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合集下载

【自闭症康复】一份详尽的ABA训练计划

【自闭症康复】一份详尽的ABA训练计划

【自闭症康复】一份详尽的ABA训练计划自闭症儿童2年的训练计划需遵守的总原则1. 每次上课中伴随目光对视训练。

2. 在执行复杂指令前先将每个步骤与技能全部掌握。

3. 为保持强化物的有效性应经常更换强化物。

4. 不理睬发脾气与反抗,坚持工作。

注意:在每个分类中的技能是按由简单到难的次序排列的,然而训练的每个计划中,都应从各分类选取需教的技能。

第一阶段(3个月)1 注意力在教儿童如何集中注意力时,指令:'看着我'是非常关键的。

提示儿童坐在椅子上,放平两手,老师坐得很近,不允许儿童坐姿不正或跑开。

老师的态度是一贯性,坚定,提要求,对任何服从的表示给予表扬,拥抱,抚背。

让儿童集中注意力是关键的第一步。

1)看着我面对面1秒,2秒,5秒由活动转向老师(让他从事活动,然后教他在老师说'看着我'时,抬头看并进行目光接触。

提示:将手放在儿童下巴下面,将强化物放在眼睛的水平高度)2)对姓名的反应2 听从一步的指令指令:坐下站起来过来手放好举起手拥抱一下转过来跺脚挥手等,起先用身体提示,然后减退提示。

'触摸身体部位'头,脚,肚子,眼睛,腿等'做给我看'吃,喝,拍手,挥手,拥抱,转身,站住,坐住,走路,跑步等3 模仿活动'跟我这样做'大肌肉:拍手,举手臂,拍腿,拍桌子,摸头,打哇哇,跺脚,站起来,摇头不,点头是小肌肉:使用手指,开合手掌,接触身体部位等。

积木模仿:老师将积木搭成形状,让他模仿,用3块~5块。

物体模仿:教模仿使用物体,如将勺子放入杯子中,用面巾纸擦面,将玩具车放入玩具箱里。

画图模仿:抓笔,画线,画图等。

4 指令反应老师将儿童想要的物品举起,叫他'用手指',提示他将手直接指向物品(接触),然后给他,以后减退提示并增大距离。

5 配对物体间/图画与物体间/图画间/色彩间/字母间/数字间6 语言模仿元音/辅音~词语~词语组合一开始可接受相近音,再慢慢纠正7 玩耍形状块 /动物拼图(同时老师发出动物的叫声并学习动物的动作)珠子 / 钟型拼图积木 / 数字拼图音乐(VCD,电子琴,打击乐器)娃娃书8 区别物体叫他'给我':球,杯子,鞋等,逐渐增加桌上物品的数量9 区别图画叫他指着:从两幅画到许多画10 认识物品名称这是什么?'用真实物品或图画,开始时接受相近回答11 是/否摇头说不──对不想吃的东西点头说是──对想吃的东西开始提示,然后减退12 认识动作:1)对老师'我在做什么?'挥手,跳,站,坐,拍手,跑,擤鼻子,亲吻,笑,走路,睡觉,打开,喝水,吃饭,哭等(示范回答,开始时接受相近答案)2)对自己'你在做什么?'3)对别人'他在做什么?'开始时只要求动词,如'在跳'13 认识色彩(从理解到表达)1)指红色/蓝色/黄色等2)'这是什么颜色?'举起物品(示范,再减退)14 所有格指出。

ABA训练地基本原则和方法

ABA训练地基本原则和方法

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目标的分解、强化和辅助是ABA的基本训练原则,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塑造法和连环法则体现了ABA的具体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的实施是以遵循训练原则为基准的;而训练原则正是在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得以具体体现的。

分解目标就是强调把每个能力分成最小、最简单的单元进行教学,它是运用连环法和塑造法的前提。

连环法是将简单的单元行为连成链条形成更复杂的行为;而每个单元行为的建立都要用塑造法来完成;在塑造的过程中要通过指令、强化、辅助所构成的一个个回合加以具体操作运用。

因此,连环法的运用是以塑造法为基础的,而塑造法的完成是以一个个回合具体体现的。

(一)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包括指令、个体反应、结果(强化或辅助)、停顿4个基本的元素。

指令发出后,孩子出现正确反应马上强化,然后停顿。

预示着一个回合的结束。

如果在指令后出现错误反应,停顿。

进入下一个回合:重新发指令→辅助→强化→停顿。

如果孩子在指令发出后1-3秒钟没有反应就认为是无反应,立刻重复指令,如仍失败。

第三次发指令后立刻辅助。

关于回合的目的,Lovaas 在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回合可以帮助孩子注意到刺激;使教者和孩子马上知道反应是否正确;帮助教者以一致的方式要求孩子,以免引起孩子理解上的混乱,延误进步;帮助教者快而容易地辅助孩子的进步。

1、指令Lovaas认为由于孤独症儿童问题的出现同时发生在感觉输入和加工两个过程。

迅息进入到大脑以后不能进行有效地过滤以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因此,发指令时要注意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教者的声音大而自信以确保孩子接收到,做出我们所期望的反应。

其次,指令要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

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要求。

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要求。

要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从简单到复杂。

重复指令是一种指令无效性的表现,也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

我们要求发出指令后要给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

ABA训练的主要技巧

ABA训练的主要技巧

ABA训练的主要技巧ABA的核心部分是任务分解技术,典型任务分解技术有4个步骤:训练者发岀指令一儿童的反应一对儿童反应的应答一停顿。

具体包括:(1)任务分析与分解。

(2)分解任务强化训练:在一左的时间内只进行某分解任务的训练。

(3)奖励(正性强化)任务的完成:每完成一个分解任务都必须给予正强化,强化物主要是食品、玩具和口头表扬或赞美的身体姿势,强化随着进步逐渐隐退。

自闭症儿童对食物特別感兴趣,因此,食品是第一强化物。

除了食品以外,其他感兴趣的物品、玩具乃至活动都可以作为强化物。

(4)提示和提示渐隐: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帮助,随着所学内容的熟练又逐渐减少提示和帮助。

(5)间歇:在两个分解任务训练之间需要短暂的休息。

训练要求个体化、系统化、严格性、一致性、科学性。

要保证治疗应该具有一泄的强度,每周20〜40小时,每天1〜3次, 每次3小时左右。

现代ABA技术逐渐融合其他技术,强调情感人际发展。

一、回合操作教学法DTT五元素指令、辅助、反应、结果(强化)、停顿二、DTT回合公式(辅助)指令一反应一结果一停顿下一个回合例如:拍手(指令)一儿童拍了手(反应)-*给予奖励一停顿下一回合三、有关DTT回合公式的说明1•关于指令(1)指令的原则:①统一性(每次都发一样的指令)。

②不重复性(每个回合只发一次指令)。

③与强化相结合。

(2)有助于提髙指令有效性的因素:①目标明确,环境单一,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②观察孩子的反应,适当给予辅助。

③根拯孩子的语言能力,适当提高难度。

2.辅助(辅助H代劳)①辅助的概念:辅助是一种附加的刺激,旨在有意识地引发孩子的正确反应,帮助儿童在指令和反应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以保证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

②辅助的意义:一是帮助把指令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系。

二是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是建立对每一个指令必须做出正确反应的意识。

四是使我们的教学可以继续进行。

③辅助的种类:一是身体辅助:通过接触儿童的身体以助他完成正确反应。

ABA训练的主要技巧

ABA训练的主要技巧

ABA训练的主要技巧1.目标设定:ABA训练的第一步是制定明确的目标。

这些目标应当具体、可观察、可量化,并且要与被训练者的现实生活需求和个人能力相符合。

目标应当明确指明了所期望的行为表现,例如“每天展示出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正确的情绪调节方式”。

2.离散试验训练:离散试验训练是ABA训练中使用最广泛的技巧之一、它将期望行为细化为一系列离散的步骤,并通过反复进行这些步骤的实施和反馈,以帮助被训练者逐渐掌握目标行为。

离散试验训练强调的是小步进、即时反馈和及时强化。

3.提供清晰的指令:在进行ABA训练时,提供清晰明确的指令对于被训练者的理解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指令应当简洁明了、语言通俗易懂,并且可以通过肢体语言、示范等方式进行辅助说明。

4.使用正向强化:正向强化是ABA训练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它通过提供积极的奖励,鼓励被训练者正确地展示目标行为。

正向强化可以是物质奖励,如糖果、玩具等,也可以是非物质奖励,如表扬、拥抱等。

5.程序重建和一致性:在ABA训练中,程序的一致性非常重要。

一旦确定了目标和方法,就应当保持稳定且一致的实施和变量控制。

如果发现目标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改善,需要进行程序重建,重新审视目标的设定和执行过程。

6.数据采集和分析:ABA训练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系统地记录和分析被训练者的行为表现,可以及时评估和调整训练方案,以便实现最佳效果。

7.使用提示和提示渐变:对于一些复杂的或新的目标行为,被训练者可能需要一些提示来完成。

提示可以是物理的,如手势指导;也可以是语言的,如口头提示。

在ABA训练中,使用提示是为了帮助被训练者逐步独立地展示目标行为,因此,提示应当逐渐减少,以促进自主表现。

8.社交技能训练:除了基本的目标行为,ABA训练也重视社交技能的培养。

社交技能训练可以包括与他人的目光接触、微笑、问候、分享等。

这些技能对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和适应至关重要。

9.家庭参与和一体化干预:ABA训练强调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进行干预和支持。

aba教学法

aba教学法

aba教学法ABA教学法,也称为应用行为分析教学法,在特殊教育领域发展迅速,被广泛应用于儿童自闭症、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和发展障碍的干预中。

ABA教学法通过观察和分析行为,利用正向和负向强化的原则,建立和培养积极的社会交往技能和学习技能,帮助孩子们达到个人最大的潜能。

ABA教学法的核心原则是“观察→分析→行动”,即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分析行为无效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来改变行为。

这种方法注重对孩子的个体差异的尊重,根据孩子目前的能力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ABA教学法通常采用以下步骤:1.设定目标:根据孩子的年龄、技能和需求,确定具体的目标,如增加社交互动、改善语言沟通能力等。

2.数据收集:通过观察和记录孩子的行为表现,收集相关的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3.分析行为: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孩子行为的频率、时长、原因等,确定问题行为的源头。

4.设计干预计划:根据行为分析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包括明确的教学目标、干预策略、教材和资源准备等。

5.实施干预:根据干预计划,采用正向和负向强化的方法,提供反馈和支持,帮助孩子逐步改变问题行为。

6.数据监测和评估:持续监测孩子的行为表现,收集数据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干预计划。

7.持续支持和评价:与家长、教师等密切合作,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培训,评价孩子的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ABA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它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够提供科学和客观的证据,评估干预效果。

此外,ABA教学法注重针对性、系统性和连续性,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积极的社交互动能力和自理能力。

然而,ABA教学法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方面,有人认为它过于强调对行为的控制,忽视了孩子自主性和动机的发展。

另一方面,一些人认为ABA教学法可能会过度使用负向强化,导致孩子产生焦虑和抵触情绪。

总的来说,ABA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为主义的教学方法,在干预儿童行为和发展障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ABA(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应用行为分析)是一种基于科学方法的心理学理论和应用,旨在通过改变个体的行为来提高其学习和适应能力。

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主要包括:目标制定、数据采集、分析和干预设计等。

首先,目标制定是ABA训练的基本原则之一、在ABA训练中,目标制定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具体的行为目标。

目标应该是具体、可量化和可观察的,以便后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其次,数据采集是ABA训练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对个体行为的观察和记录,可以获取详细的行为数据。

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记录行为频率和时长等方式进行。

数据采集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个体的行为模式和变化,为后续的分析和干预设计提供依据。

然后,分析是ABA训练中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个体行为的规律和原因,并为干预设计提供指导。

分析主要包括兴奋性和抑制性条件、反馈和奖励效应等方面的分析,帮助理解个体行为的背后原因。

最后,干预设计是ABA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干预设计中,根据分析的结果和目标的制定,制定具体的干预方案和策略。

干预设计需要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法,如正向强化、任务提示和提示逐步撤销等。

通过干预的实施,可以促进个体行为的积极改变和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ABA训练并不仅适用于特殊教育领域,它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如组织管理、工作场所和社会心理学等。

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一种科学、系统和有效的方法,它通过对个体行为的分析和干预,提高其学习和适应能力,促进其行为的积极改变。

总的来说,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主要包括目标制定、数据采集、分析和干预设计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有机结合和实施,可以帮助个体实现行为的积极改变和发展。

ABA训练不仅适用于特殊教育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对个体和组织的行为改变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aba方法

aba方法

ABA方法1. 引言ABA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的行为干预策略。

它是基于应用行为分析学的原理和技术,旨在通过对个体行为的系统性观察和干预,以促进其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对ABA方法进行全面的探讨,包括其基本原理、主要技术以及应用效果等方面。

2. 原理概述2.1 ABA方法的起源ABA方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伊瓦尔德·卢瑟福德(Ivar Lovaas)首先提出。

最初,ABA方法主要用于儿童自闭症的干预,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发展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干预中。

2.2 ABA方法的基本原理ABA方法基于行为分析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正向强化和行为塑造两个重要概念。

正向强化是通过给予积极奖励来增加目标行为的频率和持续时间,而行为塑造则是通过逐步引导和加强某种行为来达到特定的目标。

3. ABA方法的技术应用3.1 数据收集与分析ABA方法的第一步是对个体行为进行系统性的观察和记录。

通过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如行为日志、事件记录和观察评估等,收集和分析个体的行为数据。

这些数据有助于评估个体的行为模式、确定目标行为和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3.2 设定目标行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确定目标行为是ABA方法的关键一步。

目标行为应具体、可观测和可量化,以便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估。

在设定目标行为时,需要考虑个体的发展水平、兴趣和需求,确保目标行为对其有意义。

3.3 制定干预计划制定干预计划是ABA方法的核心内容。

干预计划应基于科学的原则和个体的特点,采用一系列的干预策略和技术,如积极强化、行为模型和反馈等,以促进目标行为的改变和发展。

3.4 实施干预计划干预计划的实施需要有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或家长的参与和指导。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计划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并定期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评估,以及对干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4. ABA方法的应用效果4.1 自闭症干预ABA方法在自闭症干预中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ABA的基本理论

ABA的基本理论

应用行为分析法、
行为训练法、
行为技术、行为改变技术 。
关键词:美国UCLA大学,Ivar Lovaas教授, 1964,The Me Book (《为我 的书》)
ABA与行为改变
2. 原理:
ABA
学习理论 (20世纪30年代)
行为是可以塑造的 前提是“控制条件” 重要的是展示结果
行为学理论 (20世纪40年代)
行为训练最重要的步骤是将焦点放在: 把“残疾”这个相当大而且含糊的问题分 解成比较容易处理的,单独的行为单元, 然后把这些行为与可以改变的环境变数结 合起来。
Ivar Lovaas
ABA与行为改变 五、目标行为
目标行为的特点: 阶段性与系统性; 目标行为设置原则: 预先设定,因人而异、把握可操作与可控 制性;
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 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关键是设计预期的反应、有选
择的刺激和对反应的处理结果。
期望行为——奖励(强化) 不期望行为——忽视/惩罚
ABA与行为改变
三、行为改变技术
1. 行为改变的公式:
S (刺激)
R (反应)
C (结果/强化)
பைடு நூலகம்
可控制的
可改变的
可控制的
ABA与行为改变
2. 回合操作教学法(DTT) DTT五元素: (1)指令 (2)辅助(3)反应 DTT回合公式:
指令(刺激) 停顿 辅助 (孩子)反应 结果(强化)
(4)结果
(5)停顿
下一个回合
ABA与行为改变 四、ABA与孤独症
1. 为什么ABA适合孤独症?
2. ABA的四大设计特点
3. ABA的四个操作特点
为什么ABA适合孤独症
孤独症儿童的障碍最终体现在行为上

一份详尽的ABA训练计划

一份详尽的ABA训练计划

3~4岁自闭症儿童2年的训练计划需遵守的总原则:1. 每次上课中伴随目光对视训练。

2. 在执行复杂指令前先将每个步骤与技能全部掌握。

3. 为保持强化物的有效性应经常更换强化物。

4. 不理睬发脾气与反抗,坚持工作。

注意:在每个分类中的技能是按由简单到难的次序排列的,然而训练的每个计划中,都应从各分类选取需教的技能。

第一疗程(3个月)1 注意力在教儿童如何集中注意力时,指令:"看着我"是非常关键的。

提示儿童坐在椅子上,放平两手,老师坐得很近,不允许儿童坐姿不正或跑开。

老师的态度是一贯性,坚定,提要求,对任何服从的表示给予表扬,拥抱,抚背。

让儿童集中注意力是关键的第一步。

1)看着我面对面1秒,2秒,5秒由活动转向老师(让他从事活动,然后教他在老师说"看着我"时,抬头看并进行目光接触。

提示:将手放在儿童下巴下面,将强化物放在眼睛的水平高度)2)对姓名的反应2 听从一步的指令指令:坐下站起来过来手放好举起手拥抱一下转过来跺脚挥手等,起先用身体提示,然后减退提示。

"触摸身体部位"头,脚,肚子,眼睛,腿等"做给我看"吃,喝,拍手,挥手,拥抱,转身,站住,坐住,走路,跑步等3 模仿活动"跟我这样做"大肌肉:拍手,举手臂,拍腿,拍桌子,摸头,打哇哇,跺脚,站起来,摇头不,点头是小肌肉:使用手指,开合手掌,接触身体部位等。

积木模仿:老师将积木搭成形状,让他模仿,用3块~5块。

物体模仿:教模仿使用物体,如将勺子放入杯子中,用面巾纸擦面,将玩具车放入玩具箱里。

画图模仿:抓笔,画线,画图等。

4 指令反应老师将儿童想要的物品举起,叫他"用手指",提示他将手直接指向物品(接触),然后给他,以后减退提示并增大距离。

5 配对物体间/图画与物体间/图画间/色彩间/字母间/数字间6 语言模仿元音/辅音~词语~词语组合一开始可接受相近音,再慢慢纠正7 玩耍形状块/ 动物拼图(同时老师发出动物的叫声并学习动物的动作)珠子/ 钟型拼图积木/ 数字拼图音乐(VCD,电子琴,打击乐器)娃娃书8 区别物体叫他"给我":球,杯子,鞋等,逐渐增加桌上物品的数量9 区别图画叫他指着:从两幅画到许多画10 认识物品名称这是什么?" 用真实物品或图画,开始时接受相近回答11 是/否摇头说不──对不想吃的东西点头说是──对想吃的东西开始提示,然后减退12 认识动作:1)对老师"我在做什么?"挥手,跳,站,坐,拍手,跑,擤鼻子,亲吻,笑,走路,睡觉,打开,喝水,吃饭,哭等(示范回答,开始时接受相近答案)2)对自己"你在做什么?"3)对别人"他在做什么?"开始时只要求动词,如"在跳"13 认识色彩(从理解到表达)1)指红色/蓝色/黄色等2)"这是什么颜色?"举起物品(示范,再减退)14 所有格指出。

ABA的基本理论

ABA的基本理论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
——基本理论
星星雨ABA培训纲要
一、行为训练(ABA)的框架
1、 回合(DTT)操作特点:
五个元素
(指令、 反应、辅助、强化、停顿、)
2、 三种方法:
1)塑造法、连环法、泛化与巩固法
2)PBS行为改变技术
星星雨ABA培训纲要
ABA与行为改变
行为训练(ABA)的基本原理
二、理论基础
五、目标行为
目标行为的特点: 阶段性与系统性; 目标行为设置原则: 预先设定,因人而拆分为更小的,有先后顺序的行动 目标的转换: 在操作中根据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对目标的预期标 准,但这种改变是暂时的,是为了预期的目标行 为最终的出现。
星星雨ABA培训纲要
ABA与行为改变
ABA的四大设计特点
孤独症的人际关系障碍是因知觉障碍导致
行为训练从障碍入手
非专业人员可以操作 训练效果可以预测和量化
星星雨ABA培训纲要
ABA与行为改变
ABA的四个操作特点 对行为进行分解,在DTT中操作
操作中伴随指令和辅助,对孩子的反
应有预期的标准(目标行为)
行为是可以塑造的 前提是“控制条件” 重要的是展示结果
行为学理论 (20世纪40年代)
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 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关键是设计预期的反应、有选
择的刺激和对反应的处理结果。
期望行为——奖励(强化) 不期望行为——忽视/惩罚
星星雨ABA培训纲要
ABA与行为改变
三、行为改变技术
星星雨ABA培训纲要
ABA与行为改变
四、ABA与孤独症
1. 为什么ABA适合孤独症?
2. ABA的四大设计特点
3. ABA的四个操作特点

aba原理原则

aba原理原则

aba原理原则
ABA原理,即应用行为分析原理(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是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行为干预方法。

ABA原理
认为人的行为是可观察、可测量、可修改的,通过系统地观察和分析行为,可以找出行为背后的原因,并进行干预措施。

ABA原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正向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通过提供积极的奖励
或回馈,增加想要的行为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2. 消除负向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通过取消或避免
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加想要的行为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3. 惩罚(Punishment):通过提供不愉快的刺激,来减少不想
要的行为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4. 尝试和错误(Trial and Error):通过反复试验和调整,找到最有效的干预措施。

5. 分析行为(Analyze Behavior):通过记录和分析行为数据,了解行为的发生、原因和影响。

6. 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为每
个人提供特定的干预措施。

7. 目标导向(Goal-Orientation):设定明确的目标,追求行为
的改变和发展。

8. 持续评估(Ongoing Assessment):进行定期的评估和监测,根据反馈结果调整干预措施。

这些原则在ABA的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用于干预各种行为问题,包括自闭症、睡眠问题、攻击行为、沟通障碍等。

ABA
原理的应用可以帮助个体获得更好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

行为训练法的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1.名称:应用行为分析法、行为训练法、行为技术、行为改变技术(简称:ABA ) 2.理论基础与原理3.ABA 是行为科学的应用分支是关于人类行为和学科的科学,一个关于行为原理的系统应用学科,旨在改善行为 将孤独症视为一种行为不足或行为过度综合症,该症状可以通过精心的训练计划得到改善是一种科学实践的框架,而不是一个精确的训练计划4.ABA 的有效性建立在: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行为规律和研究发现的基础上 是动态的持续的行为改善来自于熟练的操作5.ABA 干预的基本原则提高学习能力,即“学习如何学习”不仅在于教新的行为。

还涉及到用更合适的行为替代问题行为强调的是如何获得适应性行为。

因为当孩子的适应性行为能力越强时,出现问题行为的几率就越低通过数据的收集了解学生的进步 附:关于“行为”的几个重要表述ABA 不仅仅是针对孤独症的一种干预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许多不同的领域都被采用:儿童管理、发育障碍、教育和特殊教育、康复、临床心理、自我管理、预防、运动心理、健康行为、老人医学。

二、行为改变技术1、行为改变的公式:——将ABA 的原理放进实践操作之中应用(ABA)在实践种操作行为的改变主要包含一下几个步骤:控制结果(行为发生之后的结果) 改变或调整三个元素种的一项或两项2、回合操作教学法(DTT)DTT五元素:指令、辅助、反应、结果(强化)、停顿DTT回合公式:(辅助)指令→反应→结果→停顿↑∣下一回合刺激三要素(指令、刺激物、环境)反应过程中注意:1反应标准一致 2注意反应中的不良行为三、ABA与孤独症1.为什么ABA适合孤独症孤独症儿童的障碍最终体现在行为上他们有严重的信息输入障碍医学上因病因不明而无法“对症”,行为改变则为矫治孤独症儿童提供了切入点2.ABA的四大设计的特点孤独症的人际关系障碍是因直觉障碍导致行为训练从障碍结果入手非专业人员也可操作训练的效果可以预测和量化3.ABA的四个操作特点对行为进行分解,在DTT中操作操作中伴随指令和辅助,对孩子的反应有预期性的行为标准(目标行为)反复教,注重巩固和泛化从“一对一”开始,逐步进展到“小组”和“集体课”ABA训练的主要技巧(回合式教学法DTT)应用行为分析法(ABA)是根据行为理论发展演变出的一套完整的行为训练方法。

一份详尽的ABA训练计划

一份详尽的ABA训练计划

一份详尽的ABA训练计划ABA(应用行为分析)训练计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儿童自闭症治疗的方法。

这个训练计划通过系统的观察和分析,以及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帮助儿童培养社交技能、语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份针对儿童自闭症的ABA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评估和目标设定在开始ABA训练计划之前,专业的行为分析师会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行为观察、问卷调查、认知能力测试等,以确定儿童的具体需求和能力水平。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训练目标,明确想要改善的行为和技能。

第二阶段:建立基本技能在这个阶段,重点培养儿童的基本技能,如注意力、遵循指令、情感表达等。

行为分析师会通过创设情境、使用正面强化等方法,帮助儿童建立起这些基本技能,并逐渐加强和巩固。

1. 注意力训练:通过使用视觉和听觉提示,引导儿童发展注意力,如集中观察、专注听讲等。

可以利用故事书、游戏等有趣的方式进行训练。

2. 遵循指令:通过模仿和示范,训练儿童按照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或活动。

初始阶段可以使用简单的指令,逐渐增加指令的复杂度和难度。

3. 情感表达:帮助儿童学会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观察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方式,培养儿童的情感沟通能力。

可以使用图片、卡片等辅助工具。

第三阶段:社交技能培养在这个阶段,着重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如与他人互动、交流、分享等。

行为分析师将提供多种情境和机会,促使儿童与他人进行交流,并指导他们改善自身的社交能力。

1. 情境创设:行为分析师会创造各种适合儿童的情境,如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提供与他人互动的机会。

2. 口头交流:通过模仿、示范和反馈,帮助儿童学会使用语言进行简单的交流,如问候、介绍、提问等。

3. 非口头交流:指导儿童学会运用非语言方式进行交流,如眼神交流、肢体语言、手势等。

第四阶段:语言能力提升在这个阶段,重点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包括词汇量扩大、语句构建、理解能力等。

行为分析师会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材料进行训练。

aba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aba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aba训练的原则和方法以ABA训练的原则和方法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ABA训练,即应用行为分析训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儿童教育和特殊教育领域的行为干预方法。

它以实证科学为基础,通过分析和改变行为,帮助儿童获得新的技能和适应能力。

下面将重点介绍ABA训练的四个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一、基本原则:1. 个别化:ABA训练强调个别化,根据每个儿童的特殊需求和个人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训练师需要了解儿童的优势和困难,以及他们的兴趣和动机,从而制定适合他们的目标和策略。

2. 正面强化:ABA训练强调正面强化,即通过奖励和赞扬来增强儿童的目标行为。

正面强化可以是物质奖励,如小玩具或糖果,也可以是非物质奖励,如口头表扬或拥抱。

通过正面强化,儿童会体验到目标行为的积极效果,从而增加这种行为的频率。

3. 分步逼近:ABA训练强调分步逼近,即将复杂的技能分解为简单的步骤,并逐步引导儿童掌握每个步骤。

例如,如果要教儿童系鞋带,可以先教他们拉紧鞋带,然后教他们穿过鞋带孔,最后教他们打个结。

通过分步逼近,儿童可以逐渐掌握复杂的技能,避免压力和挫败感。

4. 数据驱动:ABA训练强调数据驱动,即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评估儿童的进展和调整训练计划。

训练师会记录儿童的行为和反应,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曲线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数据驱动的训练可以帮助训练师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训练效果。

二、常用方法:1. 正向强化:正向强化是ABA训练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训练师会根据儿童的个人喜好和动机,选择适当的奖励来增强目标行为。

例如,如果要教儿童说"谢谢",可以在他们说出来时给予糖果或赞扬,从而增加他们说"谢谢"的频率。

2. 模型示范:模型示范是一种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新行为的方法。

训练师会示范目标行为,并鼓励儿童模仿。

例如,如果要教儿童使用筷子,训练师可以先示范正确的握筷动作,然后鼓励儿童模仿。

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目标的分解、强化和辅助是ABA的基本训练原则,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塑造法和连环法则体现了ABA的具体训练方法.训练方法的实施是以遵循训练原则为基准的;而训练原则正是在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得以具体体现的。

分解目标就是强调把每个能力分成最小、最简单的单元进行教学,它是运用连环法和塑造法的前提。

连环法是将简单的单元行为连成链条形成更复杂的行为;而每个单元行为的建立都要用塑造法来完成;在塑造的过程中要通过指令、强化、辅助所构成的一个个回合加以具体操作运用。

因此,连环法的运用是以塑造法为基础的,而塑造法的完成是以一个个回合具体体现的。

(一)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包括指令、个体反应、结果(强化或辅助)、停顿4个基本的元素.指令发出后,孩子出现正确反应马上强化,然后停顿.预示着一个回合的结束。

如果在指令后出现错误反应,停顿。

进入下一个回合:重新发指令→辅助→强化→停顿。

如果孩子在指令发出后1—3秒钟没有反应就认为是无反应,立刻重复指令,如仍失败。

第三次发指令后立刻辅助。

关于回合的目的,Lovaas 在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回合可以帮助孩子注意到刺激;使教者和孩子马上知道反应是否正确;帮助教者以一致的方式要求孩子,以免引起孩子理解上的混乱,延误进步;帮助教者快而容易地辅助孩子的进步.1、指令Lovaas认为由于孤独症儿童问题的出现同时发生在感觉输入和加工两个过程。

迅息进入到大脑以后不能进行有效地过滤以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因此,发指令时要注意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教者的声音大而自信以确保孩子接收到,做出我们所期望的反应。

其次,指令要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

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要求。

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要求。

要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从简单到复杂。

重复指令是一种指令无效性的表现,也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我们要求发出指令后要给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等待的过程是期待孩子独立做出反应的过程。

ABA的基本理论

ABA的基本理论

行为改变技术的积极作用
我们能够帮助孩子们克服不好的行为(发脾 气、刻板行为和自伤行为),我们也成功的 教会学生一些比较复杂的行为,如:语言、 认知等。整个程序很费时间,但证明是有效 的!虽然有些孩子学的多一点、有些孩子学 的少一点。
摘自《of “The ME book”》
星星雨ABA培训纲要
ABA与行为改变
学习理论 (20世纪30年代)
行为是可以塑造的 前提是“控制条件” 重要的是展示结果
期望行为——奖励(强化) 不期望行为——忽视/惩罚
行为学理论 (20世纪40年代)
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 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关键是设计预期的反应、有选 择的刺激和对反应的处理结果。
星星雨ABA培训纲要
ABA与行为改变
二、理论基础
1. 名称: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简称 ABA
应用行为分析法、 行为训练法、 行为技术、行为改变技术 。
关键词:美国UCLA大学,Ivar Lovaas教授,
1964,The Me Book (《为我 的书》)
星星雨ABA培训纲要
2. 原理:
ABA
ABA与行为改变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
——基本理论
星星雨ABA培训纲要
一、行为训练(ABA)的框架
1、 回合(DTT)操作特点: 五个元素 (指令、 反应、辅助、强化、停顿、) 2、 三种方法: 1)塑造法、连环法、泛化与巩固法 2)PBS行为改变技术
星星雨ABA培训纲要
ABA与行为改变
行为训练(ABA)的基本原理
五、目标行为
目标行为的特点: 阶段性与系统性;
目标行为设置原则: 预先设定,因人而异、把握可操作与可控 制性;

初级老师ABA培训

初级老师ABA培训

• 二、强化的种类: 根据强化的动力来源: • 1、外在强化(来自孩子以外的奖励性刺 激,受他人控制,如夸奖、食物,玩具,拥抱, 微笑,游戏等); • 2、内在强化(来自孩子本身的奖励性刺 激,如愿望 、兴趣、对社会规范/规则的 自觉认可)。例如:上个人工作系统 .
• 注意:外在强化是手段,内在强化是目的。 家长和老师要做到正强化匹配:把自己当 作强化物,孩子一看见你就高兴。内在强 化是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自我强化,自 我控制。
老师初级ABA培训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英文Applied Behavior Analyses) • ABA定义:对有发育障碍的儿童进行早期 干预的操作体系。 • ABA与洛瓦斯:1962年美国的洛瓦斯对19 例孤独症儿童采用ABA疗法,干预两年时 间,结果有9例基本恢复接近正常,其他儿 童也有不同程度好转。目前认为ABA疗法 对各类广泛性发育障碍均有很好的疗效。
• 通过有系统的训练,帮助孩子学会有社会适应性 的行为和活动。比如一个孩子不停地在沙发上跳, 那他的适应性行为就是安静坐在沙发上。 • 每一种孤独症儿童不能出来的行为,从简单的 “看”别人,到复杂的如主动的交流和社会活动, 都可以被分解成为许多工作步骤。 2。要求孩子必须对每个指令做出反应。 3。孩子的错误反应肯定不能得到解决奖励,即不 能被强化。例如:发脾气,刻板行为,自伤,退 缩等)。
• 3、 尽量避免出现无意识辅助——在完成 指令的过程中,避免孩子寻找与指令内容 无关的信息。一个是眼神一个习惯性动作, 一定要注意,当孩子表现出在你的面前和 别人面前反差大时,可能出现无意识辅助。 • 4、 辅助与强化相结合——注意在辅助孩 子作出正确反应后给予奖励。强化是为了 正确行为继续出现,强化强度与独立完成 不一样,独立下强化度非常高,辅助下的 强化要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目标的分解、强化和辅助是ABA的基本训练原则,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塑造法和连环法则体现了ABA的具体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的实施是以遵循训练原则为基准的;而训练原则正是在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得以具体体现的。

分解目标就是强调把每个能力分成最小、最简单的单元进行教学,它是运用连环法和塑造法的前提。

连环法是将简单的单元行为连成链条形成更复杂的行为;而每个单元行为的建立都要用塑造法来完成;在塑造的过程中要通过指令、强化、辅助所构成的一个个回合加以具体操作运用。

因此,连环法的运用是以塑造法为基础的,而塑造法的完成是以一个个回合具体体现的。

(一)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包括指令、个体反应、结果(强化或辅助)、停顿4个基本的元素。

指令发出后,孩子出现正确反应马上强化,然后停顿。

预示着一个回合的结束。

如果在指令后出现错误反应,停顿。

进入下一个回合:重新发指令→辅助→强化→停顿。

如果孩子在指令发出后1-3秒钟没有反应就认为是无反应,立刻重复指令,如仍失败。

第三次发指令后立刻辅助。

关于回合的目的,Lovaas 在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回合可以帮助孩子注意到刺激;使教者和孩子马上知道反应是否正确;帮助教者以一致的方式要求孩子,以免引起孩子理解上的混乱,延误进步;帮助教者快而容易地辅助孩子的进步。

1、指令Lovaas认为由于孤独症儿童问题的出现同时发生在感觉输入和加工两个过程。

迅息进入到大脑以后不能进行有效地过滤以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因此,发指令时要注意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教者的声音大而自信以确保孩子接收到,做出我们所期望的反应。

其次,指令要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

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要求。

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要求。

要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从简单到复杂。

重复指令是一种指令无效性的表现,也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

我们要求发出指令后要给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

等待的过程是期待孩子独立做出反应的过程。

等待是强调反应是思考以后的结果。

而对指令的重复,剥夺了孩子的思考时间,干扰了孩子的加工过程。

指令的必要性强调反应是功能性的反应。

不仅要求孩子要有相应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一定是具功能性的。

例如:叫名字,答应“哎”。

有的孩子答应“哎”,但是他的眼神并没有交流,也没有相应地行动如过来,这是形式上的东西。

对叫名字的反应,可以是多样的。

我们常人的反应可以没有语言但一定有眼神交流。

通过指令,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语言更主要的是使孩子明白自己和别人是有关系的,要对别人的指令做出功能性的反应。

而非别人只是满足自己生理需求的工具而已。

2、结果(1)强化当孩子对指令做出正确反应后,我们要及时给予强化。

强化的原理就是适当的行为因受到强化而继续出现;不适当的行为因没有受到强化而减弱乃至消失。

一般强化的方式分为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就是通过奖励性刺激,促进正向行为的增加以达到帮助孩子体验到与人交往的愉快,建立自信、体验成就感的目的。

例如:有的家长反应孩子强烈反抗学习。

如果,我们当初在孩子出现一点点能力哪怕是一点点配合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孩子就不会表现出对学习的反抗。

负强化就是通过移去孩子不喜欢的刺激物,促进正向行为的增加以达到帮助孤独症儿童建立是非感,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的目的。

孤独症儿童大多自我控制力很差,我们在肯定其正向行为的同时,为了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当他们出现不好的行为时,我们会运用一定的惩罚,如有的孩子害怕气球,当他表现不好时,通过气球约束他的行为。

一旦表现好了,气球就被拿走。

运用强化时的手段我们称为强化物。

一般强化物有两类。

生理性强化和社会性强化。

生理性强化包括食品、活动、孩子的依恋物甚至可以是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

社会性强化包括夸奖、笑容、亲吻、拥抱等与人有关的行为。

运用什么强化物要依孩子能否有被强化的感觉而定。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强化物。

强化物是要经常变换的。

强化手段的运用关系到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孩子对强化物需求的不同意味着孩子社会性程度的不同。

我们要努力把孩子培养成社会化的人。

他们要懂得别人的表情、在意别人的表情,通过别人的表情约束自己的行为。

因此,强化就不能停留在生理性强化的层面。

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理解社会性强化的意义,对于仍需要生理性强化的孤独症孩子,我们在运用强化时,生理性强化与社会性强化要同时使用,并且社会性强化出现在生理性强化之前,目的是让孩子在正确行为与社会性强化之间建立联系。

而生理性强化只是社会性强化的信号而已,以达到用社会性强化逐步替代生理性强化的作用。

如我们要求孩子“坐下”。

孩子一旦坐下马上表扬,然后给予他喜欢的食物—饼干。

这样,使孩子理解“坐下”妈妈就会笑,就会表扬我。

而妈妈笑了,才有饼干吃。

逐渐,他懂得了妈妈表情的含义。

而很多家长只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并不关注强化物背后的社会意义。

因此,训练长期停留在生理性强化物支撑下的知识的积累。

知识的积累固然很重要,但绝对不是最终目的。

另外运用强化的最终结果是使孩子偶然出现的正确行为成为经常性的行为,最后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因此,运用强化最终是要摆脱强化。

为了做到这一点,在训练中要避免过度强化。

所谓过度强化就是强化的频率太高使得孩子形成对强化的依赖。

具体表现为不给予强化即使能做也不做。

一般来说,较高频率的强化用于当孩子刚接受训练,不习惯接受别人的要求或对新环境适应较弱时;孩子情绪较差时;孩子面临新的课题时。

通过高频率的强化达到与人的配合、对环境的适应和自信的建立。

较低频率的强化一般用于孩子能够较好地配合时;课题难度不大或孩子已表现出能够独立完成时。

通过强化比率的下降看到孩子配合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最后乃至撤消强化以成为一种自身的行为习惯。

强化的关键就是从外部强化向内部强化的转换。

(2)辅助当孤独症儿童表现为不配合或者有难度,不能独立完成时,我们用辅助的方法。

不配合时运用辅助是为了形成配合。

有难度时是为了建立自信,减少挫折感。

一般辅助有几种方式:身体辅助、视觉辅助和语言辅助。

身体辅助,我们通常所用的就是手把手的辅助。

例如当孩子不会做某个动作时,我们就手把手地教。

孩子不会拍手,我们就把着他的手帮助他拍手。

视觉辅助包括示范、手势、眼神、位置等。

例如,我们教孩子认识“杯子”。

桌子上有杯子和笔。

发指令“拿杯子”。

我们可以用示范的方法拿杯子给孩子看,要他模仿。

我们也可以用手指或用眼神示意的方式帮助孩子认识杯子。

例如,我们用手指着杯子或用眼睛看着杯子。

另外改变物体的位置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辅助方式。

如把杯子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待他能力提高后再将位置还原。

在运用辅助时,家长容易出现的问题是:l、辅助不及时。

辅助不及时会造成孩子形成猜测和有挫折感。

例如:我们在教孩子认识杯子时,如果孩子拿错了。

家长会说“错了”,或者是生气的表情或者不说话,待孩子又去拿旁边的笔时,家长脸上马上露出微笑或者说“对了”。

家长往往将其理解为孩子的自我修正性行为。

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自我修正的能力。

大部分孩子是一种猜测。

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不是看着桌子上的物体而是看着家长的脸或听家长的声音来判断对错。

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根据物体的特征去命名物体。

还有的孩子因辅助不及时有挫败感而拒绝学习,表现为发脾气,哭闹甚至是自伤性行为。

2、依赖辅助。

例如:我们有个孩子。

妈妈教他特指问句“这是什么?”(苹果)当出现特指问句后,妈妈总是马上提示“苹”,孩子就接着说“果”。

半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摆脱辅助。

有一次,我们在提出问题后,谁也没有提示他。

过了大约一分钟,孩子才看了看桌子上的苹果说“苹果”。

因此对辅助依赖的恶果是使得孩子不去动脑筋思考问题,甚至连“看”这个必要的过程都被省略了。

久而久之就不会思考了。

为了避免对辅助的依赖,我们在运用辅助时要注意辅助程度的逐步减弱和辅助频率的逐渐降低助程度的减弱表现在辅助方式的变化。

孩子进步的过程表明运用辅助方式的变化的过程。

如指令“拍拍手”。

当孩子没有模仿能力时我们可以运用身体辅助,手把手地教;待孩子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后,我们要借助于他的模仿。

先示范给他看,然后要求他模仿拍手。

示范就是视觉辅助。

从身体辅助过度到视觉辅助,这是独立意识的增强。

身体辅助也许不是对语言的理解而是对成人辅助手势的理解。

视觉的辅助也许也不是对语言的理解而是对视觉印象的理解。

这些都只是过度,目的是使孩子逐步理解语言。

摆脱辅助的标志就是孩子在听指令后独立做出拍手的动作。

又如指令“过来”。

在孩子与成人面对面时,他对指令的正确反应也许是对眼神的理解即成人看着他的眼神,未必是对语言的理解。

辅助频率的降低。

以语言为例来说明。

很多家长反应,孩子的语言迟迟不能从重复性语言上升为主动表达。

原因就是家长的辅助太频繁使得孩子依赖家长的辅助而丧失了主动表达的机会,进而丧失了表达的主动意识。

例如:孩子想要饼干时,家长马上说“你说,我要饼干。

”孩子重复出来后,家长给予饼干。

孩子对表达的理解就是对大人声音的模仿。

至于大人说话的意思、在何种场景下说这句话,都不用去考虑。

成人的不正确做法误导了孩子的理解。

因此,训练孩子的主动表达是要强调他的主动性而不是说的内容是否完整。

可以借助于模仿,但在孩子有需求时要等待而不是及时辅助。

等待的过程就是孩子独立思考的过程。

思考我要说什么,妈妈才能满足我。

什么样的话适合这样的场景。

3、停顿结果出现后,下一个回合开始前,要稍微暂停几秒钟。

作用是:使学生对刚才的反应与结果的关系有一个记忆的过程;给老师一个思考的时间。

思考上一个回合孩子的反应以决定下一个回合如何处理;区别两个回合,使得孩子对下一个指令更加清晰的判断。

(二)塑造法塑造法是行为改变的一种方法,是ABA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孤独症儿童任何一个新行为的建立过程都是行为的塑造过程。

在塑造过程中,首先将一个新的行为目标分解,通过强化近似成功的反应引导孩子朝着即定的方向和目标迈近,以达到建立新行为的作用。

因此,运用塑造法的前提是掌握好目标的分解和强化。

目标的分解就是将一个大目标分解为数个小目标。

分解的结果是要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

如果难度超过他们的接受范围,孩子会知难而退。

一般孩子如此,孤独症儿童更是如此。

孤独症儿童的学习过程与其说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倒不如说是逐步培养自信的过程更为重要。

很多孤独症儿童对困难异常敏感,也许在他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负面体验,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又太缺乏自信。

他们会拒绝学习他们认为困难的东西;如果强加逼迫,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甚至会引发孩子的自虐性行为或攻击行为。

因此,分解目标对孤独症儿童来说非常重要。

目标分解就如同上楼需要楼梯,教孩子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去达到终点。

强化的关键是判断强化的时机。

强化孩子什么?强化孩子进步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