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的含义: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递的信息被传播者接受以后所产生的有效结果。对传播效果的研究是现代传播学的起点。

两次含义:一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二是指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起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内容:

1传播效果的显示主要在受众一方,对传播效果的研究,主要是对受众的研究。

2传播效果有短期和长期;隐形和显性;预期效果和非预期效果的区别。

3信息在到达受众以后所产生的传播效果是分层次的,是有特定顺序的。1认知面的效果(环境认知效果);2心理和态度的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行为层面的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4传播效果的形成并不是单纯由所传播的信息作用的结果,传播的行为和传播媒介本身都是形成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信息提供者与传播效果

所谓可信度是指船舶媒介和传播者在受众中得到的接受、认可与信任程度。即传播者的可靠性和权威性。1951年霍夫兰对信源的可信性与说服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提出:即信源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明效果越小,此概念说明。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进行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1.媒介和传播者的可靠性。可靠性是传播媒介和传播者所进行的传播活动的提供和信息的真实、准确程度。

2.媒介和传播者的专业权威性。专业权威是指传播媒介或传播者特殊的身份在特定领域所表现出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洞察力对受众态度改变的政府能力和感染能力。

3. “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马上发挥,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表现出来。表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4.逆反、求新心理。长期固定的信源。

二、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

1.内容的收集。

根据媒介和传播活动所针对的具体受众的情况,有原则地收集信息;选择可靠的信息来源,保证信息真实、准确;注意摸清事件或人物的全面情况,掌握尽可能完整、全面的信息,为信息进一步筛选打好基础;收集必需的背景信息,力争反映所报道对象的发展历史或发展规律;信息收集的时效性。

2.信息内容的鉴别。

确定信息内容的性质(信息时真实的还是虚假的;是公开的还是内部的);确定信息内容的价值。

3信息内容的加工。

选择与受众注意中心和实际需要相关的信息;使信息符合特定传播媒介和传播环境的要求;在完整准确地表达了需要传递的意思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加信息产品的美感;信息要尽可能简单明了。

三、信息的传播方式、技巧与传播效果

1.传播时机的把握。一般要求传播的速度要快

2.一面提示/两面提示。

一面提示:仅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

两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对原来就持赞成态度的人来说,“一面提示”的说服效果明显大于“两面提示”;而对原来持反对态度的人来说,“两面提示”的效果明显大于“一面提示”。“一面提示”对文化水平低者说服效果较佳,“两面提示”对文化水平高者效果较佳。

霍夫兰、麦奎尔等人研究发现,两面提示的方法对受众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效果。在正面信息占上风的情况下,有意识的为受众提供一些反面信息,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使人在遇到对立观点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3.结论明示/暗示。

将自己的观点明白无误的告诉受众还是将自己的观点隐藏于信息材料之中,让受众去揣摩,体会,这也是传播活动的重要技巧。明示结论使观点鲜明,读者易于理解,但易引起读者反感。不作明确结论,则给读者一种“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此方法容易使文章主旨隐晦,增加理解的困难性。

几条一般结论:

(1)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

(2)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

(3)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较佳。

4.诉诸理智/诉诸情感。

诉诸理性: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

诉诸感情: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效果。

理智与情感结合。

研究表明,动感情的诉求方式较之逻辑理性的诉求方式更可能导致态度的改变,然而现实一般是两者并用。在现实的传播内容中往往既有情感因素,又有理性因素,前者打动动受众的感情,改变其态度,后者使受众认识深入,改变其观念与行为。将二者结合,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服的效果最佳。

5.压力与恐惧的诉求。

通过给受众施加压力,调动他们紧张、恐惧的心理的方式,促使他们接近传播媒介给定的信息,并使他们对信息的解读符合传播者的医院,最终使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发生传播者所希望的变化,这是人们常采用的一种说服方法。

双重功效:1、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

2、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

不同程度的“恐惧诉求”效果不一样。“敲警钟”必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

6.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有强烈的“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的心理活动,对最先得到的信息印象十分深刻,这就是“首因效应”在起作用。当受传者对某一方面问题还没有固定的观念时,常常容易接受最先得到的信息,进而形成心理定势,成为以后把握同类信息的参照系。近因效果是受众在参与了一定传播活动后,对最近的时间内接触的信息印象较深刻。施拉姆认为首先提出论点在引起注意上是有利的,而最后提出论点在被记住上是有利的。

四、传播媒介与效果

五、传播环境与效果

六、受众和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

【本节提要】

·二战后,美国传统的经验学派,在传播学领域主宰西方学术界近30年。以英国为主体的欧洲批判学派,包括社会学派、社会心理学派、政治经济学派,后期崛起。

40、50年代西方效果理论由强到弱的第一次转折,主要由美国经验学派促成。60年

代末由弱到强,是西方效果研究趋向与维面的又一次革命性转折,并非对早期强效果论的机械回复。据此效果研究可分为强-弱-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c初到40s初。在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以及突尼斯、杜尔克海姆、韦伯的工业化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早期传播研究形成了大众社会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社会中的个人在心理上陷于孤独,受众的反应效果完全取决于刺激的信息内容,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因而此阶段的主导观点是强效果论。

·第二阶段,从40年代初至60年代初,被称为弱效果论或有限效果论时期。心理学认为,受众基于个人的差异,会发生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等选择性行为。在这一思潮下形成了个人差异论,从而导致了媒介有限效果或弱效果观点的产生:媒介的影响既非同一、强大的,也非直接的;其影响是具有选择性的,并受到个体心理差异的限制。

·第三阶段,起始于60年代末,被称作回归强效果论阶段。70年代以来,随着批判学派崛起,西方许多学者试图摆脱美国经验学派和实验框架,从不同的角度、方法,探寻媒介影响力,形成名目繁多的效果研究流派。通过对50、60年代关于弱效果的研究资料的重新分析,形成了间接与潜在效果的观点,如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及规范论模式,含义论模式。随着传播效果的发展,又形成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和假说,如议题设置,沉默的螺旋,知沟理论等。

综上,早期研究的重点,是媒介内容和个人接触程度对个人态度、意见、认知等的影响;而近20年来的效果研究则转变为:

1.转向媒介综合的、长期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2.不同程度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

3.考虑到文化环境、社会环节、媒介自身等多种诸多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

一、枪弹论魔弹论/皮下注射论/同一效果理论/传送带理论

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