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遗址博物馆适宜建造研究_李保峰
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及整合开发
![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及整合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9d0f3d6b1ed9ad51f01df242.png)
A 在残丘上, 常可发现各种假化石, 如被疑为“恐龙
成人、狮、虎、牛、龟等造型, 起风时发出各种怪 园成为群众性科普活动的基地(赵逊等, 2003)。
声, 形成奇特的雅丹地貌景观。在夏季晴空万里时,
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
经常会看到沙漠中特有的海市蜃楼。
具有较高的科研、科考价值。园区内硅化木数量及
2.4 石钱滩景区
1) School of Resources & Environmental Science,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46;
G 2) School of Tourism,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Urumqi, Xinjiang 830012
Xinjiang, where geoheritages have a large variety of styles and intact landform types. Therefore, the geopark
C possesses extremely high valu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es on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Junggar Basin. This paper
2011 年 3 月 第 32 卷 第 2 期: 233-240
2015度湖北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获奖项
![2015度湖北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获奖项](https://img.taocdn.com/s3/m/b40c751483c4bb4cf7ecd1cf.png)
完 成 人 员 名 单
1 2 3 4 5 6 7 8
神龙架机场航站楼工程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武商摩尔城(武汉国际广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场二期) 津秦客运专线滨海站站房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及相关工程
郑州东站站房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中央文化旅游区 ( 一 期)K-5地块汉街万达广场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陈铭 姚时章 姚书琪 朱家才 陈伟荣 肖中胜 朱国文 胡 利飞 武永焱 霍凯成 陈晓东 周巍 郭璇 刘进波 张梦嘉 付涛 李耀雄 许勇 熊 志远 陈军 孙诚 敖阳 洪源 王科峰 唐洁 陆晓明 兰青 范旭东 刘莹 郭远涛 李清平 熊火清 张志 刚 刘栋 张忠林 代华军 李蔚 陈车 雷建平 马利英 胡艳阳 王军 郭方芳 竹显军 陈松 冯红波 李传志 喻阳 光 李蔚 彭寒冬 刘晓燕 郑玉涛 洪东涛 红华 金绍华 喻壮 穆静文 汪明 杨洋 宗静 袁晨 方坤 刘斌 张炎涛 曹峰 杨峰 余院生 张宽 WeiLee李玮 叶炜 汤群 钱华 蔡晓鹏 王新 金波 张浩 郑博 喻辉 吴 英 谢丽萍 朱海江 昌爱文 李艳丹 杜鹏 何海鹏 高安亭 桂勇 汪一 刘晶 刘小珷 吴先哲 王劲草 刘斌 徐军红 高冬花 张俊华 王疆 张从丽 欧阳建 韩冰 申健 王新 张浩 胡鸣镝 祝雪如 查万里 钱华 万亚 兰 胡继强 陈楠 詹晓飞 胡格格 艾威 魏丽 马玲 陈武 郑道斌 肖畅 吴俊 赵振华 张宽 戴元东 贾鲁 庄 陈晨 高自力 周雄 吴建国 任银成 全威 黄文章 田勇 魏蓉 吕彬彬 余 容 付涛 刘政斌 刘弢 王世英 李钫 谭周明 刘奕 李霆 范华冰 王颢 熊江 张银安 骆芳 祝晓明 吴慧 纪晗 王涛 陈勇 王俊杰 邱文航 刘波 郑熳红 张飞 范瑞清 洪瑛 贾伟 吕铁成 徐 文波 郭兆君 李庭光 张克强 朱升波 李玲玲 李江 潘立群 王义国 陈雪松 吴斌 杨纯玉 王艳玲 郑传 波 瞿荣兵 梁琳 黄红 李应同
山西凌井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山西凌井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a183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8.png)
山西凌井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李宝堂(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山西太原030012)摘要 凌井沟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褐马鸡、金钱豹、原麝及以油松天然次生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共有植物79科365属771种,其中礻果子植物3科7属9种,被子植物76科358属762种;共有野生动物19目52科148种,其中两栖类动物3目6科10种,鸟类10目34科107种,哺乳类动物6目12科31种。
关键词 凌井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中图分类号 S718.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7-08085-02S tud y on B io d iv e rs ity o f L in g jin g g ou N a tu re R e s e rv e in S h an x i Pro v in c e LI B a o -tan g (In stitu te o f Sh an x i P rov in cia l F o re stry and P lan n i n g ,T a iyu an ,S h an x i 030012)A b s tra c t L in g jin gg ou n a tu re rese rve w as a p rov in cia l n a tu re rese rve e stab lish ed fo r m a in ly pro te cti n g C r o ssop tilon m an tchuricu m,Pan thera pardus ,M oschus m o sch iferu s an d fore st ecosys temdom i n a ted by n a tu ra l se con dary fo res t o f P inu s tabu lae fo rm is.T h e re w e re 771spe cies ,365gen e ra ,79fam ilie s p lan t in th e rese rv e ,am on g w h ich g ym n o spe rm s w e re 9spec ies ,7gen e ra ,3fam ilie s an d an g io spe rm s w e re 762specie s ,358g en era ,76fam ilie s .T h ere w e re 148specie s ,52g en era ,19fam ilies o f w ild an i m a l ,am on g w h ich am ph ib ian w e re 10spec ies ,6gen e ra ,3fam ilies ,av ian w e re 107spec ies ,34gen -era ,10fam ilies an d m am m a ls w e re 31spe cies ,12gen e ra ,6fam ilie s re sp.K e y w o rd s L i n g ji n g gou;N a tu re reserv e ;B iod ive rs ity作者简介 李宝堂(1964-),男,山西太原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工作。
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_李保峰
![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_李保峰](https://img.taocdn.com/s3/m/b7baad217375a417866f8f9d.png)
50
建设单位:河南济源市国土局 设计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合作单位: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建设地点:河南济源市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 设计 / 竣工时间:2004 年 9 月 /2005 年 9 月 用地面积:5300 m 2 用地面积:1720 m 2
主要设计人员 建筑:李保峰、赵逵、熊燕 结构:陈海忠 设备:甘文霞、申安付、沈世莹
地质博物馆选址位于天坛山主景区内, “剁斧”处理,粗拙的表面肌理与地质主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8067)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绿色建筑 研究中心(武汉,430074) 收稿日期:2006-06-29
49
设计作品 WORKS OF DESIGN
分析地形之后发现,利用原有地貌之自然 标高正好可以创造 4 个广场。 因为平地用地 面积狭小, 无法容下整座地质博物馆, 故结 合广场设计之构思,我们将建筑 “打碎” 成 4 个独立的体块,分置于不同标高的广场 上,4 个展馆与其相邻的广场内容相关,形 成内外交融的展示空间。 第一广场主要展示太古、元古代的地 质演变,广场以太古、远古时代岩石铺砌, 周边设有展示原始生命进化历程的蓝藻、 沉积岩及叠层岩浮雕;第二广场主要展示 古生代时期的地质状况,该时期海洋已经 形成,并出现原生态生物(如藻类、三叶草 等),广场铺地用彩色的当地岩石形成波纹 形曲线,喻示该时期的海洋主题,6 种色彩 分别表示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泥盆纪、 石炭纪及二叠纪。我们还将古生代海洋生 物角石及鹦鹉螺化石标本嵌入广场挡土墙 中, 以此述说古生物演化变迁;第三广场主 题为中生代,此时地球已出现高大植物及 脊椎动物如恐龙等,因此该展区展示古脊 椎动物化石、 银杏植物以及硅化木等;第四 广场主题为新生代, 该时期百花盛开, 人类 出现,设计以自然园林及缤纷的花木体现 欣欣向荣的气象。 建筑风格突出地质博物馆特性,台阶、 广场及建筑外墙均以不同地质年代岩石铺 砌而成,使得博物馆本身既是一座建筑物, 又是一个地质科学展示体,建筑自身展示 着地球在不同地质年代的演化及变迁。
郧县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址带领游览词
![郧县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址带领游览词](https://img.taocdn.com/s3/m/534c5a6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3.png)
恐龙的故乡——郧县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址带领游览词各位朋友:很是高兴相聚在恐龙的故乡——郧县。
今天,我带各人游览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遗址,也称郧阳青龙山国度恐龙地质公园。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遗址位于郧县柳陂研发区境内的青龙山红寨子,座落在汉江河畔的山水之间。
距县城不到10公里,离车城十堰约25公里,209国道从山下直穿而过,水中和陆地上交通十分便当。
景区计划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近45平方公里,今朝已研发的焦点区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有4平方公里。
今朝,在海内发现恐龙蛋化石至多的要数河南的西峡和湖北的郧县了。
为啥子会在这一带发现这么多恐龙蛋化石呢?据地质学家考据,在晚白垩世时,因为燕山晚期运动的影响,在秦岭山带东段南侧的鄂豫陕三省交界区发育了一系列西北逐一东东向展布的断陷低地,主要有河南的西峡低地、夏雍的商丘低地。
淅川低地和湖北的习家店低地、郧县低地等;青龙山就居于郧县低地的西缘,这些个低地因为气候潮热,水草丰满,为恐龙的生存繁衍供给了相宜的环境和前提。
低地中以冲积扇情势快速沉积,该低地中大量的恐龙蛋化石患上以快速埋藏和保存直到现在。
随着喜山运动地壳的抬升,含恐龙蛋化石地层在风化剥蚀效用下出露地表,因而就形成今朝自河南西峡至湖北。
郧县一带发现大量恐龙蛋化石奇不雅。
好了,适才给各人介绍了恐龙及恐龙蛋化石形成及孕育发生的地质前提,下面,我给朋友们介绍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发现及涉及情况。
说起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的发现,据本地村民介绍,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呢。
1994年秋,河南一位卖桔子的买卖的小商人开着一辆东风140卡车到柳陂来收桔子,在青龙山、红寨子一带村民家买桔子时,发现农户家的猪圈、厕所、石坎上砌患上卵形石蛋很有意思,就顺手捡了几个问本地老乡,这工具是啥呀,圆乎乎、沉甸甸的。
老乡回应说:是石蛋,咱们这多着呢,那石坡上满坡都是。
其实,这个桔贩子是个老手,因为在此之前,河南西峡已发现了恐龙蛋,而且,颤动很大,于是他就抛却了买桔子的打算,和本地老乡达成采办“石蛋”的协议,本地村民以为,这些个石蛋堆放在这里很多多少年,吃不克不及吃,用不克不及用,要它干啥,于是就以收每一枚0.3元—0.5元不等的价钱卖给了桔贩子,不到两天时间河南人整整装了半卡车走了。
郧县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介绍
![郧县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2b9c12352ea551810a687d0.png)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是目前国内外已 发现的自然属性强、保存好的恐蛋化石群, 它所具有的典型性、稀有 性、自然性、系统性和 完整性以及鉴赏价值,是 目前国内外其它已发现 恐龙蛋化石地区难以媲美 的。
郧县恐龙蛋化石群——郧县国家地 质公园是目前湖北省首家恐龙博物馆, 也是鄂西北最大的地质博物馆。它主要 由恐龙湖、青龙山恐龙等化石群组成, 是迄今世界上恐龙蛋化石最集中、种类 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化 石群,其覆盖面积达4.2平方公里。这 些中生代白垩纪晚期红粉沙岩地层的恐 龙蛋化石,距今已有6700万年至 13500大门为两条恐龙所共同构成的拱门,为游客营造出 完美的恐龙之旅的氛围。
博物馆外型为一个巨大的恐龙蛋造型, 不但契合了青龙山上发现了大量恐龙蛋化 石群的主题,而且博物馆正面的浮雕生动 地再现了千万年以前恐龙生活的环境和情 景,让游客取得直观的认识,使游客有身 临其境之感。
公园每年都以"关爱地球、保护家 园"为主题,以免费开放、校外课堂等 形式向公众普及地球、环保知识。公 园自2008年10月26日开园揭碑以其独 特的地质景观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中 外游客的好评,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普 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 3A级旅游景区"和"十堰市名片级旅游 景区"等荣誉称号。
文化广场上的中心标志碑为一高大的 金属纪念碑,期间的镂空部分勾勒出明 显的恐龙造型,这些与蛋形的博物馆一 起紧扣恐龙公园的主题。
青龙山地区的恐龙蛋化石群是上白垩统干 人教版语文三下—30课西门豹 旱-半干旱、炎热、强氧化气候条件下,通过 冲积扇这种快速沉积形式、快速埋藏形式保 存下来的。这一研究成果,为研究我国中、 东部地区上白垩统构造盆地的古地理、古环 境变迁等地质事件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青龙山产恐龙蛋化石分布广泛,仅在在其 周围不足4平方公里的地表便有8处集中分布。 在更大的范围内产蛋量则更为丰富。以土庙 岭一地为例,随处可见蛋化石,至今已经发 现六个产蛋化石层,且成窝出现,最多的一 窝达61枚,为世界少有。
消失的场景_云南禄丰恐龙遗址博物馆设计_李宁
![消失的场景_云南禄丰恐龙遗址博物馆设计_李宁](https://img.taocdn.com/s3/m/ab2f568971fe910ef12df856.png)
摘要 / 结合云南禄丰恐龙遗址博物馆的设计分析,阐述 了生发于基地、事件、记忆的博物馆设计思路:一个展 现瞬间的博物馆、一个再现场景的博物馆、一个契合大 地的博物馆、一个引发反省的博物馆。 关键词 / 博物馆 场景 记忆 ABSTRACT/ The analysis of project design shows us the line of thinking, which is based on the site, events and memory. The museum displays historic moment, makes scene reappeared, assimilates with the earth, and gives rise to introspection. KEY WORDS/ museum, scene, memory
沿高速公路场景
4 一个引发反省的博物馆 恐龙是一个谜,没有任何生物象恐龙 那样主宰地球1.6亿年, 后来又从地球上消 失, 关于恐龙的灭绝有各种各样的假说。 或 许恐龙的各种行为往往都是无意识的,只 是出于本能, 因此除了进化, 对于那些引起 它们灭绝的、来自客观的或自身的原因它 们都无法控制。 诚然, 对于生物进化而言, 进化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对于恐龙自身 来说, 这种进化的代价实在是太高。 如今人 类已经全面主宰了我们的地球,地球上的 每个角落都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可以说, 人 类作为地球的另一代统治者,我们对地球 的改变是恐龙无法比拟的。 恐龙遗址博物馆的设计,不仅要给参 观者带来感触、 怜悯、 震撼、 知识, 同时还 要让人们有所反思,通过对恐龙从繁盛到 灭绝的认识引起人们对人类现状的反思, 反省人类各种行为是否合理, 该如何改进, 以及如何和地球和谐共存。 ■
五大连池自然遗产保护对策浅析
![五大连池自然遗产保护对策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e317e671fe910ef12df8f5.png)
文章编号:1003-7853(2018)05-0080-04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研院所基本应用技术研究专项:“五大连池自然遗产价值评估及保护对策”(STJB16-06)五大连池自然遗产保护对策浅析崔玲,魏延军,郭文栋,张弘强,曲艺,李海燕,曾星雨,罗春雨,高玉慧(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哈尔滨150040)摘要:五大连池保存着我国乃至世界最为典型的火山群,荣获世界级桂冠三项:世界地质公园、国际绿色名录、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珍贵的自然遗产。
本文以五大连池自然遗产为研究对象,阐述五大连池自然遗产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五大连池自然遗产提出保护对策。
关键词:五大连池;自然遗产;保护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n the protection ofnatural heritage in WudalianchiCUI Ling et al(Institut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y,HAS.National and Provincial Join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Wetlands andEcological Conservation,Harbin150040,China) Abstract:Wudalianchi holds the most typical volcanic group in our China and the world,and has won three world-class laurels: World Geopark,Roster of International Green,and World Biosphere Reserve.It is a precious natural heritage.Taking the natural heritage of wudalianchi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protection of wudalianchi natural heritage,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tect the natural heritage of wudalianchi. Key words:Wudalianchi;Natural heritage;Protection1引言自然遗产是珍贵的世界遗产,是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划分的特定区域或地区。
传承历史的纹脉——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宏松
![传承历史的纹脉——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宏松](https://img.taocdn.com/s3/m/56bc68b3fd0a79563c1e728d.png)
了保护 ,但是 尚有大量的题刻将可能被
文化遗产研究院一名重要的工程技术人 2 0 年联 合 国教 科文组 织将此 列入世 永久淹没于滔滔江水之下 ,必须采取切 04 员,李宏松深 知中国文物保 护工作 的责 界 文化遗 产 目录 ;他还 负 责完成 集安 实的保护手段 才能保证题刻在水环境 下 任和重要性。
仰身瞻望仍将上下而求索
2 0 年 至2 1 年他 负责完成 了国 05 0 0
2 0 年至 2 1 年他 负责完成 了国 各类期刊 、学术会议等独著或以第一作 08 0 O 4 家文物局2 0 年文物保 护科学和技术研 家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 《 05 环境因素控 者身份发表论 文多达2 篇,并获得 多项 究课题 《 碳酸盐石质文物劣化定量分析 制下的砂岩类文物材料性能失效分析研 国家和省市级奖项。 熠熠闪烁 的荣耀和累累的研究硕果 与评价 系统研究项 目》,本课题是对 以 究 》,该课题是 文物 系统首个 申 报成 功 洛阳龙门石窟 为代表的河南地区石灰岩 并获得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 目。 是他十余年工作尽职尽责的见证 ,展望 石质 文物 、以西黄寺 内石质文物为代表 课题 主要是开展对环境 因素控制下的砂 未来 ,挑战已在前 方,李宏松 ,依然在 的北 京地 区大理岩石质文物为主要研究 岩 石类 文物材料性能劣化和失效机理等 路 上 … … 对象 ,对选择的5 余处南北朝至近代有 基础理论 问题的研究 ,是石质文物保护 O 明确 纪年 的碳酸盐岩石质文物单体 开展 领域重 要的基础理论研究方向。它的研 检测 和实验。根据病害所表现 出来 的劣 究体 系和结构本身具有创新性 ,以文物 化现 象,确定 了碳酸盐石质文物表层劣 材料 为契合点将环境和材料科 学界两大 人物简介 :
一座用恐龙蛋垒起来的山
![一座用恐龙蛋垒起来的山](https://img.taocdn.com/s3/m/8347f04d69eae009581bec53.png)
。 9年 。 9 。 月
日 汰 红灯笼高高挂 获第 6 届奥斯 卡最佳外 语片奖提名。 4
维普资讯
1月 : 所 以 1 1日为元 旦【 年) 公 月 新 。 公 历 原是 基督 教 . 主教 的 教 历 , 已为 天 现 夫多 数 囤豸 所通 用 。 £
答案是肯定的: ! 那就是位于湖北省十堰 市 畦 ‘ 有
从十堰市区沿2 国 0 道往北2 公里 9 0 就到了青龙山的 脚下. 北I 这里 J f I i 对岸 汉江. 就是著名的 百万年削的“口 ” 罔 县人 出1 : 地一 一 青曲镇。刚刚通车的十 ( ) ( 高速 公路 耀 漫 川)
维普资讯
世界上有恐龙蛋垒起来的山吗 ?
给倒囊 r出去 。
平日见 _就烦的石蛋竟然能卖钱 , r 这是青龙山人做 的青龙山 准确的说, 这是一座由 恐龙蛋化石垒起米的山 梦都没有想 到的。于是 一 々 , 十 十传百的以几何速度把
峰。
壤肥力极差。这—带 的农 民. 世代都抱怨建房用的石料奇 缺。他们不得不把俯身可拾的‘ 蛋 石 l 捡来当基石 . 因为这 是当地惟一 较硬 的‘ 料 石 了。望着山下的一片繁华 , 他们 自怨命运不济 . 又不愿意搬迁 山。他们是在 等什 么? 可 F 政府领导的耳朵里 。 他们十分敏锐. 一边派人制止继续卖 难道足要等命运转 折的那 一天吗? 石蛋 , 一边把石蛋样 品带到武汉去鉴定。 县领 导的敏锐 和 还真让他们等来 了 这一 天。是一个河南 的橘贩改变 果断 . 不仪揭开了—个大秘密 . 而且也及时地阻止了 去 了 _ 他们的命 使{青龙山能够一呜惊世。 运, 导 分子继续倒卖恐龙蛋化石。 1 4年秋天的 ・ 9 9 天。有—个与郧县相邻 的河南省西 19 年 5月 1 95 6日, 中国地质大学的关康年 、 方耀华 峡县的橘贩到这 里收购橘 子。 因为下雨 , 车过青龙山时因 教授亲临肯龙山再次进行 r 确认。 1 十堰市委 . 8日, 市政 道路泥泞陷 就随意在路边 车, 捡石头 支车。 啦 不要紧, 府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这一 正式向全世界公布丁湖北郧县青龙 竟然捡出了一个惊天的大发现。 山发现大量恐龙蛋化石的消息。 两峡人当然懂 , 因为 青尼山 恐她蛋化石群具有 数量大、 浅、 埋藏 种类多 分 蛋化石。当时世人也公认只有河南西峡才有恐龙蛋化石, 布集 中, 层剖面完链、 地 保存完好以及地质信息 丰富 的特 那飘才足恐龙的故 乡。 然而 , 这个见过恐她蛋的桶 贩当时 点 在青龙 山—带 l 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龙摄化石 比 恐 也惊呆了。他怎么也不敢相信 , 这随手一捡 就捡 了个恐龙 较集中的地方就有 8 , 处 懿个地下究竟埋减有多少个数谁 蛋, 而且放眼望去 且所能及的全是, 还这 么随随便便 的裸 也无法统 计, 仪土庙岭一处裸褥地表的就 有 200多枚。 00 孵征地表 要知道 , 轰动一时的西峡 恐龙蛋 化石一共 才有 青龙山的恐龙蛋多以窝状分布 , 一寓数 量—般 十多枚, 最 二 百枚, j 听说 当时世界上 已经发现的恐龙蛋化石也只 多达 6 枚。主要形状有卵球形, 形、 l 球 扁球彤 , 的长径 大 有 50多枚。他怎么敢相信呢?他眼前能看到 的就 已经 达 1e 小的不足 tc 。 有浅褐色、 色和灰 百色 0 7m, Oa 蛋壳  ̄ 暗褐
从石岭下彩陶探究中华龙凤文化之源
![从石岭下彩陶探究中华龙凤文化之源](https://img.taocdn.com/s3/m/d6ebee4631b765ce0408143c.png)
在中国古代,龙凤作为富贵康宁、福寿喜瑞的文化符号,源自劳动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远古先民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寄托在龙凤这样的“优势集合体”中,并形成图腾崇拜,祈求龙凤能为其带来福祉。
近年来学界关于龙凤文化的起源著述颇丰,多偏重以动物为原型的起源探究,亦有其他观点认为龙凤形象源自一些气象变化。
笔者通过近年来石岭下类型彩陶的考古发现,结合石岭下类型彩陶纹饰的基本特征,发现石岭下类型彩陶纹饰是中华龙凤文化的重要渊源。
一、石岭下类型彩陶的文化特征石岭下类型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过渡类型,距今5800~4900年。
1947年,裴文中首次发现于甘肃省武山县城关镇石岭下村。
1976年,《从马家窑类型驳瓦西里耶夫的“中国文化西来说”》一文首次提出“石岭下类型”的名称,并阐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通过石岭下类型最终发展成为马家窑类型40年来,石岭下类型的遗存被不断发现,与命名之初相比,其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分布范围更加广泛,石岭下类型的中心是渭河上游的天水西部地区,比较重要的有武山石岭下(位于武山县西南约2.5公里的渭河南岸,1947年裴文中调查渭河流域时首次发现,1962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复查时发现,“在武山石岭下发现的典型马家窑类型地层之下,还有一层文化面貌更接近于庙底沟类型的文化遗存”),傅家门(位于武山县西南约25公里的榜沙河西岸第一级台地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对该遗址先后进行五次发掘。
包含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等不同时期的遗存,石岭下类型遗存陶器完整和可复原的共80件,大量为陶片),甘谷灰地儿(位于甘谷车站西约3.5公里的渭河北岸一级台地上,1956年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渭水上游普查时首次发现。
1959年上海博物馆马承源、李鸿业和甘肃省博物馆张学正复查该遗址,采集有石斧1件、陶屋模型1件、陶器若干。
1961年,谢端琚、张学正及张国柱再一次进行复查,认定该遗址具有独自特征,与庙底沟、马家窑类型有所区别。
关于保护实验青龙山恐龙蛋主题征文 -回复
![关于保护实验青龙山恐龙蛋主题征文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afd5f4e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5.png)
保护实验青龙山恐龙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保护恐龙这一重要的生物类群,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因此,对于这个主题征文,我有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1、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青龙山恐龙蛋的保护工作。
当前,随着生物研究的深入和人们对恐龙的研究深化,人们对恐龙和恐龙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实验青龙山的恐龙蛋需要更加完善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安全防护、调整人流量、科学保洁等等,以确保恐龙蛋安全无损地保存下来。
2、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各种途径,如社会媒体、公益广告、旅游景区等等,向公众普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知识,强调保护实验青龙山恐龙蛋的重要性,并提醒游客注意文明旅游,不破坏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3、需要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制定相关法律、规章和标准,加强对恐龙蛋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管,并对那些违反保护规定的个人或组织进行严厉处罚,以保证实验青龙山恐龙蛋得到更好的保护。
4、需要加强科研力量,在对恐龙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保护技术和能力,保证实验青龙山恐龙蛋得到更好的保护。
总之,保护实验青龙山恐龙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多方的措施和途径,维护好恐龙和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
传统手造的守望者
![传统手造的守望者](https://img.taocdn.com/s3/m/322828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4.png)
机结合,形成了全封闭式防御体系,其完美的军事防御体系完全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塞堡媲美。
宝箴塞也集民居建筑和军事要塞于一体,民居建筑的主体风格是传统四合院的形式,同时兼容闽南团城的建筑风格,体现出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
神龙山巴人石头城(4A 级景区):位于广安市城区南郊,景区包括龙门关、土舟湖、龙台三部分。
神龙山是当年进入巴国的首要通道,其核心部分古堡猊峰城和龙泽寺,就是古巴国留下的军事要塞。
原有城堡早已颓毁,现在的猊峰城是在古巴国遗存的基础上重建的。
龙门关是猊峰城的前哨,建在一高耸似龙头的巨石之上,只有一道笔直陡峭的八十级天梯可达龙头寨山门。
龙台有一块50余亩阔的巨石,四面绝壁,这里是猊峰城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防一条街是巴国时期的城防街,也是当时典型的商业街,风化了棱角的石雕、泛黄的窗棂、厚重的老门板,可感受当年的巴风巫韵。
大良城:位于广安市前锋区小井乡,现为大良村,离广安城约40公里。
大良城保存有11道城门,在四川方山中较为少见,留意城门石头上的人字纹,有学者说这是宋代制石的一种纹理。
城内还有水塘、碑刻等遗迹。
村里目前无法提供住宿,但户外爱好者可在村中露营,村支书表示十分欢迎。
玩乡村休闲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4A 级景区)位于武胜县白坪镇、飞龙镇,建有7080主题公园、开心农场、荷塘赏月、百果园、百花园、甜橙博览园、红岩英雄陈列馆、农耕博物馆等,是乡村休闲、农事体验、采摘拾趣的好去处。
橙海阳光景区:柑橘博览园,位于白坪乡高洞村,占地80余亩,空气清新、橘香四溢。
旅游特色街区,有自行车驿站、特色商铺、农夫集市、书吧、咖啡吧、5D 影院等。
橘子红了乡村酒店,位于高洞村,按四星级标准设计,融古典川东民居风格和现代园林风格于一体。
下坝院子,可感受川东民居的“年代秀”,回到遥远的农耕时代。
花样年华景区:张家院子,位于武胜县飞龙镇卢山村,始建于清康熙末年,现有钓鱼池、采莲台、荷塘月色、滨水广场、景观梯田、儿童野趣园、竹丝画帘作坊等景观,还可以体验农家乐,住一住舒适、清静的乡村客栈。
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遗址博物馆,湖北,中国
![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遗址博物馆,湖北,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2c3e8b0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46.png)
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遗址博物馆,湖北,中国佚名【期刊名称】《世界建筑》【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2页(P44-45)【正文语种】中文设计师受现象学理论启发,从恐龙蛋遗址所呈现的特殊问题出发,提出关注场所、适应地域气候、保留历史记忆、采用适宜技术等设计原则。
设计师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将超长体量的建筑“打碎”为若干自由形态的体块,使得博物馆紧密地锚固于遗址上。
设计师采用湖北地区极其常见的竹跳板作为混凝土外模板,创造了浪漫而沧桑的表皮肌理。
设计师借鉴传统民居的双层屋面策略,将当地农民废弃的旧瓦作为博物馆的第二层屋面,并在建筑体块的转折处凹槽内设置“透风阻光”构造,上述策略使得博物馆在零设备、零能耗的情况下实现了室内温度的基本稳定。
设计师创造了一个几乎全黑的室内空间,由屋顶伸入室内的光筒不仅为恐龙蛋了提供基本的观赏照明,而且在室内创造了充满戏剧性的神秘气氛。
□Inspired by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the architect starts with the special problems of dinosaur eggs sites present, and focuses on the site to adapt to the regional climate, retaining historical memory and us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such as design principles. The architect adopts the approach of "breaking" the building of the super-long body into a number of freeforms, which anchor the museum closely to the site. The architect uses bamboo springboard, a most common material in this region in Hubei as the outside concrete formwork, creating a romantic and vicissitudes skin texture. The architect adopts a double-layerroof strategy which was widely used in local-style dwellings, and takes the old tile abandoned by local inhabitants as the second roof of the museum, and sets "ventilation resistance light" structure at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 slots in building block. The strategy achieve the basic stability of the indoor temperature for the museu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 equipment, no energy consumption. The design creates an almost completely black interior space. In this space the light tube stretching into indoor from the roof not only provides basic lighting for dinosaur eggs, but also creates a dramatic and mysterious atmosphere indoors. □项目信息/Credits and Data建筑/Architect: 李保峰/LI Baofeng规划/Master Planning: 丁建民/DING Jianmin景观/Landscape Architect: 徐昌顺/XU Changshun结构/Structure Engineer: 陈海忠/CHEN Haizhong设计团队/Design Team: 曾忠忠,郭凡,屈天鸣/ZENG Zhongzhong, GUO Fan, QU Tianming建筑面积/Floor Area: 1000m2摄影/Photos: 苏圣亮/SU Shengliang1 总平面/Site plan3 纵剖面/Longitudinal section2 逻辑生成图/Diagram4 平面/Plan5 外景/Exterior view6 室内外温度变化图/Temperature-time curve7 室内外湿度变化图/Humidity-time curve8 风速示意图/Wind speed diagram9 不同部位照度示意图/Illuminance diagram10 横剖面/Cross section11 内景/Interior view。
为什么在发现恐龙化石的地点没有发现恐龙蛋化石
![为什么在发现恐龙化石的地点没有发现恐龙蛋化石](https://img.taocdn.com/s3/m/c06b478bbb68a98270fefa1c.png)
为什么在发现恐龙化石的地点没有发现恐龙蛋化石科学家们发现,发现恐龙化石的地点没有发现恐龙蛋,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湖北省十堰市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之所以被称之为“世界第一恐龙蛋化石群”,在恐龙蛋化石发现地不远处同时发现恐龙骨胳化石和古猿人头盖骨,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长期以来,科学家无法解开难题:为什么在恐龙蛋化石发现地找不到恐龙蛋化石,而在恐龙骨胳化石发现地又难寻恐龙蛋化石呢?郧县青龙山在1996年发现恐龙蛋化石,又于1998年初,在距恐龙蛋化石群不到20公里的杨铺发现了恐龙骨胳化石。
这一事实,为困扰学术界多年的这一难题找到了答案。
,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伏牛山位于河南省境内,属于秦岭造山带。
在伏牛山的北坡和南坡的盆地里人们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
但令人奇怪的是在北坡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却没有发现任何恐龙蛋化石。
更奇怪的是,在南坡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却没有发现任何恐龙化石,这令科学家们匪夷所思。
世界恐龙谷景区位于“中国恐龙原乡”云南禄丰境内,占地 1 平方公里。
世界恐龙谷极具科考价值。
云南禄丰发现了种类如此繁多、数量如此巨大的恐龙化石,在苍岭(位于项目建设点旁)发现了500余个恐龙足印,但是至今却仍然没发现一枚恐龙蛋化石,而在距禄丰直线距离1500多公里的中国河南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却没有发现一具恐龙化石。
那么,禄丰的恐龙蛋究竟被谁偷走了?如果没有恐龙蛋,禄丰成群的小恐龙是怎样生出来的?恐龙在哪里产卵的呢?恐龙在繁殖季节经过交配后,“夫妻”双方便忙着筑巢产卵。
他们在地势较高而且向阳的地方,寻找松软的土地,用带爪的前肢在地上掘出一个圆形的坑来,扒出的泥土垒在坑的周围,使坑的周围隆起,高出地面,其形状就像一个火山口,可以防止雨水流进窝里。
挖好坑后,再填上一些松土,接下来恐龙“妈妈”蹲在巢上产卵。
产完卵后,再用一层薄土或植物叶片把蛋盖起来。
然后这些将要做父母的恐龙便轮流守侯在窝旁,直到孵出幼恐龙来。
【展馆工程】信阳市濮公山地质(石灰矿)博物馆设计
![【展馆工程】信阳市濮公山地质(石灰矿)博物馆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dc7fe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c.png)
【展馆工程】信阳市濮公山地质(石灰矿)博物馆设计信阳市濮公山地质(石灰矿)博物馆设计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保峰教授工作室设计,面积为3315 m²。
濮公山位于河南信阳境内,相传唐朝时濮濮道人隐居此山,采药炼丹,悬壶济世,其德行为万民所景仰,故被人们称为濮公山。
文献记载,昔日濮山古树高藤、松翼排空,远望莽莽苍苍,雾生紫岚;近听鸟语虫啾,溪水潺潺。
濮公山是一座石灰岩山,近几十年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为濮公山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为了烧制石灰,当地建造了上百座小石灰窑,曾经郁郁葱葱的濮公山变成了狰狞的“狼牙山”。
但这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可持续,在国家严格的环保政策出台后,石灰窑全面停产,这里成为了废弃的石灰矿遗址。
△原始建筑△原始建筑△原始建筑为了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息县人民政府计划建造一座以石灰窑为主题的博物馆,经多方案比较,本方案最终得以入选。
设计师将新建博物馆与既存石灰窑整合在一起,将延绵的旧窑群整体作为地质公园的标志性大门,窑顶被改造为观景平台,其中一个旧窑的出灰口被设置为博物馆的主入口,保留的一个送料旧砖梯则“插入”博物馆中,使得残缺的矿坑、破旧的石膏窑及全新的博物馆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了突出旧石灰窑,设计师刻意弱化博物馆的形态及色彩,将其“藏匿”于旧石灰窑的背后,并将部分展示空间“压”入地下,使得博物馆的高度低于旧石灰窑。
并且将在停产后尚未煅烧的石灰岩作为景观要素加以使用,在博物馆建筑的对应位置设置眺望窗和观景台,使得阳光下的旧石灰窑和不远处残缺的山体成为可以隔窗观望的大尺度真实展品,这一系列手法也使得博物馆建筑紧密地锚固在这一特殊的场所之中。
项目图纸△总平面图△立面图及剖面图对于亮眼设计、惊艳设计,我们总是保持学习的态度并给予真诚的赞赏。
武当山麓恐龙蛋化石群揭秘 武当山旅游攻略
![武当山麓恐龙蛋化石群揭秘 武当山旅游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2f7a9707aeaad1f347933f96.png)
《武当山麓恐龙蛋化石群揭秘武当山旅游攻略》摘要:那么,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基本情况如何,具有哪些特点?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关康年等认为,这些恐龙蛋化石多呈一窝一窝分布,基本保持了恐龙蛋化石埋藏的原始状态,根据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产地具有蛋化石数量大、种类多等特点,其具有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恐龙蛋化石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条件,1995年初,青龙山大面积恐龙蛋化石群被发现后,郧县县委、县政府很快成立了保护抢救领导小组恐龙,这个统治地球长达一亿六千万年的霸主,缘何在三千万年前突然消失,其生存环境到底怎样,各国专家一直在苦苦探索。
武当山麓恐龙蛋化石群被海内外称为“全球最完整,规模超西峡”,其具有哪些特点、科研价值、保护现状如何?且听本文细说端详。
对于武当人来说,1995年是让他们难以忘却的年份――经有关专家考证,山麓间郧县柳陂镇青龙山一带发现了迄今为止举世罕见、极具科研价值的恐龙蛋化石群,《世界日报》惊叹“全球最完整,规模超西峡”。
毫无疑问,这是恐龙为人类留下的珍贵且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古老的汉水一路倾泻而下,突然地在柳陂境内挥毫刷下一个圆弧,弧内兀立一座青龙山。
此山有头有尾,水随山转…… 星移斗转。
由于长期的风摧水蚀,随着岁月的流逝,青龙山不断裸露出一些形似鹅卵的石蛋,人们称之为“金鸡蛋”。
1994年冬,河南西峡等地的生意人到柳陂买橘子,当装橘子的汽车行至青龙山腰时,因路面泥泞陷入坑中不能动弹,他们随意到路旁搬石垫路,突然发现当时的石头很特别,就顺便带走了几个石蛋。
时过不久,河南人重返青龙山,以0�7元一枚的价格大量收购“金鸡蛋”。
石蛋竟能卖钱?此事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
1995年初,郧县县委、县政府特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到现场考证。
同年5月16日至21日,中国地大(武汉)的科研人员在现场考察后认为,郧县青龙山一带的恐龙蛋化石,以其数量多、分布集中、埋藏浅、原始状态保存较好,为举世罕见,是我国继河南西峡发现丰富的恐龙蛋化石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
长白山绿色屏障的点睛之笔
![长白山绿色屏障的点睛之笔](https://img.taocdn.com/s3/m/2ffacd6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5.png)
长白山绿色屏障的点睛之笔
李葆峰
【期刊名称】《中国林业产业》
【年(卷),期】2013(000)012
【摘要】大石头林业局红松林资源丰富,经调查统计,截止2008年末红松林面积共计9590公顷,其中林冠下人工红松幼林有565公顷。
目前,林冠下人工红松幼林树龄在25年以上的.尚有418.8公顷没有结实。
为了推动人工红松幼林管护培育工作,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李葆峰
【作者单位】长白山森工集团白河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的家在长白山下大合唱《长白山交响》之一 [J], 曹勇; 受谦
2.中华文化之生命智慧与长白山文化精神——第二届长白山文化论坛召开 [J], 卢菡清
3.长白山崇拜与长白山神话研究 [J], 杨春风
4.长白山,我故乡的山大合唱《长白山交响》之十二 [J], 徐敦广;陈福利(词);权泰成(曲)
5.冰雪长白山大合唱《长白山交响》之十 [J], 徐敦广(主创);张洪全(作词);王成竹(作曲);刘聪(配伴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龙山恐龙蛋遗址博物馆
![青龙山恐龙蛋遗址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7968a53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7e.png)
青龙山恐龙蛋遗址博物馆
李保峰;丁建民;曾忠忠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4(000)034
【总页数】6页(P68-73)
【作者】李保峰;丁建民;曾忠忠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遗址博物馆,湖北,中国 [J],
2.湖北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被列入国家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J], 袁源
3.遗址博物馆土遗址病害调查与成因分析——以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为例 [J], 徐燕祎;王思嘉;张秉坚;吴健
4.湖北郧县青龙山一带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 [J], 周修高;任有福;徐世球;关康年
5.青龙山恐龙蛋遗址博物馆入选2016年全球十佳公共建筑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端的线性博物馆,建筑的冬季保暖并不是 问题,但夏季的防热问题却不可回避。鉴于 投资限制,也为实现绿色建筑理念,我们尝 试用被动式策略解决夏季室内可能出现的过 热问题。 2.1 双层屋面
双层瓦屋面策略源自南方的传统民居, 这种传统建筑构造在我国长江以南曾经存 在,在资源匮乏、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它可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居夏季过热的问题。遵 国家规定,核心保护区附近的村民必须外 迁,村民离开后所余旧宅为残破土坯及尚可
17 建成外观
4 结语 青龙山恐龙蛋遗址博物馆虽仅有区区千
余平米,但设计和施工过程充满挑战。地质 学家给予很大启发,从设计前期与建筑师的 激烈争吵到方案定稿时的求同存异,验证了 “不打不成交”的古训 ;感谢当地施工队的 努力配合,面对这复杂的“怪物”他们毫不 胆怯,虽不轻松,但毕竟成功拿下 ;施工图 的深度固然必要,但它并不能为建筑的完成 度提供充分保证,施工关键环节的控制对保 证施工品质至关重要,基于如此信念,一年 来我们设计团队频繁出入工地,参与了从基 础开挖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身体虽累却倍 感欣慰。
3 视觉设计 3.1 建筑形象 国内已有的多个恐龙主题博物馆的外观 设计通常沿用两种“套路”,一是使用象形 语言,如直接使用恐龙或蛋的形象,这种建 筑造型过于具象、缺乏新意 ;二是遵循考古 保护与挖掘的流程,由建筑师先在挖掘区域 内修建如兵马俑陈列馆之“大棚”,然后地 质学家开始挖掘,挖掘完成之后再设置相应 人工照明,以改善展示效果,这种方法因能 兼顾挖掘及保护之要求,故深得地质学家喜 欢。但实际上因全部蛋群均埋藏于地下,而 目前尚无仪器可以透视大地,若尚未挖掘便 开始设计建筑,则博物馆的外部形态与蛋群 分布难有关联。 鉴于本项目在原有简易保护大棚中已经 实现了基本挖掘,因此我们以蛋群分布座标 为设计参照,在蛋群间设置木质栈道,在数 量较多的蛋群附近还设置了供观者停留的观 察平台。蛋群、栈道及平台的外轮廓便形成 了本博物馆的基本平面形态,建筑师的工作 仅是在此基础上对体量及细节略加调整而已
11 濒危旧屋 12 传统民居之双层瓦屋面
光
风
14 通风阻光构造
玻璃 下悬窗
9500 6400
13 遗址保护博物馆旧瓦屋面 9360
室内
架空层 现浇混凝土
遮阳格栅 旧瓦
恐龙蛋化石
15 剖面分析
14000
16 概念草图 ( 李保峰 )
ARCHITECTURAL JOURNAL 105
( 图 16)。在设计之前我们并未对建筑的形态 进行预设,从现象学的视角来说,这个博物 馆的基本造型是由 7000 万年前下蛋的恐龙、 多年前挖掘的地质学家和当下设计博物馆的 我们共同决定的。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concepts and methods for the Dinosaur Egg Remainder Museum in Qinglong Mountain. Inspired by phenomenological theories, the architects observed underpinning design principles that derived from the unique situations presented on the site, including site sensitiveness, adaptation to the local climate, and application of suitable technologies. KEY WORDS the cretaceous dinosaur egg remainder; museum design; respect the site; suitable technologie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430074)
收稿日期 2014/05/22
摘要 阐述了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遗址博物馆的建筑设 计理念及方法 :受现象学理论启发,从恐龙蛋遗 址呈现的特殊问题出发,提出关注场所、适应地 域气候、采用适宜技术等设计原则,使遗址博物 馆紧密而必然地锚固于遗址上。 关键词 白垩纪恐龙蛋遗址 ;博物馆设计 ;关注场所 ;适 宜技术
1 场所营造 1.1 顺应地形 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遗址地形复杂,首次挖掘出的蛋群分布在一 片长约 80m、宽约 10m 的范围内,地形高差达 15m。既为遗址博物 馆,在设计时就不应改变蛋群赖以依存的原始地表状况,但简单的“方 盒子”却又无法适应坡度变化大且不规则的遗址,经比较研究,我们 选择了“化整为零”的策略 :按地形坡度的变化规律将建筑分解成相 对规整的 6 个体块,彼此之间用不规则的三角形体嵌入空间实现连接, 力求使每个建筑体块均与其所在之基地高度契合,同时也保证了建筑 体块之间的自然衔接 ( 图 7)。 1.2 地域材料 本项目规模小、造价低,加之遗址地处深山,估计难觅高水准的 施工队伍。当年柯布西耶设计印度昌迪加尔政府建筑,据说考虑到印 度相对低下的施工水准,他选择了“粗野主义”的路数,这给我们以 启发。湖北盛产竹子,竹跳板脚手架是当地最为廉价的施工设施。我 们尝试将竹跳板直接作为现浇混凝土外墙的模板,竹跳板大致平行的 竖线条粗糙肌理既可创造遗址保护建筑的沧桑感,又可掩盖当地小型
\ 104
建筑学报 2014 07
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循环使用的小青瓦,我们将旧瓦收集,并将 其置于遗址保护博物馆的现浇混凝土屋面 板之上,二者之间留出 20cm 空气间层 ( 图 11~13),由于风压及热压的双重作用,间 层内的空气必然流动从而带走热量,这种策 略可明显降低经由屋面传入的热辐射。 2.2 通风阻光
存在于挖掘现场的恐龙蛋群是展示的最 高价值所在,黑暗的环境最有助于创造具有 久远历史之遗址的神秘氛围。因此我们摒弃
了“编故事”模式或以照片和文字说明为主 的传统室内展示模式。我们在黑暗的室内环 境中用微弱的 LED 灯提示栈道区域,用经 由光筒折射进入室内的北侧天光集中照亮蛋 群,光筒的水平定位以恐龙蛋群为座标参照, 光筒的空间尺度则与恐龙蛋的数量成正比。 游人经黑色金属甬道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 是地面上幽暗的团团光束,前行中每组恐龙 蛋便会逐渐清晰地呈现 ( 图 18、19)。
图片来源 图 11 为谭刚毅教授拍摄,其余照片均为李保峰 拍摄。
18 室内展示氛围 1
19 室内展示氛围 2
\ 106
建筑学报 2014 07
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设计单位 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团队 李保峰、丁建民、徐昌顺、陈海忠
曾忠忠、郭凡、屈天鸣
地点 湖北省郧县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 设计 2012 年 竣工 2013 年
基地面积 5000 m2 建筑面积 1000 m2
恐龙蛋化石群对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地球演变、生物进化,对 探讨恐龙蛋化石之系统分类与演化,对探索恐龙灭绝原因均具重要科 学价值。因其可直接研究及观赏,理应建成人类探索恐龙繁衍和灭绝 的天然基地和科普教育场所。1997 年,该恐龙蛋化石群遗址保护区 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一级地质遗迹保护区。
恐龙蛋的发现催生了诸多神秘“盗蛋高手”,他们昼伏夜出,屡 屡得手 ( 图 2)。为保护恐龙蛋,当地政府用彩色阳光板制作了保护大棚, 不想大棚产生的温室效应对蛋群造成严重的物理性破坏,其过于强烈 的彩色光源也影响了展示效果 ( 图 3),因此,遗迹保护博物馆设计被 提上议事日程并得以建造完工 ( 图 4 ~ 6)。
十余年前,湖北郧县,车轮陷入泥坑的货车司机求助于当地农民, 农民以浑圆之石垫于车轮之下帮其解困,之后司机将圆石带出山沟, 被指认为恐龙蛋,此事成为彼时彼地的地质新发现。地质专家遂对该 地段进行挖掘,发现众多恐龙骨骼及恐龙蛋化石,最多一窝恐龙蛋竟 多达百枚。此乃震惊中外的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及恐龙骨骼化石群 ( 图 1)。该骨、蛋共存现象在世界上十分罕见。
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遗址 博物馆适宜建造研究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Dinosaur Egg Remainder Museum in Qinglong Mountain
[ 李保峰 ] Li Baofeng [ 丁建民 ] Ding Jianmin [ 徐昌顺 ] Xu Changshun
出于对当地土法施工水准的预判,我们 决定采用相对不规整的建筑形态,相比横平 竖直、光洁挺括的极少主义风格建筑,这种 屋面不水平、墙面不垂直的“偶然性”建筑
造型具有很大的施工误差宽容度。果然,最 后施工中标的是一家连 BIM 都没听说过的 小型施工企业,尽管实际空间放线已累计出 3 位数 (mm) 之误差,但建成效果是令人满 意的 ( 图 17)。 3. 2 室内展示
我们在位于体块转换处设置了可调节侧 窗,其内侧为可开启的断桥铝中空玻璃下悬 窗,外侧则为彼此成 90 设置的双层铝合金 百叶窗,如此构造保证了通风阻光 ( 图 14、 15)。对流的自然风有利于夏季室内降温, 而彼此成 90 设置的双层百叶窗则在允许通 风的同时防止直射光的进入。阻止过强的直 射光射入,不仅可以防止室内过热,同时还 可避免复杂的光线及建筑内部不规则空间形 态对于蛋群展示之干扰,有利于突出珍贵的 展品和创造神秘的艺术氛围。
\ 102
建筑学报 2014 07
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1 考古队发现恐龙蛋 主入口
2 被盗蛋坑 恐龙蛋化石位置
4 一层平面
步行道
02 5
10m
3 简易保护大棚及室内效果
5 剖面
6 西南向外观
ARCHITECTURAL JOURNAL 103
8 竹模板试验及完成效果
7 建筑形态分析
9 建筑入口
10 建筑外墙细部
施工队土法施工工艺之疵瑕,当地方言谓其 “以歪就歪”( 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