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知识详细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知识详细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知识详细整理一、乘法初步认识在开始学习乘法口诀之前,首先需要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核心概念:●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方法。

●引入“乘号”(×)和“乘数”、“积”等概念,解释它们在乘法算式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演示,如“3个苹果一组,有2组,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来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

●强调乘法与加法的联系,让学生尝试用加法验证乘法结果。

二、2的乘法口诀从简单的乘法口诀开始,逐步掌握乘法计算的技巧。

口诀内容: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直至二九十八。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采用多种形式(如拍手歌、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口诀。

●设计游戏或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3的乘法口诀在掌握2的乘法口诀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的乘法口诀。

口诀内容: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发现3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如每个结果都是3的倍数。

●鼓励学生自主编创口诀记忆方法,如利用手指或图形辅助记忆。

四、4的乘法口诀继续深化乘法口诀的学习,掌握4的乘法计算。

口诀内容: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

教学策略:●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如购买水果、文具等,让学生体会4的乘法口诀的应用价值。

●利用图表或数轴等工具,帮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中的递增规律。

五、5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因其特殊性(如结果末尾均为0或5),成为学习的重点之一。

口诀内容: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

教学要点:●强调5的乘法口诀中结果的特殊性,帮助学生快速记忆。

●通过计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重点、难点和必考知识点带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重点、难点和必考知识点带练习

一、重点、难点1、乘法的初步认识(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7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三、表内乘法重点、难点1、乘法的初步认识(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6单元表内乘法一二知识点归纳2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6单元表内乘法一二知识点归纳2

第4、6单元表内乘法〔一〕〔二〕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
(2)乘法的各局部名称: 2 × 5 = 10;
乘数乘号乘数积
(3)乘法算式的写法:3个5相加,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
(4)加法算式:3和5相加,3+5=8
(5)乘法算式的读法:如2×3=6,读作2乘3等于6〔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
写作:2×3=6,口诀:二三得六。

2、乘法口诀表
〔1〕一一得一
一二的二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2〕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就相差几。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三、表内乘法重点、难点、乘法的初步认识(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详尽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详尽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易,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的乘法口诀(1)结合详尽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1)结合详尽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结合详尽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例外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重点、难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重点、难点

一、重点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5×4或4×5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

如:3个 5就是5的3倍。

二、难点1、乘法的初步认识(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4 表内乘法(一)知识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4 表内乘法(一)知识归纳

编号:79542258933684215856544447学校:课程胜市会五声镇田进小学*教师:诏证第*班级:滑行参班*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与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知识要点归纳: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梳理巩固提升 第3讲 表内乘法(一)(苏教版含解析)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梳理巩固提升 第3讲  表内乘法(一)(苏教版含解析)

第3讲表内乘法(一)知识点一:认识乘法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成乘法的方法是:“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知识点二:1~4的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的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知识点三: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知识点四:乘加、乘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计算乘加、乘减的方法:计算乘加、乘减算式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知识点五:6的乘法口诀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考点一:认识乘法和1~6的乘法口诀【例1】6只七星瓢虫的背上一共有多少个“星”?【分析】1只七星瓢虫一共有7个“星”,6只七星瓢虫一共有6个7个“星”,根据乘法的意义解答。

【解答】解:7×6=42(个)答:6只七星瓢虫的背上一共有42个“星”。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1.4个同学一共做了多少朵小红花?【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4个6是多少,用4乘6即可解答。

【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表内乘法的计算及应用。

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平均每只小兔重6千克,平均每只猴子重几千克?【分析】用平均每只小兔的质量乘6,可以计算出6只小兔的质量之和,再用6只小兔的质量之和除以2,计算出平均每只猴子重几千克。

【解答】解:6×6÷2=36÷2=18(千克)答:平均每只猴子重18千克。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计算出6只小兔的质量之和,再用除法计算出平均每只猴子重几千克。

3.写算式。

3×5=15(个)【分析】先观察每个盘中的数量都是5个,用每个盘子中的数量5乘盘子的数量3即可求出桃子的总数。

【解答】解:3×5=15(个)故答案为:3;5;15。

【点评】本题考查了看图写算式,重点考查了识图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讲解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讲解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讲解一、乘法的基本知识点1.乘法的定义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加数相同的加法)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几个几的和就是几乘几的积。

(可以把“×”看作由“+”斜过来写的。

)几个几:个前面的“几”指的是个数,个后面的“几”指的是相同的数。

如:5个8的和,指5个8相加加法算式:8+8+8+8+8=40(5个8相加)乘法算式:8×5=40(8乘5)或5×8=40(5乘8)5个8相加的和=8乘5的积=40【重点掌握相同加数×加数的个数=积,即8×5=40】注意2.现在的乘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新课标在2001年取消了被乘数和乘数的区别,与之相关的“乘以”和“乘”的区别也随之取消,简化为乘数×乘数=积。

如5×3=15,意义是3个5相加,即5+5+5=15。

3×5=15,意义是5个3相加,即3+3+3+3+3=15。

两个算式的结果虽然相同,但是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这样导致学生对其意义含混不清,客观上为学生设置了学习障碍,缺乏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3.如何更好的理解乘法?引导“相同加数× 加数的个数” 的写法更为重要。

在练习题里,可以只写“加数× 加数的个数”一种,同时提醒,万一在考试时要求他们写两种,把顺序颠倒过来就行。

4. 乘法的公式和运算规则乘法公式:因数×因数=积或乘数×乘数=积乘法变式: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或乘数=积÷另一个乘数乘法读法:8×5=40 读作:8乘5等于40(把符号×和=替换成中文的“乘”和“等于”,口诀五八四十)其中,8和5都是乘数,40是积。

乘法规则:①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②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乘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全册数学知识要点-全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全册数学知识要点-全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全册数学知识要点一、表内乘法知识点[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加法和乘法的改写,如:5+5+5+5写成乘法算式:5×4或4×5 ;反之,乘法也可改写成加法。

如:8×4=8+8+8+8 (在忘记乘法口诀或口诀记不准时,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来计算。

) 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5×4=20 或4×5=205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4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乘数×乘数= 积其中4和5都是乘数,积是203、2×7=14 读作:2乘7等于14;3乘4等于12写作:3×4=12。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如:8×4=4×8加法:加数+ 加数= 和和—加数= 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 差减数= 差+ 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乘法:乘数×乘数= 积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先算相同再加不同。

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作相同的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

例:加法:5+5+5+5+3=23 乘加:5×4+3=23 乘减:5×5-3=23例:加法算式:3+3+3+3+2=14乘加算式:3×4+2=14乘减算式:3×5-1=146.相同得数,不同口诀只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有9句: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知识点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知识点
[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

]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加法和乘法的改写,如:5+5+5+5写成乘法算式: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即5×4或4×5 ;反之,乘法也可改写成加法。

如:8×4=8+8+8+8 (在忘记乘法口诀或口诀记不准时,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来计算。

) 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3、2×7=14 读作:2乘7等于14;口诀:二七十四。

注意区别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如:8×3=3×8(一句口诀对于两个算式,两个算式对应一句口诀,但是乘数一样的除外。


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先算相同再加不同。

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作相同的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

如:加法:5+5+5+5+3=23 乘加:5×4+3=23 乘减:5×5-2=23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6、“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如:5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8×5=40)
7、复习的重点是那些乘积相同的,或者其他比较特殊的口诀一定要熟记。

例如:哪两组数的乘积等于6、12、16、18、24、36
哪两个数相乘小于这两个数相加?
那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相加的和?。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和除法知识点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和除法知识点

《表内乘法和除法》知识点(一)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更加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同加数相加改写成乘法时,先看成几个几,如:5+5+5+5=20,看成4个5相加,改写成乘法算式:5×4=20或者4×5=20,反之乘法也可以改写成加法。

3×4=3+3+3+3=4+4+4(4个3相加或者3个4相加)3.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时,加法算式的和与乘法算式的积相同。

4.2×7=14 读作:2乘7等于143乘5等于15 写作:3×5=155.乘法算式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如:6×7=7×66.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6 ×2 =12因数因数积读作:6乘2等于12意义:2个6相加的和是12,或者6个2相加的和是12。

7.求几个几的和,用乘法计算。

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3个5相加:5+5+5=5×3或3×5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3个5连加:5+5+5=5×3或3×5几(个)几,就是几(乘)几3个5:5×3或3×58.求几和几的和,用加法计算。

几(和)几(相加),就是几(加)几3和5相加,3+5或5+3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先算相同再算不同。

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相同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

如:5+5+5+5+3=23乘加:5×4+3=23乘减:5×5-2=23(二)表内除法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意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2.两种分法:方法一: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按份数分)例:将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方法二: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个数平均分(按每份数分)例:将6个苹果每2个一份平均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表内乘法(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表内乘法(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表内乘法(一)小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同学们可以通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巩固自己所学知识,看自己有哪些知识点还未掌握!1、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44页------46页(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47页(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分2课时)(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56页例5(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表内乘法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表内乘法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表内乘法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表内乘法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表内乘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练习。

并祝各位同学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
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以上就是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表内乘法,更多精彩请进入小学频道。

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

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

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1. 乘法的意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 + 3+3+3 = 12,用乘法表示就是3×4 = 12或者4×3 = 12,这里的3表示相同的加数,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 乘号“×”,它是由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

2. 乘法算式的读法- 例如3×4 = 12,读作“3乘4等于12”;4×3 = 12,读作“4乘3等于12”。

二、1 - 9的乘法口诀1. 1的乘法口诀- 一一得一。

这个口诀表示1个1是1,即1×1 = 1。

2. 2的乘法口诀- 一二得二,2×1 = 2;二二得四,2×2 = 4。

可以通过数小棒等方式帮助理解,比如2根小棒一组,1组就是2根(2×1),2组就是4根(2×2)。

3. 3的乘法口诀- 一三得三,3×1 = 3;二三得六,3×2 = 6;三三得九,3×3 = 9。

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比如画三角形,1个三角形有3条边(3×1),2个三角形有6条边(3×2),3个三角形有9条边(3×3)。

4. 4的乘法口诀- 一四得四,4×1 = 4;二四得八,4×2 = 8;三四十二,4×3 = 12;四四十六,4×4 = 16。

在生活中,像桌子有4条腿,1张桌子就是4条腿(4×1),2张桌子就是8条腿(4×2)等。

5. 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5×1 = 5;二五一十,5×2 = 10;三五十五,5×3 = 15;四五二十,5×4 = 20;五五二十五,5×5 = 25。

我们的一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就有10个手指(5×2),可以通过数手指来记忆5的乘法口诀。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重点、难点带练习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重点、难点带练习

表内乘法重点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5×4或4×5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

如:3个5就是5的3倍。

表内乘法难点1、乘法的初步认识(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

三、表内乘法
重点、难点
、乘法的初步认识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
(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7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2)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8、“倍”的意义及应用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利用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能利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8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0、9的乘法口诀
3/ 9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二):看一看、摆一摆
(1)利用主题图复习第3、4、、6单元的相关知识(观察物体、角的认识、表内乘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价值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点
、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表示:×4或4×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积÷因数=因数
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0—
7、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22png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1=14
5/ 9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

如:3个
就是的3倍。

例题
、判断,在(
)里,对的打“√”,错的打“×”
(1)求“8比多多少?和求“比8多的数是多少?”都用加法算(

(2)求“9比16少多少?”和求“比16少9的数是多少?”都用减法算(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4)×=2读作:两个因数都是,积是2。



2、先看图,再填空
★★★
★★★
★★★
★★★
(1)求一共有多少个的加法算式是:_________; (2)求一共有多少个的乘法算式是:___________; (3)第一堆有3个,总个数是第一盘的(
)倍,求一共有多少个的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画出△来,使△的个数是○的4倍。

○○○
在8×6=48中,8和6都叫做(),48叫做()
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写出两个相应的乘法算式。

(1)(
)八二十四
(2)七(
)六十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算
7×7=
3×2=×4=1×3=4×9=2×9=
4×3=
2×3=
9×9=
2×7=
×9=
7/ 9
6×1=
8×8=
6×=
×7=
×1=
2×2=
×8=
2×4=
×2=
2×=
6×2=
2×6=
3×=
3×1×8= ×9=
4×7=
×7=
3×7=
4×2=
4×8=
6×6=
3×3=
7×8=
3×1=
×4=
3×4=
×=
×1=
4、下面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
①7+7+7②3+3+4+3+3
③8+8+8+8
9/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