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条小学常被误用的成语
常见易误用的成语
常见易误用的成语1、哀而不伤: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也比喻出世适中,没有过分与不及之处。
不能望文生义,理解为悲哀而不伤心。
2、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越过一样。
3、半青半黄:指庄稼半熟或不熟之时,也可以比喻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4、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5、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辛。
6、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7、别无长物:形容穷困或俭朴。
8、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9、不稂不莠: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10、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14、侧目而视:形容谨慎畏惧或愤怒不满的样子。
15、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不要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16、城下之盟:比喻兵临城下,被迫屈服讲和,订力丧权辱国的条约。
贬义。
17、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脱。
18、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19、顶礼膜拜:对神虔诚地跪拜,也指对人极端崇拜,含贬义。
20、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
21、豆蔻年华:专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22、等闲视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不加重视,多用于否定句中。
23、喋喋不休:说起话来没完没了,多含贬义。
24、耳提面命:形容殷切教导。
25、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26、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彼此地位或实力相等,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27、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28、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
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29、凤毛麟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30、俯拾皆是:形容地上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31、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2、高山仰止:像仰望高山那样,对伟大的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
33、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人民日报:易误用的60个常见成语
《人民日报》总结60个常被误用成语,您用对几个?编者按生活中,有一些我们常常见到的成语,在口语交流、写作等使用过程中却往往误解了它的本义。
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人民日报总结的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看看您平时用对了多少个。
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解释】“ 侃侃” 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 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一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常被误用的成语58例
常被误用的成语58例常被误用的成语有很多,下面列举了58个例子,并且对每个成语进行了解释和正确用法的说明,希望能帮到你。
1. 苦口婆心(正确用法:形容某人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或讲解,希望能够打动对方的心。
误用:形容某人口水中带着苦味。
)2. 画蛇添足(正确用法:比喻做了多余或不必要的事情。
误用:比喻在画蛇的过程中,增加了蛇的足部。
)3. 深思熟虑(正确用法:形容思考问题认真而周详。
误用:只是简单地思考一下问题。
)4. 不可救药(正确用法:形容人或事物的可救治性极低。
误用:形容人或事物根本就无法救治。
)5. 自相矛盾(正确用法:形容言行互相抵触。
误用:形容矛头相向,发生冲突。
)6. 守株待兔(正确用法:形容只等着别人的幸运机会,而自己不积极行动。
误用:形容守株待兔的人会有收获。
)7. 出类拔萃(正确用法:形容某人在群体中非常出色,超过其他人。
误用:形容某人只是在群体中表现突出。
)8. 班门弄斧(正确用法:指在本领高强者面前卖弄本领,自不量力。
误用:用自己卖弄本领,展现实力。
)9. 高山流水(正确用法:形容乐曲、字画等的艺术造诣非常高超。
误用:形容山水相连,高山流水相逢。
)10. 歧途之灯(正确用法:比喻给人指引错误的方向或劝告。
误用:比喻迷失方向的人接受帮助。
)11. 螳臂当车(正确用法:比喻自不量力,以力敌势。
误用:比喻勇于挑战强大的对手。
)12. 捧心(正确用法:形容为困难操心忧虑。
误用:形容心中所怀珍惜之物。
)13. 兔死狐悲(正确用法: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
误用:兔子死了,狐狸喜不自胜。
)14. 吃醋(正确用法:嫉妒他人与自己的关系。
误用:吃酸菜。
)15. 煞费苦心(正确用法:形容花费很大的心思与精力。
误用:形容花费很大的心力但收效甚微。
)16. 胸有成竹(正确用法:形容事先有了周密的计划与准备。
误用:形容胸中有竹子。
)17. 眉飞色舞(正确用法:形容喜笑颜开的样子。
误用:形容眉毛上飞舞着颜色。
7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
7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1.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2.不名一文:形容极其贫穷。
3.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4.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典范。
5.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6.登高自卑: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7.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8.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9.毫发不爽:形容细微之处都不会出差错。
10.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11.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12.具体而微:形容内容大体具备而规模较小。
13.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4.求全责备:比喻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15.人浮于事: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1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17.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18.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
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19.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20.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21.细大不捐:形容所有东西兼收并蓄。
22.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23.一言九鼎:比喻说话有分量,能起很大作用。
24.白头如新:指彼此交情不深。
25.便宜行事:根据当时当地情况,自己决定适当的处理方法,不必请示。
26.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
27.春兰秋菊:比喻各有专长,各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28.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而感到痛快。
29.冬温夏凊:儿女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也称冬暖夏凉。
30.功败垂成:将成功时遭到失败,含有惋惜之意。
31.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
也比喻处事适中,没有过犹不及之处。
32.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33.鞭辟入里:形容作学问切实。
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34.不绝如缕: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人民日报》总结: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
《人民日报》总结: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来源| 人民日报生活中,有一些我们常常见到的成语,在口语交流、写作等使用过程中却往往误解了它的本义。
今天就跟着诗词君一起看一看人民日报总结的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算算平时用对了多少个。
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一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
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生活中,有一些我们常常见到的成语,在口语交流、写作等使用过程中却往往误解了它的本义。
今天就跟着诗词君一起看一看人民日报总结的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算算平时用对了多少个。
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一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常被误用的60个成语 你用错过吗
常被误用的60个成语你用错过吗1.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要求。
常用作对人有所请托的客套话。
误用:有些退休老领导经常干预政务,向现任领导提出许多不情之请,致使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2. 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
误用:有的年青人在生活上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暴殄天物,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3. 歌功颂德多用于贬义。
误用:这些作家用他们的火一般的激情,为社会主义歌功颂德。
4.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误用:“五一”长假,来黄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不绝如缕。
5.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同“拍手称快”。
误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富裕了老百姓,真是大快人心。
6. 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
多指不好的事。
误用: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父母的要给子女做出表率,上行下效嘛。
7.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含贬义。
误用: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8. 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
误用:这块天然宝石,晶莹剔透,八面玲珑,光彩夺目,可称世间极品。
9.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也比喻办事圆滑。
误用: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10. 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
指从现在往后,多指不好的情况。
误用:自从电视上看了《少年英雄方世玉》,我就迷上了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几页偷看,长此以往,我的学习成绩渐渐退步了。
11.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
贬义。
误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家小店不仅装饰一新,而且转变了服务作风,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12. 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
含褒义。
误用:他拿了人家的红包,于是便投桃报李,没有经过正常手续就把工程承包给了他。
常被误用成语60个
60个常被误用成语成语是考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但是很多成语经常被用错,今天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人民日报》总结的60个最常被错用的成语,算算你能用对了多少个!0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0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0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0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0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0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07—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0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0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5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
5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1.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2.不赞一词【解释】原作“不能赞一词”,“赞”古有参与、加入义,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加一句话。
后用“不赞一词”指一言不发。
【误用】被误解为“没有一句称赞的话”。
3.三人成虎【解释】街市上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4.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5.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6.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7.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4.石破天惊【解释】形容箜篌的声音使人震惊。
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误用】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15.不知所云【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人民日报》总结: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
《人民日报》总结: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来源| 人民日报生活中,有一些我们常常见到的成语,在口语交流、写作等使用过程中却往往误解了它的本义。
今天就跟着诗词君一起看一看人民日报总结的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算算平时用对了多少个。
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一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1。
最容易用错的成语60例
最容易用错的成语60例1、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2、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要用在身处逆境的语境中。
另如“泰然自若”。
3、侧目而视】斜着眼看人。
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如: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侧目而视。
4、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5、侧目而视:形容畏惧或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6、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7、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或精通某种技艺的人。
8、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9、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10、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它指的是说话人。
11、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11、12、独具只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13、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褒义词。
14、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往往被误认为还没到来的东西。
15、马革裹尸: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16、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17、鼎力相助:大力地帮助。
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18、奇文共赏:现多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
19、胸无城府:形容心胸坦率、坦白,没有什么隐藏。
城府,城池和府库,借指人的心机。
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文化”。
20、身无长物:指身边没有多余之物,形容极端贫穷。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21、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22、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23、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24、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诲、熏陶。
25、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人民日报》总结的60条常被误用的成语,第一个就犹豫了
《人民日报》总结的60条常被误用的成语,第一个就犹豫了生活中,有一些我们常常见到的成语,在口语交流、写作等使用过程中却往往误解了它的本义。
今天就跟着诗词君一起看一看人民日报总结的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算算平时用对了多少个。
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解释】“ 侃侃” 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 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一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容易误用成语60例
容易误用成语60例生活中,有一些我们常常见到的成语,在口语交流、写作等使用过程中却往往误解了它的本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这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自己平时用对了多少。
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 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
7.一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
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脖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5.不知所云【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中小学语文易误用成语汇总(共60个,含解释和误用举例)
中小学语文易误用成语汇总【万人空巷】[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
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
[误用]常被误解为巷子里空无一人。
【屡试不爽】[解释]多次试验都没有出现差错。
[误用]易被误解为多次尝试都没有成功。
【目无全牛】[解释]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误用]易被误解为缺乏整体观念。
【危言危行】[解释]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常被误解为“危险”的意思而误用。
【汗牛充栋】[解释]形容藏书极多。
[误用]常被用于形容其他事物。
【振振有词】[解释]形容自认为有理,说个不停。
[误用]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
【休戚相关】[解释]彼此间忧喜、祸福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误用]常与“息息相关”误用。
【不以为意】[解释]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不重视,不在意。
[误用]不能与“不以为然”混淆。
【如履薄冰】[解释]形容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误用]常被误用于形容客观情况之危急。
【惨淡经营】[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惨淡:指费尽心力。
[误用]常被误解为经营不善,很萧条。
【安土重迁】[解释]安居故乡,不愿轻易迁往别处。
[误用]常被误解为反义。
【望尘莫及】[解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误用]易与“鞭长莫及”混淆,后者指力量达不到。
【耳提面命】[解释]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
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误用]常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
【下里巴人】[解释]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相对。
[误用]容易被误解为地位低下的人。
【良莠不齐】[解释]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方面的好坏。
[误用]常被误用形容水平、成绩等。
【一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
【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易用错场合的60个成语
36
如履薄冰
【解释】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误用】常被误用于形容客观情况之危。
37
万人空巷
【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涌向某处(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常被误解为巷子里空无一人。
38
瓜田李下
【解释】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42
走马观花
【解释】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
【误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43
屡试不爽
【解释】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误用】易被误解为“没有成功”。
44
曾几何时
【解释】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误用】常被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45
糟糠之妻
【解释】糟糠:旧时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事物。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易用错场合的60个成语
01
三人成虎
【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02
美轮美奂
【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03
炙手可热
【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16
惨淡经营
【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惨淡,指费尽心力。
【误用】常被误解为经营不善,很萧条。
17
文不加点
【解释】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误用】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语文】常被误用的成语
87 意味深长 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88 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89 若心孤诣 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刭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90 按部就班 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1 循序渐进 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
39 无可厚非 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40 不胫而走 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41 身临其境 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41 身临其境 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42 茕茕孑立 孑然一身 处境孤单,无依无你好.指一生不指某时.
43 耿耿于怀 形容心存怨恨,
33 评头品足 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34 休戚与共 同欢乐共悲哀 与患难与共不同
35 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36 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37 弹冠相庆 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38 期期艾艾 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75 改弦易辙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76 面目全非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77 见异思迁 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78 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79 平铺直叙 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
99 左右逢源 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100 情不自禁 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101 振振有词 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60个容易被误解误用的常用成语,不要用错了贻笑大方!
60个容易被误解误用的常用成语,不要用错了贻笑大方!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这就造成了有些成语很容易从字面上去理解而造成误解和误用,为了避免误用成语而贻笑大方,搜集整理了60个容易被误解误用的常用成语,供大家学习。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小学生容易用错的成语
1、哀兵必胜:指悲愤激昂的军队勇于抗敌,必定胜利。
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例句:曹操从两羊相斗中受到哀兵必胜的启发。
越国饱受吴国欺凌,报仇心切,哀兵必胜。
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面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
例句:这位少年游手好闲,是个不学无术的人。
父母的溺爱使他在为一个不学无术的“败家子”。
3、不知所云:多指说得不好,语言紊乱或空洞。
其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例句:他的口才极差,说了半天不知所云。
这部小说写得漏洞百出,不知所云。
4、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分上下,不能理解为表示重量。
例句:他的胆子小,你的胆子也不大,正好是半斤八两。
凭实力,两队半斤八两,谁发挥得好,谁就能取胜。
5、不耻下问:指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发问为耻。
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例句:他的成功与他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密切相关。
“不耻下问”是一种谦虚的学习态度。
6、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极其高超的境界。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例句:张三丰的武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他对历代诗词的古为今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被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例句:老师一再提醒同学们要努力学习,不要蹉跎岁月。
她将自己的心灵封闭起来,在追悔中蹉跎岁月。
7、曾几何时:意思是时间过去没多久。
常被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例句:这里前不久还是一片平地,曾几何时,已是高楼林立。
曾几何时,手机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
8、差强人意:意思是还可以,令人较为满意。
容易被误解为不太让人满意。
例句:这篇小说情节有些平淡,但文笔还算差强人意。
经过努力,我总算取得了差强人意的成绩。
9、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被误用于为尽管专心倾听,却没有听明白。
例句:对于别人提的意见,他总是充耳不闻。
对我耐心的劝告,她全都充耳不闻。
10、鼎力相助:指大力相助,多用于请别人帮忙时的客气话,却常被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用】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 休戚相关 【解释】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误用】常与“息息相关”误用。 不以为意 【解释】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误用】不能与“不以为然”混淆。 如履薄冰 【解释】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误用】常被误用于形容客观情况之危。 万人空巷 【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涌向某处(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 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常被误解为巷子里空无一人。 瓜田李下 【解释】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出神入化 【解释】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误用】常被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4
【误用】常被与“无可非议”误用。 无可非议 【解释】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误用】常被与“无可厚非”误用。 不胫而走 【解释】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误用】不可与“不翼而飞”混淆。 目无全牛 【解释】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误用】易被误解为缺乏整体观念。 绘声绘色 【解释】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误用】常被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危言危行 【解释】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常被误解为“危险”的意思而误用。 汗牛充栋 【解释】形容书籍极多。 【误用】常被用于形容其他事物。 振振有词 【解释】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3
明日黄花 【解释】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误用】不能被写作“昨日黄花”。 评头论足 【解释】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误用】常被错用于中性评议。 七月流火 【解释】出自《诗·幽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是星名,指大火 星,即心宿。七月流火是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属望文生义。 翻云覆雨 【解释】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也形容本领大,技艺高超。 【误用】常被误用于表示气势宏伟。 弹冠相庆 【解释】指一人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误用】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期期艾艾 【解释】形容人口吃。 【误用】常被误解为懦弱犹豫、吞吞吐吐。 无可厚非 【解释】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6
登堂入室 【解释】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误用】易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如坐春风 【解释】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误用】与“景物”无关。 走马观花 【解释】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 【误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屡试不爽 【解释】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误用】易被误解为“没有成功”。 曾几何时 【解释】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误用】常被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糟糠之妻 【解释】糟糠:旧时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事物。指贫穷时共患难的 妻子。 【误用】常被误用为长得丑陋的妻子。 久假不归 【解释】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60 条小学常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 以为真有虎 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美轮美奂 【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炙手可热 【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 , 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侃侃而谈 【解释】“ 侃 侃 ” 本 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 淆。 首当其冲 【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 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鼎力相助 【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9
耳提面命 【解释】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误用】常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
10
7
【误用】易被误解为长期请假不归。 五风十雨 【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误用】常被误用为刮风多、下雨多。 不忍卒读 【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误用】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混淆,误用为贬义词,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一文不名 【解释】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为贫穷。 【误用】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求全责备 【解释】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误用】常被误用为“委曲求全”。 身无长物 【解释】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或俭朴。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相敬如宾 【解释】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样。 【误用】常误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关系之间。 石破天惊 【解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高亢激越,惊天动地。后多用来形容文章、议论不同
2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抛砖引玉 【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不知所云 【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误用】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惨淡经营 【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惨 淡,指费尽心力。 【误用】常被误解为经营不善,很萧条。 文不加点 【解释】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误用】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侧目而视 【解释】斜着眼睛看人。表示敬畏、憎恨等。 【误用】常被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良莠不齐 【解释】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 【误用】常被误用形容水平、成绩等。
1
一言九鼎 【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首鼠两端 【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溢美之词 【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蓬荜生辉 【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 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蹉跎岁月 【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望其项背 【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差强人意 【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8
凡响或事态发展出人意外。 【误用】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胸无城府 【解释】城府:城池和府库,借指代人处事的心机。形容人坦率真诚,没有心机。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罪不容诛 【解释】其罪行之大,即使杀了都不能抵偿。 【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师心自用 【解释】师心:以自己的心意为师,即只相信自己。常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误用】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安土重迁 【解释】安居故乡,不愿轻易迁往别处。 【误用】常被误解为反义。 望尘莫及 【解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误用】易与“鞭长莫及”混淆,后者指力量达不到。 不胜其烦 【解释】烦琐得让人受不了。 【误用】常与“不厌其烦”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