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多元性文化与消费文化
台湾文化的多元性
![台湾文化的多元性](https://img.taocdn.com/s3/m/8c6e8a7bf524ccbff0218451.png)
台湾文化的多元性台湾文化的多元性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任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与民族和历史联系在一起。
台湾文化的第一块基石是由原住民奠定的。
考古证据表明,在史前时期,台湾曾出现过长滨、圆山、卑南、阿美等原始部族,他们创造了长滨文化、圆山文化、卑南文化、阿美文化等,但这些文化中却没有能够涵盖所有部族、占主导优势的台湾文化。
16世纪时,来自闽南、岭东的汉族移民大量涌人台湾。
虽然当时大陆移民的人数尚未超过原住民,但其带来的闽粤文化却远比原住民的部族文化先进,闽粤文化因此显现出替代部族文化整合原住民的态势。
紧接着,荷兰、西班牙侵略者相继攻人台湾,给台湾带来了西方海权文化。
但荷、西殖民者人数不数过数千,在台统治仅38年,相较于10万原住民、数万汉族移民,西方海权文化并未能在台湾扎下根来。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他带来数万军民官吏,在台湾\复制\出完整的明代行政体制、经济模式、教育机构、军事编制、民俗宗教,初步确立了汉人在台湾的人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优势地位。
清朝统一台湾后,闽粤移民大量移居台湾,台湾变成以汉族人口为主体的移民社会,这连带使中华文化成为台湾的主导文化。
至此,岛内第一次具有了能够最大程度涵盖台湾人口的、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台湾文化。
同时,在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同化性面前,原住民文化逐渐被融合、吸纳为台湾文化的一部分。
日本侵占台湾后竭力推行以灭绝台湾文化为目的的同化政策--\皇民化教育\。
但日本的\皇民化教育\和同化政策并没有深人人心,台湾光复后,日本强加给台湾的大和文化被扫荡一空,但大和文化中的雕塑、建筑、绘画、音乐被吸纳,成为台湾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国民党仓皇败退台湾带去了200多万军民,也再次把中国文化全盘移植到台湾。
为了与大陆争夺中国政府的代表权,国民党当局掀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大力弘扬中国文化,台湾文化中的中国元素也愈益鲜明。
同时,欧美学术思想、科学技术、管理方式、经济模式不断被引入台湾,成为台湾文化的一部分。
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
![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f0fa2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9.png)
2023-11-05
目录
• 后现代主义概述 • 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 • 费瑟斯通的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 • 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社会影响 • 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未来趋势 • 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案例分析
01
后现代主义概述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
01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哲学和文化 思潮,强调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和反思,主张对知识和真理的 重新定义。
06
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案 例分析
案例一:时尚产业的消费文化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时尚产业是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典型代表,它通过不 断推出新的潮流和风格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时尚产业利用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和对潮流的渴望, 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往往具有短 暂的寿命和快速的变化,这使得消费者不断追求新的潮 流,从而形成了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
在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中,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提供服务体验,
建立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系。
借助社交媒体等数字化渠道进行营销
02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企业需要借助社交媒体等数字化渠道
进行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化的需求,企业需要开展定制化营销,
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消费者对商品符号价 值的追求
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注重商品或 服务的符号价值,消费者更关注 商品或服务所代表的社会地位、 身份和品味。
消费者参与和创意消 费
在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影响下 ,消费者更愿意参与产品的设计 和制作过程,同时也更倾向于通 过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赋予商品 更多的个性化意义。
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
社会文化的未来趋势
中国文化的多元表达与创新
![中国文化的多元表达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4c01bae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0.png)
中国文化的多元表达与创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和创新思维。
这种多元性和创新性不仅体现在艺术、文学和音乐等传统领域,也延伸到了现代科技、商业和社会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化的多元表达与创新,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多元表达的艺术形式中国艺术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其中包括绘画、书法、剪纸、剪纸、戏曲、舞蹈等。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审美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解。
例如,中国画以其独特的意境和写意风格而闻名于世。
中国画家通过运用水墨、笔墨、线条和色彩,将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融为一体。
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艺术家对自然和人性的感悟,以及对平衡、和谐和美的追求。
此外,中国文化还以其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而闻名。
例如,北京的皮影戏、四川的变脸脸谱和广东的木偶戏等,都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创新性。
这些民间艺术形式不仅具有娱乐性,还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和历史信息。
它们通过剧情、角色和表演方式,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社会变迁。
二、创新思维的商业实践中国人民在商业领域也展现出了创新思维。
特别是在现代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下,中国企业家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商业模式和创新产品。
例如,中国的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以其创新的网上购物平台而闻名。
阿里巴巴通过整合供应链、提供安全支付和物流服务,为消费者和商家创造了便利和价值。
这种创新思维在中国的电商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中国还涌现出了许多科技创新企业,如华为、小米和腾讯等。
这些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和市场创新,推动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
例如,华为的5G技术和小米的智能手机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些企业的创新思维和实践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三、多元表达与创新的社会影响中国文化的多元表达与创新不仅在艺术和商业领域有影响,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的多元文化
![人类社会的多元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1168be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3.png)
人类社会的多元文化现代社会中,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类社会的多元文化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
多元文化指的是不同文化群体在同一社会中相互交流、融合和共存的现象。
本文将从多元文化的定义、背景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多元文化的定义及背景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存在多种文化群体,这些文化群体在语言、宗教、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文化群体既有不同国籍的居民,也有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族裔的人们。
多元文化的背景主要源于全球化的影响。
随着交通与通信技术的进步,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
这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深入。
同时,国际移民和人口迁徙现象也推动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和扩展。
二、多元文化对社会的影响1.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多元文化的存在使得各种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深入。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尊重,进而推动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通过文化交流,各种文化之间的优点可以相互借鉴,形成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面貌。
2. 提升社会的创造力与创新力多元文化的存在可以激发社会的创造力与创新力。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艺术表达、问题解决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认知。
他们的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可以互相交融,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和多元化的文化创新。
3. 增强社会对多样性的包容与接纳能力多元文化的存在提醒人们要更加包容和接纳不同的文化群体。
各种文化的存在不仅丰富了社会的文化面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接纳,可以有效减少文化冲突和社会动荡。
只有不同的文化可以和谐共存,社会才能实现长期的稳定和进步。
4. 促进经济发展与商业机会多元文化的存在为经济发展和商业机会提供了新的动力。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带来了各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
同时,跨国公司和跨文化的交流也为全球商业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多元文化促进了全球市场的扩张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在经济领域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中国市场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彰显出的魅力
![中国市场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彰显出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0c9695e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a.png)
中国市场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彰显出的魅力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其复杂性和多元性一直备受关注。
市场的多元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文化、地理、语言和行业等等。
复杂性和多元性共同塑造了中国市场的独特魅力。
中国的文化多元性是显而易见的。
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例如,在南方地区,人们更加热情好客,更注重人际关系。
而在北方,人们更加保守,喜欢传统的文化习俗。
对于品牌来说,要在不同的地区进行营销策略的制定和执行,必须了解当地文化,才能实现连贯一致性的品牌传播。
地理多元性也是中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地域广阔,环境条件和天气都因地区而异。
在人们选购商品时,也会受到地区的影响。
例如,南方地区的人们更注重美观、物品质量和使用舒适性。
而在北方地区,人们更看重物品的实用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中国销售商品要考虑到地域差异,产品的特点、包装、配送和售后服务都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语言多元性是中国市场的另一个独特之处。
中国拥有56个民族,不同族群之间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方言。
例如,普通话在北方地区通用,而粤语则在南方地区广泛使用。
在制定广告和宣传策略之前,必须要考虑到使用的语言、口音和语调。
此外,在进行市场研究时,不仅要关注市场总体情况,还必须了解不同地区和族群的市场动向和需求。
行业的多元性也是中国市场的重要特点之一。
不同行业之间有着不同的竞争环境、规模和市场需求。
例如,消费电子市场和服装市场是竞争激烈的行业,产品更新周期较短,需要快速反应市场需求。
而食品和饮料市场则相对来说市场需求变化较为缓慢。
对于不同的行业,品牌方针对其特定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需要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
多元性和复杂性共同塑造了中国市场的独特魅力。
然而,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应对市场多变的环境并找到其市场优势,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在市场营销的实践中,品牌方应该遵循针对性的原则,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同时建立完善的市场情报收集和分析机制,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挑战,注重传播渠道的选择和创新,才能够有效地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多元社会与多元文化
![多元社会与多元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8e68084cc22bcd126ff0c12.png)
多元社会与多元文化第一节多元社会与多元文化的形成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纽带。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人是社会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而人类社会活动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
因此多元的社会体现为多元的文化。
“人类学之父”泰勒(E.B.Tylor)在其经典著作《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①《法国大百科全书》②认为文化是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苏联大百科全书》③认为,广义的文化是社会和个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狭义的文化则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认为,文化是“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与物质,智力与情感方面的不同特点之总和;除了文学和艺术外,文化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处的方式、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
并指出,“文化是当代就特性、社会凝聚力和以为基础的经济发展问题展开的辩论的焦点”。
“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狭义的文化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仅限于意识形态;广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类社会的全部遗产,囊括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
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行为文化。
”①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归结为文化现象。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全体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通过文化的接受,人一步步从一个生物的人演变成为一个社会的人。
现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大众娱乐化进程
![现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大众娱乐化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821125d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c.png)
现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大众娱乐化进程现代文化多元性与大众娱乐化进程在现代社会,人们不仅享受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同时也享受着文化生活的多彩。
现代文化已经越来越多元化,成为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和表达的丰富多彩的文化。
同时,大众娱乐化的进程也在逐步加速。
现代文化多元性的本质是以多元化的视角去认知和定位世界。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
人们可以轻松地接触其他国家的文化,认识到世界各地的那些奇妙的事物。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将开阔眼界,尝试理解其他文化的不同之处,并通过这些了解,打破了不同文化间的隔阂和误解,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
同时,多元性也表现在各种文化形式的丰富和多样性上。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国家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而大众娱乐则是人们享受文化的方式之一。
在大众娱乐的范畴中,包括电影、音乐、电视、游戏等多种形式。
随着娱乐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大众娱乐化进程得到了加速。
同时,娱乐内容也不断更新换代,以适应人们越来越高的娱乐需求和更加多元的文化消费需求。
这也能够反映出人们对于文化多元性的渴望。
然而,在大众娱乐化进程中,也存在着许多悖于人性与文化的负面影响。
比如对于普及性较强的娱乐内容,如一些热门电视剧、选秀节目等,其时长和轻松的主题可能会令人产生过度消遣的心态,或者产生浅层的消费和观念,损害观众对文化的真正认识。
这也反应出了人们对文化需要的选择偏向轻松乐观、大众化的消遣,对于深度文化的关注度相对较少。
因此,大众娱乐化进程的发展,也应该与对文化多元性和文化深度的取舍平衡起来。
总之,现代文化多元性与大众娱乐化进程是两条线并行不悖的发展道路。
通过打破文化隔阂,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人们可以感受到世界各地文化的独特之处。
而大众娱乐化的进程则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途径,促进了愉悦和享受。
然而,在前进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如何平衡好文化多元性和深度的发展。
消费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研究
![消费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38193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a.png)
消费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更加密切。
这种跨文化交流的高速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和贸易领域,也体现在文化领域。
消费文化是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互相学习和接受的一种文化形态,也是维护和增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消费文化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消费文化在不同国家的特点、消费文化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启示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一、消费文化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消费文化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新兴文化,它是随着市场经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
消费文化具有直观的性质,它通过媒体、广告、品牌、商业场所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共同的语言,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跨文化交流中,消费文化具有至少三种重要的作用:(1)促进文化融合。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价值观念,然而,这些消费文化都可以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引进和创新互相学习和融合,形成一种跨国的文化共鸣,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情感纽带。
(2)增强文化信任。
在不同文化之间,人们对于文化的陌生感和深层次的差异往往会导致文化信任的缺失,而消费文化则可以成为沟通和信任的桥梁,帮助不同文化之间建立信赖和友好的关系。
(3)拓宽文化视野。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文化的接触和了解,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文化多元性的认可和尊重。
二、消费文化在不同国家的特点虽然消费文化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和特点。
在欧洲,消费文化早已形成了一种自由和平等的生活方式,随着欧元的推出和边界的逐渐开放,欧洲的消费文化也变得愈加多元和开放。
对于欧洲消费者来说,个人品味和风格的表达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更倾向于与传统文化保持距离,同时拥抱当代流行文化,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人们对于品质和价格的关注度更高,注重礼仪、传统文化和家庭观念等,这些都与消费文化息息相关。
不同文化对于消费习惯有何不同,以及为何会有这种不同?
![不同文化对于消费习惯有何不同,以及为何会有这种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e4ed14d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9.png)
不同文化对于消费习惯有何不同,以及为何会有这种不同?消费习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受到地理、宗教、历史、社会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
因此,不同文化对于消费习惯具有明显的差异。
下面就具体来谈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习惯所存在的不同之处。
一、亚洲文化亚洲国家是老祖宗文化的重要代表,以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文化最为突出。
在东亚国家中,传统的家庭观念非常强烈,家庭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家庭生活水平,因此节俭是他们的主要消费特征。
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穿着朴素、饮食节制、家居环境清新简洁。
东亚国家的传统文化注重礼仪,所以礼品文化相当发达,比如春节期间糖果、水果、猪蹄等常见的礼品。
此外,东亚国家个人主义不如西方国家,家庭和社区关系相比较重要。
二、欧美文化欧美国家的文化互为对立。
在欧洲,传统的经典文化经济相对单薄,而且民主自由、个人追求幸福的代表性文化活力十分旺盛。
因此,欧洲国家普遍拥护高品质的商品,他们比较注重商品的质量,而不是商品的价格。
购物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欧洲人注重食品的品质,比如西班牙的火腿、希腊的沙拉等都是很畅销的食品。
美国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产生了很多消费文化,比如漫画、卡通等都是美国的消费文化。
在美国,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非常注重品牌和外观,因此许多品牌手袋、服装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三、中东文化中东被称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消费文化也因此迥异于其他地区。
中东的消费特点主要表现在豪华、贵重上。
中东国家的人们非常注重宗教仪式和传统节日,因此他们对珠宝、黄金等奢侈品的需求成倍增加。
在穆斯林文化中,土地和家庭是极为重要的,家庭和朋友聚会时,在饮食方面更是尽情享受。
同时,穆斯林文化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男女在消费方面具有差异性,男性主导家庭的经济,因此决定了他们在商场上的购物决策权。
四、非洲文化非洲地区经济比较欠缺,社会发展比较缓慢,因此非洲地区的消费文化比较单一,主要是食品和衣服。
多元化文化下的文化消费研究
![多元化文化下的文化消费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8845ff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c.png)
多元化文化下的文化消费研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也日益多元化。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文化消费不再是单一的体验,而是一种更为广泛和个性化的方式。
如何更好地进行多元化文化下的文化消费研究?这是当下社会各界都在思考的问题。
一、文化消费与多元文化文化消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在消费文化产品和服务时所体验到的文化价值、文化体验和文化认同感。
它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具有文化特质的行为。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文化消费需要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
多元文化不单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还包括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时代之间的文化差异。
在这样的多元文化环境下,文化消费者需要具备更强的文化适应能力,以从众多文化产品和服务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文化产品。
二、文化消费与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消费与文化创意产业是密切相关的。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动力,以产业形态为载体,涵盖创意设计、文化创作、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的产业。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文化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需要更好地针对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及时开发符合不同文化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品。
同时,政府也需要更加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消费的繁荣。
三、多元化文化下的文化消费行为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文化消费不再是单一的体验,而是更广泛和个性化的方式。
在文化消费行为中,个性化和差异化是其显著的特征。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中,一些消费者会通过购买进口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不同群体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文化差异中,一些消费者会通过购买具有特定文化元素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个性。
在文化消费行为中,消费者也更加注重体验和互动。
一些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仅提供文化价值,还可以让消费者参与其中,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
四、多元化文化下的文化消费挑战与机遇在多元化文化的背景下,文化消费面临着不少挑战和机遇。
其中主要挑战包括: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高、文化消费者缺乏文化适应能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充分等。
如何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性
![如何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性](https://img.taocdn.com/s3/m/96b3933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b.png)
如何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性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性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人们对世界各地文化更加了解,跨文化交流不断增多,文化多元性势必会进一步增强。
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尊重文化多元性要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性,首先要尊重不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性,不能通过简单的归类和模仿来消解。
因此,我们需要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了解其思想、价值观和传统,不做不必要的批评或歧视。
二、加强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是应对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交流,我们可以了解其他文化的不同之处,增加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例如,可以通过旅游、学习、工作等方式,亲身体验其他文化,并与其居民进行交流和沟通。
在未来,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跨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文化的交融和互动。
三、推广文化多元性推广文化多元性也是应对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方案之一。
企业和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推广文化多元性。
例如,可以在企业内部推行跨文化培训、文化交流等活动,增加员工对其他文化的理解。
政府也可以提供文化交流的奖学金和交流机会,增加民众对其他文化的接触和理解。
此外,在教育领域加强跨文化教育的普及,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也非常重要。
四、创新文化产品随着文化多元性的增强,文化产品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
因此,创新文化产品也是应对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思路。
企业可以通过创造或改进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文化产品的需求。
例如,与其他国家的厨师合作,开发出跨文化融合的美食供消费者品尝;或是将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结合起来,创建新的音乐类型。
这些创新能够让消费者更好地感受文化多元性,有利于增强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
五、保护本国文化传统虽然要尊重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但同样也要保护本国文化传统。
文化多元性不是摧毁某种文化,而是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
因此,保护本国文化传统同样重要,这需要企业和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措施。
文化多元性和全球文化统一性的问题
![文化多元性和全球文化统一性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02132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0.png)
文化多元性和全球文化统一性的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文化多元性和全球文化统一性成为了越来越热门的话题。
文化多元性是指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形式多样、多元化的文化现象,而全球文化统一性则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文化上存在相似的趋势,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也比较统一化的现象。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究竟是多元性更有利于文化交流还是全球文化统一性更有利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呢?文化多元性是人类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源泉,世界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遗产各具特色,互相借鉴和交流,更有利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正如中国古代有一句名言:“文治之基,乃在行人易地而听”。
这句话体现了一个重要思想,即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交流、借鉴对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在不同领域都产生了丰富的成果,如中西文化的交融,便衍生出了许多东西方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成果。
文化多元性使得人类文化更加庞大丰富,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因此,文化多元性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而全球文化统一性,则是在全球范围内,由于科技、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愈发趋同的现象。
这种趋势取决于市场需求、用户喜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多种因素。
例如,电影、音乐、美食等领域都存在着全球化的趋势。
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跨国企业不断扩张,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带来了类似的消费体验。
形形色色的网络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各种社交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比以往更加直接地接触和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球文化统一性的存在,使得人类的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全球文化统一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文化的一体化,本质上仍然是文化多元性的体现。
我们仍然能在中国、美国、非洲或者其他地方找到各自的特色文化。
因此,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
在市场和文化产品向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建设具有多元文化的公司文化
![建设具有多元文化的公司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4d4fe5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0.png)
建设具有多元文化的公司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成为了当今商业环境中的重要因素。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建设具有多元文化的公司文化对于提高竞争力和吸引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设具有多元文化的公司文化,以及其带来的益处。
一、多元文化的定义和重要性多元文化指的是公司内部具有来自不同族群、国籍、宗教、语言、性别和文化背景的员工群体。
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公司可以容纳不同观点和想法,促进跨文化合作与交流,使员工感受到被尊重和包容。
建设具有多元文化的公司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多元文化能够为企业带来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的灵感。
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能够带来不同的视角和经验,通过集思广益,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和商业机会。
其次,多元文化有助于扩大市场。
在全球化时代,企业需要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具有多元文化的团队能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需求,有助于企业在多元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最后,多元文化还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员工追求的不仅仅是高薪和福利,他们更关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契合。
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公司能够吸引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二、建设具有多元文化的公司文化的方法建设具有多元文化的公司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企业有长期的计划和执行。
以下是几个可行的方法:1. 倡导和尊重多元文化:企业应该倡导多元文化,并将其纳入公司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中。
员工应该被教育和培训,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2. 多元化招聘: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该注重多样性,不仅仅看重技能和经验,还要注重员工的文化背景和多元化。
可以通过广告和招聘渠道的选择来吸引更多不同背景的人才申请。
3. 创设跨文化交流平台:企业可以鼓励员工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例如组建跨部门、跨文化的团队,定期举办文化节和交流活动,促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4. 提供文化培训和教育:企业可以提供文化培训和教育,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不同文化环境。
多元文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元文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https://img.taocdn.com/s3/m/e2ec3f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9.png)
多元文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元文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以平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态度,共同努力构建一个人类共同的命运体。
本文将从多元文化的概念、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实现多元文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多元文化的概念多元文化指的是社会中包容多种民族、宗教、语言、风俗习惯等不同文化形式的现象。
在当今世界,由于全球化和移民的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涌现出大量的文化元素和文化交流。
多元文化的核心是尊重和包容,旨在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共存。
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1. 打破种族和文化的壁垒:多元文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帮助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打破壁垒,促进相互理解和和谐共处。
只有通过平等对话和融合,才能消除文化冲突和误解,构建和谐的全球社会。
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经验可以相互借鉴和吸收,促进创新和发展。
同时,多元文化也能丰富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推动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3. 保护文化遗产和多样性:多元文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各种文化遗产和多样性。
每个民族和文化都有独特的价值和贡献,通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多元文化的保护。
三、实现多元文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1. 加强文化交流和对话:各个国家和民族应该加强文化交流和对话,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学习。
建立多元文化的交流平台和组织,鼓励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加强国际合作。
2. 推动教育改革:教育是培养新一代人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改革,推动多元文化观念的普及。
培养全球化视野和价值观,提倡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
3. 采取包容政策和制度:各个国家和地区应该采取包容的政策和制度,打破种族和文化的壁垒,推动民族融合和多元文化共存。
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鼓励不同文化的表达和传统的传承。
企业如何通过多元文化管理推动市场扩展
![企业如何通过多元文化管理推动市场扩展](https://img.taocdn.com/s3/m/12dff4b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6.png)
企业如何通过多元文化管理推动市场扩展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
多元文化已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有效的多元文化管理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内部的协作效率,更能够为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一、理解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多元文化意味着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信仰、行为方式和沟通风格。
如果企业不能正确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就可能引发误解、冲突,进而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相反,当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并接纳多元文化时,它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视角中获取创新的思路和灵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例如,一家跨国企业在进入新兴市场时,由于对当地文化缺乏了解,其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没有考虑到当地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和偏好,导致市场反应不佳。
而另一家企业在开展国际业务之前,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文化特点,针对性地调整产品功能和包装,成功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青睐。
二、建立多元文化的团队为了更好地管理多元文化,企业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团队。
这意味着在招聘过程中,不应仅仅依据学历、经验等传统标准,还应重视候选人的文化背景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团队建设方面,企业要为员工提供跨文化培训,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习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合作。
通过培训,员工能够增强文化敏感度,提高沟通和协作的效果。
比如,一家科技公司在组建研发团队时,特意招聘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人才。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虽然最初因为文化差异导致了一些沟通障碍,但经过专门的跨文化培训,团队成员逐渐学会了欣赏彼此的观点和工作方式,最终成功开发出了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三、制定适应多元文化的管理策略企业需要制定一套灵活的管理策略,以适应多元文化的环境。
这包括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让员工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也要尊重不同的沟通方式。
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多元文化的因素,避免单一文化主导决策。
多元文化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多元文化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86245d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e.png)
多元文化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紧密,多元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由此而来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多元文化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现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多元文化下的文化交流多元文化是指不同社群在同一地区生活并且保留着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习俗、信仰等。
这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
文化交流包括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换两个方面。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内容在不同区域之间传递的过程,如艺术、文学、音乐等,而文化交换则强调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增进相互了解的意义。
文化交流是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也成为国家间及民间之间的必然趋势。
这种趋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丝绸之路”。
在交流中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需要符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和表达各自的意图。
因此,跨文化传播和交流在今天的多元环境下变得至关重要。
其目的有多种,一方面是传递消费品,另一方面是透过交流来创新和拓展文化价值的边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融合。
二、多元文化下的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是多元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
当不同文化的交流建立在相互尊重和接纳的基础上,就会逐渐形成文化融合的趋势。
文化融合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增加文化的多样性和同质性。
它可以促进社会互动系统的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向更加稳健、健康和透明的方向发展。
文化融合的一个例子是餐饮文化的融合。
越来越多的餐馆将不同文化的菜肴融合在一起,如中西餐、亚洲餐等。
这不仅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还为人们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饮食体验。
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各种文化的特色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扬,民族团结也可以更为牢固。
三、多元文化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优势多元文化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很多优势。
首先,文化交流与融合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打破文化隔阂,加强文化多样性。
其次,文化交流与融合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创新性,助力创新设计和知识产权的发展。
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fa54ab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a.png)
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多元社会的代表,文化多样性为社会带来了丰富的内涵和动力。
同时,文化多样性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创新。
本文将从社会和经济两个角度来探讨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一、社会影响1. 拥抱多元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
文化多样性使我们能够接触到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相互理解和尊重。
通过拥抱多元文化,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有助于减少偏见和歧视,促进社会的融合与和谐。
2. 促进创造力和创新文化多样性为社会带来了丰富的创造力和创新。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这在问题解决、产品设计和艺术创作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
通过交流和合作,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激发出新的创意和思维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3. 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多元文化的存在,也在于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
每一个民族和地区都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它们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通过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文化的连续性和发展。
二、经济影响1. 促进国际交流和旅游业发展文化多样性促进了国际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
例如,中国的长城、法国的卢浮宫、印度的泰姬陵等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了各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繁荣,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2. 提供创业和创新机会文化多样性为创业者和创新者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其他文化,人们可以发现新的商机和市场需求。
例如,中国的传统中草药经过现代科技的加工和研发,成为了一项庞大的产业。
另外,多样性的工作场所也促进了创新。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带来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技能,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3. 增加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多样性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与促进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与促进](https://img.taocdn.com/s3/m/3d34f67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8.png)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与促进文化多样性是指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多种文化特征的现象。
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促进了社会和谐与发展,还对个人的成长和认知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文化多样性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等的发展机会。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碰撞可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为社会的创新和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化多样性还让不同群体的人们能够尊重彼此、相互包容,摒弃歧视和偏见,从而缔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社会的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认知。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通过接触和了解不同文化,个人能够开阔自己的眼界,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
与此同时,文化多样性也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让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符号和行为方式。
这种多样性的选择权使个人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实现自我价值。
进一步地,文化多样性能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成为了全球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合作可以带来新的艺术形式、娱乐方式和消费需求。
这不仅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也促进了各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除此之外,文化多样性对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多样性的存在能够促进文化的和解与共融,避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对立。
通过尊重和包容,各国可以共同建立起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
同时,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也能够减少文化的排斥和对抗,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合作。
总之,文化多样性在当今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动力,也对个人的成长和认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各种文化,并通过积极的交流和合作,促进文化多样性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只有在包容并存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多元文化社会的优势
![多元文化社会的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5438e0e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7.png)
多元文化社会的优势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多元文化社会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风俗习惯的人们生活在同一社会中,形成了一种多元文化的共存状态。
多元文化社会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还为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优势。
本文将探讨多元文化社会的优势,并分析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首先,多元文化社会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使得各种文化表达形式得以展现和发扬。
不同民族的艺术、音乐、舞蹈等文化成果相互交流,共同传承和创造,丰富了社会的文化内涵。
例如,各种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吸引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参与,促进了文化的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其次,多元文化社会能够促进经济的繁荣。
文化多样性为社会带来了不同领域的发展机会和经济收益。
不同民族和文化群体的创业者带来了各种不同的商业理念和创新思维,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的多样化。
例如,美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促进了餐饮业的繁荣,各类跨国餐饮品牌的涌现吸引了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消费。
此外,多元文化社会能够提高社会的创新能力。
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为社会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刺激。
在多元文化社会中,人们能够从不同文化中汲取营养,拓宽思维和观念,进而产生创新的理念和想法。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带来不同的经验和思考方式,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成果。
例如,在科学研究领域,不同文化的科学家们合作开展研究,通过不同的思维和方法,取得了一些非凡的创新成果。
最后,多元文化社会能够增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一个多元文化社会中,人们更容易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差异。
这种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减少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冲突和误解,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此外,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文化交流和互动也有助于塑造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多元文化社会的出现给社会带来了诸多优势。
它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提高了社会的创新能力,增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
![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6257612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f.png)
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引言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经贸往来以及人们的流动性增强,各种文化在碰撞和交融中形成了新的文化现象。
不过,文化交流并不仅仅是各国文化简单的传播与接纳,还涉及到文化的认同、融合与冲突等多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的多维度特点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流动全球化促使了人类社会的高度联系,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前所未有的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通过多种渠道流动,包括但不限于:1.媒体传播: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产品可以快速传播,如影视、音乐、书籍等。
这些文化产品能够迅速抵达全球的观众,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欣赏。
2.移民与旅游:人们的流动促进了文化的交融,移民带来了其原有的文化,以及对新文化的接受与融合。
而旅游则促进了访问者对东道国文化的了解与体验,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交流。
3.经济合作: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使得各国间的商业合作不断加深,这种经济联系往往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跨文化的理解与认可。
文化交流的影响文化交流在全球化进程中,产生了许多积极与消极的影响:积极影响1.促进多元文化发展:全球化缩短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人们能够更方便地接触并选择不同文化的元素。
这种现象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全球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2.推动创新和创意:文化的交融往往能启发创造性的思维,新的文化形式和风格随之而生。
艺术家、设计师和创新者从不同的文化中汲取灵感,产生出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意。
3.增强全球认同感:文化交流能够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增强全球公民的认同感。
在共同面临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疫情防控)时,这种认同感尤为重要。
消极影响1.文化同质化:全球化在带来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一些小众文化的边缘化甚至消亡。
主流文化的扩张可能导致小众文化被稀释,失去其独特性与传统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5 卷第 4期2005年12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 l of Wenzh 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Vol.5 No.4Dec.2005解读多元性文化与消费文化王长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系, 浙江 温州325035)[摘 要] 多元性文化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现实。
中外学者对多元性文化有了诸多的探讨。
比较中西文化,中国学者对多元性文化的探讨,特别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理念对当今世界文化是一个贡献。
消费文化是多元性文化中最前沿、最时兴的一个话题,消费文化涉及到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多元性文化;消费文化[中图分类号] G0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4326(2005)04-0042-04[收稿日期] 2005-03-10[作者简介] 王长江(1942─),男,浙江温州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副教授.多元性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现实,而消费文化是这种多元性文化中最前沿、最时兴的一个话题。
消费文化的含义是指:一般商品所具有的文化性特征;“文化”这个广泛而特殊的字眼,从消费视角来研究它。
对多元性文化和消费文化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上篇:多元性文化多元性文化到底存在不存在?世界的学者产生不同的看法:皮特・伯格这位重要的社会学家提出了“儒家资本主义”醒目的观点。
美国前驻日本大使赖世和(Eduin Reachauer)是一位突出的文化学者,他指出“儒家和东亚经济有亲合性”的观点。
而哈佛大学柏金斯(Dwight Perkins)对以上观点提出了反批评,认为韩国的金融风暴正显示了儒家的缺失。
哈佛大学的中国学者杜维明指出:儒家文化圈的兴起实际上代表人类的现代化的进程不是一个单向的、孤立的发展路线,因为现代化可以拥有不同文化形式,现代化中,传统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多元性文化是不是成为21世纪的大潮流,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多元文化发展模式受到美国单边主义兴起的非常大的冲击。
美国的经济文化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市民社会、个人尊严。
这些因素都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意义。
在经济科技方面人们普遍认识到全球成为一体化。
于是全球化的结果,常常会造成霸权主义。
怎样使全球化发展成为生命的共同观念,却不造成霸权主义、单边主义,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现代化是否是同质化的过程,但在文化上其本身就是异质的。
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全球化和地方性是不可分割的,既然不可分割,就不能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
全球化一定导致地方性、导致强烈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假如发展为根源性的同体感,这是健康的。
但是地方化也会造成封闭的对外具侵略性的原教旨主义,或者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地方主义、甚至个人中心,这就不健康了。
北大辜正坤教授认为,“文化可分为广义和狭义文化。
所谓广义文化指的是: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或成果的总和,它包括一切经过人们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狭义文化则主要指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及对人类有积极意义的技术成果。
”An Explanation of Diversified Culture and Consuming CultureW ANG Chang-jiang(Humanity Department,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Abstract: Diversified culture is the reality of the current world, and is frequently discussed by scholars fromhome and abroad. Comparing Chinese culture with Western one, Chinese scholars ment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notion of "the same goal, but different form", which i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culture. Consuming culture is the most popular topic in a diversified culture, and it concern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Key words: Diversified culture; Consuming culture第 5 卷第 4期43他揭示了文化最核心的是人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而核心的核心是道德价值观。
道德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人际关系,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二是物际关系,涉及物与物的方面;三是人物关系,涉及人和物的关系。
其中涉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道德观最重要。
可以说,全部关系中对所有人的道德要求是:利他为第一原则,利我为第二原则。
中西文化的核心概念是: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仁、义、礼、智、信,西方传统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为代表的重要的价值观——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辜正坤教授把仁爱作为最重要的品德标准作了比较,智慧虽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价值,但只有在善良意志的统帅下才是值得推崇的,而仁爱更符合全人类的道德追求。
把儒家的“和为贵” 与西方传统价值中的竞争为贵作比较,前者主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抑强扶弱,非攻反战的行为信条;后者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好战成胜的理念。
显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
西方学者伏尔泰、罗素、汤因比、赖肖尔等也倾向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主要依据在于传统文化。
汤因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时代”的著名论断。
他断言中国文化将是21世纪人类走向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凝聚力和融合器。
从精神价值文化看,中国传统的国家、宗族、氏族的集体观念,与忠孝等崇拜观念,具有独特的民族形态。
这与西方的独特精神价值,如自立主义、自由主义、优胜劣汰等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社会制度文化看,中国绵延实施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等与西方的政教分离、法制崇拜等,形成又一特殊的对照文化。
显而易见,所谓的“西方民主”是以人数众多的群体有望得到相对多的权益,而人数较少的许多群体就不得不成了权益瓜分中的弱势群体,实际是多数人利用所谓民主的形式压迫少数人,这是20世纪民主制度最司空见惯的腐败现象。
它的手段主要为人熟知的竞选、普选、推荐等形式。
辜正坤教授认为,其实所谓民主的本质,就是权力的合理分配问题,在中国传统中存在着更先进的民主形式。
这就是科举考试选取官员的形式。
以严格的德智考试来遴选知识分子精英做官员,组成管理的政治集团,这是中国对人类最珍贵的贡献。
皇帝个人的看法,也常常被他们以委婉的方式否决,相应的监察制度、监察官员,各类谏官、拾遗之类,整合起来,构成一种以皇帝为首以知识分子精英为主体的统治集团,各类方针政策常常要经过朝廷大臣的公开辩论才能最终定夺。
科举考试竞争型分权价值观是中国特殊环境与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价值观,它首先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但它同时也具有普遍意义,因为,它的遴选官员的方式的公开性远远高于拉帮结派式的西式竞选型民主制。
因此,它是最有资格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体推荐的一种普遍价值,值得全世界各国予以仿效继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
2000年的《世界文化报告》即以“文化的多样性、冲突和多元共存”为主题。
对人类共同体来说,多元之元是指构成整个文化体系的诸基本单元或子系统,如宗教信仰、科学理性、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主体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传统文化、非传统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文化以及各种新文化等等。
其彼此间,应是大致划分,相容共存而决非对立的关系,在历史过程中归结为“和而不同”的动态整体结构。
关于根据哲学文化“和”与“同”的探讨。
西周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著名命题(《国语・郑语》)。
史伯解释说:“以他平谓之和,故能丰长物而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也。
”(《广韵・庚韵》)“他”是指不同事物或构成事物的不同元素,以他平他即不同元素或事物的有差别的联系共存或有机结合,这就是所谓“和”,是事物在保持个性、特殊性、具体性的基础上体现更高水平的共性、普遍性、同一性和统一性的哲学范畴。
而“同”则是简单的同一,是相同元素或事物的积累相加。
后来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一个将前贤的贵和去同思想概括发展为“和而不同”的鲜明的命题。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礼记・中庸》)。
“和”广涉天道、物理,尤其关注人伦、社会,所谓“人和”,兼具和谐、和睦、和平、和爱、和合之义,“和更深刻的文化认同意识,是在上古认识条件下相当程度避免了片面性的求同存异的理念,是古典儒家对其时天道、社会和人生,尤其是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理想描述和理性诉求”(彭邦本)。
儒家“和而不同”的理念,蕴涵了一种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性的精神,一种在社会文化层面上“有容乃大”的恢弘气度,又展示了不同文化事物及其要素通过互动、取舍、融合而出新的前景。
当今世界,面对信息空间中几乎无所不在的因特网和视觉世界文化新技术的冲击,许多人认为,文化的多样性在虚拟世界中正在退缩,甚至感到,这将导致强迫性的文化同质化。
于是乎出现了激烈地反对全球化的人群,文化保守主义也发出了不容忽视的强烈呼声,一些地区传统宗教原教旨主义抬头,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矛盾与紧张关系引人注目,族群与国际间的争端往往以文化冲突为形式。
人类与生俱来的文化多样性传统和多元文化共存局面,还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理念似乎还在给人类以若干有益的启示:一是“和而不同”就要求摈弃冲王长江:解读多元性文化与消费文化44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12月突,和平共处。
不同国别、民族和区域文化的异质、异形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正常形态。
“和而不同”正是这种古老而理性的存异精神、宽容精神。
它应当成为全人类价值观念系统中共同的一个基本信条,使人类这狭小的星球上得以和睦共存。
二是“和”的理念要求在存异基础上的求同,即和谐共同持续发展与平等地共享繁荣。
孔子首倡的“忠恕之道”是至道,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所谓忠恕之道的“忠”,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所谓忠恕之道的“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这种蕴涵尊重理解与体谅的伦理精神是鲜明的主体精神,是具有积极普遍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