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信诈骗知识教育教案五年2班
防电信诈骗教案
![防电信诈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ae6f6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b.png)
防电信诈骗教案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防电信诈骗教案内容(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防电信诈骗教案一、活动目的: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如何预防手机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二、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渠道的广阔,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由其带来的交通、饮食、消防、网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为了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预防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各种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能力,为了灌输学生更多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
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三、引入提问:什么是“盗窃和诈骗”?所谓“盗窃和诈骗”就是犯罪分子利用学生经验少,心肠软等特点,蓄意编造故事,博得大学生的同情,伺机借走其银行卡,然后想尽办法盗走密码,最终骗走卡内资金的事项。
电信诈骗特点作案过程不接触化。
诈骗案件与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无现场、无痕迹物证,难以发现、固定和提取犯罪证据。
在侦办传统诈骗案件中,往往采取比对嫌疑人体貌特征确定犯罪嫌疑人。
而电信诈骗犯罪中,犯罪嫌疑人仅通过电话与受害人联系,与受害人不见面,受害人对犯罪嫌疑人了解仅限于电话号码、银行账号,不掌握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难以确定犯罪嫌疑人。
加之,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通常采用网银系统转存及分解资金、自动柜员机提现等手段,与银行工作人员不接触,加大了确定犯罪嫌疑人、固定证据方面的困难电信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法电话类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分别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银行、社保、医保、有线电视或#”工作人员,虚拟上述机关、单位电话号码,以“恶意透支、社保、医保账户异常、电视欠费、邮包藏毒或涉嫌洗钱、贩毒、经济犯罪等”为名,要求事主保密并将个人资产转到所谓“安全账户”。
小学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10篇
![小学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33be3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2.png)
小学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1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方案大全、职场资料、个人写作、教学资料、经典美文、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lauses, documents, plans, workplace materials, personal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小学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10篇最新小学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10篇)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小学生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通用5篇)
![小学生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369f5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c.png)
小学生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小学生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通用5篇)小学生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1一、设计目的:本次主题班会我采用了直观生动,有趣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表演情景剧,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搬到课堂上,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网络的危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参与,达到一种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目的。
活动中注重主题班会的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并突出教育的实效性。
希望通过班会,达到如下的教育目的:1、使学生明白沉溺网络具有危害性,让学生通过参与,进一步的从思想上彻底认识到如何健康、文明、科学地使用网络。
2、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搞好我们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3、通过班会前的采访、调查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参与能力。
二、本次班会优点:本次班会我认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整体上是比较成功的。
主要的成功之处表现在:1、班会教育具有针对性,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通过本次班会孩子明白网络的好处,网络的危害以及如何健康文明科学地上网。
2、通过班会,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参与意识,发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
3、这次班会的开展,最后一个环节庄严而肃穆的宣誓,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提高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学们普遍增强了班级自信心和自豪感。
4、主题班会给了同学们充分展示的机会,让他们看到了老师对他们的信任,让他(她)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充满自信。
5、主题班会对班集体的整体学风进行了引领。
班集体的面貌焕然一新,学习氛围更为浓郁。
三、本次班会存在问题:1、对于一个班主任而言,主题班会应该由学生策划完成,班主任教师除布置任务外,不应管理太多。
2、展示学生的机会可以更多些。
3、主题班会是浓郁班级学习氛围的需要。
4、主题班会是展示学生风采,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舞台。
小学生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2一、活动目的: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如何预防手机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防电信诈骗知识教育教案
![防电信诈骗知识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c17f3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00.png)
防电信诈骗知识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和手段。
2. 提高学生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信诈骗的定义和特点2. 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和手段3. 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4. 遇到电信诈骗时的应对措施5. 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介绍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和手段,让学生了解诈骗的方式。
3. 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提高应对能力。
5. 总结:强调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保持警惕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类型和手段。
2. 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案例分析法:提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提高应对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评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案:提供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指导。
2. PPT或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电信诈骗的类型和手段。
3. 真实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和讨论。
4. 互动工具:如问题卡片、小组讨论模板等,用于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
5. 防电信诈骗宣传材料:如海报、宣传册等,用于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引入相关新闻事件,引起学生对电信诈骗的关注。
2. 讲解电信诈骗类型:利用PPT或教学课件,展示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如虚假广告、冒充熟人、钓鱼网站等。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精选10篇)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0899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b.png)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1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2、在生活中,提高警惕,能够趋利避害;3、当危险来临时,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4、让学生在懂得自我保护,安全成长。
教学内容:一、导入:教师出示有过针对小学生诈骗的案例,学生谈感受。
受骗原因:1、为什么受骗?2、学生交流,自由发言:俗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
在发生的诈骗案中,受害者都是因为谋取个人利益,贪占便宜,轻信他人,而上当受骗。
犯罪分子就是抓住了这些人的心理特点,进行诈骗的。
(1)很多人都贪图便宜、谋取私利而上当受骗。
(2)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
(3)疏于防范,感情用事。
二、面对针对小学生诈骗,我们如何趋利避害?1、我们如何才能趋利避害?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3、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绝大多数校园管理制度都是为控制闲杂人员和犯罪分子混入校园作案,以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和校园秩序而制定的。
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时间安排:一节课课前准备: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
3、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2、呈现主题。
(二)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
小学《防电信诈骗》教案
![小学《防电信诈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4d05c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d.png)
小学《防电信诈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形式。
2. 培养学生提高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上当受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二、教学内容1. 电信诈骗的定义: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以欺骗为目的,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
2. 常见电信诈骗类型:如中奖诈骗、交友诈骗、投资理财诈骗、虚假广告诈骗等。
3. 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不透露个人信息;不相信高额回报;遇到诈骗及时报警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引发学生对电信诈骗的关注。
2. 讲解:教师详细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常见类型和防范方法。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电信诈骗案例,共同讨论如何防范。
4. 情景模拟: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剧创作和表演,模拟电信诈骗的过程,学会防范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说出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2. 学生能够掌握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并在生活中运用。
3. 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提高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真实电信诈骗案例资料。
2. 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资料。
3. 情景模拟道具和器材。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
2. 分享经验: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经验。
3.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实践1. 模拟演练:教师设计一个电信诈骗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
2. 反馈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
八、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了解家人的防范意识,共同提高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
2. 社区宣传:学生可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小学《防电信诈骗》教案
![小学《防电信诈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51e19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e.png)
小学《防电信诈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
2. 提高学生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学会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并形成长期的防范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电信诈骗的案例,制作PPT课件。
2. 学生准备:了解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电信诈骗的形式和手段:介绍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如虚假中奖、虚假投资、冒充熟人等。
3. 分析电信诈骗的危害:讲解电信诈骗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以及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
4. 教授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防范电信诈骗。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身边的电信诈骗案例,了解其形式和手段。
2. 家庭作业: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关于防电信诈骗的短文,要求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的积极参与度以及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识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每组提出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2.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电信诈骗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演练,增强学生的应对能力。
3. 问答环节:教师提出一些关于电信诈骗的问题,学生举手回答,通过问答互动加深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识。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电信诈骗的案例和知识,传授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
2.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和问答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优秀教案7篇
![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优秀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5052e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2.png)
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优秀教案7篇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如何预防手机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二、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渠道的广阔,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由其带来的交通、饮食、消防、网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为了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预防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各种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能力,为了灌输学生更多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
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三、引入提问:什么是“盗窃和诈骗”?所谓“盗窃和诈骗”就是犯罪分子利用学生经验少,心肠软等特点,蓄意编造故事,博得大学生的同情,伺机借走其银行卡,然后想尽办法盗走密码,最终骗走卡内资金的事项。
四、幻灯片播放(1),校园中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2),社会上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四、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身边发生的案例以及如何预防此例事件的发生五、班主任总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无根据的同情陌生人,或者是昔日的好友,不可泛滥其同情心。
详细的阐述如何合理利用和保管银行卡等。
五、情景剧搞笑版“老同学”(一个学生被昔日的同学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入传销的情景剧)六、班会课总结短短的40分钟我希望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安全意识的种子,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
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学校组织了师徒结对的活动,我有幸与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非常优秀的魏琳琳老师结为师徒。
师徒结对的活动,使我们这些新教师在教学上有了引路人,帮助我们逐渐走出迷茫困惑的阶段。
在新学年开学之初,魏老师及时在学科思想认识上给予了我引导,使我尽快以较好的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防电信诈骗主题教案5篇
![防电信诈骗主题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17456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e.png)
防电信诈骗主题教案5篇通过精心编写教案,教师可以设计出有趣的课堂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案中应有生动的实例,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防电信诈骗主题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防电信诈骗主题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
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
时间安排:一节课课前准备: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
3、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2、呈现主题。
(二)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
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样丢失孩子的家长,几位家长开始联合在山西黑窑场寻找孩子。
在将近两个月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只找到了一家丢失的孩子,却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识的童工。
这三个孩子,都是刚从山西被解救出来的。
(三)小组讨论: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训,我们应如何防拐骗防诱拐?(四)防拐骗知识1、掌握动向。
外出一定要跟家长请假。
2、防陌生人。
告诉孩子,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请陌生人带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车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五)上当被拐骗后自我解救方法:1、沉着冷静,注意观察犯罪分子的人数、交谈内容,从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图。
在摸清对方的意图后,要想方设法,在适当的时候,寻找借口逃跑如上厕所、装病。
不要与犯罪分子当面顶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软禁,要装作很顺从的样子来麻痹对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
一有机会就接近窗户、天窗、通气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办法向邻居、路人呼救,或者写纸条、扔东西。
纸条内容大概是我被坏人关在XX地方,请报警,这不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网。
小学《防电信诈骗》教案
![小学《防电信诈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e3656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d.png)
小学《防电信诈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形式。
2. 培养学生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通讯工具,避免上当受骗。
二、教学内容:1. 电信诈骗的定义和特点2. 常见电信诈骗案例分析3. 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4. 正确使用网络和通讯工具的注意事项5. 遇到电信诈骗时的应对措施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电信诈骗的案例,引起学生对电信诈骗的关注。
2. 讲解:详细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特点和常见形式,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本质。
3. 分析:分析电信诈骗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电信诈骗的严重性。
4. 传授方法: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正确使用网络和通讯工具的经验。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信诈骗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形式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通讯工具的能力。
4. 学生遇到电信诈骗时能否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五、教学资源:1. 电信诈骗案例资料。
2. 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资料。
3. 网络和通讯工具的使用教程。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电信诈骗情况,以及如何应对。
2.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电信诈骗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诈骗过程,并展示如何防范。
3. 观看视频:播放一些关于电信诈骗的宣传教育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信诈骗的类型和防范方法。
七、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让学生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模拟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 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避免泄露。
2. 对于一些敏感的电信诈骗案例,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避免产生恐慌情绪。
小学防网络诈骗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防网络诈骗安全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1b09e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9.png)
小学防网络诈骗安全教育教案小学防网络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防网络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防网络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篇1为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市法制办、县法治办《市预防网络电信诈骗法治宣传教学方案》及《县预防网络电信诈骗法治宣传教学方案》文件精神,为有效遏制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的高发势头,进一步扩大各类电信诈骗案件的防范宣传面,全面提升本县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XX县公安局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防诈骗、不参与”为主题的预防网络、电信诈骗专项法治宣传教学。
一、教学目标通过开展以“防诈骗、不参与”为主题的预防网络、电信诈骗法治宣传教学,深刻揭露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的手法,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识骗、防骗能力,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的支持与配合,切实营造警民携手、全社会共同参与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领导为加强对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宣传教学的组织领导,特成立宣传教学领导小组。
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杨昌锋担任,副组长由副政委董继军担任,办公室主任由刑侦大队负责人秦翔担任,成员由指挥中心以及督察、刑侦、网安及派出所等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刑侦大队。
三、时间安排利用春节期间外出人员返乡、临近春节诈骗教学猖獗的重要时期,开展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集中宣传时间为20xx年1月下旬至2月下旬,集中宣传教学后,将“防诈骗、不参与”宣传教学常态化。
四、教学重点(一)预防不法分子打着扶贫旗号的敛财诈骗;(二)预防不法分子冒充国家机关教学人员的敛财诈骗;(三)预防不法分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的集资诈骗;(四)预防不法分子通过微信、短信的敛财诈骗;(五)预防不法分子冒充亲友的敛财诈骗;(六)预防不法分子以保健为名诱骗老人钱财的诈骗。
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完整版(10篇)
![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完整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a7b45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4.png)
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完整版(10篇)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完整版(精选10篇)主题班会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班集体成员的自我教育活动。
一个好的主题班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诈骗的危害和主要手段。
2、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教学习惯。
3、掌握防诈骗的基本手段,做一个健康阳光的大学生。
二、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老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你们知道诈骗都有什么手段嘛!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月21日,我校经管学院工商1班某学生(原工商2班学生)被骗8000元现金,给学生造成了较大损失。
(三)诈骗主要手段1、短信诈骗: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假消费提示或中奖提示,诱骗客户交纳手续费或税金,或者诱骗客户拨打假冒的银行服务电话、银联信用卡管理中心、公安部门等部门的咨询电话,套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等信息进行诈骗。
2、盗用QQ号诈骗:盗用他人QQ号码,用盗用QQ登陆与“他”最信任、最亲近的好友聊天,找各种理由骗取对方通过银行向他付款,进行诈骗。
3、电话诈骗:诈骗分子冒充电话银行自动语音提示提供国内各大银行的电话银行号码和金融服务,客户使用此电话进行查询后,诈骗分子可截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身份证等信息,从而盗取客户账户内的资金;或者以公安或银行名义暗示发生了一个可能威胁你人身安全或者客户账户资金安全的紧急情况,诱使客户提供账号和密码行骗。
4、网络交易诱骗:通过互联网网上交易诱骗,开始让你每次投资几百元(如购买Q币),对方返回105%,多次以后,当你汇款上千元甚至更多以后,对方就消失了。
5、利用ATM机行骗:通过窃取客户银行卡,骗取密码,盗取客户卡内资金,或者克隆银行卡窃取客户资金;在客户取款时故意扰乱,致使ATM机暂停服务,并通过“指导”客户操作的方式骗取客户密码,当客户暂时离开时,取走银行卡到其他ATM机上盗取客户资金。
幼儿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
![幼儿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25c17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f.png)
《幼儿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认识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
2. 提高幼儿的防范意识,学会识别电信诈骗的方法,避免上当受骗。
3. 培养幼儿遇到电信诈骗时的应对能力,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
4. 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让幼儿理解电信诈骗的概念和危害。
- 教会幼儿识别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 培养幼儿遇到电信诈骗时的应对能力。
2. 教学难点:- 如何让幼儿真正理解电信诈骗的复杂性和隐蔽性。
- 如何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防范电信诈骗。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瓶等直观教具,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电信诈骗的形式和手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提高幼儿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让幼儿共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游戏体验法:设计一些与电信诈骗防范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体验,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四、教学准备1. 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瓶、案例等。
2. 准备一些与电信诈骗防范相关的道具,如通联方式、无线终端等。
3. 设计一些游戏环节的道具和奖品。
4. 提前收集一些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5 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电信诈骗的新闻视瓶或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幼儿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
2. 提问幼儿:你们知道什么是电信诈骗吗?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身边的人遇到过电信诈骗的事情?通过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和讨论,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二)讲解部分(20 分钟)1. 电信诈骗的概念和危害- 教师向幼儿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即犯罪分子通过通联方式、网络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防电信诈骗知识教育教案
![防电信诈骗知识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5e5c7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b.png)
防电信诈骗知识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和方式。
2、帮助学生掌握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
3、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电信诈骗的警惕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认识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如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等。
(2)掌握防范电信诈骗的关键措施,如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警惕陌生来电和短信等。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电信诈骗的本质和危害,避免掉以轻心。
(2)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电信诈骗手段时,能够灵活运用防范技巧。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信诈骗的手段和危害。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性。
3、情景模拟法:设置电信诈骗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实践防范技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电信诈骗的新闻视频或讲述一个身边的电信诈骗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防电信诈骗知识教育。
(二)常见电信诈骗手段介绍(20 分钟)1、网络诈骗(1)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在网上发布虚假商品信息,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待消费者付款后消失无踪。
(2)网络兼职诈骗:以“轻松赚钱”为诱饵,让受害人先垫付资金做任务,最后不予返还。
(3)网络交友诈骗:伪装成异性与受害人建立恋爱关系,然后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
2、电话诈骗(1)冒充公检法诈骗:自称是公安、检察院或法院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涉嫌犯罪,要求将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2)电话欠费诈骗:告知受害人电话欠费,可能身份信息被盗用,需要将资金转到指定账户进行处理。
(3)中奖诈骗:通知受害人中奖,需先缴纳手续费或税款才能领取奖金。
3、短信诈骗(1)银行卡消费诈骗:发送短信称受害人银行卡在某地消费,如有疑问请联系某电话,一旦联系,就会被要求转账。
(2)虚假优惠信息诈骗:发送优惠活动短信,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从而套取个人信息或实施诈骗。
幼儿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及反思总结小班
![幼儿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及反思总结小班](https://img.taocdn.com/s3/m/0257e4a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a.png)
幼儿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及反思总结小班一、教育目标通过本次安全教育,幼儿将学会:1.了解电信诈骗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手段;2.认识到电信诈骗的危害;3.学习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4.了解怎样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5.培养幼儿对自身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
二、教学内容1.电信诈骗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手段•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短信等电信手段,以欺骗、胁迫、威胁、恐吓等手段骗取他人财物。
•常见电信诈骗手段包括冒充亲戚朋友求助、谎称中奖、诱导转账等。
2.电信诈骗的危害•造成财产损失,给家庭带来经济困厄;•影响个人信用,给相关银行等机构带来风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心理压力和困扰;•可能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导致更多的骚扰和陷阱。
3.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学会判断,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尤其是不泄露个人信息;•学会鉴别,辨别虚假短信、电话和网络信息;•学会求证,主动联系自己的亲戚、朋友核实情况;•学会报警,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
4.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不随意透露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注意网络隐私安全,不随意在网上发布个人信息;•强调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5.对个人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反思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救窍门,如报警、大声呼救等;•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不随意接听陌生电话和回复陌生短信。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电信诈骗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手段(15分钟)•通过图文结合,引导幼儿了解诈骗的基本概念;•通过互动游戏,让幼儿学习一些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第二节:电信诈骗的危害(15分钟)•通过小故事、图片等形式,以情景化的方式让幼儿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
第三节: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20分钟)•通过情景模拟,引导幼儿学会判断和鉴别电信诈骗;•通过讨论交流,让幼儿学会求证和报警。
第四节: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1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角色扮演,让幼儿了解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小学生电信诈骗教案
![小学生电信诈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4dac4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3.png)
小学生电信诈骗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以及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2、帮助学生掌握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和手段。
(2)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并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警惕。
(2)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网络环境时的信息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了解电信诈骗的手段和危害。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电信诈骗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实践防范技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提问引导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接到过陌生人打来的电话或者收到过奇怪的短信?你们知道这些电话和短信可能隐藏着什么危险吗?2、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电信诈骗的知识,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电信诈骗的侵害。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1、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2、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执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电话诈骗:以中奖、退税、欠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
网络诈骗:通过网络发布虚假兼职信息、虚假购物网站、虚假投资理财等方式骗取受害人钱财。
短信诈骗:发送虚假中奖、优惠活动等短信,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或回复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三)案例分析(15 分钟)1、展示案例向学生展示几个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例,如小学生小明因为轻信网络兼职刷单被骗走零花钱,_____因为接到冒充银行客服的电话被骗走存款等。
小学《防电信诈骗》教案
![小学《防电信诈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f0d19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0.png)
小学《防电信诈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
2. 提高学生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
3. 培养学生遇到电信诈骗时正确的应对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识别电信诈骗,正确应对电信诈骗。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电信诈骗的特点。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对电信诈骗。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电信诈骗的案例资料。
2. 准备讨论问题和情景模拟场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电信诈骗的案例,引起学生对电信诈骗的关注。
2. 讲解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特点。
3. 分析电信诈骗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性。
4. 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
5. 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具体的电信诈骗案例,讨论如何识别和应对电信诈骗。
6.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模拟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对电信诈骗。
7.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和操作进行点评,总结防范电信诈骗的重点。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课后总结一篇关于防范电信诈骗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电信诈骗常见形式和手段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防范电信诈骗方法和应对策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以及能否正确识别和应对电信诈骗。
七、教学内容拓展1. 邀请相关部门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3. 开展防电信诈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防范能力。
八、教学反馈与改进1.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讨论成果,分析教学效果。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9ef40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3.png)
小学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教案名称:小学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特点和常见形式,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电信诈骗的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电信诈骗的定义和特点2. 常见的电信诈骗形式3.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4. 遇到电信诈骗时的应对措施5. 法律法规教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电信诈骗案例,引发学生对电信诈骗的关注。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电信诈骗案例,讨论电信诈骗的危害。
二、电信诈骗的定义和特点1. 教师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电信诈骗。
2. 教师分析电信诈骗的特点,如:虚拟性、隐蔽性、欺骗性等。
三、常见的电信诈骗形式1. 教师列举几种常见的电信诈骗形式,如:冒充熟人诈骗、虚假购物诈骗、钓鱼网站诈骗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每种诈骗形式的骗术特点。
四、如何防范电信诈骗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如:不轻信陌生电话、不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转账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防范经验,互相学习。
第二课时一、遇到电信诈骗时的应对措施1. 教师讲解遇到电信诈骗时的应对措施,如:保持冷静、及时报警、保存证据等。
2. 学生进行情景模拟,练习应对电信诈骗的方法。
二、法律法规教育1. 教师讲解与电信诈骗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2. 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防电信诈骗知识。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教学评价:1. 课后,教师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识程度和防范意识。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防范行为,评估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1. 电信诈骗案例资料2. 法律法规资料3. 情景模拟素材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幼儿园小班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
![幼儿园小班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b484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1.png)
幼儿园小班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安全教育课程的学习,使幼儿了解电信诈骗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防范知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电信诈骗2.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及防范方法3.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三、教学方法1.观看安全教育动画视频,并进行简单讨论2.制作安全手抄报,让幼儿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3.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被骗的情境,学会应对方法4.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游戏,加深幼儿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认知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介绍今天的教学主题是防范电信诈骗,提醒幼儿课堂上要保持安静,认真听讲。
第二步:学习电信诈骗的概念1.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向幼儿解释电信诈骗的概念,告诉幼儿这是一种骗术,骗子会用电话、短信、网络等方法来欺骗人们的钱财或个人信息。
第三步:观看动画视频1.教师播放安全教育动画视频,视频内容包括电信诈骗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诈骗手法。
2.幼儿观看完视频后,教师提问幼儿对视频内容是否有所理解,提醒幼儿通过识别骗术来保护自己。
第四步:制作安全手抄报1.教师发放海报纸、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安全手抄报。
2.幼儿可以分组讨论和交流,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安全手抄报,教师对每组进行点评。
第五步:角色扮演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骗子、被骗的人、好心人等。
2.教师提供相关情境,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并进行讨论解决方案。
第六步:个人信息保护游戏1.教师准备一些幼儿常用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将这些信息写在卡片上。
2.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游戏,每组一张卡片,幼儿需要找到自己信息的正确拼配组合。
3.教师提醒幼儿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提供给陌生人。
五、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信诈骗的危害性,提醒幼儿要保持警惕,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六、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幼儿对电信诈骗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防范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范新型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翔安区进修附小五年级2班
一、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如何预防手机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二、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渠道的广阔,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由其带来的交通、饮食、消防、网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为了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预防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各种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能力,为了灌输学生更多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
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三、引入提问:什么是“盗窃和诈骗”?
所谓“盗窃和诈骗”就是犯罪分子利用学生经验少,心肠软等特点,蓄意编造故事,博得大学生的同情,伺机借走其银行卡,然后想尽办法盗走密码,最终骗走卡内资金的事项。
(一)、电信诈骗特点
1、作案过程不接触化。
诈骗案件与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无现场、无痕迹物证,难以发现、固定和提取犯罪证据。
在侦办传统诈骗案件中,往往采取比对嫌疑人体貌特征确定犯罪嫌疑人。
而电信诈骗犯罪中,犯罪嫌疑人仅通过电话与受害人联系,与受害人不见面,受害人
对犯罪嫌疑人了解仅限于电话号码、银行账号,不掌握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难以确定犯罪嫌疑人。
加之,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通常采用网银系统转存及分解资金、自动柜员机提现等手段,与银行工作人员不接触,加大了确定犯罪嫌疑人、固定证据方面的困难
(二)、电信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法
1、电话类诈骗
(1)、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分别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银行、社保、医保、有线电视或邮政公司”工作人员,虚拟上述机关、单位电话号码,以“恶意透支、社保、医保账户异常、电视欠费、邮包藏毒或涉嫌洗钱、贩毒、经济犯罪等”为名,要求事主保密并将个人资产转到所谓“安全账户”。
(2)、冒充“领导”、熟人电话诈骗
骗子冒充单位领导、同事、同学、亲属、朋友等,采取直呼其名或“猜猜我是谁”的方式,以“临时周转、发生车祸、嫖娼被抓、急需手术费用、孩子突发疾病”等为名,要求事主向指定账户转入资金。
(3)、破财消灾诈骗
骗子冒充“黑社会”,以“子女在外遭绑架”或事主“得罪人将被报复,花钱能够帮其摆平”等为由,要求事主交赎金或向账户打款。
四、PPT播放
(1),校园中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
(2),社会上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四、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身边发生的案例以及如何预防此例事件的发生五、班主任总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无根据的同情陌生人,或者是昔日的好友,不可泛滥其同情心。
详细的阐述如何合理利用和保管银行卡等。
五、情景剧搞笑版“老同学”(一个学生被昔日的同学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入传销的情景剧)
六、班会课总结
短短的40分钟我希望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安全意识的种子,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
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