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遗址博物馆适宜建造研究_李保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在位于体块转换处设置了可调节侧 窗,其内侧为可开启的断桥铝中空玻璃下悬 窗,外侧则为彼此成 90 设置的双层铝合金 百叶窗,如此构造保证了通风阻光 ( 图 14、 15)。对流的自然风有利于夏季室内降温, 而彼此成 90 设置的双层百叶窗则在允许通 风的同时防止直射光的进入。阻止过强的直 射光射入,不仅可以防止室内过热,同时还 可避免复杂的光线及建筑内部不规则空间形 态对于蛋群展示之干扰,有利于突出珍贵的 展品和创造神秘的艺术氛围。
11 濒危旧屋 12 传统民居之双层瓦屋面


14 通风阻光构造
玻璃 下悬窗
9500 6400
13 遗址保护博物馆旧瓦来自百度文库面 9360
室内
架空层 现浇混凝土
遮阳格栅 旧瓦
恐龙蛋化石
15 剖面分析
14000
16 概念草图 ( 李保峰 )
ARCHITECTURAL JOURNAL 105
( 图 16)。在设计之前我们并未对建筑的形态 进行预设,从现象学的视角来说,这个博物 馆的基本造型是由 7000 万年前下蛋的恐龙、 多年前挖掘的地质学家和当下设计博物馆的 我们共同决定的。
图片来源 图 11 为谭刚毅教授拍摄,其余照片均为李保峰 拍摄。
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遗址 博物馆适宜建造研究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Dinosaur Egg Remainder Museum in Qinglong Mountain
[ 李保峰 ] Li Baofeng [ 丁建民 ] Ding Jianmin [ 徐昌顺 ] Xu Changshun
十余年前,湖北郧县,车轮陷入泥坑的货车司机求助于当地农民, 农民以浑圆之石垫于车轮之下帮其解困,之后司机将圆石带出山沟, 被指认为恐龙蛋,此事成为彼时彼地的地质新发现。地质专家遂对该 地段进行挖掘,发现众多恐龙骨骼及恐龙蛋化石,最多一窝恐龙蛋竟 多达百枚。此乃震惊中外的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及恐龙骨骼化石群 ( 图 1)。该骨、蛋共存现象在世界上十分罕见。
出于对当地土法施工水准的预判,我们 决定采用相对不规整的建筑形态,相比横平 竖直、光洁挺括的极少主义风格建筑,这种 屋面不水平、墙面不垂直的“偶然性”建筑
造型具有很大的施工误差宽容度。果然,最 后施工中标的是一家连 BIM 都没听说过的 小型施工企业,尽管实际空间放线已累计出 3 位数 (mm) 之误差,但建成效果是令人满 意的 ( 图 17)。 3. 2 室内展示
18 室内展示氛围 1
19 室内展示氛围 2
\ 106
建筑学报 2014 07
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设计单位 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团队 李保峰、丁建民、徐昌顺、陈海忠
曾忠忠、郭凡、屈天鸣
地点 湖北省郧县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 设计 2012 年 竣工 2013 年
基地面积 5000 m2 建筑面积 1000 m2
2 气候适应 湖北气候夏热冬冷。作为出入口分置于
两端的线性博物馆,建筑的冬季保暖并不是 问题,但夏季的防热问题却不可回避。鉴于 投资限制,也为实现绿色建筑理念,我们尝 试用被动式策略解决夏季室内可能出现的过 热问题。 2.1 双层屋面
双层瓦屋面策略源自南方的传统民居, 这种传统建筑构造在我国长江以南曾经存 在,在资源匮乏、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它可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居夏季过热的问题。遵 国家规定,核心保护区附近的村民必须外 迁,村民离开后所余旧宅为残破土坯及尚可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concepts and methods for the Dinosaur Egg Remainder Museum in Qinglong Mountain. Inspired by phenomenological theories, the architects observed underpinning design principles that derived from the unique situations presented on the site, including site sensitiveness, adaptation to the local climate, and application of suitable technologies. KEY WORDS the cretaceous dinosaur egg remainder; museum design; respect the site; suitable technologies
17 建成外观
4 结语 青龙山恐龙蛋遗址博物馆虽仅有区区千
余平米,但设计和施工过程充满挑战。地质 学家给予很大启发,从设计前期与建筑师的 激烈争吵到方案定稿时的求同存异,验证了 “不打不成交”的古训 ;感谢当地施工队的 努力配合,面对这复杂的“怪物”他们毫不 胆怯,虽不轻松,但毕竟成功拿下 ;施工图 的深度固然必要,但它并不能为建筑的完成 度提供充分保证,施工关键环节的控制对保 证施工品质至关重要,基于如此信念,一年 来我们设计团队频繁出入工地,参与了从基 础开挖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身体虽累却倍 感欣慰。
\ 104
建筑学报 2014 07
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循环使用的小青瓦,我们将旧瓦收集,并将 其置于遗址保护博物馆的现浇混凝土屋面 板之上,二者之间留出 20cm 空气间层 ( 图 11~13),由于风压及热压的双重作用,间 层内的空气必然流动从而带走热量,这种策 略可明显降低经由屋面传入的热辐射。 2.2 通风阻光
1 场所营造 1.1 顺应地形 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遗址地形复杂,首次挖掘出的蛋群分布在一 片长约 80m、宽约 10m 的范围内,地形高差达 15m。既为遗址博物 馆,在设计时就不应改变蛋群赖以依存的原始地表状况,但简单的“方 盒子”却又无法适应坡度变化大且不规则的遗址,经比较研究,我们 选择了“化整为零”的策略 :按地形坡度的变化规律将建筑分解成相 对规整的 6 个体块,彼此之间用不规则的三角形体嵌入空间实现连接, 力求使每个建筑体块均与其所在之基地高度契合,同时也保证了建筑 体块之间的自然衔接 ( 图 7)。 1.2 地域材料 本项目规模小、造价低,加之遗址地处深山,估计难觅高水准的 施工队伍。当年柯布西耶设计印度昌迪加尔政府建筑,据说考虑到印 度相对低下的施工水准,他选择了“粗野主义”的路数,这给我们以 启发。湖北盛产竹子,竹跳板脚手架是当地最为廉价的施工设施。我 们尝试将竹跳板直接作为现浇混凝土外墙的模板,竹跳板大致平行的 竖线条粗糙肌理既可创造遗址保护建筑的沧桑感,又可掩盖当地小型
3 视觉设计 3.1 建筑形象 国内已有的多个恐龙主题博物馆的外观 设计通常沿用两种“套路”,一是使用象形 语言,如直接使用恐龙或蛋的形象,这种建 筑造型过于具象、缺乏新意 ;二是遵循考古 保护与挖掘的流程,由建筑师先在挖掘区域 内修建如兵马俑陈列馆之“大棚”,然后地 质学家开始挖掘,挖掘完成之后再设置相应 人工照明,以改善展示效果,这种方法因能 兼顾挖掘及保护之要求,故深得地质学家喜 欢。但实际上因全部蛋群均埋藏于地下,而 目前尚无仪器可以透视大地,若尚未挖掘便 开始设计建筑,则博物馆的外部形态与蛋群 分布难有关联。 鉴于本项目在原有简易保护大棚中已经 实现了基本挖掘,因此我们以蛋群分布座标 为设计参照,在蛋群间设置木质栈道,在数 量较多的蛋群附近还设置了供观者停留的观 察平台。蛋群、栈道及平台的外轮廓便形成 了本博物馆的基本平面形态,建筑师的工作 仅是在此基础上对体量及细节略加调整而已
恐龙蛋化石群对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地球演变、生物进化,对 探讨恐龙蛋化石之系统分类与演化,对探索恐龙灭绝原因均具重要科 学价值。因其可直接研究及观赏,理应建成人类探索恐龙繁衍和灭绝 的天然基地和科普教育场所。1997 年,该恐龙蛋化石群遗址保护区 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一级地质遗迹保护区。
恐龙蛋的发现催生了诸多神秘“盗蛋高手”,他们昼伏夜出,屡 屡得手 ( 图 2)。为保护恐龙蛋,当地政府用彩色阳光板制作了保护大棚, 不想大棚产生的温室效应对蛋群造成严重的物理性破坏,其过于强烈 的彩色光源也影响了展示效果 ( 图 3),因此,遗迹保护博物馆设计被 提上议事日程并得以建造完工 ( 图 4 ~ 6)。
存在于挖掘现场的恐龙蛋群是展示的最 高价值所在,黑暗的环境最有助于创造具有 久远历史之遗址的神秘氛围。因此我们摒弃
了“编故事”模式或以照片和文字说明为主 的传统室内展示模式。我们在黑暗的室内环 境中用微弱的 LED 灯提示栈道区域,用经 由光筒折射进入室内的北侧天光集中照亮蛋 群,光筒的水平定位以恐龙蛋群为座标参照, 光筒的空间尺度则与恐龙蛋的数量成正比。 游人经黑色金属甬道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 是地面上幽暗的团团光束,前行中每组恐龙 蛋便会逐渐清晰地呈现 ( 图 18、19)。
9 建筑入口
10 建筑外墙细部
施工队土法施工工艺之疵瑕,当地方言谓其 “以歪就歪”( 图 8)。
在未加平整的场地上存在着千万年前的 恐龙蛋、百年前的古树、几十年前的旧瓦, 还有刚刚建成的新建筑,我们试图利用建筑 空间对地形的嵌合、材料的原汁原味表现以 及产生于不同时间之物质载体的并置,创 造遗址保护建筑的历史感及场所感 ( 图 9、 10)。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430074)
收稿日期 2014/05/22
摘要 阐述了青龙山白垩纪恐龙蛋遗址博物馆的建筑设 计理念及方法 :受现象学理论启发,从恐龙蛋遗 址呈现的特殊问题出发,提出关注场所、适应地 域气候、采用适宜技术等设计原则,使遗址博物 馆紧密而必然地锚固于遗址上。 关键词 白垩纪恐龙蛋遗址 ;博物馆设计 ;关注场所 ;适 宜技术
\ 102
建筑学报 2014 07
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1 考古队发现恐龙蛋 主入口
2 被盗蛋坑 恐龙蛋化石位置
4 一层平面
步行道
02 5
10m
3 简易保护大棚及室内效果
5 剖面
6 西南向外观
ARCHITECTURAL JOURNAL 103
8 竹模板试验及完成效果
7 建筑形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