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色与邻近色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

初中美术《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色彩的魅力》的第三节《同类色与邻近色》。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色彩的基本理论,对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进行解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学会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进行美术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搭配方法,提高色彩搭配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分及搭配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色彩搭配案例、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画纸、水彩颜料、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以同类色与邻近色为主题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同类色的概念,通过PPT展示实例,让学生了解同类色的搭配方法。
(2)讲解邻近色的概念,同样通过PPT展示实例,让学生了解邻近色的搭配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幅画作为例,分析其色彩搭配,讲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搭配练习。
5. 互动讨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讨论、点评,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同类色与邻近色》2. 主要内容:同类色:色相环上相邻的颜色,搭配起来和谐、统一。
邻近色:色相环上相近的颜色,搭配起来富有层次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创作一幅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同类色与邻近色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实践,将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搭配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提高审美能力。
七年级下册美术 -3《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流程】导入出示色相环,观察色相环中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关系。
概念同类色的概念新授课一、同类色1.色彩明度是指色彩的亮度或明度。
2.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
3.明度与纯度的应用处理:怎样改变颜色的明度和纯度?二、了解同类色1.色环中的同类色2.举例3.同类色的特点三、同类色作品欣赏并分析其作品特点是什么?色彩的明度色彩的纯度学生思考改变方法优点:可以形成明暗的层次,给人一种简洁明快、单纯和谐的统一美。
缺点:采用同类色搭配,缺乏颜色的层次感,属于对比比较弱的色组思考同类色作品的特点四、邻近色(一)邻近色的概念(二)了解邻近色:因为邻近色都拥有共同的颜色,色相间色彩倾向近似,冷色组或暖色组较明显,色调统一和谐、感情特性一致。
具有低对比度的和谐美感。
1.从色相环中找出都有哪些是邻近色?2.说一说你最喜欢的邻近色是哪几种颜色?观察作品感受邻近色的特点。
举例。
课堂作业五、生活中的应用(一)PPT展示同类色、邻近色在服装搭配、中的应用(二)PPT展示同类色、邻近色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三)同类色、邻近色在化妆上的应用(四)同类色、邻近色日用品的设计中的应用(五)这些生活用品色彩设计运用了那种色彩关系?邻近色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学生利用提前准备好的纸和画笔设计作业课堂作业:应用同类色或邻近色给家人设计一套生活用具,或给自己设计一件日用品。
作业点评1.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作品中是如何运用同类色和邻近色的?2.教师从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上进行鼓励性点评,其中的不足也要给出中肯的改进建议。
自评环节也可以有效地督促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主动的梳理。
知识拓展同类色和邻近色的更多地运用小结通过《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同类色和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同类色和邻近色的方法,感受同类色与邻近色的色彩美。
区分和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
三、【教后反思】。
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

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和理解同类色和邻近色的概念;2. 能够辨别和区分同类色和邻近色;3. 能够运用同类色和邻近色进行配色。
教学准备:1. 彩色笔或彩色纸;2.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同类色和邻近色。
2. 解释同类色是指在色彩环中相邻的颜色,例如红色和橙色,绿色和黄色等。
邻近色是指在色彩环中靠近但不是直接相邻的颜色。
例如红色和紫色,绿色和蓝色等。
Step 2: 演示1. 在黑板上或使用投影仪展示一个色彩环图。
2. 选择两种同类色进行演示和解释,例如红色和橙色。
3. 解释红色和橙色在色彩环中是相邻的颜色,它们非常相似但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Step 3: 实践1. 让学生用彩色笔或彩色纸练习辨别同类色和邻近色。
2.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彩色笔或纸,让他们在同类色和邻近色之间进行选择。
3. 每个学生选择两种同类色和两种邻近色并写下它们的名称。
Step 4: 分析和总结1. 让学生展示他们选择的同类色和邻近色。
2. 引导学生比较和讨论每组颜色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3. 总结同类色和邻近色的特点和应用。
Step 5: 运用1. 引导学生运用同类色和邻近色进行配色实践。
2. 提供一些图案或设计素材,让学生使用同类色或邻近色进行配色。
3. 学生分享他们的设计作品,并讨论他们是如何运用同类色和邻近色的。
Step 6: 结束1. 小结同类色和邻近色的概念和区别。
2. 回顾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3. 鼓励学生继续研究和探索色彩,加深对色彩概念的理解。
教学延伸:1. 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图案和设计任务,让他们用不同的同类色和邻近色进行配色。
2. 引导学生研究和探索其他色彩概念,如互补色和冷暖色等。
初中美术 第3课 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

第3课:同类色与邻近色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其学会辨识同类色与邻近色。
学习运用同类色、邻近色的相关知识去完成一幅装饰画或生活用品设计。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授,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与特点。
通过欣赏感受和讨论交流等合作学习,学会辨别和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
通过艺术实践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调配与搭配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细致地观察生活的习惯,感受同类色与邻近色的美感。
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态度,能运用所学知识主动美化生活、表达情感。
提高色彩美感意识,促进正确审美情操的建树。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与美感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差异。
教法学法:分析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比较法学生自主活动:通过第12页的“练一练”,让学生学会辨识和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进一步掌握二者之间的特性,并体会其不同的美感。
学情分析:本课是色彩课程的基础知识课。
色彩学的知识贯穿于整个初中美术教育阶段,本课属于在色彩知识体系中继色彩三要素等基础知识之后的进一步学习,与随后的彩色对比等相关内容均为色彩知识的深化,是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作铺垫与打基础,所以安排在七年级下学期学习。
三、教学过程1、导入由茶杯套和小壶的色彩导入,启发学生分析得出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基本概念。
同类色:是单一色彩,需要利用明度、纯度和冷暖变化创造色彩效果。
邻近色:是色相环上相邻色彩的搭配。
2、新课展示同类色和邻近色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图片,分析其中的色彩关系。
启发学生思考同类色与邻近色在色彩上效果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虽然邻近色与同类色都具有和谐的色彩效果,但邻近色搭配显得活泼强烈些,而同类色则更加柔和统一。
它们的美感有相似之处又不是完全一样的。
练一练找出图片中的彩色,分析它们用了那种色彩关系?①小水壶②小盒子③青蛙皂盒④电吹风⑤烛台花瓶通过色彩模板与学生作品加强学生对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感受。
邻近色和同类色教案

邻近色和同类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邻近色和同类色的概念。
掌握邻近色和同类色的调配方法。
学会运用邻近色和同类色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辨别能力。
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邻近色和同类色的概念及特点。
邻近色和同类色在绘画和设计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准确辨别和运用邻近色和同类色进行色彩搭配。
引导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邻近色和同类色,表达出独特的情感和氛围。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邻近色和同类色的图片、实例等。
绘画工具,如颜料、画笔、调色盘等。
展示作品的展板。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油画棒、水彩笔等。
绘画纸或画布。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一幅色彩鲜艳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对这幅作品色彩的感受。
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的色彩搭配怎么样?为什么会给人这样的感觉?引出课题:邻近色和同类色。
2、知识讲解(10 分钟)邻近色的概念:在色相环上,相邻近的色彩互为邻近色。
例如,红色和橙色、黄色和绿色等。
同类色的概念:色相相同,但明度和纯度不同的色彩称为同类色。
比如,深红、浅红都属于红色这一类同类色。
展示邻近色和同类色的色相环,让学生直观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分析邻近色和同类色的特点:邻近色搭配给人和谐、柔和的感觉;同类色搭配则具有统一、稳定的效果。
3、作品欣赏(10 分钟)展示一些运用邻近色和同类色的优秀绘画、设计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邻近色和同类色的运用方式,以及所营造出的氛围和情感。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实践操作(20 分钟)布置任务:让学生选择邻近色或同类色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练习,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
《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

《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第一章:同类色1.1 定义同类色解释同类色的概念,即指色环上相邻的颜色。
展示同类色的图片示例,让学生理解同类色的特点。
1.2 同类色的运用讲解同类色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展示同类色应用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同类色创造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第二章:邻近色2.1 定义邻近色解释邻近色的概念,即指色环上相邻的两个或多个颜色。
展示邻近色的图片示例,让学生理解邻近色的特点。
2.2 邻近色的运用讲解邻近色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展示邻近色应用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邻近色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感。
第三章: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别与联系3.1 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别分析并讲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别,让学生能够区分两者。
展示实例,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差异。
3.2 同类色与邻近色的联系讲解同类色与邻近色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白两者在色彩搭配中的作用。
展示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进行色彩搭配,创造出美观的效果。
第四章:同类色与邻近色的色彩搭配技巧4.1 同类色的搭配技巧讲解同类色搭配的原则和技巧,如明度的变化、饱和度的调整等。
展示同类色搭配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同类色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
4.2 邻近色的搭配技巧讲解邻近色搭配的原则和技巧,如色相的平衡、对比度的控制等。
展示邻近色搭配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邻近色创造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第五章:同类色与邻近色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5.1 绘画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并讲解绘画中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应用案例,如油画、水彩画等。
展示绘画作品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5.2 设计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并讲解设计中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应用案例,如网页设计、服装设计等。
展示设计作品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创意实践6.1 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创作原则讲解在创作中如何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

同类色与邻近色
(一)、先复习一下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三原色
1、三种原色:红黄蓝。最基本的颜色
组成其他颜色
2、色相环 3、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色相:色彩的相貌,即色 彩的名字。
?这些生活用品色彩设计运用了那种色彩关系?
? 不管是同类色还是邻近色,搭配起来具有 各类设计之中。同类色搭配 室内色彩搭配 邻近色搭配
柔和、温馨的色彩个性,因此被广泛的应
用于
室内色彩搭配 服装搭配 邻近 色搭 配 化妆 邻近 色搭 配 化妆 同类 色搭 配
学 生作业欣赏: 学 生作业欣赏: 学 生作业欣赏:
三.不管是同类色还是邻近色,搭配起来都具有柔和、温馨的色彩个性,因此
被广泛的应用模板,选择你喜爱的一组同类色或邻近色 绘画步骤 :
画一张小装饰画
1.选择颜色,确定主色调。 2.根据主色调调配其他背景颜色。
邻近色
? 相邻的色彩互 为邻近色。 邻近色
? 找出都有哪些 是邻近色? ? 说一说你最喜 欢的邻近色是 哪几种颜色? 邻近色
邻近色一般有两个范围, 绿蓝紫的邻近 色大多数都是在冷色范围里的, 红黄橙在 暖色范围
里的 邻近色
? 邻近色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例如朱红以红为主,里面略有少量黄色;
同类色搭配给人们的感受:
同类色给人极为协调、柔和的感觉,但
也容易使画面显得平淡、单调。
同类色
? 优点:可以形成明暗的层次,给人一
种简洁明快、单纯和谐的统一美。
类色搭配,缺乏颜色的 层次感,属于对比比较弱的色组。
七年级美术下册《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教学设计

b.如何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使作品具有和谐的美感?
c.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场景或物品运用了同类色与邻近色?
2.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各小组的讨论,给予建议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思考。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任务: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进行一幅绘画创作,要求作品主题明确,色彩搭配和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讨论,共同提高。
四、总结与拓展
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同类色与邻近色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布置课后作业: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进行一幅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同类色与邻近色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完成一幅绘画作品。要求作品主题鲜明,色彩搭配和谐,视觉效果良好。
2.针对学生在色彩搭配上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3.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同类色与邻近色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色彩搭配能力。
初中美术《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

初中美术《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美术教材第七章《色彩的魅力》第三节《同类色与邻近色》。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同类色的定义、特点及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2. 邻近色的定义、特点及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3. 同类色与邻近色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特点及应用,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热爱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分及运用;2. 教学重点: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彩色粉笔、画纸、调色盘、颜料等;2. 学具:画笔、颜料、调色盘、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同类色与邻近色的运用,激发学生兴趣;2. 新课导入:讲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特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练习,加深对同类色与邻近色的理解;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六、板书设计1. 同类色与邻近色2. 内容:a. 同类色:定义、特点、应用;b. 邻近色:定义、特点、应用;c. 色彩搭配练习;d. 典型例题及解题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完成一幅画作;2. 答案:学生完成画作后,教师进行评价与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生活中的同类色与邻近色实例,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提升审美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分及运用;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完成一幅画作;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3同类色与邻近色》学历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同类色与邻近色》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的学习主题为“同类色与邻近色”,属于初中美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特点及应用,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和美术创作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色彩中的应用。
2. 技能与操作:学会识别和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评价任务1. 识别任务:学生能准确识别出给定颜色中的同类色和邻近色。
2. 应用任务: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同类色和邻近色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3. 反思任务:学生能在完成学习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形成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色彩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定义、特点及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学生实践操作,通过色轮识别同类色与邻近色,并尝试运用这些颜色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性评价。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同类色与邻近色概念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运用所学到的同类色和邻近色进行绘画创作,并在下节课上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在完成学习后,应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
2.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学水平。
3. 改进建议: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反思,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六个部分的学习和实施,学生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相关知识,提高色彩感知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邻近色和同类色教案

邻近色和同类色教案引言: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设计中,一种颜色可以影响整个设计,提高视觉吸引力、凸显品牌效应等。
邻近色和同类色是颜色理论的重要知识点。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设计邻近色和同类色的教案呢?一、前置知识在讲解邻近色和同类色的概念前,先向学生介绍色轮。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色轮,最好能够亲身体验,让学生能够自己绘制一个色轮。
并向学生介绍基本色彩、补色、三原色等概念。
二、邻近色1、概念介绍:邻近色指的是色轮上相邻的颜色。
彩色环上十二个颜色,每相邻两个颜色之间就可以形成一种邻近色关系。
2、教学要点:邻近色的特点是相似,颜色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为了执行教学任务,需要根据设计作品中的视觉目的和情感效果,精选匹配的邻近色,营造视觉感受或达到某种情感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实验。
3、教案设计:教案可分为两个部分:教学部分和练习部分。
教学部分可以让学生边看示范边操作,让学生自己发现邻近色的特点。
然后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选择不同的主题进行设计,比如自然风光、城市风光等。
并根据不同主题的需要,让学生选择不同的组合来实现设计。
练习部分可以通过配色比较的方式消化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尝试自己搭配邻近色。
并根据教师要求,让学生选择更优秀的邻近色组合进行设计。
三、同类色1、概念介绍:同类色是指按照色轮排列在同一个扇形区域内的颜色。
比如红、桔、黄就是同类色。
同类色特点是在视觉上有绝对的统一感和调和感。
2、教学要点:同类色有非常好的协调效果,许多人称之为“同色系”。
在设计中可以用同色系的特点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同时,也可以使画面变得更加明快、鲜艳、热烈。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使用同类色的技巧,将其融入设计中。
3、教案设计:教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讲解和练习。
讲解部分可以通过介绍多种具有同类色的组合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同类色的特点。
可以使用多种图像来让学生感受同类色的魅力。
初中美术《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

初中美术《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色彩的魅力》第三节《同类色与邻近色》。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定义、特点、应用等方面展开。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审美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掌握其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色彩搭配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别与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搭配方法,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同类色与邻近色。
2. 新课讲解:(1)同类色:讲解同类色的定义,展示同类色搭配的范例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2)邻近色:讲解邻近色的定义,展示邻近色搭配的范例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同类色与邻近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以简报形式展示。
(2)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同类色与邻近色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色彩搭配练习题,让学生现场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同类色与邻近色》2. 板书内容:(1)同类色:定义、特点、应用(2)邻近色:定义、特点、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完成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情况,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初中美术《同类色与邻近色》优质教案+

初中美术《同类色与邻近色》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五章《色彩魅力》中第2节《同类色与邻近色》。
详细内容将围绕同类色与邻近色概念、辨识和应用展开,通过分析优秀作品中色彩搭配案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色彩和谐与对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同类色与邻近色定义及特点,提高色彩辨识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进行创作实践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激发对美术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同类色与邻近色辨识和应用。
难点:如何巧妙地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进行创作,达到和谐与对比统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优秀作品案例、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大自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色彩搭配,提问:“你们发现图片中色彩哪些规律?”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初步感知同类色与邻近色魅力。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讲解同类色与邻近色概念、特点及辨识方法。
并通过优秀作品案例,分析同类色与邻近色在创作中应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组同类色与邻近色搭配,进行现场绘画示范,讲解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两种色彩关系进行创作。
同时,强调色彩和谐与对比,引导学生注意画面整体效果把握。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同类色与邻近色知识,进行现场创作。
在此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同类色与邻近色2. 内容:同类色:色相环中相邻颜色邻近色:色相环中相近颜色应用:和谐、对比、层次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创作一幅风景画。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画面色彩和谐、对比鲜明,具有一定层次感。
2. 作业要求:课后独立完成,下节课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生活中色彩搭配,收集相关资料,提高自己审美素养。
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

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
2. 能够辨认同类色与邻近色。
3. 能够在绘画或设计中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基本色彩知识。
2. 提问学生:你能举出两个相邻的基本色吗?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同类色:指在彩色光中,由不同波长的光线组成,但仅在颜色上有差别的色彩。
同类色通常指红、橙、黄、绿、蓝、紫六种颜色。
2. 邻近色:指在色彩环中相邻的两种颜色。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展示一张包含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同类色与邻近色。
2. 请学生就同类色与邻近色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与发现。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同类色与邻近色的特点。
四、游戏练习(30分钟)1. 准备一套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卡片(每个卡片上标有颜色名称),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辨认训练。
2.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教师提示,找出相应的卡片并进行讲解。
3. 每轮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运用实践(20分钟)1. 提供一些绘画或设计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进行分析。
2. 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进行创作,可以有自由发挥与突破创新。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与讨论。
六、小结与延伸(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分析同类色与邻近色的运用。
3. 鼓励学生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继续深入学习与实践。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定义与特点,并能辨认同类色与邻近色。
通过游戏与实践的练习,学生在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方面有了一定的能力。
但课堂中的实践环节可以更加具体与实用,例如提供一些具体的绘画题材,让学生创作基于同类色与邻近色的作品,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同类色与邻近色》教案

难点
正确把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差异。
课型
生成课
教学
准备
教材图片、PPT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看书上的图片。提问:这两件生活用品用了什么色彩?说出色相名称。教师总结
二、参与实践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引导学生观看色相环,寻找小壶与杯套的色彩在色相环上的位置。
讲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基本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授,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与特点,通过欣赏感受和讨论交流等合作学习,学会辨别和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通过艺术实践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调配与搭配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细致地观察生活的习惯,感受同类色与邻近色的美感
教学
重点
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与美感特征
出示PPT展示
欣赏绘画作品和图片,思考同类色有什么效果?邻近色有什么视觉特点?
课堂练习:1、提供空白色相环
2、辅导学生做书上的色彩练习
三、评价反馈
展评与讲评
小结
四、迁移创新
学生讨论回答
分析色彩:一个用了浅绿色,一个用了橘色和黄色。
阅读教材
欣赏、思考、分析、回答
了解同类色邻近色的概念
游戏:学生根据课件来找色卡拼摆
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特点体验两种色彩关系的不同美感
用艺术实践
明确同类色、邻近色的概念,掌握调色方法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深化本课的学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同类色:色相的性质相同,色度有深浅之分称为同类色
2、邻近色:色相环上相邻的颜色称为邻近色
3、二者的区别
《同类色与邻近色》和教案

邻近色
•看一看,想一想
• 这些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邻近色 •因为邻近色都拥有共同的颜色,邻近
色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色调统一和谐、感情特性一致。具有 弱对比的和谐美感。
精品课件
邻近色
•下面我们来看看生活中
的一些例子。。。。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邻近色 探究活动: 1、在色相环上找一找这两种色彩,想一想,它们是什么色彩关系? 知识归纳: 通过图片色彩的感知,总结出邻近色的概念。 (1)两种色相, (2)位置相邻。 艺术实践: 找出都有哪些是邻近色?说一说你最喜欢的邻近色是哪几种颜色? 通过引导,总结出邻近色的色彩特点 3、认识更多邻近色,感知邻近色所带来的色彩感觉 三、同类色和邻近色的应用 服装、化妆、园林、家居、工业、广告等。。。。。。 课堂小结: 四、练一练 这些生活用品色彩设计运用了那种色彩关系? 看看你周围有没有应用类似设计的物品,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五、课堂检测 利用书中给出的模板,选择你喜爱的一组同类色或邻近色画一张小装饰画。 六、课后拓展: 利用同类色或者邻近色为班级活动设计海报。
工业设计
同 类 色 与 邻 近 色
精品课件
广告设计
同 类 色 与 邻 近 色
精品课件
• 用同类色或邻近色来进行色彩搭
配,呈现什么样的色彩个性?
精品课件
• 这些生活用品色彩设计运用了那种色彩关系?
精品课件
• 你喜欢应用同类色和邻近色设计
的生活用品吗? 为什么?
• 看看你周围有没有应用类似设 计的物品,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
2016 第十四册 第3课
同类色与邻近色教学设计

同类色与邻近色教学设计一、课题背景同类色与邻近色在整个色彩搭配体系中属于比较细微的对比范畴,而其所营造的柔和、协调和略有差度的色彩氛围,正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
如何将大自然中的色彩现象和基础色彩理论知识进行选择和融合,向学生渗透色彩美学观念,此课成为上继《色彩三要素》,下承《色彩的对比调和》、《服装的色彩搭配》等课题的关键链接。
二、教学设计目标1、掌握同类色和邻近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会辨别和运用同类色和邻近色,并用相关知识完成装饰画和生活用品设计。
3、培养学生主动、细致地观察生活的习惯,感受同类色和邻近色的美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与美感特征。
2、教学难点:正确把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差异。
四、教学过程与效果分析(一)导入谈话式导入,“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里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给你感受最强烈的美术元素是形体还是色彩呢”?初春的校园色彩缤纷,学生将视角移到室外,心中充满了暖意。
“大自然的色彩真是奇妙,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环境,我们都能领略到这位大艺术家的作品,而我们也在感受和利用这些色彩,为我们的生活添姿添彩。
”师生欣赏图片,有色彩协调的风景,有用同类色和邻近色设计的服装和器具,进入我们本节课学习的主题。
(效果分析:谈话式的导入,引用生活中的事例,可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围绕色彩,自然进入课程学习。
)(二)讲授新课1、悦目悦心,赏析互动色相环是色彩基础理论课中经常要用到的教具,依据各种色彩的有规律排列,我们才能直观找到色彩之间的差度,更准确得分析色彩属性,并且应用于具体的设计中,从而营造不同的色彩氛围,表达各自的情感。
在欣赏中我采取了对比式教学设计,例如在同类色分析中,“同学们,大家看到这组色彩画面,你的眼睛会有怎样的感觉,心中又是如何感受的,是舒服的还是感觉很强烈呢?”学生回答到“草绿色和浅绿色搭配的茶壶给人清新的感觉,像装着一壶清冽飘香的茶水,而蓝色调的卧室给人很宁静的感受,不同红色装饰的餐厅又给人很浪漫温馨的感觉。
《同类色和邻近色》讲课教案

《同类色和邻近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其学会辨识同类色与邻近色。
学习运用同类色、邻近色的相关知识去完成一幅装饰画或生活用品设计。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授,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与特点。
通过欣赏感受和讨论交流等合作学习,学会辨别和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
通过艺术实践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调配与搭配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细致地观察生活的习惯,感受同类色与邻近色的美感。
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态度,能运用所学知识主动美化生活、表达情感。
提高色彩美感意识,促进正确审美情操的建树。
教学重点: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与美感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差异。
教法学法:分析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比较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图片请学生说出春、夏、秋、冬各为哪一福,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归纳:色彩组成了我们缤纷多彩的世界,它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比如我们身上穿的校服,校园的内外,马路上的红绿灯及我们的食物等等,它使万物有了生机,我们无时无刻与色彩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设想,假如我们的生活失去了色彩,世界将会怎样?会单调黯淡无光,没有灯来指挥交通,没有办法装点我们的居室,也无法装扮我们自己。
生活中离不开色彩,让我们进入色彩的世界,发现色彩的奥秘吧!由色彩三要素基本概念导入,在让学生观察茶杯套和小壶的色彩,启发学生分析得出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基本概念。
同类色:色系相同,明度不同的色彩。
邻近色:是色相环上相邻色彩的搭配。
二、新课展示同类色和邻近色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图片,分析其中的色彩关系。
启发学生思考同类色与邻近色在色彩上效果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虽然邻近色与同类色都具有和谐的色彩效果,但邻近色搭配显得活泼强烈些,而同类色则更加柔和统一。
它们的美感有相似之处又不是完全一样的。
七年级美术下册3同类色与邻近色教学设计3人美版

3. 同类色与邻近色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根本概念和特点,学会辨识同类色与邻近色。
2、过程与方法用比照分析方法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概念与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同类色与邻近色美感。
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和富有情趣生活态度,能运用所学知识主动美化生活、表达情感。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初一上色彩三要素这一色彩知识,对明度、纯度等概念有一定掌握。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同类色与邻近色概念与美感特征2、教学难点:正确把握同类色与邻近色差异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知识回忆一引入:色彩三要素复习课件展示色相环请学生回忆初一上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概念,教师展示图片再次回忆明度-纯度概念以及改变方法;学生回忆初一上色彩三要素知识,明确纯度与明度概念。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新概念学习做准备。
活动2【讲授】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趣1 展示柠檬图片课件:你观察了什么样色彩现象学生回忆初一上色彩三要素知识,明确纯度与明度概念。
学生从生活中图片中找到并汇报柠檬中黄色色相,在色相中出现了色度深浅变化。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新概念学习做准备。
2 教师课件展示色相环,找出黄色色相,引导学生观察该色相变化在色相环位置,在举出几个色相色度改变例子,课件展示。
学生感受在色相环中出现同色相不同深浅现象以及变化。
3 教师引出“同类色〞概念:色相性质一样,色度又深浅之分称为同类色。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设置情境,提出同类色概念。
4 观察同类色在生活中运用:教师分别展示在家居、服装以及装帧设计中大量运用同类色图片Q:请观察,当画面大面积运用同类色搭配时,给我们感受是怎样比照强烈还是柔和统一5 学生汇报同类色运用给人带来视觉美感。
教师引导小结:同类色搭配会给我们带来柔和、统一视觉效果。
学生通过欣赏评述,汇报同类色组合中柔和,协调带来美感。
设计意图:了解同类色概念以及同类色美感特征。
解决教学重点。
6 教师进一步提问Q:如何调出同类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色相生异色相映
——《同类色与邻近色》课例
一、课题背景
同类色与邻近色在整个色彩搭配体系中属于比较细微的对比范畴,而其所营造的柔和、协调和略有差度的色彩氛围,正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
如何将大自然中的色彩现象和基础色彩理论知识进行选择和融合,向学生渗透色彩美学观念,此课成为上继《色彩三要素》,下承《色彩的对比调和》、《服装的色彩搭配》等课题的关键链接。
二、教学设计目标
1、掌握同类色和邻近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会辨别和运用同类色和邻近色,并用相关知识完成装饰画和生活用品设计。
3、培养学生主动、细致地观察生活的习惯,感受同类色和邻近色的美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与美感特征。
2、教学难点:正确把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差异。
四、教学过程与效果分析
(一)导入
谈话式导入,“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里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给你感受最强烈的美术元素是形体还是色彩呢”?初春的校园色彩缤纷,学生将视角移到室外,心中充满了暖意。
“大自然的色彩真是奇妙,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环境,我们都能领略到这位大艺术家的作品,而我们也在感受和利用这些色彩,为我们的生活添姿添彩。
”师生欣赏图片,有色彩协调的风景,有用同类色和邻近色设计的服装和器具,进入我们本节课学习的主题。
(效果分析:谈话式的导入,引用生活中的事例,可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围绕色彩,自然进入课程学习。
)
(二)讲授新课
1、悦目悦心,赏析互动
色相环是色彩基础理论课中经常要用到的教具,依据各种色彩的有规律排列,我们才能直观找到色彩之间的差度,更准确得分析色彩属性,并且应用于具体的设计中,从而营造不同的色彩氛围,表达各自的情感。
在欣赏中我采取了对比式教学设计,例如在同类色分析中,“同学们,大家看到这组色彩画面,你的眼睛会有怎样的感觉,心中又是如何感受的,是舒服的还是感觉很强烈呢?”学生回答到“草绿色和浅绿色搭配的茶壶给人清新的感觉,像装着一壶清冽飘香的茶水,而蓝色调的卧室给人很宁静的感受,不同红色装饰的餐厅又给人很浪漫温馨的感觉。
”呵,学生们聊起色彩,竟然津津乐道,想象丰富,我的想法如期而至。
那么这样的色彩关系是什么搭配呢?每一副图片中,它们是由哪些色彩组成的?大家一起去找一找,发现和色相环中所对照的那样,是同一色相中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色彩呈现。
(图1至图3)
图1 图2 图3
总结同类色搭配的特点,我们会发现,同类色的画面可以形成明暗的层次,给人带来简洁明快、单纯和谐的统一美。
而看久看多了这些色彩倾向的画面,我们同时会有一些感觉,如沉闷、单一、缺少层次感等。
继续求索,怎样改观色彩的沉闷感,而又不显得过于强烈呢?邻近色的搭配顺利登场。
出示暖色调的水果静物(图4),红黄调的花色桌布,配以橙色的水果,再加上亮色的餐具,既和谐又有变化。
还有冷色调的画面(图5),蓝绿调的水域,金色的鱼儿畅快得游来游去。
图4 图5 图6 找一找色相环中对应的色彩,它们挨得很近而又隶属于不同的色相范围,于
是邻近色的概念呼之欲出,色相环上相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交映成辉,才能营造出小清新的色调。
在教室展览区,偶然发现本班同学的一张色彩作品,很符合本节课的知识点,就拍了照片(图6)展示给大家欣赏,该生腼腆中透着自豪。
此副画运用平行构图,将秋季白桦林临水照姿容的情态表现出来,橙黄和金黄渲染的树木,水天一色,浑然一体。
(教学效果:此环节是认识和区分同类色和邻近色概念和特点的版块,运用问题引入和对比欣赏,学生能够很直观得看到两种色彩关系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建立起微妙和谐的色彩感知体系,也为后面的对比色欣赏学习做好准备。
选用学生身边的学习事例,亲切自然,在同学间树立学习的榜样,也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的美就在身边。
)
2、边绘边知,色彩交融
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和激励,色彩课以其独有的色彩魅力更容易激起学生表达的愿望。
我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色彩构成,如课本的封面,彩笔的排列,彩色的包装或者是衣服搭配,遴选出新年艺术展中的学生彩画作品,摆上画架,让学生找出
其中的色彩关系。
学生对作品(图7)评析得也是头头是道,“朝霞布满了天空和海面,正待启航的帆船沐浴在金黄、橙红色的霞光里,好像蓄满了能量,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学生对另一副的幽默解读是“我们有幸看到了第二个梵高的《星空》(大家笑),很奇特的蓝色夜空由旋转的笔触摆出,夜空还布满了闪闪发亮金色的星星,再加上地面上黑幽幽的树林和建筑,这样的冷色调给我们的感觉是神秘和寂寥”。
那么,你想不想调制色彩,也来个小场景的营造呢?接下来,师生拿出色彩,在设计的模版上进行色彩的构成练习。
老师在实物展台上演示作画过程(图8),引导学生轻设计,重色彩,运用色彩之间的小对比,找到同类色或邻近色的搭配小技巧。
图7 图8 我的设计回应课始的校园春色话题,表达早春的色彩倾向。
(效果分析:此环节让学生运用色彩知识分析画面,选用学生自己的作品,观摩老师的作画过程,让学生感觉到色彩的距离之近,为后面的作业蓄力和展望。
)
(三)、作业设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说色彩知识是手段,材料是媒介的话,作业设计则是一件事的成型过程,合理的作业内容可以客观反映学习的达成度,与前面的知识一脉相承,或者有所升华。
作业的要求是,“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小组交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确定作业的主题内容,设计同类色或邻近色关系的装饰画,或者设计一件生活物品”。
作业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学生迟迟不动笔,缺思路;有的在画稿上下功夫,耽误了上色时间;有的线条不成型,色彩施加粗糙,缺少块面的对比等等。
老师的适度引导可以帮学生找到切入点,放下顾虑,自由表达。
(图9至图15
图9 《手袋1》图10 《手袋2》图11 《山岗》图12《守护》
(四)、作业评价,课堂小结
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的作业表现亦是如此。
我想从两个方面评价学生的表现,一是学生的参与度过程态度,二是作业的效果呈现。
如一个男生画了三片树叶,“李英尚是第一个交作业的同学,也是我们课堂上欣赏的最后一副作业,英尚很亮风格(大家笑)。
三片树叶用同类色渐变而成,为打破单调,在后面还设计了粉红的花呢!绿叶还得红花衬了。
这位同学竟然先走一步,对比色也施加上了”。
两位同学的包袋设计(图9、10)也是精美又完整,邻近色的搭配给我们带来清新时尚的感觉。
我把另一班学生作业也带来和大家欣赏(图11、12),一暖一冷两种色调,利用马克笔的爽利和渗化,该生给我们展示出一个童话的世界,大家都惊叹不已。
学生在课下又完成了一些作品(图13至图15),色彩渐变追求柔和或冷暖对比,想法趋于成熟,主题表达更富有个性。
图13《暖风》图14《原野》图15《足迹》
一节课的色彩学习向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如何成为一位色彩达人,还需要大家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才能领略到更美的风景。
五、教学反思
生活是原创常态的,我对这节课也是想本着常态生成课的方向来设计。
同色相生,异色相映。
同类色和邻近色的概念及特点是课题要解决的目标,因为两种色彩关系的差度很小,学生很容易混淆。
引导学生区分两者的特征,我仍然想到使用色相环。
如果一味讲析理论知识,就难免陷入空洞的说教。
于是在选择欣赏事例上,我侧重于一些静物和室内的环境图片,有心发现身边的色彩作业,让学生感受色彩就在身边,“我”要设计色彩不困难。
作业设计也是比较平实的内容,想一想,画一画,评一评。
不对线稿做具体要求,只是希望学生能用现学知识营造不同的色彩氛围,体会微妙的色彩对比,使自己色感越来越敏锐。
讲评作业是师生交流最自由的阶段,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达成都可以成为评价的内容,借此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有了整体了解,评价起来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我在这一环节找出了优秀作业加以表扬,也发现了一些半成品作业,可以直指问题,做出委婉的提示。
因为时间观念不够,使评价环节有些松垮,在问题整理上还缺少共性的问题分析,不能给学生明确的学习指向。
在欣赏过程中忽略了对名家经典作品的欣赏,使学习缺少了些人文文化的内容,以后在教学还要认真设计,做到以问题为主线,多方搜集典型材料,保障学生的信息容纳库,达到既学到知识和技能,又升华了美育认识,长此以往,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美育素养必会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