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生物制品名词解释重点
兽用生物制品的种类、现状及发展
![兽用生物制品的种类、现状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687a01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d.png)
一 、兽医生物制品与生物制品学的概念
(一)、兽医生物制品:
指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用于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或其他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一类生物制剂。
思考:
你能想到哪些生物制品?
(二)、兽医生物制品学:
1、概念
兽医生物制品学:指在微生物、免疫学和传染病学基础上,采用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学等的技术和方法,研究和制备生物制品的一门应用科学。
(一)预防用生物制品----疫苗
疫苗的概念: 用于人工主动免疫、以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品,称为疫苗。 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完整病原或其组分或代谢产物等制成,具有良好免疫原性。
常规疫苗: 类毒素和亚单位苗 生物技术疫苗
灭活苗(细菌、病毒、寄生虫) 活疫苗(细菌、病毒、寄生虫)
基因工程苗 核酸疫苗 抗独特型疫苗 合成肽苗
Ag
Ab1 (Id)
Ab2 (抗Id)
Ab3
6、抗独特型疫苗 独特型(Id)——免疫球蛋白分子(Ig)V区上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表位群)称为独特型(idiotype, Id )。
抗独特型抗体(AId)是针对抗体分子V区上的特异抗原表位群(称为独特型)的抗抗体。AId与原来抗原的决定簇分子互为“内影像”关系,可模拟抗原结构和功能,可诱导机体产生抗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而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疫苗。 即所谓抗独特型疫苗。
多价苗和多联苗 多价苗——同种病原微生物多种型或毒株制成的疫苗(例如大肠杆菌K88K99二价苗) 多联苗——不同种病原微生物联合制成的疫苗 例: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 犬瘟热/腺病毒/传染性肝炎/副流感/细小病毒/。 钩端螺旋体六联苗 特点:一针防多种病,节约人力、物力
(二)治疗用生物制品
常用兽用生物制品基本知识
![常用兽用生物制品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1ef938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6a.png)
常用兽用生物制品基本知识常用兽用生物制品基本知识1、生物制品的种类1.1 疫(菌)苗:用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制成的预防用生物制品称疫苗,用细菌、支原体和螺旋体等制成的预防用生物制品称菌苗,其中又分为弱毒苗和灭活苗两种。
弱毒苗是利用毒力减弱的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经大量繁殖后制成的活苗,其特点是产生免疫快、效果好、用量小、免疫期长,不需要使用佐剂,而且接种途径多,使用比较方便,还可用于紧急接种,缺点是保存期较短,需低温冷藏。
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鸡新城疫弱毒疫苗。
灭活苗是将病源微生物大量繁殖后,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使其失活,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制成的疫苗即灭活苗,又称死苗其特点是安全性好,不散毒,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不需低温保存,缺点是产生免疫力比较慢、免疫期短、用量较大、价格较高,只能肌肉或皮下接种。
为了提高灭活苗的免疫效果,生产中常加入一些佐剂,以延长免疫期、增强免疫效力。
常用疫苗佐剂有氢氧化铝胶、油乳剂和蜂胶三种。
铝胶佐剂灭活菌苗是用铝胶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大多数细菌性灭活菌苗采用这种方式,如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酫菌苗。
油乳佐剂灭活疫苗是用白油为佐剂乳化而成,大多数病毒性灭活苗采用这种方式,如目前常用的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猪、牛(羊)口蹄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等。
油乳剂灭活疫苗又根据其抗原量等的不同分为普通苗和浓缩苗。
现在普通苗已逐渐被浓缩苗所取代,如目前强制免疫所使用的猪、牛(羊)口蹄疫苗基本上都是浓缩苗(Ⅱ型苗),它具有高效、可靠、安全、副作用小等优点。
蜂胶佐剂灭活疫苗是用蜂胶为佐剂制成的一种新型灭活疫苗。
常用的蜂胶疫苗有复合鸡新城疫蜂胶灭活苗、禽霍乱+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灭活疫苗,复合鸡新城疫+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灭活疫苗等。
蜂胶疫苗易于保存和运输,-10℃不结冰可保存24个月,10-15℃可保存12个月,20-30℃可保存3-6个月。
1.2 抗病血清。
抗病血清是利用动物经反复多次注射某种病源微生物,而产生对该病源微生物的高度抵抗力,采用这种动物的血液,提取出血清,经过处理后制成的,它可以用来治疗和预防传染病。
兽医生物制品(黄淑坚).
![兽医生物制品(黄淑坚).](https://img.taocdn.com/s3/m/19260b88240c844769eaee9a.png)
绪论一、生物制品与兽医生物制品1、生物制品: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动物毒素→抗毒素、人或动物的组织、血液等经过加工处理制成用于人或动物相关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的制剂。
2、兽医生物制品:专用于动物相关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的制剂。
二、生物制品的发展史三、生物制品在生产中的应用1、诊断;2、预防;3治疗第一章常用兽医生物制品的种类(一)预防用兽医生物制品1、灭活苗(灭能苗):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灭活使其丧失致病性和毒性加入佐剂制成;2、弱毒苗:利用物理、化学或微生物方法处理或传代微生物,使其失去致病性或仅造成隐性感染,大量繁殖后加入冻干保护剂制成;3、类毒素:细菌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脱毒后免疫原性基本保持不变,加入佐剂制成(例:破伤风明矾沉降类毒素);4、亚单位疫苗: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提取病原微生物表面保护性抗原,加入佐剂制成;5、合成肽疫苗:根据病原性微生物表面保护性Ag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体外合成后加入佐剂制成;6、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根据免疫网络学说原理,利用第一抗体分子中的独特抗原决定簇(抗原表位)所制备的具有抗原的“内影像”结构的第二抗体。
该抗体具有模拟抗原的特性,故称之为抗独特型疫苗;7、基因工程苗:包括基因缺失苗(伪狂犬基因缺失苗)、基因表达疫苗;8、多联苗:利用多种微生物制成疫苗;9、多价苗:利用一种微生物多种血清型(或者血清亚型)制成疫苗;10、同源疫苗:一种微生物制成疫苗免疫动物后,用于预防该微生物强毒的感染与攻击,这种疫苗称为同源疫苗;11、异源疫苗:①用不同种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中并未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②用同一种中一种型(生物型或动物源型)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
例:NDIV→PEG流行性腹泻;HTV→MDV鸡马立克病毒;猪瘟兔化弱毒苗→牛病毒性腹泻;备注:FMDV口蹄疫、SFV猪瘟用乙烯亚胺类衍生物(结晶紫)制灭活苗其它细菌大都用0.3%甲醛灭活病毒0.5%甲醛灭活毒素0.4~0.7%甲醛灭活大多数细菌置于37℃培养灭活佐剂的运用:1、油乳佐剂(病毒疫苗);2、Al(OH)3胶(细菌疫苗);3、蜂胶(细菌)灭活剂:1、甲醛;2、结晶紫(猪瘟);3、乙烯亚胺类衍生物(二)治疗用兽医生物制品1、抗病血清:Ag3~5次→动物→产生Ab,Ab主要存在于血液的血清中→提取血清→加入抗菌药物、防霉剂2、抗毒素:类毒素3~5次→动物→产生Ab→提取血清→加入抗菌药物、防霉剂3、高免卵黄液:Ag3~5次→母禽→产生Ab→移行至母禽产下蛋的蛋黄中→提取蛋黄→加入1~2倍生理盐水(含有抗菌药物、防霉剂)(三)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1、标准Ag2、标准Ab第二章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趋势1、GMP(生产与管理)2、从第一代疫苗(灭、弱、亚、类)→第二代疫苗(基因工程)→第三代疫苗(合成肽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3、更加注重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4、向更浓缩、纯度更高方向发展5、更加注重免疫佐剂、灭活剂的研究6、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与冷链过程第三章免疫佐剂一、免疫佐剂的概念本身没有免疫原性,但与Ag联合使用,能大大提高Ag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这种物质为免疫佐剂二、免疫佐剂的要求1、安全、无毒副作用2、化学纯以上的试剂3、吸附能力强4、容易吸收5、稳定性强、能保存1~2年三、常用免疫佐剂的制备(一)不溶性铝盐胶体的佐剂1、Al(OH)3AlCl3(无水)+NaOH→Al(OH)3胶↓(滴定法)明矾+NH3▪H2O→Al(OH)3胶使用注意事项:①灭活菌液:Al(OH)3胶=4:1②Al(OH)3经126℃高压,30min灭菌后使用③Al(OH)3能诱导老年痴呆症④配制好的疫苗应摇匀后使用2、明矾佐剂(例:破伤风明矾沉降类毒素)制备:明矾10g+dH2O→10%明矾溶液(明矾佐剂)使用:500ml灭活菌液加10ml10%明矾佐剂(溶液)(二)油乳佐剂1、弗氏不完全佐剂(FIA)制备:液体石蜡油3份+无水羊毛脂1份+PH7.2PBS 4份→混合,116℃30min使用:FIA:Ag=1:12、弗式完全佐剂(FCA)制备:FIA加入牛结核分支杆菌(冻干粉)10mg/ml混匀使用:FCA:Ag=1:1 △FIA和FCA为免疫佐剂(实验用)3、白矿油佐剂(用于病毒疫苗)油相:①320ml 10号白矿油(杭州杭联化工有限公司)②7g硬脂酸铝③22~24ml 司本-80(span-80)④6ml 吐温-80(Tween-80)把②加入①煮溶,冷却后,再加③、④水相:灭活病毒液150ml+6ml吐温-80制备油相:水相=7:3或6:4(高速搅拌,3min)(三)蜂胶佐剂30g蜂胶(研磨成粉)+500ml95%酒精→浸泡一周→4层纱布过滤→过滤液(佐剂)使用:500ml灭活菌液加15ml蜂胶佐剂特点:①没有什么毒副作用②吸收快③产生Ab快(7天产生保护性抗体)④抗体维持时间不长,不超过两个月第四章真快冷冻干燥技术(冻干)一、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生物活性物质冻结成固体,在真快条件下,利用减压升华原理,达到水分去除的目的。
兽医生物制品
![兽医生物制品](https://img.taocdn.com/s3/m/ed4f7eedf61fb7360b4c65a5.png)
兽医生物制品: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寄生虫,动物血液或组织等,经加工制成,作为动物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
疫苗:能够免疫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均称之为疫苗。
单价疫苗:利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同一种微生物中的单个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
多价疫苗:利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同一种微生物中的多个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
多联疫苗:利用不同的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的疫苗。
活疫苗:指抗原物质可在体内繁殖,能刺激机体产生系统的免疫应答和局部免疫应答的疫苗。
防传染病的本动物,这种疫苗又称为同种疫苗。
重组活疫苗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病原微生物致病基因进行修饰、突变或缺失,从而获得弱毒株,并制造而成的疫苗,这种疫苗是主要的标记疫苗。
死疫苗又称死苗。
指抗原物质不能在体内繁殖的一类疫苗弱毒疫苗:是由微生物自然强毒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并经连续传代和筛选培养而成的丧失或减弱了对宿主动物致病力,但仍然保存良好免疫原性和遗传特性的毒株;或从自然界筛选的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自然毒株,经培养增殖后制备的活疫苗。
同源疫苗:用所制备疫苗的菌株或毒株来自于预防传染病的本动物,异源疫苗:利用具有类属保护性抗原的非同种微生物所制成的疫苗。
灭活疫苗:制造灭活苗菌(毒)种通常是标准强毒或免疫原性优良的弱毒株。
菌(毒)株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将其杀死(灭活)后制成的疫苗,即灭活疫苗。
免疫原性:指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反应原性:指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的特性。
灭活:指破坏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繁殖力和致病性,但尽可能不影响其免疫原性,被灭活的微生物主要用于生产灭火疫苗;或指破坏诊断血清或待检血清中的补体活性,以避免补体对诊断的干扰作用。
致弱:指通过各种方法使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降低或丧失,但其他生物活性以及免疫原性并未发生本质性改变。
生物制品重点
![生物制品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93bc0eeff9aef8941e06a9.png)
1、生物制品: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物质,用于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制剂。
2、副免疫制品:由免疫增强剂刺激动物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后提高的免疫力称为副免疫,而把这类增强剂统称为副免疫制品。
3、免疫:机体识别自我与非自我的过程。
排除异己,维护自身稳定的生理反应。
4、反应原性:抗原与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反应的性能。
5、抗原决定簇:抗原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但抗原分子的活性和特异性只决定于其一小部分抗原区域。
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由于其通常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因而又称为抗原表位。
6、体液免疫:抗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血液(血清)、淋巴液、组织液及其他外分泌液中,因此将抗体介导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7、灭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活性物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激素、酶、血清因子和补体等)丧失活力过程。
8、ADCC:细胞表面具有IgG的Fc受体。
当靶细胞与相应的IgG结合,K细胞可与结合在靶细胞上的IgG的Fc结合,释放细胞毒,裂解靶细胞,这种作用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9、弱毒疫苗:它是由微生物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并经连续传代和筛选,培养而成的丧失或减弱对原宿主动物致病力,但仍保存良好的免疫原性和遗传特性的毒株,或从自然界筛选的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自然弱毒株,经培养增殖后制备的疫苗。
10、自家灭活苗:是指从患病动物自身病灶中分离出来的病原体经培养、灭活后制成的疫苗,再用于该动物本身,故称为自家疫苗。
二、1、按疫苗抗原种类和数量,疫苗又可分为单价疫苗、多价疫苗和多联疫苗。
按疫苗病原菌(毒)株的来源,疫苗又可分为同源疫苗和异源疫苗2、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
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3、免疫应答的表现形式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由B、T细胞介导。
兽医生物制品学.doc
![兽医生物制品学.doc](https://img.taocdn.com/s3/m/48398f7bb4daa58da0114a6a.png)
兽医生物制品学:是以预防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行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保藏和使用方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防止疫病传播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兽医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物质,专供相应的疫病诊断、治疗或预防之用。
疫苗:凡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均称为疫苗,包含细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和寄生虫行疫苗。
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应用:免疫预防;诊断;治疗生物制品安性质分类:疫苗、类毒素、诊断制品、抗病血清、微生物制剂、副免疫制品。
疫苗安抗原的性质和制备工艺分为:活疫苗、死疫苗、基因疫苗活疫苗与死疫苗的优缺点比较:活疫苗可以在免疫动物体内繁殖,能刺激机体产生全面的系统免疫反应和局部免疫反应;免疫力持久,有利于清除局部野毒;产量高,生产成本低。
但是该类疫苗残毒在自然界动物群体内持续传递后有毒力增强和返祖危险;有不同抗原的干扰现象;要求在低温、冷暗的条件下运输和储存。
死疫苗不能在免疫动物体内繁殖,比较安全,不发生全身性副作用,无毒力返祖现象;有利于多价或多联等混合疫苗;制备稳定,受外界环境影响小,有利于保存和运输。
但该类疫苗生产成本高,需多次免疫。
而且一般只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免疫记忆,故常需用佐剂或携带系统来增强其免疫效果。
灭活:指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繁殖能力和致病性,但尽可能不影响其免疫原性。
或指破坏诊断血清或待检血清中的补体活性,以避免补体对诊断试验的干扰作用。
用于灭活微生物的化学试剂或药物。
微生物致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使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降低或丧失,但其它生物学活性以及免疫原性并未发生本质性改变。
灭活剂:用于灭活微生物的化学试剂或药物灭活剂的种类:1.甲醛溶液2.常用烷化剂:3.苯酚:4.结晶紫甲基青莲甲紫5.β-丙酰内酯影响灭活作用的因素(1)灭活剂特异性(2)微生物种类与特性(3)灭活剂浓度(4)灭活剂温度(5)灭活时间(灭活时间与灭活剂浓度和作用温度密切相关)(6)酸碱度(在微酸性时灭活速度慢,抗原性保持较好;碱性时灭活速度快,担抗原性易受破坏(7)有机物存在。
兽医生物制品分类概述
![兽医生物制品分类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154b4db3186bceb19e8bb9b.png)
2 . 4 转 基 因植 物 口服 疫 苗
1 . 4 多价 苗 和 联 苗 ( mu l t i v a l e n t v a c c i n e a n d c o n— r
bi ne d v a c c i ne )
同种 细菌 或病 毒 的 不 同血 清 型 混 合 制 成 的 疫 苗 为 多 价 苗 。如 仔 猪 大 肠 埃 希 氏菌 病 三价 灭 活 疫 苗 ( 含 灭 活 的 分 别 带 有 K8 8 、 K 9 9 、 9 8 7 P纤 毛 抗 原 的 大 肠 杆 菌 ) 、 口蹄 疫 O 型 、 亚 洲 I型 二 价 灭 活 疫 苗 等 。 两 种 以上 的 病 原 微 生 物 联 合 制 成 的 疫 苗 称 为 多 联 苗 。 如猪瘟 、 猪丹 毒 、 猪 多杀 性 巴氏杆 菌病 三联 活疫 苗 、 鸡 新 城 疫、 传 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等 。
2 . 5 基 因工程 亚 单 位 疫 苗 ( g e n e t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ubu ni t v a c c i ne )
又称 生 物合 成 亚 单 位 疫 苗 或 重 组 亚 单 位 疫 苗 , 是 指 利 用 基 因 工 程 的 方 法 将 病 原 体 的 某 个 抗 原 基 因 或 几 个 抗 原 表 位 基 因在体外进行扩增 和表达 , 以获得表 达产 物作 为免疫 原 , 来 刺激 机体 产 生 免 疫 力 的疫 苗 。第 一 个 商 品 化 的 基 因 工 程 疫 苗 是 预 防 仔 猪 腹 泻 的 大 肠 杆 菌 菌 毛 K8 8亚 单 位 疫 苗 。
兽医生物制品学复习资料
![兽医生物制品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e674a29f01dc281e43af032.png)
1.基因疫苗:又称DNA疫苗或核酸疫苗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基因置于真核表达元件的控制之下,构成重组表达质粒DNA,将其直接导入动物体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翻译系统合成抗原蛋白,从而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亚单位疫苗:病原体经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除去其无效的毒性物质,提取其有效抗原部分制备的疫苗。
3.多价疫苗:指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
4.混合疫苗:又称多联苗,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方法组合而成。
6.同源疫苗:指利用同种、同型或同源微生物株制备的,又应用于同种类动物免疫预防的疫苗。
7.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素、活菌制剂或生菌剂。
是用非病原微生物,如乳酸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活菌制剂,口服治疗畜禽正常菌群失调引起的下痢。
8.灭活:指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繁殖能力和致病性,但尽可能不影响其免疫原性,被灭活的微生物主要用于生产灭活疫苗;或指破坏诊断血清或待检血清中的补体活性,以避免补体对诊断试验的干扰作用。
9.保护剂:又称稳定剂,是指一类能防止生物活性物质在冷冻真空干燥时受到破坏的物质。
10.佐剂:凡是可以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均称为佐剂。
11.乳化剂:“乳剂”是将一种溶液或干粉分散成细小的微粒,混悬与另一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两相间的界面活性物质称为乳化剂。
12.ISCOM免疫刺激复合物:是由抗原物质与由皂树皮提取的一种糖苷Quil A,与胆固醇按1:1:1混合后自发形成的一种具有较高免疫活性的脂质小泡。
13.抗体酶(催化抗体):是具有催化活性的免疫球蛋白。
14.近交系动物:近交系是指近交程度相当于20代以上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近交系数达98.6%以上、群体基因达到高度纯合和稳定的动物群。
15.封闭群动物:通常把5a以上不从外部引种,只在群体内进行随机交配,由此生产的群体称之为封闭群。
16.清洁级动物:清洁级动物载微生物控制方面,除要求必须带有人兽共患病原和烈性传染病病原及常见传染病病原之外,还要求排除对科学实验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动物。
兽医生物制品学
![兽医生物制品学](https://img.taocdn.com/s3/m/3f9bd3ce7f1922791688e89d.png)
兽医生物制品学第一讲绪论一、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1、兽医生物制品学(veterinary biologicology)以预防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性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保藏和使用方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防止疫病传播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2、兽医生物制品(veterinary biologics)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物质,专供相应的疫病诊断、治疗或预防之用。
二、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应用:免疫预防、诊断、治疗1、免疫预防:18-19世纪,牛瘟在法国和南美引起大量牛只死亡;牛肺疫曾在亚非地区包括我国广泛流行;1956年周泰冲、袁庆志等研制成功的中国系(C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口蹄疫多价灭活疫苗已被成功应用,特别是口蹄疫在欧洲的控制和扑灭、其中部分应归功于O型、A型、C型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的有效应用。
2、诊断:猪瘟、猪伪狂犬病、鸡新城疫及传染性法氏囊病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已在普遍使用。
3、治疗:有些动物传染病的免疫血清、痊愈血清和卵黄抗体等生物制品具有帮助动物机体杀死、抑制或消除病原体的致病作用。
三、生物制品的发展史(一)经验时期时间:十一世纪-1798年主要事件:1、十一世纪我国的“痘症防御法”。
2、1400年,我国甘肃牧区的“灌花”预防牛瘟。
(二)实验时期时间:1798年-1945年主要事件:1、1798年Jenner(秦纳):天花疫苗的由来及效果的研究。
2、疫苗技术研究:1881-1885Pasteur(巴斯德)培养鸡霍乱陈旧物、高温培养炭疽、兔体传代狂犬病毒,首创弱毒疫苗。
1886Salmon首创灭活技术并培育成功灭活疫苗。
1888外毒素的脱毒技术,研制成功类毒素。
1890 德国人Behring和日本人北里(Kitasato)将白喉外毒素注射给动物,发现抗毒素。
兽医生物制品名词解释重点
![兽医生物制品名词解释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e4149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e.png)
兽医生物制品: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物制备的一类物质。
作为诊断、治疗、预防特定传染病或其它疾病的制剂。
【1】普通制品:利用一般生产方法制备的,未经浓缩、纯化处理所制成的。
精制品:将原材料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无效成分,并进行适当浓缩所制成的。
单价制剂:只利用一种微生物的单一血清型多价制剂:利用一种微生物的若干血清型多联苗:一次注射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
疫苗: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制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从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
传统疫苗:利用微生物或寄生虫或代谢产物等完整个体制成的疫苗。
死疫苗又称灭活苗:是将病原体经理化方法灭活后,丧失感染性保持其免疫原性制成的疫苗。
弱毒苗:将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学方法,使其对原宿主动物致病力丧失或只引起亚临床感染,但仍保存良好抗原性;以此人工致弱的毒株制备的疫苗。
类毒素:是用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去除毒性作用,保留抗原性后精制而成。
亚单位疫苗:是指提取微生物有效抗原部分,利用一种或几种亚单位结构成分制成的疫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指它只含有病原体的一种或几种抗原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转入适当的细菌、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以获得的表达产物作为免疫原制成的疫苗。
基因工程活疫苗:病原微生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删除其致病基因或部分片段从而获得毒力丧失或降低的毒株而制成的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致病的病原体基因组中某个或某些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或非必要糖蛋白缺失构建而成。
重组载体疫苗:将目的病原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序列插入到另一种微生物的无毒株或弱毒株基因组中,并让插入的外源性基因正常表达,构建成重组载体疫苗株。
核酸疫苗:是将一种或多种抗原编码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载体上,将构建的重组质粒直接注入到体内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
合成肽疫苗:用人工方法按天然蛋白的氨基酸顺序合成保护性短肽,然后与载体蛋白连接后加佐剂所制成的疫苗。
兽医生物制品学
![兽医生物制品学](https://img.taocdn.com/s3/m/819ce4b71a37f111f1855bfa.png)
佐剂:传统讲:当一种物质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或同时注射于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其辅佐作用者,都称之为佐剂新概念:凡是可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均称为佐剂。
保护剂:又称稳定剂,指一类能防止生物活性物质在冷冻真空干燥时受到破坏的物质。
保护剂是保护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活力和免疫力及酶和激素等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还包括细菌或病毒的营养液、赋形剂和抗氧化剂。
联苗: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
异源疫苗:用不同微生物的菌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并未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
用同一种中一种型微生物菌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
元代细胞:由新鲜组织经剪碎并用胰酶消化后制备的细胞。
填空:诊断液可分为诊断抗原、诊断抗体两类。
GMP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人员、厂房设备和原料、管理制度和要求三个方面。
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病毒培养方法可分为:动物接种、细胞培养、鸡胚培养。
根据微生物学控制程度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普通级动物、无菌级动物、SPF动物、清洁级动物。
灭活的方法包括:物理学灭活和化学灭活。
根据佐剂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将佐剂分为:贮存型和非贮存型。
冻干保护剂通常由三类物质组成:营养液、赋形剂、抗氧化剂。
效力检验的内容包括:免疫原性、免疫持续期、抗原的热稳定性和抗原量的测定。
口蹄疫疫苗主要包括两大类: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
猪丹毒活疫苗主要包括两大类:灭活疫苗和活疫苗。
判断:1.错铝胶佐剂即能诱导体液免疫,又能明显的诱导细胞免疫。
2.对抗独特型疫苗实际上是一种免疫蛋白。
3.对弗氏佐剂属于油乳佐剂。
4.对抗病毒血清多用同种动物来制备。
5.对母原抗体对弱毒疫苗的免疫影响很大。
6.错用青霉素治疗炭疽是一种特异性治疗方法。
7.错弱毒苗和灭活苗可以混合使用。
8.错生物制品中中的抗原量越多越好。
第二章 兽医生物制品概述 wang
![第二章 兽医生物制品概述 wang](https://img.taocdn.com/s3/m/f02ad18fd0d233d4b14e69c0.png)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基因重组技术
病原体的某个或 某几个抗原基因
转入 适当细菌、酵母或哺乳动物细胞
目的基因表达
以获得的表达产物作为免疫原制成的疫苗,称为基因工程亚单 位疫苗。 如:乙型肝炎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口蹄疫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行之有效的免疫方法”。
• 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全球消灭了天花。
• 1870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明了第一个细菌减
毒活疫苗——鸡霍乱疫苗。巴斯德将此归纳为对
动物接种什么细菌就可以使其不受该病菌感染的
免疫接种原理,从而奠定了疫苗的理论基础。因
此人们把巴斯德称为疫苗之父。
• 第二代疫苗——亚基疫苗的出现,克服了第一代 疫苗潜在致病性的问题。 天然或重组成分为主。
有排出疫苗毒的可能,存在污染的 不排毒,无污染危险 危险 可能存在其他传染因子 灭活过程中可将传染因子破坏
疫苗合用(联苗)较困难
运输、保存要求条件高 通常制成冻干苗以利保存
容易制成联苗或多价苗
运输、保存方便 均为湿苗
类毒素
又称脱毒毒素。是指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
的外毒素,经化学药品(甲醛)处理后,成为无毒
• 60年代,我国育成牛肺疫兔化弱毒株,后来逐渐 推广应用牛肺疫兔化弱毒疫苗、牛肺疫兔化绵羊 适应弱毒疫苗和牛肺疫兔化藏系绵羊化弱毒疫苗。 • 1996年在全国消灭牛肺疫,而牛肺疫兔化弱毒疫 苗为世界公认。
猪瘟
• 20世纪50年代我国成功培育猪瘟兔化弱毒株,控制
了我国猪瘟的流行。
• 此外,许多重要禽病疫苗也广泛在养鸡场使用。
(三)按物理性状分类
兽医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兽医生物制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ab2c75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2.png)
兽医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1. 疫苗:一种预防性生物制品,能够促进动物免疫系统对于某种病原体的产生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2. 血清:一种治疗性生物制品,经由动物或人的血液提取而得,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或缓解病症。
3. 抗生素:一种生物制品,可抑制或杀灭某些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4. 生长促进剂:一种生物制品,能够促进动物的体重增加和生长速度,用于畜禽业的生产。
5. 防腐剂:一种添加剂,能够延长动物制品(如肉类、乳制品等)的保质期,并抵抗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6. 组织移植物:一种手术过程,将健康的动物组织移植到病残的部位,以恢复受损的功能。
常用于医疗和兽医领域。
兽医兽药-生物制剂名词解释
![兽医兽药-生物制剂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b909cf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d.png)
兽医兽药-生物制剂名词解释佐剂——添加到灭活疫苗当中提高其效果的一种物质。
抗体——复杂的大型蛋白质(称为伽玛球蛋白),由负责对入侵抗原做出响应的专门细胞产生,会特异性地粘在入侵抗原上面,令它的活性丧失,或击发破坏反应。
抗原——侵入体内的外来物质(也就是说,并非猪体正常组成部分的物质),通常由完整或部分蛋白质构成,它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抗原存在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表面。
抗血清——含有高水平的对抗某种特定感染的抗体的血清。
通常通过注射感染实验动物来生产。
血样——以卫生的方式采集的全血样本,可以通过注射器采集装入瓶中,或用针尖扎破皮肤,再用吸墨纸吸取流出的血滴共生细菌——长久生活在身体内部或表面而不造成疾病的细菌。
上皮——由上皮细胞和其它细胞构成的膜(如粘膜)。
体液免疫——由血液实施的免疫。
超免疫抗血清——与上文抗血清相同,但强调其高滴度。
淋巴细胞——淋巴结、其它淋巴组织以及血液当中的特异性防御细胞,会产生抗体,参与细胞免疫。
粘膜——会向表面分泌一种称为粘液的粘稠物质的细胞构成的膜(例如肠道内壁粘膜)。
粘液——粘膜当中的细胞分泌的一种清澈、半液态粘稠物质。
病原——一种能够造成疾病的传染性微生物。
与那些长久生活在身体内部或表面而不造成疾病的称为共生菌的细菌相对。
如果你的猪接触到太多的病原微生物,那么它们就会生病,生长性能差。
如果降低环境中的病原水平,你的猪就会健康,生长性能好。
吞噬细胞——机体内的一种细胞,专门任务是吞噬细菌、病毒或寄生虫,以便尝试将其破坏掉。
它们又称为巨噬细胞。
吞噬作用——体内专门的细胞吞噬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尝试将其销毁的过程。
血浆样本——以卫生的方式通过注射器采集的全血样本,采集之后加入抗凝剂使其维持液态。
将样本放入离心机快速旋转,红细胞和白细胞会在底部沉淀为硬块,留下的上清液即为血浆。
血清学——在实验室做试验来检测血清样本中特异性抗体的水平(“学”的意思是对某种东西的研究,因此血清学的意思就是“对血清的研究”)。
兽医生物制品学.doc
![兽医生物制品学.doc](https://img.taocdn.com/s3/m/310bb6f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4.png)
兽医生物制品学.doc兽医生物制品学:是以防备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根底,研讨动物流行症和寄生虫病的免疫防备、确诊和医治用生物行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能、出产工艺、制质量量查验与操控及保藏和运用办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精确确诊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医治,避免疫病传达的综合性运用学科。
兽医生物制品:是依据免疫学原理,运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品或免疫应答产品制备的一类物质,专供相应的疫病确诊、医治或防备之用。
疫苗:凡接种动物后能发生主动免疫和防备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均称为疫苗,包含细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和寄生虫行疫苗。
兽医生物制品学的运用:免疫防备;确诊;医治生物制品安性质分类:疫苗、类毒素、确诊制品、抗病血清、微生物制剂、副免疫制品。
疫苗安抗原的性质和制备工艺分为:活疫苗、死疫苗、基因疫苗活疫苗与死疫苗的优缺点比较:活疫苗能够在免疫动物体内繁衍,能影响机体发生全面的系统免疫反响和部分免疫反响;免疫力耐久,有利于铲除部分野毒;产值高,出产成本低。
可是该类疫苗残毒在天然界动物群体内持续传递后有毒力增强和返祖风险;有不同抗原的搅扰现象;要求在低温、冷暗的条件下运送和贮存。
死疫苗不能在免疫动物体内繁衍,比较安全,不发生全身性副效果,无毒力返祖现象;有利于多价或多联等混合疫苗;制备安稳,受外界环境影响小,有利于保存和运送。
但该类疫苗出产成本高,需屡次免疫。
并且一般只能诱导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和免疫回忆,故常需用佐剂或带着系统来增强其免疫效果。
灭活:指损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繁衍才能和致病性,但尽可能不影响其免疫原性。
或指损坏确诊血清或待检血清中的补体活性,以避免补体对确诊试验的干扰效果。
用于灭活微生物的化学试剂或药物。
微生物致弱:是指经过各种办法使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下降或丢失,但其它生物学活性以及免疫原性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动。
灭活剂:用于灭活微生物的化学试剂或药物灭活剂的品种:1.甲醛溶液2.常用烷化剂:3.苯酚:4.结晶紫甲基青莲甲紫5.β-丙酰内酯影响灭活效果的要素(1)灭活剂特异性(2)微生物品种与特性(3)灭活剂浓度(4)灭活剂温度(5)灭活时刻(灭活时刻与灭活剂浓度和效果温度密切相关)(6)酸碱度(在微酸性时灭活速度慢,抗原性坚持较好;碱性时灭活速度快,担抗原性易受损坏( 7)有机物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生物制品: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物制备的一类物质。
作为诊断、治疗、预防特定传染病或其它疾病的制剂。
普通制品:利用一般生产方法制备的,未经浓缩、纯化处理所制成的。
精制品:将原材料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无效成分,并进行适当浓缩所制成的。
单价制剂:只利用一种微生物的单一血清型
多价制剂:利用一种微生物的若干血清型
多联苗:一次注射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
疫苗: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制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从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
传统疫苗:利用微生物或寄生虫或代谢产物等完整个体制成的疫苗。
死疫苗又称灭活苗:是将病原体经理化方法灭活后,丧失感染性保持其免疫原性制成的疫苗。
弱毒苗:将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学方法,使其对原宿主动物致病力丧失或只引起亚临床感染,但仍保存良好抗原性;以此人工致弱的毒株制备的疫苗。
类毒素:是用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去除毒性作用,保留抗原性后精制而成。
亚单位疫苗:是指提取微生物有效抗原部分,利用一种或几种亚单位结构成分制成的疫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指它只含有病原体的一种或几种抗原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转入适当的细菌、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以获得的表达产物作为免疫原制成的疫苗。
基因工程活疫苗:病原微生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删除其致病基因或部分片段从而获得毒力丧失或降低的毒株而制成的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致病的病原体基因组中某个或某些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或非必要糖蛋白缺失构建而成。
重组载体疫苗:将目的病原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序列插入到另一种微生物的无毒株或弱毒株基因组中,并让插入的外源性基因正常表达,构建成重组载体疫苗株。
核酸疫苗:是将一种或多种抗原编码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载体上,将构建的重组质粒直接注入到体内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
合成肽疫苗:用人工方法按天然蛋白的氨基酸顺序合成保护性短肽,然后与载体蛋白连接后加佐剂所制成的疫苗。
转基因植物可食疫苗: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基因导入植物,并在植物中表达出活性蛋白。
抗独特型疫苗:以抗病原体的中和抗体为免疫原,制备针对该中和抗体独特型表位的抗体。
标准菌株或参考菌株:在研究或特殊问题检定方面必要、必须的参考菌种和毒种,并不直接用于生产。
杂交减毒:将两种遗传性状不同的毒株,在传代培育中进行杂交,从而育成有使用价值的弱毒株。
表面培养:将细菌种子液均匀地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平放静置培养,然后收集菌苔。
深层培养:将细菌种子液接种于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透析培养:根据小分子能透过半透膜扩散,而将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分离原理设计的一种细菌培养装置进行细菌培养。
原代细胞:由新鲜组织经过剪碎、胰酶消化制备的细胞。
原代细胞传代1次后的细胞称为次代细胞
细胞株:自继代培养的细胞中选育的具有特殊生物学性质和标记的细胞。
细胞系:能在体外无限传代,多数来源于癌细胞。
静置培养:将细胞悬液接入培养瓶或培养板中,置于恒温箱内静置培养,细胞生长繁殖成单层。
转瓶培养:将细胞悬液接入转瓶后放在恒温箱的转鼓上,转速多为10~20转/h,使贴壁细胞不总是浸于培养液中,有利于细胞呼吸和物质交流
悬浮培养:通过振荡或转动装置使细胞始终分散悬浮于培养液内的培养方法,主要用于一些在振荡或搅拌下能生长繁殖的细胞。
微载体培养:用细小的颗粒作为细胞载体,通过搅拌悬浮在培养液内,使细胞在载体表面繁殖
成单层的一种细胞培养技术。
免疫血清:动物在接受抗原刺激或自然感染康复后,其血清中通常含有针对特定抗原的高效价特异性抗体,该动物的血清即称为免疫血清。
外毒素:是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并释放或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毒素。
内毒素:只有在微生物死亡后细胞破裂时,才能释放出来的毒素。
抗毒素:以类毒素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刺激机体相应的B细胞活化增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
卵黄抗体:是在卵黄中含有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抗体。
微生态制剂:是指根据微生态理论,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用正常微生物群成员,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只含有活菌或包含细菌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主要用于动物的活菌制剂。
益生素:一种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平衡而对动物施加有利影响的活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益生元:它是一类非消化性物质,能选择性的促进一种或几种定植于结肠内常住菌的活性或生长繁殖,从而增进宿主健康。
合生元:益生素和益生元联合应用,既可发挥益生菌的活性,又可选择性地提高这些菌的数量,使益生作用更显著持久。
乳酸菌:是一种可以分解糖类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菌,厌氧或者兼性厌氧生长。
芽孢杆菌:用于益生素的芽孢杆菌是肠道的过路菌,不能定植于肠道中。
营养作用:益生菌(如乳杆菌,双歧杆菌等)能够合成多种维生素如叶酸、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促进机体对蛋白质、钙、铁和维生素D的消化吸收,从而起到促进畜禽生长和提高生产性能的作用。
基因重组技术:也称重组DNA或分子克隆,是一种在分子水平上按照人们设计的蓝图对基因进行人工操作的技术。
灭活剂:指用来灭活生物制品活性的化学物质,又称化学灭活剂。
佐剂:是指与抗原物质混合或先于抗原或同时注入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对抗原物质的免疫应答的一类物质。
弗氏不完全佐剂:是由低引力和低粘度的矿物油及乳化剂组成的一种贮藏性佐剂。
弗氏完全佐剂:在不完全佐剂的基础上加一定量的分支杆菌而成。
乳化剂:指油乳剂中内相与外相间的界面活性物质,具有促进和稳定两种互不相溶物形成乳剂。
冻干保护剂:又称稳定剂,是指在冻干过程中及冻干后使生物制品的生物活性免受破坏的一种物质。
GMP:良好作业规范,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载体:将一个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的运输工具。
免疫接种:是用人工方法将免疫原或免疫效应物质输入到机体内,使机体通过人工自动免疫或人工被动免疫的方法获得防治某种传染病的能力。
预防接种: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潜在传染病的地区,或受到某些邻近地区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畜禽进行的免疫接种称为预防接种。
紧急接种: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地区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的免疫接种。
带虫免疫: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与机体少量寄生虫的存在相关,例如血吸虫病和旋毛虫病。
在原虫,带虫免疫现象被称为传染免疫,人、猴、鸡的许多原虫就引起这种免疫。
无虫免疫:体内寄生虫被完全清除,并对再感染(或攻击)出现特异性的终生免疫,这种免疫在动物种比较多见,在人可见于皮肤利什曼氏病。
SPF动物:指动物体内无特定病原体微生物,但允许存在除特定病原微生物外的其他微生物。
基因免疫:由外源性基因直接刺激机体所产生的免疫反应。
国家标准品:是指用国标标准品标定的,用于衡量某一制品效价或毒性的特定物质,其生物活性以国标单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