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里安经典总结

合集下载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

1 市场〃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

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

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

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臵资源的各种方法。

2 预算约束〃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

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 。

它的斜率是-p1/p2 ,纵截距是m/p2 ,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

提高商品1 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 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臵。

3 偏好〃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边际替代率(MRS )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 1 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 的数量。

4 效用〃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方法。

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何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

〃由公式MRS= A x2/ A x仁-MU1/MU2 ,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 选择〃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笔记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笔记

微不雅笔记本书的核心章节:预算→偏好→效用→选择→需求→消费者残剩,市场需求→均衡→交换;技术→利润最大化,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厂商供应→行业供应→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第一章市场1.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彼此竞争的用途的科学。

——莱昂内尔·罗宾斯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2.微不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出产什么、怎样出产和为谁出产;研究领域是消费者理论,出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市场掉灵与当局作用理论;研究方法,除了无法回避的尺度阐发以外,主要是实证阐发,大量采用数学技术。

3.微不雅经济学的开展,我看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古典到马歇尔,瓦尔拉斯。

主要借助文字和图表,对供应(穆勒),需求(杰文斯),分配(克拉克),单个市场(马歇尔)和多个市场(瓦尔拉斯)的交换与价格决定等方面的问题作了开创性的研究。

第二个阶段,到希克斯和萨缪尔逊,主要运用微积分。

对消费者理论,出产者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等进行重塑和补充。

第三个阶段,到阿罗和德布鲁,主要运用调集论和线性模型,在效用函数理论,竞争均衡和最优性问题,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均衡,投入产出阐发和对策论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第四个阶段,到当前,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开展了交易费用,产权,非均衡,X效率,寻租,信息,次优,时机选择,资产订价,资产组合,跨时期阐发,整体阐发,和对偶阐发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方法,大大拓宽了传统的学科边界和应用领域。

4.但是,从亚当·斯密始于今,上下几百年,贯穿全部微不雅经济学(或者,经济学)的主题,我看却始终只是一个,那就是经济自由主义信条: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大量自由的、极端自利的,追逐最大利润和最大效用的个人的分散的活动,经由价格和竞争机制调节,会自动趋于和谐、有序、均衡,达到最正确效率状态。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对于这信条证明的日趋严密和简洁,就是微不雅经济学的日趋成熟和精确。

最新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

最新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

1市场·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

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

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

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方法。

2预算约束·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

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

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

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

3偏好·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边际替代率(MRS)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

4效用·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方法。

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何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全书完整经典总结含必备考点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全书完整经典总结含必备考点

微观经济学Chapter 3 偏好※ 无差异曲线类型→ 完全替代 / 完全互补 / 厌恶品(Bad )/ 中立品(Neutral )/ 餍足品(Satiation ) ※ 关于偏好的假设→ 单调性(越多越好) → MRS<0→ 平衡消费更优(大于某个特定效用的商品构成一个凸集)→ 121212((1),(1))(,)tx t x ty t y x x +-+-→ MRS 单调递减→ 无差异曲线是严格凸的→ 效用函数是严格拟凹的※ MRS 的涵义→ 只要交换比率不恰好等于MRS ,即: 预算约束曲线不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时,都存在进一步交换的动机====================================================================== Chapter 4效用 ※ 效用函数与偏好的关系→ 12121212(,)(,)(,)(,)x x y y u x x u y y ⇔> ※ 不同类型的效用函数→ 完全替代 / 完全互补 / 拟线性 / Cobb-Douglas→ 拟线性函数: (,)()u x y v x y =+(垂直平移得到一组无差异曲线) ※ 12MU MU MRS =- → 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不改变边际替代率====================================================================== Chapter 5 消费选择※ 最优消费选择的解的情况→ 内部解 V.S. 角点解→ 对于内部解: 必要条件为: 12P MRS P =-(即: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 → 对于角点解: 不需要满足相切的条件 → 无差异曲线严格凸 VS 非凸(即: 是否满足MRS 单调递减)→ 严格凸: 相切是充分条件 → 严格凹: 偏好极端消费(1220,/x x m P ==)→ 其他情况: 图形观察并求解※ 马歇尔需求函数→ 数学模型: max (,)u x y ..x y s t P x P y m += (拉格朗日乘数法)→ 马歇尔需求函数的形式: (,,)i i x y x x P P m =→ 完全替代 / 完全互补 / Cobb-Douglas / 拟线性※ 评价从量税和总额税→ 假设: 两种税收制度下得到同样的税收收入→ 两条预算约束线相交于从量税下的最优选择点→ 总额税使得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总是不差于从量税→ 只有当消费者偏好为完全互补时,两种税收制度可以达到的效用水平相等====================================================================== Chapter 6 需求※ 收入与需求的关系(位似偏好下的收入扩张曲线 / 恩格尔曲线)※ 拟线性偏好下的需求函数◆ 收入与需求的关系(1) 收入扩张曲线→ 三种情况(完全替代 / 完全互补 / Cobb-Douglas )→ 相同点: 收入扩张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的曲线→ 原因: 满足位似偏好(2) 恩格尔曲线(描述收入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三种情况(完全替代 / 完全互补 / Cobb-Douglas )→ 相同点: 从原点出发的直线→ 原因: 满足位似偏好→ 收入扩张曲线为直线 ⇔ 恩格尔曲线为直线(3) 位似偏好→ 定义: 效用函数为一次齐次的偏好→ 12121212(,)(,)(,)(,)x x y y tx tx ty ty ⇔(偏好取决于12x x )→ 性质: → 需求与收入保持同比例关系,即: x km =→ 需求的收入弹性为1,即: ln 1ln x m∂=∂ → 两种商品的需求量保持一定的比例◆ 拟线性偏好下的需求函数→ 数学模型: 1212max (,)()u x x v x x =+ 1122..s t Px P x m +=→ 最优消费选择: '*112()P v x P = → 结论: 1x 的需求与收入无关(仅针对超过某个特定值的收入水平适用)→ 举例: 1212(,)ln u x x x x =+(课本117页,注意: x 的需求量分两段,图示!!)→ 拟线性偏好下的收入扩张曲线为垂直的直线;恩格尔曲线有两段◆ 需求函数 V.S. 反需求函数→ 111()x x p = V .S 111()p p x =→ 反需求函数的涵义: 12||p p MRS =,若21p =,则1p 衡量了人们意愿为额外多消费商品1所支付的价格====================================================================== Chapter 7 显示偏好※ 显示偏好弱公理和显示偏好强公理(学会判断是否违背公理——表格法)※ 两种数量指数和两种价格指数(如何判断消费者状况是否改善)◆ 直接显示偏好 V .S 间接显示偏好→ 直接显示偏好: 11221122p x p x p y p y xy +≥+⇔ → 间接显示偏好: x y y z x z ⇒◆ 检验W ARP 和SARP→ 举例(课本127页和129页)◆ 数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帕氏 / 拉氏)(1) 数量指数→ 帕氏: 以t 期价格作为权重→ 表达式: 11221122t t t t q t b t b p x p x P p x p x +=+ → 112211221t t t t t b t bq P p x p x p x p x >⇒+>+ → t 期消费者状况比b 期改善了!! → 拉氏: 以b 期价格作为权重→ 表达式: 11221122b t b t q b b b b p x p x L p x p x +=+→ 112211221b t b t b b b b q L p x p x p x p x <⇒+<+ → t 期消费者状况比b 期恶化了!!(2) 价格指数→ 帕氏: 以t 期数量作为权重→ 11221122t t t t p b t b t p x p x P p x p x +=+→ 1122112211221122t t t t b b b b b t b t p b b b b p x p x P M p x p x p x p x p x p x +>=⇒+>++ → t 期消费者状况比b 期恶化了!!→ 拉氏: 以b 期数量作为权重→ 11221122t b b b p b b b b p x p x L p x p x +=+→ 1122112211221122t t t t t b t b t t t t p b b b b p x p x L M p x p x p x p x p x p x +><⇒+<++ → t 期消费者状况比b 期改善了!!================================================================== Chapter 8 Slutsky 方程※ 价格效应的分解(针对Slutsky 补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解)※ 两种Slutsky 方程(Slutsky 补偿和Hicks 补偿)→ 掌握: 两种补偿下的“替代效应是负的”的证明※ 两种需求函数(马歇尔需求函数 / 希克斯需求函数)※ 需求定律※ 两种税收制度的评价◆ 价格效应的分解(仅针对Slutsky 补偿)(1)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补偿: '111'()m m x p p -=-→ 替代效应: '111111(,')(,)s x x p m x p m ∆=-→ 收入效应: ''11111(,)(,')n x x p m x p m ∆=-(2) 举例(课本141页)(3) 特殊效用函数的价格效应→ 完全互补(替代效应为0;全部表现为收入效应)→ 完全替代(若消费对象发生变化,则收入效应为0,全部表现为替代效应)→ 拟线性需求函数(对于其中一种商品而言,只有替代效应,没有收入效应)◆ 两种Slutsky 方程(1) Slutsky 补偿下的Slutsky 方程 → 形式(课本157页)→ 推导:(2) Hicks 补偿下的Slutsky 方程→ 形式:→ 推导:(3) 证明“替代效应是负的”→ Hicks 补偿(相切于初始的无差异曲线)→ 利用MRS 递减→ Slutsky 补偿(绕着初始的消费束旋转)→ 利用显示偏好来证明 → Proof (课本155页)◆ 两种需求函数→ 马歇尔需求函数(未补偿的需求函数): 12,(,)x x p p m =→ 既反映了收入效应,也反映了替代效应→ 希克斯需求函数(补偿的需求函数): 12,(,)h h x x p p u =→ 只反映了替代效应◆ 需求定律→ 表述: 如果一种商品是正常品(需求随收入增加而增加,收入效应为正),则这种商品必定是一般品(需求随价格的上升而下降)→ 推论: 如果一种商品是吉芬商品(需求随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则这种商品必定是劣质品(需求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收入效应为负)◆ 两种税收制度的评价(1) 返税(在新的消费束的基础上进行补偿)→ 表达式: ()'''p t x y m tx ++=+→ 征税后的最优消费束落在了初始的预算约束上→ 结论: 征税使得消费者的状况恶化了!!(2) 补贴(征税但在旧的消费束上进行补偿)→ 表达式: 0()''p t x y m tx ++=+(其中0x 为征税前的最优消费束)→ 征税前的最优消费束落在了征税后的预算约束上→ 结论: 这种制度下消费者的状况改善了!!→原因: 征税后得到的税收为*tx ,而政府进行的补贴为0tx ;由于征税后有*0x x <,因此这种制度下,相当于政府对公众进行了补贴(3) 两种税收制度的图示(课本151页/ 153页)====================================================================== Chapter 9 买与卖(带有禀赋的分析)※ 带有禀赋的消费者选择(价格效应的三种分解)※ 带有禀赋的Slutsky 方程→ 解释在正的收入效应下,“吉芬商品”存在的原因※ 劳动供给模型(引入禀赋分析)→ 解释: 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 分析: 为什么加班费可以提高工作量,而工资水平的整体提高却不一定可以提高工作量◆ 带有禀赋的消费者选择(1)数学模型: 12max (,)u x x 11221122..s t p x p x p w p w +=+ (2)收入效应的三种分解和举例(课本180页 / 课本172页)(3)价格变化对不同角色个体的影响(买和卖的不同身份)→ 卖者 + 价格下降→ 若依旧保持卖方角色,则效用必定降低→ 若转换为买方角色,则效用的变化是未知的→ 究竟会不会转换为买方,这是无法一概而论的!!→ 卖者 + 价格上升→ 依旧保持卖方角色,且效用水平提高了!!→ 但卖的数量变化却是未知的!!→ 买者 + 价格下降→ 依旧保持买者角色,且效用水平提高了!!→ 但买的数量变化却是未知的!!→ 买者 + 价格上升→ 若依旧保持买方角色,则效用水平必定降低→ 若转换为卖方角色,则效用的变化是未知的→ 究竟会不会转换为卖方,这是无法一概而论的(图示卖者的选择 → 利用显示偏好)(课本165页)◆ 带有禀赋的Slutsky 方程→ 形式(课本181页)→ 推导→ 解释在正的收入效应下,“吉芬商品”存在的原因→ 当11w x >时(即: 作为商品1的净供应者),价格上升时,禀赋带来的正的收入效应可能占据主导地位,从而抵消了一般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劳动供给模型(引入禀赋分析)(1)预算约束: PC WR PC W R +=+ (其中/C M P =,M 为初始财富)→ 有时候把PC W R M W R +=+称作“隐性收入“ → 预算约束上的禀赋点为(,)C R (2)工资对劳动供给量的影响(分析工资对闲暇的影响)→ Slutsky 方程: ()R R substitution R R w m∆∆=+-∆∆ → 解释: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 当劳动供给水平较低时,即()R R -较小时,替代效应占了主导,此时工资上升,闲暇消费减少,从而劳动供给水平上升;但随着劳动供给的增加,闲暇的收入效应占据了主导,此时工资和劳动供给成了反向的关系(3)分析: 加班费可以提高工作量,而工资水平的整体提高却不一定可以提高工作量→ 加班费仅针对超过“最优选择”的工作量的劳动供给,因此只有替代效应,必然导致劳动供给水平上升→ 工资水平的整体提高会同时带来收入效应,因此工作量不一定提高→ 图形分析(课本178页)====================================================================== Chapter 10 跨时期选择※ 利率变化对借贷者的影响(Slutsky 方程分析 + 显示偏好)◆ 跨时期的预算约束(带禀赋的分析)(1) 跨时期预算约束: 221111C M C M r r+=+++(这里应采用实际利率) (2) 利率变化对借贷者的影响→ Slutsky 方程分析: 1111111()t s m c c c m c p p m∆∆∆=+-∆∆∆ (利率上升相当于第一期价格上升) → 利率变化对当期消费的影响取决于身份(借者或贷者)→ 若110m c -<(初始为借方)则利率提高后,借的数量减少,甚至可能变为贷方 → 若110m c ->(初始为贷方)则利率提高后,贷款数量的变化是未知的→ 定性分析(显示偏好)→ 贷方在利率升高时,依旧为贷方,且效用水平提高,但贷款数量变化未知 → 借方在利率降低时,依旧为借方,且效用水平提高,但贷款数量变化未知 → 图示(贷方 + 利率升高;课本188页)====================================================================== Chapter 11 资本市场※ 可耗竭资源的价格决定(石油)※ 何时砍树最佳?◆ 可耗竭资源的价格决定(石油)(1)石油价格如何随着年份而改变?→ 1(1)t t p r p +=+(2)什么决定了石油的当期价格?→ 0(1)T C p r =+ 其中C 为可替代资源的价格,T 为石油待到耗竭时所经历的年数 → 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 T 和C→ 当石油储量越多时,T 越大,石油价格就越低→ 可替代资源的价格越低,石油的价格也越低◆ 何时砍树最佳?(假设:树的增长率先快后慢)(1) 定性分析→ 当树的增长率与银行利率相等时,就是最佳的砍树时机→ 图示(课本210页)(2) 数学分析→ 假设: 连续利率支付→ 最佳砍树时机满足:砍伐时树的现值达到最大值→ 结论: 最佳砍树时机时,树的增长率与银行利率相等→ Proof :(课本214页)====================================================================== Chapter 12 不确定性※ 关于两个条件消费计划(contingent consumption plan )的最佳选择(最优保险量的决定)※ 分析: 在什么条件下,风险规避者也愿意进行投资?※ 解释:对于风险资产收益的征税为什么会提高最优投资水平?◆ 最优保险量的决定(1)预算约束→ 斜率的确定: 1gb C K C K K γγγγ∆=-=-∆-- 其中γ为每单位保险量的“保费”(2)期望效用函数(Expected Utility )→ 表达式: 12121122(,,,)()()u C C v C v C ππππ=+→ 独立性假设,即两个不确定状态下的消费决定不相互影响 → 正仿射变换(即: ()v u au b =+, 0a >)可以保持其性质,其他单调变换都不可以(3) 最优保险两的决定→ 假设: 风险规避(''()0v x <)+ 公平保费(γπ=) → 最优化条件: ()()11(1)g g b bv c c MRS v c c πγπγππ∂∂=-=-=-∂---∂ ()()g b g b g bv c v c c c W K W L K K c c γγ∂∂⇒=⇒=⇒-=-+-∂∂ K L ⇒= (即: 完全投保会是最优的选择!!)◆ 风险规避者的投资(1) 数学模型: ()(1)g g g W w x x r w xr =-++=+()(1)b b b W w x x r w xr =-++=+()()(1)()g b EU x u w xr u w xr ππ=++-+⇒ '()'()(1)'()g g b b EU x u w xr r u w xr r ππ=++-+⇒22''()''()(1)''()g g b b EU x u w xr r u w xr r ππ=++-+ → 假设: 风险规避 ⇒ ''()0EU x <(2)最佳投资水平的确定→ 先考虑'(0)EU→ '(0)'()[(1)]'()*g b EU u w r r u w e ππ=+-= 其中*e 为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若*0e ≤,则'(0)0EU ≤,此时最优的投资选择就是零投资!! 若*0e >,则'(0)0EU >,此时最优投资满足'(*)0EU x =→ 结论: 只要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大于0,即使是风险规避者也会选择一定量的投资!! → 两种情况下的图示(课本232页)(3)征税对最优投资量的影响→ 模型的修正: (1)g g r t r →-(1)b b r t r →- 最优投资量依旧满足: '(')EU x =→ 结论: *'1x x t =- (其中'x 为征税后的最优投资量,*x 前为征税前的最优投资量) → '*x x >,即: 征税提高了最优的投资量水平→ 原因: 征税在使得收益减少的同时,也使得损失有所减少;因此,随手一方面降低了预期的收益,另一方面也降低对了风险,因此刺激了投资量的增加====================================================================== Chapter 13 风险资产※ 无风险和有风险资产的选择模型※ 风险资产的市场均衡条件(CAPM )◆ 无风险和有风险资产的选择模型→ 投资组合的语气收益率: (1)x m f r xr x r =+- 222x m x σσ=其中m r 和f r 分别为风险资产(市场中所有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 “风险”和“收益”的选择模型:→ 预算约束: m fx x f m r r r r σσ-=+→ 风险的价格: m fmr r p σ-=→ 最优选择的条件: m fmr r p MRS σ-==→ 图示选择模型(课本239页)◆ 风险资产的市场均衡条件 (1)i β的定义cov(,)i m i mr r βσ== (how risky asset i is ) / (how risky the stock market is )(2) 风险调整cos ()m fi m i mi m f mr r t of risk risk adjustment p r r βσβσβσ---=-===-(3) 风险资产的均衡条件:→ 表述: 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所有资产都具有相同的回报率,即:()()i i m f j j m f r r r r r r ββ--=--→ 另一种表述方式: (选择无风险资产作为资产j )()()i i m f f f m f f r r r r r r r ββ--=--=()i f i m f r r r r β⇒=+-(4) 资本资产定价定理(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 )→ ()i f i m f r r r r β=+-(5) 市场的动态调整(从不均衡向均衡过渡)→10()i p p r E p -= 当()i f i m f r r r r β>+-时,会造成对资产i 的过度需求,从而推动0p 上升,这将造成i r 减小,直至满足CAPM 的等式======================================================================Chapter 14 消费者剩余※ 补偿变换(CV )和等价变换(EV ) ※ 拟线性偏好的特殊性◆ 补偿变换(CV )和等价变换(EV )(1) 概念对比→ 补偿变换: 在新的价格下,为了维持初始的效用水平,需要给予的收入补偿 → 等价变换: 在达到新的效用水平的前提下,为保持旧的价格所放弃的收入 (2) 数学表达式→ 补偿变换: *****12012(,,)(,,)CV e p p u e p p u =- → 等价变换:0000*12012(,,)(,,)EV e p p u e p p u =-→ CV 和EV 的差别从表达式而言,前者采用变化后的价格,后者采用变化前的价格(3) 举例(课本256页)◆ 拟线性偏好的性质(1212(,)()u x x v x x =+)(1)需求函数的性质: 1x 的需求与收入m 无关,仅与1p 和2p 有关 (2)消费者剩余: 111()CS v x p x =- → proof: (假设21p =,(0)0v =) 111111211111110()'()()x x CS P x dx p x p v x dx p x v x p x =-=-=-⎰⎰第二个等号成立是因为最优消费选择,需要满足112'()/v x p p =(3)CV EV CS ==∆ → proof: (假设价格从*1p 变化为^1p )→ 对于CV 有: ^^^***111111()()v x m CV p x v x m p x ++-=+-***^^^111111[()][()]CV v x p x v x p x ⇒=---注意: 由于1x 不存在收入效应,因此收入改变CV 并不会影响1x 的需求→ 对于EV 有: ***^^^111111()()v x m E p x v x m p x +--=+-***^^^111111[()][()]EV v x p x v x p x ⇒=---CV EV CS ⇒==∆→ 图形分析(课本255页)======================================================================Chapter 15 市场需求※ 需求的价格弹性(弹性与收入的关系)→ 解释: 为什么垄断企业只会选择在富有弹性的产量水平上生产 ※ 价格弹性为常数的需求函数 ※ 恩格尔加总→ 解释: 一组商品总是存在奢侈品和必需品 ※ 拉弗曲线→ 分析: 劳动供给的价格弹性满足什么条件时,当税率提高,税收总额反而减少?◆ 需求的价格弹性 (1)/ln /ln dq q dq p d qdp p dp q d pε=== (2)弹性与收入的关系→(1)Rq pε∂=+∂ →0||1Rpε∂>⇒<∂ →1(1)R p q ε∂=+∂ → 0||1R qε∂<⇒<∂→ 这个公式常用于求解利润最大化时企业的RMR q∂=∂ (3)解释: 为什么垄断企业只会选择在富有弹性的产量水平上生产?→ 若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由MR 可以知,垄断企业总是可以通过降低产量来实现更多的收入;另外,低产量也意味着较低的成本;因此,总的利润是增加的!!◆ 价格弹性为常数的需求函数 (1)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 q Ap ε= 或者 ln ln q p C ε=+(2)单位弹性(1ε=)的需求函数: Ap q=,或者pq A R ==(即: 收入恒为常数) → 性质:0R R q p∂∂==∂∂ (3)边际收益曲线的性质11(1)(1)||R MR p p kp q εε∂==+=-=∂(其中11||k ε=-)→在垂直距离上|||()|MR k p q =◆ 恩格尔加总 (1)等式:1i is η=∑(其中i s 为商品的消费份额占总收入的比例,i η为收入弹性)→ proof: 对预算收入i ip x m =∑两边关于m 求导(2)解释: 一组商品总是存在奢侈品和必需品 → 奢侈品(收入弹性大于1) V .S 必需品(收入弹性小于1)→ proof: 若都为奢侈品,则1i iis sη>=∑∑;都为必需品,则1i i i s s η<=∑∑◆ 拉弗曲线(1) 曲线涵义: 反映税收收入和税率之间的关系(2) 分析: 劳动供给的价格弹性满足什么条件,税率提高时,税收总额反而减少?→ 模型假设: 劳动需求曲线水平(dL w w =:);斜向上的劳动供给曲线: ()sL S w = → 总税收为: ()R twS w = 其中(1)w t w =-→ 税收收入随着税率提高而增加的条件: 2()'()0RwS w tw S w t∂=-<∂()1()1()11()()wdS w w dS w dS w w t t dw S w t dw S w t dw S t--⇒>⇒>⇒>→ ,1s w ttε->→ 结论: 当劳动供给的价格弹性超过某一个特定值的时候,税率的提高反而不利于税收总额的增加 → 由于税率较高时,1tt-较小(极端情况下,110t t t -=⇒=),此时较小的弹性就可以满足以上不等式的条件;因此税率不宜过高!!======================================================================Chapter 16 均衡※ 借贷市场均衡分析(考虑税率的影响)◆ 借贷市场均衡分析(考虑税率的影响) (1)借款和贷款的税率相同 → 结论: 税率不影响均衡时的贷款(或借款)的总量;但均衡的利率水平提高 → Proof :(数学模型) 不存在税收情况下: (*)(*)D r S r =若借款和贷款的税率都为t ,则在征收税收情况下有:((1)')((1)')D t r S t r -=- (注意: 借款和贷款都取决于税后利率)**(1)''1r r t r r t⇒=-⇒=-→ 税率的实际作用对于债权者是征税,对于债务者则是补贴 → 图形分析(课本304页)(2)借款和贷款的税率不同 → 数学模型: 假设对债务者(借款)的税率为b t ,对债权者(贷款)的税率为l t则税后利率有: ()(1)b b r q t r =- ()(1)l l r q t r =-()()11b l b lr q r q r t t ⇒==-- → 税收的净效果分析:1()()1bb l lt r q r q t -=- → 若1()()1bl b b l lt t t r q r q t ->⇒⇒>-(即: 贷款的税率高于借款)则税收的净效果为“向借款者征税”(这个跟直觉上的结论是相反的)→ 原因: 征税后的贷款(借款)总额降低了!!→ 若()()l b b l t t r q r q <⇒<(借款的税率高于贷款),则税收的净效果为“向贷款者征税”→ 原因: 征税后的贷款(借款)总额增加了!!======================================================================Chapter 17 拍卖※ 两类拍卖(个人价值拍卖 V .S 共同价值拍卖) ※ 四种拍卖方式(Bidding Rules )→ 分析: 是否实现两个目标(帕累托有效 + 拍卖者的收益最大化)◆ 两类拍卖→ 个人价值拍卖(private-value auction )→ 同一件商品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观价值(如: 艺术品等) → 共同价值拍卖(common-value auction ) → 同一件商品对于所有人的价值是一样的(如: 土地等)◆ 四种拍卖方式(Bidding Rules )(1) 英国式拍卖(从低价往高价叫价,价高者得)→ 满足帕累托最优;但不一定是收益最大化的→ 若拍卖者提供一个保留价格,则更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2) 荷兰式拍卖(从高价往低价叫价,价高者得)→ 不一定满足帕累托最优(竞标者可能在伺机行动时,出现错误判断) (3) 密封拍卖(sealed-bid auction )(价高者得,支付所写的金额)→ 不一定满足帕累托最优(竞标者可能出现错误的判断)(4) 集邮家拍卖 / 维克里拍卖(philatelist auction / Vickrey auction )→ 价高者得,但只需要支付次高者所填写的金额→ 实质: 英国式拍卖(必定是帕累托有效的,但拍卖者无法得到最大收益) → 分析: 每个竞标者都会暴露自己的真实保留价格→ proof: 假设竞标价格分别为1b 和2b ;真实的保留价格为1v 和2v则对于竞标者1的期望收益为: 1212Pr()[]b b v b >-⇒若12v b >则应尽可能最大化12Pr()b b >,故令11v b =(此时Pr=1)若12v b <,则应尽可能最小化12Pr()b b >,故依旧令11v b =(此时Pr=0)⇒在任何一种可能下,竞标者的最优选择都是11v b =,即: 暴露自己的真实保留价格;故这种拍卖方式是帕累托最优的⇒由于中标者只需要支付次高者所填写的金额,因此中标者保留了部分剩余;拍卖者的收益并没有实现最大化◆ 共同价值拍卖的最优策略→ 报价低于估价(即: 自己愿意支付的最大金额);当竞标者越多时,报价就应该越低 → 原因: Winner ’s Curse (中标者往往是因为高估了商品的价值)======================================================================Chapter 18 技术※ 生产函数(等产量线类比: 无差异曲线) ※ 不同规模报酬的生产函数的性质◆ 生产函数的性质(1)短期 / 长期 (是否存在固定投入要素) (2)两个假设→ 要素的边际产量(MP )递减→ 要素的技术替代率(TRS )递减⇔等产量线是严格凸的⇔生产函数是严格拟凹的 → 类似于: 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不同规模报酬的生产函数的性质→ 针对两种(多种)投入要素 → 规模报酬递增: 1212(,)(,)tf x x f tx tx > (要求1t >)→ 规模报酬不变: 1212(,)(,)tf x x f tx tx =→ 生产函数是一次齐次性的 → 针对一种投入要素 → 规模报酬不变: 生产函数是一条直线 Proof :()()()'()tf x f tx f x xf tx =−−−−→=关于t 求导1(0)0()'()()(1)t f f x xf x f x kx f x APx ==−−→=−−−→===→ 规模报酬递减: 生产函数是凸状的(不严格意义上,准确的说AP 递减)Proof: ()()()'()tf x f tx f x xf tx >−−−−→>关于t 求导1()()'()'()t f x f x xf x f x AP MP AP x=−−→>⇒>⇒>⇒↓→ 规模报酬递增: 生产函数是凹状的(AP 递增) → 三种不同的规模报酬的图像(单一投入要素)(课本329页)======================================================================Chapter 19 利润最大化(价格是外生的,选择最优产量和要素投入)※ 利润最大化的数学模型※ 利用“显示盈利”说明价格与产量的正向关系,要素需求和要素价格的反向关系 ※ 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函数的性质※关于最优产量是否存在的讨论(即: 是否存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选择问题)◆ 利润最大化的数学模型(1) 假设: 完全竞争产出市场和要素市场(产出价格和要素价格都是外生给定的) (2) 数学模型: 区分短期 V .S. 长期→ 短期: 121122max (,)pf x x w x w x -- → 长期: 121122max (,)pf x x w x w x --→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i i pMP w =(短期有一种要素需求是已知且恒定的) (3) 要素需求函数:→ 短期: 12(,,)i i x x p w x = (注: 与固定要素的价格无关,但与其使用量有关)→ 长期: 12(,,)i i x x p w w =(4)最优产量的确定(后面会具体分析) → 对于规模报酬递减的生产函数,最优产量可直接将要素需求带入生产函数求出 → 对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任意产量都为最优产量(因为利润始终为0) → 对于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不存在最优产量(生产越多越好)◆ 显示盈利(Revealed Profitability )(类比: 显示偏好)(1) Weak Axiom of Profit Maximization (WAPM ,弱利润最大化公理)→ 满足条件: (课本341页) → 若企业的决策总是满足W APM ,则企业的决策一定满足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2) 若厂商的选择满足W APM ,则可以推出: 11220p y w x w x ∆∆-∆∆-∆∆≥→ Proof (课本341页)(3) 解释: 价格与产量的正向关系;要素需求与要素价格的反向关系→ 价格与产量的正向关系令10w ∆=,20w ∆=,则0p y ∆∆≥→ 要素需求与要素价格的反向关系令20w ∆=,0p ∆=,则110w x ∆∆≤◆ 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的性质(1) 在完全竞争产出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假设下,利润始终为0→ 第一种证明方法(欧拉定理)121212*********1211122212(,)(,)(,)'(,)'(,)(,)'(,)'(,)t tf x x f tx tx f x x x f tx tx x f tx tx f x x x f x x x f x x ==−−−−→=+−−→=+关于t 求导由利润最大化的条件知: 1112'(,)w f x x P=2212'(,)w f x x P=112212121122(,)(,)0w x w x f x x Pf x x w x w x P Pπ⇒=+⇒=--= → 第二种证明方法(反证法) 假设: max 121122*(,)Pf x x w x w x ππ==--且: 121122121122'(,)()()(,)Pf tx tx w tx w tx tPf x x tw x tw x π=--=--(t ∀)'*()'*0t t ππππ⇒=∀⇒==都成立(2) 对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不存在某个最优产量使利润最大化→ 任何产量都可以使得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值: 零!!◆ 关于最优产量是否存在的讨论(即: 是否存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选择问题) (1) 只适用于规模报酬递减的生产函数→ 利用利润最大化的模型,求解出要素需求函数,带入生产函数,即可得到最优的产量选择→ 不适用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 → 任何产量都是“最优产量” → 始终都具有最大化的利润: 零! → 不适用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 → 不存在某个最优产量;利润水平可以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 → Proof: 假设存在某个最大化的利润水平 max 121122*(,)Pf x x w x w x ππ==-- 且: 121122121122'(,)()()(,)Pf tx tx w tx w tx tPf x x tw x tw x π=-->-- (1)t ∀>'*(1)t t ππ⇒>∀>又因为*'ππ≥(前者是最大化的利润水平),故**(1)t t ππ>∀>显然,这个不等式无解!! → 不存在最大化的利润水平!!(2) 解释: 为什么现实中很多企业都要进行扩大生产?→ 企业在初始成长初期,经历规模报酬递增,因此扩大产量可以增加利润水平 → 即使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企业,也可能进行扩大生产,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垄断能力,从而使产出价格不再是外生变量;另外一方面,随着企业生产的扩大,企业将经历规模报酬递减,此时最优的产量可能要求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3) 生产的决策→ 企业的决策可以分为以下两步骤:Step1: 根据产出市场的价格,确定最优产量→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由于长期均衡的利润为0,因此企业愿意供给任何水平的产量→ 在垄断市场下,企业根据MR MC =选择最优产量Step2: 根据选定的最优产量,以及要素市场的要素价格,企业选择合意的要素投入组合(目标: 成本最小化)======================================================================Chapter 20 成本最小化※ 成本最小化的数学模型(条件要素需求)※ 显示成本最小化(解释要素价格与条件要素需求之间的反向关系) ※ 不同规模报酬的生产函数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 短期成本函数 V .S 长期成本函数◆ 成本最小化的数学模型(针对长期生产函数)(1) 假设: 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要素价格是外生给定的)+ 给定企业的产量选择 (2) 成本最小化的条件(内部解): 1122MP w TRS MP w == → 图形特点: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类比: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3) 条件要素需求函数→ 形式: 11(,,)c ci i x x w w q =(产量是外生变量,与产出品的价格无关)→ 对比: 要素需求函数11(,,)i i x x w w p = (产出品的价格是外生变量)◆ 显示成本最小化(Revealed Cost Minimization )(类比: 显示偏好 / 显示盈利) (1) Weak Axiom of Cost Minimization (W ACM ,弱成本最小化公理)→ 满足条件: (课本353页)(2) 若厂商的选择满足W ACM ,则可以推出: 11220w x w x ∆∆+∆∆≤→ Proof (课本531页)。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重点整理(详细)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重点整理(详细)

第1章市场名词:1、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中得到说明外生变量:是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不能在模型体系中得到说明2、最优化原理与均衡原理最优化原理(理性选择): 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均衡原理: 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简答题:1、地方政府对公寓出租人征税,价格如何变化?靠近学校的公寓的出租数量如何变化?政府所征税款是否回转移给租赁人?•市场供给不受影响(在住房供给保持固定不变的假设下)•市场需求不受影响•因此竞争性市场均衡不受税收影响•价格和靠近学校的公寓的出租量也不会改变•出租人支付所有税款第2章预算约束名词:1、预算集、消费束与预算约束预算集:消费者所能负担的消费产品的集合叫预算集消费束:消费束包含x1单位产品1,x2单位产品2,一般用向量(x1, x2)表示当价格为(p1,p2),收入为m时能够负担的消费束的集合成为消费者的预算集预算约束:预算约束是预算集的上边界,预算约束方程为:p1x1 + p2x2 = m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相对价格、机会成本(消费商品1的机会成本)2、计价物:计价物是价格限定为1的商品,其他商品的价格通过同该商品的价格相比较来计量。

把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或收入限定为1,并适当调整其他商品的价格或收入不会改变预算集。

3、从量税、从价税与总额税从量税:单位商品征收t元从量税使价格从p增加到p+t从量补贴:单位商品补贴s元使价格从p减少到p-s从价税:单位商品征收t单位从价税会使所有的价格从p增加到(1+t)p,以t税率征收的从征税价税等价于对收入以税率t1+t从价补贴:单位商品补贴率是s,则实际价格是(1-s)p总额税或总额补贴:使预算线向内移动或向外移动——从量税与从价税使预算线转动4、食品券食品券:是指仅能够用来合法地交换食品的购物券5、数量折扣或数量处罚:预算约束线会弯曲(斜率改变)第3章偏好名词:1、偏好关系:比较两个不同的消费束x 和y:严格偏好: 相对于消费束y来说消费者更偏好消费束x。

范里安的重点总结笔记.doc

范里安的重点总结笔记.doc

范里安的重点总结笔记01.市场•模型/内生变量/外生变量•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买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竞争市场•均衡:即人们的行为不会有变化/均衡价格•比较静态学:两个静态均衡的比较•帕累托有效:帕累托改进:一般来说,帕累托效率与交易收益的分配没有多大关系,它只与交换的效率有关,即所有可能的交换是否都进行了/管制一般不会产生帕累托有效配置•差别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屋管制,竞争市场四种分配方法的比较•短期/长期02.预算约束•预算约束;消费束•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时可负担的起的消费束•复合商品:用美元来衡量•预算线:成本正好等于m的一系列商品束。

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也可以计量消费商品1的机会成本•当我们把价格中的一个限定为1时,我们把那种价格称为计价物(numeraire)价格。

此时其他价格变成以计价物价格衡量的realprice。

也可将m限定为1。

这种变化不会改变预算集•数量税;从价税;数量补贴;从价补贴;总额税;总额补贴;配给供应•P37例子:食品券计划•完全平衡的通胀不会改变任何人的预算集,因而也不会改变任何人的最佳选择03.偏好•我们把消费者选择的目标称为消费束•>表示严格偏好;~表示无差异;>=表示弱偏好•消费者偏好三条公理1:完备性公理:A>=B或B>=A或A~B2:反身性公理:A>=A3:传递性公理:A>=B,B>=C,则A>=C•无差异曲线;弱偏好集•表示不同偏好水平的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在无差异曲线上画箭头表明更受偏爱的商品束•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有固定斜率•完全互补品:以固定比例一起消费,无差异曲线呈L型•厌恶品:消费者不喜欢的商品,带来负效用•中性商品:无所谓有或无,不带来效用•餍足:对于消费者来说有那么一个极佳的消费束,就他自己的偏好而言,越接近这个消费束越好。

(完整版)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

(完整版)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

(完整版)范⾥安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1. 维克⾥拍卖定义:维克⾥拍卖的⽅式类似密封拍卖,但有⼀个重要区别:商品由报价最⾼的竞价⼈获得,但他只需要按第⼆⾼的报价⽀付。

换句话说,报价最⾼的投标⼈得到了拍卖商品,但是他不需要按照他⾃⾝的报价⽀付,⽽是按照报价第⼆⾼的⼈的报价⽀付。

特点:密封报、同时报价、价⾼者得、赢家⽀付次⾼价分析:我们分析⼀个只有两个投标⼈的特殊情形。

这两⼈的对商品的评价分别为 1v 和2v ,他们在纸条上写下的报价分别为1b 和2b 。

投标⼈1的期望收益为:如果21v >v ,最⼤化胜出的概率;也就是设置11v b =。

如果21v <v ,最⼩化胜出的概率;也就是设置11v b =。

任意情况,Telling the truth is best 。

2. 帕累托有效率如果可以找到⼀种配置,在其他⼈的境况没有变坏的情况下,的确能使⼀些⼈的境况变得更好⼀些,那么,这就叫做帕累托改进;如果⼀种配置⽅法存在帕累托改进,他就称为帕累托低效率;如果⼀种配置⽅法不存在任何的帕累托改进,他就称为帕累托有效率的。

3. 价格歧视,第⼀、⼆、三级价格歧视1.价格歧视:按不同价格销售不同单位产品的做法称为价格歧视 2.⼀、⼆、三级价格歧视:第⼀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企业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产量,⽽且这些价格可能因⼈⽽异。

这种价格歧视有时⼜称为完全价格歧视。

第⼆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企业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产量,但是购买相同数量的每个⼈⽀付价格是相同的。

因此,价格按购买数量制定,⽽不是因⼈⽽异。

最常见的情形是⼤宗购买时可以享受折扣。

第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企业的销售价格因⼈⽽异,但对于同⼀个⼈来说,每单位产品的售价是相同的。

这种价格歧视最常见。

例如:对⽼年⼈打折,对学⽣打折等。

4.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购买者的⽀付意愿减去购买者的实际⽀付量。

消费者剩余衡量了购买者⾃⼰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收益。

5. 显⽰偏好原理1.显⽰偏好:假定:(1)所有消费者的偏好都是严格凸性的,因此对于⼀个预算线来说都有且只有⼀个最优消费束。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笔记汇编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笔记汇编

1.市场--模型/内生变量/外生变量--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买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竞争市场--均衡:即人们的行为不会有变化/均衡价格--比较静态学:两个静态均衡的比较--帕累托有效:帕累托改进:一般来说,帕累托效率与交易收益的分配没有多大关系,它只与交换的效率有关,即所有可能的交换是否都进行了/管制一般不会产生帕累托有效配置--差别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屋管制,竞争市场四种分配方法的比较--短期/长期•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

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

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

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方法。

02.预算约束--预算约束;消费束--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时可负担的起的消费束--复合商品:用美元来衡量--预算线:成本正好等于m的一系列商品束。

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也可以计量消费商品1的机会成本--当我们把价格中的一个限定为1时,我们把那种价格称为计价物(numeraire)价格。

此时其他价格变成以计价物价格衡量的real price。

也可将m限定为1。

这种变化不会改变预算集--数量税;从价税;数量补贴;从价补贴;总额税;总额补贴;配给供应--P37例子:食品券计划--完全平衡的通胀不会改变任何人的预算集,因而也不会改变任何人的最佳选择•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汇编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汇编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I. Summary◆ Marginal analysis:1:Marginal magnitudes=tangent α=slope of TM 2:Average magnitudes=tangent β3: Total magnitude ..max 0F O C MM MIN −−−→=←−−− 4: AM ↑⇔MM >AM AM ↓⇔MM <AM 5: MM cuts AM at AM ’S max or min◆ Budget constraint and indifference curves:1122M P X P X m +=Vertical intersection:2mPBudget lines: slope=12PP -Horizontal intersection:1m pImposing a tax/giving a subsidy; changing income/price. X2 X1m/p m/p 1 X2Increasing priceIndifference curves: cannot cross each other. Following are some indifference cur ves.Utility function:121212()mv dx PMRS forgoodone mv dx P -===-m/p2m/p’1m/p1◆ Optimal choice: 12121122n n MV MD MVnP P Pn p x p x p x m==++= (Interior/boundary/kinkysolutions)Luxury goods: 21m∂>0 Normal goods:1mx ∂∂>0 Necessary goods :212m x ∂∂<0 Inferior goods:1x m∂∂<0 By incomePerfect complement:1 Ordinary Good Giffen GoodCobb-Douglas:X 1X 1Demand CurveP 1X 2X 1Income offer curveBudget linesb a b + 1P 1x 1Demand curveX 1=1P m b a a ⋅+ IX 1Engel curveX 2◆ Slutsky equationThe total effect =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 the income effect◆ EndowmentBudget line goes through endowment has a slope=12p p -mP X 1X *))*11x x x x ≥<*Y X Slutsky decomposition of Giffen goodY XSlutsky decomposition of inferior goodtax on x the budget ↓⇒Better-off by buy X sell↑⇒①worse-off ②as well-off③better-off by sell X buy Y◆ Market demandHorizontal summing up principleX 1X ω1Price offer curve with endowmentPQ 1Q 1*PQ 1Q 2*PQ 1Q 1* Q 1*+Q 2*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curve of slope ray of slope dq dp qpp p q q ⋅⋅⋅⋅==∆∆=ε Linear demand curve:◆ EquilibriumImposing taxPassing along the tax burden:The steeper the curve is, the more tax that side suffers1X X P X S R R STQ Q Q kp Rskd TP P Tp kd ksK TP P T KD R ==∆==-=∆=⇒+==∆=⇒+tax pay by consumerDead-weight loss2()1()11[1][1]()()()slopeMR slopedd AR dRq q dpdR MR p p dq q q AAR P q B εεε==⎡-⎤⎣⎦==+=-== )(q p q R AR == Elastic demand ε>1Inelastic demand ε<1 Unitary demand ε=1PRICE a tax pay bay producerAmount of taxrevenue: A+CP *✧ Marginal product: MPI =iQX ∂∂ ✧ Technical note of substitution: TRS ()211212dx MP x x dx MP =(slope of isoquants) ✧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 0.2I i Q QX X ∂∂>∂022<∂∂i X Q ✧ Returns to scales◆ Profit maximization and cost minimization✧ Profit:()2211212211,x x x x f P x x Y P ωωωωπ--⋅=--⋅= ✧ X be constant isoprofit lines: x p x ppy 1122ωωπ++=0111..max 1=-∂∂⋅=∂∂−−→−ωππx f p x CO F x (11111)max F O C W W PMP W MP MR MC X P ππ∂-=⇒=⇒=⇔=∂ ✧ If the firm is at its profit maximization condition, it must also be its costminimization conditionYXIsoquantsPerfect substitutionYXIsoquantsCobb-Douglasβαy Ax Q =Vertical intersection:22x ppωπ+Slope:11p ω学习-----好资料QXXQIsocost lines: c=112222cw x w x w +⨯⇒=-Tangency condition yields the optimal cost minimization point: -1122mp WTRS mp W ==-✓ Perfectcomplement:1211211211222121212,cos ()()()()()()cos [(.)()]()b ba b c a b a b a aa b a b a b b aa b a ba by y x x a b t yw w w y a x A a b b w w w y y x c w a a b bw w b a y t w w -++++-++++++====<===+XMP XO 2x x 2x 2 X学习-----好资料12,()()(y yx xa ba bTc FC VC QTC Q FC VCACQ Q==⎨⎬⎩⎭=+==+)()()(.)(.)()lim00limQ FCAVC QQ QDTC Q D AC Q d AVC QMC QDQ dQ dQacAVC LIMNC=+====+=+∞=+→ACQlimMCAVCQQ++→→=limlim⎰=q qMCqTC)()(✓Cobb-Douglas12121212,cos()min,y yx xa bw wt yb ww wca b====>⎧⎫=⎨⎬XMCA VCACyACA VCMC◆ Firm supply and industry supplyProducer’s surplusHorizontal summing up to get market suppuy cuveEconomic rent in essence the same as producer ’s behavior.◆ Monopoly and monopoly behaviorSet MR(y)⇒1()(1)()1()1x x MC p y m cy markupofmc AR y εε⨯-=⇒=-Imposing a taxQP P P Q市场1 市场2 总市场 1P 1D 22D 11 Price discrimination (market segment)﹗Pay attention to the situation that doesn ’t allow market segment ⇒first add up DD, then derive MR curve1122121212112212121222()()()()()()11()()11(1)(1)()1()1()()1()MR Q MR Q MR Q MC Q Q Q Q M Q P Q M CQ P P P Q Q P P Q Q Q εεεεεε====+=-=⇒-=-⇒<⇔>-◆ OligopolyQuantity leadership (stackelberg model) Example: p(y 1+y 2)=a-b(y 1+y 2) both firms: C=0ba y y y by ay by y by ay by y y yb a y y 2;0)()]([1221121,211211211max 21==⇒-+--+-=+-=π ba y y y by ay by y by ay by y y yb a y y 2;0)()]([2121222,212222212max 21==⇒-+--+-=+-=πYXYX国家AX国家BPrice leadership:Example: D(p)=a-b*p, c MC y MC cy y c y y c ====1221112222,,)(,2)( Firm 2 will set y 2=p then firm one ’s supply y 1=a-bp-p=a- (b+1) p Max[a-(b+1)]p-[a-(b+1)p]cBertrand price competition: p=mcCournot modes of puantity xompetition Example:p(q)=a-bq both firms C=q.c Equilibrium:21222122()339mod ()():.23284profitforeach totalprofit a c a c a c Y y p b bcartel ela c a c a c a c epuilibrium y y pb b b -+-====-+--====Cartel model Equilibrium:2,421c a p b c a y y +=-== Total profit=bc a b c a 4)(28)(22-=⋅-International tradeE →G : Contribution of tradeG →E : Contribution of specializationYXVW◆ ExchangeEdgeworth-Box✓ Completive equilibrium monopoly equilibrium1市场•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_拍卖_范里安总结

_拍卖_范里安总结

为什么使用保守价格?
? 在没有保守价格的情况下,竞标获胜者 的价格可能为$20, $21, $21 和$50 ,每 种出现的概率为1/4。
? 在没有保守价格的情况下,卖者的预期 收益为: ($20 + $21 + $21 + $50)/4 = $28
为什么使用保守价格?
? 设定一个保守价格$50。
计误差。 ? 假如每个报价都是真实估价, 那么竞拍获
胜者将是估计误差 ?i最大的那个人。
– 因此真实报价竞拍获胜者平均来说支
付了竞拍品真实价值 v 更多的成本报价拍卖
? 竞价者1的预期收益为:
(v1 ? b2) Pr(b1 ? b2).
? 如何最大化上式? – 假如v1 > b2, 那么最大化获胜概率。使得竞 价 b1 = v1。 – 假如v1 < b2, 那么最小化获胜概率 ; 使得竞 价 b1 = v1.
? 在两种情况下, 真实报估价 是最好的选择。
拍卖设计
? 帕累托效率: – 物品必须卖给对其估价最高的竞拍者。
? 什么样的拍卖是帕累托效率的?
拍卖与效率
? 没有保守价格的英式拍卖是有效率的, 因为假如一个对拍卖品有着低的估值的 竞拍者要买,对其有更高估值的竞拍者 会出更高的竞价。
拍卖与效率
? 有保守价格的英式拍卖不一定是有效率 的,因为假如保守价格设在最高估价之 上,那么不会成交,也不会有交易所得 效用。
第二价格密封报价拍卖
? 由于对每个竞拍者来说报出自己的估价 是最好的,因此竞拍者估价最高的获得 竞拍。
? 因此第二价格密封报价拍卖是帕累托有 效率的。
公开喊价拍卖
? 竞拍品对于每一个潜在的买者来说有相 同的价值。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大纲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大纲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知识点归纳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复习大纲2、Budget ConstraintDescribe budget constraint– Algebra :x y P X P Y I +=B(p 1, … , p n , m ) ={ (x 1, … , x n ) | x 1 0, … , x n0 and p 1x 1+ … + p n x nm }– Graph :Describe changes in budget constraintGovernment programs and budget constraints Non-linear budget lines上图是基本的,税收和补贴、Quantity Discount ,Quantity Penalty ,One Price Negative The Food Stamp Program ,Uniform Ad Valorem Sales Taxes ,都可以看做商品价格或收入发生变动,从而预算线斜率,截距发生变动。

3. Preferences●Describe preferences:strict preference; indifference; weak preference●三大公理:完备性,反身性,传递性●Indifference curves (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形状很多:良好性状的、完全互补、完全替代等。

●Well-behaved preferences:Monotonicity(单调性): More of any commodity is always preferred (i.e. no satiation and every commodity is a good).Convexity (凸性):Mixtures of bundles are (at least weakly) preferred to the bundles themselves.●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边际替代率)M R S=d x2/d x1,大概讲就是为放弃一单位x1,需要多少单位x2补偿以保持相同效用。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Good2
Perfect substitutes:
X2
Budget lines Income offer curve X1
Good1
I Engel Curve
1
Slope=
P1
X1
X2
P1
Budget lines
Price offer curve X1
Cobb-Douglas:
X2
Income offer curve
ω1
X1
Price offer curve with endowment
Market demand
Horizontal summing up principle
P
P
P
Q1*
Q1
Q2*
Q1
Q1* Q1*+Q2*
Q1
q p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q p

q dp
The steeper the curve is, the more tax that side suffers Q X Q1 Q T
kp Rs
PP
PX
Tp
kd T kd ks

tax pay by consumer
PX
PR
TR

KST KD RS

Income offer curve
Budget lines
Perfect complement
Good2
Good1
Price offer curve
Giffen Good
I Engel Curve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整理总结.docx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整理总结.docx

•生产理论Production Theory生产函数:常见的形式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对于其的应用,与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不仅如此,若,则为规模报酬递增、若,则为规模报酬不变、若,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表示资本固定、劳动可变的生产要素。

劳动一般视为短期生产的变动因素、资本一般视为长期生产的变动因素。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边际产量:?o??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微观经济学整理总结(by Ray)上图解说重要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三者关系:见图(只要边际产量为正,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零,总产量最大)应用:第II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两种可变成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类比无差异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在某种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一一类比需求的边际替代率一?一(表示用劳动替代资本)显然,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改点斜率的绝对值。

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重要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K律。

最后整理得:L 等成本线:既定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假定要素市场上既定的劳动价格即工资率为,既定的资本价格即利息率为,丿商既定的成本支出为。

K???k则,。

进一步可得,?? ???? ????—―。

由此得出等成本线。

11 \上?.??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类比供求均衡•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在均衡点,有:一,进一步还有------------这表示: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

【通用】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doc

【通用】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doc

1市场·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

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

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

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方法。

2预算约束·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

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

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

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

3偏好·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边际替代率(MRS)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

4效用·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方法。

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何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

微观经济现代观点 范里安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现代观点 范里安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保留价格:把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称为他或她的保留价格。

保留价格是人们愿意接受的、购买有关商品的最高价格。

换句话说,一个人的保留价格是他对于买或不买有关商品并不在乎的价格。

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需要的、并能买得起的最佳物品。

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垄断:市场被某一产品的单一卖主所支配的情况就是人们所说的垄断。

帕累托改进:如果可以找到一种配制方法,在其他人的境况没有变坏的情况下,的确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这里就存在帕累托改进。

比较静态学: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2、预算约束:消费者花在所有商品上的货币支出不能超过消费者的收入的关系式称为预算约束。

预算约束的表示公式:p1 x1 +p2 x2 ≤m ;p1 x1 +x2 ≤m预算线:消费者花费在商品1和商品2的货币支出总数p1 x1 +p2 x2正好等于消费者收入m的一系列消费束称为预算线。

预算集:消费者花费在商品1和商品2的货币支出总数p1 x1 +p2 x2少于或等于消费者收入m的一系列消费束称为预算集。

p1 x1 +p2 x2 ≤m数量税(从量税):对每单位商品所征收的税,即消费者每消费一单位商品要支付一定的税。

常见的例子是汽油征税。

从价税:对商品按价格所征收的税,即消费者每消费一元钱的商品要支付一定的税。

常见的例子是消费税(如汽车、住房、名烟、名酒等高档消费)。

严格偏好:3、严格偏好:在消费束(X1,X2)和(Y1,Y2)都可以得到的情况下,消费者肯定选择消费(X1,X2)而不消费(Y1,Y2),我们就说(X1,X2)严格偏好于(Y1,Y2)。

(X1,X2)(Y1,Y2)无差异:如果消费束(X1,X2),(Y1,Y2)对于消费者来说获得的满足程度是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二个消费束对消费者是无差异的,(X1,X2)~(Y1,Y2)。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讲义整理整理版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讲义整理整理版

信息不对称的 表现:逆向选 择、道德风险、 敲竹杠
解决信息不对 称的方法:政 府干预、市场 机制、信息披 露
0
0
0
0
1
2
3
4
逆向选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市场参与者可能会做出不利于市场 的选择
道德风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市场参与者可能会采取不道德的行 为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影响:可能 导致市场失灵,影响市场效率
格,实现利润最大化。
边际收益:生产者增加一 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收益。
边际成本:生产者增加一 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利润最大化:生产者通过 调整生产数量和生产要素 组合,使得边际收益等于 边际成本,实现利润最大
化。
生产者行为理论 概述
市场均衡:供需 平衡、价格决定
生产者决策:成 本最小化、利润
最大化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状态
效用函数:表示消费者从消费商品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从消费增加的商品中获得的满足程度逐渐减少 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效用等于价格除 以收入
消费者行为理 论概述
消费者行为对 市场价格的影

势原理
米尔顿·弗里德曼: 《资本主义与自
由》,提出货币主 义经济学
卡尔·马克思:《资本 论》,提出剩余价值理

保罗·萨缪尔森: 《经济学》,提出 新古典综合派经济

范里安是美国著 名经济学家,曾 任教于麻省理工 学院、加州大学 伯克利分校等知
名学府
他是现代微观经 济学的奠基人之 一,对价格理论、 博弈论、信息经 济学等领域做出
争等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金融学考研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重点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金融学考研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重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Chapter one:Introduction一、资源的稀缺性与合理配置对于消费者和厂商等微观个体来说,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产生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并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市场的竞争程度决定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经济理论或模型的实质微观经济学是实证经济学,它的绝大多数理论和模型都是对微观活动的客观描述,或者是对现实经济观察所做的解释。

由现实抽离出理论,然后再用理论对现实做出解释与分析,这就是经济理论的实质。

不同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对经济现象所做的不同的抽离和解释。

理论模型(model )经济现实(reality )抽离过程验证解释理论从实际中产生实际对理论的验证三、经济理论模型的三个标准任何一个经济学理论模型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标准:(一)要足够简化(no redundant assumption )指假设的必要性。

假设越少模型的适用面越宽。

足够简化还意味着应当使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来解释和说明实际问题,应当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将简基本假设经济变量函数关系均衡分析经济环境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经济现象单的问题复杂化。

应当正确看待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熟练的运用三种经济学语言。

(二)内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这是对理论模型的基本要求,即在一种假设下只能有一种结论。

比如根据特定假设建立的模型只能有唯一的均衡(比如供求模型);在比较静态分析中,一个变量的变化也只能产生一种结果。

内在一致性保证经济学的科学性,而假设的存在决定了理论模型的局限性。

经济学家有几只手?(三)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relevance)经济学不是理论游戏,任何经济学模型都应当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方面曾经有关于经济学本土化问题的讨论。

争论的核心在于经济学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因此能不能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的问题。

第垄断行为范里安总结

第垄断行为范里安总结



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与产品的边际成本相同时, 厂商利润达到最大。

市场 1 p1(y1) p1(y1*) p2(y2*) MC
市场 2
p2(y2)
MC
y1*
MR1(y1)
y1
y2*
MR2(y2)
y2
MR1(y1*) = MR2(y2*) = MC
在哪个市场垄断厂商会设定一个更高的
价格?
三类价格歧视
第二十五章垄断行为主要要点价格歧视差别的类型三类价格歧视定价的计算搭售定价的计算两部制定价的计算垄断竞争产品差异化垄断价格如何形成
第二十五章 垄断行为
主要要点
价格歧视(差别)的类型 三类价格歧视定价的计算 搭售定价的计算
两部制定价的计算
垄断竞争
产品差异化
垄断价格如何形成?
垄断竞争在自由进入方面的重要特征: ① 在位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将向内移动, 因为当更多厂商进入这个行业时,在每一 个价格水平上,他将出售较少单位的产品。
② 当更多的厂商生产越来越多的类似产品 时,一家既定厂商的需求曲线将变得更有 弹性,使得在位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左 变动,并变得更为平坦。
只要厂商预期能获得利润,他们就继续进入 该行业,那么,最终的均衡就必须满足下面 的三个条件: 1、每家厂商都在按它的需求曲线上的价格 和产量组合出售产品。 2、给定它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每家厂商都 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3、新厂商的进入使每家厂商的利润降零。
激励 激励 不相容 相容
典型例题:
I:P=16-2X, II:P=20-X, MC=0 求垄断厂商的最优销售—定价方案。
习题1 : 某产品市场有一个垄断厂商及5个消费者。第1 和第2个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需求函数都为P=20Q;其余3个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需求函数都为 P=16-2Q。垄断厂商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0 。如果垄断厂商实施第二级价格歧视,求垄断 厂商的最优销售—定价方案、厂商总利润及每 个消费者净剩余。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范里安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名词解释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这种现象称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由边际技术递减规律决定的。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价格效应: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食品的支出部分将下降;用于住宅和衣服方面的支出将基本保持不变;而用于其他商品的支出会增加。

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X=f (I)。

保留价格:是指买方或卖方所能接受的最高价格。

消费者为获取一件商品所愿支付的最高价格,或者使消费者消费或不消费刚好无差异的那个价格。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对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

无差异曲线符合这样一个要求:如果听任消费者对曲线上的点作选择,那么,所有的点对他都是同样可取的,因为任一点所代表的组合给他所带来的满足都是无差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市场• 模型/内生变量/外生变量• 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买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 竞争市场• 均衡:即人们的行为不会有变化/均衡价格• 比较静态学:两个静态均衡的比较• 帕累托有效:帕累托改进:一般来说,帕累托效率与交易收益的分配没有多大关系,它只与交换的效率有关,即所有可能的交换是否都进行了/管制一般不会产生帕累托有效配置• 差别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屋管制,竞争市场四种分配方法的比较• 短期/长期02.预算约束• 预算约束;消费束• 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时可负担的起的消费束• 复合商品:用美元来衡量• 预算线:成本正好等于m的一系列商品束。

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也可以计量消费商品1的机会成本• 当我们把价格中的一个限定为1时,我们把那种价格称为计价物(numeraire)价格。

此时其他价格变成以计价物价格衡量的real price。

也可将m限定为1。

这种变化不会改变预算集• 数量税;从价税;数量补贴;从价补贴;总额税;总额补贴;配给供应• P37例子:食品券计划• 完全平衡的通胀不会改变任何人的预算集,因而也不会改变任何人的最佳选择03.偏好• 我们把消费者选择的目标称为消费束• >表示严格偏好;~表示无差异;>=表示弱偏好• 消费者偏好三条公理1:完备性公理:A>=B或B>=A或A~B2:反身性公理:A>=A3:传递性公理:A>=B,B>=C,则A>=C• 无差异曲线;弱偏好集• 表示不同偏好水平的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在无差异曲线上画箭头表明更受偏爱的商品束• 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有固定斜率• 完全互补品:以固定比例一起消费,无差异曲线呈L型• 厌恶品:消费者不喜欢的商品,带来负效用• 中性商品:无所谓有或无,不带来效用• 餍足:对于消费者来说有那么一个极佳的消费束,就他自己的偏好而言,越接近这个消费束越好。

该点即为餍足点或极佳点• 离散商品:一种只能以整数量获得的商品,是否强调其离散性取决于我们的应用• 良好性状无差异曲线:1.单调性(多多益善):意味着斜率为负2.凸性: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爱x1,x2)~(y1,y2),0=<t=<1,则[tx1+(1-t)y1,tx2+(1-t)y2]>=(x1,x2)凸状集;严格凸状• 边际替(MRS):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可以测量人们的边际支付意愿• 边际替代率测量商品2的数量• 你应付多少取决于商品价格,你愿付多少取决于偏好而非价格。

最终购买一个商品,实际支付多少取决于你对该商品的偏好以及你面临的价格。

为获得一小部分额外商品,你愿意支付多少只取决于你的偏好• 无差异曲线展示了一个递减的边际替代率04.效用• 效用函数:是为每个可能的消费束指派一个数字,使得指派给受较多偏好的消费束的数字大于指派给受较少偏好的消费束的数字的办法。

效用指派的惟一重要特征在于它对商品束进行的排列。

数值只在排列时有意义,它们之间的差额无关紧要(序数效用)• 单调变换:是以保持数字次序不变的方式将一组数字变换成另一组数字的方法。

这种变换是在u1>u2隐含着f(u1)>f(u2)的意义上以保持数字次序不变的方式进行的。

本质上和单调函数是同一回事• 单调函数的变动率总是正的,意味着单调函数的图形总在正的斜率• 一个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还是一个效用函数,这个效用函数代表的偏好与原效用函数所代表的偏好相同• 基数效用理论对效用数值赋予了重要意义• 典型的无差异曲线满足x1*x2=k• 在数学上使得u(x1,x2)等于一个常数的所有(x1,x2)的集合称作水平集合• 完全替代效用:u(x1,x2)=ax1+bx2• 完全互补:u(x1,x2)=min{ax1,bx2}• 拟线性偏好:k=v(x1)+x2;对商品2是线性的• 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的各种不同表示方法• 一个认别由不同效用函数表示的同一偏好的方法:计算边际替代率是否相同即可(单调变换不可能改变边际替代率)05.选择• 最优;内部最优;边界最优• 在通常情况下,相切仅仅是最优选择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在凸形偏好下是充要条件)• 无论何时,只要边际替代率与价格比率不相同,消费者必定不处在最优选择上• 需求束:一定价格和收入水平下的商品1和商品2的最优选择• 需求函数就是将最优选择与不同的价格和收入联系起来的函数• 凹形偏好的最优选择永远是边界选择• 柯布-道格拉斯消费函数花费在每种商品的钱是由指数确定的收入固定份额• 估计效用函数• 价格并不是随意数,它反映了人们对边际物品的评价,它度量人们恰好愿意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 税收类型的选择06.需求• 需求函数刻画的是每种商品的作为消费者面临的价格和收入的函数的最优消费数量• 比较静态:只考虑最终的均衡选择而不涉及其调整过程• 正常商品;低档商品(一种商品是否低档取决于我们所考察的收入水平);奢侈品/必需品/普通商品/吉芬商品• 当我们将预算线平行的向外移动时,我们可以把一连串的需求束连接起来,从而就构成了收入提供曲线或收入扩展线• 恩格尔曲线(自收入提供曲线推导而来)表示的是在所有的价格保持不变时,需求如何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情况• 注意几个特殊效用函数的收入提供曲线与恩格尔曲线• 相似偏好:如果(x1,x2)>=(y1,y2),则对于正值的t,(tx1,tx2)>=(ty1,ty2);完全替代,完全互补和柯道偏好都是相似偏好• 若偏好是拟线性的,我们有时就说商品1有零收入效应• 价格变动在相当程度上很象收入变动。

即使货币收入不变,价格的变动也会使购买力变动,从而引起需求变化• 价格提供曲线代表了商品1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所需求的商品束,由此导出需求曲线• 使消费者消费或不消费商品刚好无差异的那个价格叫做保留价格• 在每个场合,保留价格都是导致消费者作出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必须的那个效用增量的度量。

不太严格的说,保留价格测度的是同商品1不同消费水平相关联的边际效用。

我们所做的边际效用递减隐合着r1>r2>r3>……• 总替代品/总互补品• 反需求曲线度量的是为了使消费者选择这个消费水平,商品所必须具有的那个价格• 边际替代率也可以看成边际支付意愿的测度07.显示偏好• p1x1+p2x2>=p1y1+p2y2,且(x1,x2)不同于(y1,y2),则称前者为后者的直接显示偏好• 显示偏好原理:设(x1,x2)是价格在(p1,p2)时被选择的商品束,(y1,y2)是使得p1x1+p2x2>=p1y1+p2y2的另一个商品束。

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消费者总是在他能够购买的商品束中选择他最偏好的商品束,则我们一定有(x1,x2)>(y1,y2)• 只有消费者是选择他所能购买的最好的商品束,显示偏好才隐含偏好了• 设X是Y的直接显示偏好,Y是Z的直接显示偏好,则称X为Z的间接显示偏好• 如果X是Y的直接显示偏好,又是间接显示偏好,则说X是Y的显示偏好• 恢复偏好——找到无差异曲线• 显示偏好弱公理(WARP):如果X是Y的直接显示偏好,且X不同于Y,则Y就不可能是X的直接显示偏好• 显示偏好强公理(SARP):如果X是Y的显示偏好(直接或间接),且X不同于Y,则Y就不可能是X的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 如果我们用基期价格作为权数,则我们得到的那种数量指数就叫拉斯贝耶斯指数;如果用t时期价格作为权数,则我们得到的那种数量指数叫做帕舍指数• 一个总支出变动的新指数M:t时期总支出对基期总支出的比率• 如果拉氏指数小于M,则t时期状况好;若帕氏指数大于M,则b时期状况好 (P166)• 在价格指数的场合下,重要的不是指数大于1还是小于1,而是大于还是小于支出指数• 指数化:支付的数量取决于某种价格指数生活费用指数的变动08.斯拉茨基方程• 吉芬商品:价格下降,需求减少。

它是低档商品,而且非常低档• 由于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变化称作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有时候叫补偿的需求变动);由于具有了更高的购买力而引起的需求变化称作收入效应• 斯拉茨基替代效应表达式见P175 收入效应表达式见P176• 收入效应的符号因goods和bads而不同,但替代效应总是负的(与价格变化方向相反)• 斯拉茨基恒等式:需求的总变动=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用变化率表示的斯拉茨基恒等式• 一个追求最优化的消费者作出的选择一定满足SARP• 需求法则: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一定随价格的上升而下降• 拟线性偏好的零收入效应:收入变动不影响商品1的需求• 斯勒茨基替代效应给予消费者足够货币使他刚好能回到原来的消费水平;希克斯替代效应则给予消费者刚好足够的货币以使他能回到他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去• 斯拉茨基方程的微分形式P19309.购买和销售• 商品总需求是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实际最终消费的数量。

商品的净需求是消费者最终拥有的商品量(总需求)同初始商品禀赋之间的差额• 净购买者或净需求者;净销售者或净供给者• 禀赋束总是在预算线上的• 预算线经过禀赋点且斜率为-p1/p2• 禀赋的变动相当于预算线平行移动;相对价格的变动相当于预算线绕禀赋点转动• 消费者出售的商品价格下降,仍出售,福利必降低• 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上升,仍购买,福利必降低• 消费者出售的商品价格上升,则必仍出售• 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下降,则必仍购买• 需求的总变动=替代效应引起的变动+普通收入效应引起的变动+禀赋收入效应引起的变动• 禀赋的收入效应=价格变动时的收入变动X收入变动时的需求变动• 经济学家常把工资率称为闲暇的机会成本• 消费者的非劳动收入,完全收入或隐含收入,评定的收入• 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加班工资毫无疑问使劳动供给增加,而对全部工作时间付更高的工资却是一种模棱两可的结果10.跨时期选择• 波洛尼厄斯点:消费者既不是借款者也不是贷款者• 现值/未来值• 如果某人是一个贷款者且利率上升,那么他就会仍然是一个贷款者;如果某人是一个借款者且利率下降,那么他就会仍然是一个借款者• 实际利率通常被看作是现行的利率减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如果消费的现值等于收入的现值,那么消费计划是可行的• 如果消费者能够按固定利率进行借贷,那么消费者就会始终偏好具有较高现值的收入型式,而不是偏好较低现值的收入型式• 现值是把收入流折算成今天的美元的惟一正确的办法• 证券/债券/息票/到期日/面值/终身年金/税后利率(1-t)r• 分期偿还贷款的真实利率11.资产市场• 提供货币流的资产叫金融资产• 购买一定量的某种资产和出售一定量的另一种资产以实现确定的报酬叫做无风险的套利或短期套利• 在均衡中不存在套利的机会是表述均衡条件的另一种说法,我们把这种均衡条件叫做无套利条件• 资产的流动性/暗含租金率/消费报酬/增值• 资产报酬:1.股息报酬或利息报酬;2.资本利得• 可耗竭资源现行价格的计算• 当森林的增长率恰好等于利率时就是砍伐森林的最佳时机12.不确定性• 预期效用函数:或者也叫冯•诺依曼-摩根斯顿效用函数• 如果一个效用函数v(u)可以写成形式v(u)=au+b,其中a>0,我们就说这个函数是一个正仿射变换;经济学家说惟一适于仿射变换的是预期效用函数• 人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计划作出的选择将独立于他们在另一种自然状态中所做出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