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教育
日本三次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日本三次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摘要:日本经过三次教育改革,形成了一整套符合自己国情的、相当完备的教育制度。
教育改革对日本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日本近现代及当代教育改革的目的、措施及其成果进行了论述,得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日本教育我国教育启示当前,社会的变化正远远超过孩子对变化的适应速度,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着眼于人的本体性发展、注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
而我国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要解决这些矛盾就要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综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而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锁国的国家一跃跨入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对日本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战后日本又用不到20年的时间,再建复兴,其成功的秘密仍是教育。
日本在三次教育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以为我国的人才培养起到借鉴作用。
一、日本近、现代及当代教育改革1.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第一次教育改革。
明治政府成立以后,日本面临半殖民化的危机,所以明治政府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三大政策,把教育纳入三大政策之中,通过教育改革,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成功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明治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是很大的,明治天皇在即位时发出的“五条誓文”中有一条就是“求知识于世界”。
明治政府一成立就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废藩置县”,把过去带有地方割据性质的藩撤销了,改为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县。
二是官制改革,使一批中下级士人进入政权核心,取代了原来封建领主的地位。
三是派出一个高层次的、庞大的使团考察欧美。
这个使团由政府首脑右大臣岩仓具视为团长,所以也叫岩仓使团。
当时明治政府的一个首脑大臣就说:“内政、外交、前途大业,成败在此一举”,从这句话就可见其重视对本次考察的程度,而这一考察为日本后来的改革,特别是教育改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九章 近现代日本的教育
1893年的《实业补习学校令》、1899年的 《实业学校令》及《高等女子学校令》的颁 布与实施的结果,使得日本中等教育结构呈 多样化格局。即除原寻常中学和高等学校外, 又出现了一批农业学校、商业学校、商船学 校、徒工学校、女子中学等新型中等教育机 构。
(五)高等教育
明治维新刚刚开始,明治政府就接管了原幕府直辖 的昌平板学问所和开成所等教育机构。经过一段时 间的调整改组以后,于1877年在东京开成学校和医 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东京大学。 1886年制定和公布了《帝国大学令》。将东京大学 改名为帝国大学,帝国大学由大学院和分科大学组 成;帝国大学的任务是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教授 学术、技术理论,研究学术和技术的奥秘。
1930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学生管理局 1931年日本成立了由文部大臣为主席的“学生思想 问题调查委员会” 1933年,日本长野县的“赤化教师”事件,使全县 65所小学的138名教师被定为“赤化教师” 1936年,又建立了警察对教师的监督制度
(2)军国主义思想的灌输
(3)军事训练学校化和社会化
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一批反对封建制度、 主张学习西方以自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 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福泽 谕吉。
二、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教育
“明治维新”伊始,明治政府就提出“富国
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的改 革口号,这三者确定了明治政府各项政策和 措施的总方向。
1868年3月14日,明治政府颁布了改革的纲 领性文件——《五条誓文》。其中,提出了 “破旧有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的要 求,明确地表明了明治政府进行教育改革的 基本方针。
三、 “日本近代教育之父” ——福泽谕吉及其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 日本近现代教育
第六、大力推进职业教育,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技术教育是日本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适应资产 阶级工业发展的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教育类型。 日本在向西方国家学习时就注意到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明治 初年,就在东京虎门设立了工学寮;这是日本最早的一所工 业学校。继而在扎幌设立了农业学校、东京银座设立商业学 校、提倡职业教育。 在明治初年,职业教育发展并不迅速,因初等教育属于草创 期,缺少职业教育基础,同时工商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对此 并无迫切要求。但是,随着初等教育的发展和工商业的进一 步繁荣,职业技术教育才发展起来。 职业教育的早期开办显示出日本教育者的先见之明。为日本 工商业发展提供需要人才上显出了主动性。
(一)日本明治维新前的教育情况 1、幕府教育机构:
幕府直辖的教育机构中,成立最早的是昌平坂学问所(1631 年),它主要以传播儒学为主要内容,是学术研究和教育的 中心。 1793年以研习“和学”为内容的和学讲习所也属于幕府管理, 它排斥佛学、儒学和兰学等。 在十九世纪前半期,开设了许多传播自然科学和“兰学”的 教育机构,如开成所是传授自然科学和外国语言的学校、教 授荷兰医学的医学所、训练军事技能和海军的军舰操练所等 等。 这些设立较晚的学校,后来一些改组为日本近代大学。 幕府学校招收社会上层人士的后代,培养社会的高层次管理 人员和研究人员。
局限:
由于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推行的资本主义的改革, 故其带有很大的不彻底性,改革虽使日本走上了资 本主义的道路,但仍保留了大量封建主义的因素: 由于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封建思想还有着广泛的 生存土壤; 日本传统文化“大和魂”——“和学”的根深蒂固, 使武士道的穷兵黩武和“军刀崇拜”、“发扬军威” 思想依然保存. 使日本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发展就带上了封建的军国 主义性质。日本的社会发展和历史特点使其近现代 教育带上浓厚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特征。
日本的近代学前教育
二、日本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2.学前教育思想的转变 从明治中期起,日本幼儿园的保育科目大大减少了
恩物的比重,而增强了注重思想灌输的科目,随着恩物 地位的降低,唱歌和游戏在幼儿保育科目中逐渐占据主 要位置,而且在唱歌和游戏中道德灌输的成分日益增多。
1.私立托儿所的产生与发展
托儿所的产生与当时日本国内政局不稳、工人阶级 队伍的日益壮大和觉醒有密切关系。中日甲午战争及日 俄战争之后,广大农民被迫背井离乡。以这些劳苦大众 的孩子为招收对象的托儿所,旨在为不幸儿童提供良好 的环境,施以教育,以缓解社会矛盾。
一、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发展
(四)托儿所的产生与发展
学前教育简史
谢谢观看!!
(三)简易幼儿园的产生与普及
1882年,为了扭转幼儿园发展缓慢的局面、 增加幼儿园数量,也为了使一般贫民子女能接受 学前教育,文部省在《关于幼儿园制补充规定》 里明确规定,文部省所属的幼儿园,办园的一切 费用完全由政府承担,各地方幼儿园也是这样。
一、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四)托儿所的产生与发展
2.公立托儿所的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出现了公立托儿所。此 后,日本学前教育事业走上了一个新的轨道,到20世纪 初,形成了以幼儿园与托儿所为代表的双轨制学前社会 教育机构,这一体制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日本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1.福禄培尔教育思想的传入 从幕府末年开始直到整个明治时期,随着欧美思潮
学前教育简史
日本的近代学前教 育
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后来居上的佼佼者,是一个在长 期封闭后实行开放而迅速发展和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十二章日本近代教育制度
教近学代要教求育学校制度小结
3、近代大学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教学内容改变,更接近现实生 活,为社会生产培养人才;教 学和科研并重。(教育功能发 生了变化)
教学要日求本学校教育制度
• 3、民众的教育机构。包括乡学、寺子屋、私塾、 • 寺子屋是日本幕府时期的民众教育机构之一,寺子屋在
府时期受佛教的影响多设大寺院内,后来随着民众对文化 的需求,设在寺院以外的寺子屋逐渐增多,到明治维新前 ,已发展到2万多年所,寺子屋的学生称为寺子,多为平民 子弟,学习科目主要有读写算和诵读佛经等。寺子屋作为 一种初级教育的机构,有广泛的大众性,为日本明治维新 后的初等教育的普及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十二章 日本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本章框架线索
教育行政制度:《学制令》、《教 育令》《 学校令》
学校教育制度
昌平坂学问所;藩学;寺子屋;私 立园。
学制令、教育令;学校令;教育敕 语
第十二章 日本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重点:学制令、教育令;学校令;教育敕语 ▲难点: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规律。
教学日要本求近代历史
教学要求 日本德育
• 《教育敕语》 • 在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同时,日本重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1890年,
日本政府以天皇诏敕的名义颁布了儒家忠孝为教育内容,掺杂近代 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教育敕语》,规定日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忠 于天皇的臣民和父辈的孝子,要求学校、社会和家庭都要教育人们 做忠臣和孝子,在道德教育方面,要求培养学生忠君爱国,义勇奉 公,保卫皇运的品质。 • 教育敕语的颁布,规定了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奠定了日本近 代国民道德教育的基础,一直成为二战以前日本教育的总的指导纲 领。
• 从7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开始向封建 社会过渡,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 日本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经验 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实际,逐渐形 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日本近代教育制度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日本近代教育制度(六)日本近代教育制度1.教育概况:1868年,日本建立了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执政的天皇明治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史称“明治维新”,其中包括对教育的改革。
主要内容有:加强国家对教育的管理,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
1871年,日本设立了文部省,主管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
1872年颁布《学制令》,在确立教育领导制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的学校教育体制。
1885年,日本进行官制改革,成立第一届内阁,森有礼任文部大臣,在他的主持下,1886年日本颁布了各种教育法令,统称《学校令》,包括《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中学校令》、《小学校令》。
这一时期日本学制的改革,为建立近代的学校制度奠定了基础,对推动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教育敕语》1890年,为了加强道德教育,强化中央集权的控制,日本颁布由明治天皇签署的《教育敕语》,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纲领。
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出日本教育的根基源于传统的“忠君爱国”伦理道德思想;第二部分指出日本伦理道德的具体条目;第三部分指出日本伦理道德条目的普遍意义,要求国民必须遵守。
《教育敕语》颁布后,对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此,日本近代教育开始纳入天皇制国家主义的政治轨道,加重了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第十一章 日本近现代教育制度
第二节
日本教育的发展
一、20世纪初至2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20世纪初至2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世纪初至20 二、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 、《教育基本法》 学校教育法》 教育基本法 四、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世纪70
(二)《学校令》 学校令》
1885年,日本进行官制改革,成立第一届内阁,森 1885年 日本进行官制改革,成立第一届内阁, 有礼任文部大臣。在他的主持下,1886年日本颁布 有礼任文部大臣。在他的主持下,1886年日本颁布 了各种教育法令,统称《学校令》 其中包括《 了各种教育法令,统称《学校令》,其中包括《帝 国大学令》 师范学校令》 中学校令》 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中学校令》、 小学校令》 分别对高等教育、师范教育、 《小学校令》,分别对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基础 教育做出了规定。 教育做出了规定。
战后日本采取了经济兴邦的战略,为发展经济, 战后日本采取了经济兴邦的战略,为发展经济,日本继承了 明治维新时期“优先发展教育”的传统, 明治维新时期“优先发展教育”的传统,及时酝酿并推出了 教育发展的蓝图。1947年颁布的 教育基本法》 年颁布的《 教育发展的蓝图。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 育法》 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 育法》,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 《教育基本法》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 教育基本法》的主要内容有: 目标,培养和平的公民及社会的建设者; 目标,培养和平的公民及社会的建设者;全体国民接受 9年 义务教育;尊重学术自由,培养国民的理智; 义务教育;尊重学术自由,培养国民的理智;公立学校禁止 宗教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同校;尊重教师, 宗教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同校;尊重教师,提高教师 的地位等。 的地位等。 《教育基本法》被视为日本教育史上划时代的教育文献。 教育基本法》被视为日本教育史上划时代的教育文献。
外国教育史-11《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日本)》
–精神独立主要表现为言行一致,思想与 行动、理论与实践的一致。 –道德教育在学校实施的同时,还必须由 学校协同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来实施
11
4、论体育——
–体育锻炼的目标,旨在使人健壮无病 ,精神活泼、愉快,从而克服社会上的 各种艰难而独立生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育锻炼无固定的方式,应列为必修 课
12
19世纪欧美和日本教育的共同特 征:教育权基本完成了从教会向政府 的过渡,教育反映国家一定政治、经 济、文化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迅速 发展,建立了国民教育制度,教育实 行双轨制,产生教育心理学化倾向, 教育内容逐步从人文走向科学。
–在智育的具体实施上,应向学生传授一些 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的经世致用之学。
9
3、论道德教育:明辨独立,言行一致
–反对向学生灌输忠臣、孝子、义士、节妇等 封建伦理道德,强调学生独立品质的培养, 强调学生独立品质的教育 –认为独立是个人所拥有的重要道德品质,独 立分为“有形的独立”(物质方面的独立) 和“无形的独立”(精神方面的独立,一是 人的内心摆脱物质的奴役和束缚,二是个人 凡事有主见,不受他人意见所左右,包括不 羡慕他人的物质财富,不模仿他人的生活方
概况
教育法令——《学校令》1886
思想:福泽渝吉
4
一、日本近代教育概况
1、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
1)1871年,在中央设立文部省,主管全国的 文化事业,并兼管宗教事务
2)1872年,颁布《学制令》,具体确立了日 本教育领导体制——中央集权的大学区制: 全国分8个大区,各设大学一所,每个大学 区又分为32个中学区,各设中学一所;中学 区又各分为210个小学区,每区设小学一所 。
外国教育史
欧阳宇
日本近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日本近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一、日本近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
明治政府提出了文明开化的政策,通过教育改革,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
“求知识于世界”显示了明治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
明治政府进行了学制改革,当时已经提出了“全民教育”。
义务教育的实行使教育迅速得以普及,1907年时基本上普及了六年制义务教育。
教育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率为百分之四十五。
战后又进行了全民教育改革,其宗旨是“必须尊重个人尊严,培养有个性的人”。
教育要民主化、大众化。
为了保证每位学龄儿童均接受教育,免去一切学杂费,1947年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高中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两种。
1998年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建立终身教育体系,采用国际视野把握和发展教育,强调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的信息化程度。
二、日本近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1、循序渐进:从六年制义务教育到九年制义务教育再到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2、拓宽视野:借鉴西方先进经验,采用国际视野,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3、重视个性:尊重个人的选择,培养有个性的人,给学生选择权和一定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
4、全面发展:培养多类型人才,鼓励创办具有特色的学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日本近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大力推进个性化的基础教育改革
2、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灵活性。
4、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相对公平化。
日本教育史
日本教育史在19世纪60年代,当东亚的许多国家都相继沉沦的时候,日本却因为明治维新的成功而迅速地崛起,它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的许多国家,花了大约200年的时间才完成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而明治维新也因此成为了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日本近当代史主要有: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大正时代的教育、昭和前期的教育、军美占领时期的教育、经济恢复、高速发展时期的教育。
一、明治维新(一)、明治维新的简介1、什么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2、历史背景政治: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思想: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对外: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国际: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结果:改革派开展武装倒幕成功,建立明治政府。
3、维新内容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于1868年4月6日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6月11日公布《政体书》。
9月3日天皇下诏将江户改称东京。
10月23日改年号为明治。
1869年5月9日迁都东京。
并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明治政府颁布《五条誓文》明治政府颁布《五条誓文》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且天皇一切权力集于一身。
社会体制方面,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皇室亲缘关系者改称为“皇族”,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幕府的幕僚,大名的门客等改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各等级间允许相互交往,但仍存在等级之分;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政府通过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
近代日本的教育改革与现代化
近代日本的教育改革与现代化近代日本是一个独特的国家,它曾经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一个封闭的国度到一个现代化的大国的转变。
这个变革的过程中,日本的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日本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的内容以及其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历史背景19世纪中日本进入大规模的近代化进程,日本政府认为学校是推进现代化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在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开始进行了大力的教育改革。
为了扩大教育的普及,日本政府大力推广义务教育,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系列的学校。
同时,为了培养更多的各类人才,日本还向欧美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
这些留学生既学习了欧美先进的文化和知识,也被接纳了欧美现代化的思想,其中产生较大影响的有福沢諭吉、中江兆民等人。
教育改革的内容日本教育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育内容、教材及教育组织。
教育内容经过对其它国家教育体制的研究与借鉴,日本开始在学科设置上进行重大调整。
旧有的国学、儒学、神道教义等传统课程被废止。
代之而起的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英语等现代科目。
同时,为了推广科学抱有的普及意识,学校的授课科目中也包括了一些实用性强的内容,如医疗保健知识等。
教材为了保证教育改革能够顺利推进,日本政府采用了一种强制的教材体系,这些教材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以培养爱国主义为目标。
当时,日本的教育界普遍认为,日本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一个具有爱国心、忠诚心的国民,并抵制任何来自外部的文化、思想影响。
不过,这种教育形式也遭到了一些批评,认为这样的教育加剧了民族偏见和狭隘性。
教育组织日本改革时期,教育组织也发生了大变革,旧时期的私塾被新的学校系统所替代。
在20世纪初,日本的公共教育体系逐渐形成,完善了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教育改革对现代化的影响日本教育改革对现代化的影响在多个方面显著。
首先,对于日本的近代化发展来说,教育改革为其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加速了其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
第十一章 日本近现代教育制度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教育管理权主要掌握在皇室、幕府以 及各地藩国之中,1871年明治政府在中央设立文部省,主管 全国的文化事业,并兼管宗教事务。 1872年颁布《学制令》,在确立教育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建 立全国学校教育体制。规定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 全国划分为 8个大学区,各设一所大学;每个大学区又分32 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设一所中学;中学区又分为 210所小 学区,每个学区设一所小学。 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一直实施到“二战”结束。
(二)《学校令》
1885年,日本进行官制改革,成立第一届内阁,森 有礼任文部大臣。在他的主持下,1886年日本颁布 了各种教育法令,统称《学校令》,其中包括《帝 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中学校令》、 《小学校令》,分别对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基础 教育做出了规定。
图1:日本东京大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1985)
四、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1)70年代的教育改革
1971年6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向文部大臣提交了一份 《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的咨询报 告,主要涉及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它成为日 本7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由此出现的教育改革 被称为继明治维新教育改革(1868)和战后教育改革(1947) 之后的“第三次教育改革”。 70年代,日本还颁布了《关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计划的标准》、 《小学初中教学大纲》、《高中教学大纲》》是《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它使 战后日本教育系统有了法律保障。 主要内容有: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采 取 6—3—3—4 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高 中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将原来的多 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类型的大学等。 此外,还对教员、校长、教育经费、教育行政管理 以及幼儿园教育、特殊教育等做了一些规定。
近代日本的现代教育与文化变迁
近代日本的现代教育与文化变迁近代日本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其中包括教育和文化领域的重要转变。
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旨在摆脱封闭自守的状态,引进西方文化和教育观念,加速国家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从教育和文化两个方面,分别探讨近代日本的现代教育与文化变迁。
一、教育变迁1. 来自西方的教育思想近代日本的教育改革深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派遣大量留学生前往欧美国家,引进西方教育理念。
这些留学生学习了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理论,在回国后成为日本现代化的推动者。
他们将西方的教育体制和课程模式引入日本,并将西方教育理念注入到日本的教育改革中。
2. 教育体制的重建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废除了旧有的封建教育体制,建立起现代的教育体制。
政府开始了公立学校的建设,对教师进行培训,并制定了统一的教育法规。
这些措施使得教育具有了普遍性,不再仅针对贵族阶级,而是为了培养全体国民的人才。
3. 好望角远征与教育改革明治时期,日本进行了著名的“好望角远征”,通过派遣学生前往葡萄牙进行学习,引进了葡萄牙的现代教育体系和课程。
这一经历对日本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日本教育体系的发展,并为日本未来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二、文化变迁1. 西方文化的传播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积极引进西方文化,以促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这一时期,西方文化在日本急剧传播,对日本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开始学习西方的文学、艺术和音乐,西式建筑和服装也逐渐在日本流行起来。
2. 文化产业的兴起近代日本文化产业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
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文化领域也迅速发展起来。
文学、音乐、电影、戏剧和艺术等行业开始兴盛,大量的作品涌现出来,为日本文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3. 跨文化交流的加深近代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加深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日本的文化走向国际舞台,同时也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
这种跨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为日本的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9近代日本的学前教育
9近代日本的学前教育在我们探索近代日本学前教育的旅程中,就好像打开了一扇充满新奇与启示的大门。
说起近代日本的学前教育,那可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值得探究的地方。
先来讲讲当时的背景吧。
在近代,日本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这也对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当时的学前教育机构逐渐兴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幼儿园啦。
这些幼儿园可不是我们现在想象的那种简单的玩耍场所,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比如说,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有唱歌、跳舞、画画这些常规的活动,还有一些培养孩子生活技能和品德的课程。
老师们会教孩子们如何自己穿衣、系鞋带,如何与人友好相处、懂得分享。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学走路一样,一步一步,慢慢成长。
我记得有一次去参观一家日本的老式幼儿园,看到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地学习着整理自己的小书包,那专注的神情让人忍俊不禁。
一个小男孩怎么也弄不好书包带子,急得小脸通红,旁边的小女孩却主动伸出援手,一起解决了问题。
这种小小的互助场景,不正是学前教育所期望培养的品质吗?再说说教育方法吧。
老师们特别注重启发式教育,不会生硬地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比如,组织一场小小的植物观察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去看看种子是怎么发芽的,花朵是怎么开放的。
而且,当时的日本学前教育也很重视家庭教育的配合。
家长会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些小任务,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让教育效果更加显著。
回想起来,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家庭,父母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道理。
这种温馨的画面,真的让人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不仅仅来自学校,更来自家庭的支持和陪伴。
在师资培养方面,日本也下了不少功夫。
老师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教育知识,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他们会定期参加培训和研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总之,近代日本的学前教育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教育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日本近代教育制度与创新
日本近代教育制度与创新日本在进入近代化以后,对于教育制度的改革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实践,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改进,取得了很多成果。
本文将从这些角度来探讨日本近代教育制度对于创新的影响以及新方向。
一、教育制度的基本构成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基本构成包括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两个部分。
义务教育主要包括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而职业教育则由技术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等多个层次组成。
在这些制度的实施中,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技术学校都是免费的,而高等教育和大学则需要缴纳学费。
同时,这些教育机构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更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的学生。
二、近代教育的改革与创新1.西化与国粹之争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为了适应新时代以及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方法,日本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西化。
这种西化运动颇受争议,因为其中包括了对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质疑和否定。
因此,在短时间之内,日本国内就出现了一种西化与国粹之争的情况,其中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表示对于西方文化和教育方法的疑虑和不认可。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文化的兴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和教育方法,逐渐消除了传统的阻力和固有思维。
2.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在日本教育优先发展的过程中,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技术学校的建设。
这些学校不断推出创新性的课程和教育方法,既发掘了学生们的潜力,也满足了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
在职业教育方面,日本全国范围内的高等专科学校、大学以及各大研究所都大力发展和普及了医学、工学、农学、文学、法学、商学、音乐、美术等专业教育,许多知名企业都与这些教育机构展开长期的合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职业发展前景。
3.幼儿园的发展日本的幼儿园在保育、教育方面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和创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出现了寓教于乐的特点,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在动手实践中不断提高幼儿的能力观察能力理解和表达能力。
近代日本的中国语教育
近代日本的中国语教育
近代日本普及中国语教育,是日本民族教育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台湾、朝鲜、南洋附近的地区,在近代发生了深远的改变。
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在传播中国语教育方面,也是世界层面的异象。
不仅在外国学校和私立学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且日本的高等教育也受到了大力宣传。
在台湾、朝鲜、南洋,以及日本本土,各级教育制度都采用了必修的中文课程,从小学、中学到高等院校,都以中国语的学习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日本高等教育在中国语教育列入必修之后,有三个特点:首先,日本大学不仅传播繁体字,而且采用汉字文字的本土化的音译法,以适应2011年大陆汉字通用的发音;其次,多数学科中文学习被融入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从而形成多学科的综合文字学习;最后,在日本高等教育中,重视中国语言文化在日本社会中的发展历程,更多地传播文字文化学习。
此外,日本大学每年都会举办中国书法画画、中国盆景、中国古诗词等活动,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国内大学中文系还推出了中国文学,语言,艺术等专业学习,并且在每年秋季招收本科和研究生,旨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总而言之,日本近代在中文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仅普及了繁体中文教育,而且在推进中国文学、语言、艺术等文化交流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努力。
[日本教育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日本教育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化探索的认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为赶超列强,借鉴西方诸国以法治国的经验,先后学习法国、美国、普鲁士的教育制度,步步西洋化的结果就是最终寻找到适合日本国情的教育制度。
从颁布《学制》到颁发《教育敕语》这一期间,儒学与洋学、日本化与西洋化进行了反复曲折的斗争,最后由《教育敕语》的颁布,使日本教育走上日本独特的道路”。
本文试图阐述日本教育制度从西洋化到日本化转变的过程,以求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教育制度的完善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学制》与法国式教育《学制》共由大中小学区、学校、教员、学生和学业、海外留学生规则、学费等6篇109章组成。
翌年又追加了神官僧侣学校、专门学校等规则104章,共由213章组成。
这是一部庞大而又完整的教育法规。
仅以学区制为例,在中央文部行政的统辖下,全国设8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设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设210个小学区,由此全国将设8所大学、256所中学、*****所小学,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惊愕的学制蓝图。
新学制参考了下列国家的教育制度:(以上表格资料来自顾明远,梁忠义,主编,《日本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20XX年出版。
)从表1中不难看出,《学制》主要是依据西方几个国家的教育做样板,但是法国的教育对日本的教育毋庸置疑是具有绝对影响的。
“当时最重要的参考书就是旧福三藩的藩士佐译太郎翻译的《法国学制》一书”。
在新学制颁布前,1868和1870年旧福三藩曾经小规模地进行过教育改革,而1870年的改革则几乎是模仿法国的教育制度。
由此可见,法国式的教育制度在旧福三藩已经进行过试验,它作为一种制度也容易被日本所接受。
对于想制订新的近代化教育制度的明治政府来说,与其借鉴英美的多样化制度,还不如主要以中央集权制的法国教育制度为样板。
教育制度比教育内容更加重要,所以我们可以说《学制》是法国式的教育制度。
为了顺利实施《学制》,文部省向各府县下达了实施《学制》的着手顺序。
第一,大力发展小学校;第二,迅速兴办师范学校;第三,一般女子与男子平等受教育;第四,各大学区逐步没立中学;第五,学生升级应该严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近代教育
1.教育概况
(1)江户-幕府时期的日本教育
①影响文化。
这一时期,日本的教育同时受到中国的儒学、日本的国学、西方的兰学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特点。
②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主要由寺子屋和乡学等机构承担。
③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由一些藩校和私塾改建为中等学校。
中学分为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两个部分,使中等教育承担实业教育和升学教育两类。
④高等教育。
1886年,日本颁布了《帝国大学令》,将东京大学改称为帝国大学(尤重法学),规定帝国大学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教授学术、技术理论,研究学术及技术的等。
总之,日本通过《学制令》以及一系列的《学校令》(《师范学校令》、《帝国大学令》、《中学校令》、《小学校令》等),成功地实现了封建教育的改造。
《学制令》也成为日本近代的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
(2)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教育
1871年日本在中央设立文部省,负责全国的教育事业,同时兼顾国家宗教事务,文部省的设立也标志着日本中央集权教育管理体制从机构上得以实施,其指导思想为“合魂洋才”与“文明开化”,主要改革措施如下:
①废除封建教育体制,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新体制;(效仿法国建立大学院和大学区)
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③聘请西方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教师来日教学,并派遣大量留学生出国深造;
④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师资;
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成立东京大学等。
2.教育思想:
(1)福泽谕吉论教育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致力于“文明开化”事业,宣传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思想,代表作《劝学篇》、《文明论概略》,其基本教育思想如下:
①在教育作用方面,福泽谕吉认为教育可以消除贵贱、上下之别。
大力
主张普及学校教育,以最终实现教育立国,强调修习学问,唯上实学;
②主张通过知识教育开发人的智力,培养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智育)
③通过道德教育培养民众,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提高民族自尊心;(德
育)
④通过体育提高国民素质,同时强调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同时产生作用。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