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学生
孔子和学生阅读答案
![孔子和学生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78208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0.png)
孔子和学生阅读答案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孔子和学生阅读答案(共含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孔子和学生阅读答案孔子和学生阅读答案孔子和颜悦色地告诉子夏:“颜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子路很勇敢,但宽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
我这四个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啊!”1.这段话中能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有:守信用、#。
2.阅读这段话,说说从这段话中能看出孔子是怎样的'人。
#3.孔子能够找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然后来进行教学,这就叫做#。
参考答案:1.变通、聪明、谦虚、勇敢、宽厚、忍让、谨慎、严肃2.孔子是一个关心学生成长,因材施教的好老师。
3.因材施教篇2:《率真孔子》阅读答案我读孔子,感受到的是他的率真。
在无数个深夜,我坐在桌前捧读《论语》,感觉这个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坐在我的面前。
他的深邃目光,穿越2500多年的沧桑岁月,慈祥地注视着我。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向不可知的远方。
我的眼前,顿时幻化出一片烂漫的充满书香气息的杏林。
我的思绪在漫长的时间隧道里穿梭,眼前的场景在变换,仿佛又回到了2500多年前的某一天。
那一天,孔子把他的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召集到身边,让他们尽情地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
子路说完,他只是微笑了一下;冉有和公西华说完,他没有表示任何意见,但似乎皱起了眉头。
轮到曾点了,他在老师的鼓励下轻声说道:“莫春着,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就是这一段轻声地描绘,引来了孔子高声地感叹和赞许:“吾与点也!”“只有曾点的说法符合我的心愿啊!”孔子的感叹和赞许,至今依然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扉。
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把他打扮成一个不苟言笑、循规蹈矩,而且一开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闭口就是“仁”、“礼”、“忠恕”、“孝悌”之类的“至圣先师”,殊不知他始终怀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童心童趣。
古人从小事做起的例子
![古人从小事做起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bb258b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c.png)
古人从小事做起的例子
孔子和学生拾柴
孔子教育学生时,曾经带领学生在山林中拾柴。
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走了很长的路,最终来到一个很深的山谷。
孔子对学生们说:“我们要拾柴回去,但是这里离家很远,怎么办呢?”学生们纷纷表示不知道该怎么办。
孔子便说:“我们从这里开始拾柴吧,然后一点一点地沿路拾取,直到回到家为止。
”
通过这个教育之举,孔子向学生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重要的不是能否一次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要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积小成大。
这个故事告诉了学生们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通过不断积累和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这个故事也启示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相信积累会带来巨大的成就。
《孔子游春》孔子和学生
![《孔子游春》孔子和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7001c21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77.png)
《孔子游春》孔子和学生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做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川各样的人才。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
有一次,学生子夏问孔子:“颜回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颜回的信用好极了,我不及他。
”子夏又问:“那么,子贡这个人又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子贡嘛,挺聪明的,我不及他。
”子夏接着问:“那么子路又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子路的勇敢,远近驰名,我不及他。
”子夏再问:“那么子张又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子张严谨庄重,我不及他。
”
子夏越听越糊涂,忍不住问:“老师说的话真叫人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孔子和颜悦色地告诉子夏:“颜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子路很勇敢,但谦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
我这四个学生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啊!”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孔子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又去教学生,培养了很多人才。
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后人对孔子十分尊敬,称其为“万世先师”。
关于孔子的故事。
![关于孔子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2717be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5.png)
《关于孔子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些关于孔子的有趣故事。
孔子呀,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走在路上,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
一个小孩说:“早上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看起来更大。
”另一个小孩说:“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感觉更热。
”孔子听了,也思考了很久,最后也没能判断出谁对谁错。
还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在赶路的时候口渴了,看到路边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梨子。
子路想摘个梨解渴,但是他想到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就忍住了。
孔子知道后,夸子路做得对。
小朋友们,孔子是不是很有趣呀?《说说孔子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来说说孔子的故事。
孔子有很多学生,他总是很耐心地教他们知识。
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家里很穷,但是他学习特别认真。
孔子就很喜欢他,经常表扬他。
有一回,孔子和学生们被困在一个地方,没有吃的。
大家都很饿,但是孔子还是坚持给学生们讲课,鼓励大家不要放弃。
孔子还很注重礼仪。
有一次,他去参加一个宴会,一举一动都非常有礼貌,让大家都很佩服。
小朋友们,孔子是不是很棒呢?《讲讲孔子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个很爱学习的人。
他年轻的时候,为了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到处去拜访有学问的人。
有一次,孔子去请教一个很有名的老师。
他走了很远的路,到了老师家,非常恭敬地向老师请教问题。
老师被他的真诚打动,认真地给他讲解。
孔子也很关心他的学生。
有个学生生病了,孔子亲自去照顾他,给他熬药,陪在他身边。
小朋友们,孔子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呀!。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七册孔子和学生教案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七册孔子和学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76cb6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f.png)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七册孔子和学生教案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依照自己的预习情形请生上台向大伙儿介绍孔子。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5.引导学生摸索:孔子到底是个如何样的人?什么缘故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三、明白得课文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摸索,边圈点。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明白得“有教无类”一词。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与子夏对话时依照学生具体情形进行不同的教育,明白得“因材施教”一词。
4.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5.小组汇报交流情形,将疑难问题全班交流。
四、作业: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爱的。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明白得。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三、拓展摸索:假如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四、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说明了孔子对周围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句话说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点,鼓舞学生独立学习。
五、读课文,做摘录笔记。
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教学后记:第三课时一、复习巩固认词:富裕、天资、愚笨、选择、慎重、谦虚二、比较经历字形裕资择谨慎浴姿泽勤真三、练习写生字10个。
教学后记:。
《孔子和学生》优秀教案
![《孔子和学生》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40284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0.png)
孔子和学生教学目标1.理解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教学相长”的理念。
2.通过分析孔子与学生的互动,理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3.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探讨如何更好地教学。
教学材料1.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记录;2.《论语》中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章节;3.课程参考书:《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主题通过环节设计,引入主题“孔子和学生”。
第二步:学习孔子教育思想通过课程参考书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孔子教育思想和“教学相长”的理念。
第三步:分析孔子与学生的互动通过阅读《论语》中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章节,让学生分析孔子与学生的对话记录,了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将分析结果以表格或图表的形式呈现。
第四步:探讨如何更好地教学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教学。
此环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最后,每个小组需要做一个简要的展示。
第五步: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认识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更好地教学。
教学评估1.课程参考书的阅读笔记和理解;2.对孔子与学生的对话记录的分析表格或图表;3.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4.总结笔记。
拓展思考1.如何运用“教学相长”的理念,建立良好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2.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习效果?3.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建立和谐的班级关系?结语通过学习本节课程,学生们了解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教学相长”的理念,并通过分析孔子与学生的互动,认识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探讨如何更好地教学,学生们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学习的理解和掌握。
孔子困陈蔡和学生的对话作文
![孔子困陈蔡和学生的对话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e7ef3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3.png)
孔子困陈蔡和学生的对话作文
哎呀,你们知道吗?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被困在陈蔡啦!这可真是个让人担心的事情呢。
据说他们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
但是孔子还是坚持给学生们上课,嘿嘿,他可真敬业啊!
有一天,孔子和学生们坐在一起聊天。
孔子说:“我们现在遇到了困难,但是不要害怕,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找到出路的。
”学生们听了,都点了点头。
子路说:“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
颜回说:“老师,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找到一些食物来填饱肚子。
”孔子说:“好的,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
哎呀,就在大家都在想办法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马蹄声。
原
来是楚国的军队来了,他们是来接孔子的。
孔子和学生们终于得救了,哈哈!
他们回到了楚国,孔子继续给学生们上课。
他告诉学生们,无论
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学生们听了,都深受启发。
嘿呀,这就是孔子困陈蔡的故事,你们觉得有趣吗?。
《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5篇
![《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3cb5dde2bd960591c677c4.png)
If the heart is tired, a person loses his soul, and does not have a mind to do things, and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seems to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him.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5篇《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1、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的“学会标注问题”这一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掌握这一阅读方法。
2、根据__的描写较为疏淡,语言较为平直的特点,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想像能力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2、学生认生字7个,学写10个。
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3、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板书“孔子”,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2、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关于孔子的相关资料很多,为了教学时不喧宾夺主,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的活动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准备:在不超过一分钟的时间里,用喜欢的方式介绍孔子。
结果在上课时,有的小组画了画,介绍的是孔子的外貌;有的小组介绍的是孔子的一些思想,背了一些孔子的话,并进行解释;有的小组介绍的是孔子的生平。
正如《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所说的:“教学时,没有必要把孔子说得神乎其神,也没有必要对孔子的学说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做过多的分析批判,因为学生将会在后续学习中不断加深对孔子的认识。
孔子和学生告别的故事
![孔子和学生告别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58d7fe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4.png)
孔子和学生告别的故事
孔子为了传播他的学说,在学生陪伴下,驾车周游列国。
有一天,他们来到了郑国。
一个孩子在路上用碎石烂瓦堆砌着什么,挡住了孔子的车。
驾车的子路吆喝道:“喂,小孩,快让开,我们的车要过去!”那孩子没有理睬子路,仍一心一意地堆砌着瓦石。
孔子从车上下来,走到孩子面前说:“孩子,给我们的车让让路好吗?”那孩子抬起头,望了望孔子,说:“老人家,您看看我建的是什么?”孔子低头一看,哈,地上是用碎石烂瓦堆砌成的一座城池。
孔子急着赶路,不太高兴地说:“孩子,你怎么不懂礼节?你挡住了车,误了我们赶路啊!”孔子眨眨眼睛,反问孔子:“我不懂礼节?那么,请问老人家,世上是车给城让路呢,还是城给车让路呢?”知识渊博的孔子,一时不知怎样回答。
他想:是啊,我把孩子摆城池当成玩耍,可孩子却不是这样想,他认为这是一座真正的城池,不能说孩子不对啊。
再说,城是死的,车是活的,当然城不能给车让路,应该是车绕道过去。
我倡导礼义,可我还不如这孩子懂得礼节。
想到这儿,孔子心平气和地说:“你说得对。
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我叫项橐,七岁。
”那孩子答。
孔子感慨地对身旁的学生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项橐这孩子很懂礼节,虽然年龄小,但在这一点上可以做我的老师啊!”说罢,孔子告别项橐,和学生们驱车绕“城”而过。
著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上“昔仲尼,师项橐”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孔子和学生(精选16篇)
![孔子和学生(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059c1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5.png)
孔子和学生(精选16篇)孔子和学生(精选16篇)孔子和学生篇1教学目标:1.能联系下文理解“因材施教”的含义。
2.能理解“不断学习”的内容,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通过细读课文,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听写导课:通过上节课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他的两种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生在听写本上写,写后板书)。
用书上的话来解释“有教无类”就是(生齐读“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二、以问导学,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接着2、3自然段开始描写孔子和子夏师徒俩的谈话中,其实从这次谈话中子夏还领悟到一个深刻的道理。
自读2、3自然段,把子夏领悟到的道理用波浪线画出来。
(我这四个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啊!)(一)学习三自然段1.小声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这四个学生是哪四个,各有什么优点?颜回:守信用子贡:聪明子路:勇敢子张:谨慎、严肃2.指名读孔子话,除了优点,你还听出了哪些信息?补充:不足颜回:不懂变通子贡:不够谦虚子路:不够宽厚、忍让子张:旁人不容易亲近他3.孔子却要他们不断学习,学习什么?(《新课程》3页八题2小题)通过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
再指导至:通过学习发扬自己的优点。
点出“因材施教”:孔子非常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一样的教学。
4.齐读。
小结:不断学习是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发扬自己的优点。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其实不断学习的内容远不如此,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自读二自然段,特别注意孔子的话,想想还要学习什么?既然“我不及他”,我就应该(学习他),学习什么(别人的优点)2.分角色朗读从本段孔子的话中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谦虚)师生分角色读,读出孔子的谦虚。
小结不断学习的内容,引导至: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孔子和学生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孔子和学生9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b3d3d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0.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孔子和学生9篇孔子和学生 1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这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此,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创新的开端。
《孔子和学生》是四年级一篇课文,内容简短,这篇课文在概括叙述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后,叙述了一段孔子和他的学生子夏的对话,表明了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都需要向别人学习的道理。
上课时,我从孔子入手,让学生交流对其了解,自然引入课题《孔子和学生》,引入课题后,我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_?”,果然在初读课文后,小朋友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有的价值不大,但还是有许多是有价值的,我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在细细品读文本的同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既学会了提问题,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刚才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
在学习课文2、3小节时,我先出示了最后两节的内容,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再提出问题,围绕“子夏心情的变化”这个重点解决难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仿说游戏、读文等学习方法,解决了一些自己提出的问题。
师: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生:不及他们。
师:读到这你心中有什么疑问?生: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师: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生:点头……师: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
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生:交流。
(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生1:可以让他的教学更有效果。
生2: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特点也不同,如果根据他的不同来教学,学生会更能接受的。
生3:我同意,就像班级的**同学,虽然他的成绩不太好,但是他很热心,很爱劳动,老师一样的喜欢他,让他对学习有兴趣。
四年级语文教案《孔子和学生》
![四年级语文教案《孔子和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65ec7a9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a.png)
四年级语文教案《孔子和学生》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孔子和学生》的故事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孔子和他的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介绍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简述孔子和他的学生之间的故事,如颜回、子贡、曾子等。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孔子的形象和他的教育理念。
2. 引导学生讨论孔子和他的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
第二章:孔子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孔子的教育理念,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孔子教育理念的现代意义。
教学内容:1. 介绍孔子的教育理念,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
2. 分析孔子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如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讲解或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孔子的教育理念。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孔子教育理念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应用。
第三章:孔子的学生颜回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以及他的品德和才华。
2. 引导学生思考颜回的精神品质对现代学生的启示。
教学内容:1. 介绍颜回的身份背景,以及他在孔子的教育下的成长过程。
2. 分析颜回的品德和才华,如勤奋、谦虚、聪明等。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讲解或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颜回的身份和成长过程。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颜回的品德和才华对现代学生的启示。
第四章:孔子的学生子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以及他的商业智慧和外交才能。
2. 引导学生思考子贡的商业智慧和外交才能对现代学生的启示。
教学内容:1. 介绍子贡的身份背景,以及他在孔子的教育下的成长过程。
2. 分析子贡的商业智慧和外交才能,如善于交际、善于经营等。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讲解或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子贡的身份和成长过程。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子贡的商业智慧和外交才能对现代学生的启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04f4a4d4d8d15abe234e2f.png)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散文。
全文就像一出小话剧。
人物:孔子和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背景:孔子讲学之处(我们可以想像为杏坛);事件:闲坐聊天。
既然是闲坐聊天,气氛自然融洽和谐。
孔子首先说话。
我们想像他很慈祥,平易近人。
他说自己年龄大一点,又是老师,希望学生不要拘束,畅所欲言。
据考证,孔子当时约60岁,子路比孔子小9岁,是51岁。
曾皙约39岁,冉有约31岁,公西华最小,约18岁。
今天来看,这师徒五人是祖孙三代。
孔子说话很和蔼,也很得体。
他能体察学生的心理,所以首先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
接着,孔子很艺术地启发引导学生说,他们平时总抱怨没有人了解你们,如果有人想了解你们,想重用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鼻祖,特别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孔子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是随便一问还是早有考虑?读过《论语》全书就会明白,孔子是早有考虑。
孔子很受鲁国当政者的尊重,经常有人向孔子求教治理国家的政策,并打听他的这些徒弟的表现,询问他们的本领究竟怎么样。
当政者想从他的学生中挑选才,而孔子也经常向他们做些介绍、推荐的工作。
孔子的话真起作用,子路按捺不住,抢先发言了。
其实,孔子的担心对子路来说是多余的。
子路在徒弟中年龄最大,和老师是同辈人。
他跟随老师时间最长,对老师最了解。
《论语》一书中记载了子路和孔子的大量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的品性是很突出的,鲁莽、直率、好斗、急躁、忠厚、朴实、诚信、自负集于一身。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他在老师面前毫无掩饰,“率尔对曰”表现了抢先发言的习惯。
我们可以推想,如果孔子对他的性格特点持否定态度的话,那么这些年来,子路应该有所收敛,但他没有一点改变。
这是否告诉我们,孔子并没有让子路改变自己的性格,还是相当尊重子路的。
古代师恩典故
![古代师恩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97149d6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b.png)
《古代师恩典故》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古代那些关于师恩的有趣故事。
先来说说孔子和他的学生颜回的故事。
颜回特别尊重孔子,把孔子的教导都记在心里。
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走在路上又渴又饿,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米,赶紧煮给大家吃。
饭快熟的时候,颜回发现有脏东西掉进锅里了,他就把脏的那部分捞出来吃了。
这时候孔子刚好看到,以为颜回在偷吃,心里有点不高兴。
后来颜回解释清楚,孔子才知道自己误会了,更加觉得颜回是个好学生。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程门立雪。
宋朝有个叫杨时的人,他特别爱学习,也很尊敬老师。
有一天,他和同学去拜见老师程颐,正巧老师在屋里打坐。
他们两个就静静地站在门外等着,过了好久,老师还没醒。
这时候,天上飘起了大雪,杨时和同学也没有离开,雪越下越大,都快把他们变成雪人啦。
等老师醒来,看到他们站在雪地里,特别感动。
最后再讲讲岳飞和他的老师周侗。
周侗教岳飞武功和做人的道理,岳飞学得特别认真。
有一次,岳飞练武受伤了,周侗很心疼,给他包扎伤口,还鼓励他不要放弃。
岳飞记住老师的话,更加努力,后来成为了大英雄。
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要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话,才能学到好多知识和本领。
《古代师恩典故》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古代师恩的故事哟!你们听说过子贡尊师的故事吗?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孔子去世后,子贡特别伤心。
他在老师的墓旁搭了个小屋子,守墓整整六年。
不管刮风下雨,他都一直陪着老师,这是多么深的感情呀!还有一个叫李世民的皇帝,他也很尊重老师。
他的老师叫李纲,因为年纪大了,行动不太方便。
李世民就经常亲自到老师家里去看望,还关心老师的生活。
有一次,老师生病,李世民着急得不行,赶紧派最好的医生去给老师看病。
再来讲讲汉明帝刘庄和他老师桓荣的故事。
汉明帝当皇帝后,还经常去看望老师。
有一次,老师生病了,汉明帝亲自到老师家,一进家门,汉明帝就走到老师的病床前,嘘寒问暖。
还让老师靠在自己的肩膀上,询问老师的病情。
小朋友们,从这些故事里,咱们能知道老师是多么重要,要好好对待老师哟!《古代师恩典故》小朋友们,今天再给你们带来几个古代师恩的小故事。
孔子和学生告别的故事
![孔子和学生告别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d73322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9.png)
孔子和学生告别的故事
孔子的弟子子路要远行,前来向孔子告别。
孔子说:“我是赠送给你一辆车呢,还是赠送给你一段话呢?”子路说:“请夫子送给弟子一段话吧。
”孔子说:“不能自强不息,不可能达到远大的目标;不勤劳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可能有功效;不发自真心而有分寸地去对待他人,不可能得到他人的亲近;自己不讲信用,不可能使别人对自己讲信用;不拿出诚心而谦逊地对待他人,不可能符合礼义。
如果能够慎重地从这五个方面去做人做事,就能够做得长久。
”路拜受领教而去。
孔子教导学生还有一件事: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
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他就把他赎出来。
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
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
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帐,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从鲁国人被赎出来。
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
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
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互相谦让的故事
![互相谦让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5945c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9.png)
互相谦让的故事
以下是一个关于互相谦让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和学生们一起在郊外散步。
看到一座小桥,桥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孔子问他的学生:“看到这座桥,你们想到了什么?”
一个学生回答说:“老师,我想到了一个字‘退’。
人们上桥时就会退让,以免发生冲突。
”
孔子很满意这个回答,点头说道:“确实,上桥时需要互相谦让,避免冲突。
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道德修养。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相互谦让的情况。
只有学会谦让,才能避免冲突和矛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同时,这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光大。
孔子和学生(最新6篇)
![孔子和学生(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1517e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8.png)
孔子和学生(最新6篇)孔子和学生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孔子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2、练习自读,做好摘录笔记,标注和记录问题,展开讨论。
3、认识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书写。
4、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包罗、敬重、选择、富裕、愚笨、谦虚、谨慎”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并积累。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谁被称为“至圣先师?(师板书课题)2、介绍资料。
谈谈你对孔子的了解。
师补充。
3、交流《论语》的句子,简单谈谈意思。
(二)、抓重点词句学习课文内容学习一自然段:1、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孔子的两个重要思想,是什么?快速浏览勾画重点词。
抽生回报。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师板书,并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师:这两个重要思想在飞越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两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3、请自读一自然段,用“——”勾出来那句话解释了“有教无类”的意思。
抽生汇报,齐读这个句子。
总结:向这样来理解词语的方法叫做——联系上下文。
4、在这句话中有两对反义词请找出来读读,说说这两对反义词的作用是什么?“包罗”换个词是什么?敬重呢?为什么如此受到人的敬重?学习二三自然段:1、自读二三自然段,说说从中你了解到子夏和孔子分别是怎么样的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2、引导学生分角色读二三自然段。
(指导学生读好问的语气和孔子耐心解答学生的问的语气,同时了解“不及”的意思。
)3、二自然段孔子说话的主题是他在表扬每个学生的——所以子夏产生了疑问,而此时孔子又是怎么样回答的呢?(抽生读相应的句子,抽学生评价,重在理解词“和颜悦色”)4、孔子说的这段话中心句是哪一句?请用﹦勾出来。
齐读,谈谈为什么还要不断学习?他们各自还需要学习什么?5、子夏点头称是的“点头称是”是什么意思?“这”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6、老师对每个学生的优点都了若指掌并能准确地之处每个学生的不足,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叫什么?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叫什么?(因材施教)请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个词的意思。
孔子和学生教学反思范文(二篇)
![孔子和学生教学反思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5fc5a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f.png)
孔子和学生教学反思范文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孔子与他的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也是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反思和启迪的地方。
首先,孔子的教学强调了个性化的教育。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潜能,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孔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一点在今天的教育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个性的观察和了解,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
其次,孔子的教学注重引导和启发。
孔子并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和探索。
他提倡“听其言而观其行”,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行动来给出自己的答案。
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今天的教育中,我们也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另外,孔子的教学强调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德才兼备,并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孔子自己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言行榜样来影响学生。
这种教育观念告诉我们,教师应当始终如一地保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和教育使命感,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最后,孔子的教学强调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建立。
他注重师生之间的亲近和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
他鼓励学生虚心向老师请教,老师则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使教学更加有效果。
在今天的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总结孔子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反思时,我们可以得出几个重要的结论。
首先,教育应当注重个性化,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教学应当注重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和学生本课一共四段,内容简短。
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
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
第三段讲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学生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
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案一多媒体电脑、课件1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
(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课件出示: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1、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有爱心谦虚伟大受人尊敬了解学生不贪财善于教育大教育家2、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3、第一段的学习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1)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
随机出示重点语句: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们再来读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
(板写: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
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4、第二、三段的学习1)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A、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B、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谦虚?小结: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C、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出示四句话)D、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
2)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你们又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A、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
引导学生弄懂“变通”、“和颜悦色”、“谦厚”等词语的意思。
B、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C、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
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
(板写: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
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A、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B、指名分角色朗读。
C、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
4)(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5)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
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
(板写:万世先师)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三、知识拓展。
1、(出示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全班齐读。
3、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四、课堂小结本课一共四段,内容简短。
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
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
第三段讲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学生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
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一、复习导入(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二、新授(一)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二)读课文,做摘录笔记。
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三、知识拓展: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四、复习巩固1、认词: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2、比较记忆字形裕资择谨慎浴姿泽勤真3、练习写生字10个。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六、布置作业今天教学《孔子和学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时问了一个问题:“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在我看来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个问题,因为课文中就有现成的答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
但学生回答却五花八门。
惊讶之余总结了一下有几个原因:1、学生对课文信息的提炼能力不高。
一直以来,我很少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主要内容的处理上实行“模糊了解”。
导致学生总结能力偏差。
2、学生还不能很好的联系文本来解决问题。
思想上信马由缰,节外生枝现象突出,“以文本为本”的意识不强。
3、学生对课文虽然进行了预习,但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意思并没有弄懂,不知道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为了弥补这种现状,我决定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加强学生总结、提炼主要内容的训练。
要使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有所提高。
教育学生围绕文本学习,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
教学中我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从孔子之前的“学在官府”“官在官府”的现状,到私塾的建立,到今天的校园。
从古至今,由私塾到学校。
学生总算明白了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影响。
看着学生恍然大悟的表情,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如何在“课之外”下功夫?如何提升“课本身”?仍值得深思。
教案二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上一篇课文中,作者开头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叩拜至圣先师孔夫子像。
2、为什么要拜孔子呢?(请同学回答,并顺势引出对孔子的介绍)3、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答:想。
二、整体感知1、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用多媒体出示课题)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点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字;自学生字。
3、请学生提问,老师将问题整理归类。
4、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
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台下同学当评委,看他们读的对不对。
5、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读几遍,纠正发音。
三、分析课文,解决问题1、什么是有教无类?请同学们根据字面意思试着解释一下。
老师评价后给予正确解释。
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答:2、3句。
2、什么是因材施教?请同学解释一下,老师指正。
文中哪几段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答:2、3段。
(从而引出对2、3段的研究)3、请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答:4个。
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答:颜回、子贡、子路、子张。
(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4、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答: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
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5、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答:不及他们。
6、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
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7、就2、3段的内容,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8、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三人一组,讨论交流,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大家一定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实事求是的说出同学的优缺点。
(讨论后,老师请3-4组同学来回答)9、大家都敞开了心扉,说出了心里话,真好!那么知道了彼此的优点缺点,你们将会怎么做呢?答:……10、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大屏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齐读、分组读、个人读。
请同学说说对本句的理解,老师点拨,使学生了解句意。
再读。
各自背,同位互相检查。
11、“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这”指什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答:……12、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请大家用两个词概括。
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13、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事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请大家齐读第四段,找出原因。
答:一……(第一句),二……(第二句)14、孔子桃李满天下,第一点不难理解。
那么为什么说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