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实例的观察,学生可以初步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
2.培养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
2.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自主发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规律。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些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例如,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平移、旋转,用纸片进行轴对称的折叠等。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创造具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性质的图形。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平移:物体运动时,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
2. 旋转:物体运动时,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的距离不变的运动,称为绕这个点的转动,这个点称为物体的转动中心。
3. 轴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推拉门、旋转木马、风筝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2. 探究平移- 定义:向学生解释平移的概念,并强调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不变。
- 实践: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然后按照指定的方向和距离进行平移,观察图形的变化。
-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平移的性质,如平移后图形的大小、形状、方向是否改变。
3. 探究旋转- 定义:向学生解释旋转的概念,并强调旋转的中心和角度。
- 实践: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然后绕着一个点进行旋转,观察图形的变化。
-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旋转的性质,如旋转后图形的大小、形状、方向是否改变。
4. 探究轴对称- 定义:向学生解释轴对称的概念,并强调对称轴和对称图形的关系。
- 实践: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然后沿着一条直线进行对折,观察图形的变化。
-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轴对称的性质,如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称轴的位置。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 拓展: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1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这些几何变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特点及应用,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会这些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他们在二年级时学习了图形的对称,对本节课的轴对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平移和旋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概念和术语理解不够准确,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是否具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特点;2.教学难点: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模型,引导学生感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实际意义;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理解;3.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如滑滑梯、旋转门、对称服饰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呈现(10分钟)1.教师介绍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模型和卡片进行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这些概念;2.学生阅读教材,进一步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点;3.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理解。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建议: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2、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3、注意知识的科学性。
章节名称图形的运动(二)课时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内容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教学重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教学策略轴对称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4课时《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4课时《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4课时《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内容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来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难,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来提高理解程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本质特征,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操作活动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图片、实物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滑滑梯、荡秋千、升国旗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现象的本质特征。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理解。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明确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1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进行图形变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 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3. 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4.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本质特征,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进行图形变换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发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意义和作用。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存在。
2. 新课导入:讲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性质。
3. 案例分析:分析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进行图形变换。
5. 总结与拓展:总结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以及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价他们的掌握程度。
3. 实际应用: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多媒体课件:展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3. 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平移的概念和特点: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旋转的概念和特点: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3.轴对称的概念和特点:轴对称是指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图形认知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特征,也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
但是,对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来进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图形认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本质特征,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图形认知能力。
3.交流分享法:通过学生的交流分享,促进学生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实例和操作过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第1课时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优质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第1课时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辨别和应用这些变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发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和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辨别和应用这些变换。
2.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和特点,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现象。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图形和图片,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以及剪刀、胶带等工具。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图形和图片,以及剪刀、胶带等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滑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让学生思考和分享。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向学生介绍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和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发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图形和图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活动。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日常生活和前面的学习,他们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这三个概念的本质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学会用这些概念解释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本质特征,学会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实例和操作过程。
2.学具:准备一些图形卡片和操作工具,让学生动手操作。
3.教学资源:收集一些关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图形平移和旋转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这些现象。
202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202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202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1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27页内容及第28页“练一练”1、2题。
教材分析:《平移和旋转》是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的内容,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出现得比较多的几何现象,因此,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和旋转的两种现象。
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学生在第二课时还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是物体或图形在空间变化的位置方式,认识平移和旋转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重要作用。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在观察生活现象中,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感受平移与旋转,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这部分内容单靠教师讲解和学生的记忆是学不好的,最好的方式是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现实生活中来,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描述、表达和和交流中体验。
让学生在直观操作中,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操作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非常的重要,可借助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操作演示,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描述,让学生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及动手实践、发挥想象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谁能说说游乐场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2、符老师这里也收集了游乐场一些游乐项目的照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好)在这些游乐项目里有许多数学知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图形的运动。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感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本单元共安排了6课时,分别是:平移、旋转、轴对称、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欣赏与设计、练习。
内容涵盖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特点,体会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特点,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操作体验、交流讨论、练习应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教具,如风扇、滑滑梯等,用于展示和操作。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风扇、滑滑梯等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风扇、滑滑梯等现象,提问:“它们是什么现象?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平移、旋转的定义和特点。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并操作相关教具,体验平移、旋转的特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主要涉及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这些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深入理解这些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平面几何图形的模板、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如滑滑梯、转盘等,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
3. 练习:在讲解完概念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4. 应用: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例如,设计一个旋转后的图案,或者通过平移和旋转来拼凑出一个复杂的图形。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来展示和强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和应用。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形来板书,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描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特点。
2. 请给出一个实例,说明如何通过平移和旋转来拼凑出一个复杂的图形。
答案:1. 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旋转是指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轴对称是指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2. 可以通过将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圆形等进行平移和旋转,然后拼凑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图形。
例如,可以将多个相同的正方形进行平移和旋转,然后拼凑成一个大的正方形或者复杂的图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设计(3)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小学数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现象。
但学生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这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片和实物,用于展示和操作。
3.学生活动材料:学生用书、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现象,如滑滑梯、风车转动、剪纸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实例。
平移是指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旋转是指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轴对称是指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创造具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性质的图形。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平移:物体运动时,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
2. 旋转:物体运动时,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的距离不变的运动,称为绕这个点的转动,这个点称为物体的转动中心。
3. 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创造具有这些性质的图形。
2. 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找出对称轴。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 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3.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1. 讲解平移的概念,并通过图片和实际操作进行演示。
2. 讲解旋转的概念,并通过图片和实际操作进行演示。
3. 讲解轴对称的概念,并通过图片和实际操作进行演示。
3. 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识别和创造具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性质的图形。
4. 课堂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探究”环节。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平移2. 旋转3. 轴对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运用。
2. 教学难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展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实例。
2. 学生用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实例,如推拉门、旋转木马、剪刀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实例的共同特点。
2. 新课导入(1)平移a.教师讲解平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平移的意义。
b.展示一些平移的实例,如推拉门、电梯等,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平移,并说明理由。
c.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平移现象。
(2)旋转a.教师讲解旋转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旋转的意义。
b.展示一些旋转的实例,如旋转木马、风扇等,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旋转,并说明理由。
c.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旋转现象。
(3)轴对称a.教师讲解轴对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意义。
b.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实例,如剪刀、飞机等,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并说明理由。
c.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轴对称现象。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3)学生互相交流解题心得。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运用。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动手操作能力。
3.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运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主要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二年级下册《图形变换》的相关知识,对图形的变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四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仍在发展中,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图形是否发生平移、旋转或轴对称。
2.让学生能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性质。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3.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探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PPT,用于展示问题和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滑梯、荡秋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否属于图形的变换?如果属于,那么是什么类型的变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概念。
然后,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发生了平移、旋转或轴对称。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找出答案。
例如: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发生了旋转?轴对称的图形有哪些特点?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几何变换。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图形变换,对图形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逐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知道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培养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本质特征,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图形变换,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本质特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相关的图片和实际例子。
2.准备一些实际的图形,如卡片、纸片等,用于学生的操作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图片,如滑滑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的本质特征,引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点和区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图形变换,如平移、旋转等,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解决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种基本图形变换的概念,理解这些变换在几何图形中的基本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能够识别并描述这些现象;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概念的理解和基本特征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准确识别与描述。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但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
2. 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如使用学具进行平移、旋转等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 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如电梯的上下移动、风扇的旋转、蝴蝶的对称翅膀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现象的共同点,进而引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 新课探究(1)平移的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平移示例,理解平移是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如小方块、纸片)进行平移操作,感受平移的特点。
-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举例说明。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一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一、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目标1.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能够进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操作。
3.能够在直角坐标系中描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变化。
4.能够解决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相关的问题。
教学内容1.平移的概念及操作。
2.旋转的概念及操作。
3.轴对称的概念及操作。
4.在直角坐标系中描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1.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在直角坐标系中描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变化。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引入主题,简单介绍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给学生展示一些图形的变化(平移、旋转、轴对称),鼓励学生发现规律和特点。
呈现环节1.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平移。
向学生展示一些图形,比如正方形、长方形等,然后让其进行平移操作,并解释平移的具体概念。
2.其次,让学生了解旋转。
引导学生通过旋转角度,来改变图形的方向,并解释旋转的具体概念。
3.最后,学生可以了解轴对称。
引导学生通过画对称轴,来改变图形的位置,并解释轴对称的具体概念。
实践环节1.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已经清晰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一些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
总结环节1.总结本次教学的关键概念和重要知识点,梳理学生的思路。
2.简要展示一些高级应用,让学生有一定的展望。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课堂表现,了解其掌握情况。
2.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对其掌握情况进行检测。
课后作业1.课后让学生对所学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进行小结。
2.指定一些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时长本次教学设计需要2学时,每学时为四十分钟。
结语本次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点,内容全面、易于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计划及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计划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内容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图形的运动和位置,对图形的基本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还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来感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应用。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翻转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运动,引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运动的性质。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折纸、旋转物体等,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以及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本单元是在已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为后续学习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知识做好铺垫。
1、使学生经历观察实例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进行简单的平移、旋转;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在认识平移、旋转、轴对称以及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感受图形的变化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在方格纸上沿水平或垂直方向进行简单的平移;
2、能在方格纸上将物体旋转90°;
3、能画出简单图形的所有对称轴,能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1、能在方格纸上将物体旋转90 ;
2、能画出简单图形的所有对称轴,能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平移和旋转(第1课时)
课件。
一、导入
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物体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为旋转。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讨两种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
二、学习新知
(一)认识平移
1、讲解例题
例一: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PPT演示小船图、金鱼图的运动。
提问: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明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板书:平移)
提问:这些运动有什么不同点?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明确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提问: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指导:思路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所以小船图向右平移了9格。
思路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所以小船图向右平移了9格。
提问: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指导:看金鱼图上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7格,所以金鱼图向右平移了7格。
2、试一试
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你是怎样画的,与同学互相交流。
指导:先将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依次向下平移3格,然后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为平移后的平行四边形。
3、练一练
(1)房子图向()平移了()格。
(2)汽车图向()平移了()格。
(3)蘑菇图向()平移了()格。
指导:判断物体平移几格时,要看对应的点平移了几格。
(二)认识旋转
1、讲解例题
例二: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导:转杆打开和关闭都是绕着一个点旋转。
转杆打开和关闭旋转的方向正好相反。
(板书: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称为顺时针旋转,相反的称为逆时针旋转。
(板书:顺时针、逆时针)转杆打开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90°,转杆关闭是绕点o逆时针旋转90°。
2、试一试
(1)你会把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吗?
从第113页剪下和它同样大的三角形,在图上试一试。
并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看图填空
①钟面上的时针从6:00到9:00旋转了()。
②()千克的物品可以使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③指针顺时针旋转90°,从指向A旋转到指向();指针逆时针旋转90 ,从指向B旋转到指向()。
指导: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称为顺时针旋转,相反的称为逆时针旋转。
三、课堂总结
图形(或物体)的平移与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有关。
旋转运动的基本特征:都是绕一个中心点转动一定的角度。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称为顺时针旋转,相反的称为逆时针旋转。
四、作业布置
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2题。
略。
轴对称图形(第2课时)
教师: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平行四边形纸片
学生: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平行四边形纸片
一、导入
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指导: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只要看能否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
今天我们进一步了解轴对称图形。
二、学习新知
1、讲解例题
例三:从第113页剪下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折一折,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提问: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指导:对折后,折痕两边重叠在一起,形状、大小完全一样,我们说这样的图形两边是完全重合的。
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称它为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能找到一种折法,使得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所以这两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并不是轴对称图形。
提问:将折痕用虚线描出来,结合课本内容,说一说这些折痕的名称。
指导:这些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同桌同学互相指一指各图形中折出的对称轴。
提问: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指导:通过对折我们发现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PPT演示两条对称轴)
提问: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呢?
小组交流讨论,画一画正方形的所有对称轴。
指导: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
(PPT演示四条对称轴)
2、练一练
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讲解例题
例五:把下面的图形补全,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提问:你是怎样画的?与同学交流。
指导:思路一、在对称轴右边依次画出与左边对称的另一半。
方法二、先数格子,找出对应的顶点,再连接这些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PPT演示)
三、课堂总结
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一个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四、作业布置
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5题、第6题。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