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古诗词
关于数学的古诗20首
![关于数学的古诗20首](https://img.taocdn.com/s3/m/977728a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2.png)
关于数学的古诗20首1. 艺文以成名,数学为要端。
策马扬鞭去,求学路漫漫。
2. 数学无高下,思维皆为源。
算术逢困境,勇者不畏难。
3. 数学如强弓,箭法射必中。
圆周求半径,正弦余弦穷。
4. 直线无弯折,曲线兼曲直。
积分求面积,微分为基础。
5. 三角有公理,勾股是定理。
勇攀数学巅峰,智者必成功。
6. 数学如珠玉,璀璨耀人眼。
代数方程式,解之如拨弦。
7. 数学似炼金,变数求定理。
幂函数指数,概率为常识。
8. 几何研究形,平行线相逢。
勾股直角三,错位变式酬。
9. 矩形求面积,梯形勾股求。
变化求差分,导数为导引。
10. 数学如美酒,细品方知趣。
四面体求体积,椭圆椭球求。
11. 等差等比数,差商两维度。
递推求未知,求解脱困境。
12. 数学如宝石,隐秘内蕴深。
线性方程组,矩阵求解题。
13. 空间几何形,立体体积求。
多面体求角度,平行四边形。
14. 代数求根式,整式多项式。
线性方程组,高斯消元法。
15. 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求项数。
交点方程求,解方程求根。
16. 数学似星空,无穷蕴无限。
级数求和值,微积分导数。
17. 数学如研磨,细水长流深。
曲线积分求,微分公式求。
18. 三角求变角,求边求角度。
扇形求面积,圆求弧长求。
19. 数学似古琴,音律难领悟。
数学如磁石,吸引解难题。
20. 数学如高山,攀登需汗颜。
求学求真理,数学在其中。
跟数学有关的诗词
![跟数学有关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0a9718b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15.png)
跟数学有关的诗词
1、唐杜《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唐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5、明李调元《打油诗》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
6、唐崔颢《登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7、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8、唐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9、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0、唐王之涣登《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带数学的古诗词100首
![带数学的古诗词100首](https://img.taocdn.com/s3/m/b922e49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e.png)
带数学的古诗词1、《咏竹》清代:郑燮一两三支竹芊,四五六片绿叶。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
译文:一两支竹子,四五片绿叶,自然疏疏淡淡就很好,何必要重重叠叠的呢?郑板桥是一个大画家,这首诗,似乎描写了一幅清雅的画竹图,没有叠加,只有简简单单的几枝竹子,十分清雅。
2、《陇西行》唐代: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译文: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
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
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
3、《寄扬州韩绰判官》唐代: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译文: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4、《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5、《马上作》明代: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译文:驰聘疆场、转战南北是为了报答皇上对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北方边关的花草都笑我一生忙忙碌碌。
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
6、《登金陵凤凰台》唐代: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数学与古诗词
![数学与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1476faf0f90f76c661371aa3.png)
数学与古诗词古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艺术珍品中的瑰宝。
那精炼隽永的语言、委婉游离的措辞、深刻而又含蓄的内容、极其强烈的感情色彩、巧妙传神的修辞手法,以及鲜明的节奏和韵律等,都是古诗词的显著特征。
在古诗词中,不少传世作品都与数学密切相关。
古诗词与数学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古诗词中间嵌镶数字。
古诗词中的数字犹如点睛之笔,构成诗文的主线或脊梁,就好像围棋的九段高手,投下一子,满盘皆活矣。
如“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大画家、大书法家郑板桥所作的一首咏雪诗也很富有代表性,为一代又一代世人所传诵: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看不见。
诗人由近及远,由少到多,把漫天飞舞的大雪维妙维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由远及近,由有到无,让傲雪的红梅迎风扑面,真是美妙绝伦!又如“三十功名尘与上,八千里路云和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第二,直接用古诗词编制数学题。
例如,在《增删算法统宗》中,就有下面这样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就是一道完整的数学题。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对于这道并不复杂的数学题,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吃饭的碗的个数应该与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相等,盛菜的碗的个数应该与总人数的四分之一相等,因此,总人数为:364÷(31+41)=624(人)。
一、读一读,下面镶嵌有数的古诗词。
咏 雪 郑板桥(清)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皆不见。
山村咏怀 邵康节(宋)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题秋江独钓图 王士祯(清)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绝句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诗词中的数学
![诗词中的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6578d044b52acfc788ebc901.png)
数字的出现深化了时空意境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用数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衬托作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
抒发迁客的失意之情,收到惊心 动魄的效果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词中の数学
π诗
山巅一寺一壶酒, 3.14159 尔留吴山吾把酒, 2653589 憩就山耳三百诗, 7932384 乐而乐斯姗姗罢。 6264338
『望庐山瀑布 』 李白字让画面达到了高 度的夸张艺术。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世人公认的长江漂流的名篇,一幅轻快飘逸的画卷。
谢谢喵!
有关数学的古诗
![有关数学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a70931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5.png)
有关数学的古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数学常常被融入到古诗中,形成了一系列精美的数学古诗。
这些古诗以文学之美表达了数学的深奥和智慧,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用优美的词藻具象化,赋予了数学以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数学的古诗,并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一、《圆圆曲》圆截弓形结亦如,不枉圆中综君怀。
进设其周;剖之则见,可器可器。
这是唐代数学家杜诗中的一首诗,解释了圆的性质和构造。
诗中以弓形结比喻圆的形状,表达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通过剖析圆,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内部的构造,说明圆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器物。
二、《求圆周》圆周弧度无痕迹,轩辕徙徙把计改。
三纲九恒,编粲明晰,众臣罪己。
这是唐代数学家刘徽创作的数学古诗,表达了寻找圆周长的方法和思想。
诗中以圆周弧度无痕迹比喻圆的周长不可直接测量,通过轩辕改进计量器具,最终找到了计算圆周长的方法。
诗中也提到了三纲九恒,指代了数学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思想方法。
三、《割圆法》萧瑟秋风起,星火燎原根。
分圆变四边,知新觉有因。
这是宋代数学家李方桂创作的一首古诗,描述了割圆法的过程和思想。
诗中以秋风起、星火燎原根比喻数学思想的传播和推进。
通过将圆分割成四个部分,揭示了一种用几何方法求解简单无理数的思路,开拓了数学研究的新领域。
四、《除积定理》离类天地间,无穷诣奇端。
润曲广义式,方知蕴几权。
这是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创作的数学古诗,描述了除积定理的思想。
诗中通过离类天地间、无穷诣奇端等形象的语言,表达了除积定理的广义形式和数学推理的深度。
诗中也提到了几何代数的概念,说明了数学研究的多样性和内在联系。
五、《方程术》光点相减逐步追,长夜漫漫计花钱。
方程因式归根律,解纷休断听山泉。
这是明代数学家杨辉创作的数学古诗,描述了解方程的算法和数学思想。
诗中以光点相减、长夜计花钱比喻方程求解的过程,通过因式分解和归根求解的方法,找到了解方程的根本规律。
诗中的解纷休断听山泉表达了求解方程时需要耐心和静心。
数学遇上古诗词
![数学遇上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71f837a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d.png)
当数学遇上古诗词《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数字诗是将数字嵌入诗中,与其它词语组合,全诗融为一个整体。
诗人用小学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一一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一般。
《百鸟归巢图》宋•伦文叙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食。
杂数诗是诗歌的一种体栽。
有以数字为题目的,有以数字嵌入诗句的,类似文字游戏。
此篇题目为何是“百鸟”?诗中自有答案。
两个一、三个四、五个六、七个八之和即为百(1+1+3×4+5×6+7×8=100),这个规律你找到了吗?《肠迷》宋•朱淑真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销。
上面这首诗,找出隐藏的数字了吗?数字隐藏诗,即用猜谜语的形式将数字展示出来。
朱淑真这首作品每句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恰好是“一二三……十”这十个数字。
《题秋江独钓图》唐•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字诗,顾名思义就是在诗中出现许多一字,所以同类项就是一字。
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
这样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使读者代入感极强。
《半半歌》清•李密庵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同上,这首《半半歌》的同类项是半字。
全诗句句不离半字,但并不觉啰嗦、累赘,反而具有一种音韵美。
关于数学的古诗和数学的信息
![关于数学的古诗和数学的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d7af39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1.png)
1.关于数学的古诗有:
《山村咏怀》(北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雪梅》(明,林和靖):"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闺怨》(清,黄焕中):"百尺楼台万丈溪,云书八九寄辽西。
忽闻二月双飞雁,最恨三更一唱鸡。
五六归期空望断,七千离恨竟未齐。
"
2.数学的信息有: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
数学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数学已成为许多学科的基础学科,其应用非常广泛。
古诗词中的数学之美
![古诗词中的数学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17d54d6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5.png)
古诗词中的数学之美
古诗词中融入数学是一种文学与数学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能产生出独特的审美体验。
比如,《山村咏怀》中“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通过数字的运用,巧妙地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反映远近,既有文学底蕴又有数学巧思。
《山村咏怀》是宋朝诗人邵雍的一首佳作。
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
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再如,《赠汪伦》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
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既包含了数学中的行程问题,也体现了李白对汪伦深深的情意。
此外,《题龙阳县青草湖》中“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这里描绘的是几何图形中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而轴对称图形是数学中完美的对称美图形。
总之,古诗词中的数学之美,既展现了文学的魅力,又彰显了数学的智慧。
数学古诗词大全
![数学古诗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2bee26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f.png)
数学古诗词大全
以下是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古诗词
《山村咏怀》——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算学宝鉴》——程大位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
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
《百鸟归巢图》——伦文叙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谷!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
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酒泉子·长忆观潮》——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
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古诗词中的数学知识
![古诗词中的数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7780e9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5.png)
古诗词中的数学知识
哎呀,你知道吗?古诗词可不只是抒情表意那么简单,里面还藏着好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呢!
就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吧。
咱们想想,这“千里目”要看到那么远的距离,是不是得不断登高啊?这就像我们解决数学难题,多深入思考一层,可能就能找到答案啦!
还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一行白鹭,这不就是简单的数字嘛。
这就好比数学里的基本数量,清晰明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千尺啊!这夸张的数字描写,不正像数学中的巨大数值,给人带来震撼的感觉吗?
再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满园春色那么多,却只用“一枝”红杏来代表,这多像数学里以局部反映整体的思维呀!
你说,古诗词里的这些数学知识是不是特别有意思?这不就像是把严谨的数学藏在了优美的文字背后,等着我们去发现嘛!
我的观点就是:古诗词和数学看似毫无关联,实则紧密相连。
它们相互交融,让我们在感受文学之美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数学的奇妙。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5707dc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3.png)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古人对于数学的认识和研究可追溯至古代,他们通过诗词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与创造。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首关于数学的古诗词作品。
1. 《数理科学》五行相克耕古种,阴阳隋泛结朋友。
无距无量质浮灭,有智有慧算课题。
这首诗以五行相克相生的规律为引子,表达了古人对于数学的理解。
他们认为数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是无形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谋算。
2. 《曲线方程》山水绵延,曲线连通。
曲江流远,坐标定方。
分点取值,折线成杨。
欲求结论,需算众元。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的延绵与曲线的连接,来表达对于曲线方程的研究。
古人将曲线与山水相联系,把数学的曲线方程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给人一种美妙的联想与感悟。
3. 《立体探秘》坐看立方,边角相连。
三面封闭,面颜皆等。
体积逆映,秘密在其中。
浑然一体,谜底徐徐揭。
这首诗以立方体为背景,表达了对于立体几何的探秘。
古人将立方体的特点与数学规律相结合,通过描述立方体的形状、面颜、体积等,揭示出立体探秘的神秘与魅力。
4. 《概率之谜》世事莫测,变幻无常。
从心计算,概率增长。
求真探幽,追寻规律长。
透过迷雾,揭开谜底亮。
这首诗以概率计算为题材,表达了对于概率的探索和研究。
古人认为世事无常,只有通过心中的计算和对规律的追寻,才能透过迷雾,揭开概率之谜。
5. 《无尽数列》数列无尽,延伸无限。
级差递增,展开新思维。
探索初级,追求高深。
数之无疆,数学精神永存。
这首诗以数列为主题,表达了对于数学的探索和追求。
古人认为数列是一个无限延伸、无尽探索的过程,他们通过不断追求新的思维和高深的数学理论,展示了数学的无边无际和精神的永恒。
这些诗词充分展示了古人对于数学的理解和研究,他们通过诗词的形式,将数学与自然景观、智慧与思考相结合,使人们对于数学产生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探索。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哲学。
正是因为古人的智慧和创造,我们才能在今天的数学领域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数学的诗句古诗
![数学的诗句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eab94d5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b.png)
数学的诗句古诗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数学的诗句古诗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有关数学的古诗词《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黄蓉向瑛姑求助,瑛姑出题考校,几道数学题,黄蓉就说了两首数学诗。
(.)今有物不知其数,33数之剩2,55数之剩3,77数之剩2,问物几何?译文:有1堆东西,不知道详细是多少个,只知道总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除以七余二,求这堆东西的数量。
黄蓉回答:以33数之,余数乘以710;55数之,余数乘以2101;77数之,余数乘105。
3者相加,如不大于1百零5,即为答数,否则须减去1百零5或其倍数。
”瑛姑在心中盘算了1遍,果真丝毫不错,低声记诵道:“33数之,余数乘以710;55数之……”黄蓉道:“也不用这般硬记,我念1首诗给你听,那就简单记了:3人同行710稀,5树梅花廿1枝,7子团聚正半月,余百零5便得知。
9宫格将1至9这9个数字排成3列,不论纵横斜角,每3字相加都是105。
黄蓉回答:9宫之义,法以灵龟,24为肩,86为足,左3右7,戴9履1,5居中心。
这个很浅显,应当只需要解释“戴9履1”:九在最上、一在最下。
2.数学的诗数学的诗有:一、《山村咏怀》:邵雍(北宋)1去23里,烟村45家。
亭台67座,8910枝花。
译文:1眼看去有23里远,薄雾覆盖着45户人家。
村庄旁有67座凉亭,还有很多鲜花正在绽放。
:诗人用“学校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11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1般。
二、《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祯(唐)1蓑1笠1扁舟,1丈丝纶1寸钩。
1曲高歌1樽酒,1人独钓1江秋。
译文:戴着1顶斗笠披着1件蓑衣坐在1只小船上,1丈长的渔线1寸长的鱼钩。
高声唱1首渔歌喝1樽酒,1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三、《咏雪》:郑板桥(清)1片2片34片,5片6片78片。
千片万片很多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译文:1片1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而落,整个天地都白茫茫的1片。
古诗词里的数学知识
![古诗词里的数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d764c5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6.png)
古诗词里的数学知识
嘿,你知道吗?古诗词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呢!就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个黄鹂”“一行白鹭”不就是简单的数字嘛!
比如说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哇塞,那“三千尺”得多高呀,虽然是夸张的写法,但这数字让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气势。
这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很多很多的东西,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描述,就会特别形象。
再看看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千里目”,虽然不是确切的数字,但它表达的是一种很远很远的距离概念呀。
就好像我们说“我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走向远方”,这个“远方”虽然不具体,但我们都能懂那种追求的感觉。
还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多有意思呀,简单的数字把乡村的景色都给描绘出来了。
就好像我们画一幅画,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来表现不同的东西,而这里是用数字来表现乡村的各种元素。
古诗词里的这些数学知识,不就像是一个个隐藏的小惊喜吗?它们让诗词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们在欣赏诗词的同时,还能学到数学知识呢。
难道不是吗?
我觉得古诗词和数学知识的结合真的太奇妙了!它们相互辉映,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华。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应该多去发现这些有趣的关联,这样学习起来会更有意思呀!。
跟数学有关的古诗
![跟数学有关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d02905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e.png)
数学之美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以抽象的方式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奥秘。
与数学相关的古诗,既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又凝结了他们对数学的独特领悟。
下面是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古诗,让我们来欣赏它们的美妙。
1. 《圆》圆如天地曲无边,周而复始不为难。
推求直径、周长关,一片无限在其中。
这首诗描述了圆的无限性和它与直径、周长的关系。
圆如天地一样广阔无边,周而复始,追求圆的性质不会感到困难。
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诠释了数学中圆的特性,展示了圆的美丽和奇妙。
2.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优美多,由一分割后永妙。
天地宇宙皆遵往,人间艺术也中含。
这首诗歌凭借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黄金分割的美妙。
黄金分割是一种比例关系,将一段线分割为两部分,使整体与较长部分之比等于较长部分与较短部分之比。
这一比例在自然界、艺术和建筑中被广泛运用,诗人将其与宇宙、人间艺术相联系,抒发了对黄金分割的赞美之情。
3. 《勾股定理》牛郎织女天河间,勾股定理传神还。
直角边上直角辅,恒成直角相乘真。
这首诗歌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背景,将勾股定理表达得生动形象。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最著名的定理之一,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边与斜边的关系。
诗人通过将勾股定理与传说故事相结合,使复杂的数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展示了数学的魅力。
这些古诗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数学的细腻感悟和深刻理解。
它们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将复杂的数学概念表达得深入浅出,让人感受到数学之美的同时,也增添了文学的艺术魅力。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数学都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它在人类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探索世界的奥秘。
数学古诗词
![数学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020d693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9.png)
数学古诗词
嘿,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数学和古诗词这两个看似八竿子打
不着的东西,其实也能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就比如说古诗词中的数字,那可不是随便写写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两个”和“一行”,简单的数字就让画面一下
子生动起来,仿佛能看到两只活泼的黄鹂鸟在枝头欢唱,一队整齐的
白鹭直冲云霄。
这不就跟数学里的数量概念很像吗?
再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三千尺”和“九天”,
夸张的数字把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多像数学中的
大数概念呀,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那磅礴的气势!
还有呢,古诗词中的对仗,不也有点儿像数学中的等式吗?“春种
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种”对“秋收”,“一粒”对“万颗”,多么工整,多么平衡!这不就和数学里追求的等式两边相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数学是严谨的逻辑,古诗词是优美的情感表达,可它们就像两个默
契的伙伴,相互呼应,相互成就。
我觉得啊,数学和古诗词的结合,让我们既能感受到理性的力量,
又能领略到感性的魅力,真是太奇妙啦!。
含有数学的古诗词
![含有数学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522939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6.png)
含有数学的古诗词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含有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含有数学的古诗词有哪些一、《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李白(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早晨,我告辞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二、《绝句》: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动听地唱歌,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积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靠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三、《江雪》:柳宗元(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全部的山,飞鸟全都断绝;全部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四、《无题》:徐再思(元)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
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四周有十几枝花。
五、《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迷漫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早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伴侣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旧冰心玉壶,坚守信念!二.有关数学的古诗词《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黄蓉向瑛姑求助,瑛姑出题考校,几道数学题,黄蓉就说了两首数学诗。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译文:有一堆东西,不知道详细是多少个,只知道总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这堆东西的数量。
黄蓉回答:以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余数乘以二十一;七七数之,余数乘十五。
三者相加,如不大于一百零五,即为答数,否则须减去一百零五或其倍数。
”瑛姑在心中盘算了一遍,果真丝毫不错,低声记诵道:“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黄蓉道:“也不用这般硬记,我念一首诗给你听,那就简单记了: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聚正半月,余百零五便得知。
有关数学课巩固练习的古诗词
![有关数学课巩固练习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f324550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c.png)
有关数学课巩固练习的古诗词1、《山村咏怀》(北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雪梅》(明)林和靖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梅中都不见。
3、《闺怨》(清)黄焕中百尺楼台万丈溪,云书八九寄辽西。
忽闻二月双飞雁,最恨三更一唱鸡。
五六归期空望断,七千离恨竟未齐。
半生四顾孤鸿影,十载悲随杜鹃啼。
4、《乐大夫挽词》(唐)骆宾王可叹浮生促,吁嗟此路难。
丘陵一起恨,言笑几时欢。
萧索郊埏晚,荒凉井径寒。
谁当门下客,独见有任安。
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
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5、《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7、《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8、《饮中八仙歌》(唐)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9、《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0、《结客少年场行》(唐)李白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11、《月下独酌四首》(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2、《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13、《筹边楼》(唐)薛涛平林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14、《梅花绝句·其一》(宋)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数字之美——古诗中的数学
![数字之美——古诗中的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73e6d99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7.png)
'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才能的数学家决不会成为一个完全的数学家。
”——德国数学家 魏尔斯特拉斯各位数学老师在教孩子学数学的时候,会不会顺带的教孩子一下古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古诗中隐藏的数学知识。
看完本文后,不妨与孩子一起温习温习这些古诗,相信你们再读时,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1、诗歌中的数如果孩子正处于识数阶段,没有哪一篇比北宋哲学家邵雍的《山村咏怀》更合适了。
全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
《山村咏怀》(北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下面这一首诗则是把数从有穷扩展到了无穷。
《雪梅》(明)林和靖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梅中都不见。
《闺怨》这首诗则更复杂一点,将数扩充了量级。
《闺怨》(清)黄焕中百尺楼台万丈溪,云书八九寄辽西。
忽闻二月双飞雁,最恨三更一唱鸡。
五六归期空望断,七千离恨竟未齐。
半生四顾孤鸿影,十载悲随杜鹃啼。
数字在诗词中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诗词的审美意趣。
2、诗歌中的空间与图形杜甫的《绝句》,把数学中的点、线、面、体,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第一句「两个黄鹂」,描写的是两个点;第二句「一行白鹭」,描写的是一条线;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描写的是一个面;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一个空间体。
《绝句》(唐)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前半句勾勒出「孤烟」这一直线和「大漠」这一平面的垂直空间关系,后半句则刻画了圆和地平线从相离、相切到相交的关系。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3、诗歌中的量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
每日必饮,每饮必醉,他写下许多关于酒的诗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147bbb4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8.png)
关于数学的古诗词
《雪梅》(明)林和靖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闺怨》(清)黄焕中
百尺楼台万丈溪,云书八九寄辽西。
忽闻二月双飞雁,最恨三更一唱鸡。
五六归期空望断,七千离恨竟未齐。
半生四顾孤鸿影,十载悲随杜鹃啼。
《乐大夫挽词》(唐)骆宾王
可叹浮生促,吁嗟此路难。
丘陵一起恨,言笑几时欢。
萧索郊埏晚,荒凉井径寒。
谁当门下客,独见有任安。
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
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与古诗词
古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艺术珍品中的瑰宝。
那精炼隽永的语言、委婉游离的措辞、深刻而又含蓄的内容、极其强烈的感情色彩、巧妙传神的修辞手法,以及鲜明的节奏和韵律等,都是古诗词的显著特征。
在古诗词中,不少传世作品都与数学密切相关。
古诗词与数学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古诗词中间嵌镶数字。
古诗词中的数字犹如点睛之笔,构成诗文的主线或脊梁,就好像围棋的九段高手,投下一子,满盘皆活矣。
如“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大画家、大书法家郑板桥所作的一首咏雪诗也很富有代表性,为一代又一代世人所传诵: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看不见。
诗人由近及远,由少到多,把漫天飞舞的大雪维妙维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由远及近,由有到无,让傲雪的红梅迎风扑面,真是美妙绝伦!
又如“三十功名尘与上,八千里路云和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第二,直接用古诗词编制数学题。
例如,在《增删算法统宗》中,就有下面这样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就是一道完整的数学题。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对于这道并不复杂的数学题,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吃饭的碗的个数应该与总
人数的三分之一相等,盛菜的碗的个数应该与总人数的四分之一相等,因此,总
人数为:364÷(31+4
1
)=624(人)。
一、读一读,下面镶嵌有数的古诗词。
咏 雪 郑板桥(清)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皆不见。
山村咏怀 邵康节(宋)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题秋江独钓图 王士祯(清)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绝句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想一想,下面的数学问题该怎样解决。
1.周瑜寿多少。
而立之年督东吴,英年早逝两位数;十比个位正小三,个是十位正两倍;那位同学算得快,多少年寿属周瑜?
2.武大郎买饼。
大郎买饼串满街,甜咸炊饼销得快;甜三咸二两厘一,咸四甜二两厘二;各买一只甜咸饼;大郎饼价该怎卖?
3.哪吒斗夜叉。
八臂一头号夜叉,三头六臂是哪吒;两处争强来斗胜,二相胜负正交加;三十六头齐斯神,一百八手乱相抓;旁边看者问一问,几个哪吒几夜叉?
4.鱼肉价钱。
老头提篮去赶集,一共花去七十七;满满装了一菜篮,十斤大肉三斤鱼;买好未曾问单价,只因回家心太急;旁边行人告诉他,九斤肉钱五斤鱼;有劳各位高材生,帮帮算算此难题?
5.隔溪牧羊。
甲乙隔溪牧羊,二人相互商量;甲得乙羊九只,多乙一倍正当;
乙说得甲九只,两人羊数一样;问甲乙各几羊,让你算个半晌。
6.二果问价。
九百九十九文钱,甜果苦果买一千;甜果九个十一文,苦果七个四文钱;试问甜苦果几个,又问各该几个钱?
7.鸡鸭多少。
鸡鸭共一栏,鸡为鸭之半;八鸭展翅飞,六鸡在下蛋;
在点鸡鸭数,鸭为鸡倍三,请你算一算,鸡鸭各多少?
花甲重逢,又加三七岁月.(141岁)(花甲是60岁,重逢就是两个加一起等于120岁,又加三七即21岁就是141岁)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141岁)(古稀是70岁,双庆就是两个70岁就是140岁,更多一度春秋即140岁又多一年就是141岁
李白沽酒
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
遇务添一倍,逢店饮斛九.
店务经四处,没了壶中酒.
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 ---朱世杰<四元玉鉴>
设壶中原有酒x斛.
遇务加一倍2x
逢店饮斛九2x-1.9
店务经四处2(2(2x-1.9)-1.90-1.9 没了壶中酒2(2(2(2x-1.9)-1.9)-1.9)-1.9=0
解得x=1又32分之25
答:原来壶中有酒1又32分之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