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网设计设计

合集下载

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要点及措施分析

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要点及措施分析

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要点及措施分析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是为了提高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市民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市政给排水管网优化设计的要点及措施分析:1. 管网结构优化:根据城市的用水特点、需求和发展规划,调整管网结构,合理设置主干管、支线管和小区管道,提高管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水力性能。

2. 网络设计模型建立:通过建立市政给排水管网设计模型,模拟和分析管网的水力情况,确定管径、坡度、流量等参数,以保证管网的稳定运行和水力条件的合理性。

3. 物料选择与管径设计:根据不同管道的应用需求和管线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玻璃钢管、钢筋混凝土管、聚乙烯管等,并根据流量和水质要求设计合适的管径,以提高管网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

4. 引进智能化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进智能监控和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分析管网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维修和管理效率。

5. 水质保护与净化:加强对给排水管网水质的监测与管理,建立水质保护与净化设施,避免污水和异味的外溢,保护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6. 排水收费及管理:建立合理的给排水收费制度,引导居民和企业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同时加强对管网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证管网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7. 防止地质灾害:在设计管网路线时,要考虑地质条件,避免穿越地质灾害点,防止地质灾害对管网的破坏和影响。

8. 管网改造与扩建:根据城市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情况,定期进行管网改造和扩建,提高管网的容量和服务覆盖范围,满足城市的给排水需求。

9. 联合供水与回收利用:与供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进行联合设计和管理,实现给排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节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结合城市规划、水资源、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进行科学分析和技术应用。

只有通过合理的优化设计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市政给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给排水专业管网课程设计

给排水专业管网课程设计

给排水专业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构成原理和功能,理解管网系统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2. 使学生了解给排水管网系统中常见设施、设备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其选型与应用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给排水管网系统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具备分析管网水力特性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给排水管网施工图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给排水管网水力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给排水管网系统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排水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职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树立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给排水管网系统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给排水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管网基本概念与构成:介绍管网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功能,分析管网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布局设计要求。

(对应教材第1章)2. 给排水管网设施与设备:讲解管网中常见设施、设备的作用、工作原理及选型方法,包括泵站、阀门、管道等。

(对应教材第2章)3. 给排水管网水力计算:阐述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介绍常用的计算方法,如节点法、环法等,并进行实例分析。

(对应教材第3章)4. 给排水管网施工图绘制:结合CAD软件,教授给排水管网施工图的绘制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对应教材第4章)5. 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流程和方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讲解。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题目:衡阳市给水排水管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5年12月30日前言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其市总人口54.32万左右,有一工厂A和火车站。

总设计时间为2周,设计内容主要是给水管道的定线、水力计算及部分区域的污水、雨水设计,并作出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设计过程中,先大致了解衡阳市地形分布后,决定通过分区供水满足整个城市的用水需求。

定线,给水水力计算,确定管径,校核等等,把定下的管径标图并整理报告。

考虑城市初步规划,以及资金投资问题,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排入水体。

雨水是通过雨水排水系统直接排入水体。

课程设计让我们结合所学知识,运用CAD制图,画出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总平面分布图,部分污水干管剖面图,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PrefaceTh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of Hengyang city ,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city is 543,200 around,there are a facto ry “A” and a train station in the city. The total time of the design for 2 weeks,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is mainly about the water supply pipeline alignment, hydraulic calculation and the sewage of part of area, rainwater design, and make the plane figure and profile.In the design process, first understand top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engyang city roughly, decide to meet the whole city water demand by the district water supply. Fixed lin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water hydraulic diameter, checking and so on, to set the diameter of plotting and finishing the report. Considering the preliminary planning of the city, and the problem of capital investment, using completely separate drainage system.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is sent to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rough the sewage system, and then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after the theatment. The rain water is directly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through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Curriculum design allows us to combine the knowledge which we have learned, the use of CAD drawing, drawing a distribution map of general layout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in Hengyang City, part of the sewage trunk pipe profile, learn to use knowledge flexibly.目录1 设计任务 (1)1.1 设计原始资料 (1)1.2 课程设计内容 (1)2 一区给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3)2.1 供水方式的选择 (3)2.2 基本数据的确定 (3)2.3 设计用水量计算 (3)2.3.1居民综合生活用水 (3)2.3.2.工业用水量 (4)2.3.3市政用水量 (4)2.3.4 管网漏失水量 (5)2.3.5城市的未预见水量 (5)2.3.6最高日用水量 (5)2.3.7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5)2.4 清水池调节容积 (5)2.5 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6)2.5.1集中流量的计算 (6)2.5.2给水管网平差1 (6)2.5.3给水管网平差2 (9)2.5.4给水管网平差3 (11)2.5.6二级泵站扬程 (14)3 二区给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15)3.1居民综合生活用水 (15)3.2市政用水量 (15)3.3管网漏失水量 (16)3.4城市的未预见水量 (16)3.5最高日用水量 (16)3.6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16)3.7 清水池调节容积 (16)3.8给水管网平差1 (17)3.9给水管网平差2 (18)3.10给水管网平差3 (18)3.11 二级泵站扬程 (19)4 污水管道设计 (21)4.1排水体制的确定 (21)4.2 设计要求 (21)4.3 污水计算书表 (21)5 雨水管道计算 (23)5.1 雨水管网的定线 (23)5.2设计参数 (23)5.3 雨水计算书 (23)6 设计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给水排水管网初步设计书

给水排水管网初步设计书

湖北工程学院给排水管网设计书初步设计康晨2014-11-15目录第一部分原始资料1.2 资料分析 (2)第二部分给水设计1 水厂和水源选址 (4)2 给水管网定线说明 (4)2.1本给水管网图纸特别说明 (4)3 基础数据计算说明 (4)4 清水池的计算 (5)5 给水管网平差计算 (6)6 给水管网的设计水泵扬程 (10)7 给水管网的消防校核 (10)8 给水管网的事故校核 (10)第三部分污水设计1 污水厂的选址和排入污水管网的水质要求说明 (15)2 污水管道排布敷设说明 (15)3 本污水管网的特别说明 (16)4 基础数据计算 (16)5.污水管网的设计流量计算表说明 (17)第四部分雨水设计1 管道敷设说明 (19)2 本雨水设计特别说明 (19)3 雨水管网基础计算 (20)4 雨水管网计算表及内容说明 (21)第五部分附表 (22)第六部分设计总结 (24)一、设计原始资料(1)城区平面图1张(电子版)(2)城区及人口情况:该城区为广东省某大城市的一个城区,位于珠江的下游。

设计人口数为15万。

城区生活用水的最小要求服务水头为40m。

(3)火车站污水量为320 m3/d,均匀排出。

(4)城区工业企业分布及用水量情况见表1。

表1表2 居住区用水量百分数(5)城市自然状况①城区土壤种类为粘质土。

地下水水位深度为15m。

年降水量为936mm。

城市最高温度为42℃,最低温度为0.5℃,年平均温度为20.4℃。

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

②城区中各类地面与屋面的比例(%)见表2。

表1.2①河流历史最高洪水位为90m,97%保证率的枯水位为80m;常水位为85m。

最大流量为3500m3/s,97%保证率的枯水期流量为120m3/s,多年平均流量为680m3/s。

流速为1.5~5.2m/s。

最低水位时河宽64m。

河水水温最高为30℃,最低为2℃。

②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为:2154(1+0.55lgP)(t+8)0.68t=t1+mt2m=2 t1=10min1.2资料分析本管网设计的地点是广东省某大城市的一个城区,设计人口为15万人。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供水供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

在给排水管网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保障城市供水供排水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一、原则1. 环保原则在给排水管网设计之初,需要充分考虑环保原则。

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安排排水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排水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2. 经济原则设计给排水管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经济原则,尽可能地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设计既符合城市规划的需求,又尽可能节约资源和运行成本。

3. 安全原则给排水管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安全原则,要确保给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预防管网爆裂、污水外泄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对于供水管网,需要保证水质清洁、管道坚固,避免发生供水中断和水质污染的情况。

4. 可持续发展原则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综合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需求,确保设计方案具有长远性和可持续性。

设计的给排水管网不仅要满足当前需要,还要能够适应未来城市规模扩大和需求增加的情况。

二、方法1. 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在给排水管网设计中,管道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如塑料管道、铸铁管道、钢管道等。

在选择管道材料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管道的强度、耐腐蚀性、运行成本等因素。

2. 合理布局管网在给排水管网设计中,需要合理布局管道网,确保管网的畅通和运行效率。

要根据城市规划布局、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规划管道走向和管网连接方式,避免管网交叉错综、管线重叠等情况。

3. 控制管网水力在给排水管网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管网的水力。

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管道的横截面积和坡度,确保管网的水流速度和水力压力符合要求,避免管网水力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

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

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一、引言在城市的建设中,给排水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给排水管网进行毕业设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的一些关键要素和方法。

二、需求分析在进行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对城市人口规模、用水量、排水量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研究,我们可以确定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参数,如管道直径、流量、水质要求等。

三、管网布局管网布局是给排水管网设计的核心环节。

在进行布局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形、用地规划、道路网等因素。

合理的管网布局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给排水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

四、管道材料选择在给排水管网的设计中,管道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范围。

例如,对于供水管道,一般选择耐腐蚀、耐压力的材料,如钢管或塑料管。

而对于排水管道,一般选择耐腐蚀、抗压能力强的材料,如混凝土管或玻璃钢管。

五、水质处理在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中,水质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供水水源的选择和处理,可以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同时,对于排水系统,也需要考虑到污水的处理和回用。

合理的水质处理方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智能化管理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管理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引入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给排水管网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这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资源浪费。

七、风险评估在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中,风险评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例如,对于地震风险较高的地区,可以采用抗震设计措施来保证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八、结论综上所述,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给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给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参考目录第一篇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与设计任务第2章给排水管道设计2.1 设计方案比较2.1.1 给水系统的体制及选择2.1.2净水厂的位置选择2.1.3二级泵站供水方案设计2.2给水管道设计2.2.1管道定线2.2.2给水管道的水力计算2.2.3给水管道的管材、接口及附件第3章排水管道设计3.1 设计方案比选3.1.1 排水系统的体制及选择3.1.2 工业废水的处理与排放3.1.3 污水处理厂个数和厂址的选择3.1.4跌水井的设置原则3.1.5检查井的设置原则3.2 污水管道设计3.2.1 管道定线3.2.2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3.2.3污水干管的敷设方式、管材、接口及管道衔接3.2.4 污水主干管主要工程量表3.3雨水管渠设计3.3.1 管渠定线3.3.2管渠水力计算3.3.3雨水管渠的敷设方式、管材及接口3.3.4 雨水管网主要工程量表第4章给水管道综合设计4.1 管网综合设计的原则4.2设计范围及内容4.3各管线现状4.4各管网布置方案、管道材料记主要设计参数4.5管线综合平面布置4.6管线综合断面布置第二篇管网设计计算书第1章给水管网计算1.1水量计算1.1.1规划人口计算1.1.2水量计算1.2二泵站供水及及清水池,调节水池容积计算1.2.1二级泵供水方案设计1.2.2.清水池,调节水池容量计算1.3管网水力计算1.3.1.确定管网计算情况1.3.2.根据每种计算情况确定水塔、小泵的供水量及每一管段的计算流量1.3.3. 管网水力计算1.3.4各工况下的管网校核1.3.4.1用水最高时的管网平差1.3.4.2校核消防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1.3.4.3校核事故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1.4确定二泵站扬程、调节水池最低水位标高及管网各节点的水压第2章排水管网计算2.1污水管网设计2.1.1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2.1.2工厂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设计污水量计算2.1.3划分设计管段及计算设计流量2.1.4污水管道水力计算2.1.5其他,如污水管过江方法的选择和计算2.2雨水管网设计2.2.1 划分排水流域、管道定线、划分设计管段2.2.2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2.2.3雨水管道径流系数ψ2.2.4单位面积径流量2.2.5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第一篇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与设计任务第二章给排水管道设计2.1 设计方案比较2.1.1 给水系统的体制及选择给水系统分为统一给水系统和分系统给水系统(包括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及多水源给水系统)。

综合小区给水排水管网设计

综合小区给水排水管网设计
有建筑 自南 向北依次为 :办公楼一栋 、食堂与澡 堂一座 、1宿舍楼、2 # # 宿舍楼、住宅楼一栋 、化验室一座 ,2 宿舍楼东侧有提升泵房一 座。占 # 地面积约6 万平方米 。水源来 自汝州电厂 ,由管径D 2 0 长约3O 的 . 7 N5, l 米 水管 自 南侧进入小区贮水池 ,经提升泵房 , 送人小 区供水管网。小 区地 势以办公楼为界 ,南侧 自 向南降低 , 北 北侧 自 向北降低 , 南 在小 区西侧 及南侧各有一道排水沟 ,小 区排水包括生活污水和雨水 , 本工程采用雨 污合流制 ,排入排水沟。
4 排水 工程
41 室 外 排 水 构 筑 物 选 用 .
1 化粪池 :办公楼与食堂澡堂共用一个化粪池 ,实际使用人数 10 ) 8 人,需要化粪池有效容积 = 2 4 3 1. f ,选用z _6咧 化粪池一座,其有效 9n 6 1s 容积为1m ;1 舍楼设计人幻 5人,需要化粪池有效容积 ,5. I , 6 3 瑚酋 O =0  ̄I OT 3 选用Z 5S r- 座,其有效容积为5r ;2宿舍楼与住宅楼合用一座化 1 0F J 1 -  ̄ o # n 粪池,平均使用人数为6 3 , 4人 需要化粪池有效容积 7 . 3 . 1m ,选用z 2 = 2 1— 7 S 型化粪池一座 ,其有效容积为7m3 5F 5 ;由于化验室距其他几座建筑物 较远 , 需要单独设化粪池 ,化验室设计人数5 人 ,需要化粪池有效容积 0 v = 5 ' o Ⅱ ,选用最小型号z -S ,其有效容积为知 12F 。2)隔油池:职工食堂 就餐人数4o ,每 日两餐,工作时间为9 ,时变化系数K 2 0人 h = ,设计秒流量

应 用 科 学
1 3 7
综合小 区给 水排水管 网设 计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给排水管网设计是市政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污水排放和供水安全。

在进行给排水管网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一、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满足相关的安全要求,防止污水泄漏、水压突变等事故发生。

2.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给排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合理利用资源。

3. 环境友好原则: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噪音、污染和能源消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 灵活性原则: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未来城市规模、建筑密度和环境变化的需要。

5. 规模适应原则:根据城市的规模、人口、单元建筑的类型等因素,合理确定给排水管网的规模和容量。

6.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给排水管网设计中要考虑到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等。

二、方法1. 综合考虑:在给排水管网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人口密度、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管网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2. 数据分析: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包括供水和排水的需求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等,为管网设计提供依据。

3. 静态分析:通过计算和模拟,确定给排水管网的基本布局和管径,保证供水、排水的畅通和稳定。

4. 动态分析:通过模拟城市的日常供水和排水情况,预测未来的用水和排水量,为管网设计提供合理容量和管径的依据。

5. 系统优化:通过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给排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6. 管道材料选择:根据管道的用途、环境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如铸铁管、塑料管等,提高管网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7. 设备选型:根据供水和排水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泵站、水污水处理设备等,确保管网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8. 操作维护:在给排水管网设计中考虑到操作和维护的便利性,设置合理的阀门、管口等设施,方便日常维护和紧急修复。

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及操作方法

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及操作方法

须要做好地下环境的考察工作,先进行地 础上进行布局设计,实现统筹处理。可以
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地下给排水管网 的设计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设备对地 下情况进行细致勘察,同时运用 BIM 技术 根据勘测数据进行管网设计建模,保证设 计方案可以实际运用到城市给排水系统 设计中,对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 改进,提高地下管网设计的实用性。
障给排水管网设计质量的同时减少资金
1.针对性。
上的投入,这对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可持续
城市发展脚步不断加快,各项基础需 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要进行优化与完善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
二、给排水管网设计操作方法
的发展需求。以往应用的给排水系统在运
1.定线设置。
行期间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满足居民
实际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要对城
的生活要求,这就需要进行改造。在进行 市规划建设目标进行了解,结合实际情况
改造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以往的给排 进行顶线设置,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各方
水管网情况进行了解,掌握管网中的各项 面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确保管线设计满足
参数,同时根据城市的需水量和排水量对 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同时也要保证水源
给排水管网进行针对性设计,只有遵循这 安全。
网的优化布局,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行。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对给排水管网进行科
3.供水系统设计。
学规划。
供水系统主要是根据城市整体的用
3.地下排水管先行原则。
水需要来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居
在进行给排水管网设计的过程中,以 民用户、城市绿化用水、生产用水和消防用
往设计人员比较重视地上管网设计,没有 水等,要对这些方面的用水情况进行综合
给排水管网设计也需要考虑整体的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描述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原理、流程及主要参数。

3. 学生能了解给排水管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给排水管网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简单的管网水力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给排水管网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水利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3.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水利工程学科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给排水管网的基本理论体系,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管网基本概念:管网定义、分类及其功能。

2. 管网组成:水管、泵站、阀门、检查井等设施的作用及布局。

3. 给排水管网设计原理:水力学原理、管网布局原则、流量分配与计算。

4. 给排水管网设计流程:需求分析、管网规划、设计计算、施工图绘制。

5. 给排水管网主要参数:流量、流速、压力、坡度等参数的确定与计算。

6. 给排水管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城市给排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

7. 给排水管网设计与计算方法:水力计算方法、管网优化设计方法。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介绍给排水管网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给排水管网设计是市政规划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居民
的生活质量。

下面是关于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的介绍。

一、原则
1. 合理性原则:给排水管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需求,为城市的
长远发展做好规划,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浪费。

2. 经济性原则:给排水管网设计需要在达到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设计、
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安全性原则:给排水管网设计需要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给排水系统发
生故障或灾害。

4. 环保性原则:给排水管网设计需要注重环保问题,在材料选择、施工过程和运行
管理中采取措施,确保给排水系统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二、方法
1. 数据分析:首先需要收集城市的基础数据,包括区域地质环境、降雨量、地形地
貌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给排水管网的基本设计参数。

2. 系统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给排水管网的规划方案,确
定管网的布局、容量和运行方式。

3. 设计计算:根据规划方案,进行给排水管网的详细设计,包括管网布置、管径计算、泵站配置等。

通过计算和模拟,确保管网在各种工况下能够正常运行。

4. 施工管理:在管网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工程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5. 运行维护:管网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运行和维护管理,包括定期检查、清洁、
维修和更换管道等工作,确保管网正常运行。

给排水课程设计管网

给排水课程设计管网

给排水课程设计管网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给排水课程设计管网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管网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具体包括管网的布局、管材的选择、阀门的类型和作用、管网的维护和管理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排水管网的初步设计和计算,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管网的水力计算、管段长度的确定、管径的选择、阀门的配置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给排水管网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包括对给排水管网工程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等。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维护管理。

1.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介绍给排水管网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理解管网系统在给排水工程中的重要性。

2.结构组成:学习给排水管网的组成部分,包括水源、管道、阀门、泵站等,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工作原理:掌握给排水管网的工作原理,包括自流原理、压力原理等,理解管网系统的工作过程和运行规律。

4.设计方法:学习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方法,包括水力计算、管段长度的确定、管径的选择等,掌握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5.维护管理:了解给排水管网的维护管理方法,包括巡检、维修、更新等,强调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给排水管网的应用和维护管理。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给排水管网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给排水管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在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关于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1. 低成本原则:
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应该力求在最低成本的前提下满足市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设计师需要合理利用现有的地形条件和既有的管道设施,减少工程投资成本。

2. 全面性原则:
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应该全面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需求,包括人口密度、土地利用、降雨量、排水面积等因素。

设计师需要根据这些因素制定设计方案,以确保给排水管网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3. 安全性原则:
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包括管道的承载能力、抗震能力、防水能力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通过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等方式来提高管道的安全性能。

4. 可靠性原则:
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应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面对极端天气情况或人为破坏时也能正常运行。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管道的排水能力、阻塞风险、泄漏风险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道布置来提高管网的可靠性。

5. 可扩展性原则:
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和扩展需求。

设计师需要预留一定的冗余空间和容量,以适应未来人口增加、建筑扩建等因素所带来的需求变化。

6. 环保性原则:
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应该注重环保性,避免对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

设计师需要选择环保材料、合理设计排水系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给排水管网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市民需求、成本、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多个因素,以确保管网在运营期间能够稳定运行,并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给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方案

给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方案

给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方案一、工程背景及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排水问题也日益突出。

城市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导致城市下水道系统的负荷逐渐加大。

传统的排水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排水需求,因此,需要对城市的排水管网进行优化改造,以满足城市未来的排水需求。

本工程旨在对城市现有的排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解决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量不足、排水能力不足、水质污染等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排水服务。

二、项目范围及设计标准1.项目范围:本工程的项目范围包括城市中心区域的排水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城市中心区域的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排水系统,以及相关的附属设施、管网和设备。

2.设计标准:本工程设计遵循国家相关的排水设计标准,根据城市实际情况,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管材、管道、设备和材料。

设计中考虑到排水管网的排水量、排水速度、雨水管理和水质保护,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设计方案本工程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管理雨水、减少城市内涝、保护城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在设计雨水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城市的地形、降雨情况、雨水管道排水能力、雨水排放区域等因素。

针对城市中心区域的雨水排水系统,本工程将采用分散式排水系统和集中式排水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

对于集中式排水系统,将通过排水管网将城市中心区域的雨水收集起来,引导至雨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排放。

同时,对于雨水排放区域,将采用分散式排水系统进行设计,以减少城市内涝的问题。

2.污水排水系统设计城市污水排水系统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处理城市的污水和废水,保护城市的环境卫生。

在设计污水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城市的污水产生量、污水管道的排水能力、污水处理设施等因素。

针对城市中心区域的污水排水系统,本工程将采用分区排水系统进行设计,将城市中心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污水处理区域,为每个污水处理区域设计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以保障城市中心区域的污水排放和处理。

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及管网设计

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及管网设计

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及管网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给排水工程的规范要求,并重点探讨管网设计的相关内容。

二、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1.设计依据(1)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在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需遵循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确保工程符合国家要求。

(2)地方性规范: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环境条件,还需遵守当地制定的地方性规范,确保工程能够适应当地情况。

2.工程布局设计(1)选址布局:根据城市规划和环境要求,合理选择给排水工程的选址,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主体工程布局:根据城市给排水系统的需求和功能要求,设计主体工程的布局,包括给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等的布置。

3.排水管网设计(1)管网结构设计:根据工程要求,设计合理的排水管网结构,包括主管道、支管道和排水口等,确保管网的通畅和稳定。

(2)管径选择:根据设计流量和管道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管径,以满足流体传输要求。

(3)坡度设计:根据地势情况和流体流速要求,设计适当的管道坡度,以保证排水畅通。

(4)材料选择:根据工程环境和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如塑料、铸铁、钢等。

4.给水管网设计(1)供水压力:根据工程用水需求和城市供水系统的情况,确定合理的供水压力,以保证供水质量和稳定性。

(2)供水管道设计:根据供水流量和水质要求,设计合适的供水管道布局和管径,以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

(3)消防给水设计:根据建筑物的消防水需求,设计相应的供水管网和消防水设备,确保消防安全。

5.设备与附件选择(1)阀门选择:根据工程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阀门类型和规格,以便进行管网的控制和操作。

(2)排水设备选择:根据排水需求和工程特点,选用合适的排水设备,如泵站、污水处理设备等。

(3)通气装置选择:为排水系统设计合适的通气装置,确保排水过程中的气体顺利排出,避免管道爆破等问题发生。

三、总结通过以上对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及管网设计的介绍,可以看出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给排水管网设计概述

给排水管网设计概述

摘要本设计是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管网的设计,包括给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三个部分。

其中给水系统是通过地形地貌、已知水文条件结合给水管网布置原则进行设计计算的。

给水系统设计步骤:根据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计算用户近期和远期用水量,进行管网定线,计算管段设计流量、管径和水头损失;最高时环状网管网平差计算;确定水泵扬程;分别进行不利管段事故时、消防时的校核计算。

排水工程在工程环境保护、保障人民健康和经济上有重要意义。

排水体制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合流制和分流制。

本设计根据当地地形特点和经济状况,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

污水管网定线;计算排水街区的面积;污水干管和主干管的设计计算。

污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内容包括排水系统的体制选择、划分排水区域、结合设计要点和自然因素将主干管连入已知污水厂;计算污水设计流量;确定设计参数;绘制管道总平面图。

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内容包括进行雨水管渠定线,划分排水面积,拟定出水口的位置;进行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确定设计参数;确定管渠总平面图。

关键词:给水排水管网、管网平差,管网校核、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AbstractThis design is the pipe network design of wuhu county in Anhui province,including water supply system, sewage drainage and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three parts.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carrys on the design calculation by topography,geomorphology and in combination the known conditions of hydrology with layout principus of water supply pipe network.Steps of feed system’s design arethat people can calculate the user’s short-term and long-term water consumption according to comprehensive water consumption of urban unit population for pipeline routing,and the calculation of designing flow rate,pipe diameter and head loss;the calculation of the highest ring network adjustment;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ump head; and the check calculation separately when the bad section or fire accient.Drainage engineering in the engineer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guard people's health and econom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Drainage system in general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he confluence system and distribution system.According to the local terrain characteristics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his design adapts to the system of rainwater and the sewage diversion.People proceed to route sewage pipe network,and calculate the area of drainage block and the design of the trunk sewer and main pipe.Sewage drainage system design content includes the choice of drainage system, drainage area, combining with the design points and natural factors will ZhuGanGuan connected to sewage plant known; Calculation of sewage design flow;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parameters; Rendering pipeline total floor plan.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design content includes the choice of drainage area and combination the design points with natural factors to connet main pipe to known sewage plant.Also,it indudes the calculation of sewage design flow,the determination of design parameters and the plot of pipeline total floor plan.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design content includes storm sewer drainage alignment,drainage area,the draw of the outlet position,the calculation of storm sewer drainage hydraulic,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design parameters and the tube drainage site plan.Keyword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 network, network adjustment, check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design of pipe networks目录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GIS系统在供排水水管网数据资料采集中的重要性 (1)1.2.1 给水管网数据资料 (1)1.2.2 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必要性 (1)1.2.3 GIS在供排水管网管理中的作用 (2)1.3 城市供排水管网的应用 (3)1.3.1 城市供排水管网在国外的应用 (3)1.3.2 城市供排水管网在国内的应用 (3)1.3.3 WebGIS技术在城市供排水管网平台中的应用 (4)1.4 城市供排水管网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4)1.4.1 城市给水管网系统存在的问题 (4)1.4.2 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存在的问题 (5)1.5 市政供排水管网发展趋势 (5)1.6 课题研究的内容 (6)2 城市设计背景资料及工概况 (7)2.1 城市概况 (7)3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与说明 (9)3.1 给水管网概况 (10)3.1.1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0)3.1.2 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 (10)3.1.3 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11)3.1.4 确定管网布置方案 (11)3.2 给水管网设计 (12)3.2.1 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12)3.2.2 管网水力计算 (12)3.2.3 管径的确定的原则 (15)3.3 管网平差计算 (15)3.3.1 环状管网流量分配 (15)3.3.2 管网校核 (15)3.4 二级泵站设计计算 (16)3.4.1 选泵原则 (16)3.4.2 二级泵站流量的计算 (17)3.4.3 最大时水泵扬程计算 (17)4 污水管网设计 (18)4.1 概述 (18)4.2 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19)4.3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19)4.4 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原则 (19)4.5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20)4.5.1 污水管道设计规定 (21)4.5.2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要求 (22)4.6 污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23)4.6.1 污水流量的计算 (23)4.6.2 街区编号并计算其面积 (24)4.6.3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 (24)4.6.4 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 (24)4.7 雨水管道的设计与计算说明 (24)4.7.1 雨水管渠设计参数 (24)4.7.2 雨水管道构筑物 (25)4.7.3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 (27)5 经济预算 (29)5.1 给水管网技术经济分析 (29)5.1.1 管网布置方案决策中的技术经济分析 (29)5.1.2 给水管网敷设定线的技术经济原则: (30)5.1.3 给水管网敷设定线的技术经济建议: (30)5.1.3 给水管道造价计算 (31)5.2 排水管网技术经济分析 (31)总结 (36)致谢 (37)参考文献 (38)英文文献和译文 (39)附表 (40)1 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给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的设施总称,一般由五部分组成:取水设施、水处理设施、泵站、输水管网以及调节设施(水塔或高低水池)。

给排水系统的管网设计与优化方法

给排水系统的管网设计与优化方法

给排水系统的管网设计与优化方法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设计与优化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

在管网设计与优化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水质、流量、水力特性以及排水效率等。

本文将介绍给排水系统的管网设计与优化方法,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节能减排。

一、管网设计1. 确定水质要求:根据工程的需要,确定给排水系统所需处理的水质要求,包括饮用水、工业用水等。

根据水质要求选择管材,以保证水质的安全和稳定。

2. 流量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功能,计算出给排水系统的水流量。

通过考虑每个设备、每个房间和每根管道的水流量来确定整体的管径设计,确保管网可以满足最大流量的要求。

3. 管径设计:根据流量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管径。

通常情况下,较大的水流量需要更大的管径,而较小的水流量则可以选择较小的管径。

合理的管径设计可以降低系统的阻力,增加运行效率。

4. 布置方式: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使用要求,合理安排给排水设备的布置,以便于设备之间的联通和使用。

注意给排水设备的位置,避免堵塞、滞流等问题。

5. 止回阀和排气阀的设置:在管网设计中,要合理设置止回阀和排气阀,以防止倒流和空气堆积。

这样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工作和排水效率。

二、管网优化1. 降低系统阻力:通过合理的布置和优化管径设计,降低管网的阻力,减少能源损失。

可以采用降低管道长度、增加流体截面积等方法来减小管网的流阻。

2. 节能减排:在给排水系统中,运行泵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通过优化泵站的设计和控制策略,可以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使用变频技术、平衡供水、减少压力损失等方法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3. 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利用现代智能控制技术,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通过在线监测流量、压力等参数,及时调整管道的流量分配和泵站的运行状态,实现系统的优化控制。

4. 管网水力模拟:利用水力模拟软件,对给排水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找系统中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

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

学号:毕业设计(2009 届)题目:积机车辆厂给水排水管网设计学生:王万积专业班级:给排水042校内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校外指导老师:专业技术职务:工程师摘要:此设计为厂区污水及雨水管道工程设计。

采用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排水体制,使雨水和污水分别在不同的管道系统中收集排放。

废弃了原有的旧管网,重新布置排水管线,增强了厂区管网的输水排水能力,为生产提供便利。

本设计共有四块:雨水管网设计,污水管网设计,污水提升泵站设计,同时还包括污水管网的预算书。

工厂的地下管线复杂,设计中采用了雨水污水分别布置,分别布置于道路两侧的办法,使原有的道路不致破坏,同时减少了与煤气、给水、通信电缆等其他管线的交叉。

本工程中污水管道总投资为4336803.09元,雨水总投资约386175元。

关键词:排水管网分流制排水系统工程预算、Abstract:This is designed to the fact ory of Qi shuyuan’ sewage and rain water pipeline project design. Use of sewage and rain drainage diversion system, so that rainwater and sewage pipes in a different system of collection and disposal. Abandoned the original old pipe network and re-arrange the drain pipes.It enhanced the plant's water drainage pipe network capacity and provides convenience for the production.The design has a total of four parts: rainwater pipe network design, sewage pipe network design, and upgrade sewage pumping station design, also include sewage pipe network on the budget. The underground pipeline factory complex, storm water and sewage decorated method were Used in the design. Storm water pipes and sewage pipes were arranged in both sides of the road.It will not make the original road damage,while reducing the cross with gas, water supply, communication cables, and other pipeline.The sewage project has a total investment of 4336803.09 Yuan; rainwater network has a total investment of 386,175 Yuan.Key words: Drainage network Diversion of rainwater and sewage drainage system Project budget目录1.前言 ................................................................................................................................................................... 11.1车辆厂简介 ................................................................................................................................................ 11.2设计资料 .................................................................................................................................................. 12.设计方案 ........................................................................................................................................................ 23.污水管道系统设计......................................................................................................................................... 23.1划分排水流域,确定排水区界 ................................................................................................................ 23.2管道定线和平面布置................................................................................................................................ 23.3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 ................................................................................................................ 33.4.污水管网水力计算 .................................................................................................................................... 43.4.1计算中的考虑因素 ............................................................................................................................. 43.4.2 各管段流量计算及管径选择............................................................................................................. 53.4.3 污水管道埋深 .................................................................................................................................... 73.4.4 污水提升泵房设计 ............................................................................................................................ 93.4.5图纸绘制 ......................................................................................................................................... 123.4.6 污水管道工程概预算(不含泵房)............................................................................................. 124 雨水管网设计............................................................................................................................................... 174.1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 .................................................................................................................. 184.2雨水设计管段划分................................................................................................................................ 184.3划分雨水汇水面积 ................................................................................................................................ 194.4雨水汇水面积计算................................................................................................................................ 214.5确定排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 ............................................................................................................ 224.6确定设计重现期P和地面集水时间.................................................................................................... 234.7雨水管单位面积径流量........................................................................................................................ 244.8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244.9雨水管道埋深计算................................................................................................................................ 264.10雨水工程造价估算.............................................................................................................................. 274.11雨水干管纵剖面图 .............................................................................................................................. 285总结 ............................................................................................................................................................ 29参考文献 .......................................................................................................................................................... 30致谢 .................................................................................................................................................................. 31附件 .................................................................................................................................................................. 321.前言1.1 戚墅堰机车车辆厂简介戚墅堰机车车辆厂是中国南车集团公司所属的内燃机车龙头企业,是中国铁路主要的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和服务基地,是铁道部六家技术引进的重点扶持企业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排水管网设计设计给排水管网设计目录第一章给水工程设计 (3)第一节给水管网布置及水厂选址 (3)第二节工程概述和设计资料 (3)1.2.1工程概述: (3)1.2.2设计资料 (4)第三节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5)1.3.1最高日用水量 (5)1.3.2最高时用水量 (7)1.3.3清水池调节容积 (9)1.3.4二级泵站的供水曲线: (12)第四节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12)1.4.1管网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和大用户流量计算 (12)1.4.2二级泵站总扬程计算 (13)1.4.3消防校核 (14)第二章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14)第一节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14)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15)1污水干管的计算 (16)2.2.1设计充满度及设计流速 (16)2.2.3 污水管道埋设深度及管道的衔接 (17)第三章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18)第一节雨水管网设计流量 (18)3.1暴雨强度公式 (18)第二节雨水管渠设计参数 (19)3.2设计充满度 (19)附录 (22)附录一 (22)附录二 (24)附录三 (26)附录四 (41)附录五 (48)附录六 (55)附录七参考文献 (57)第六章致谢总结 (58)2第一章给水工程设计第一节给水管网布置及水厂选址该城市有两条河流经过,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该城市的地势比较平坦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

城市的街区分布比较均匀,城市中各工业企业对水质无特殊要求。

但有人口密度相差大,用水要求不同因而采用分区的给水系统。

城市给水管网的布置取决于城市的平面布置、水源、调节构筑物的位置、大用户的分布等。

考虑要点有以下:定线时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到水池、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一致。

干管的间距一般采用500m-800m 。

循水流方向,以最短的距离布置一条或数条干管,干管位置从用水量较大的街区通过。

①干管尽量靠近大用户,减少分配管的长度。

②干管按照规划道路定线,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通过,尽量少穿越铁路。

减小今后检修时的困难。

③干管与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使管网成环状网。

连接管的间距考虑在800-1000m左右。

④力求以最短距离铺设管线,降低管网的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

输水管线走向应符合城市和工业企业规划要求,沿现有道路铺设,有利于施工和维护。

城市的输水管和配水管采用钢管(管径)1000mm时)和铸铁管。

配水管网共设11个环。

第二节工程概述和设计资料1.2.1工程概述:本设计为上海某新城区的给水管网初步设计,该城市位于上海,有两条河流经过,并汇集一起通往城市下游。

城市分为Ⅰ、Ⅱ两个行政区,总共预计人口40.0万人;一34 区城市密集并且还有工业区,还有火车站;城市中各工业企业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城市一区楼房平均层数7层,一区楼房平均层数4层。

其基本资料具体如下。

1.2.2设计资料1、城市总平面图1张,比例为1:10000。

2、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平均楼层和居住区房屋卫生设备情况:3、城市中有下列工业企业,其具体位置见平面图: 1)A 工厂,日用水量10000吨/天,最大班用水量:7000吨/班,工人总数3000人,分三班工作,最大班1200人,其中热车间占 30 %,使用淋浴者占 70 %;一般车间使用淋浴者占 20 %。

2)火车站用水量为 30 L/s 。

4、城市土质种类为粘土,地下水位深度为 8 米。

5、城市河流水位: 最高水位:55米,最低水位:40米,常水位: 45米。

6、城市地面覆盖情况:7、该城市居住区每小时综合生活用水量变化如下表: 8、第三节给水管网设计计算1.3.1最高日用水量城市最高日用水两包括综合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及淋浴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和管网漏失水量。

该城市在上海,总人口40万人(包括预计人口),查《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可知该城市位于一区,为中小城市。

考虑到上海的发展水准,故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上限350L/cap.d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1 :Q1=qNf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m3/d;q――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所以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为:Q1=qNf=350×400000×100﹪=140000 m3/d (1)工业企业生活用水Q2:5工厂职工生活用水量采用一般车间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35L计算,淋浴用水按一般车间每人每班40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60L计算;A工厂热车间Q'2A=3000×30%×35=31500L/d=31.5m3/d一般车间Q″2A=3000×70%×25=52500L/d=52.5m3/d Q2=Q′2A+Q″2A =31.5+52.5=84.0m3/d(3)工业企业沐浴用水Q3:淋浴用水按一般车间每人每班40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60L计算;A工厂热车间Q'3A=3000×30%×70%×60=37800L/d=37.8m3/d一般车间Q″3A=3000×70%×20%×40=16800L/d=16.8m3/dQ3A= Q'3A+ Q″3A=37.8+16.8=54.6 m3/d工业企业生产用水Q4;工厂用水量Q=16000m3/d(4)市政用水Q5:a浇撒道路用水量计算每日浇洒两次,每日单位面积浇洒量为 1.5L,浇洒面积为主干道的10%,浇洒时间为每日5:00~6:00和16:00~17:00浇洒,共2小时。

共:2×2105.84×30%×10%×1.5/1000=189.52m3/db绿地用水量计算,浇洒时间是每日早晨的05:00~06:00,16:00~17:00,每天为2小时。

每日单位面积浇洒量为2L。

共:2105.84×20%×10%×2/1000=84.24m3/d(5)车站用水量Q6Q6=3600×30/1000= 108m3/h(7)未预见量计算Q7未预见用水量取综合生活用水量、工业企业生活用水量、工业企业沐浴用水量、生产用水量及市政用水量总和的20﹪。

6共:Q7=( 140000+84+54.6+16000++189.52+84.24﹢108)×20%=31304.07m3/d(8)最高日总用水量计算Q d:最大日用水总量为综合生活用水量、工业企业职工用水量、工业企业职工沐浴用水量、生产用水量、市政用水量及未预见用水量总和。

Q d=Q1+Q2+Q3+Q4+Q5+Q6+Q7=1.2﹙Q1+Q2+Q3+Q4+Q5+Q6﹚=1.2×(140000+84+54.6+16000++189.52+84.24﹢108)=190758.8m3/d1.3.2最高时用水量Qh=9936.09 m3/h= 2760.025L/s时间时变化系数综合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淋浴用水工厂职工生活用水1 2 3 4 5 6m3/h m3/h m3/h m3/h 0-1 2.53 3542 562.5 11.466 3.15 1-2 2.45 3430 562.5 3.15 2-3 2.50 3500 562.5 3.15 3-4 2.53 3542 562.5 3.15 4-5 2.57 3598 562.5 3.15 5-6 3.09 4326 562.5 3.15 6-7 5.31 7434 562.5 3.15 7-8 4.92 6888 562.5 3.15 8-9 5.17 7238 875 11.466 4.2 9-10 5.10 7140 875 4.2 10-11 5.21 7294 875 4.2 11-12 5.21 7294 875 4.2 12-13 5.09 7126 875 4.278108 1619.95 9747.15 5.11 108 1654.89 9936.09 5.21 108 1654.89 9936.09 5.21 108 1616.77 9729.97 5.10 108 1527.83 9249.03 4.85 108 1585.01 9558.21 5.01 108 1492.89 9060.09 4.75 108 94.76 42.12 1467.48 8767.85 4.60 108 1578.65 9210.30 4.83 108 1645.36 9571.01 5.02 108 1553.24 9072.89 4.76 108 1394.42 8214.07 4.31 108 1324.54 7836.19 4.11 108 991.03 6032.68 3.16 108 787.74 4933.39 2.592592 189.52 84.24 31763.65 190758.182 100.001.3.3清水池调节容积清水池调节容积,二级泵站供水情况如下表:时间用水量%二泵站供一泵站供水清水池调节容积%91011 19-20 4.76 4.76 4.170.59 20-21 4.31 4.31 4.160.15 21-22 4.11 4.11 4.17-0.06 22-23 3.16 3.16 4.17-1.01 23-24 2.59 2.59 4.16-1.57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1.35因此清水池调节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1.35%计算清水池中除了储存调节用水外还存放消防用水,则清水池有效容积W 为W=W1+W2+W3+W4W -清水池总容积m3;W 1-调节容积;m 3;有附录得清水池的调节容积W 1=(11.35/100)×190758.18=21651.11 m3;W2-消防储水量m 3,按2小时火灾延续时间计算;该城市人口约40万,查教材得,确定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两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70L/S ,火灾延续时间按2.0h 计,故火灾延续时间内需用水量为W 2=2×70L/S ×3.6×2h=432 m3;W 3-水厂冲洗滤池和沉淀池排泥等生产用水,取最高日用水量的8%计算;W 3=8%×Q d =1732.09 m 3W 4-安全贮量按W 1+W 2+W 3的1/6计算W 4=1/6(W 1+W 2+W 3)=3969.2 m 3因此:清水池总容积W =W1+W2+W3+W4=27784.4 m 3取整数为:W=27785 m3清水池应设计成体积相同的两个,如仅有一个,则应分格或采取适当措施,以便清洗或检修时不间断供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