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合集下载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外 多 系统 并 发 症 ,病 情 重 ( 严 重 肺 部 病 变 外 还 伴 肺 外 多 系 除 统损 害 ) ;③ 病 程 较 长 ( 般 可 >3~4周 ) 一 ,甚 至 迁延 不 愈 , 而且 其 中相 当~ 部 分 是 重症 支 原 体 肺 炎 。 日本 学 者 最 近 提 出
了 R P的定 义 为应 用 大 环 内酯 类 抗 生 素 1 或 以上 ,患 儿 MP 周

9 ・ 4
l 儿科 杂志 第 2 临床 8卷 第 1期 2 1 0 0年 1月 J Ci e i rV 1 8 Noj J n 2 1 l P da o 2 . a . 0 0 n t


பைடு நூலகம்
继 续 医学教 育 ・
儿 童 难 治 性 肺炎 支原 体 肺 炎 的 诊 治 现 状 和进 展
曹 兰芳
上海 交通 大学 医学 院 附属仁 济 医院儿 科 ( 上海
20 0 ) 0 0 1
肺 炎支原体 ( ) MP 已成 为 儿 童 呼 吸 道 感 染 ,尤 其 是 社 区
获得 性 肺 炎 的 常见 病 原 体 之 一【 l l 文 献 报 道 ,MP全 球 感 染 。据 率 达 96 ~6 . . % 67 %不 等 ,已 被认 为是 社 区获 得 性 肺 炎 ( A ) C P 的第 三 位 病原 体 【1 有逐 年增 高 的趋 势 。学 者 发 现 ,2 0 2 ,且 l 3 07 年 肺 炎 支 原 体 肺 炎 ( cpamaP e m na n u o i, Myo l s n u o i P em na e MP ) 发 生 率 已是 19 P的 99年 的 1 0倍 ,而 且 近 几 年 难 治 性 肺 炎 支 原 体 肺 炎 (e at yMyol m n u oi n u o i, r rc r cpa aP e m na p em na f o s e R P ) 例 也 有 逐 年 增 加 的倾 向 。现 就 R P的病 因 与 发 M P病 MP 病 机 制 、临床 表 现 、诊 断 、治疗 及 预 后 等 方 面 的 研 究 现 状 和 进 展 作一 扼 要 介 绍 。

支原体肺炎的新发现与研究进展

支原体肺炎的新发现与研究进展

支原体肺炎的新发现与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支原体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就支原体肺炎的新发现和研究进展展开讨论,以期增进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

一、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特征的新认识在过去,支原体被认为是一种细菌,但随着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支原体实际上是一种微生物,属于支原体目,与细菌和病毒有明显的区别。

支原体的特点是其细胞结构与细菌相似,但无细胞壁,同时具有病毒的生物特性,需要宿主细胞进行繁殖。

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症状轻重不一,常见的表现包括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由于支原体病毒的隐匿性和症状相似于其他呼吸道感染,往往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诊断支原体肺炎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希望能够提高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准确性。

例如,利用PCR技术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支原体核酸,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支原体肺炎。

同时,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抗体水平,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支原体。

三、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治疗支原体肺炎一直是一个难题,传统的抗生素对支原体的治疗效果有限。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一些新型的抗生素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免疫调节剂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例如,在一些临床试验中,研究者使用免疫调节剂来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提高对支原体的抵抗力,减轻疾病的症状。

四、支原体肺炎的防控策略和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支原体肺炎的防控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既需要从个体层面,也需要从社会层面进行。

近年来,一些新的防控策略和预防措施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和尝试。

首先,加强对支原体感染的监测和预警。

及时发现感染者和携带者,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支原体肺炎的传播。

其次,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防护意识,促使大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个人防护措施。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和脑 炎 的 病 情 最 为 严 重 。 MP 所 致 皮 疹 的 发 生 率 约 为 j
作 用 于核 糖 体 s 0s的 大 环 内 酯类 , 糖 体 3 S的 四环 素 类 核 0 和 干扰 D NA 合 成 的喹 诺 酮 类 以及 氨 基 糖 苷 类 。 根 据 我 国 《 菌 药 物 临 床应 用 指 导 原 则 》 氨 基 糖 苷 类 抗 生 素 有 明显 抗 , 耳 、 毒性 , 尽 量 避 免 使 用 。 喹诺 酮类 抗 菌 药 对 骨 骼 发 育 肾 应 可 能 产 生 不 良影 响 , 避 免 用 于 1 应 8岁 以下 未 成 年 人 。 四环 素类抗生素引起 牙齿黄 染及牙釉 质发 育不 良, 可用于 8 不
嗽 剧 烈 而 持久 , 程 长 , 后 好 。但 MP肺 炎 同 时 也 会 引 起 病 预
3 治

3 1 抗 生 素 治疗 .
各 种 肺 外 并发 症 , 儿 童 健 康 危 害严 重 ]因 而 MP感 染 的 对 , 早 期 诊 断 及合 理 的 治疗 尤 为 重 要 。现 将 近 年 来 有 关 资 料 及
天 津 市 蓟 县 中 医 医 院 ( 0 9 0 刘 艳 辉 3 10 )
肺 炎 支 原 体 ( ) 呼 吸 道 感 染 尤 其 是 下 呼 吸 道 感 染 MP 是 的常 见 病 原 之 一 , 1 ~ 3 的 社 区 获 得 性 肺 炎 是 由 约 0 O
MP所 致 , 外 报 道 为 9 6 ~ 6 . [ 。MP肺 炎 临 床 表 国 . 67 1 3
・7 32 ・
山 西 医 药杂 志 2 1 0 0年 8月 第 3 9卷 第 8期 下 半 月 S a x dJ Au u t 0 0 Vo. 9 No 8t eS c n hni Me , g s 2 1 , 13 , . h eo d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分析
to 201 1 Deeemberin our hospita1.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Result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children MP pneumonia are delayed.Conclusion Speci ̄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 or children MP pneamonia in order t0 make
临床诊 断符 合肺 炎 ,参照《儿科 学》_3_。②实验 室诊 断血 MP—IgM 此 ,MP肺炎的早期确诊尤为重要。
阳 性 。
临床研 究证实 约 10%一15%支原体 感染后 无症状 或仅 表现
i.2仅少数发展为肺炎 。因此 ,在治疗发
统 计 所 有 MP肺 炎 患 者 人 院 后 的 各 项 相关 辅 助 检 查 资料 、治 热 患 儿 或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患 儿 ,不 要 只 选 用 13一内 酰 胺 类 抗 菌 药
论 著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 TMENT口●■■固U■冒-■●
儿童肺 炎支原体肺 炎的诊治现状分析
周 盛 江 I ̄/fl省资中县人 民医院儿科 。四川资中 641200
[摘要】目的 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进行分析 ,促进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合理诊治。方法 抽取该院儿科 2010 年 6月一 2011年 12月住 院肺 炎支原体肺炎 患者病历共 136份 ,对病例诊断和治疗进行 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院儿科儿童肺 炎支原体肺炎诊断和治疗后。结论 需规范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关键词】肺 炎支原 体肺 炎 ;诊 治现状 分析 [中图分 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2)09(a)一0001—02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联合治疗方案
探索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抗菌和抗炎效果。
提高诊断准确性与及时性
完善诊断标准
通过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不断 完善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
断标准。
推广快速诊断技术
引进和研发新的快速诊断技术,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加强实验室合作
加强与国内外实验室的合作,共 享资源和经验,提高诊断水平。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是常用的氟喹诺酮类 抗生素之一,对多种革兰氏阳性 和阴性细菌具有抗菌作用。
莫西沙星
莫西沙星是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 生素,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且 副作用较小。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是常用的糖皮质激素之一, 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咳嗽、咳痰等 症状。
甲泼尼龙
甲泼尼龙是短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抗 炎、抗过敏、抗休克等多重作用。
详细描述
氧气疗法主要通过给氧设备将氧气输送给患儿,以纠正低氧血症,缓解呼吸困难 。常见的给氧设备包括鼻导管、面罩、头罩等。的辅助治疗手段,能够维持患儿的呼吸 功能,减轻呼吸困难。
详细描述
机械通气通过人工气道或呼吸机来实现,能够为患儿提供呼 吸支持,维持通气和氧合功能。机械通气可分为无创通气和 有创通气两种方式。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
01
通过国际学术组织和会议,建立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领域的
国际合作机制。
分享经验和研究成果
02
通过发表论文、参加会议等方式,分享各国在儿童难治性支原
体肺炎领域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加强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
03
加强各国间的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推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
炎领域的共同发展。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进展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进展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进展[摘要]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可知,MP逐渐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全球感染率达9.6%~66.7%不等,已被认为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第三位病原体。

临床医学上,M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非典型肺炎,在时间不断推移的情形下,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发展的趋势,并对儿童身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威胁。

近几年时间内,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情形下,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逐渐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热点。

临床上,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是一个良性且自限性过程,在经大环内酯类治疗的情形下大多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近年来发现,部分患儿虽经正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甚至1周以上的历程,但其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仍无明显改善,部分患儿出现病情加重、迁延不愈、严重的后遗症临床表现,同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发生。

本文主要就RMPP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能够为临床医学上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治疗提供建议。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诊治进展在国内外学者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关注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相关文献资料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可知,目前尚未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有确切定义[1]。

基于临床结果可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定义共识包括以下内容: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病程一般大于3或4周时间较长、患儿合并肺外多系统并发症、病情重[2]。

在儿童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会对儿童身体健康有较为不利的影响[3],就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进程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分析,能够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性建议。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关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定义,某日本学者的观点内容为:患儿在连续一周或以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情形下,仍然表现发热、临床症状及影响学表现继续加重[4]。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冷凝 集素 大 多于 起病 后第 1周 末开 始 出现 ,至 第 3~4N达 高 峰 , 以后 降低 ,2~4个 月消失 。此为非 特 异型反应 。也 可见于 肝病 、溶血 性 贫血 、传染 性单 核 细胞 增 多症 等 ,但 其滴 度 一般 不超过 1:32,其敏 感 性 为50%~75%,特 异性亦 较差 ,漏 诊 、误诊 率较高 ,常用冷凝 集试验作 为支 原体 感 染辅 助 诊断 试 验 ,其检 出阳性 率 随病 情 加 重而 提 高 。 1.4 抗原 检 测
鞠 远荣 等报 道采 用 布 氏生 物 诊 断 镜 诊 断 小 儿 支 原体 肺 炎 ,效
果 满 意 。此 方 法 简 单 易 行 ,采血 少 并 可 同 时 检 测 其 他 数 种 病 原 体 及 观 察 与 病 情 有 关 的 细 胞 、自由基 改 变 等 优 点 ,可 提 高 支 气 管 肺 炎 病 原 学 诊 断 水 平 。迄 今 尚未 有 关 于检 测 尿 液标 本 用 以 诊 断 MP 感 染 的 报 道 ,有 待 于 进 一 步 研 究 。 2 治 疗 研 究进 展 2.1 抗生 素 的 使用
疾 病 仅 根 据临 床 表 现 不 易做 出鉴 别诊 断 ,故 实验 室 诊 断 是 鉴 别肺 炎 支原 体 所致 肺 炎 的 主 要 依 据 。发 达 国 家 已 经将 支 原 体 的 实验 室 诊 断 列 为呼 吸 道 感 染 性 疾 病 的常 规 检 测 项 目。已知 的 支 原体 特 异 性 实 验 室 诊 断 方 法 有 。 1.1 支原 体 体 外分 离 培 养
染的认 识 ,提 高其预 防 、诊断 、治疗水平 。
【关键 词 】儿童 肺炎 支 原体 诊 断及 治 疗 进展
【中 图 分 类 号 J R 7 2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药物治疗临床新进展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药物治疗临床新进展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药物治疗临床新进展摘要:近年来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肺炎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目前已经逐渐引起临床治疗的重点关注。

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来说,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对患儿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对患儿的健康成长以及发育等都带来一定影响。

如今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且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也取得比较丰富的成果。

本文旨在综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治疗,为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药物治疗;综述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任意时间段都可能发生,其中发病高峰期为5岁到9岁这一年龄阶段,病情呈现出低龄化发展趋势。

肺炎支原体进入到人体当中之后,会黏附在呼吸道黏膜表面上,并延伸到下呼吸道,诱发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目前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提升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为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

1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西药治疗1.1大环内酯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在于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根据药物的生成,能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天然的,另一种是半合成的,根据化学结构之间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14元环类、15元环类以及16元环类,目前对于大环内酯抗生素药物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化学结构予以分类,不同类别常见的药物也有差异。

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发展历程上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代,第一代中比较常见的是白霉素、罗沙霉素、红霉素等,第二代中比较常见的是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其中第一代中的典型代表为红霉素,目前已经有50年以上的历史。

罗红霉素在酸性环境当中的稳定性比较好,一般情况下,这一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能达到50%,且这一药物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治疗效果明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与临床治疗进展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与临床治疗进展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与临床治疗进展肺炎是儿童群体的常见疾病与多发疾病,多由致病菌引起,近年来,我国小儿肺炎的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十分严重,必须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本文就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与临床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标签: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危害;临床治疗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它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春季和秋季、冬季发病明显,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不断增加,儿童的年龄日益增长,病情逐渐加重给医生的治疗带来困难。

这种病没有明显的症状,早期发病的患儿不易被发现。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尤其严重,它会对孩子的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造成比较严重的损伤,所以对这种病的预防和治疗显得更为重要。

下面就对这种病的发病情况、危害以及治疗进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儿童的免疫功能是不完善的,存在多种感染原因。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细菌的耐药性。

儿童的发病表现不明显,仅仅表现为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支气管炎,这就给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造成很大的影响。

并且,由于支原体反复的感染,皮肤、骨骼、心脏、消化道、神经、肌肉等感染的并发症日益受到重视。

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头痛、发热、寒战、喉咙痛、肌肉痛为主,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存在显著的差别,重症患儿发病急、高热不退,并伴百日咳、呼吸不畅的表现,肺部X线显示,多数患儿肺部呈现单侧或者双侧实质性病变,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

支原体感染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比较常见,对神经系统危害最严重,并且容易導致儿童死亡。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会造成永久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比如:痴呆儿、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病,神经局部损伤和视力低下。

据统计,儿童的哮喘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大部分小儿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

肺炎支原体感染会损伤呼吸道的上皮细胞,使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得到释放,诱导神经调节机制紊乱引发哮喘。

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研究进展

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研究进展

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研究进展1. 支原体肺炎简介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具有确定的传染性。

近年来,针对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研究得到了不绝的深入和发展。

2. 支原体肺炎病原学支原体是一类微小的细菌样病原体,被认为是一种非典型细菌。

支原体肺炎紧要由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引起,该病原体经由飞沫传播或者紧密接触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

3. 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紧要包含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症状。

在儿童中,常见的表现为鼻塞、流清涕、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4.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方法支原体肺炎的诊断紧要依靠临床症状、病史和试验室检查。

常用的试验室检查包含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等。

5.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紧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含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等。

另外,对于严重感染和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其他抗生素。

6. 支原体肺炎的防备与掌控防备和掌控支原体肺炎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措施。

定期洗手、注意咳嗽礼仪、保持良好的通风等都是防备支原体肺炎传播的紧要手段。

7. 支原体肺炎的疫苗研发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支原体肺炎疫苗上市。

研发支原体肺炎疫苗是防备支原体肺炎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相关疫苗的研发也正在进行中。

8. 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研究人员发现了不同支原体菌株的基因差别,这有助于深入了解支原体致病机制和病原性。

另外,也有研究探究了支原体肺炎的免疫机制,为疫苗的研发供应了理论依据。

9. 将来的研究方向在支原体肺炎的研究中,还有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探讨。

例如,如何鉴定支原体的不同亚型及其致病性差别,如何提高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水平等。

将来的研究方向还包含开发更有效的抗生素和疫苗,提高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和防备效果。

以上就是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研究进展,通过对病原学、临床症状、诊断、治疗、防备和研究等方面的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及其发展趋势,为临床工作供应参考和引导。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分析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分析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肺炎,其症状与其他类型的细菌性肺炎相似,包括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通常在冬春季节流行,感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生素的使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红霉素一直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抗药性的增加,红霉素的疗效逐渐下降。

近年来,针对肺炎支原体的治疗方案不断更新,新型的抗生素和辅助治疗方法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

首先,针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不断改进。

除了传统的红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新一代的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等也显示出对肺炎支原体的较好疗效。

这些新药物具有更好的药理特点和更低的耐药性风险,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其次,辅助治疗方法的应用也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人免疫球蛋白(IVIG)的使用已被广泛接受,尤其对于病情较重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IVIG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炎症的清除,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

此外,合理的药物联合治疗也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实践。

多种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可以避免单一药物的耐药性,增加疗效。

例如,红霉素与新一代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已被证明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调节剂也被一些研究认为可以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后。

在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过程中,早期的诊断至关重要。

传统的培养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获得结果,限制了治疗的及时性。

然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内的快速诊断方法已经应用于临床实践。

这些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出肺炎支原体的存在,并明确其菌株的类型和耐药性,有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总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现状正不断得到改善。

随着新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实践的不断累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愈率和存活率也逐渐提高。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耐药现状及抗生素治疗进展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耐药现状及抗生素治疗进展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耐药现状及抗生素治疗进展刘晓静【摘要】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世界各地不断有检出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P的报道,且耐药率不断升高,我国和日本耐药形势严峻.MP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主要机制是23S rRNAⅤ区的基因突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仍是MP感染的首选,但对于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MP感染,特别是重症病例,可考虑选择四环素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但要综合判断、权衡利弊.【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20【总页数】3页(P3736-3738)【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儿童;耐药;抗生素【作者】刘晓静【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特别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其可通过血行到达肺外器官或免疫机制累及全身多个系统。

近年来,儿童MP感染病例逐渐增加,而且难治性 MP肺炎病例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MP的出现,亚洲部分国家耐药形势严峻。

该文就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耐药现状及抗生素治疗的进展予以综述。

1 儿童MP感染耐药现状1.1 耐大环内酯类MP的检出率近年来,世界多个国家均报道检出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MP株。

在欧洲,耐大环内酯类MP的检出率有增加趋势,但仍较低,德国为1.2%~3%[1],法国1999首次报道检出两株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MP[2],2011年波尔多和卡昂两个城市耐大环内酯类MP的发生率达到了8.3%[3],意大利2010年MP感染暴发,住院43例患儿中11例(26%)感染的是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MP[4]。

在美国,圣路易斯2007~2008年耐大环内酯类MP的检出率为3.3%,2009~2010升至了15.8%[5]。

亚洲的耐药情况更为严重,特别是在中国和日本。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例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例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例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在儿童中,支原体肺炎的病例发生率逐年增加,且病情严重度有所不同。

本文将重点介绍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例发生率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特点。

1.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例发生率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根据多项研究显示,支原体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之一,占到儿童肺炎的10%-30%左右。

尤其在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中,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更高。

这可能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以及易感性较高有关。

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季节多呈现冬春季高发的特点。

尤其在幼儿园、小学等集体环境中,支原体感染易发生人群暴发,也容易造成病毒传播。

2.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情严重程度支原体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大部分患儿病情较轻,呼吸症状通常为干咳、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

儿童一般在感染后1-3周内逐渐恢复。

但部分患儿的病情可能较重,表现为咳嗽加重、气促、发热持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一些特定的人群中,支原体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更高。

比如,儿童哮喘患者感染支原体后,容易引发哮喘加重,需要密切关注和治疗。

此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如艾滋病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支原体肺炎的病情也可能较重,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3. 预防与治疗为了预防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儿童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等。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呼吸道感染的交叉感染也是预防支原体肺炎的措施之一。

对于确诊或疑似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患者,临床上常采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在治疗期间,应给予充分的休息、营养支持和适当的抗炎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尤其是合并哮喘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观察和治疗,必要时住院治疗。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进展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进展

炎支 原体感染患 儿 中 阳性 率高 、变 化显 著 ,及 时检测 对肺
炎支 原体感染 患儿 的诊 断、治疗 及预后 评估 有 重要 的诊断
价值 。沈 珏等 将 14例肺炎支 原体感染 肺炎 患儿 随机分 0
为两组 ,A组 应用大环 内醇类为 主的抗感染及对 症治疗 ;B
组在 A组基础上 ,予 以纤维支气管镜进行 支气管肺泡灌 洗 , 收集支气 管肺 泡灌 洗液行肺炎支原体 R T—P R测定 。结果 C 示 ,支气 管肺 泡灌洗 液 MP—D A,痰液 MP—D A及 血清 N N M P抗 体检测阳性率无 明显统计学差异 ( 0 0 ) P> . 5 。研究表
主要倾 向于呼吸道 上皮 吸附及 免疫 学发 病等 。肺 炎支 原体 肺 炎的发病主要是 由飞沫传播 ,病 原体可通 过呼吸道进 入 , 在黏膜表面与呼吸道 黏膜 上皮 细胞 的神经 氨酸受 体结 合并 附着。呼吸道黏膜 上皮 细胞 的这 种 吸附 是 MP对 宿 主成功 感染 的关键因素 。研究显示 ,P 1黏附 蛋 白是肺 炎支 原体 的

定 的诊 断价值 ,且荧光定 量 P R的拷贝数 越大 ,越 支持 C
肺炎支原 体感 染的诊断。宁克 勤等 ” 对 16例 呼吸道 感染 4
患儿经细 菌培养及血 清学 检测 ,采 用 免疫散 射 比浊法 对患 儿血清进 行 C P定 量分 析。研究结 果表 明 ,h R s—C P在肺 R
部 呼吸道分泌物 ,进行血清学肺 炎支原体 特异性 抗体 ( P M

ti)检测 ,用定量资 料受试 者工作特征曲线下 面积 ,评 s
价肺 炎支原体荧 光 定量 P R的诊 断价值 。研究 结果 表 明, C 肺炎 支原 体荧 光定量 P R单独用 于诊 断肺炎 支原体感 染准 C 确性 较低 ,但 是对于 免疫 系统 尚未发 育完 善的 婴幼儿 具有

支原体肺炎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挑战

支原体肺炎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挑战

支原体肺炎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挑战近年来,支原体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疾病病因和治疗方式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也逐渐深化。

然而,在疾病的防控与治疗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介绍支原体肺炎的研究最新进展,并探讨面临的挑战。

首先,从病因学角度来看,支原体是一种细菌样微生物,可引起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

目前已分离出多个支原体亚型,其中包括肺炎支原体和生殖道支原体等。

这些亚型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率和易感性存在差异,这为支原体肺炎的防控提供了基础。

最新的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在儿童中的感染率较高,而生殖道支原体则主要影响性交活动频繁的成年人。

这一发现对于制定个体化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给研究员带来了挑战,如何在不同人群中制定准确的防控措施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从诊断技术角度来看,支原体肺炎的诊断通常使用PCR法进行。

然而,由于该病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症状相似,诊断时易于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新的诊断方法,以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准确诊断。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外周血中IL-17水平升高,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此外,还有研究人员通过检测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等,来辅助诊断。

这些新的诊断方法为支原体肺炎的准确性提供了新的路径,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难题,如如何确保这些生物标志物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及如何推广和应用这些新的诊断方法。

此外,在治疗方面,支原体肺炎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

然而,由于支原体的特殊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目前对抗生素的敏感度测试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长期以来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的出现,给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带来了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一些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细菌溶解酶和多肽抗菌肽等生物活性物质对支原体的杀菌作用较强,有望成为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新策略。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进展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进展
多器 官系统功 能损 害。肺外 损 害可表 现为脑 炎 、急性 肾小 球 肾炎综合征 、心肌 炎和 心包 炎 、溶血 性贫血 、噬血 细胞 综合 征 、类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 多症 、S t e v e n s —J o h n s o n (又 称 口腔 一黏膜 一皮肤 一眼综合 征或多形 性渗 出性红 斑 )综 合 征 、非特异性肌痛 、持续 关节痛 、关 节炎 、腹 痛 、呕吐 、 肝损 害等多系统受 累。 3 R MP P的诊断 符合 R MP P的诊断标 准 ,结合病 原学检 测及 胸部 x线
病机制及治疗 尚未 完全 明确 ,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 步探讨 。
1 R MP P 的发 病 机 制 R MP P的发病机 制 尚未 完全 明确 ,目前 认 为可 能 与支
程 中可无 任何 阳性 体征 ,少数 病例 可有 呼吸音 减弱 或干湿 性 哕音。R M P P多表 现 为稽 留热 ,剧 烈 咳嗽 ,病情 进展 迅速 ,常表现为肺 部大 片炎 性浸 润 ,可 累及单 侧或 双侧肺 叶 ,可出现肺不 张及 大量 胸腔 积液 、肺 脓肿 等 ,以及 肺外
3 . 2 病 原 学 检 测 3 . 2 . 1 支原体培养
1 . 2 免疫功能紊乱 MP感染 可 引起机 体细胞 免疫 和 体液 免疫功能紊乱 。严永 东 发现 ,R MP P和 普通 MP P患 儿C D 4+及 C I M +/C D 8+比值均 低 于 正 常对 照 组 ,C D 8 +、C D 1 9+及免疫球蛋 白 G、免疫 球蛋 白 M 水 平高 于正常 对照组 ,R MP P组 C D 3+、C D 1 6+、C D 5 6+明显低 于普 通 MP P组和正常对照 组 ,C D 1 9+明显 高 于普通 MP P组 和正
8 0 % _ 4 ] 。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进展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进展

[摘 要 ] 肺 炎 支原 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 是 儿 童 呼 吸 道 感 染 的 常 见 病 原 体 之 一 , 同 时 也 是 儿
童 社 区获 得 性 肺 炎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 的 常 见 病 原 体 。 肺 炎 支 原 体 肺 炎 (mycoplas—
医 学 下 旬 刊 * 综 述 与 讲 座
2013年 1月
加上 MP分 离 阳性 者 可 明确 MP感 染 。MP—IgM 较早 出现 ,它在 感染后 第 7~ 1O天 产生 ,第 3~4周 达 高 峰后逐 渐下 降 ,一般 在 2~ 4个 月左 右 消失 。MP-IgA 出现较 IgM 稍 晚 ,但 特异 性 强 ,持续 时间 长 , 同时测定 MPIgM 、IgA 可 起到 一定 的互 补作 用 ,可提 高 MP感 染 的 早期 诊 断 价 值 。MP—IgG 在 IgM 产 生后 出现 ,1个 月左 右达 高 峰 ,持续 时间 可长 达 6个月 ,因此 MP-IgG 抗体 阳性 可 用 于 回顾性 诊 断 和流 行病 学调 查 。为 了克 服 了 MP抗体 高峰 出现 时 间早 晚不一 ,单 份 血清抗 体检 测可 能漏 诊 的问题 ,临床采 用 双份 血清 定量 检测 MP抗体 。这种 方 法 更 为敏 感 ,精 确性 、特 异性 高 ,在 临床 上 具 有 较 高 的 实用 价 值 。此 方法 不足 之处 有 :临床 上很 难取 得患 儿 双份血 清 ;疾病 早 期及免 疫力 低下 患 儿可呈 假 阴性 ;感染 后 高滴 度抗 体可 维持 数月 ,难 以判 断是 现症 感染 还是 既 往感染 。 2.1.3 PCR检 测 PCR 主要 检测 MP特 异性 序 列 、p1基 因 、16S-RNA、ATP酶 操纵 因子 以及延 伸 因 子 基 因等E 。其 中 PCR又分 为 :套 式 PCR、毛 细血 管 PCR、半 套 式 16SrDNA PCR、荧 光 实 时 PCR、 多重 PCR等 。Otomo等 L1妇比较 了痰荧光 实 时 PCR-DNA 检测 与 血清 间接 颗粒凝 集试 验 的诊 断 价值 ,以 抗 体滴 度 高于 1:640或 双 份 血 清 抗 体 滴 度 升 高 4倍 以上 作 为 MP感 染 诊 断 标 准 ,PCR方 法 敏 感 性 78.6 9,6,特 异性 75.9 ,而血 清学抗 体检 测 方法 敏感 性 79.2 ,特 异 性 75.2 9/6。 同时 发现 ,很 多 年 幼 或 免疫 功 能低下 患儿 ,PCR阳性 而血 清学 抗体 阴性 ;1岁 以内 MP感染 者 血清抗 体滴 度 明显低 于 5岁 以 上 患儿 ;PCR 阳性 的患 儿 咳嗽时 间 明显 短 于依 据 血 清 学 诊 断 而 PCR 阴性 的 患 儿 。因 而认 为 PCR 方 法 更 适用 于 年幼 和免疫 功 能低 下患 儿 的 MP感染 早期 诊 断 。其 不 足之 处在 于实 验技术 及设 备要 求较 高 、花 费较 高 、阳性率 受外 界 因素 的影 响 ,如 人 院前抗 生素 的使 用 、标本 的合 理采 集 、处理 、保 存等 。 2.1.4 血 清 CRP、ESR水 平 有 研 究 指 出 SMPP患 儿 血 清 CRP、ESR水 平 明 显 高 于 轻 症 组 (P < 0.01),其 中 CRP可 超过 正 常的 10~ 100倍 ,治疗 1周 左 右后 仍 可 高 达 8O~ 100mg/L;ESR可 超 过 正 常 的数 倍 至 10余 倍 ,认 为 CRP、ESR显著 升 高且 持续 时 间较 长 的肺 炎患 者应 考虑 SMPP可 能Ll 。 2.2 影像 学诊 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1]。

据文献报道,MP全球感染率达9.6%~66.7%不等,已被认为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第三位病原体[2,3],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学者发现,2007年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发生率已是1999年的10倍,而且近几年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病例也有逐年增加的倾向[4]。

现就RMPP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扼要介绍。

1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定义尽管RMPP目前尚无确切定义,但临床基本达成以下共识: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正规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周左右,患儿病情仍未见好转);②患儿合并肺外多系统并发症,病情重(除严重肺部病变外还伴肺外多系统损害);③病程较长(一般可>3~4周),甚至迁延不愈,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重症支原体肺炎。

日本学者最近提出了RMPP的定义为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周或以上,患儿仍表现发热,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继续加重[4]。

2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认为,RMPP的发病原因主要与患儿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本身的发病机制尤其与免疫学因素的参与、混合感染以及发生误诊误治等有关。

2.1耐药机制的参与目前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仍以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以及地红霉素、泰利霉素等。

然而,近年来已分离到大环内酯类对MP的耐药株[5,6],提示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经出现耐药,其耐药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1靶位改变这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或甲基化所致。

核糖体是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其组成部分50S大亚基的23S rRNA结构域V区和Ⅱ区上与抗生素直接结合的碱基点发生突变,导致抗生素与核糖体亲和力下降,从而阻止了抗生素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而引起耐药。

目前已经明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甲基化基因erm编码甲基化酶可催化红霉素与细菌结合位点2058位腺嘌呤发生甲基化或二甲基化,从而影响二者之间的结合而导致耐药[7,8]。

理论上讲,只含有一个rRNA操纵子的MP耐药性可通过点突变获得,但MP 可否与呼吸道混合感染的其他细菌通过转座子或质粒获得erm编码基因而引起耐药尚未完全明确。

并且由于MP混合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故结合位点的甲基化是目前研究耐药机制的主要热点所在。

2.1.2主动外排目前已经明确,mef基因编码针对14、15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但对16元环大环内酯类及链阳霉素仍敏感,属于M表型耐药;而msr基因编码针对14、15元环大环内酯类及链阳霉素耐药,对16元环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仍敏感,属MS表型耐药。

其耐药机制主要为基因编码一种特殊的细菌膜蛋白,该膜蛋白通过耗能过程将药物排出体外从而阻止药物作用于靶位点,以此降低药物的抑菌作用。

2.1.3药物灭活研究表明,细菌可产生针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钝化酶,破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而使其失去抗菌活性[7,8],但对于MP是否存在此现象尚未有此方面的研究报道。

总之,针对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对临床抗MP治疗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混合感染时MP耐药机制的变化更值得深入探讨。

2.2免疫应答反应异常MP感染后机体产生了强烈的免疫应答反应。

关于MPP 患儿免疫功能的多项研究结果显示,RMPP患儿较之病情轻及无肺外严重并发症的MPP患儿外周血的CD4+T细胞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明显降低,CD8+T细胞明显增高而致CD4+T/CD8+T比值明显下降,CD3+/HLA-DR+、CD3+/CD25+表达也下降。

由于T细胞活化下降导致B细胞增殖分化不能,继而引起T细胞辅助的抗原特异性抗体产生障碍;并且还发现参与免疫调节的重要细胞因子也较病情轻、且无肺外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发生明显紊乱,表现为血清IL-2水平明显降低,sIL-2R明显增加且恢复缓慢,而血清IL-5、IL-6、IL-8、IL-12、IFN-γ水平却明显增高,血清NO和TNF-α含量也明显增加[9]。

上述这些因素均直接或间接导致患儿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造成肺内炎症进一步加重,临床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快速出现肺部大面积受累,导致通气/换气障碍、呼吸衰竭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

2.3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在MP感染的同时混合有细菌、病毒的感染并不少见。

目前发现,MP主要是与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混合感染。

另外当MP感染时亦可直接影响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患儿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一些条件致病菌亦会乘虚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曹兰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上海200001)·继续医学教育·而入。

2.4误诊误治因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X线胸片也可无特征性改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又处于正常范围或略高于正常,血清MP-IgM抗体检测的最佳阳性时间为1周左右,不适合早期诊断,部分患儿早期还可以无呼吸道症状而以其他多系统损伤的表现为首发症状,故易发生误诊误治,导致病情复杂化而发生RMPP。

3临床表现RMPP多数以发热、咳嗽起病,热型多表现为稽留热[10],其病情比一般MP肺炎进展迅速,可短时间内出现肺部大面积受累、中到大量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肺脓肿、气胸等,严重者可致闭塞性支气管炎、肺不张甚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RMPP可累及多个肺外器官。

Vervloet等[11]研究发现,MP感染时肺外损害发生率高达25%~50%,其中以血液系统受累最常见(50%),其次为皮肤(25%)、胃肠道(25%)、骨和关节肌肉(14%)、中枢神经系统(1%~6.7%)、心血管系统(1%~8.5%)受累。

部分患儿开始可以无呼吸道症状而以其他系统的症状起病,故早期易误诊为病毒性肺炎或其他疾病而使用不恰当治疗方案,由此延误恰当诊治或使病情复杂化而导致RMPP的发生,因此在早期诊断思路上需提高警惕。

当MPP患儿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过程中还出现全身多系统损害,且病情日益加重、影像学表现日益复杂或严重时,应考虑RMPP的存在。

4诊断诊断RMPP可参考以下标准:①临床表现病情重或出现严重肺外并发症;②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无反应;③病程超过1个月仍迁延不愈;④符合《实用儿科学》制定的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12]。

除此之外,在临床上各种实验室检查对该病早期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4.1肺炎支原体培养MP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被认为是MP检测的金标准。

标本来源主要有咽拭子、气管吸出物、肺泡灌洗液等。

但由于MP对培养条件要求苛刻,需要含胆固醇的特殊培养基,生长缓慢,一般需7~10d,作出正确判定需3~4周,故常用于科研,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4.2血清学检测根据研究进展及实用性,血清学检测依然是目前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MPP的主要手段[13]。

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4种: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冷凝集试验及间接凝集试验。

其中ELISA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快速、经济,为目前诊断MP感染的一种实用而可靠的血清学方法,已被各医院广泛采用。

MP感染后可诱导体液免疫反应,MP-IgM是机体出现较早的特异性抗体,它在7~10d产生,第3~4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一般在2~4个月消失;MP-IgG在MP-IgM 产生之后出现,效价在1个月左右达高峰,持续时间长达6个月之久,MP-IgG抗体阳性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但可用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MP-IgA出现较MP-IgM稍晚,但持续时间长,特异性强,如果同时测定MP-IgA、MP-IgM可起到一定的互补作用,提高早期诊断的价值。

双份血清定量检测MP抗体克服了MP抗体高峰出现时间早晚不一的个体差异,弥补了因患儿年龄小、免疫力低、病程短以及感染轻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克服仅凭单份血清抗体检测可能漏诊的问题。

同时,通过分析双份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可以根据MP-IgG和IgM出现及增高的时间,推测可能受感染的病程。

这种方法更为敏感,精确性、特异性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推荐确诊MP急性感染应强调双份血清(间隔2周)恢复期抗体滴度上升4倍或下降至原来的1/4或MP-IgM抗体滴度持续>1∶160[14]。

除检测MP特异性抗体外,尚有文献报告在MP感染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均可测到血清P1蛋白抗体,原理仍与其发病机制有关。

MP通过其表面P1蛋白黏附于宿主细胞而产生致病作用。

目前认为,MP的170000多肽可能是MP主要致病物质即为黏附因子P1蛋白,MP-P1蛋白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是MP繁殖和致病的先决条件。

4.3聚合酶链反应(PCR)PCR具有实验时间短、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等特点。

国外文献报告,PCR法的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89.3%[15]。

PCR-MP-DNA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无交叉反应的特点,需时8~10h,可用于早期诊断,但操作复杂,需用同位素,因而限制了临床使用。

FQ-PCR则联合应用了PCR的DNA高效扩增、高特异性的探针和定量分析的光谱技术,不仅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还可用于判断疗效,但是它对实验室的条件要求较高[16],一般医院实验室难以满足。

所以各种PCR技术在我国目前仍仅限于实验研究,尚不可能也不提倡在临床诊断中普遍应用。

4.4影像学MPP的肺部X线异常率明显高于肺部体征阳性率,其表现呈多样性,病变以单侧为主,其中以下肺最多,右侧多于左侧,有时甚至是大片的阴影,有一定的游走性。

另外RMPP还常伴有中到大量的胸腔积液[17]。

CT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阴影,查高分辨率CT(HRCT)可见马赛克灌注征象、单侧肺透亮度增加。

RMPP的影像学改变比较明显,常表现为大病灶肺炎和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等。

4.5纤维支气管镜可见病变部位的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还有多少不等的黏性分泌物附着,部分支气管通气不畅,管壁黏膜小结节样突起,管腔开口狭窄。

因此纤维支气管镜也可作为该病诊断的手段之一[18]。

5治疗与预后5.1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大环内酯类是目前治疗MP感染的首选药物。

但RMPP 患儿往往对所用药物产生耐药而表现疗效不佳,并可能存在混合感染,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病情较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