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杀菌剂

合集下载

杀菌剂作用原理

杀菌剂作用原理

杀菌剂作用原理
杀菌剂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影响病原菌的细胞代谢、细胞结构、能量生成等,达到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目的。

具体来说,杀菌剂的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抑制细胞代谢:杀菌剂可以干扰病原菌的细胞代谢过程,影响其能量生成、
物质合成等,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2.破坏细胞结构:杀菌剂可以破坏病原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等结构,导致细
胞死亡。

3.诱导植物抗病性:杀菌剂可以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
抵抗力。

4.抑制酶的活性:杀菌剂可以抑制病原菌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干扰其正常的
代谢过程。

5.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杀菌剂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繁殖过程,使其无法正常生
长和繁殖。

总之,杀菌剂的作用原理是多方面的,主要通过影响病原菌的代谢、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来实现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目的。

在使用杀菌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害类型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和施用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第七章 畜牧场环境消毒

第七章 畜牧场环境消毒

喷洒即可。
猪舍的消毒包括预防消毒和临时消毒。前者一般 每半月或1个月进行1次,后者应在发生传染病时及
时彻底消毒。在消毒前,先彻底清扫圈舍,若发生 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应先用有效药物喷洒后再打扫、 清理,以免病原微生物随土飞扬造成更大的污染。
清扫时应把饲槽洗刷干净,将垫草、垃圾、剩料
和粪便等清理出去,然后用消毒药喷雾消毒。若 发生传染病,则选择对该病原有效的消毒剂。 ②感染场环境消毒
②洗刷:用高压水枪冲洗舍内的天棚、四周墙壁、 门窗、笼具及水槽和料槽,达到去尘、湿润物体表 面的作用。用清洁刷将水槽、料槽和料箱的内外表 面污垢彻底清洗;用扫帚刷去笼具上的粪渣;用板 铲清除地表上的污垢,再用清水冲洗。反复2~3次, 到物见本色为止。 ③冲洗消毒:鸡舍洗刷后,用酸性和碱性消毒剂交 替消毒,使耐酸或耐碱细菌均能被杀灭。一般使用 酸性消毒剂,用水冲洗后再用碱性消毒剂,最后应 清除地面上的积水,打开门窗风干畜舍。
根据清扫的环境是否干燥,病原体危害的大小,
决定是否需要先用清水或某些化学消毒剂喷洒, 以免尘土飞扬,造成病原体散播。对清除的污染 物应运到指定的场所焚烧、掩埋或用其它方法使 之无害化。
畜 体 消 毒
2.物理消毒法
应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
生物。主要包括自然净化、机械除菌、过滤除菌、
热力消毒、辐射灭菌、超声波和微波消毒等技术。
物理消毒主要用于畜禽养殖场设施、饲料、医疗
卫生器械、兽医防疫检疫部门、实验材料消毒。
⑴过滤消毒技术
以物理阻留的方法,去除介质(主指气体和液体) 中的微生物,其除菌效果与滤器材料的特性、滤 孔的大小和静电因素有关。 ①网击阻留:滤器材料由无数参差不齐的网状纤维 结构相互交织重叠排列,形成狭窄弯曲的通道, 可阻留颗粒样的微生物和杂质。 ②筛孔阻留:大于滤孔径的微生物等颗粒,经滤膜 或滤析的筛孔时被阻留在滤器中。 ③静电吸附:使微生物带负电荷,某些滤器材料带 正电荷,通过静电作用阻留微生物或其它颗粒。

初三化学第七章第三节常见的盐

初三化学第七章第三节常见的盐
常见的盐
一、几种常见的盐
1、氯化钠
用途很广。日常生活中用于调味和腌制食物, 医疗上用与配制生理盐水,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碳酸钠
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广泛。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 曾做出杰出的贡献。
3、硫酸铜
硫酸铜有毒,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由它和石 灰配制的波尔多液杀菌效率高,药害较小。
工业上,精炼铜、镀铜和制造铜的化物都要用硫酸铜。
二、酸、碱、盐的正确使用
• 腐蚀性 • 氧化性 • 应妥善保管,小心使用 ※ 浓硫酸的稀释
二、酸、碱、盐的正确使用
• 毒性
• 1.亚硝酸钠:与食盐在外观上相似 • 2.重金属盐:如铅盐、铜盐、汞盐、钡盐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带答案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带答案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一、选择题(一)A1/A2型题1.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CA.门诊患者B.急诊患者C.住院患者D.探视者E.陪护者2.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EA.新生儿肺炎B.新生儿脐炎C.新生儿腹泻D.新生儿败血症E.新生儿硬肿症3.煮沸消毒时,海拔每增加300m,需要延长消毒时间AA.2分钟B.3分钟C.4分钟D.5分钟E.6分钟4.下列消毒剂中属于气体杀菌剂的是BA.甲醛B.环氧乙烷C.过氧乙酸D.乙醇E.戊二醛5.不适合用于干烤法灭菌的是EA.凡士林B.滑石粉C.玻璃器皿D.金属制品E.纤维织物6.不适合用于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是AA.油剂B.搪瓷物品C.玻璃器皿D.金属制品E.纤维织物7.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DA.燃烧法B.干烤法C.煮沸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流通蒸汽灭菌法8.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长是AA.253.7nmB.210 nmC.328 nmD.270.7 nmE.312 nm9.适用于内镜消毒的消毒剂是BA.过氧乙酸B.戊二醛C.环氧乙烷D.乙醇E.碘伏10.属于高度危险性的医用物品是CA.肠镜B.体温计C.手术刀片D.血压计袖带E.压舌板11.产房属于Ⅱ类环境,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BA.100cfu/cm³B.200 cfu/cm³C.500 cfu/cm³D.50 cfu/cm³E.5 cfu/cm³12.下列哪种消毒剂消毒的物品使用前不可用生理盐水冲洗CA.过氧乙酸B.戊二醛C.环氧乙烷D.甲醛E.碘伏13.煮沸消毒金属器械时,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及去污防锈,可加入DA.氯化钠B.硫酸镁C.亚硝酸钠D.碳酸氢钠E.稀盐酸14.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方法是CA.门诊换药室的无菌持物钳应每周消毒一次B.始终保持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C.去放持物钳时不可触及容器壁D.到远处取物应速去速回E.可以夹取任何无菌物品1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许溶液是为了AA.冲洗瓶口B.检查溶液的颜色C.冲洗无菌容器D.检查溶液有无污染E.检查溶液有无浑浊16.戴无菌手套的正确方法是AA.戴手套前,先检查手套的号码B.戴手套前,可不必洗手,但一定要修剪指甲C.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D.以戴手套的手可触及另一首套的内面E.戴好手套后两手应置于胸部以上水平17.护士王某,在执行PICC过程中发现手套破损,她应EA.加戴一副手套B.用消毒液消毒破损处C.用胶布粘帖破损处D.用无菌纱布覆盖破损处E.立即更换18.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B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E.12小时19.对于已穿过的隔离衣,下列哪项可被视为清洁AA.衣领B.袖口C.腰部以上D.腰部以下E.胸部以上20.下列区域属于半污染区的是CA.病房B.值班室C.医护办公室D.治疗室E.库房21.无菌溶液按要求打开后,如未用完,此溶液的有效期为BA.12小时B.24小时C.3天D.7天E.2周22.下列疾病需采取严密隔离的是DA.疟疾B.破伤风C.新生儿脓疱疮D.霍乱E.肺结核23.患儿,8岁,诊断为脊髓灰质炎,应采取的隔离种类是E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血液-体液隔离D.接触隔离E.肠道隔离24.戴帽子、口罩是不正确的做法是DA.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B.口罩应罩住口鼻C.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D.一次性口罩不潮湿不用更换E.纱布口罩使用2~4小时应更换25.体内物质隔离的范围不包括DA.血液B.阴道分泌物C.胸膜液D.汗液E.羊水(二)A3/A4型题(26~28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43岁,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收入院。

杀菌剂的原理

杀菌剂的原理

杀菌剂的原理
杀菌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化学药剂,其主要作用是用于防治植物病害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杀菌剂的原理是通过影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或生理过程,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杀菌剂的原理及其作用机制。

首先,杀菌剂可以通过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或膜来达到杀灭的目的。

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或膜是其生存和繁殖的重要结构,杀菌剂可以通过作用于这些结构,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渗,细胞内环境失衡,最终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死亡。

其次,杀菌剂还可以通过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来实现防治病害的效果。

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参与,杀菌剂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这些酶,抑制其活性,从而阻断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化学过程,导致其死亡。

此外,杀菌剂还可以通过影响病原微生物的核酸合成来起到杀灭的作用。

核酸是病原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物质,杀菌剂可以干扰核酸的合成过程,导致DNA或RNA的损伤,从而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除了以上几种作用机制外,杀菌剂还可以通过影响病原微生物的膜透性、蛋白质合成、氧化还原过程等途径来实现其杀菌效果。

总的来说,杀菌剂的原理是多方面的,通过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理过程,最终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杀菌剂的使用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应选择适宜的杀菌剂种类和使用方法,根据具体的作物和病害情况来进行合理的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杀菌剂的原理是通过影响病原微生物的生理过程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其作用机制多样,应合理使用,以保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一、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1、影响真菌细胞壁的形成真菌细胞壁作为真菌和周围环境的分界面,起着保护和定型的作用。

细胞壁干重的80%由碳水化合物组成,几丁质是由数百个N-乙酰葡萄糖胺分子β-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糖。

几丁质的合成由3个几丁质合成酶(Ghs)来调节,Ghs1的作用是修复细胞分裂造成的芽痕及初生隔膜的损伤,Ghs2用于初生隔膜中几丁质的合成,Ghs3合成孢子壁中的脱乙酰几丁质及芽痕和两侧细胞壁中90%的几丁质。

在三者的作用下,将N-乙酰葡萄糖胺合成为几丁质。

不同的多糖链相互缠绕组成粗壮的链,这些链构成的网络系统嵌入在蛋白质及类脂和一些小分子多糖的基质中,这一结构使真菌细胞壁具有良好的机械硬度和强度。

细胞壁受影响后的中毒现象通常表现为芽管末端膨大或扭曲,分枝增多等异型,造成这一类异型的原因是细胞壁上纤维原的结构变形。

有实践意义的杀菌剂对的作用主要是影响细胞壁的形成。

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中多糖的合成,或者与多糖及糖蛋白相结合的机制破坏细胞壁结构,达到抑制或杀灭真菌的目的。

杀菌剂对菌体细胞的破坏作用之一是抑制几丁质的生物合成,抑制的药剂有稻瘟净、异稻瘟净、灰黄霉素、甲基托布津、克瘟散、多氧霉素D、青霉素等。

如异稻瘟净是通过抑制乙酰氨基葡萄糖的聚合而抑制几丁质的合成,影响稻瘟病菌细胞壁的形成。

多抗霉素和华光霉素是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抗生素,使细胞壁变薄或失去完整性,造成细胞膜暴露,最后由于渗透压差导致原生质渗漏,两者结构上属于核苷肽类,是几丁质合成底物UDP-N-G1cNAa的结构类似物,因而是几丁质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多氧霉素D 的抑制几丁质合成酶;青霉素则是阻碍了细胞壁上胞壁质(黏肽)的氨基酸结合,使细胞壁的结构受到破坏,表现为原生质体裸露,继而瓦解。

2、影响真菌质膜生物合成菌体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脂类、蛋白质、糖类、水、无机盐和金属离子等。

杀菌剂对菌体细胞膜的破坏以及对膜功能的抑制有两种情况,即物理性破坏和化学性抑制。

常用杀菌剂的种类、性质及作用

常用杀菌剂的种类、性质及作用

常用杀菌剂的种类、性质及作用常用杀菌剂的种类、性质及作用(一)农用抗生素1、多抗霉素【中文通用名称】多抗霉素【英文通用名称】polylxin【商品名称】宝丽安、多氧霉素、科生霉素、多氧清等。

【化学名称】肽嘧啶核苷类抗生素【制剂类型】10%、3%、2%、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0.3%多抗霉素水剂【理化性质】该类抗生素含有A至N 14种同系物的混合物。

我国生产的多抗霉素主要成分是多抗霉素A和多抗霉素B,是多抗霉素金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 chromogenes)所产生的代谢物,含量为84%(相当于84×10单位/g),系无色针状结晶,熔点(m.p.)180℃。

日本产的多抗霉素称为多氧霉素,是可可链霉素阿苏变种(Streptomyces cacaoi var.asoensis)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多抗霉素B,占22%~25%(相当于22×10~25×10单位/g),系无定形结晶,分解温度(m.p.)为160℃。

多抗霉素易溶于水,多抗霉素对人、畜低毒,在动物体内无蓄积,易排出体外。

对鱼、水生生物及蜜蜂低毒。

是环保型绿色农药。

【作用】多抗霉素是广谱性、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抗生素类杀菌剂。

对链格孢菌、葡萄孢菌、灰霉菌等真菌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

当药剂喷到病菌体上后,病原菌细胞壁壳多糖的生物合成受到干扰,使以壳多糖为基质构成细胞壁的真菌,芽管和菌丝体局部膨大、破裂,细胞内容物溢出,导致病原菌细胞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死亡。

同时,该药剂还具有抑制病菌产生孢子及病斑扩大等作用。

多抗霉素在北方落叶果树上,主要是用来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霉心病、梨黑斑病、草莓的灰霉病等。

尤其对霉心病的防治,苹果落花60%~80%时,喷布多抗霉素,防治霉心病效果显著,而且不影响坐果。

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中文通用名称】嘧啶核苷类抗菌素【英文通用名称】TF-120【商品名称】农抗120、抗霉菌素 120、120农用抗菌素【化学名称】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制剂类型】2%、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理化性质】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农抗120)为吸水刺孢链霉菌北京变种(streptomyces hygrospinosis var beijingensis new var.)。

第七章消毒灭菌

第七章消毒灭菌
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
教学目标
• 1、熟悉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 2、掌握消毒灭菌的几个概念; • 3、掌握高压蒸汽灭菌法。 • 4、了解化学消毒灭菌法和生物抗菌法。
重点:物理灭菌法。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二、水中的微生物
• 水环境:地球的70%左右由水覆盖,其中 溶解和悬浮有机、无机物,流动水有氧 渗入可供微生物生长。
四、人体的微生物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 外科医院:麻醉、止血和抗感染三大技术
尚未建立。为了拯救生命,医生只能不顾 病人的极大痛苦去切割肢体,用炽热的铁 器烙印切口来止血,再缠上一条条“脏” 布,或让血肉模糊的伤口直接暴露在空气 中。
• 病人如果侥幸不死于鲜血淋漓、痛不可忍 的“手术”,那么,绝大多数也要死于一种具有 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只能作用于与它 同种不同株的细菌以及与它亲缘关系 相近的细菌。
• 如大肠菌素,可作用于大肠杆菌及近 缘的志贺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 和巴氏杆菌等。
• 植物杀菌素:某些植物中存在的杀菌 物质一般称为植物杀菌素。
• 如黄连、黄柏、黄芩、大蒜、金银花 、连翘、鱼腥草、穿心莲、马齿苋、 板蓝根等都含有杀菌物质。
• 7.其他因素 湿度、穿透力、表面张力等。
五、生物抗菌法
• 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之间,或微生 物与动植物之间,经常呈现相互影响 的作用,如寄生、共生和颉抗等现象 。
• 导致颉抗的原因有抗生素和细菌素、 植物杀菌素、噬菌体等。
• 噬菌体是寄生于细菌、霉形体、螺旋 体、放线菌及真菌等的一类病毒,也 称微生物病毒。
光感作用:指可见光具有微弱的杀菌作用,若将 某些染料如结晶紫、美蓝、汞溴红、伊红、沙黄 等加到培养基或涂在外伤表面,能增强可见光的 杀菌作用 。

《农药学课程杀菌剂》课件

《农药学课程杀菌剂》课件
杀菌剂的环境污染问题
杀菌剂在施用过程中可能对水源、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污 染。
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加强杀菌剂抗药性监测与治理
研发新型杀菌剂
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手段及时发现抗药性 ,采取更换或轮换使用不同药剂等措施降 低抗药性风险。
针对不同病害和抗药性现状,研发具有新 作用机制和靶标的新药剂。
提高杀菌剂使用技术
《农药学课程杀菌剂》ppt课 件
目 录
• 杀菌剂概述 • 常见杀菌剂种类 • 杀菌剂的应用领域 • 杀菌剂的未来发展 • 结论与展望
01
杀菌剂概述
杀菌剂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明确、详尽
详细描述
杀菌剂是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农药,具有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生长的作用。根据 作用方式,杀菌剂可分为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和铲除性杀菌剂。
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01
02
03
水处理
杀菌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 领域,可以杀死水中的细 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医疗设施
在医院、诊所等医疗设施 中,杀菌剂可用于消毒医 疗器械、表面和空气,预 防和控制感染。
卫生保健
在卫生保健领域,杀菌剂 可用于个人护理产品、卫 生用品和化妆品中,提供 卫生安全的保障。
菌。
常见的铜杀菌剂包括波尔多液、 硫酸铜等,主要用于防治霜霉病
、炭疽病等病害。
铜杀菌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 留等优点,但过量使用容易对植
物造成药害。
福美类杀菌剂
福美类杀菌剂是一类广谱性杀菌剂,主要通过抑制病原菌细胞呼吸作用,抑制或杀 死病原菌。
常见的福美类杀菌剂包括福美双、福美锌等,主要用于防治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 。
园艺领域的应用

第七章 杀菌剂..

第七章  杀菌剂..

用现配。④不能与遇碱易分解的药剂混用。
二、无机硫杀菌剂

无机硫杀菌剂是一类以硫磺为主加工而 成的不同制剂。硫磺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 制剂释放单质硫起作用,也可以被还原形成 毒力更强的硫化氢起杀菌作用。
(一)硫磺制剂
1 不仅具有杀菌作用,而且具有杀螨和杀 虫效果。 2 杀菌杀虫效力与粉粒大小密切相关:
粒径:粉剂>可湿性硫>胶体硫
3 防治对象:喷雾防治白粉病、锈病、 杀 虫、杀螨
(二)石硫合剂
无机硫化合物中最主要的是石硫合剂, 石灰硫磺合剂简称石硫合剂,化学名称又
叫多硫化钙,它是由硫磺和石灰一起煮沸
而成。合适的比例为石灰︰硫磺︰水
=1:2:100
1
配制方法
H2O —— 热水+生石灰———加硫磺粉—— 保持沸腾40-50分钟,并不断搅拌,不能溢 锅,保持水量。
福美双
性能特点:属低毒广谱保护性杀菌剂,有一定的
蓄积性,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应用方法:对种传、土传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
用,主要防治禾谷类黑穗病、各种作物的苗期猝倒
病和根腐病。另外用500~1000X液喷雾可防治苹果
斑点病、梨黑星病、蚕豆褐斑病、瓜霜霉病和炭疽
病等。
“江苏泰州毒豆芽事件”
(二)代森系:
第七章

杀菌剂
本章教学要求:
1.掌握杀菌剂的概念、特点。 2.掌握各类杀菌剂中常用品种的性能特 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常用杀菌剂的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技术。
教学难点:

杀菌剂的分类和作用原理。
第七章
杀菌剂的定义

杀菌剂
杀菌剂是一类对真菌和细菌有毒 的物质,有杀死病菌孢子、菌丝和抑 制其生长发育的作用。 根据作用原理和方式,习惯上将 杀菌剂分为两大类: 保护性杀菌剂

杀菌剂的名词解释

杀菌剂的名词解释

杀菌剂的名词解释杀菌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和工业领域的化学物质,具有抑制或杀死各种微生物,特别是细菌和真菌的能力。

它们在农业中用于保护作物免受病原菌和真菌感染,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杀菌剂还被广泛用于医学消毒、水处理以及工业生产中的卫生和清洁。

在农业方面,杀菌剂的使用旨在预防和控制病害,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水稻种植者常使用杀菌剂来防治水稻疫病,提高产量。

玉米、小麦等其他农作物也经常受到真菌感染,这时杀菌剂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对于果树和蔬菜的种植者来说,杀菌剂的使用可以延长果实和蔬菜的保质期,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市场的供应和需求。

杀菌剂的种类多种多样,根据其防治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杀菌细菌剂、杀菌真菌剂和杀菌病毒剂。

常见的杀菌剂包括杀菌酮、杀菌苯酰胺、杀菌吡啶等。

这些杀菌剂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可以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破坏细胞壁或抑制特定酶的活性来杀菌。

尽管杀菌剂在农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使用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和风险。

首先是环境污染的问题。

杀菌剂在农田中广泛施用,残留物可能会渗入土壤和水源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其次是抗药性的产生。

长期使用相同的杀菌剂会导致目标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从而减弱其防治效果。

此外,杀菌剂有时也会对一些非目标生物产生负面影响,如对蜜蜂和其他传粉昆虫带来的风险。

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抗药性的风险,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菌剂非常重要。

农民和农业相关从业者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和建议的用药剂量来使用杀菌剂,并注意使用前后的安全间隔期。

此外,定期轮换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可以有效减少抗药性发生的可能性。

在医学领域,杀菌剂被用于消毒和清洁手术室、医疗器械以及各种医疗设施。

消毒剂可以杀死病原菌、细菌和病毒,降低感染风险。

例如,在手术前,医生会使用酒精消毒手术区域和手术工具,以确保手术过程的无菌。

杀菌剂还在饮用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安全的饮水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第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

第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

第七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14~16碳大环内酯环相同化学结构的抗菌药。

第一代: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第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

第三代:不易耐药的酮基大环内酯类第药物受到普遍关注。

第一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共性㈠体内过程1.吸收:红霉素不耐酸;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耐酸,口服性好⒉分布:广泛分布到除了脑组织和脑脊液的各种组织和体液中。

红霉素是少数能够进入前列腺,胎儿血液循环和母乳中的药物之一;炎症能够促进红霉素的组织渗透⒊代谢:肝肠循环㈡药理作用第一代:大多数阳性菌,部分阴性菌和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对葡萄球菌属(包括产生B-内酰胺酶的和MRSA),肺炎链球菌,破伤风杆菌,白喉杆菌等强大抗菌活性;对梅毒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非典型病原体也有较好作用第二代:加强了革兰氏阴性菌第三代:大环内酯类一般是抑菌剂㈢作用机理:所有大环内酯类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①透过生物膜,可逆性的作用于50S亚基,阻止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②结合到50S大亚基的特殊靶位,阻止肽酰基tRNA从A向P位移动,阻断蛋白质的合成③导致核糖体结构被破坏,使得肽链延长阶段过早结束④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在50S作用位点可能拮抗㈣耐药性①靶位改变:50S亚基的结构改变,导致大环内酯类药物无法与之结合,产生耐药性;核糖体结合位点改变导致的耐药称为MLS耐药,是局限第二代大环内酯类的主要问题②灭活酶的产生:水解内酯键③膜通透性降低④主动外排机制增加㈤不良反应大环内酯类的主要特点在于低毒性①胃肠道反应②肝损害③耳毒性④过敏反应⑤二重感染:长期大量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导致二重感染二、常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药理作用1. 对G+菌、G-菌和厌氧菌敏感;2.对螺旋体、肺炎支原体及螺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

3.对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细也有效。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1.1对细胞壁的影响 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壁由两类物质组成
即微纤维和无定型生物物氧质化的,影响前者包埋在后 者中。真菌的微纤维是几丁质和纤维素, 细菌则是多糖。杀菌剂主要通过影响几 丁质合成酶或转肽酶的活性及细胞膜的 功能而影响细胞壁的形成。
第9页/共48页
杀菌剂对真菌细胞壁的影响
第10页/共48页
杀菌剂对细菌细胞璧的影响
移到膜外侧(内膜对H+是不通透的),在膜内外侧产生了跨膜质子梯度 和电 位梯度 c . 在 膜 内 外 势 能 差 的 驱 动 下 , 膜 外 高 能 质 子 沿 着 一 个 特 殊 通 道 ( AT P 合 酶 组 成 部分),跨膜回到膜内侧。质子跨膜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直接驱动ADP和磷 酸 合 成 AT P
合;
第26页/共48页
3.杀菌剂对菌体生物氧化的影响
脱氢
三羧酸循环
氧化磷酸化
第27页/共48页
抑制丙酮酸脱氢
COO-
NAD+ NADH+H + O
C O + HSCoA
~ H3C C SCoA + CO2
CH3 丙酮酸
丙酮酸脱氢酶
复合体
乙酰 CoA
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
第28页/共48页
保护/治疗/铲除作用/抗产孢作用
游动孢子
侵入寄主
菌丝生长 病害症状可见 孢子形成
保护作用
治疗作用
铲除作用 抗产孢作用
第2页/共48页
杀菌作用
杀菌剂与病原接触后直接将病原物杀 死。 杀菌作用有两种特殊的形式即铲除作用和抗产孢作
用。 铲除作用是指完全抑制或杀死病菌,阻止已经出现 的病害症状的进一步扩展,防止病害加重和蔓延。 如代森类、石硫合剂、醚菌酯等可直接杀死植物表 面的病菌。

杀菌剂 7 章

杀菌剂 7 章
杀菌剂
杀菌剂的概念
杀菌剂:在一定剂量或浓度下,对病原菌具有毒 杀作用或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以及可通过其他多种 途径而使植物消除病症、病状的物质称为杀菌剂。

杀菌剂:杀菌、抑菌、提高抗病力。
前言

每年农作物由病虫害引起的损失达20-30%,由 病害引起的损失占10—13%,但是,由于植物病害 的特点和人们对病害认识的不足,杀菌剂的发展总 的来说比杀虫剂缓慢,这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
第二节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生物的生命活动
Add Your Text
结构(细胞 壁、细胞膜 及细胞器等)
物质循环( 蛋白质、脂 肪、糖)
能量循环( 呼吸作用和 光合作用)
自身调节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是指杀菌剂进入病菌体 内到达作用点后,引起菌体内生理生化异常反 应,破坏菌体正常代谢,使菌体中毒死亡的原 因。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有:
(2)杀菌剂影响叶酸代谢和转氨基作用,使蛋白质合成 受阻。 甲菌定和乙菌定能干扰在叶酸代谢和转氨基作用作为 辅酶的磷酸吡哆醛,使蛋白质合成受阻。 (3)影响氨基酸的活化 tRNA只能与活化的氨基酸结合,如氨基酸类杀菌剂 可以取代活化的氨基酸,形成搀假的tRNA。 (4)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转位与转肽 转位:合成蛋白质有起始和终止位点,杀菌剂如链霉素可 把tRNA固定在起始位点上,而不能达到终止位点。 转肽:稻瘟散和放线菌酮可影响转肽。
2.直接作用于三羧酸的某个环节
(1)草酰乙酸转变为柠檬酸过程受阻 从草酰乙酸转化为柠檬酸需要辅酶A的参与, 因此能干扰辅酶A的药剂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干扰这 个反应。这类杀菌剂主要有福美双、福美铁、二氯 萘醌、克菌丹和硫磺等。在这种情祝下,辅酶A是 被氧化为不可逆的氧化型,因此失去活性。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杀菌剂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应用于农业、医疗、环境卫生等领域,用于预防和控制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和疾病。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破坏细胞壁、破坏细胞膜、抑制核酸或蛋白质的合成等。

1.破坏细胞壁:细菌、真菌和藻类的细胞壁是由多糖或多肽组成的结构,杀菌剂可以作用于这些结构,导致细胞壁的破坏。

破坏细胞壁会导致细胞的溶解和死亡。

2.破坏细胞膜:细菌和真菌的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双层结构。

杀菌剂可以与细菌或真菌的细胞膜结合,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细胞内容物泄漏、离子平衡紊乱,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3.抑制核酸合成:细菌和真菌需要合成DNA和RNA来维持其正常功能和生命周期。

杀菌剂可以靶向核酸合成途径,抑制细胞内DNA或RNA的合成,从而阻碍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4.抑制蛋白质合成: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生物过程的关键调节点。

杀菌剂可以干扰细菌或真菌的蛋白质合成过程,通过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或干扰蛋白质合成的酶的活性,阻碍细胞正常的代谢和生长。

5.反应氧化还原:杀菌剂可以通过与细菌或真菌代谢路径中的关键组分反应,改变其氧化还原状态,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总结起来,不同类型的杀菌剂作用机制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通过干扰微生物细胞结构、代谢或功能来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

这就使得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和疾病的传播和
发生。

为了避免产生抗药性菌株和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请根据专业人士的建议正确使用和处理杀菌剂。

杀菌剂原理

杀菌剂原理

杀菌剂原理
杀菌剂主要通过以下原理实现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1. 破坏细胞膜:某些杀菌剂可以破坏细菌或真菌的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泄,进而引起细胞死亡。

2. 干扰代谢过程:某些杀菌剂可以影响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干扰其正常生理活动。

例如,抑制微生物中重要酶的活性,破坏其代谢途径,最终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3. 抑制核酸合成:某些杀菌剂可以抑制微生物内核酸的合成,从而影响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传递和DNA修复等关键过程,最
终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4. 扰乱细胞壁合成:某些杀菌剂可以扰乱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和稳定性,导致细胞壁破裂、风化,细胞无法正常生长和分裂,最终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5. 抗氧化和氧化损伤:某些杀菌剂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来保护植物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总之,杀菌剂通过不同的机制对微生物进行杀灭作用,从而阻断其生存和繁殖,保护植物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伤害。

苯基酰胺类杀菌剂

苯基酰胺类杀菌剂

C CH 3
O
CH 2 O
CH 3 CH 3
毒性 特点
低毒 大鼠急性口服LD50 669 mg/kg
双向传导性能,具保护和治疗作用,阻止霜霉目真菌菌 丝生长和孢子形成。 持效期10-14天,土壤处理持效期可超过 2个月。
剂型 5%颗粒剂,25%可湿性粉剂,35%拌种剂
适用范围 防多种作物霜霉病、瓜果蔬菜疫霉病、谷子白发病。
使用方法
? 瓜类、叶菜类霜霉病 2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喷雾。
? 谷子白发病
35%拌种剂200-300g /100kg种子拌种。
? 烟草黑胫病
25%可湿性粉剂133g/ 亩土壤处理。
恶霜灵( oxadixyl ) 结构式

CH 2OCH 3
生物活性 具以向顶为主的双向内吸传导性、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植物化学保护
7-7 苯基酰胺类杀菌剂
1. 概况
? 1977年Ciba-Geigy发现了甲霜灵等苯基酰胺类 化合物。
? 具有双向输导性能,以向顶输导为主。 ? 毒理:抑制rRNA 生物合成。 ? 易产生高水平抗性。 ? 与氯乙酰替苯胺类除草剂存在正交互抗药性。
2. 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类型与品种
A. 酰基丙氨酸类(acylalanines)
O
CH 3
O
CH3
O
CH 3 OCH 2 C
CHCOOCH 3
N
H 3C
CH 3
CH2C N CH C OCH3
H3C
CH3
O O
C
N
H3C
CH3 CHCOOCH 3
CH3
甲霜灵 (metalaxyl)
苯霜灵(benalaxyl)

杀菌剂的名词解释

杀菌剂的名词解释

杀菌剂的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杀菌剂不?杀菌剂啊,就好比是植物世界的超级英雄!想象一下,植物们正好好地生长着呢,突然一群坏家伙,比如各
种病菌啊,跑来搞破坏。

这时候,杀菌剂就闪亮登场啦!比如说,就
像我们人感冒了要吃药一样,植物要是被病菌侵害了,杀菌剂就是它
们的“药”。

咱平常生活里也经常能看到杀菌剂的影子呢!比如你家的花花草草,要是长了黑斑啥的,可能就是病菌在捣乱,这时候喷点杀菌剂,就能
帮它们对抗这些坏东西啦。

再比如,果园里的果树,要是没有杀菌剂,那果子可能都长不好,农民伯伯们得多伤心呀!
“哎呀,那杀菌剂到底是怎么起作用的呀?”你可能会这么问。

嘿,
杀菌剂就像是植物的卫士,它们能直接把病菌给消灭掉,或者阻止病
菌的生长和繁殖。

就好像是在病菌前进的道路上设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让它们没法得逞。

而且啊,杀菌剂的种类那可多了去了。

有预防性的,就像给植物提
前穿上了一层保护衣;还有治疗性的,等植物生病了再去“对症下药”。

这多神奇呀!
你可别小瞧了杀菌剂,它们的作用可大着呢!没有它们,我们的植
物世界可能就会变得乱糟糟的。

它们能让植物健康生长,能让我们欣
赏到美丽的花朵,吃到美味的水果。

所以呀,杀菌剂真的是很重要的东西呢!
我觉得杀菌剂就是植物健康的守护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它让我们的植物世界更加美好,更加丰富多彩!。

杀菌剂操作规程

杀菌剂操作规程

杀菌剂操作规程杀菌剂操作规程一、安全操作要求1. 操作人员要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2. 操作过程中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操作区域内部积存过多杀菌剂。

3. 存放杀菌剂的容器必须密封,避免外界污染。

4.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专注,避免分散注意力导致意外发生。

5. 在剂量计算和配制过程中要仔细核对,确保计算正确。

6. 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工作区域,避免杀菌剂残留。

二、杀菌剂配制1. 根据需要的剂量计算所需杀菌剂的量,并确认所用杀菌剂的浓度。

2. 使用方便的容器,将杀菌剂和适量的水按照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3. 使用前进行引流测试,确保配制的杀菌剂没有异常。

三、杀菌剂使用1. 在使用杀菌剂前,确保操作区域内无人员,避免他人误操作。

2. 使用前要对操作区域进行清洁,避免受到杂质的干扰。

3. 拿取合适的工具,将杀菌剂均匀地涂抹或喷洒在需要处理的物体表面上。

4.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杀菌剂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有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5. 在使用杀菌剂过程中,要注意杀菌剂遇水会产生气体,并有可能产生气味,应远离操作区域。

6. 杀菌剂使用完毕后,要尽快清洁操作区域,避免杀菌剂残留。

四、事故应急处置1. 如发生杀菌剂溅入眼睛的情况,应立即停止工作,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并及时就医。

2. 如发生杀菌剂接触皮肤的情况,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并及时就医。

3. 如发生杀菌剂误吸入体内的情况,应立即保持安静,保持呼吸畅通,并及时就医。

4. 如发生杀菌剂误食的情况,应立即漱口并给予大量清水冲洗胃,不要催吐,并及时就医。

五、杀菌剂存储1. 杀菌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2. 存放杀菌剂的容器要密封,避免外界污染。

3. 存放要易于管理,注明杀菌剂的名称、浓度和配制日期。

4. 存放处要远离可燃物和酸碱物质,防止发生意外。

六、废弃物处理1. 废弃的杀菌剂容器要彻底清洗干净后扔入指定的垃圾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波尔多液的配制方式
配合式 硫酸铜 ( g) 500 石灰 ( g) 125 水(kg) 性能特点 不污染植物,药效快,但对植物 不安全,附着力差。 不污染植物,药效快,很少有药 害,附着力差。 能污染植物,药效慢,对植物安 全,无药害,附着力强。 能污染植物,药效慢,安全无害, 附着力强 同上 同上
大葱灰霉病
三、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一)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特性
麦角甾醇是菌体细胞的一种组成物,这
类杀菌剂影响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菌体
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
(二)常用品种


三唑酮 A、性能特点
三唑酮又叫“粉锈宁”,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 三唑类杀菌剂。纯品无色结晶,1976年对三唑酮在 豆类、大麦及土壤中的代谢进行研究,发现三唑酮 可代谢为三唑醇,后者发挥高效杀菌作用,不易产 生抗性。
(1)煮制方法:
(2)煮制石硫合剂的反应过程
CaO + H2O 3S + 3H2O Ca(OH)2 2H2S + H2SO3 CaS· Sx + 2H2O CaS2O3 + 2H2O
H2S + Ca(OH)2 + SX H2SO3 + Ca(OH)2 + S
熬制出来的母液一般浓度较大,波美度达20度 ( Be°)时才算质量好,用时要加水稀释。

应用方法: 代森锰锌是一种以叶面喷洒使用为主
的保护剂,对果树、蔬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晚 疫病等多种病害有效。该药剂对人、畜为低等毒性 ,对眼睛有严重的刺激性,对皮肤中等刺激。
注意事项: 1、贮藏时注意防止高温,保持干燥。


2、可与多种农药混用,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3、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使用时注意。
H N H C ‖ S SH
(一)福美系: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
R1 N R2 C ‖ S SH
R1和R2代表烃基,-SH基的氢可被多种金属取代形 成各种盐。 理化性质:性质很不稳定,易吸潮,温度达80度 分解更快。对动物粘膜有刺激作用。
1、福美双
福美类化合物氮原子上的两个氢原子都 被取代。是一类有强螯合力的化合物,至今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仍大量使用的品 种是福美双。


保护性杀菌剂常用种类:
一、铜、贡杀菌剂 二、无机硫杀菌剂 三、有机硫杀菌剂
四、取代苯类杀菌剂
一、无机铜杀菌剂
(一)硫酸铜 (二)波尔多液 1 发现及得名由来
2 化学名称
CuSO4· xCu(OH)2· yCa(OH)2· zH2O
碱式硫酸铜
3 主要理化性质
质量好:天蓝色胶悬状液; 必须随配随用,不能贮存; 具碱性,对金属容器有腐蚀作用,不能 用金属容器盛放。
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二) 常用品种 1、稻瘟净 A、性能特点
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和细胞膜的渗透性,属 中等毒,对人眼及皮肤无刺激作用,对植物有内吸 作用。
B、应用技术
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宜在发病初期用药,施 药浓度高时,籼稻易生药害,对水稻小粒菌核病、 纹枯病、颖枯病和玉米大小斑病也有效,并可兼治 稻飞虱、叶蝉。
3 使用技术

具有杀菌、杀虫双重功效, 主要用来防治各种植物的白粉病
、锈病、黑穗病、赤霉病等,持
效期可达半月左右,在果树休眠
期使用4-5波美度高浓度的石硫合
剂处理能杀死越冬蚧壳虫虫卵。
柿绵蚧
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嫩枝、叶片和果实的汁液,使嫩枝枯死、 叶片皱缩畸形、果实提前软化引起早落。早春柿树发芽前喷1次5 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若虫。
福美双
性能特点:属低毒广谱保护性杀菌剂,有一定的
蓄积性,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应用方法:对种传、土传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
用,主要防治禾谷类黑穗病、各种作物的苗期猝倒
病和根腐病。另外用500~1000X液喷雾可防治苹果
斑点病、梨黑星病、蚕豆褐斑病、瓜霜霉病和炭疽
病等。
“江苏泰州毒豆芽事件”
(二)代森系:
B、应用技术
对多种作物有真菌引起的病害有一定防治效果。 如棉花枯、黄萎病,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果 树白粉病,蔬菜黑斑病等。可与一般杀菌剂混用, 但与杀虫剂混用时要随用随配,不易与碱性农药混 用。


C、生产实例
防治黄瓜、番茄枯萎病,茄子黄萎病:用50%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0.3-0.5千 克,发病重的地块间隔10天再灌一次。 防治大葱、韭菜灰霉病:用50%可湿性粉剂300 倍液喷雾。 防治瓜类、菜豆炭疽病、豌豆白粉病:用50%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以上喷雾均在发病 初期第一次用药,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 药2-3次。
C、生产实例
防治瓜类白粉病:1500-20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 开始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三次。 防治黄瓜枯萎病:用500-1000倍液在发病初期灌 根,每株每次灌0.25-0.3千克。
黄瓜枯萎病
2、多菌灵
A、性能特点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化学性质稳定, 毒性低,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 但是施于土壤中防治病害时,有时效果不好,容易 被土壤微防治:40%可湿性粉剂200-300
倍液在发病初期喷药,每隔10天喷一次,共喷2-5
次。使用浓度高时易产生药害,长期使用易产生抗
性,可与多菌灵混用提高防效。
黄瓜霜霉病
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一)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特性
这一类杀菌剂的母体结构,都含有苯并咪唑环 的活性部分,这类药剂杀菌谱广,作用位点单一, 病原菌容易对其产生抗药性。抗性菌株也常常表现 出对这类化合物具有交互抗药性。

B、应用技术
三唑酮属于低毒杀菌剂,对麦类锈病、白粉病 和黑穗病有特效,对玉米、高粱等黑丝穗病,对瓜 类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与铜制剂及碱性 农药以外的其它制剂混用。
C、生产实例
40%稻瘟净乳油兑水500-800倍喷雾,防治苗 瘟和叶瘟,发病初期施药,7天再施1次。
稻瘟病
2、乙膦铝 A、性能特点
乙膦铝是第一个双向传导的内吸性杀菌剂高
效低毒,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进入植物体内移
动迅速并且持效期长。
B、应用技术
防病谱广,是防治真菌和卵菌病害的重要品 种,对霜霉病菌、疫霉病菌、白粉病菌、菌核病 菌均有较高的防效。
三、有机硫杀菌剂
有机硫杀菌剂于20世纪30~40年代问世,是 杀菌剂发展史上最早而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 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的出现标志着杀菌剂从无 机物发展到有机物阶段,在替代铜、砷、汞制剂 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先后开发成功的有“福美” 类和“代森”类系列,具有高效、低毒、药害小 、杀菌谱广等优点。
应用方法:
百菌清常做茎叶喷雾处理使用,对多种作物真菌病 害具有预防作用,或加工成烟剂,在温室中可以借 助热力扩散。主要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的霜霉病、 白粉病、叶枯病、锈病、炭疽病等。
注意事项:
1、对人的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注意防护。 2、对鱼类有毒。
第二节
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是上世纪60年代才发展
起来的,内吸性杀菌剂的出现,改变了人
类对于已经发生或流行的植物病害无能为
力的被动状况,在植物得病之后施用仍能
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例如,某些维管束 病害,保护剂难以起作用,而内吸剂可以 治疗。
内吸性杀菌剂:能通过植物叶、茎、根部 吸收进入植物体,在植物体内输导至作用 部位的杀菌剂。
特点:
1、可在植物内传导,对侵入到内部的病害具有 良好防效。 2、防病谱有宽有窄,有的可防十几种病害,有 的只能防一种病害。 3、作用点单一,很容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4、一般不需要加辅助剂,对作物比较安全,不 易引起药害。
四、取代苯类杀菌剂
该类杀菌剂的分子结构特征是以苯环作为母体, 多数为非内吸性杀菌剂,个别品种具有一定的内吸 性,如杀菌磺胺,地茂散。这类杀菌剂中的一些品 种,如六氯苯、五氯硝基苯等是利用杀虫剂六六六 无毒体作原料生产的。
1、百菌清
性能特点:
属于低毒杀菌剂。纯品为白色结晶,对弱酸、弱碱 及光热稳定,无腐蚀作用。在植物表面易粘着,耐 雨水冲刷,有较长的药效期,一般7-10天。
(二) 常用品种 1、苯来特 A、性能特点
在植物体内代谢为多菌灵及另一种有挥发性异 氰酸丁酯,是其主要杀菌物质。纯品白色,干燥状态 下稳定,遇潮湿会分解减效,对人畜低毒,对作物安 全。
B、应用技术
防病谱广,苯菌灵可用于防治蔬菜、果树、稻麦 等作物的多种病害,常用作拌种、喷雾和土壤处理, 除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外,还具有杀螨作用。不宜与强 碱性药剂及含铜制剂混用。易产生交互抗性,应与其 它类型的杀菌剂混用。
常用的内吸性杀菌剂
一、有机磷杀菌剂 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三、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四、苯基酰胺类杀菌剂
一、有机磷杀菌剂
(一)有机磷杀菌剂的特性
以稻瘟净为代表的有机磷杀菌剂共同的特点是 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结构大同小异,对稻瘟 病有预防治疗作用,并能兼治其它水稻病害。品种 不如有机磷杀虫剂那样多而重要,至今有少部分品
代森系是另一类具有不同分子构造的二硫代氨 基甲酸的衍生物。
1、代森锰锌
代森锰常与锌或锌离子混合制成代森锰锌。锌 的加入降低了代森锰对植物的毒性,增加了其杀菌 活性。代森锰锌的另一作用是提供锰和锌元素以满 足缺素植物的需求。
性能特点:代森锰锌纯品为白色粉末,对光、热、
潮湿不稳定,易分解出二硫化碳,遇碱性物质或铜、 汞等物质均易分解放出二硫化碳而减效,挥发性小。
用现配。④不能与遇碱易分解的药剂混用。
二、无机硫杀菌剂

无机硫杀菌剂是一类以硫磺为主加工而 成的不同制剂。硫磺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 制剂释放单质硫起作用,也可以被还原形成 毒力更强的硫化氢起杀菌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