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与史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科研中最基本的要素。史料是历史的载体,是历史教学和科研的出发点,离开了史料也就无所谓历史的存在。“课堂中使用史料的核心意义如下,由于学生不能尽是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还应该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而这涉及了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①]

目前对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和运用已经有了较为彻底的研究。但是总的来看,目前对此的研究侧重于史料的选择和局限于使用史料教学的意义探讨,而没有进一步深入到史

料的编辑、呈现以及叙述等方面。如龚爱琴的《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05年第2期)、杜奎英的《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课程教材改革》2005年10月)、何珏的《课改背景下史料教学作用新探》(《政史地教学》2004年10月)、

(《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10月)等。选择材料固然重要,但再好的材料也是需要经过教学中的呈现和解析,才能够实现其最终的意义。因此进一步深入到史料教学中史料的具体编辑过程、呈现过程的探讨和研究,实具有极其重要之意义。

史料逐步展现的过程。史料的呈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史料呈现的形式和史料呈现的顺序。

由于史料载体的多样性,使得史料的呈现也多样化。根据史料载体的类型,我们可将史料呈现形式分为图片型、文字型、影视型和实物型。图片型史料包含诸如照片、图表、表格等,这种类型的史料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其便利之处就是能够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等能力。这种类型材料的弊端之处就是难以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影视型材料和实物型材料也有相似的特点。文字型的史料比较抽象化,难以吸引学生兴趣,但却能“逼迫”学生开动脑筋,调动其逻辑思维进行思考,找出其中的关联和主旨所在。关于材料的呈现顺序,目前国内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而国外的研究则相对先进一点。如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的弗雷德瑞克·德雷克和印第安大学的莎拉德·雷克布朗提出了三次序材料教学法。根据材料自身的价值和提供材料的目的将呈现的材料分为三个等次,依次呈现。其研究成果在美国和中国等部分中学和大学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部分专家的肯定。但是根据两位作者的建议,“它可以被有限地使用(也许每学期一次或两次)”[②]。三次序材料教学法的使用需要充足的准备时间,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

要求,并且在时间上要求比较充裕的保证。

的可能性,但是其思路和方法却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将其精神和方法加以改造,以期符合我国目前的历史教学实践,是值得尝试的有益之举。

三次序材料教学中将使用的资料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序。所谓第一次序材料是最基本的原始材料。第二次序的材料主要是质疑或支持第一次序材料观点和思想的材料。第三次序的材料是由学生找到的可以佐证第一次序材料的材料。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他们如何找到这些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价值如何。

三次序材料的划分,既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又关注中学学生的既有认知水平,考虑到史料教学的评价问题,既承认材料来源

广泛性,同时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材料。其思想理念颇符合我国目前进行的新课改强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主题,其为中学历史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开辟了一条新的尝试。但是其对教师以及教学条件的要求又超过了一般中学能够提供的能力范畴,因此要谨慎的对其加以选取,以符合目前我国中学自身的教学实践。本文试对此作一尝试,以期抛砖引玉。

所谓第一次序材料是最基本的原始材料。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材料一般是研究某

个历史问题时候所采用的最典型的、最常用的史料。

“材料的历史价值及其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思维的潜在作用”[③]。也就是说第一次序材料应具有科学顶和典型性,材料应清楚的表达观点,同时应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衔接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教学上强调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来源,两学者称之为“来源启发式”。选择第一次序材料时应注意到这样几个方面:学生的兴趣、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即能够衔接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材料将如何改变学生原有的历史观点、学生将使用何种方式的思维习惯以理解材料等等。两位学者建议通常只提供1-2则这样的材料。

其思路创新之处值得肯定和借鉴。不过其中某些方法还应进一步细化,以便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操作实践。在材料选择方面,历史研究中所选用的材料一般来说肯定尽可能选择第一手材料,比如事件亲历者的记述或现场的物证、现场旁观者的描述等等。这些材料一般真实性强,但却缺乏理性分析和总结,带有很大片面性,这需要教师仔细斟酌选择。比如分析新文化运动具体内容时候,史学界一般使用这样一段材料,以证明科学与民主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两个最基本的口号[④]。1919年1月陈独秀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1号上的《本志罪案答辩书》。“答辩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大家平心细想,本志除了拥护德、赛两先生之外,还有别项罪案没有呢?若是没有,请你们不用专门非难本志,要有气力、有胆量来反对德、赛两先生,才算是好汉,才算是根本的办法。

这是新文化运动当事者的言论,因而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自然是研究中最常引用的材料。

这则材料的观点明确,且易于理解。

才材料问题的设计,根据三次序材料教学的要求,可以设计成:(1)这则材料的作者是谁?写作的时间是什么时候?(2)作者的立场如何?(3)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4)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但是这则材料其字面之下的涵义却与字面意思有所差别,值得仔细玩味。据王奇生的研究,“细察陈文之立论,意谓拥护德、赛两先生是《新青年》同人的基

本立场,反对旧伦理、旧政治、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等具体主张,均以此为原则。事实上,自晚清以来,民主(民权、立宪、共和)与科学等观念,经过国人的反复倡导(各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到五四时期已成为知识界的主流话语。” “正因为民主与科学的威权在中国早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