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总结
最新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3天-】 .-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脉搏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呼吸:脉搏 1:3
1:3~1:4 1:3~1:4
1:4 1:4
(二)呼吸型
婴幼儿呼吸肌发育不全,呈腹膈式呼 吸。随年龄增长,膈肌和腹腔脏器下降, 肋骨由水平位变为斜位,逐渐转化为胸 腹式呼吸
三)呼吸功能特点
1.肺活量 小儿肺活量约为50—70ml /kg。按单位体表面积计算,成人大于 小儿3倍,说明其潜在力差。呼吸功能 储备较低,发生呼吸障碍时其代偿呼吸 量最大不超过正常的2.5倍,而成人可 达10倍,因此易发生呼吸衰竭。
(二)临床表现
➢ 两种特殊类型的上感
✓ 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引起,常发生于
春、夏季,是一种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 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可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流行。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一侧或双侧眼结 合膜炎及颈部或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三)并发症
➢ 鼻窦炎 ➢ 中耳炎 ➢ 喉炎 ➢ 咽后壁脓肿 ➢ 颈淋巴结炎 ➢ 支气管炎 ➢ 肺炎 ➢ 心肌炎 ➢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者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
SaO2
0.90~0.965
~2岁 7.35~7.45 80~100 30~35 20~22 -6~+2 0.95~0.97
2岁以上 7.35~7.45 80~100 35~45 22~24 -4~+2 0.955~0.977
[呼吸道免疫特点]
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 能均较差。如咳嗽反射及纤毛运动功能 差,难以有效清除吸人的尘埃和异物颗 粒。肺泡吞噬细胞功能不足,婴幼儿辅 助性T细胞功能暂时性低下,使分泌型 IgA、IgG,尤其是IgG2亚类含量低微。 此外,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及补 体等的数量和活性不足,故易患呼吸道 感染。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易患急性鼻窦炎或鼻塞 易患中耳炎 鼓膜内陷影响听力、先天性 喉喘鸣 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 鼻泪管阻塞、结膜充血
2)下呼吸道解剖特点与临床
右侧支气管短粗较直
①、气管位置较高
分叉于第 3 胸椎水平
左侧支气管细长
组织
②气管、支气管相对狭窄;软骨柔软;
呼吸肌发育差,缺乏弹力
③气道内血管丰富、粘膜柔软、纤毛运动差、粘液腺分泌不足
儿科教研室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授课时间:20分钟
儿科教研室
介绍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点
一、呼吸道解剖及生理功 能特点 临床上以喉部环状软骨 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解剖特点
• 1.上呼吸道 • 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喉 • 2.下呼吸道 • 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毛 细支气管、肺泡 • 3.胸膜、纵隔和胸廓
40-50 30-40 25-30 20-25 18-20
1 ︰3 1︰3-4 1︰3-4 1 ︰4 1 ︰4
儿科教研室
呼吸道免疫特点
• 非特异性功能较差:咳嗽反射 纤毛运动 • 特异性功能也较差:肺泡吞噬细胞,TH细 胞 • IgA、 IgG • 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数量及 活力不足 易患呼吸道感染
不同年龄段小儿呼吸次数平均值
年龄 每分钟呼吸平均次数 呼吸︰脉搏
新生儿 1岁以内 1 -3 岁 4 -7 岁 8-14岁
1)上呼吸道特点
鼻 鼻窦 鼻腔短小 没鼻毛 血管丰富 粘膜柔嫩 4岁后下鼻道形成 出生时较大(15岁接近成人)
咽鼓管 咽喉部
鼻泪管
较短 且宽 呈水平位 咽部狭窄 垂直 喉软骨发育差 喉部呈漏斗型,淋巴组织丰富 . 腭扁桃体(扁桃体)1岁后增大,4—10岁发育达高峰, 14—15岁后渐退化。 咽扁桃体(腺样体、增殖体)6——12月时发育。 短、开口瓣膜发育不全
2020年儿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考点讲解及答案解析 (8):呼吸系统疾病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喉软骨软化症毛细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胸膜炎、脓胸及脓气胸支气管扩张气管,支气管异物特发性肺纤维化反复呼吸道感染上气道梗阻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①上呼吸道:②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薄弱;气道较干燥。
纤毛运动较差,易于感染且易致呼吸道阻塞。
左支气管细长,右支气管短粗,异物易坠入右支气管,引起右侧肺段不张或肺气肿。
③胸廓:胸廓短、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心脏呈横位;呼吸肌不发达,胸廓活动范围小,易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青紫。
纵隔相对较大,胸腔积液或气胸时易致纵隔移位。
二、生理特点呼吸频率与节奏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早产儿、新生儿易出现呼吸节奏不齐呼吸类型腹式呼吸随年龄增长出现胸腹式呼吸呼吸功能特点肺活量:50~70ml/kg,呼吸潜在力较差潮气量:年龄越小,潮气量越小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快,体表面积与成人相近功能残气量:受肺脏体积与肺弹性回缩力影响气体弥散量:气体弥散量小,单位肺容积与成人相近气道阻力:大于成人,随年龄增大而递减三、呼吸道免疫特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难以有效地清除吸入的尘埃及异物颗粒SIgA、IgG亚类含量均低,且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易患呼吸道感染四、肺部疾患常用检查方法肺功能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最大通气量,呼吸死腔和肺泡通气量换气功能:肺内分流量、肺泡动脉氧分压、生理死腔支气管镜检查用于气道、部分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血液气体分析氧饱和度水平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概述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小儿最常见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二、病因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以病毒多见,约90%以上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三、临床表现和常见临床类型一般类型上感·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咳嗽。
儿童呼吸道解剖特点

儿童呼吸道解剖特点
儿童呼吸道解剖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粘膜表面积较大:儿童呼吸道粘膜表面积相对较大,主要是由于细支气管和肺泡数量的增加,这使得呼吸道对外界刺激和感染更为敏感。
2. 易受狭窄和阻塞:儿童的呼吸道较狭窄且柔软,容易受到炎症、过敏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狭窄和阻塞。
此外,儿童呼吸道的腺体和黏液分泌较多,容易形成黏液堵塞。
3. 壁缺乏支持:儿童的呼吸道壁较薄,缺乏成人呼吸道的软骨支架,使得呼吸道容易坍塌和狭窄。
4. 咽部较短:儿童的咽部较短,软腭较长,导致鼾症和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等呼吸问题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5. 声带较不发达:儿童的声带和喉部发育不完全,声带肌肉松弛,易导致声音嘶哑和声带痉挛。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呼吸道的解剖特点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道会逐渐发育成熟。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 婴幼儿支气管炎发病可急可缓。,也可忽然 出现频繁而较深。多有发热,体温可达39~ 40摄氏度,热程2~3天至1周左右不等。可出 现烦躁不安、鼻塞、流涕、轻咳、食欲不振、 呕吐、腹泻等。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婴 幼儿不会咯痰,多经咽部吞下。年长儿再诉 头痛及胸痛。咳嗽一般延续7~10天,有时迁 延2~3周,或反复发作。如不经适当治疗可 引起肺炎,白细胞正常或稍低,升高者可能 有继发细菌感染。
精品课件
治疗
❖ 1. 一般治疗 经常变换体位,多饮水,使呼吸道分 泌物易于咳出。
❖ 2. 控制感染 由于病原体多为病毒,一般不采用 抗生素,怀疑有细菌感染者可用青霉素类,如有支 原体感染,则应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3. 对症治疗 应使痰易于咳出,故不用镇咳剂 。1 化痰止咳:如复方甘草合剂、急支糖浆或沐舒 坦等,痰液粘稠者可用10%氯化铵,高渗盐水雾化吸 入有助于排痰。2止喘; 对喘憋严重着,可雾化吸入 全乐宁等或用氨茶碱口服或静脉给药。喘息严重者 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退热药,主要针对病因治疗,从根
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体温高,较大
儿童可予物理降温,即用冷毛巾头
部湿敷或用温水擦澡,但幼儿不宜
采用此方法,必要时应用药物降温
。
精品课件
护理要点
❖保持病室良好环境 患儿所处居室要温暖,通风和采光 良好,并且空气中要有一定湿度, 防止过分干燥。如果家中有吸烟者 最好戒烟或去室外吸烟,防止烟害 对患儿的不利影响。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
上呼吸系统:上呼吸道包括口腔、鼻咽、鼻窦、及其贯穿的颅咽管,解剖上有许多特点:
1.口腔:小儿口腔的容积小,且形状较狭窄,颚部发育不全,舌前膨隆低,舌和上颚较为紧缩,舌咽静脉瘤发育不完全,唇口缩小。
2.鼻咽:小儿鼻咽较粗,容易梗阻,前庭和咽部蒂有明显的鼻骨发育不全,形成由环状骨到玻璃体原有的中隔缺损,在内壁有许多腺体,容易暴露于外界的病原体,有时会造成咽炎的发生。
3.鼻窦:小儿鼻窦较小,骨缝较为细狭,而且未发育完全,口头骨的发育也比成人晚,容易造成咽炎的发生。
中呼吸系统:中呼吸系统由气管、肺及其附属结构组成,解剖上具有以下特点:
1.气管:小儿气管较短、细,发育不全,而且胸膜不完整,这与成人不同,容易受感染,出现气管炎。
2.肺:小儿肺比成人较小,肺泡的发育也比成人晚,胸腔内压力也较成人低,容易受到毒物的损害,肺炎容易发生。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治疗原则
在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时,应 根据其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如保持呼吸道通畅、控 制感染等。
护理要点
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 儿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湿润
,及时处理呼吸道分泌物。
谢谢聆听
02
呼吸中枢调节功能特 点
小儿呼吸中枢调节功能不稳定,容易出现呼
吸节律不齐、呼吸暂停等情况。
04
03
01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预防措施
根据小儿呼吸系统特点,家长 和医护人员应加强预防措施, 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
触感染源等。
诊断方法
在诊断小儿呼吸道疾病时,应 充分考虑其解剖生理特点,选 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01
上呼吸道感染
包括喉炎、扁桃体炎等,多由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 咳嗽、流涕等症状。
02
支气管炎
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 的炎症,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03
支气管哮喘
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或 咳嗽为主要表现。
疾病发生机制
01
02
03
免疫功能低下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常规、痰液检查 等手段,了解感染情况 及病原体的种类。
影像学检查
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有助于发现肺部病变和 评估病情。
治疗方法
A
对症治疗
针对患儿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解热镇痛药、 止咳药等。
抗感染治疗
针对感染病原体,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或抗 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 理特点
目录
• 引言 •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特点 •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 • 结论
最新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气道异物多发生于右 侧
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至 下呼吸道,发生间质 性肺炎、
肺气肿或 肺不张、肺 下部坠积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时常发生 缺氧征
3)胸膜、纵隔和胸廓
胸 廓:胸廓短,隔肌高 桶 状 胸,心脏横位
呼吸肌不发达,纵隔相对大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 点
介绍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呼吸道解剖及生 理功能特点
临床上以喉部环状 软骨界分为上、下 呼吸道。
解剖特点
1.上呼吸道
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 喉
2.下呼吸道
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 吸性毛细支气管、肺泡
3.胸膜、纵隔和胸廓
1)上呼吸道特点
鼻
鼻腔短小 没鼻毛 血管丰富 粘
膜柔嫩 4岁后下鼻道形成
鼻窦
出生时较大(15岁接近成人)
咽鼓管 较短 且宽 呈水平位
咽喉部 咽部狭窄 垂直 喉软骨发育差 喉部呈漏斗型,淋巴组织丰富 . 腭扁桃体 (扁桃体)1岁后增大,4—10岁发育达高 峰,14—15岁后渐退化。 咽扁桃体(腺 样体、增殖体)6——12月时发育。
鼻泪管 短、开口瓣膜发育不全易患急 性鼻窦炎或鼻塞
2)下呼吸道解剖特点与临床
右侧支气管短粗较直
①、气管位置较高
分叉于第 3 胸椎水平
左侧支气管细长
②气管、支气管相对狭窄;软骨柔软; 呼吸肌发育 差,缺乏弹力组织
③气道内血管丰富、粘膜柔软、纤毛运动差、粘液腺分 泌不足
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血管丰富,毛细血管与淋巴 组织间隙较宽,使婴幼儿肺的含气量少而含血量多
肺通气、换气功能差
易缺氧、二氧化碳 潴 留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检查方法

异物、肺不张(pulmonary atelectasis)和气胸(pneumothorax)等。②注意呼气时限和吸 呼比,呼气时相能较好地反映小气道的病变和功能状态。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时由于 小气道病变可表现为呼气相明显延长,而急性喉炎、气管异物等上气道阻塞时则表现为吸气 相延长。
岁达发育高峰,14~15岁时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婴儿少见。
(一)上呼吸道
包括鼻、咽、喉三部分。
一、解剖特点
3. 喉 喉部呈漏斗状,喉腔较窄,声门裂相对狭窄,软骨柔软,黏膜娇嫩且富含血管及淋巴组
织,病原微生物感染易引起声音嘶哑和吸气性呼吸困难。
一、解剖特点
(二)下呼吸道
包括气管和支气管。 1. 气管 气管是上端平第6颈椎体下缘与喉相连,下端 至胸骨角平面的解剖结构。
年龄 新生儿 1月~1岁 1~3岁
二、生理特点
不同年龄小儿呼吸频率
呼吸频率/(次·min-1)
年龄
40~45
4~7岁
30~40
8~14岁
25~30
14~18岁
呼吸频率/(次·min-1) 20~25 18~20 16~18
(二)呼吸功能的特点
二、生理特点
➢ 小儿肺活量为50~70ml/kg。 ➢ 在安静情况下,年长儿仅用肺活量(vital capacity)的12.5%来呼吸,而婴幼儿则需用30
其主要指标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pH 值、血氧饱和度(SO2)、剩余碱(BE)、碳酸氢根(HCO3-)等。
年龄
pH
29天~1岁 1~3岁 3~7岁 7~12岁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支气管肺炎
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四分。
病因
细菌:发展中国家多见,以肺
炎 双 球 菌 为 主 , 其 它 G+ 、 G菌均可致病。
病毒:发达国家多见,以呼 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为 主,也可混合感染。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四分。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四分。
循环系统
病原体和毒素可致中毒性 心肌炎;缺氧→肺小A收缩 →肺A高压→右心负荷↑; 诱发心衰,甚至微循环障 碍、休克和DIC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四分。
消化系统
缺氧和毒血症→胃肠功 能紊乱→厌食、呕吐、 腹泻、便血、肝功能损 害,甚至中毒性肠麻痹 →腹胀
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四分。
心肌炎
面色苍白、乏力、心动 过速、心音低钝、心律 不齐,ECG示ST段下 移、T波低平或倒置
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四分。
心衰的诊断标准
•心率突然增快,达160-180次/分, 不能用发热和呼吸困难来解释
•呼吸困难和紫绀加重,无法用肺炎 和其并发症作解释者 •突然极度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 灰,不能用肺炎来解释
第六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四分。
心衰的治疗
强心:西地兰用法
•<3岁总量0.03-0.04mg/kg,>3岁 0.02-0.03mg/kg
•首次用总量的1/3-1/2,余量分2次, 间隔4-6小时给药以饱和,无效者可 予总量的1/3-1/4每日维持,注意不 宜同时补钙。
第六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四分。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四分。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为界,划分为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毛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
1.上呼吸道(1)鼻:鼻腔相对小,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
(2)鼻窦:鼻腔黏膜与鼻窦黏膜相连续,且鼻窦口相对较大,故急性鼻炎时易导致鼻窦炎。
(3)咽鼓管:较宽、短、直,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易侵及中耳而致中耳炎。
(4)咽部:咽部狭窄且垂直。
腭扁桃体在1岁末逐渐增大,至4~10岁时达高峰,14~15岁时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多见于年长儿,1岁以内少见。
(5)喉部:喉部较长、狭窄,呈漏斗形,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发生炎症肿胀,故喉炎时易发生梗阻而致窒息、痉挛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
2.下呼吸道(1)气管及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缺乏弹力组织,纤毛运动差,所以不但易发生炎症,炎症时也易导致阻塞。
右侧支气管粗短,是由气管直接延伸,因此,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2)肺:肺组织尚未发育完善,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使其含血量相对多而含气量少,易于感染,并易引起间质性肺炎、肺不张及肺气肿等。
(二)生理特点1.呼吸频率和节律小儿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各年龄呼吸频率。
婴幼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未成熟,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尤以早产儿、新生儿明显。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频率(次/分)2.呼吸形态婴幼儿呼吸肌发育差,呼吸时胸廓的活动范围小而膈肌活动明显,呈腹膈式呼吸;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肌逐渐发育和膈肌下降,肋骨由水平位逐渐倾斜,胸廓前后径和横径增大,出现胸腹式呼吸。
3.呼吸功能小儿肺活量、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和气体弥散量均较成人小,而呼吸道阻力较成人大,故各项呼吸功能的储备能力均较低,当患呼吸道疾病时,易发生呼吸功能不全。
(三)免疫特点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
小学生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是⼈体进⾏⽓体交换,吸进新鲜氧⽓,排除⼆氧化碳,维持⼈体⽣命活动的重要系统。
呼吸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呼吸道由⿐、咽、喉、⽓管等组成。
⿐是呼吸道的门户。
⿐腔对吸⼈的空⽓起着净化、湿润和加温作⽤。
⼩学⽣头颅发育没有完成,⿐腔相对短⼩,⿐黏膜柔嫩,故容易受感染,并且⼀般的感染即可引起充⾎、⿐塞、流涕,反复发作者易犯⿐炎。
婴⼉时期的咽相对狭⼩且较垂直。
扁桃体藏于腭⼸之间,以后随着淋巴组织的发育逐渐增⼤,4~10岁达到⾼峰,13~14岁以后⼜逐渐退化,所以扁桃体肥⼤和咽峡炎在⼩学⽣中⽐较常见。
3岁以前男⼥幼⼉的喉外形基本相似。
3岁以后男孩甲状软⾻板的⾓度变锐,其喉结逐渐明显,14岁时形成男性喉型。
此外,男⼥的声带发育不同,12岁以后区别明显,即男⽣声带长⾳调低,⼥⽣声带短⾳调⾼。
⼩学⽣的⽓管短⽽细,位置较深,活动性也⼤,其管腔较狭窄;管腔内黏膜柔嫩,⾎管丰富,纤⽑运动功能差,如有尘埃或病源微⽣物侵⼊,易发⽣呼吸道感染,且发病后症状较重。
(⼆)肺肺是实现⽓体交换的重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
因肺内含有⽓体,肺组织中含有弹⼒纤维,所以富有弹性。
胎⼉及未曾呼吸的初⽣⼉的肺,内⽆⽓体,质实⽽重,放⼊⽔中则下沉,法医可依此点作为判断婴⼉死亡的时间。
六七岁⼩学⽣肺泡的结构与成⼈基本相同,但肺泡的数量和容量较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格的发育,肺容量逐渐加⼤。
⾄青春期,肺及呼吸肌的发育极为迅速,肺的功能显著增强。
(三)肺活量⽤⼒吸⽓后,再⽤⼒呼⽓,所能呼出的⽓体量称为肺活量。
肺内⽓体的容量可随呼吸深度⽽有所不同。
正常⼈平和状态下每次吸⼈和呼出的⽓体量称为潮⽓量;若在平和吸⽓之末再尽⼒呼⽓⾄极,也就是潮⽓量外吸⼈的⽓量称为补吸⽓量。
因此,肺活量等于潮⽓量、补吸⽓量、补呼⽓量之和;它代表⼀次呼吸的⽓量,反映肺通⽓功能的潜⼒和适应能⼒。
6~14岁⼩学⽣肺活量的计算公式如下:男⽣肺活量;(70.7×年龄+1 106)×体表⾯积⼥⽣肺活量:(73.47×年龄+945)×体表⾯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
患儿除出现轻症症 状和体征外,多还 伴有循环、消化、 CNS等受累症状
心肌炎
面色苍白、乏力、心 动过速、心音低钝、 心律不齐,ECG示ST 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 置
心衰的诊断标准
•心率突然增快,达160-180次/ 分,不能用发热和呼吸困难来解 释 •呼吸困难和紫绀加重,无法用肺 炎和其并发症作解释者 •突然极度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 发灰,不能用肺炎来解释
急性支气管炎
常为上感的延续,病原可以是病毒 或细菌,或混合感染。以咳嗽为主 要症状,且出现咯痰,并可出现发 热、呕吐、腹泻等,肺部查体可闻 及干、湿罗音,位置常不固定,可 因咳嗽、翻身等变化。
哮喘性支气管炎
特点: •多见于3岁以内,有湿疹或过敏倾向 •有类似哮喘样发作的表现,肺部除可 闻及湿罗音外,还可闻及哮鸣音 •可反复发作,但不超过3次,否则考虑 婴幼儿哮喘的诊断 治疗以抗感染、对症治疗为主。
诊断
根据患儿有热、咳、 气促、肺部中细湿罗 音即可确定诊断,X 线检查仅作辅助手段
鉴别诊断
主要与肺结核相鉴别: 卡介苗接种史、结核接 触史、结核中毒症状、 PPD试验及X线检查等 有助鉴别
治疗
一般治疗 抗生素治疗 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
一般治疗
空气清新、休息、高蛋白和维 生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 翻身拍背利于排痰,严格控制 液体输用速度以防止诱发心衰 的发生,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 化,及时发现心衰等并发症
除有局部症状外,常伴高 热、全身乏力酸痛、食欲 不振等。部分病例因肠道 病毒感染可见不同形态的 皮疹。病程多在1周以内
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基A组病毒感染所致,夏秋 季好发,常出现高热、咽痛、流 涎、呕吐等,查体可见咽部充血, 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 可破溃形成溃疡,病程1周左右
心衰的诊断标准
•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 脉怒张 •肝进行性增大超过2cm以 上 •少尿或无尿,颜面或下肢 浮肿
中毒性肠麻痹
厌食、呕吐、腹 泻、便血、腹胀、 肝功能损害等
中毒性脑病
开始表现为烦躁或思睡, 而后出现嗜睡、昏睡、昏 迷、反复惊厥,查体可见 前囟膨隆、呼吸不规则、 视乳头水肿、瞳孔对光反 射迟钝或消失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体征以喘鸣为主,易诱发 心衰 •治疗上以吸氧、保持呼吸 道通畅、解痉平喘为主, 辅以抗病毒治疗
腺病毒性肺炎
•主要由3、7型腺病毒致病。 •多见于6-24月小儿 •病变部位主要在支气管和肺 泡间质,是以支气管为中心的 广泛炎性渗出,两肺下叶为重, 可融合成大片实变区
腺病毒性肺炎
支持治疗
能量合剂、电解质和液体支 持治疗,在此强调补液量要 少(不能进食者按 60ml/kg.d补),速度宜慢 ( 1-1.5 滴 /kg. 分 ) , 以 防 止诱发心衰。
几种特殊类型的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腺病毒性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衣原体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又称毛细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 发病特点有: •2岁以内,尤以2-6月婴儿多见 •病变部位主要在毛细支气管 •主要以喘憋症状为主,而全身中 毒症状相对较轻
Hale Waihona Puke 生理特点小儿呼吸频率随年龄增加而递 减直至到成人水平(10-14次/ 分),呼吸节律常不规则,新 生儿和早产儿尤为常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儿科
何念海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 “感冒”,是小儿最常见 的疾病,它主要侵犯鼻、 咽、扁桃体及喉部,它们 可单独或同时受到累及而 发病
咽-结合膜热
腺病毒3、7型感染所致,春 夏季好发,是一种以发热、 咽炎、眼结合膜炎为特征的 急性传染病,颈部、耳后淋 巴结常肿大,病程1-2周
并发症
上呼吸道炎症常易累及邻近器官 或向下蔓延,引起中耳炎、鼻窦 炎、泪囊炎、咽后壁脓肿、颈淋 巴结炎以及气管、支气管、肺炎 等,若伴链球菌感染,尚可能并 发急性肾炎、风湿热等
抗生素治疗
抗菌和抗病毒治疗
对症治疗
氧疗、吸痰、退 热、止咳、化痰等
对症治疗
心衰的治疗 中毒性肠麻痹的治疗 中毒性脑病的治疗
心衰的治疗
•镇静:是关键,异丙嗪、 水合氯醛、鲁米那等。 •吸氧:1-2L/分,鼻导管 或口罩、面罩给氧。
心衰的治疗
强心:西地兰用法
•<3岁总量0.03-0.04mg/kg,>3岁 0.02-0.03mg/kg •首次用总量的1/3-1/2,余量分2 次,间隔4-6小时给药以饱和,无 效者可予总量的1/3-1/4每日维持, 注意不宜同时补钙。
小儿呼吸系统 解剖生理特点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儿科
何念海
解剖分界
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上呼吸道 (包括鼻及副鼻窦、咽及咽 鼓管、喉等)和下呼吸道 (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 气管及肺泡)
上呼吸道
上呼吸道具有调温、 加湿和清除异物的作 用,以保护下呼吸道
鼻
婴幼儿鼻腔比成人短、无 鼻毛、粘膜柔嫩、毛细血 管丰富,感染后充血水肿 明显,鼻腔易堵塞而致呼 吸、吸吮困难
细 菌 感 染 : WBC↑ 、 N↑,核左移,中毒颗 粒。 病毒感染:WBC正常 或偏低。
病原学检查
多次的痰培养有 助明确。
X线征象
早期可见肺纹理增粗,以后可见 两肺有非特异性小斑片状阴影, 并可融合成大斑片状浸润阴影, 以两肺下野、心膈角及中、内带 居多,有时可见肺脓肿、脓胸、 脓气胸和肺大泡等的征象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目前多主张联合应用β-内酰胺类 和氨基糖甙类,如新青霉素Ⅱ或 先锋霉素Ⅴ加丁胺卡那霉素。合 并脓胸、脓气胸者应作胸腔穿刺 排脓(腋中或后线第7肋间隙以下 进行穿刺引流)和闭式引流
支原体肺炎
•常 有 发 热 , 热 型 不 一 , 热 程 1-3 周 。 刺激性干咳为突出表现—似百日咳 样咳嗽,有痰,甚至带血丝。 •肺部体征不明显。 •X线表现不一,可呈点片状影,也 可成间质性改变等
病因
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偶由肺炎支 原体或细菌感染。常见病毒有呼 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 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 基病毒等,易继发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轻症
只有局部症状和体征:鼻塞、 流清涕、打喷嚏,咽部不适, 干咳,声音嘶哑等;咽、扁 桃体充血肿大,颈部或颌下 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等
临床表现--重症
呼吸系统
呼吸加深加快,发绀、鼻 扇、三凹征等,甚至出现 呼吸衰竭(PaO2< 50mmHg, PaCO2≥50mmHg)
循环系统
病原体和毒素可致中毒性 心肌炎;缺氧→肺小A收 缩→肺A高压→右心负荷↑; 诱发心衰,甚至微循环障 碍、休克和DIC
消化系统
缺氧和毒血症→胃肠功 能紊乱→厌食、呕吐、 腹泻、便血、肝功能损 害,甚至中毒性肠麻痹 →腹胀
起病突然,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高热,热程长(1-3周不等), 并以干咳、阵发性喘憋和呼吸 困难为主。 肺部体征出现晚,多在发热4-7 天后出现湿罗音。
腺病毒性肺炎
X线改变出现早,病变严 重,病灶吸收慢。 治疗同上。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由于其能产生溶血毒素、血浆 凝固酶、透明质酸酶、外毒素、 表皮剥脱素、杀白细胞素、肠 毒素、脱氧核糖核酸分解酶等, 而决定其有病灶易于迁徙而致 多器官受累、病情重且不易控 制等特性。
心衰的治疗
洋地黄中毒:地高辛中毒
婴儿常>4ng/ml,年长儿>2ng/ml。 •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 吐等。 •神经系症状:头痛、嗜睡、谵妄、 黄绿视等。 •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缓、房室 传导阻滞。
心衰的治疗
洋地黄中毒的救治:
•补钾:10%KCl 1-2ml/kg.d •苯妥英钠:2-3mg/kg.d或利 多卡因:1mg/kg.d •阿托品:0.01-0.03mg/kg.d
肺炎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儿科 何念海
概论
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它因 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临床以热、 咳、气促、肺部固定细湿罗音 为特征,是儿科常见疾病,是 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病理分类
大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病因分类
细菌性、病毒性、支原 体性、衣原体性、真菌 性、原虫性、非感染性 因素引起的肺炎等
呼吸衰竭
开始表现为周围性呼衰→呼 吸频率的改变(呼吸加深加 快),而后出现中枢性呼衰 →呼吸节律的改变(呼吸不 规则、出现点头样、叹气样、 抽泣样或下颌呼吸等)
并发症
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 引起的肺炎常见并发症, 如肺脓肿、脓胸、脓气胸 和肺大泡等,有时可见并 发化脓性心包炎,X线有助 诊断
血象
病程分类
急性(<1月) 迁延性(1-3月) 慢性(>3月)
病情分类
轻症者只有呼吸系统症状, 无全身中毒症状; 重症除呼吸系统受累严重外,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并累及 其它系统(循环、消化、神 经等系统)
支气管肺炎
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
病因
细菌:发展中国家多见,以 肺 炎 双 球 菌 为 主 , 其 它 G+ 、 G-菌均可致病。 病毒:发达国家多见,以呼 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为 主,也可混合感染。
病理
以肺泡炎症为主,肺泡毛细血管扩 张充血、肺泡壁水肿、肺泡腔内有 中性粒细胞、红细胞、纤维素性渗 出和细菌等,支气管及细支气管也 受炎症累及,充血、水肿、渗出增 加,引起呼吸道阻塞,影响通气和 换气功能。
病理
•病毒性肺炎以间质受 累为主 •细菌性肺炎以肺实质 损害为主
病生
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障碍,必然引起低氧 血症和CO2潴留,同 时合并严重的毒血症 将导致系统损害
CNS
缺氧和CO2潴留→脑血管舒缩 功能失调、脑血管扩张、血管 通透性↑→血管源性脑水肿; 同时脑血流缓慢,脑组织缺血 缺氧和毒素→Na-K-ATP酶活 性↓→细胞中毒性脑水肿,因 此引起弥漫性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