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二)重点整理精品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重点知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重点知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重点知识汇总一、古代文学的主要特征1.古代文学的社会功能:宗教崇拜、祭祀、周围的交际、政治宣传等。

3.文学内容表现:自然、人物典型化、抒情与叙事交替、人物发言。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特点1.文学成为地位标志和文化品位的象征,文人开始形成。

2.诗歌格律的形成,七言律诗和五言绝句流行。

3.形式上的多样化:散文、诗歌、戏曲、小说等都有发展。

4.意识形态的变化:空灵主义、玄学、道教教义与人性观等居于重要的位置。

三、唐代文学的发展1.道德魂神的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2.胡美人文学:王维的《西施咏》、李商隐的《锦瑟》等。

3.流传最广、文学价值最高的长篇小说:《红楼梦》。

4.唐诗派系的争斗:豪放派、婉约派等。

四、宋代文学特点1.世俗化:文学的对象是生活中的人,不再是神话传说和穿越时空的人物。

2.小品式的创作:韩愈《师说》、苏轼《东篱乐府》等。

3.宋词的出现:具有浪漫色彩和个性特征。

4.代表性作品:《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

五、元代文学特点1.中西文化融合:元代先后出现了马植、翰林院翻译组等,西洋图书和知识的传入。

2.戏剧的繁荣:元杂剧影响较大,创造了“曲剧”和“南戏”等。

3.浪漫思想和抒情风格的兴盛: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

六、明清文学特点1.文学形式的丰富多样:谈话录、随笔、回忆录等。

2.以史为鉴,学术的兴起:明末的经世致用之学,清代的经学。

3.现实主义的兴起:状况类作品的创作。

4.小说的发展:《三国演义》、《金瓶梅》、《红楼梦》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一、名词解释1.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2.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

大都是一些落弟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

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干谒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

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刊刻《江湖诗集》,后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相似,故称之曰江湖诗派。

3.国朝文派:金世宗大定和金章宗明昌年间,金与南宋议和,偃武修文,建学养士,于是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如蔡珪、党怀英、王庭筠以及王寂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不同于由宋入金的文人,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自具风格的新时期。

元好问在其所编的《中州集》中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4.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

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

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5.阳羡派:清初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的豪放苍凉词风。

因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

属于这一词派的还有曹贞吉、蒋士铨等。

6.浙西派:清初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之作,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准。

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

自考:汉语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自考:汉语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自考:汉语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1.宋初诗坛最早流行应答酬唱、浅切以晓的“白乐天体”,代表人物有徐铉、李昉,李昉编纂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诗徐铉文总集《文苑英华》。

2.晚唐体有寇准、林逋、魏野、潘阆等人,尊崇对象为贾岛、姚合,多写山野闲逸情趣,以锤炼字句为能。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以梅、鹤为伴,称梅妻鹤子,以咏梅诗诗著称,传世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山园小梅》)3.宋代最早提倡复古和文体复古的代表人物是柳开,著有《柳河东集》。

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其诗取法白居易,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人,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代表作诗《对雪》、《山行》,散文《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4.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其诗取法白居易,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人,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代表作诗《对雪》、《山行》,散文《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5.西昆诗派(西昆体):北宋诗人杨亿将在皇家藏书秘阁参预编纂《册府元龟》诸人“更迭唱和”的诗作编为《西昆酬唱集》(西昆,指秘阁藏书之所,因《山海经》言昆仑山之西有群玉山,为先王藏书册府),西昆诗体和诗派便由此而得名。

《西昆酬唱集》共收录杨亿等十七人的诗作二百五十首,全部为近体律诗。

西昆派作家均是身居清要的馆阁之士,代表作家为杨亿、刘筠、钱惟演。

诗的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创作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诗文标榜学习李商隐,其中杨亿、刘筠以骈体文著称。

西昆派多数作品缺乏真情实感,堆砌过甚,不免剽窃之讥。

西昆派作家惟美风格固然是对宋初浅俗的白体诗风和缺乏文采的复古文风有所矫正,但其创作脱离现实,偏离传统的文学标准,馆阁气十足、仅重外表精美的艺术趣味,注定了主导文坛的时间不会长久,但在北宋文坛仍有一定影响。

6.石介片面强调复古,鼓励了古文中险怪奇涩的“太学体”的形成。

古代文学史(二)重点整理

古代文学史(二)重点整理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1)文学自觉的标志文学自觉有三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题材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地追求。

(2)从文体的辨析到总集的编纂1.曹丕《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2.陆机《文赋》将文体分为十类,并将诗和赋分为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的特点3.刘勰《文心雕龙》将文体分为33大类。

4.萧统所编《文选》更为将文体分为37类。

总集的编纂是文学辨析的自然结果,萧统的《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3)文学体系的建立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4)新的文学思潮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论著中,可以看到一种新的文学思潮,这就是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进而探寻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创作的规律、以及文学的价值。

(5)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主题1、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

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须借助酒。

第四种态度,就是陶渊明所采取的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

2、游仙主题,与生死主题的关系很密切,主要是想象神仙的世界,表现对那个世界的向往以及祈求长生的愿望。

3、隐逸主题包括向往和歌咏隐逸生活的作品,包括招隐诗、反招隐诗,形成这个时期的一种特殊的文学景观。

(6)寒士文学门阀制度阻碍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心怀不平,士族与庶族的对立成为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寒士的不平反应在文学创作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主要有左思的《咏史》:“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一、初唐1、王绩:长于五律,《野望》已是五律典型.多吟咏隐居旷达之趣,寄寓激愤之情.2、初唐四杰:(1)文学观:反齐梁的宫廷文学,提倡刚健有骨气的诗风,文章要有一定的经世教化的作用。

(2)创作成就:A诗歌:都是中下层文人,他们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

B:对诗歌体式的成熟和完备做了贡献如七言歌行《长安古意》体式非常大;五律王勃C:开拓了新的诗风,以清新的诗风为文坛带来新鲜的风气。

D:骈文赋3、陈子昂:(1)文学成就:以汉魏的的五言古诗为主,诗的内容比较充实,有为而作,风格质朴刚健。

诗文理论代表新作:《与东方左使扎序》骨气端详,音情顿挫,光英郎练,有金石声。

以深刻的内容质朴刚健的风格破除六朝余袭,他的五古开启了李白等人的五古.4、宫廷文人:(1)上官仪:五言诗,格律工整,内容空洞。

(2)文章四友:杜审言,崔融,李峤,苏味道。

作品多歌功颂德,宫苑游宴,风格典丽精工。

(3)沈宋:多奉和之作,他们的创作使五七律得以完型。

二、盛唐1、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出现原因:开元社会安定,具备隐居的经济基础;以隐求士的终南捷径成为时尚;佛道的思想流行提供了思想基础.2、孟浩然:布衣诗人,一度隐居鹿门山,曾作九龄门客。

山水田园特点:冲谈自然,语淡味醇;多白描,曲尽其妙;也有一些很浑阔。

3、王维:多才多艺,诗画乐精通。

前期抒报国心,后期以隐居修禅为主。

山水田园诗特点:(1)诗情画意的高度统一(2)音乐美,山营造意境(3)常以动衬静(4)既有陶潜的平淡自然,又有灵运的精工秀丽。

4、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以高岑为代表,境界开阔,雄奇悲壮.边塞诗其实就是战争文学。

王昌龄:七绝圣手。

5、高适:内容充实,感情饱满意气豪迈;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沉雄悲壮。

古代文学史2重点

古代文学史2重点

1.宋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2.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西昆体作家的创作特点:(1)思想内容比较贫乏,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

(2)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

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chi)、(3)诗体多位近体诗。

(4)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而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往往徒得其华丽的外边而缺乏内在的气韵。

(5专事模仿而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

4.小令:58个字以内,篇幅短小,只适宜于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

5.晏殊词的特点:(1)大多作品内容是书写男女之间的相似爱恋和离愁别恨。

(2)着重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恋情。

其词的情感基调是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度。

(3)闲雅而有情思。

6.晏殊《蝶恋花》背与鉴赏: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赏析:此词经疏澹的笔墨、温婉的格调、谨严的章法,传达出作者的暮秋怀人之情。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1)虚实结合,以景衬情。

具体、形象、含蓄地把眼前景,心中情结合起来。

二者融合形成意境。

(2)悖理达情。

通过悖于常理的举动来传达背后造成这种举动的情感。

诗中作者抱怨月亮有悖于常理,月亮照射是自然现象。

5.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6.柳永对于词的贡献:(1)创作了大量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2)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古代文学史二考点、重点浓缩精华

古代文学史二考点、重点浓缩精华

南戏《拜月亭记》的艺术特点:(1)善于运用误会巧合的戏剧结构方法。

(2)曲文本色自然,贴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才学小说:(1)清代炫耀学问以才学见长的小说。

(2)影响最大的是《镜花缘》。

(3)其他代表作品有《螵史》、《野叟曝言》、《燕山外史》等。

程甲本:指乾隆五十六年(1791 ),程伟元和商鹤对《红楼梦》前八十回进行加工,并增补后四十回而首次出版的一百二十回活字本《红楼梦》。

诚斋体:杨万里,号诚斋,其诗歌被称“诚斋体”。

“诚斋体”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诗,想像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

其中以绝句最为出色。

《窦娥冤》的悲剧性:它是关汉卿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

其悲剧性有三:一,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和事事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品格竟成为她含冤受屈的主观因素。

二,对封建官府、官吏、法律的信任竟成为她含冤受屈的客观因素。

这对封建王法、官吏、官府是一个绝大讽刺,也极大地加重了此剧的悲剧性。

三,高尚成了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对传统道德和官方提倡的程朱理学的讽刺。

《窦》剧中的窦娥正是以她的孝顺与贞节得到了人们的同情,可这种高尚却成了高尚者的墓志铭。

《窦娥冤》中窦娥的品格与反抗精神及其悲愤艺术特色:窦娥的品格主要为两方面:一,窦娥的反抗精神。

这是窦娥形象中最为宝贵的品格。

其反抗性主要表现为四点:(1)公堂对薄,坚强不屈。

(2)怨赴刑场,骂天咒地。

(3)三桩誓愿,表明怨情。

(4)鬼魂上场,复仇雪恨。

二,善良质朴,孝顺贞节。

这是人们广泛认同该剧的重要原因。

这一品格表现为三个方面:(1)为婆婆甘愿屈招。

(2)赴刑场途中不走前街走后街。

(3)鬼魂嘱托窦天章照顾婆婆。

其悲剧艺术特色是:一,冤案的形成非受贿所致。

二,孝女节妇为提倡孝道、贞节的社会所吞噬。

三,相信官府却为官府所冤杀。

杜丽娘及主要人物形象:杜丽娘是《牡丹亭》中第一主角,中国古代爱情文学中难得的典型形象。

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封建教育和严格管束,为此精神苦闷、优郁。

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

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

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

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

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

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

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

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

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

任诞。

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

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

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

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

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点整理(手打)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点整理(手打)

宋代文学1、西昆体:以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为代表,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该派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在创作方法上主张“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揖其芳润”,他们最推崇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作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但也存在徒有华美之外表,而缺李商隐诗之内在气韵的弊病。

2、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个诗派,以清逸隐幽为旨趣。

林甫是颇受后人推崇的一位晚唐体诗人。

3、《秋声赋》是欧阳修赋的代表作。

此赋借悲秋咏怀,骈散兼用,行文自由活泼,运用铺排手法,写秋声秋心,表现了作者历经政治斗争磨难的苦闷,和对险恶官场的厌倦,反映了作者历经沧桑后的感受。

4、樵歌体:又称“朱希真体”,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词于淡而静的空旷境界中透出潇洒,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自然飘逸,在词坛自成一格,因而词集名为《樵歌》,所以其词被称作“樵歌体”。

5、中兴四大诗人:指南宋中期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以及尤袤。

6、东坡体:指苏轼的诗歌。

“东坡体”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议论博辩,滔滔莽莽而才气纵横,既有出法度中的新意和豪放外的妙理,又有新鲜的比喻、多样化的风格和磅礴的气势。

7、辛派词人:指与辛弃疾同时的一批词风与其相近的词人,他们或与稼轩为同志,或追慕稼轩,感时激愤,词作多抒发爱国感情,风格豪放激切,主要代表人物有张孝祥,陈亮,刘过,张元幹等。

他们南渡后的创作,以浓郁的爱国激情和慷慨悲壮的风格,成为词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8、诚斋体:指杨万里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写的一些诗作,这些诗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

“诚斋体”诗创造了一种新鲜活泼的写法,改变了以往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开辟了新的诗风。

“诚斋体”诗着重表现的是山水景观所蕴含的自然灵性和知觉情意,诗中充满了奇趣和活劲儿,被认为是真正的“活法”诗。

9、永嘉四灵:指南宋后期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由于他们四人的字中均有一个“灵”字,故谓之“四灵”。

中国古代文学(二)复习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二)复习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纲要陈忻一、宋初三体,特别是西昆体二.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欧阳修是领袖三.欧阳修散文的特点(成就、贡献)四.梅尧臣、苏舜钦开创宋诗风格五.王安石“荆公体”(半山诗)六.苏轼散文的特点、苏轼诗歌的特色、苏轼词的革新意义七.江西诗派、一祖三宗、山谷体诗、黄庭坚主要文学主张八.陈师道后山体九.柳永慢词的意义贡献十.周邦彦词的集大成(艺术特色)十一.李清照“易安体”的特点、“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十二.朱敦儒“樵歌体”十三.辛弃疾词内容、艺术成就、辛派词人十四.中兴四大诗人十五.陆游的爱国诗、散文有哪些十六.杨万里“诚斋体”、“活法诗”十七.范成大对田园诗的贡献十八.姜夔白石词清空骚雅的特征十九.梦窗词的特色二十.清雅派词人二十一.永嘉四灵、江湖诗派二十二.吴蔡体、国朝文派、二十三.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金元最有成就的诗人二十四.《西厢记诸宫调》的价值二十五.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及其主要代表作品的意义和主要人物分析、四大爱情剧、五大历史剧二十六.元杂剧的体制、旦本、末本二十七.马致远神仙道化剧二十八.关汉卿公案剧、妇女生活剧、历史剧的代表作品二十九.《西厢记》故事的源起、王西厢的戏剧冲突、主要人物分析三十.散曲及其分类(小令、套数、带过曲)三十一.曲状元马致远、清丽派散曲代表人物乔吉、张可久三十二.南戏与杂剧的区别、元代四大传奇(四大南戏)、南戏之祖、三十三.话本、平话《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原始雏形。

三十四.元诗四大家、铁崖体三十五.明代长篇小说(四大奇书)及其各自的类型和思想倾向、艺术成就三十六.明代短篇小说(拟话本)三言二拍及其思想倾向、艺术成就三十七.明代杂剧:徐渭《四声猿》三十八.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汤沈之争三十九.临川四梦、《牡丹亭》人物形象四十.明代诗文:台阁体、茶陵派、唐宋派、童心说、公安派、竟陵派张岱小品文集大成、前七子、后七子、复社几社诗歌四十一.清代诗歌:江左三大家、梅村体、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袁枚性灵诗派四十二.清代文:学者之文、清初三大家、桐城派古文、阳湖派四十三.清代骈文:汪中四十四.清词:阳羡派、浙西派、常州派、精华三绝(纳兰性德)四十五.清代小说:才学小说《镜花缘》、清代拟话本小说家李渔四十六.《聊斋志异》思想内容、艺术四十七.《儒林外史》思想内涵、讽刺艺术四十八.《红楼梦》脂本、程甲本、程乙本四十九.《红楼梦》思想意蕴、人物形象五十.清代戏剧:李玉苏州派(一人永占、《清忠谱》)、李渔《闲情偶寄》五十一.南洪北孔、《长生殿》艺术特色、人物分析;《桃花扇》思想内涵五十二.弹词三大五十三.近代启蒙诗人龚自珍、魏源;同光体;五十四.梁启超诗界革命、黄遵宪新派诗、南社、苏曼殊、秋瑾、王闿运、樊增祥五十五.清词:清季四大词人、王国维“境界说”五十六.近代文:经世文派、湘乡派、“姚门四弟子”、“曾门四弟子”、梁启超“新文体”五十七.近代小说:侠义小说、狭邪小说、四大谴责小说五十八.京剧、话剧(春柳社、春阳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2重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2重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2重点整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文学创作的发展演变,二是文学思想的变迁。

本文将以这两个方向为主线,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进行重点整理。

一、文学创作的发展演变1. 古代文学的起源:古代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等。

这些作品以歌辞的形式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

2. 高度发达的诗歌创作: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诗作。

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代表了唐代诗歌的巅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3. 优秀的散文创作:宋代是中国古代散文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家和作品。

苏轼、欧阳修等人的散文作品以骈文和宋词的形式呈现,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自然景观、人物描写等多个方面。

4. 戏曲的繁荣发展: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代表,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

《西游记》、《红楼梦》等作品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文学思想的变迁1. 诗经时期的思想:诗经时期,以《诗经》为代表的作品主要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个人情感的思考。

其中的《国风》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现实,而《周南》则体现了个人情感的抒发。

2. 儒家文学思想的兴起:先秦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兴起,并通过文学作品进行宣扬。

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等作品成为了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佛教文学的传入:东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文学开始在中国发展起来。

《佛说阿弥陀经》、《法华经》等重要经典的传入,使得佛教文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 道家文学的独特思想:道家思想强调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也得到了体现。

道家经典《道德经》的传世,使得道家文学思想成为古代文学思想中的独特存在。

通过以上整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两个重要方向:文学创作的发展演变和文学思想的变迁。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重点(精)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重点(精)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重点(精)全国2011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1、(P2)宋代初期古文运动的先驱人物是柳开。

2、(P4)宋初三体“白体”(王禹偁)、“西昆体”、“晚唐体”(林逋)。

3、(P6)西昆体,代表人物:杨亿。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4、(P10)欧阳修散文的基本特点及风格。

5、(P14)梅尧臣诗歌艺术、苏舜钦诗的风格。

6、(P20)“半山诗”、“王荆公体”。

第三章苏轼7、(P27)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8、(P32)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9、(P36)苏轼“以诗为词”的贡献。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10、(P41)江西诗派、“苏门四学士”。

11、(P42)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及风格特征。

12、(P46)“一祖三宗”说。

13、(P51)吕本中的“活法说”。

第五章北宋词与南渡词 14、(P55)“富贵词人”——晏殊。

15、(P62)柳永词在宋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柳永词的俚俗色彩,柳永雅词的特点。

16、(P64)秦观——《淮海集》。

17、(P67)晏几道——《小山词》。

18、(P72)周邦彦词的“集大成“的体现,周邦彦清真词的题材内容及艺术特点。

19、(P75)李清照“易安体”的艺术特点。

第六章辛弃疾 20、(P81)辛弃疾词的题词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21、(P87)辛派词人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和特点。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22、(P9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23、(P98)杨万里的“诚斋体”。

24、(P101)范成大田园诗的特点。

第八章南宋中后期词25、(P108)姜夔白石词的艺术特色——“清空”、“骚雅”。

26、(P110)吴文英:《梦窗词》;(P115)周密:《草窗词》;(P118)张炎:《词源》。

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27、(P120)“永嘉四灵”的诗歌创作的特点。

28、(P124)“江湖诗派”。

29、(P126)宋代理论性最强、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专著——严羽的《沧浪诗话》。

《中国古代文学(二)》重点知识

《中国古代文学(二)》重点知识

耐烦《中国文学史(二)》重点知识第一部分:魏晋南北朝文学一、填空题:1.从魏晋开始,南北朝及唐代前期,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

2.魏晋南北朝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将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3.建安时代是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

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异常繁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兴盛是与文学的自觉联系在一起的。

代表:魏曹丕《典论·论文》,西晋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钟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

①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②梁萧统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③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篇论文学的文章。

4.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形成的共同主题: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

5.魏文帝曹丕建立九品中正制,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6.门阀政治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在东晋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形态。

7.玄学三典:《庄子》、《老子》、《易经》。

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

9.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

10.曹操的诗全部都是“乐府诗”,其内容和写作方法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精神一脉相传。

11.曹操的部分诗歌由于反映现实深刻真实,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钟惺《古诗归》。

12.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13.曹操诗歌的特点:用古题写诗;发扬光大四言体诗。

14.曹丕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5.曹丕和文人诗酒唱和,开创了文人雅集的先河,具备了文人集团的性质(邺下文人集团)。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所有考点整理-中国古代文学史2自考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所有考点整理-中国古代文学史2自考重点

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1、柳开:宋柳开(先驱)的文学主张有(2013.01多选):①反对五代浮艳风②主张文道合一③鼓吹复古④倡导质朴文风2、穆修: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的穆修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是(2004.10单选):响应者3、王禹偁:王禹偁:《村行》——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简述王禹偁(chēng)的诗歌创作成就(2013.01简答):①早年学习白居易的诗歌,侧重学习白居易闲适唱和诗②贬官商州之后,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③兼擅各种五言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宋初王禹偁所属的诗派是(2009.10和2005.10单选):“白体”诗派王禹傅诗歌的艺术风格是(2015.04单选):平易晓畅4、晚唐体:晚唐体(2014.10名解):①宋初诗歌的流派②以林逋的诗歌创作为代表③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以请逸隐幽为旨趣。

5、杨亿与西昆体:西昆:因创始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

以杨亿、钱淮演、刘筠为魁首。

西昆诗派和昆体功夫:西昆体形成是个流派的标志——《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简述西昆体诗歌的主要特色(2013.10简答):讲究修辞的昆体功夫对宋诗的发展影响很大①诗中大量用典,以学文为诗,是送诗的一个突出的特色,西昆体作为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或者诗歌思潮。

体现了当天是的风会所趋,是宋诗形成自身特色的第一步②西昆体与后来的江西诗派,从论诗宗旨、作品风格,艺术技巧到诗学渊源都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黄庭坚就主张用昆体功夫造老杜浑成之境③西昆体流行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诗人作分依赖修辞而缺乏感觉,甚至堕入玩弄辞章典故的泥潭。

西昆体的艺术特征是(2015.10和2012.10单选):讲究修辞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人的诗歌被称为(2015.04单选):西昆体第二章:欧阳修和北宋诗文革新1、欧阳修:——六一风神欧阳修文学创作以散文成就最大、影响最大欧阳修散文的风格是(2013.01单选):平易流畅、委屈婉转。

古代文学史二重点总结

古代文学史二重点总结

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健含婀娜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1)“以文为诗”2)另一特色是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而多具哲理,尤其是他的七古长篇,议论与叙述紧密结合,依凭其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敏捷的才思,富于理趣。

3)被称为“东坡体”,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拉长,七绝吐语清丽精美,多传世佳作,七古则气格雄健豪放,尤见才气横溢4)但就体现苏轼“坡仙”的旷达品格而言,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风气主导倾向,即超越世俗尘虑羁绊的风神韵致和审美境界。

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1、辞达通俗,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2、善于比喻,多形象思维。

3、有诗话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

欧阳修散文艺术特色:以古讲究转折顿挫,文章法写诗,虚实正反,句子彻底散行,长短句杂出,少用对偶,故意做的是对非对,造成散文调而非诗调。

再就是诗中常用助词散文或介词。

张养浩散曲的艺术特点:1、题材其将咏史怀古引入曲中,叙事抒情言志,写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和民生疾苦的同情,扩大了去的题材。

2、风格豪放,以诗入曲,将曲作为一种新的抒情诗体来写,具有好奔放浩荡的气韵。

陆游词的风格:他的词与他的诗相似,慷慨激昂,和清淡秀逸,激昂指爱国诗,如诉衷情,其大部分写的比较凄婉造句圆融而富有诗意,如,卜算子咏梅,他的词纤丽近秦观,但表达要指向的多,如钗头凤,写的真挚缠绵,清婉流利。

西昆体:是宋影响较大的文学流派,广义指四六文,狭义指近体诗,因西昆酬唱集得名,共收17位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南戏: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戏,他在形成和吸收过程中吸收了大曲清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杂杂剧的故事形式,又叫永嘉杂剧,温州杂剧。

旧红学:五四运动之前,人们用传统的方法和观点评论红楼梦,被称为旧红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索隐派(王梦阮、蔡元培)和评点派(王希廉、张新)。

性灵诗派:创始人袁枚,就是上承公安派独抒性灵,的诗歌主张,认为写诗要抒发真性情。

中国古代文学(二)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二)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以欧阳修为核心。

2.最早出现在宋初诗坛的是以徐铉、李昉、王禹偁、为代表的“香山派”,他们改革晚唐五代诗弊,倡导白居易平易流畅的诗风。

3.方回编撰的《瀛奎律髓》把陈与义、黄庭坚、陈师道同列为江西诗派之“三宗”。

4.南宋诗坛,“中兴四大家”:杨万里(诚斋体)、范成大、陆游、尤袤5.永嘉四灵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6.“楼船夜雨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关山月》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临安春雨初霁》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7.夏承寿整理为《姜白石词编年笺校》是姜词迄今为止最完善的版本。

8.话本是以民间口语为主写成的白话小说,是在民间说话技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可分为四类:小说、讲史、讲经、合生。

9黄庭坚“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换骨脱胎”10.讲实话本作品有《大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三国志平话》,其中《大宋宣和遗事》已具备长篇小说的基础。

小说话本《碾玉观音》《错斩崔宁》《宋四公大闹禁魂张》11.小令:是元代散曲的一种,又叫“叶儿,是单支小曲,只用一个曲牌,且一韵到底。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12.元杂曲角色分四大行:末、旦、净、杂。

13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一部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杰作-----王国维。

关汉卿的《救风尘》是以妓女生活为题材的元杂剧中成就最高的一部。

14.《西厢记》在明代被称为北曲的“压卷”之作。

15. 元曲四大家:白朴、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

16.张先喜欢用“影”这一意象入词,人称张三影17.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一部悲壮感人的历史剧。

18. 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19.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20. 西昆体诗人以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作家杨亿、刘筠与钱惟演。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重点1(精)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重点1(精)

第五篇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名词解释:西昆体 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昆体功夫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

一.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二.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愽绝丽”之风。

三.大量用典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 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

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

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 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

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

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

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第三章苏轼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古代文学(二)重点

古代文学(二)重点

一、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发生了巨大变化:1、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

2、文学集团活跃。

文学自觉的标志(1)文学独立成科:①与其他学科相较有了独立的地位②文学内部又有文笔之分(2)文体辨析明晰:①辨文体类别②辨文体风格③辨文体源流(3)审美追求自觉文学自觉的原因:(1)上层的引导(2)个性的觉醒文学批评的兴盛1、由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2、刘勰《文心雕龙》——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3、萧统《文选》——选文批评4、脱离政教——文学的新思潮曹操的文学史地位1、改造文章的祖师(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2、建安文坛领袖曹丕诗的新变1、个人感情的抒发2、是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曹植的文学史地位1、风骨文采的完美结合2、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①乐府歌辞文人化的明显标志②模仿之中加以适当改造③结构精致④求华美、工整⑤诗篇开始常有较多的景物描写3、后世诗人的认同(一是由于文采富艳;二是因为他对五言诗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三是他不幸的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

)建安文学的时代特征1、非功利、主抒情2、求华美、重个性3、追求慷慨悲凉之美(战乱的环境,高昂的政治热情和人生苦短的悲叹)正始文学的特征1、文学创作的哲理化2、表现老、庄人生境界的倾向3、美文学技巧进一步发展西晋文风1、拟古2、繁缛游仙诗一是抒愤世之情。

出于屈原之《远游》,《远游》中“悲时俗之迫厄兮,将轻举而远游”二句是此类诗之主旨。

承此而来的有曹植的《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游仙诗》及阮籍的《咏怀》、嵇康的一些诗。

一是写企长生之愿。

起于秦代,《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三十六年,使博士为《仙真人诗》。

”原诗已佚,其内容当不出求仙访药、追求长生之类。

承此而来的有汉乐府《吟叹曲·王子乔》《董逃行》《长歌行》等,都以求仙为主旨。

陶渊明诗的艺术特色1、情、景、事、理的浑融2、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3、陶诗的语言:朴素而精炼谢灵运诗1、特点:鲜丽清新雕琢甚深2、新变:①从写意到摹象(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为:一是描摹技巧高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历史、政治、情况、道路、方法、条件、成就、传统、认识、矛盾、体制、大力、密切、充分、整体、和谐、透明、健康、合作、配合、提升、统一、发展、建设、提出、发现、研究、规律、特点、突出、情绪、理想、思想、力量、成果、地位、精神、要素、基础、环境、体系、制度、特色、标准、结构、主体、秩序、反映、力度、关系、分析、提倡、包容、倡导、形成、丰富、坚持、创新、提高、转变、深化、规范、多方面、规范化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建安七子: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

竹林七贤: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建安风骨:建安文学基本上继承了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直抒胸臆、言情务尽的传统,但许多诗中又采用了比兴手法,是诗歌形象鲜明又耐人寻味,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因为建安文学有这些特点,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刚健悲凉、清峻通脱的格调,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正始之音:指魏晋玄谈风气。

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

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士风流,盛于雒下。

世称正始之音。

正始之音是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

永明体:魏晋以来,中国音韵学有了新的发展,在南朝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同时对音韵很有研究的学者沈约用四声叠韵的原理来研究诗歌中的音韵配合,指出八种声病必须避免,音韵搭配要合协。

在沈约的倡导下,一些作家将这些诗歌音律和晋宋以来诗歌中的排偶、对仗的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诗体:新体诗,又叫“永明体”骈文:骈,辆马拉的车,引申为偶,对偶。

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文以双句为主,句子叫骈句、俪句,讲究对仗与声律,其中以四、六句相间作为固定的格式,唐中时称为四六文。

骈文是一种诗化的散文,讲求形式之美,助长形式之风流行。

宫体诗:就内容而言,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如:女性;在情调上,清艳,风格柔媚,注重辞藻、对偶与声律。

大小谢:谢灵运、谢眺阴何:阴铿、何逊《昭明文选》:《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选学:研究《昭明文选》的学问。

元嘉三大家:鲍照、谢灵运、颜延之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许多作品中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面貌。

《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诗品》:钟嵘著,在刘勰《文心雕龙》后出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

《文赋》:西晋陆机写的文学创作理论专著初唐四杰: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文章四友: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四人的作品风格较接近,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高宗后期起,即以诗文为友,"文章四友"因此得名。

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沈宋:沈约、宋焕志刘柳:刘禹锡、柳宗元新乐府:是唐人自立新题所作的乐府诗诗史:杜甫的诗,具有史的艺术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反映,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古文运动:指中唐自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古文革新运动。

他们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倡文道合一,强调儒家正统思想,革新文体,反对浮华的骈文,创立了一种自由流畅合于实用的新散文。

韩愈以其创作实绩进而形成一种广泛的社会运动。

唐传奇: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变文:变文,或简称“变”,乃转变的底本,在敦煌说唱类的作品中保存较多。

现知明确标名“变文”或“变”者有八种:《破魔变文》、《降魔变文》、《大目乾连民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八相变》、《频婆娑罗王后宫彩女功德供养塔生天因缘变》、《汉将王陵变》、《舜子变》、《前汉刘家太子变一卷》。

大历十才子:唐代宗大历年间10位诗人所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

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韦:温庭筠、韦庄温李:温庭筠、李商隐《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

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以其作为词的集合体与文本范例的性质,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

简答论述题:1.如何理解“建安风骨”建安文学基本上继承了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直抒胸臆、言情务尽的传统,但许多诗中又采用了比兴手法,是诗歌形象鲜明又耐人寻味,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因为建安文学有这些特点,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刚健悲凉、清峻通脱的格调,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2.曹操的文学成就学习汉乐府,有许多的诗歌成果,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生风气之先,而且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建安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贡献3.曹植一生遭遇与其诗歌创作的关系①前期(建安25年,其29岁前):渴望建功立业,诗歌充满了俊逸的少年意气,才华横溢,恃才傲物内容上看,数量较多些贵族生活,另一类写动乱的社会现实,第三类表现雄心壮志②后期(曹丕继位后):从悠悠公子变成了处处受限、受打击的对象,满怀忧愤、痛苦。

基调:哀怨、悲愤、铁骨铮铮,不向现实低头。

4.蔡琰《悲愤诗》的独特价值中国诗歌史、文人创作的第一首五言长篇叙事诗。

以作者悲惨的一生为线索,展开了汉末动乱的现实,把人们带到了屠刀和铁蹄震颤下的时代。

此诗非亲历无可作,对于动乱的现实,建安诗人以政治家的身份居高临下,或以旁观者的眼光悲天悯人,而蔡琰则作为一个普通人,承担了那个时代所有妇女的苦痛命运,字字饱沾血泪写成。

建安时代的动乱通过蔡琰的特殊经历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5.阮籍咏怀诗思想艺术特点继承庄骚古诗十九首表现方法,大量运用比兴、象征,思绪恍惚玄远,寓意隐晦曲折,往往能创造出一种高远清明而又阴郁沉重的意境。

6.左思《咏史八首》思想艺术特点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创新,造语奇伟、创格新特、错综震荡、义气干云,为古今绝唱。

诗人以自身经历表达了对塞上不平以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表达了对古代门阀制度的控诉。

诗多引史实,借古讽今,对现实政治持批评态度。

7.陶渊明的隐居思想及其诗歌艺术成就隐居思想:①他的隐居有深刻的批判社会的意义,他的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与前代、后代许多隐士不同。

②陶渊明的隐居不仅是独善其身、全身远害,而且要有所作为,追求精神不朽、清节永传的目的。

他在隐居中坚持劳动,认识到了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在劳动中提出桃花源的理想,歌颂劳动。

③陶渊明弃官归隐,是质性自然的结果,有着葆性养真、追求自由独立、提升个体生命价值、护卫人格尊严的目的。

④对功名的厌弃也是他归隐的原因。

⑤陶渊明回到乡村也有过自己的痛苦、矛盾乃至挣扎,但他都靠自己的艰苦努力度过了。

这样他在诗中就为自己留下了一个真实可信的隐士形象。

⑥陶渊明的人生态度,感叹时光流逝、死亡渐渐逼近、委运承化的人生态度。

艺术成就:陶诗分为两类:咏怀诗(主要表达陶由出仕到归隐的心路历程,体现他热爱自由的高贵品质);田园诗(归耕之后的生活,更具有美学价值)艺术价值:①风格朴素自然,擅以平淡真实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抒写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感受;②善于从生活感受中提炼艺术语言,通过景物描绘创造出艺术境界,表达一种浑融完整的艺术感受;③善于融兴寄于自然美,把比兴寄托和对自然的观赏融为一体,创造出抒情主人公自我的艺术形象;④语言:通过朴素的语言写出深刻的人生阅历,警快透辟;⑤陶诗风格总体平淡,但也有豪放之气,只不过不易让人察觉。

文学史上的意义:①开创确立了以自然平淡朴素为上的诗风,影响到了后世各个艺术门类,确立了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标准;②扩展了诗歌的审美范围,把诗人的审美视野扩展到了乡村、田园,是田园诗成为中国古诗歌的一大流派。

8.试说明南北朝乐府民歌思想与艺术的差别思想:南朝:400首,情歌,表现青年男女在爱情中的各种情况;多出自女性之口,通过其述说,传递了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北朝:60首,反映战争、游牧生活、思想、草原风光艺术:南朝:清丽俊美、婉转温情,多用双关、比喻,一唱三叹,余音袅袅北朝:雄浑刚健、豪迈亢直、抒情直率、语言朴实,既有哀苦愤懑之调,又有悲凉激越之音。

9.比较大小谢山水诗异同同:①善于写山水景物,同时谢眺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的精细清俊②二人均善于熔裁警句,风格清晰,浑然天成异:谢灵运:①谢灵运善于精细的刻画自然景物,也能用写意手法大笔勾勒,故其笔下的自然景物活泼可爱②注重选取自然景色中色彩最鲜明的部分,使山水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注意画内景和画外音的结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③谢灵运的山水诗从景物中透露出事物的玄理,写景、抒情、说理谢眺:①善于写山水景物,其中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在他手里,山水摆脱了玄言的影响,将山水诗创作推向了一个更加成熟的境地,为盛唐的山水田园诗兴起开辟了道路②在寻常的景物中发现新鲜动人的美感,简淡而有情趣③队长精工,音韵协和,是五言律诗的雏形,更接近“唐音”10.鲍照的文学成就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骈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

他将满腔的的悲愁苦闷之情与怨愤不平之气发而为诗,因而其诗歌的突出内容,就是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抒发寒门之士倍遭压抑的痛苦,其中充满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与抗争精神,代表着寒士的强烈呼声。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的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且还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诗为主的歌行体。

11.庾信的遭遇以及前后期诗风变化的关系以42岁出使西魏为明显分期前期:常出入宫廷,深受梁武帝宠信,奉命而作,多为阿谀之词,声色犬马、思想贫弱、风格华艳后期:以悲哀为主的危苦之辞,抒发了异常沉痛的故国之思,悲哀、苍凉、雄浑、深沉12.《世说新语》内容及艺术价值选取最典型的细节,善于抓住言行片段,用精炼传神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