ,C30,用三级钢:
M x中
弹性算 法 塑性算 法
2 2 2 2
2
2
2
2.截面:
2.1:单向板:两端简简支时,h=(L/35~L/25) ,单向连续板更有利,h=(L/40~L/35) , 设计时,可以取 h= L/30。 2.2:双向板:h=(L/45~L/40) ,L 为板块短跨尺寸;设计时,可以取 h= L/40.一般在大 板中会设次梁,所以一般短向跨度 4m,即 h 100mm;在大开间剪力墙住宅中,通常为 了能灵活分隔空间,大跨度板是比较常见的,如果边界为简支则取适当厚一些。 2.3:一般板厚 80mm,包括雨棚,阳台板厚; 转换层现浇板最小厚度 180,最小配筋率 0.3%。转换层上下各一层现浇板需加强,板厚 宜 150mm,最小配筋率 0.25%。
10.设弹性板并做整体分析:
1. 无梁楼盖使用弹性板 6(内, 外刚度均真实) , 厚板转换的厚板最好使用弹性板 3(内 刚度无穷大,外刚度真实) ;计算温度工况时,应将全楼楼板设置为弹性膜;有梁楼板当需
要设置为弹性楼板时,一般推荐设置为弹性膜,因为可考虑对梁的刚度放大;同时弹性膜无 面外刚度,梁、柱的配筋会比设置弹性板 6 的大,确保结构安全。 2. 如未设置弹性楼板、 或未设置楼板开洞或未设置板厚为 0, 则默认程序按照刚性楼板 假定来计算;SATWE 目前计算不了斜屋面中的斜板,如果有斜屋面,板厚按照真实板厚输 入即可,同时不要将其设置为任何种类的弹性楼板,否则可能计算错误。PMSAP 无该问题。 例子: 1.多塔楼之间连体部分的楼板以及与连体直接连接的两侧主体结构的楼板。 2. 悬挑结构的楼板以及与悬挑结构交接的主体结构相应部位的楼板。 3. 平面开大洞楼层的楼板,平面有明显的突出或者凹入的楼层的楼板。 4. 所有的斜板;大底盘多塔结构的底盘顶层及相邻楼层的楼板;板柱体系或板柱抗 震墙体系中的楼板;转换层及转换层上下表面的楼板。
11.单向板:
11.1.弯矩算法: 两端简支或者铰接, M中 =qL2 / 8 ;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方法,两端固定或连续时: M固 =M中 =qL2 /16 ; 一端固定或连续,一端简支时, M固 =M中 =qL2 /14 。 11.2.配筋: (简要定量分析) 板的经济配筋率一般是 0.3%~1%
Lo 7m ,挠度极限值取Lo / 2 0 , 0 假设刚好 7m 跨度,挠度极限值为 35mm; 7 Lo 9m, 挠度极限值取Lo / 250 ,假设刚好 9m 跨度,挠度极限值为 36mm; Lo 9m, 挠度极限值取Lo / 300, 。
4.3:增加钢筋用梁,能较大程度的减小板或者梁的挠度,板的挠度假设过大,可以增 加板厚,设梁减板跨,预先起拱。
M 固= M 中 =11 KN.m , A s =,296 mm2 10@200=393 mm2 ,8@200=251 mm2 .
假设跨度为 3m,100 厚板,荷载设计值取 11 kN / m ,C30,用三级钢,则两端简支 或者铰接时, M 中 =12.4 KN.m , A s =450 mm 12@200=565 mm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弯
对于塑性计算方法,塑性系数(支座弯矩与跨中弯矩之比) =1.4 比较合理。
8.钢筋:
1. 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 板厚 120 以下的、 适宜的钢筋直径为 8~12; 板厚 120~ 150 以下的、适宜的钢筋直径为 10~14;板厚 150~180 以下的、适宜的钢筋直径为 12~ 16; 板厚 180~220 以下的、 适宜的钢筋直径为 14~18; 板厚 150 以上的板, 应采用 HRB335。 2. 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 一般不小于 70mm, 当板厚 h≤150mm 时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当 h>150mm 时不宜大于 1.5h 或 250m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 50mm 开始配置。 3.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 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 a 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4. 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5d(d 为 下部钢筋直径)。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 La。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 配置受力钢筋。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5. 分布钢筋: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 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 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 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 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 250mm,直径不宜 小于 6mm。一般受力筋 8@200,分布筋一般 6@250 足够。 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6. 构造钢筋:为了避免板受力后,在支座上部出现裂缝,通常是在这些部们上部配置 受拉钢筋,这种钢筋称为负筋。 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 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 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 8mm,痩距不宜大于 200mm;该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沿受 力方向配置时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1/3。 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 对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板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 1/7, 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 1/4(双向配置);对周边与混凝土梁或 墙整体浇筑的板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 1/5(单向板)、1/4(双向板)。 8.板钢筋为一级钢时,为弯钩,二、三级钢时为斜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