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课件《植物学》电子教案
植物学电子教案
第一章藻类(Algae)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蓝藻门的原始特征,对其它特点作一般性了解;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其它门类的重要特征作一般了解;生活史的类型以及各类型的特点,对各代表属的生活史等要有基本的了解。
通过各门类的特征比较,建立植物的演化趋势的观念。
教学重点:蓝藻门的原始特征;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生活史的类型,及其各类的特点。
难点:众多的藻类门,要想分别记住很困难,由于藻类是个低等的庞杂类群,生活史、生殖方式、藻体类型等都多样化,需要讲述的代表植物也自然多,众多的代表属记起来非常困难。
教学方法、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看图片解说,图片附简要说明,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在讲述之后,做简捷的总结,要求学生抄笔记,以加深印象。
讲述过程中常采用对比法,回顾前面的内容要点。
讲授一个段落之后,带领学生简要回顾。
教学中拟采取系统树的方法归类,采取对重点门列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便于记忆。
课后通过网络学堂留思考题和作业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提交。
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藻类(Algae)第一节藻类植物概述(一)藻类植物特征:1.光自养2.原植体植物3.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4.无胚5.大多生活于水中,或生活于湿润的地方(二)藻类的分布和生境分布范围广泛较耐贫瘠不需要很多有机营养不抗干旱水生或潮湿环境(三)藻类是古老的类群现存藻类从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方面的都表现得较原始。
原核蓝藻出现于距今大约35-33亿年前。
真核藻类出现于距今大约15亿年前。
参见P169(四)藻类各门的重要程度分析藻类起源于原核生物,共同祖先是具有叶绿素a、叶黄素类、胡萝卜素。
在光系统Ⅱ出现了分化,分成三大支系,高等植物则是绿藻的衍生类群,各大支系还在鞭毛类型等方面有共同之处。
那些小短枝都是进化得较低,大多出于单细胞时期。
线条下方的类群是原核生物,上方的类群都是真核生物。
左侧大分支上的2个门有相同的方面:都具有叶绿素d和藻胆素,都没有游动细胞。
植物学教学教案
植物的生命周期
种子 成年植物
花朵 幼苗
植物生命周期的起始阶段 植物生命周期的主要阶段
植物繁殖的关键部分 新生植物的生长阶段
植物的细胞结构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植物细胞的保护结构 包含遗传信息的核心
负责细胞代谢的部分
Unified fonts make reading more fluent.
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
植物学研究的意 义
植物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深入 研究植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 发育规律,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植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氧气、食物和药 物等
植物学的意义
生态保护
通过植物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 多样性
人类健康 教育意义
02
生殖策略
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等多种生殖策略
03
植物通过生殖方式适应环境变化
植物的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植物生存造成 威胁。生态保护有助于维护植物 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通过合 理开发和保护资源,实施植物保 护,能够实现植物物种的可持续 利用和保护。
植物的生态适应总结
01 多样的适应方式
植物通过多种适应策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
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开启植物学 新篇章
未来植物学研究的展望
生态保护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传播
01
创新技术 04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探索植物学技术创新方向
资源利用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探索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02
跨学科合作
植物学授课教案(全)
1 绪论1.1 植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植物(plant)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大类。
人类对植物和其他生物的研究和认识有一个漫长的历史,人们为了建立一个能反映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亲缘关系的分类系统,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使其日臻完善。
现将主要的几种分类系统作一简要介绍。
1.1.1 林奈的两界系统人类观察自然,很早就注意到生物可区分为两大类群,即固着不动的植物和能行动的动物。
200多年前,现代生物分类的奠基人,瑞典的博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1735)一书中明确地将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即植物界(Kingdom plant)和动物界(Kingdom animal)。
他于1753年发表的巨著《植物种志》中将植物分成24纲,把动物分成6纲。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物分界的两界系统。
这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是有重大科学意义的。
至今,许多植物学和动物学教科书仍沿用两界系统。
1.1.2 海克尔的三界系统19世纪后,由于显微镜的发现和广泛使用,人们发现有些生物兼有动物和植物两种属性,如裸藻、甲藻等,它们既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又可运动。
在探索和解释这些矛盾中,1866年德国的著名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提出成立一个原生生物界(Kingdom protista)的意见。
他把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硅藻、粘菌和海绵等,分别从植物界和动物界中分出,共同归入原生生物界。
1.1.3 魏泰克的四、五阶系统1959年,魏泰克(Whittaker)提出了四界分类系统,他将不含叶绿素的真核菌类从植物界中分出,建立一个真菌界(Kingdom fungi)。
而且和植物界一起并列于原生生物界之上。
十年后,魏泰克在他的四界系统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五界系统(图1-1),他将四界系统中归于原生生物界中的细菌和蓝藻分出,建立一个原核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界(Kingdom Monera),并放在原生生物界下。
植物学教学教案课件
植物学教学教案课件第一章:植物学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植物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植物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系统植物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植物学在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学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讲解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举例说明植物的分类系统介绍植物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展示相关植物学家的贡献探讨植物学在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第二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细胞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理解植物细胞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2.2 教学内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叶绿体、液泡、中心体等植物细胞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能量转换、物质运输、细胞间交流等2.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细胞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展示相关实物或模型,加深学生对各部分的理解介绍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解释其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小组讨论或实验观察第三章:植物的生长发育3.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和特点掌握植物生长的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影响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和应用3.2 教学内容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物的维持等植物生长的激素调节:激素的种类、作用和应用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等3.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生长发育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特点讲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展示相关实物或模型,加深学生对生长过程的理解介绍植物生长的激素调节,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生长现象探讨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户外观察或模拟实验,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环境因素的作用第四章:植物的生殖与繁衍4.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繁衍机制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和应用理解植物生殖与繁衍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植物的有性生殖:花和果实的结构、传粉和受精过程植物的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克隆繁殖等4.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生殖与繁衍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繁衍的方式和机制讲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展示相关实物或模型,加深学生对生殖方式的理解介绍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生殖现象探讨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及其应用,进行实验或观察,引导学生亲身感受无性生殖的特点和优势第五章:植物的分类与鉴定5.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植物分类的特征和分类系统理解植物分类的意义和应用5.2 教学内容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形态学分类、遗传分类、生态分类等植物分类的特征: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分子特征等植物的分类系统:植物界的分类、门的分类、纲的分类等5.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分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讲解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展示相关实物或模型,加深学生对分类原则的理解介绍植物分类的特征,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分类特征探讨植物的分类系统,进行小组讨论或实验观察,引导学生亲身感受植物分类的意义和应用第六章:植物的生态与适应6.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掌握植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策略理解植物生态学的重要性和应用6.2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态功能:生产力、碳循环、氧气供应等植物的适应策略:形态适应、生理适应、行为适应等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6.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生态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讲解植物的生态功能,展示相关数据或图表,加深学生对生态功能的理解介绍植物的适应策略,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适应现象探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户外观察或模拟实验,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影响第七章:植物的遗传与变异7.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遗传的基本原理和遗传变异现象掌握植物遗传育种的方法和技术理解植物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7.2 教学内容植物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物质的传递、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植物遗传变异现象:突变、重组、基因流等植物遗传育种的方法和技术: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等7.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遗传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在植物生命中的作用讲解植物遗传的基本原理,展示相关模型或图解,加深学生对遗传原理的理解介绍植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变异现象探讨植物遗传育种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案例分析或模拟实验,引导学生亲身感受遗传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第八章:植物的生理与代谢8.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生理的基本过程和代谢活动掌握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理解植物生理与代谢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8.2 教学内容植物生理的基本过程:生长、发育、衰老等植物的代谢活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植物生理与代谢的调控机制:激素调节、环境调节等8.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生理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理过程的重要性讲解植物的生理过程,展示相关实验或图表,加深学生对生理过程的理解介绍植物的代谢活动,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代谢现象探讨植物生理与代谢的调控机制,进行小组讨论或模拟实验,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生理与代谢调控的实际应用第九章:植物的地理分布与进化9.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掌握植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和证据理解植物地理分布与进化的意义和应用9.2 教学内容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地带性分布、非地带性分布等植物进化的基本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植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分子进化等9.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地理分布与进化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分布与进化的关系讲解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展示相关地图或数据,加深学生对分布规律的理解介绍植物进化的基本理论,进行案例分析或讨论,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进化证据探讨植物地理分布与进化的意义和应用,进行小组讨论或研究项目,引导学生亲身感受植物分布与进化在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中的应用第十章: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0.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掌握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理解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10.2 教学内容植物资源的种类: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工业原料等植物资源的利用方式:栽培、采集、加工等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物种保护、生态系统保护、法律法规等10.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资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式讲解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展示相关实物或图片,加深学生对资源的理解介绍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进行案例分析或讨论,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保护效果探讨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平衡和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植物学简介中“植物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部分,需要重点关注植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植物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植物学电子教案
授课题目:蔷薇亚纲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校园植物和常见重要经济植物等的熟悉,快速掌握重点科的科特征,掌握亚级重点的主要识别特征,奠定识别鉴定的基础,了解植物的系统演化趋势。
对非重点科的著名植物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蔷薇目中的蔷薇科、豆目中的蝶形花科、大戟目中的大戟科、伞形目中的伞形科作为一级重点,需要学生熟记重要的科特征,并对其中重要的植物有所了解,熟悉这些科的校园植物,通过这些校园植物加深科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蔷薇科中四个亚科、豆目中的三个科形态上的演化趋势也是一个重点。
景天科、五加科、葡萄科、卫矛科、芸香科、等作为亚级重点科,对这些科的重要识别特征适当掌握,对其重要植物属、种有所了解。
难点:本亚纲亚级重点科较多,非重点科也很多,虽然不要求掌握科特征,但是对其中的常见植物和重要的经济植物等也需要有所了解,课时较少,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及大量的图片提高教学效率,对重点科的科特征加强讲解,尤其是在介绍植物时,结合科特征,让学生看明白,理解透。
对亚级重点科的主要识别特征也采取同样的方法,教学中不在乎学生记住了多少种植物,而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植物对科特征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但是,熟悉相当一部分植物对于掌握其科、属特征是条捷径。
教学基本内容:蔷薇目、豆目、无患子目、伞形目、牻牛儿苗目、远志目、亚麻目、卫茅目、鼠李目、大戟目、桃金娘目、红树目、山茱萸目、檀香目蔷薇目八仙花科(绣球科)Hydrangeaceae东陵八仙花Hydrangea bretschneideri Dippel草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又名八仙花、紫阳花。
太平花(北京山梅花)Philadelphus pekinensis Rupr.茶藨子科Grossulariaceae大刺茶藨子刺果茶藨子醋栗Ribes uva-crispa穗醋栗十六、景天科Crassulaceae科识别特征:1.多年生、肉质植物;2.叶互生、对生或轮生,常无柄,单叶,稀为羽状复叶;3.花通常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单生或排成聚伞花序;4.萼片与花瓣同数,通常4-5,合生;5.雄蕊与萼片同数或2倍之;6.雌蕊通常4-5,常离生,每一个基部有小鳞片1枚;子房1室,有胚珠数至多颗;7.果为一蓇葖果,腹缝开裂。
植物学电子教案
植物学电子教案第一章藻类(Algae)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蓝藻门的原始特征,对其它特点作一般性了解;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其它门类的重要特征作一般了解;生活史的类型以及各类型的特点,对各代表属的生活史等要有基本的了解。
通过各门类的特征比较,建立植物的演化趋势的观念。
教学重点:蓝藻门的原始特征;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生活史的类型,及其各类的特点。
难点:众多的藻类门,要想分别记住很困难,由于藻类是个低等的庞杂类群,生活史、生殖方式、藻体类型等都多样化,需要讲述的代表植物也自然多,众多的代表属记起来非常困难。
教学方法、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看图片解说,图片附简要说明,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在讲述之后,做简捷的总结,要求学生抄笔记,以加深印象。
讲述过程中常采用对比法,回顾前面的内容要点。
讲授一个段落之后,带领学生简要回顾。
教学中拟采取系统树的方法归类,采取对重点门列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便于记忆。
课后通过网络学堂留思考题和作业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提交。
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藻类(Algae)第一节藻类植物概述(一)藻类植物特征:1.光自养2.原植体植物3.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4.无胚5.大多生活于水中,或生活于湿润的地方(二)藻类的分布和生境分布范围广泛较耐贫瘠不需要很多有机营养不抗干旱水生或潮湿环境(三)藻类是古老的类群现存藻类从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方面的都表现得较原始。
原核蓝藻出现于距今大约35-33亿年前。
真核藻类出现于距今大约15亿年前。
参见P169(四)藻类各门的重要程度分析藻类起源于原核生物,共同祖先是具有叶绿素a、叶黄素类、胡萝卜素。
在光系统Ⅱ出现了分化,分成三大支系,高等植物则是绿藻的衍生类群,各大支系还在鞭毛类型等方面有共同之处。
那些小短枝都是进化得较低,大多出于单细胞时期。
线条下方的类群是原核生物,上方的类群都是真核生物。
左侧大分支上的2个门有相同的方面:都具有叶绿素d和藻胆素,都没有游动细胞。
《植物学专题》电子教案
教案课程名称:植物学专题学时:30学时适用专业:专升本植科专业任课教师:张美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学专题》电子教案课程编号:B1013104适用专业:专升本科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总学时:30学时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表课程名称:植物解剖学学时:30 任课教师:张美萍三、单元教学计划四、教学内容:课目一: 细胞基本结构2学时1.目的要求: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难点细胞器的种类与功能的比较,绪论第一节植物与植物界一、植物的多样性(10分钟)二、植物界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界的划分(二)生物界的划分1.二界系统:2. 三界系统:3. 四界系统:4. 五界系统:5. 六界系统:第二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0分钟)一.植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光合作用:矿化作用:二.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碳循环2、氮循环第三节:植物学的研究对象(20分钟)一.研究对象: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建多种关系的科学。
二.分支科学:1、植物形态学:2、植物分类学:3、植物生理学:4、植物生态学:5、植物遗传学:三.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植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植物类群、植物分类等。
介绍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个体发育:细胞、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
系统发育:介绍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和分类及生态、群落、植被介绍。
第四节:学习本门课程目的要求(10分钟)(一)目的(二)要求第一章植物细胞§1.1 细胞的概述(10分钟)一. 细胞的概念:细胞是构成植物和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但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
单细胞植物和多细胞植物:二.细胞的发现:人们对细胞的认识,追溯到十七世纪,与显微技术发明与改建是分不开的。
§1.2. 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一. 植物细胞的大小:最小的球菌0.2μm,一般种子植物中细胞在10--100μm。
植物学基础知识(全套课件190P)ppt课件
双子叶植物纲
包括木兰科、毛茛科、 蔷薇科等多个科属。代 表物种有木兰、牡丹、
月季等。
单子叶植物纲
包括禾本科、百合科、 兰科等多个科属。代表 物种有水稻、百合、兰
花等。
裸子植物门
包括松科、杉科等多个 科属。代表物种有松树
、杉树等。
蕨类植物门
包括水龙骨科、桫椤科 等多个科属。代表物种
有水龙骨、桫椤等。
03
族药等。
食用植物
部分植物可作为食材使用,提 供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风
味。
工业原料
植物纤维、油脂、色素等可作 为工业原料,用于纺织、化工
等领域。
生态修复
利用植物进行生态修复,如治 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系统等
。
THANKS
感谢观看
两类。
茎
主要功能是输导水分、无机盐和 有机养料,同时也有支持植物体 生长的作用。根据生长方式可分 为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和匍
匐茎四类。
叶
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 有机物质。叶片形态多样,可分 为单叶和复叶两类。叶脉则起到 支撑叶片和输导水分、养分的作
用。
花、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
花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花的类型多样,可 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
研究范围
包括植物形态学、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态学、植物分类学等多个 分支领域
植物分类与命名规则
植物分类
根据植物的形态、生理、生态等特征 进行分类,包括种、属、科、目、纲 、门等级别
命名规则
采用双名法,即每种植物都有一个属 名和种名,属名首字母大写,种名小 写
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植物学 全套讲义 精品课教案(两份全套讲义)
植物学讲义(两份)植物学讲义(一)如何认识《植物学》?1.植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植物学研究的是植物形态、结构的规律性、个体发育的规律性以及系统演化的规律性。
它揭示的是自然的奥妙。
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将会使你懂得许多植物学的知识,并利用植物学的知识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好植物学知识会让你科学地解答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
如:(1)俗话说树怕剥皮猪怕壮,为什么?(2)连理枝是如何形成的?(3)路灯下的树或枝条容易冻坏或冻死,为什么?(4)嫁接是如何成活的?(5)果树环割、环剥会提早结果,为什么?(6)病原菌如何侵入植物体内?(7)为什么要植树造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植被如何呼风唤雨?……2.植物学是艺术植物世界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无不给人以美学的享受。
宏观方面,从热带雨林到极地苔原;从平原到丘陵再到高山;处处展示着植物带给人类的无穷魅力。
参天的大树,鲜艳的花朵,无名的小草等等,让人赏心悦目。
微观方面,从植物细小的形态到显微构造;从微形态到超微构造;展现了微观世界的精妙绝伦。
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植物世界是美丽的,微观世界更奇妙。
植物所创造的艺术美,是任何伟大的艺术家所无法创造的。
植物的美绪论植物学(Botany):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生长发育的基本特性、植物多样性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植物的多样性1.植物总数:50余万种。
2.分布范围:极其广大。
热带、温带、寒带至南北两极;平原、丘陵至高山;海洋、湖泊、沼泽至陆地。
3.细胞组成:单细胞、群体、多细胞。
4.演化趋势: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
5.植物的功能:绿色植物体内具有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呈现绿色一大类植物。
光合作用。
非绿色植物:不具叶绿素的一大类植物。
矿化作用。
二、植物界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
对这么宠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植物学课程教案(一)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五)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电子教案
植物学电子教案(下篇)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教研室引言一、两种分类系统:人为分类系统:不是根据植物的自然性质,也没有考察彼此间在演化上的亲疏关系,就一、两个特点或应用价值进行分类。
自然分类系统: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从比较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植物化学、植物生态学等不同角度,反映植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及彼此间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将植物界50万种以上植物分为16个门二、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一)植物界的分类单位(taxa):界、门、纲、目、科、属、种(species)、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as)、变型(Forma)、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理类群,同种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且彼此杂交可以产生后代。
种群(Population):在一个分布区的所有种内植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二)植物界分类的依据:1 形态学依据:依据形态结构特征分类。
优点是:直观、简便。
2 细胞学依据:以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性质来作为植物分类的依据。
3.化学依据:植物的化学组成随种类而异,因而化学成分可以作为分类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植物碱、酚、萜、糖、蛋白质、DNA等等。
常用的有血清学方法和电泳分析法。
4.分子生物学依据:在染色体DNA结构上寻求分子水平差异,作为分类的依据。
5. 超微结构和微形态学依据:利用电镜技术研究植物在超微结构的差异作为分类依据。
(三)植物命名法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名字,但在命名上十分混乱,往往存在同物异名的现象,如番茄,南方称为番茄,北方称为西红柿,英语称tomato ;马铃薯,南方称为洋芋,北方叫土豆,英语叫potato,此外还有同名异物的现象,如黄瓜香,可能是荚果蕨,也可能是地榆(蔷薇科)。
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1753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巨著«植物种志»中,提出了为植物命名的双名法。
植物学课程教案(一)
植物学课程教案(一)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二)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三)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四)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五)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六)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七)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八)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九)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十)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十一)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十二)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十三)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十四)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十五)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十六)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十七)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十八)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十九)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二十)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二十一)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教案
植物学教案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时:56授课对象:园艺技术主讲教师:王秀英开课学期:第一学期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第一章植物细胞与植物组织3学时第二章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6学时第三章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1学时第四章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6学时第五章植物分类基础知识0.5学时第六章植物界基本类群 2.5学时第七章裸子植物 2学时第八章被子植物 6学时实验课时28学时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使用教材:《植物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李淑珍关力主编参考书目:《植物学》(上、下)(高等师范院校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陆时万等《植物学》(系统解剖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高信增《植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徐汉卿主编《植物与植物生理学》(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王衍安龚维红主编《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作者叶创兴中山大学《植物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作者张宪省贺学礼《植物学》(高等师范院校教材)科学出版社作者王全喜《植物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强胜《植物学实验指导》作者关雪莲王丽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青少年科技活动全书》(生物分册)中国青少年出版社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团中央宣传部主编、《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中山大学生物系南京大学生物系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杨庆尧.食用菌生物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邓叔群.中国的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胡人亮.苔藓植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叶创兴,廖文波,戴水连等.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M].北京: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汪劲武.种子植物分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王全喜,张小平.植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杨锡麟种子植物分类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自编)中科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有关卷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内蒙古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内蒙古植物志(有关卷册)绪论一.植物界(一)生物界的划分1735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在《自然系统》一书中明确地将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电子教案课程编号:B1013103适用专业:园林专业本科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总学时:60学时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40学时、实验课学时数20学时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及植物基本类群的进化与分类的基础知识。
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现象及植物类群与分类。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详细介绍植物基本类群与分类的基础知识。
3、总体要求:熟练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繁殖、分化。
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类型、特点和分布。
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熟练掌握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主要特征;掌握被子植物重要科的特点,并能初步鉴定植物。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园林树木学》和《植物遗传学》等及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5、修订的依据:1996年学校《植物学》教学大纲。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分配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表课程名称:植物解剖学学时:50 任课教师:三、教学内容:课目一: 细胞基本结构2学时1.目的要求: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难点细胞器的种类与功能的比较,绪论第一节植物与植物界一、植物的多样性(10分钟)二、植物界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界的划分(二)生物界的划分1.二界系统:2. 三界系统:3. 四界系统:4. 五界系统:5. 六界系统:第二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0分钟)一.植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光合作用:矿化作用:二.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碳循环2、氮循环第三节:植物学的研究对象(20分钟)一.研究对象: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建多种关系的科学。
二.分支科学:1、植物形态学:2、植物分类学:3、植物生理学:4、植物生态学:5、植物遗传学:三.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植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植物类群、植物分类等。
介绍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个体发育:细胞、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
系统发育:介绍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和分类及生态、群落、植被介绍。
第四节:学习本门课程目的要求(10分钟)(一)目的(二)要求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1.1植物细胞(10分钟)§1.1.1 细胞的概述一. 细胞的概念:细胞是构成植物和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但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
单细胞植物和多细胞植物:二.细胞的发现:人们对细胞的认识,追溯到十七世纪,与显微技术发明与改建是分不开的。
§1.12. 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一. 植物细胞的大小:最小的球菌0.2μm,一般种子植物中细胞在10--100μm。
二. 细胞的形态:千差万别,有球状体,多面体,纺缍体,柱状,卵形,椭圆形,体现着形态和功能的统一。
§1.1.3 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一. 原生质的组成原生质: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
细胞是由原生质构成的,它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它的基本组成成分。
1. 所含主要化学元素:2.水和其他无机物:3.有机化合物:组成原生质的有机物为蛋白质,核酸,脂类和糖类。
⑴.蛋白质:⑵.核酸:⑶.脂类:⑷.糖类:显微结构:把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称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把在电子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
(超微结构)§1.1.4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包在植物细胞外,特有结构(动物细胞不具细胞壁)原生质体:是由原生质特化而来的,指单个细胞内的原生质。
它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总称为原生质体。
是一个细胞内的原生质,是细胞存在有生命部分,是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进行的场所。
原生质:是细胞当中提供基础化合物,物质概念。
一. 细胞膜(质膜):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是单层单位膜。
(10分钟)1. 质膜成分:脂类(类脂),蛋白质单位膜:在电镜下观察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二个暗带,中间夹一个明带,叫单位膜,厚约70--100Å,核膜,质体膜,线粒体膜是层单位膜质,其它细胞器膜都是单层单位膜。
膜系统:生物膜:质膜,细胞内膜(如核膜和各类细胞器膜)统称。
构成细胞的膜的种类很多,除质膜外,还包括细胞内腊,核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膜。
除核膜,质体膜,线粒全膜外,其它细胞器膜大多是单层单位膜。
2.质膜的功能:3. 质膜的结构:目前较广泛地接受的是“流体镶嵌模型”,假说⑴. 脂类双分子层,做为骨架,头在膜内外两侧,尾部朝向膜中间,尾尾相连。
⑵. 蛋白质分子与磷脂层的内外表面结合或嵌于脂类层或贯穿于脂类层而部分露在膜的内外表面。
⑶.磷脂和蛋白质都有一定的流动性,使膜的结构促于不断变动状态,蛋白质上具有酶类,且有“识别,捕捉,释放”物质的能力。
从而对透过起控制作用。
膜的选择透性主要与膜上蛋白质有关。
二. 细胞质及其细胞器细胞质:充满于细胞核与细胞膜之间,进一步分为:胞基质,细胞器。
胞基质:是透明的复杂溶液,是包围细胞器的细胞质部分,是透明的物质。
功能:不信是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的介质,而表是生化反应的重要场所。
细胞器:是细胞内上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单位。
1. 质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是一类合成和积累同化产物的细胞器,而动物,真菌,细菌一般没有。
(10分钟)前质体:A. 叶绿体:⑴. 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即:叶肉细胞,嫩,幼果等绿色部分.⑵.形态:⑶.结构:用电镜观察:超微结构。
被膜:最外面由双层单位膜包被,(内膜,外膜),膜表面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基粒:内部由膜形成的圆盘状类囊体相互重叠形成柱状体单位,一个叶绿体内有40—60个基粒,每个基粒有10—100片层不等。
基粒间膜(基质片层):在基粒与基粒之间由基质片层相连系,使整个叶绿体成贯通的膜系统。
基质:基粒以外的部分充满基质,基质中有DNA,核蛋白体rRNA,酶等。
⑷.组成: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
⑸.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并使之转化为化学能,同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释放氧的过程。
:B:有色体:是含有类胡萝卜素而呈红—蓝色的质体,能积累脂类和淀粉。
C:白色体:不含可见色素的无色质体。
呈无色颗烊状,球状,或纺锤状。
D:有色体,白色体及叶绿体和相互转变:2. 线粒体:除了细菌,蓝藻和厌氧真菌上,生活细胞都有线粒体。
(10分钟)⑴.形状:呈球状,分枝状,般比质体小,0.5--1μm⑵. 构造:在电镜下双层膜:外膜:包被线粒体内膜:向中心腔内折叠,形成许多管状突起的内褶皱称嵴。
嵴:嵴的内表面上,均匀地排布着形似大头针的结构,称电子传递粒(ETP),电子传递粒(ETP):ETP上含有ATP酶(能合成ATP,是细胞供能中心),参与解吸作用。
基质:内膜和基质中含有其它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100多种酶参与呼吸作用。
⑶.功能: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3.核糖体(核糖核蛋白体)(核蛋白质体),凡生长旺盛,代谢活跃的细胞内特别多。
⑴. 形态:生活细胞都有核糖体,小而圆的颗粒,是无膜结构。
⑵. 成分:核糖核酸,60%(RNA)、蛋白质,40%⑶. 存在:游离胞基质中,但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的基质中也存在,还大量附着在粗糙内质网膜上。
⑷. 功能:4.内质网(缩写ER):(10分钟)①存在于胞基质中,②形态:由膜围成的扁平的束,槽,平的槽,管,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
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SER:内质网表面光滑,不附有核糖体颗粒。
粗糙型内质网rER,内质网表面结合核糖体。
④功能:5.高尔基体:是由一叠平滑单位膜围成的束,由扁平束,大束泡,小束泡组成。
功能:①将ER合成的物质运输到某些部位中去,能运输糖,脂类,蛋白质。
②生物大分子的装配。
高尔基体能利用单糖和含硫单糖合成多糖和含硫多糖,是许多多糖的合成场所。
③主要是合成纤维素,半纤维素,高尔基小泡向细胞壁内表面移动,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④与细胞的分泌作用有关,如根尖细胞分泌的粘液,花蜜中的糖与多糖蛋白的分泌,是在高尔基体作用下形成的。
(5)参与溶酶体与液泡形成。
课目二: 细胞核、细胞壁、后含物及细胞分裂 2学时1.目的要求:掌握细胞核、细胞壁的基本结构,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及细胞核的超微结构、细胞壁和后含物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难点是细胞分裂、分化的概念,及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6.液泡:存在于胞基质中,,由单层单位膜包被的细胞器。
(20分钟)⑴构成:最外层有一层单位膜叫液泡膜。
细胞液:液泡内的汁液,是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复合物的复杂水溶液。
(2)液泡的功能:7.溶酶体:是由单位膜包围的多种形状的小泡状结构,它是由内质网分离出来的小泡形成的,常为圆球形小体。
内部没有特殊结构,⑴成分:含有大量的水酶,已知60多种,如酸性磷酸酶为主(核糖核酸酶等脂酶,蛋白质),能分解所有的生物大分子。
⑵功能:8.圆球体:是膜包裹着的圆球状小体,膜是半单位膜(只有一个暗带)。
功能:含有合成脂肪的酶,能大量洜累脂肪,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它具有溶酶体性质。
9.微体:是由内质网分离出小泡形成的,是单屋膜包围的细胞器,呈球状或哑铃形的颗粒。
与溶酶体在大小,形状相似,但含酶种类不同,包含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类。
10.微管:组成:它是由组成α,β球状蛋白围成的细小的中空的长管状结构。
在细胞质中,靠近细胞壁。
功能:①起支架作用,使细胞维持一定形状,花中裸露精细胞,无细胞壁,靠维管维持纺锤形状。
②对细胞壁的形成和增厚起作用。
微管组成的成膜体,指导着高尔基体小泡。
向新壁方向运动,在赤道面中,形成细胞板。
③参与构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的纺缍丝。
④影响胞内物质的运输和胞质运动。
⑤参与构成低等植物的纤毛,鞭毛,影响整个细胞的运动。
微丝:是比微管更细的纤丝,在细胞中呈纵横交织的网状,与微管和中等纤维共同构成细胞的骨架。
(或叫微梁系统,维管,中等纤维,微丝)功能:与微管配合,控制细胞器的运动,微丝的收缩功能与胞质流动密切相关。
三.细胞核:(20分钟)(除细菌,蓝藻外,生活细胞都有细胞核)是原生质体重要的组成部,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中心,折光率强,在光学显微镜下很容易看到。
1.形态:一般近于球形,但也有许多不同形状,如禾本科保卫细胞,细胞核量哑铃形,花粉的营养细胞,核呈不规则裂瓣。
①大小:②数量:③位置:2.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间期核可分为)核膜:包在核的最外面(内膜,外膜)又叫核被膜,核孔:核膜上一定间隔愈合的小孔,有开闭结构,细胞核和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