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

合集下载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精选11篇)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精选11篇)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精选11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1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

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学校新学年工作目标,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初步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精神文化为重点,以服务教育教学为宗旨,以素质培养为目标,从校情出发,突出特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成长乐园,从而提高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整体构思1、体现人文精神。

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和人文教育的意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礼仪规范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2、弘扬惟义精神。

使师生在学习和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和认识“爱国爱民的优秀品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的惟义精神、“做人要正大光明,做事要认真负责,做学问要精益求精”的惟义风范、“业精于勤,业精于恒”的惟义工作态度。

3、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进程。

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学生积极向上、求学奋进的`热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案例

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案例

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案例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塑造良好学风的重要环节。

下面列举了10个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案例:1. 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样:学校鼓励学生成立各类社团,如音乐社团、舞蹈社团、科技社团等,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

社团活动丰富多样,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学生自治管理:学校建立学生自治管理机制,成立学生会、班级委员会等组织,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意识。

3. 校园文化节:学校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组织各类文艺演出、展览和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志愿者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如义务劳动、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 文化讲座和讲坛:学校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和文化名人举办讲座和讲坛,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6. 校园艺术团:学校设立校园艺术团,选拔优秀学生参与歌舞、戏剧等艺术表演,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表达能力。

7. 校史馆和文化长廊:学校建立校史馆和文化长廊,展示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成就,让学生了解学校的传统和发展,增强学校凝聚力和归属感。

8. 学生艺术作品展:学校定期举办学生艺术作品展,展示学生的绘画、摄影、手工艺等创作成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9. 校园读书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读书活动,推荐经典文学作品和优秀图书,开展读书分享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10. 校园文化墙:学校设置校园文化墙,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和创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艺术才能。

通过以上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案例,学校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民族小学校园文化经验介绍

民族小学校园文化经验介绍

营造书香校园,点燃读书激情——洪水镇民族小学营造“书香校园”掠影民乐县洪水镇民族小学,始建于1982年,是全县唯一一所集汉族、回族、藏族学生为一校的六年制完全小学。

学校设有六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2名,附属幼儿园一所,入园幼儿38名。

学校环境优美: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堪称美丽的花园式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善,先后被评为“甘肃省电化教育先进学校”“张掖市普通小学示范学校”“民乐县教育教学先进集体”“张掖市快乐阅读特色学校”。

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是:“一、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文化,以优美的环境影响人;二、树立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以高尚的精神文化感染人;三、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文化,以浓郁的书香文化陶冶人;四、开展务实的校园科研文化,以务实的科研文化培育人;五、举办丰富的校园活动文化,以丰富的活动文化锻炼人。

”特别是2009年以来,我们确立了“营造书香校园,点燃读书激情”的活动主题,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已经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

书香校园之——“营造篇”“营造书香校园”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五化”目标之一,为此,我们精心打造了四个读书平台,旨在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和兴趣,以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

“校园书香园”——这是我们打造的第一个平台,主题是“书香校园伴我成长”。

在美丽的书香苑里松柏苍翠,绿草如茵;文化墙壁上有我们全校的读书宣言,各个班级的读书口号,有我们师生的读书感言。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习惯铸就辉煌”,为了这个目标,我们精心挑选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100本好书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有分三个年段向学生推荐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有名人读书方法介绍,目的是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还要会读书。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

”来到教学楼,醒目的前言告诉了我们读书的意义,这是我校为营造书香校园而精心打造的平台之二,即“楼道书香文化平台”。

东楼梯的文化主题是“走近名人,放飞理想”。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小学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小学

辛勤园丁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建设美丽乡村小学于冬跃 郭 宏(重庆市 北碚区澄江镇小学校,重庆 400701)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在学校内涵发展中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和谐共进、健康向上、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能更好地引领学校不断向前。

关键词: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高度体现。

它不仅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更是一所学校提高办学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以精神文化核心,营造美好校园风气澄江小学由爱国民主人士卢子英创建于1935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乡镇中心校,学校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引,提炼了学校的精神文化。

(一) 以“知行合一·求真向善”为办学理念“知行合一”是育人之道,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论断,开创了中国乡村教育典范。

“求真向善”是培养目标。

真是一种态度,教师教人求真,学生学做真人;善是一种好的行为和品质,引导学生求真,努力向善就是教育的重要职责与任务。

(二) 以“培育知行合一的乡村美少年”为育人目标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社会主义学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怎么培养?学生能够做到知与行的统一,真与善共存,就是德行兼备的乡村美少年,将来也必定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 以“求真知·做主人”为校训“求真知”是我们当下的任务,教师传授真知,学生学习真知。

不唯试卷、不唯分数,而是以求真知的态度让自己的素质与能力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升。

“做主人”是为未来自身发展和服务祖国建设作好准备。

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而为长大后做祖国建设的主人作好准备。

(四) 以“至真·至善·至美”为校风,“亦师亦友·身教言教”为教风和“乐学善学·活学活用”为学风“真善美”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民主平等、合作进取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关系,身教言教是我们的育人方法;孩子们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享受学习,能够学以致用是我们的期望。

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特色学校——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办学侧记

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特色学校——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办学侧记

—— 嬲
术作 品大 赛获 奖 ;00年 , 21 该校 有 6 8幅
学生作 品参 加 自治 区文化厅举 办 的“ 广 西首届 农 民画” 画展 , 5 有 幅作品入选参 加全 国农 民绘 画展 ;0 1 , 2 0 2 1 年 有 0 幅学 生作 品在柳州市少儿 中心成功举 办侗族 农 民画专场展览会 , 得到柳州市教育局 、 妇联 、 民族 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 扩大 了三 江民族实验学校 的民族文 化影 响力 。如
三 江 民 族 实验 学 校 自编 教 材 《 族 民 文化 进 校 园读 本 》

■■盆
多耶舞 、 绣 、 剪纸 等 , 同学 们可根 据 自 己的兴趣爱 好加入 自己喜 欢 的兴趣班 。
每个 兴趣 班都有 专 门的老师指 导 , 师 老
会 带 领 学 生 学 习 该 项 目的 历 史 沿 革 , 让
弘扬民族文化
口 本刊记 者 韦 力
建设特色学校
通讯 员 吴兴锋
柳州 市三江侗族 自治县 民族 实验 学校 办学侧记
走 进 柳 州 市 三 江 侗 族 自治 县 民族
实 验 学 校 ( 下 简 称 三 江 民 族 实 验 学 以
化 内容 , 穿戴着 艳 丽的侗 民族 服装 的 有 教师 岗位牌 , 有穿 着 民族服装 上课 的学 生, 有面带微笑讲课 的教师 , 有欢唱着拦 路 歌迎 接客 人 的师生 , 有欢 乐 的芦笙 还
学校 组织 教师下 村入寨 了解侗 族文化 , 收集 相关信 息 , 还请 来侗 民族文化 发源
地 上 土 生 土 长 的 歌 师 、 师 到 校 指 导 课 技
园区的长廊 全长 4 米 , 面刻 画 的则是 0 上
快速发展 的现代文 明 , 不仅有科 学知识 ,

承千年古城文脉 建特色教育品牌

承千年古城文脉 建特色教育品牌

承千年古城文脉建特色教育品牌作者:郝志忠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21年第02期雄踞凤凰秀水,风景这边独好;传承千年文脉,桃李花开九州。

位于烟波浩渺的山东省聊城市东昌湖畔的民主小学,承袭千年古城文脉深厚的文化底蕴,秉持“博学、善思、厚德、至善”的校训,走出了一条“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打造文厚景怡校园文化品牌”的特色办学之路。

校园文化:文厚景怡一所学校真正的魅力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怡人的环境。

民主小学自建校起便浸润在古城传统文化之中,見证了古城的兴衰与变迁。

学校确定“文厚景怡,德聚仁和”的校园文化,旨在使悠悠千年中华文化润泽学生生命成长,从而把“厚德载物,仁爱向善”的中华美德根植于学生心中,使学校环境文化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打造精致育人环境。

民主小学地处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古城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古色古香的古城建筑风格相得益彰。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秉持文化赋形的理念,赋予一草一木、一楼一亭以文化内涵,凝聚文化建设合力。

民主小学坚持以人为本,秉承“文厚景怡,德聚仁和”的理念,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隐性与显性同步,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内化,进而厚积薄发,形成全力。

校本课程:古韵今风历史的积淀给东昌古城留下了繁多的文化艺术气息。

如民间剪纸、东昌葫芦、木版年画等争奇斗艳的民间艺术,状元街、十县胡同、火神庙街、关帝庙街等历史悠久的老街古巷,运河文化、明清圣旨、乡村记忆等承载东昌千年文化的“博物馆”……这些丰润的古城文化资源为民主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为把东昌古城文化代代传承下去,民主小学已开发《魅力古城》《书香四季·水城文化篇》《艺术剪纸》等系列校本课程,还将开发《诗词歌赋诵古城》《东昌古城民俗文化》《东昌古城历史名人》《东昌古城特色饮食文化》《东昌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系列校本课程,让课程因古城魅力而丰富多彩,让古城因课程实施而享誉中外。

《县民族小学特色兴校材料》

《县民族小学特色兴校材料》

《县民族小学特色兴校材料》创建特色学校促进民族团结——建始县民族小学特色兴校纪实学校要发展,管理是核心,创新是动力,特色是引领。

近年来,建始县民族小学在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传承民族文化、推进特色办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上面作出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全县、全州,乃至全省树立了“特色兴校”的一朵奇葩。

树立特色理念,提升办学品位一所学校有没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直接决定着学校的长久发展之际,更影响着教育和培养一代人的大计,还有可能影响着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建始县民族小学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以育人为宗旨,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诗联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的办学思路,秉承“唯真、唯美、唯善”的办学宗旨和“办特色规范学校,育特长合格学生”的办学目标,始终坚持“特色兴校、管理强校”的发展之路,使学校成为了师生愉悦成长的乐园、传统文化传承的阵地、民族团结的示范校园。

正是在这样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的引领下,县民族小学的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奋斗目标更加坚定。

所有师生在“读好书、写好字、健好身、做好人”校训的导向、凝聚、激励和引领下,不断增强师生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彰显着学校的个性力和办学特色。

丰富特色内容,传承民族文化为全力打造特色文化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县民族小学立足本校实际,以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国学经典为载体,不断丰富特色内容,构建了独具特色、浑然一体的校园文化。

打造书香文化校园。

学校校徽通过精心设计和创作,体现着浓郁的土家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校歌《托起明天的太阳》用简洁、欢快的曲调展现了雏鹰从这里展翅以及少年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在开展的“忠孝雅诚”活动中,学校以“雅”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育人之灵魂,将三栋教学楼分别命名为“馨雅楼”、“书雅楼”、“和雅楼”,在学生的教室门上,分别取上“小荷书屋”、“远航书屋”、“雅韵书屋”……等诗一般的名字,给人一种贴切、清新、高雅的感受。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一、指导思想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方案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班级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

本方案旨在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班级氛围,通过系列化的班级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凝聚力,塑造独特的班级文化特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注重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班级文化中,让学生在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通过这一指导思想,使班级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温馨家园。

二、具体内容1、我们的班名:智慧之星班班名寓意着每一位同学都是一颗璀璨的智慧之星,汇聚在一起,照亮彼此的成长之路。

2、我们的班徽:班徽中心为一个展开的书本,书本上有一颗闪耀的星星,代表智慧与知识。

周围环绕着绿色的橄榄枝,象征和平与希望。

3、我们的班风:团结、互助、勤奋、创新班风体现了班级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以团结互助为基础,勤奋学习,勇于创新。

4、我们的班训:厚德博学,励志笃行班训强调德育与智育相结合,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努力践行。

5、我们的口号:智慧之光,照亮未来口号简洁明了,充满力量,激励同学们积极进取,为未来努力拼搏。

6、我们的班歌:《阳光少年》歌曲旋律欢快,歌词积极向上,展现了我们阳光少年的风采。

7、我们的目标:(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2)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3)提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4)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5)关注环保,倡导绿色生活;(6)学会关爱他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我们的约定:(1)尊敬师长,关爱同学,礼貌待人;(2)遵守纪律,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3)保持卫生,爱护公物,营造优美环境;(4)勤奋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5)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展现个人特长;(6)学会沟通,化解矛盾,保持和谐;(7)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立足教育根基凸显民族教育——朝鲜族小学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立足教育根基凸显民族教育——朝鲜族小学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立足教育根基凸显民族教育——朝鲜族小学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文化亦凝练着56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只有每个民族深深地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文化。

学校教育是传承和保存以及发展民族教育最重要的渠道,也是下一代能够形成正确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的摇篮,因此,作为一所朝鲜族小学,一定要把做好民族文化教育作为义务和使命。

近年来,本着走近本民族文化,认同本民族文化,最终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目标,我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坚持不懈地做好民族文化教育。

1.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学校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以传统游戏、音乐、活动为辅线,以民族特色文化建设为隐线,开展教育活动,使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从课内到课外有效实施和延伸。

(一)民族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作为一所民族小学,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的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民族特色的显性标志,使他人一走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氛。

首先,为民族文化的推进打造配套的环境建设,学校针对当前环境建设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到位;开展校史研究,不断挖掘学校底蕴、拓展学校的内涵;提炼学校特点,建构学校特色,创设了能够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不断提升学校形象。

2017年初,学校重建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校园园林绿化,校园花坛中以朝汉双语的“学校名称”为字的绿化植物烨烨生辉,学校还把操场上防空洞的出入口改造成具有朝鲜族建筑特色的房子,学校还重建了主教学楼大厅,整个大厅以朝鲜族建筑风格为主基调,张贴着双语文字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其中刻有汉语的校训“责任”及朝文的注解大理石校训石,成为大厅一大亮点;天花板上制作了民族文化长廊,共绘制了56个民族人物图,并配有文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民族的民族名称及服饰;朝鲜民族的简介及风俗张贴在最显眼的地方……学校还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媒介发挥学校设施设备的育人功能,举行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板报设计;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书法作品、文章等张贴在班级走廊;利用红领巾广播、国旗下讲话和学校网校,宣传民族知识和各族人民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及先进事迹,让师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民族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共5篇]

民族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共5篇]

民族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共5篇]第一篇:民族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平乐乡民族小学开设“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省、州民委:近几年,在县民族宗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办学条件及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校容、校貌涣然一心。

为完善我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逐步达到上级要求的办校条件,开展好“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教学活动,办出有特色学校,巩固学生入学保证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为此,经校委会研究决定,特拟定如下“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教学工作报告如下:一、开设项目内容与课程安排:1、在二到六年级每周利用地方课程开设布依文教学活动,每班每周1课时,由岑仕光、韦天才、王向东三位老师担任“双语文”教师。

2、在三到六年级每周用音乐与地方课程开设民族音乐与器乐课,由韦天才老师担任辅导教师及聘请民间艺人授课。

3、在三到六年级用体育开设民族体育课,由袁忠武老师担任体育课教师。

二、采取的措施及需用的资金1、由于我校能用双语文教学的老师只有三名老师,因此,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在本年度培训本乡所有的布依族教师,使每位老师都能用双语文进行教学,加大教学力度。

我乡共有40多名布依族老师,计划培训一周,培训费用需9000元。

2、购买民族器乐(锣,大鼓,钹,唢呐,横,竖笛,二胡,琵琶等共预计12000元)。

3、民族体育器材预计4000元。

4、聘请民间艺人进校指导费用预计6000元。

5、购置民族舞蹈服装4000元。

三、谨呈省、州民委领导审批并下拨金费,我校全体师生将努力完成此项工作。

安龙县平乐乡民族小学2010年6月17日第二篇:民族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挖掘、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充分发挥民族学校功能,确保我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顺利实施,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基本情况乡内苗族文化历史悠久,传统的苗族文化丰富多彩,有本民族的语言、服饰、艺术、医药等。

臻坚民族学校是遵义县三所民族学校之一,共有9个教学班,专任教师21人,学生317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4人。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民族文化发展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发展起来的具有本自身特点的文化。

校园是青少年最集中的地方,如何让民族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学生,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一、立足自身实际,准确定位多元集成科学发展扎兰屯市民族小学始建于1943年11月,原名“扎兰屯葛根国民优级学校”。

1987年,学校更名为“扎兰屯市民族学校”,学制改为九年一贯制,内设小学部和中学部。

2007年10月,与沿河小学整合,迁入现址,并恢复民族小学的校名。

民族学校的学生有25.8%是少数民族,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少少民族”。

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校领导班子深入挖掘自身教育内涵,激活民族教育潜力,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创新发展。

一是准确定位学校功能。

深刻理解“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文化是具有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的新文化”的内涵,着力在“求大同”与“求大不同”中寻求平衡点,建立以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民族文化建设,以民族文化活动提升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的运行机制。

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内容,以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是树立文化多元理念。

全校教职工牢固树立“民族教育校园文化多元、课程文化多元、课堂教学文化多元”的科学理念,并把德育作为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教育教学工作的共同切入点,切实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强化“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意识,形成了校园文化与民族文化、校园精神与民族精神相融并进、互动相长的生动局面。

三是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发展。

以培养少数民族后代为己任,学校着力在积淀丰厚历史,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人才上下功夫,全力打造“民族基础教育龙头学校”,培养出了一批批诚信、乐学、全面发展、热爱生活的好学生。

二、着力在“求大同”上下功夫,强化共性特征民族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补充,作为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结合的民族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案例

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案例

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案例一、校风校训建设案例一:某中学的校风校训是“求真、崇善、唯美”,旨在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崇尚善良、追求完美的价值观。

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校风校训,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案例二:某小学的校风校训是“自立、自强、创新”,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勤奋自强、乐于探索的精神。

学校通过开设创新课程、科技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新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二、校园环境美化案例一:某中学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提升,对校园进行绿化、清洁、整治,营造出优美、整洁、宜人的校园环境。

学校还在校园内增加了文化景观,如雕塑、喷泉等,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案例二:某小学在校园环境美化方面,开展了“美丽校园,我们共同打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整治。

学校增加了绿色植物、花卉等,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美丽。

三、学生活动丰富案例一:某中学每年都会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和文化作品。

学校还开设了各种社团活动,如文学社、音乐社、舞蹈社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

案例二:某小学每周都会举办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不同的活动,如手工制作、音乐欣赏、科技创新等。

学校还会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拓展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师资力量提升案例一:某中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提升,每年都会派遣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学校还设立了教师发展基金,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和激励。

案例二:某小学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经验。

学校还与多所高校合作,引进优秀毕业生来校任教,提高师资力量。

五、课程文化建设案例一:某中学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包括传统文化课程、科技创新课程、国际教育课程等。

学校还开设了多个实验室和探究性学习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案例二:某小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开设了多种拓展性课程,如人文素养、艺术修养、体育技能等。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创建学校办学特色——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县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民族小学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引言:(引用陶行知的一句话)……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融水县民族小学建于1990年秋,现有师生1677人,是一所环境幽美,设施齐全的学校,近年来,各种殊荣接踵而至,学校先后荣获:柳州市素质教育综合评估一等奖,市“文明学校”“优秀学校”、“优美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等光荣称号,获国家级区市级团体奖达数十项,师生获奖达五百人次。

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以及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让我们这所座落在大苗山的民族小学,脱颖而出。

学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办特色学校,育全面人才”的原则,努力探索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形成了以艺促教、以美育人、以体健身的艺体教育特色,以民族文化教育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如今学校形成“春绿满眼,夏荫成凉,桂花飘香”的靓丽风景,绿化覆盖率为82%,是融水县名符其实的美丽校园。

背景分析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艺体特长、创建学校特色,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个性化学生”。

作为一所处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多个少数民族成分学生的学校,我们在艺体教育方面,独树一帜,敢为人先。

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地域特点和学校办学实际把艺体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并确定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本课程研究为主形式,以特色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依托,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实施整体推进战略”的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思路。

学校立足科学发展,以学生为本,将现代教育思想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结合学生爱活动、好模仿、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形成以弘扬国学经典文化、传承科技创新文化、开发校本研究课程、打造学校“特色大课间活动”、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民族艺术教育活动及阳光体育运动等多元化发展的艺体教育特色发展格局。

校园文化建设案例一等奖

校园文化建设案例一等奖

创意无限,激发校园文化建设热情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也愈加重要。

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创造更多、更好的校园文化,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话题。

以下是一些校园文化建设案例,供大家参考。

第一,创意“梦之声”
“梦之声”是某高校文化活动的品牌之一,旨在发掘校内音乐人才,展现音乐魅力。

不同于其他校园音乐比赛,该活动注重创意,比如增加非遗元素、引入公益捐赠等。

同时,更有趣味的规则设计,如晋级赛阶段,每个歌手必须翻唱一首特定歌曲,难度极高;评分方式由专业评委和现场观众分别投票,注重主客双方的交互。

这些创意的注入,让“梦之声”成为校园内备受关注的活动,也让学生们更乐于参与其中。

第二,融合“校友文化走廊”
“校友文化走廊”是某小学创意的文化建设项目之一。

通过挂起一面面有关校友的历史照片和事迹介绍,让学生们了解校友们曾经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情况,进而更加珍爱现在的生活和学习。

同时,项目也邀请校友们回校参观、发表演讲,激发学生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联动“班级活动众筹”
在现今社会,众筹平台越来越普遍,班级文化活动也不例外。

某中学班委们,在一次由校团委发起的活动中,提出“班级活动众筹”这一独特创意。

通过网络众筹平台,所有班委和班级成员都可以踊跃捐款,筹集活动经费。

此举不仅减轻了班级资金拮据的压力,也让更多学生们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以上是三个校园文化建设的案例,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创意,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和参与度。

当然,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

但总的来说,创意无限,才能激发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

墨香书韵润校园,书道文化立心篇——厦门市集美区双塔小学整体化校园文化建设案例

墨香书韵润校园,书道文化立心篇——厦门市集美区双塔小学整体化校园文化建设案例

18Teachers Todav进“向阳”文化扎根课程和教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向阳”文化背景下的课程系统,着眼于时代教育所 需,儿童成长所需$力求课程系统与文化建设的有效 融合,使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功能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屏a 小学课程突出“新、善、上、真、美”的核心元素$以国家课程的高质量校本化实施为基础$精品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为补充, 建起思想向新的德育课 程、 品 向善的 课程、 向上的学 课程、 识向真的实践课程、身心向美的心理课程等五大课程 系统。

该课程系统有以下基本价值考量。

1. 保障国家课程质量。

高质的信念$从日常教学入手$着力 “向阳 质课 ",追求“新、实、、”的课 教学特色, 学的课评价体系$扎实开展学科素养质量 ,促进教师课教学创新及风格品质的成。

2. 突出特色创新实践。

“向阳”文化追求培育“向善践行,阳光乐学”的学,倡导每一个学生拥有阳光 的心态,向善发,善言、善举、塑善、结善果$ 彰 向善元素,在向善的践行与追求中相 ,超越自己,享受学 的快乐。

因而学校开展了各 育、研学实践、 特色课程和拓展课程,为学生长远发展着好底色,打好基础。

3.强化品质目标引领。

“向阳”文化的课程突出育人功能,着力追求“思想向新、品格向善、目标向上、 向真、身心向美”的“五向”少年,让 学生如阳光般蓬勃成长,鲜艳夺目。

通过开展特色活动课程,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养成“新、善、上、真、 美”的为和品质。

校园文化只有扎根于课程系统,才能实现生命价值。

课程系统有了文化系统才能提升内涵与品位。

将 课程系统与文化系统进行统一构建$是新办学校选择、培育、播种的首要任务,它必将成为指引全校师生走向诗意远方的重要路径。

“我在屏a 之上$寻向阳之道”这是屏a 小学全体师生的广告语。

作为一所新办校,要切实发挥学校文 化在学校发展中的功能,引领全校师生依托学校的特 点和优势,推 教师团队文化建设,开发特色课程$让教师成长与课程生长互为融合$相互作用,促进学校文化理念的落地生根$带动学校整体文化建设$为学校品牌建设、优质发 走好坚实的第一步。

让民族教育之花绽放校园——湖北省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校园文化亮点采撷

让民族教育之花绽放校园——湖北省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校园文化亮点采撷

让民族教育之花绽放校园湖北省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校园文化亮点采撷八百里清江,八百里画廊。

神奇美丽的清江之滨,有一所耀眼夺目的新星学校——湖北省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50.3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现有40个班,学生3025人,教师125人,办学条件达到湖北省一流标准。

目前,学校已成为恩施州教育对外展示民族风采、传承民族文化、积淀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已成为一朵绽放在“仙居恩施”的民族教育之花。

学校建筑——凸现民族情怀“国中行脚春复秋,绝无佳处胜施州。

”蓝天白云下,白墙青瓦,楼阁相连,风景旖旎,富有民族特色的楼群大气而高雅,这就是美丽的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

校园整体风格设计,以鄂西南民居粉墙黛瓦为基调,借鉴吊脚楼、檐廊的做法,融合进现代建筑布局,在充分满足新时代教学建筑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做到对历史文化的承接。

建筑物全部采用黛青色曲瓦坡屋面,白色外墙涂料饰面。

教学建筑之间采用有顶盖的走廊连接,既解决了风雨天学生在校周内部的活动空间,做到“以人为本”,又凸现出园林设计手法。

校园文化——彰显民族特色立世德为先,育人品为先。

学校秉承“德”文化理念,把本土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以传统经典文化和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培养人格健全、积极向上的现代人才为目标,让学校成为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发展的净土、沃土,让老师成为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递者。

彰显施州民族小学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特色。

学校以“四横两纵一廊”构想,精心打造校园民族文化。

学校从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华传统文明中精选了《三字经》等经典故事,在校门外围墙长廊集中展示;在教学楼主厅集中展示学校文化建设主题,一个“德”字展在醒目位置,用两块展板对学校的文化建设理念进行解释;教学楼一、二层走廊两边墙上悬挂48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中华传统故事,让同学们课间相互讲解背诵;推出校门外墙——学校环形道路——教学楼主厅——教学楼走廊——风雨连廊——综合楼主厅——运动场——学生餐厅为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路线图”,逐一做提纲挈领式的介绍,使之成为传播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培养人文底蕴的一个重要窗口。

依托区域文化资源,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访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依托区域文化资源,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访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 途 径 。

是建立校园文化专 栏网页, 将文化精髓 生动活泼地“ 上网络 , 搬” 让 传统文化搭上了数字快车 。专栏里的内容丰富 , 既有介绍徐汇区在非物质


活 动背 景
文化遗产保护上的三 年计划 、 区各项 非物质 文化遗 产项 目和基地 进行介
礼 仪 、 庆 ; 关 自然界 和 宇 宙 的 知 识 和 实 践 ; 统 的 手 工 艺 技 能 。 目前 ,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网》 《 节 有 传 、 中国非物质遗产 名录数据库 系统》、 上 海非物质 《 非物 质 文 化 遗 产 是一 种 弱 势 文 化 , 面临 着 文 化 空 间 被 挤 压 、 至 是 被 “ 化 文化遗产网》 甚 文 等官方网站 , 资料丰 富, 文字 、 图片、 视频 、 关政府文件一应 相 灭绝 ” “ 或 文化 群 体 灭 绝 ” 的威 胁 , 切需 要 保 护 和 传 承 。 迫 级、 区级 非 物 质 文化 遗 产 项 目共 1 3项 , 全 市 1 在 9个 区 县 中 名列 前 茅 , 建 已 立和 分 批 建成 “ 道 婆 及 乌 泥 泾 手 工 棉 纺 织 技 艺 ” “ 海 龙 华 庙 会 ” “ 黄 、上 、 上
于 丰 富 多彩 的校 园 文 化活 动 , 承 至 今 参 与 人 数 众 多 , 大 地 激 发 了青 少 员提 问。 通 过 工 作人 员对 土 山 湾 的 历 史 介 绍 、 传 资 料 的 发 放 、 场 珍 品 延 极 宣 现 年 学 生 们积 极 参 加 课 余活 动 的 热 情 , 全 市校 外 教 育 系 统 中颇 有 影 响 的 一 的参 观 等 , 生们 切 身 感 受 到 了 中 西 文 化 在 土 山 湾 的 完 美 融 合 , 是 学 以及 作 为 个 活 动 品牌 。 非 物 质 文 化遗 产 基 地 的 亟 待保 护传 承 的 现 状 。 ( ) 过 区 信 息 网络 平 台 , 方 面推 广 普 及 成 果 3通 多

依托乡土红色资源 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以兴安县第三小学为例

依托乡土红色资源 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以兴安县第三小学为例

随笔依托乡土红色资源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以兴安县第三小学为例张丽荣摘要:在课程改革创新探索的道路上,如何通过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始终是我们不断探究、不断反思的重要课题。

长征突破湘江红色文化这一乡土资源,为我们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引导我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乡土红色资源;校本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一、充分挖掘乡土红色文化资源我们结合学校把长征途中的地点、事件、人物定为我校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

其具体内涵如下:“信念”:以坚定目标、信念至上、报效家国为主线,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正视挫折的勇气。

让学生坚信学业必成,事业必成,人生必成。

“理想”:以志趣高雅、胸怀高远、行为高尚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人生志趣和理想追求。

让学生从小继承革命传统,树立远大抱负,为中华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

“坚强”:以不畏艰险、艰苦创业为主线,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毅力。

让学生懂得挫折使人成长,苦难使人成熟,磨难使人成才。

“奋斗”:以努力拼搏、积极向上、只争朝夕为主线,培养学生勇往直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无往不胜无坚不摧的斗志。

让学生懂得懒惰一事无成,拼搏成就人生。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活动为载体,合作探究1.广泛开展“十八个一”系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十八个一”即:每周黑板上更换一条红色名言警句;每周一次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每月一次班级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每月举行一次红色班级文化评比与交流活动;每学期每名学生在课桌上更换一条蕴涵红色文化的座右铭;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师生红歌赛(或大型文艺汇演);每学期一次全校师生“革命英雄在我心中”的红色故事演讲;每学期一次全校师生红色文化征文比赛;每学期上一堂红色教育课,进行“红色”英模事迹宣讲报告,对学生进行榜样和励志教育;每学期读一本红色革命书籍;每月(或每学期)看一部红色革命电影;每月学唱一首红色歌谣;课前一支红色歌曲;班级每学期出一期红色革命教育手抄报,举办手抄报比赛;结合课间活动,每天一段红色舞蹈、健美操,每位学生崇拜一位革命人物;在校园固定位置开辟“历史(党史)上的今天”栏目,每周宣传一位红色革命人物或大事件;每年组织一次师生扫墓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红色远足活动。

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进校园——以连南民族小学为例

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进校园——以连南民族小学为例

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进校园——以连南民族小学为例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是推进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对学校发展、师生成长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校本课程幵发有利于学校形成和突出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塑造学校品牌;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进校园这一形式的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有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播,更利于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校园校本课程开发是推进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对学校发展、师生成长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笔者以连南民族小学为例,深入阐释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进校园的具体情况及现实意义。

一、学校概况及办学理念连南民族小学在校学生以全县瑶族儿童为主,学校以培养瑶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才为办学宗旨,以探索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为办学路径。

自学校复办以来,连南民族小学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多项集体荣誉和全国先进班主任、全国好队长等个人奖项。

连南民族小学现已成为连南县展示民族教育的窗口学校。

连南瑶族文化已流传千年,在新时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发生激烈碰撞,瑶族歌舞、民族刺绣等瑶族人民所特有的传统文化于瑶族年轻人来说逐渐陌生化,年轻一代对祖先传承下来的很多非物质文化已开始淡忘,甚至出现漠视的态度。

要想守住一个地区灵魂,就必须要守住这个地区的文化传承,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连南民族小学以“管理规范,基础扎实,特色鲜明,和谐发展”为办学目标。

学校在贯彻落实常规教学要求的同时,还不断创造有利条件开设具有本民族传统艺术的校本课程,例如:组织学生学习瑶族歌舞、民族刺绣、民族体育等课程活动。

2008年,连南民族小学被定为连南县瑶族传统艺术校本课程试点学校。

2009年,学校教研课题《排瑶刺绣教学研究》荣获市二等奖。

学校相继开发了《瑶族刺绣》、《瑶族长鼓舞》等5种瑶族传统艺术学生读本。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营造校园文化的探索与实践——以深圳市宝安区灵芝小学为例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营造校园文化的探索与实践——以深圳市宝安区灵芝小学为例

教育界/ JIAOYUJIE2021年第50期(总第474期)▲育人之道【摘要】如何营造学校育人文化,关系到学生、教师、家长甚至校长自身的成长。

以学校办学特色为抓手,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营造学校文化,使学校从育人环境中找到育人方向,逐步形成与发展学校文化,成为学校至关重要的价值坐标。

【关键词】校园文化;物质文化;家庭教育作者简介:林苒(1974.11—),女,深圳市宝安区灵芝小学,中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营造校园文化的探索与实践——以深圳市宝安区灵芝小学为例林 苒一、前言蕴含着学校办学品位和育人方向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

学校行为的核心是教育教学,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学校育人文化的本质在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养人。

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成为教师和学生为人处事的隐形体现,还是实现学校愿景、教育目标的实际体现,是全面解读学校办学目标、积极践行学校办学宗旨、持续影响学校办学品牌的隐性载体。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树立学校品牌形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抓住学校的办学特色、呈现学校办学方向和理念,具有显著的导向、凝聚、规范作用。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意义(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先辈所创造的、反映民族特色的、在历史上曾发挥积极作用、至今仍具有时代价值的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命脉和文化基因[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主导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反映文化主流的意识形态,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

灵芝小学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建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该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促进学生发展出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与学校育人文化有机结合,立足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校教育教学中,积极推动学校教育发展,努力构建适合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校园环境,逐步提升学校的教育综合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创建学校办学特色——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县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民族小学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引言:(引用陶行知的一句话)……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融水县民族小学建于1990年秋,现有师生1677人,是一所环境幽美,设施齐全的学校,近年来,各种殊荣接踵而至,学校先后荣获:柳州市素质教育综合评估一等奖,市“文明学校”“优秀学校”、“优美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等光荣称号,获国家级区市级团体奖达数十项,师生获奖达五百人次。

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以及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让我们这所座落在大苗山的民族小学,脱颖而出。

学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办特色学校,育全面人才”的原则,努力探索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形成了以艺促教、以美育人、以体健身的艺体教育特色,以民族文化教育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如今学校形成“春绿满眼,夏荫成凉,桂花飘香”的靓丽风景,绿化覆盖率为82%,是融水县名符其实的美丽校园。

背景分析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艺体特长、创建学校特色,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个性化学生”。

作为一所处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多个少数民族成分学生的学校,我们在艺体教育方面,独树一帜,敢为人先。

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地域特点和学校办学实际把艺体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并确定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本课程研究为主形式,以特色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依托,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实施整体推进战略”的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思路。

学校立足科学发展,以学生为本,将现代教育思想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结合学生爱活动、好模仿、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形成以弘扬国学经典文化、传承科技创新文化、开发校本研究课程、打造学校“特色大课间活动”、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民族艺术教育活动及阳光体育运动等多元化发展的艺体教育特色发展格局。

形成具有民小特色的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让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基本做法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为美丽校园的创建创建营造氛围。

(1)组织学习,统一认识结合上级提出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在·美丽校园”及我县的“美丽融水·清洁乡村”为契机,我校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十分重视思想的转变,创建美丽校园是我校多年的目标。

为了形成共识,我们以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致力打造一支热爱环境教育事业,观念领先的教师,我们在学校计划中列入绩效目标管理,同时通过学习有关法规,增强教职工意识,通过举办讲座,让教职工了解环境知识,通过校刊、竞赛让教职工重视环境教育。

通过学习及创建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创建美丽校园不仅能推动校园建设,而且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组织保障,加强领导为了切实搞好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班主任、骨干教师为组员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并形成网络工作图以及责任分工,形成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

我校还注重建章立制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各项制度,规范和实施方案,做到领导重视,师生参与,责任明确,职责落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所学校文化积淀,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

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此,民族小学以育人为宗旨,积极构建校园文化大厦,让学校真正成为育人的有效载体。

2.以民族教育为抓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加强校园民族文化建设为核心;以优化校园环境、增强人文底蕴、建设书香校园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家庭、社会文化活动为辅助,全方位、多次面地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民族小学。

自2008年以来,我们一边探索,一边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普及民族文化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学校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班队会等阵地进行民族知识的教育,请我县民间艺人到校解读《融水民族文化简明读本》,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和本民族本地区的地理概况、民族成分、民族来源、风土人情等常识,同时还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把理想教育与民族教育相结合,有效整合教育资源。

(二)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环境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学风、校风、发展规划、师生规范等方面综合考虑,形成特色鲜明、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

我们建设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利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让学生所处的空间,充满民族特色的温馨气息,学校把师生创作的以反映“苗族风情”为主题的绘画创作作品在校园的走廊里进行了张贴,利用学校的“童星闪亮”涂鸦墙以“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为题材,自主创作以苗山少年儿童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心怀祖国,放飞梦的主题作品,靓丽了校园,陶冶了情操。

为美丽校园的创建添加了浓重的一笔,营造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环境。

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传统文化——国学经典30米宣传版块也同样异常耀眼、还有我们的“阳光”文化长廊,每一个版块都呈现我们民族小学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利用民族文化渗透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开设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

(1)综合科为突破,在体育课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普及活动。

(2)在音乐课中教学吹芦笙、跳民族舞蹈、学唱原生态苗歌。

(3)在美术课中教育学生创作民俗风情画、学习手工刺绣技能等。

(4)成立了“苗娃合唱团”,专门演唱原生态苗歌;(5)建设一支70人的芦笙队,请我县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指导(四).利用阳光体育大课间平台,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及“五彩校园特色操”活动。

在大课间活动中,把竹竿舞、踢毽球、拉鼓、板鞋舞等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为主要活动项目。

3.美化自然环境,奠定育人基础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所学校文化积淀,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

(1)我们以优化育人环境为切入点,以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为突破口,以创建“县级名校”为发展目标,不断加大经费投入。

近几年,民族小学加大校园环境美化力度,力求绿中求美,美中求乐。

目前,步入民族小学,映入眼帘的是百花争艳,绿树成荫的自然美景。

大操场四周的桂花树,教学楼间的桂花树、高大挺拔的棕榈树,还有四季适时的鲜花……无不渗透花的美丽、清香。

内操场里两个长条形花坛,一个六边形花池,梯形草坪,构成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

花丛中“爱护花木,从我做起”等的警句时时警醒学生,学生们在绿草如茵的校园里吮吸着知识的甘泉,享受着环境的幽雅,心情舒畅!师生们步入校园犹如置身于美丽的大花园,真感赏心悦目。

(2)“处处是育人之地”是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

学校号召各班自拟班训,学校自编校歌。

我们注重阵地建设,刻意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在学校设计、班级文化建设方面都凸显国学经典的特色,利用校报、橱窗、走廊抄录经典词句,利用校园广播配乐朗诵历代名篇,做到“处处可见经文,时时可闻经声”,使整个校园古韵飘香,让学生沐浴在经典文化的长河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

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精选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经典诗文,培养学生“双文”素养。

我校已于2005年秋季在精心研究古代传统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精心编撰了两套切合学校实际的国学读本,名为《融水镇民族小学学生经典读本》。

通过多种异彩纷呈的读、背、用竞赛活动,引导让他们通过“读千古经典,做君子少年”,让他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同时学校还将这些内容编成一本精美的《好习惯养成手册》,编印民族小学《学生读书成长手册》发至每位学生。

在教室外墙上悬挂着名人名言和行为礼仪歌,在楼梯拐弯处展示了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文等作品。

在知识橱窗里展示了教师风采图片,优秀学生图片……学生们在这种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校园里打骂声,粗言痞语声销声匿迹,文明礼貌语言,自拾垃圾行为蔚然兴起,真可谓润物细无声!(3)构建班级文化,丰富文化内涵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人文环境,也为了给学生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学校还创造性地让每位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班自拟、自定、自制了很富创意的班规、班主任寄语、学生感言、少先队角、书香园、板报栏,低年级的教室设计了“争星园等,学生们个个参与,人人争优,营造了不甘示弱,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4)开展多样活动,提升文化品位在搞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来净化学生灵魂,丰富学生文化内涵,崇尚高尚品质。

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旗下讲话,优秀班级评比。

每学期各年级都有各自的思想品德主题活动,进敬老院、进特教学校等到德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

每期一次的“读书活动”“行为礼仪见行动”“主题班队会”“新生开笔礼““队前知识教育”“学雷锋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庆国庆中秋——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趣味运动会”“田径运动会”“校园小歌手大赛”“校园达人秀”“元旦书画展”等,校际举办的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感染了学生,熏陶了学生。

使学生学会了做人,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劳动。

不仅丰富了文化内涵,而且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了张扬和升华。

学生们初步懂得了劳动光荣,知识宝贵,爱心无价,奉献无比的道理。

(5)建立四星评价,增进家校互动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校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建立由学生、家长、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小学生行为习惯星级评比”评价机制。

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并人手一册《民族小学学生行为习惯星级评比手册》。

不同的年级设定不同的争星目标。

评价活动以“档案袋”的评价方式记录。

每月,我们都将“档案袋”下发,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成长的动态记录,并邀请家长参与每月“成长档案”的互动评价。

例如,一年级新生开笔礼的观摩反馈;家长开放日的听课评价;家校校讯通互动平台等。

成效与反响通过一系列的长期性的活动开展,使我校民族团结蔚然成风,各族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