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的诊断与治疗
鼠疫诊断及治疗
![鼠疫诊断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c112196453610661ed9f4e9.png)
鼠疫的诊断与治疗
❖ 一、病原学 ❖ 二、感染途径 ❖ 三、病理改变 ❖ 四、临床表现 ❖ 五、诊断 ❖ 六、鉴别诊断 ❖ 七、鼠疫的治疗 ❖ 八、出院标准
一、病原学
❖ 引起鼠疫的病原体是鼠疫菌,在细 菌分类学上属肠杆菌科,耶尔森氏菌 属。典型的鼠疫菌为两端钝圆、两极 浓染的椭圆形小杆菌,菌体长1-2微 米,宽0.5-0.7微米,有荚膜,无芽胞, 无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
3、各型鼠疫的共同表现
鼠疫作为一种烈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病急剧、进展迅速、 疼痛显著、病死率高为其特点。 主要表现为严重的中毒症状,而 各种体征并不明显(症状与体症 不一致)。
各型鼠疫的共同表现
突然发病,恶寒战栗,体温迅速升高至38℃ 以上,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心率 增快。重症患者早期即出现表情淡漠、意识模 糊,狂躁谵妄、步态蹒跚如酒醉样甚至昏迷等 神经系统症状。患者颜面潮红或苍白,有时发 绀,表情痛苦,惊恐不安,结膜充血,出现所 谓“鼠疫颜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 (10~30x109/L)。
继发性肺鼠疫常常是淋巴腺鼠疫血 行播散的结果。患者在原有症状的基 础上,病情突然加剧,出现连续性咳 嗽,继而表现肺鼠疫的全部症状。病 人心慌气短,呼吸困难,进一步发展 则导致呼吸衰竭,颜面及四肢皮肤发 绀甚至全身呈紫褐色,痰中带有大量 鼠疫菌。
3、飞沫传播
❖ 腺鼠疫及其它型鼠疫由于治疗不当发展为 继发性肺鼠疫时,呼吸道分泌物中会含有大 量鼠疫菌,病人在呼吸、咳嗽时便排入周围 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这种细菌 悬浮物极易感染他人,造成人间肺鼠疫暴发。 肺鼠疫有极强的传染性,病情十分凶险,这 就是为什么《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规定为 甲类传染病的原因。
鼠疫的诊断和治疗
![鼠疫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56a6313eff9aef8941e0677.png)
鼠疫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主要为啮齿类动物,肺鼠疫患者也具传染性。
鼠疫主要经鼠蚤叮、咬传播,直接接触、进食未煮熟污染野生啮齿类动物以及吸入染菌飞沫、气溶胶等亦可导致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历史记载表明鼠疫曾在欧洲、亚洲、非洲多次大流行,造成逾千万人死亡和人口急剧下降。
我国历史上也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目前有17个省存在动物鼠疫,西北、西南的6个省区发现过鼠疫病人。
随着生活条件和公共卫生的改善,该病发病率已下降至低水平。
然而鼠疫耶尔森菌容易获得和培养、致病力强,具备作为生物武器的潜能。
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多个国家曾先后研究过将其作为生物武器,日军二战期间曾在我国投放染菌鼠蚤,造成局部地区鼠疫流行。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以现有技术水平制备并在大城市投放50kg鼠疫耶尔森菌,可造成约15万人患肺鼠疫和 3.6万人死亡。
因此,鼠疫仍可能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
鼠疫潜伏期为2~8d。
临床以腺鼠疫为多见,表现为腹股沟、腋下、颈部等处淋巴结肿大、化脓和溃破,伴严重毒血症,可继发休克、败血症及肺炎而导致死亡。
败血型鼠疫患者毒血症症状突出而无淋巴结炎。
肺鼠疫可为原发,也可继发于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气促、胸痛等,因患者全身高度紫绀而被称作“黑死病”,该型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其他类型还有脑膜型、肠鼠疫等。
明确病原学诊断有赖于淋巴结穿刺液、血液、脑脊液等的涂片和培养,各种检测F1荚膜抗原的血清学方法可用于快速诊断。
除补液、呼吸支持等治疗外,及时、合理的抗菌治疗可迅速缓解症状和降低死亡率。
一般在治疗后3d内患者可退热。
链霉素较早用于治疗鼠疫,疗效显著,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目前仍为首选药物。
临床研究和动物试验显示庆大霉素治疗鼠疫疗效与链霉素相仿,因其可静脉给药且供应充足,庆大霉素有取代链霉素的趋势。
多西环素、四环素也被用于鼠疫的治疗和预防,但有报道13%的鼠疫耶尔森菌对四环素耐药,动物试验中此类药物的疗效存在较大差异,尚无临床对照试验比较四环素类与链霉素、庆大霉素治疗鼠疫的疗效;但由于这类药物可以口服给药,因此推荐将其用于无法静脉或肌内注射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情况,例如因恐怖袭击造成重大疫情而导致医疗、卫生资源不足时。
鼠疫诊断问诊十条内容
![鼠疫诊断问诊十条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7222b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e.png)
鼠疫诊断问诊十条内容引言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可以导致高热、淋巴结肿胀和严重的呼吸道症状。
及时进行鼠疫的诊断和问诊对于快速确定病情和采取有效治疗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鼠疫的诊断方法和问诊事项,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鼠疫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胀和呼吸道症状。
患者常有寒战、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淋巴结肿胀通常发生在腹股沟、腋窝和颈部等部位,可伴有局部红肿和疼痛。
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
2. 实验室检查鼠疫的诊断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认。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培养:用于分离和鉴定鼠疫杆菌。
•淋巴结活检:可观察到鼠疫杆菌的特征结节形成。
•血清学检测:检测患者的血清中是否存在鼠疫抗体,包括鼠疫抗原和鼠疫抗体。
问诊事项1. 发病情况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发病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情况等。
这对于确定疾病的阶段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2. 接触史医生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过与疫区人员或鼠类接触的情况。
鼠疫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被感染的跳蚤叮咬或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组织或血液而引起的。
了解患者的接触史有助于确定感染途径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呼吸道症状询问患者是否有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这些症状有助于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4. 体征检查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征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观察淋巴结肿胀和检查呼吸道情况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确定病情和指导治疗。
5. 辅助检查除了实验室检查外,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X线检查、CT扫描和超声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以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
6. 身体状况评估鼠疫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疾病,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免疫功能,以确定其是否需要采取特殊的治疗措施或进行隔离。
7. 既往病史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特别是是否有其他传染病或免疫系统相关疾病,有助于确定病情和指导治疗。
鼠疫诊疗方案(2023年版)
![鼠疫诊疗方案(2023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8a2a2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3.png)
鼠疫诊疗方案(2023年版)鼠疫(Plague )是由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 )感染引起的,在啮齿动物等宿主动物间流行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蚤叮咬及其他途径(直接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等)传播给人类,造成人间鼠疫。
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为做到对鼠疫病例的早发现、早治疗,减少重症与死亡,在2011年《鼠疫诊疗方案(试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鼠疫的病原菌为鼠疫耶尔森菌(以下简称鼠疫菌),属于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
在光学显微镜下为革兰染色阴性、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菌体长约1 ~ 3μm ,宽0.5 ~ 0.8μm ,有荚膜,无鞭毛,无芽抱。
鼠疫菌基因组由一条环状染色体(约4.6Mb , G+C%约47.6mol% )和至少3 个质粒pPCP1 ( pPst,约9.5kb ∖ pCD1 ( pYV ,约70kb )和pMT1 (PFra ,约10Okb )组成,含有4000多个编码序列(CDS)和100 ~ 140 个插入序列,在致病上起到关键作用。
其中,pPCP1编码外膜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Pla z plasminogen activator)z可干扰血液凝固和补体激活,以增强鼠疫菌株的毒力。
pCD1编码一系列Yops和型分泌系统(T3SS ), T3SS将Yops输送到宿主细胞内,在感染过程中抗吞噬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促进感染早期的免疫逃逸。
pMT1编码合成F1抗原和鼠毒素,可增强对单核细胞的抗吞噬能力。
鼠疫菌的脂多糖缺乏O侧链,即缺乏O抗原,因此鼠疫菌没有血清分型。
与其他细菌的荚膜为多糖不同,鼠疫菌的荚膜成分为糖基化蛋白,是鼠疫菌的主要表面抗原,被称为F1抗原。
我国学者依据鼠疫菌生化反应、生态学特征等,将我国的鼠疫菌分为17个生态型。
鼠疫菌在4 ~ 40都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 ~ 30 ,最适PH 值为6.9~7.1 ,对紫外线、高温和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
鼠疫临床学及人间鼠疫应急处理程序
![鼠疫临床学及人间鼠疫应急处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d795f431a8114431b90dd8c0.png)
败血型病例因具有特殊的菌血症症状, 发病急、死亡快,从病理学观测不出特 有改变。 死于鼠疫的尸体,各器官都有不同程 度的充血及出血改变。腹膜、胸膜、心 包膜、血管壁及胃肠粘膜等处有出血点 及淤血斑。对实质器官的侵害是鼠疫病 理改变的特征,肝、脾及心肌可出现脂 肪变性、混浊、肿胀及出血,有时出现 大小不同的坏死灶,呈暗红色,质软易 被刀刮取。
鼠 疫 菌
鼠疫临床
一、病因、病理及发病机理 二、病型 三、临床症状 四、临床诊断 五、鉴别诊断 六、鼠疫治疗 七、鼠疫隔离医院
一、病因、病理及发病机理
㈠病因 鼠疫是由鼠疫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病原体侵入集体后,临床上呈现全身中 毒症状,在心血管、淋巴系统和实质器 官都表现出特有的出血炎症,以及脂肪 变性。
⑶肺鼠疫病人经治疗体温恢复正 常,全身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 再治疗 3~5 天后,对其痰及咽喉 分泌物连续检查鼠疫菌 3 次,每 隔 3 天一次均为阴性时,可解除 隔离 4.医护工作 医护人员出入病房时,必须严格 按隔离医院消毒管理的要求进行 消毒处理。
人间鼠疫应急处理程序 技术规范
一、目的 为了认真做好突发人间鼠疫 疫情的应急处理,规范操作程 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应急条例》、《鼠疫防 治手册》,特制订人间鼠疫应 急处理程序及技术规范。
7 .人员退出前消毒:工作结束 后,由消毒医师先对操作器材、 然后对现场进行彻底喷雾消毒, 最后对人员进行表面消毒。(详 见附件1)
8 .卸装:人员卸装应在屋外进行, 卸装程序为:外橡胶手套和线手 套→防护眼镜→口罩→外隔离衣 →防护帽→胶靴→防蚤袜→内隔 离衣→白帽→乳胶手套 将卸下的所有衣物进行统一集中 消毒处理(消毒程序详见附件1)
鼠疫 - 鼠疫诊断和防治
![鼠疫 - 鼠疫诊断和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7144236964bcf84b9d57b8d.png)
12
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发病机制
持续更新●▂●欢迎收藏 学而不
13
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临床表现
潜伏期:1-8日,肺鼠疫为几小时至3日 突然起病 临床表现与感染类型相关
持续更新●▂●欢迎收藏 学而不
14
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临床分型
1.腺鼠疫 2.肺鼠疫 3.败血型鼠疫 4.皮肤型鼠疫 5.肠鼠疫
持续更新●▂●欢迎收藏 学而不
42
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鉴别诊断
败血型鼠疫
炭疽败血症:可有皮肤黑痂溃疡及其周围广泛 的无痛性凹陷性水肿,血培养炭疽杆菌生长 有助鉴别。
流行性出血热:以发热休克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临床上有三红三痛、充血出血渗出改变及五 期临床经过、血出血热抗体阳性有助鉴别。
鉴别诊断
肺鼠疫
大叶性肺炎:突起寒战、高热,咳嗽、胸痛、铁锈色 痰,呼吸音减低,有湿罗音,痰涂片可见大量革兰 氏阳性球菌 ,胸部X线检查显示段或叶性均匀一致 的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
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有疫水接触史,腓肠肌握痛, 淋巴结肿痛较轻,最终需病原学和血清学鉴别。
肺炭疽: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痰涂片及培养查到G+竹 节状炭疽杆菌可资鉴别。
人类警示,“瘟疫”依然存在。
我国鼠疫流行史
最早于14世纪世界大流行传入;
1991-2019年发生人间鼠疫640人,死亡54人。
病人主要是农牧民,大都因猎捕或剥食旱獭所 感染,多见于西北牧区和青藏高原
我国有11类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于19个省
区,不断有动物鼠疫流行,近十年人间鼠疫病 例数逐年增多。
30
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败血症型鼠疫转归
鼠疫的诊断和治疗
![鼠疫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74ef63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0.png)
➢临床分型: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其他如肠鼠 疫、脑膜炎型鼠疫、眼鼠疫和皮肤鼠疫等较为少见。
腺鼠疫
临床特征:起病急骤,突然恶寒、寒战,体温迅速升到39~40℃,伴有明
显头昏头痛、全身及四肢酸痛、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等。淋巴结迅速弥漫 性肿胀,以腹股沟淋巴结最为多见(约70%),其次为腋下、颌下,淋巴结 大小不等,质地坚硬,疼痛剧烈,与皮下组织粘连,失去移动性,周围组织 亦充血、出血;
继发性肺鼠疫
致病原理:在原发性肺鼠疫基础上,淋巴结里大量繁殖的病菌及毒素
入血,引起全身感染、败血症和严重中毒症状,病菌播及肺部,发生继 发性肺鼠疫。病菌侵入血流,又形成败血症,称继发性败血型鼠疫。
临床特点:常表现为病势突然增剧,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鲜
红色泡沫样血痰; ➢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肺鼠疫病人多于发病2-3天内死亡。
3.防护
✓ 凡接触鼠疫或疑似鼠疫患者的人员,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采取加强防护,主要包括防护眼 镜、防护服、N95口罩、手套、鞋套等。
✓ 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操作时,将N95口罩、防护眼镜升级为呼吸头罩或全面型呼吸防 护器(符合N95或FFP2级标准的滤料)。严格个人防护装备的穿脱顺序,注意手卫生。
预防
③ 败血型和其他类型鼠疫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一般症状消失,血液连续3次
以上鼠疫菌检验阴性(每隔3天做鼠疫菌检验1次)。
医院感染控制
1.报告
我国人间鼠疫监测和救治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发现疑似或确诊鼠疫患者,应在2小时内进行 网络直报。
2.隔离
坚持就地、就近原则,对疑似或确诊病例分别予以单间隔离,有条件收入负压病房。
2024版鼠疫诊疗与防控方案
![2024版鼠疫诊疗与防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d9199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e.png)
2024版鼠疫诊疗与防控方案2024年版鼠疫诊疗与防控方案是中国卫生部于2024年发布的鼠疫诊疗和防控的指导方针。
该方案主要包括鼠疫的疾病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等内容。
以下是该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疾病特征1.鼠疫是一种由鼠疫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以急性发热、淋巴结肿胀和出血性病变为主要特征。
2.鼠疫可分为鼠源性鼠疫、黏膜鼠疫、肺鼠疫三种类型,其中以肺鼠疫最为严重,病死率较高。
二、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对鼠疫进行诊断。
具体的诊断标准包括:1.病例定义:符合临床表现的患者,如有鼠疫嫌疑,则应进行详细检查。
2.临床诊断:鼠疫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淋巴结肿胀、出血性病变等,具备这些表现的患者可能是鼠疫的疑似病例。
3.实验室检测:通过血清、培养、PCR等方法,检测鼠疫菌的存在。
三、治疗措施鼠疫的治疗主要通过抗生素治疗,具体的治疗措施如下:1.病例治疗:对于疑似或确诊的鼠疫患者,应立即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如链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等。
2.防治病源:对于鼠疫疫源地,应采取灭鼠、隔离患者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密切接触者治疗:鼠疫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及时的预防性治疗,包括接种鼠疫疫苗、使用抗生素等措施。
四、预防与控制措施鼠疫的预防与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防止鼠类侵入:加强卫生环境管理,防止鼠类侵入人类居住区,减少传播机会。
2.早期发现和报告:通过提升医院、卫生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
3.做好个人防护:在疫情高发地区或从事可能接触鼠类的职业中,应加强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4.鼠疫疫苗接种:对于高危人群,如常接触鼠类的人员,应进行鼠疫疫苗接种,提高抵抗力。
5.教育宣传:通过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鼠疫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总结起来,2024年版鼠疫诊疗与防控方案详细介绍了鼠疫的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
该方案的发布对于鼠疫的防控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鼠疫的传播和暴发。
鼠疫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鼠疫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0f1205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4.png)
鼠疫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曾经在历史上造成严重的疫情,并导致了大量人员的死亡。
鼠疫可以通过鼠类和跳蚤的传播,人们需要采取一些特定的预防方法来避免受到感染。
一旦感染了鼠疫,及时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讨论一些针对鼠疫的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1.鼠疫的治疗方法:鼠疫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鼠疫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和对症治疗。
(1)抗生素治疗:在鼠疫患者早期症状出现时,应立即进行抗菌治疗。
针对鼠疫杆菌的常用抗生素有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依小蒙环素等。
治疗期间需要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抗生素对绰病的反应情况,不同个体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药效。
(2)对症治疗:在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对日常症状进行缓解和处理,如使用非甾体消炎药或者对于严重的头痛或发热症状,也可以使用降温镇痛药物。
2.鼠疫的预防措施(1)个人防护:必须加强个人的防护,预防措施包括穿着长袖衣服、长裤和带有长袖口罩的防护服,同时还可以涂擦虫媒防护剂以预防跳蚤叮咬。
(2)建立卫生设施:这一点尤其重要,人们需要保持家庭和社区环境的清洁,以预防鼠疫的传播。
尽可能的消灭鼠类和跳蚤这些害虫并定期对家居进行消毒清洁。
(3)儿童防护:针对儿童的防护措施同样不可忽视,在儿童经常接触动物和宠物的情况下,家长也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防护。
总之,鼠疫这种疾病在预防措施和治疗方面需要进行有效的防范,尤其是针对鼠类和跳蚤的预防,以及加强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
一旦感染了鼠疫,及时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的遏制疾病的进一步蔓延,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鼠疫临床诊断治疗PPT课件
![鼠疫临床诊断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3fe16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b.png)
03
鼠疫治疗措施
特异性治疗
01
02
03
链霉素治疗
首选药物,需早期、足量、 全程用药,可有效抑制病 原菌繁殖。
庆大霉素治疗
可作为链霉素的替代药物, 对链霉素过敏或耐药者可 选用。
四环素类治疗
多西环素等药物可用于辅 助治疗,提高疗效。
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
发热处理
物理降温为主,如冰敷、 酒精擦浴等,必要时可使 用解热镇痛药。
鼠疫临床诊断治疗 ppt课件
目录
• 鼠疫概述 • 鼠疫诊断方法 • 鼠疫治疗措施 •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 患者管理与康复指导 • 总结回顾与展望
01
鼠疫概述
定义与病原学
定义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 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
病原学
鼠疫耶尔森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属于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该菌对外界 抵抗力较强,在寒冷、潮湿的条件下可存活数周,在冻干或低温条件下保存时 间更长。
意识。
疫苗接种
接种鼠疫疫苗是预防鼠疫的有 效措施之一,疫苗可增强人体
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04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表现
败血症型鼠疫
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等 症状,易引发感染性休克。
肺鼠疫
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 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
脑膜型鼠疫
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 激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昏迷和抽
预防措施加强
未来将更加重视鼠疫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强疫苗接种、灭鼠和环 境治理等措施,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国际合作与交流
面对全球性的鼠疫威胁,各国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应 对鼠疫的挑战,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鼠疫概述及诊断治疗
![鼠疫概述及诊断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eb44bf004a1b0717fd5dd63.png)
小家鼠
根田鼠
青海田鼠
五趾跳鼠
达乌尔鼠兔
艾
鼬
沙狐
荒漠猫
昆虫媒 介传播
空气 传播
接触 传播
实验室 感染
传播途径 2.传播途径。 (1)经跳蚤叮咬传播。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最 常见的是印鼠客蚤,该蚤在世界性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寄生于家栖鼠 类。其次是不同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的主要寄生蚤。 (2)经直接接触传播。人类通过捕猎、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 接接触染疫动物。鼠疫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包括非常细小的伤口,如 手指的倒刺等进入人体,然后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3)经飞沫传播。肺鼠疫患者或动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 菌,可通过呼吸、咳嗽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 胶,造成肺鼠疫传播。 (4)实验室感染。鼠疫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防护不严、操作不当和 实验室事故,可通过吸入、锐器刺伤等途径感染鼠疫。
察北鼠疫的流行
内蒙古察汗崩崩村于1949年8月13日发 生第1例鼠疫病人,到10月18日,发病 19户,患者34人,全部死亡。开始发病 的3例病人为腺鼠疫并相继死亡,后发展 成肺鼠疫,相继在龙王庙、沈万青、前营 吐、后营吐村发生鼠疫,共有53人发病。 后传至河北省康保县的北沙城、李占地、 南井沟,相继有11人发病。张家口市姬 家房村民郭俊德从察汗崩崩村染疫,回村 后郭及其家人相继4人发病死亡。这次鼠 疫流行共发病68人,死亡66人。交通封 锁、铁路中断、村村封锁、停市停课。
鼠疫杆菌革兰氏染色
鼠疫菌美兰染色
病原学
1、菌体特性
典型菌:短而粗,两端钝圆,两极浓染,几乎 成卵圆或椭圆形的小杆菌,长约1~2um,宽0.5~ 0.7um。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
鼠疫临床诊疗和感染控制(2019)
![鼠疫临床诊疗和感染控制(2019)](https://img.taocdn.com/s3/m/9b1c324aa417866fb84a8e75.png)
二、鼠疫临床表现
•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
达8-9天。腺型和皮肤型鼠疫的潜伏期较长,约为2-8天,通常3-5天。
原发性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潜伏期较短,约为1-3天。接受预防接
种者潜伏期较长,可达12天。当机体抵抗力弱,鼠疫菌毒力强或感染
严重者潜伏期可短至数小时。鼠疫的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剧,
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律不齐等。无淋巴结肿。皮肤粘膜出血、鼻衄、呕
吐、便血或血尿、Dic和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
病死率高达100%。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
色,俗称“黑死病”。
• 肠鼠疫:除鼠疫全身症状外,还具有消化道感染的特殊症状。频繁呕 吐和腹泻,一昼夜可达数十次,吐泻物中常混有血液和粘液混合物, 排便时腹痛,常伴有大网膜淋巴结肿,从肿胀的淋巴结和吐泻物中有 时可检出鼠疫菌。
1.2腺鼠疫与腺型土拉弗氏菌病的鉴别
由土拉弗氏菌感染而引起,主要是与啮齿动物 直接接触或食用了被污染的水和食物或被蜱叮咬 而感染。发病突然,临床上主要特点为高热,头 痛剧烈,淋巴结肿大,但全身症状轻,意识清楚, 腺肿轮廓明显,大部分无腺周炎,局部皮肤出现 丘疹,继而发生溃疡。腺肿疼痛轻微,常累及腋 窝、前臂、锁骨上淋巴结,淋巴穿刺液可查到土 拉弗氏杆菌 。
• 2 诊断原则 2.1 具有 1.1.1 项临床表现;或具有 1.2.1 项接触史,同时 出现 1.1.2 至 1.1.8 中任何一项临床表现者为急热待查。 2.2 发现急热待查患者具有1.2.2或1.2.3项接触史, 或获 得1.3.3项实验室检验结果,应作出疑似鼠疫诊断。 2.3 急热待查或疑似鼠疫患者,获得 1.3.1 项、 或 1.3.2+1.3.3 项、或者 1.3.4 项检验结果,应作出确诊 鼠疫诊断。
《鼠疫诊疗方案》
![《鼠疫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95aa06240c844768eaeec3.png)
鼠疫的定义 也就是鼠疫是个什么? ---鼠疫是一种传染病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疫是地方病 历史上有三次鼠疫大流行。最近一次是1994
年印度苏拉特邦鼠疫流行。
整理课件
苏拉特鼠疫
1994年9月18日,是印度象神节的最后一天。 古吉拉邦工业城市苏拉特街头上热闹非凡。 数以千计的男人在大街上载歌载舞, 欢庆着自己传统的节日。人们沉浸在幸福、祥和 的欢乐之中…… 可谁知道,此时一种致命的瘟疫却已悄然降临到他们中间。 第二天,
整理课件
鼠疫杆菌革兰氏染色
整理课件
鼠疫菌美兰染色
整理课件
鼠疫流行病学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自然疫源地分布 在亚洲、非洲、美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 目前存在着1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
1.传染源。
(1)鼠疫染疫动物。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 以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据统计,世界上有300 多种),包括啮齿类动物(鼠类、旱獭等)、野 生食肉类动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 偶蹄类动物(黄羊、岩羊、马鹿等)、家养动物 (犬、猫、藏系绵羊等)。其中,最主要的传染 源是啮齿类动物。
整理课件
一、鼠疫病原学
鼠疫的致病菌为鼠疫菌,其分类学位置为细 菌域、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 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鼠疫耶尔森菌。 鼠疫菌在光学显微镜下为革兰染色阴性、 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菌体长 约1-2μm,宽0.5-0.7μm,有荚膜,无鞭毛, 无芽孢;基因组由一条环状染色体(约 4.6Mb)和3个质粒(pPCP1、pCD1、pMT1) 组成,含有4000多个编码序列和大量的插入 序列,具有高度的流动性。鼠疫菌最适生 长温度为28-30℃,最适pH值为6.9-7.1,对 高温和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
鼠疫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鼠疫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e38a32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b.png)
鼠疫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鼠疫(plague)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经鼠蚤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淋巴管与血管的急性出血性炎症坏死和严重的毒血症。
人被感染后,临床以急性淋巴炎最常见,其次是脓毒血症、肺炎、脑膜炎和皮肤型鼠疫。
【诊断提示】1.流行病学注意疫区生活史及接触史。
人群普遍高度易感。
2.临床表现潜伏期2~8d,常见有四种临床类型。
(1)腺型:骤起寒战、高热、头痛,很快发生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腹股沟,其次是腋下、颈部和颌下,多为单侧因剧痛而拒碰触。
肿大淋巴结坚实无波动,表面红肿,紧张或可压陷。
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嗜睡,烦躁不安,血压常降低,肝、脾大有压痛。
约1/4患者可有皮肤红斑,丘疹,发展成水疱、脓疱及溃疡,可结黑痂。
多数患者4~5d后淋巴结破溃或逐渐消散,溃破后伤口愈合较慢。
(2)肺型: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发绀,肺部有少许湿啰音或胸膜摩擦音。
X线显示支气管肺炎或融合性病变。
痰呈脓性、带血,含鼠疫杆菌。
(3)败血症型:亦称暴发型,全身中毒症状极重,常有高热、寒战、谵妄、昏迷、呼吸急促、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或出现中毒性休克。
皮肤黏膜出血,有鼻出血、呕血、便血与血尿。
病情进展异常迅猛,常于1~3d死亡。
(4)轻型:又称小鼠疫,发热轻,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见化脓。
多见于流行初、未期或预防接种者。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升高,尿中可出现蛋白及病理管型;大便内混有黏液和血,淋巴穿刺液、脓、痰、血、脑脊液涂片或细菌培养可获阳性结果。
血清学检查,可采用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及荧光抗体试验等。
【防治措施】1.严密隔离严密隔离,病室灭鼠、灭蚤,患者分泌物和排泄物彻底消毒。
医护人员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着"五紧"防护服,并做预防接种。
2.病原治疗链霉素,成人首次1g,以后2.0~4.0g/d,分4次肌注,2d后剂量减半,好转后改为0.5g,2~3次/d,疗程10~20d,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则可减量。
以鼠疫诊断治疗药物预防药为主落实好首诊医生责任制度
![以鼠疫诊断治疗药物预防药为主落实好首诊医生责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842364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f.png)
以鼠疫诊断治疗药物预防药为主落实好首诊医生责任制度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可以通过鼠类和跳蚤传播给人类。
在人类历史上,鼠疫曾多次爆发并造成大量的死亡。
为了预防鼠疫的传播,我们需要关注鼠疫的诊断、治疗药物和预防药物。
此外,落实好首诊医生责任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针对这些方面的一些建议。
首先是鼠疫的诊断。
鼠疫病情的早期诊断对于防止疾病的扩散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鼠疫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外周血液涂片、骨髓培养和血清抗体检测等。
在临床症状观察方面,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高热、淋巴结肿大和瘀点等临床表现。
外周血液涂片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诊断方法,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鼠疫杆菌。
骨髓培养可以用于无症状感染者或疑似骨髓感染者的诊断。
此外,血清抗体检测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
因此,医生应该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诊断方法,以提高鼠疫的早期诊断率。
其次是鼠疫的治疗药物。
对于鼠疫的治疗,目前采用的主要药物是链霉素和多西环素。
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并且已经证明对鼠疫杆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在使用药物治疗鼠疫时,首诊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药物过敏史等因素,以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反应和药物耐受性,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因此,医生应该具备对鼠疫治疗药物的了解,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另外,落实好首诊医生责任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诊医生作为患者就医的第一人,承担着在鼠疫疫情发生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责任。
因此,医生应该加强对鼠疫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对鼠疫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此外,在鼠疫疫情发生时,医生需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共同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并及时报告重大疫情。
通过落实好首诊医生责任制度,可以提高鼠疫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减少疫情的扩散和传播。
综上所述,鼠疫的诊断、治疗药物和预防药物是预防和控制鼠疫疫情的重要手段。
鼠疫的诊断标准治疗及预防
![鼠疫的诊断标准治疗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7a4c546cf524ccbff021841b.png)
鼠疫的诊断标准、治疗及预防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 诊断原则鼠疫的诊断需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 二) 诊断条件1. 流行病学线索患者发病前10 天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 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2. 临床表现突然发病, 高热, 白细胞剧增, 在未用抗菌药物( 青霉素无效) 情况下, 病情在24h 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1) 急性淋巴结炎, 肿胀, 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2) 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3) 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
(4) 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
(5) 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
(6) 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 其后逐渐隆起, 形成血性水泡, 周边呈灰黑色, 基底坚硬。
水泡破溃, 创面也呈灰黑色。
(7) 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浊浑。
3. 细菌培养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 咽部与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 分离到鼠疫耶尔森杆菌。
4. 被动血凝试验患者2次(间隔10天)采集血清,用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 三) 诊断标准1. 疑似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中的任何一项, 都可以诊断疑似病例。
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细菌培养分离到鼠疫耶尔森杆菌或被动血凝试验抗体检测呈 4 倍以上增长。
3. 隐性感染者有鼠疫流行病学线索, 没有明显的鼠疫临床表现, 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有PHA检测其血清出现1 : 40以上F1抗体滴度者。
4. 追溯诊断病例在有过鼠疫流行病学线索的人群中, 曾出现过鼠疫临床表现, 没接种过鼠疫菌苗,其血清经PHA检测出现1 : 40以上F1抗体滴度者。
5. 病型疑似或确诊病例,根据其临床上的特殊表现, 确定鼠疫的具体类型。
有临床表现(1)者,为腺型鼠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