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著选读
书单丨政治学入门的十本读物
![书单丨政治学入门的十本读物](https://img.taocdn.com/s3/m/b9747d0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7.png)
书单丨政治学入门的十本读物宫斗剧情中的政治是勾心斗角官场小说里的政治是厚黑权谋这些情节或许是添油加醋的权术却绝非真正的政治学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似乎是解释所有的政治事件的万能理由却绝不是政治学的全部人人都在关心时政的今天不懂点政治学怎么好意思出门?不如,从推开政治学的大门做起小编精心整理了十本入门读物等你来开启☟1. 《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作者:[美]肯尼斯·米诺格(Kenneth Minogue)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政治学导论,作者打算在极短小的篇幅里,既从学术也从历史的角度来描述政治。
作者试图将政治活动的理论和时间结合起来讨论,同时也要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
政治是什么?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怎么样?我们如何对待政治?本书系统地阐释了这些政治学中的基本问题,从而给读者一个简短的引导,是一本经典的政治学入门著作。
2.《政治学的邀请》作者:[西]费尔南多·萨瓦特尔(Fernando Savater)内容简介:该书是萨瓦特尔邀请三部曲之政治篇,本书可以概括为一种公民意识的自觉召唤:勇于认识政治、介入政治,努力把握自己的权利。
他告诉人们,人类永远在犯错误,甚至在一些最根本的事情上都会出错,但是人类也一直在创新事物,永不停歇……人类除了满足''活得更长''这一本能之外,同时也在回应另一种欲求:活得更多、活得更好。
本书从人类历史的演变及自身经历出发,生动地讲述了政治学中最要紧的事情——自由;提供了一种针对政治和民主问题的哲学反思,认为公民教育的基础是进行哲学反思,而不是压缩成一套''政治正确''的礼貌教养。
3.《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作者:[美]迈克尔·罗斯金(Michael G.Roskin)内容简介:通过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对世界的部分典型国家进行观察和描述,从中选取了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尼日利亚、伊朗这9个国家作为分析的模型,从历史、制度、政治文化、现状、争论等5个方面讲述公民需要了解的“国家常识”。
中国政治学原著选读
![中国政治学原著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cc64f0a2f121dd36a32d8258.png)
中国政治学原著选读The Selected Classics of Politics in China杨建党一、课程简介中国政治学原著选读是政治学原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熟悉先秦经典《论语》、《尚书》、《大学》、《孟子》、《商君书》、《韩非子》等,秦代以后经典《春秋繁露》《封建论》、《贞观政要》、《朱子语类》、《明夷待访录》等,近现代经典《康有为政论集》、《大同书》、《变法通义》、《建国方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新民主主义论》等中国政治学经典著作的基本内容,重点研读若干代表性篇章,据此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德治政治、专制主义等,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思想,进而掌握阅读中国政治学原典的方法,培养与提高其对经典的兴趣。
The Selected Classics of Politics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tudy of political science. Through this course,students can study some classical works of three stages, including the Pre-Qin Period, after the Qin Dynasty,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times. Students needs to read the book include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hun Qiu Fan Lu, Kang Youwei's political commentary. This course focuses on a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 chapters to understand China's long history of virtue , despotism, etc. The purpose is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ideas of Chinese Marxism, but also to master the way to read the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二、课程内容第一章:儒家与儒家经典一、原儒、汉儒与宋儒二、儒家经典及其注疏三、现代化视域下的儒家文化阅读书目:《史记》:《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等篇《宋史》:《朱熹传》篇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6页第二章:《论语》一、《论语》内容二、《论语》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论语》:《学而》、《为政》、《里仁》、《泰伯》、《颜渊》、《宪问》、《尧曰》等篇第三章:《尚书》一、《尚书》内容二、《尚书》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尚书》:《吕刑》、《洪范》、《汤誓》等篇第四章:《孟子》一、《孟子》内容二《、孟子》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篇《孟子》:《王制》、《礼制》、《性恶》、《公孙丑》、《梁惠王》等篇第五章:法家与法家经典一、先秦法家与后世法家传统二、法家经典及其流布三、现代化视域下的法家文化阅读书目:《史记》:《秦始皇本纪》、《老子韩非列传》等篇武树臣等:《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中国广播电视出版1998年版,第1-199页第六章:《韩非子》一、韩非与《韩非子》内容二、《韩非子》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韩非子》:《大体》、《定法》、《扬权》、《守道》、《有度》、《五蠹》、《六反》、《八经》等篇第七章:汉初政治学典籍一、黄老思想的知识传统二、陆贾、贾谊、晁错等著作内容三、汉初的政治学典籍意义阅读书目:《史记》:《曹相国世家》、《陈相国世家》等篇《淮南子》:《无为》、《主术》、《修务训》等篇《新语》:《辅政》、《道基》、《慎微》等篇《新书》:《过秦论》、《大政》、《阶级》等篇第八章:董仲舒的著述一、董仲舒及其著述二、《春秋繁露》内容三、《春秋繁露》意义阅读书目:《史记》:《儒林列传》篇《汉书》:《董仲舒传》篇《春秋繁露》:《重政》、《天道》、《三代改制》、《为人者天》、《仁义法》等篇第九章:《贞观政要》一、《贞观政要》内容二、《贞观政要》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旧唐书》:《太宗本纪》、《魏征传》等篇《新唐书》:《太宗本纪》、《魏征传》等篇《贞观政要》:《政体》、《君道》、《择官》、《直谏》、《君臣鉴戒》等篇第十章:《封建论》一、“封建”及其“封建”知识传统二、《封建论》内容三、《封建论》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76页《旧唐书》:《柳宗元传》篇《柳河东集》:《封建论》篇第十一章:《朱子语类》一、朱熹及其著述二、《朱子语类》内容三、《朱子语类》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宋史》:《朱熹传》篇《朱子语类》:卷一、十三、二十二、二十三、二十七等篇第十二章:《大学》与《中庸》一、朱熹与《大学》、《中庸》二、《大学》、《中庸》的内容三、《大学》、《中庸》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大学》:第一、九、十、十一章等篇《中庸》:第一、六、九、二十章等篇第十三章:《明夷待访录》一、《明夷待访录》内容二、《明夷待访录》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清史稿》:《黄宗羲传》篇《明夷待访录》:《置相》、《原君》、《原臣》、《取士》、《原法》等篇第十四章:《日知录》一、《日知录》内容二、《日知录》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日知录》:《君》、《法制》、《胥吏》、《守令》、《名教》、《郡县论》等篇第十五章:《大同书》一、《大同书》内容二、《大同书》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大同书》:甲部、丙部、辛部、壬部、庚部等篇《日本变政考》,序、卷一、卷十一等篇第十六章:《变法通议》一、《变法通议》内容二、《变法通议》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梁启超:《变法通议》,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8页第十七章:《建国方略》一、《建国方略》内容二、《建国方略》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中),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16-744页《建国方略》,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8页第十八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著述一、《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内容及其意义二、《新民主主义论》内容及其意义三《、论联合政府》内容及其意义阅读书目:《毛泽东选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篇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以研读原著为主,教师适当讲述经典环境背景与基本思想,将现实现象和问题导入课程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其求知欲从而使其主动学习和掌握并运用课程知识。
政治学 权威书籍
![政治学 权威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b8211e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f.png)
政治学权威书籍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涉及国家、政府、权力和公共事务等方面。
对于想要了解政治学的人来说,有一些权威书籍是必读的。
以下是几本经典的政治学著作,对政治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1.《政治学导论》(作者:查尔斯·E·梅里):这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政治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导论性著作。
作者通过对政治学的分类和分析,让读者对政治学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政治学:一本非常简要的导论》(作者:约瑟夫·S·尼奇斯):尽管标题是“非常简要的导论”,但这本书涵盖了政治学的核心问题和思想。
作者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了现代政治体系、观念、国际关系和政治行为等重要内容。
3.《政治学的社会逻辑》(作者:鲍勃·杜尔弗、马修·奥斯特菲尔德):这本书探讨了政治学的社会科学性质,揭示了政治行为背后的社会逻辑。
作者通过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强调了社会因素对政治的重要影响。
4.《权力的与价值》(作者:哈维·曼斯菲尔德):这本书聚焦于权力的本质和作用,探讨了权力如何塑造社会和个人行为。
作者分析了社会政治系统中的权力关系,并讨论了公共政策、民主制度和社会变革等议题。
5.《政治学的自由选择》(作者:麦克斯·韦伯):这本书是韦伯政治学思想的经典之作。
作者通过对自由意志、政治领导和社会组织等概念的探讨,提出了他对政治学的独特见解,对后世政治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书籍都是政治学领域的重要著作,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政治学的人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读物。
它们提供了关于政治学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核心思想的全面解析,对于学术研究和社会分析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政治学原理书单
![政治学原理书单](https://img.taocdn.com/s3/m/d1920a310912a21615792900.png)
政治学原理书单:1、《政治学十五讲》第二版燕继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01这本书很不错,去年我联系的师姐复习的时候看的是第一版,我复习的时候新出了第二版,我看的就是第二版,你看第二版就可以,看哪一版我觉得无所谓。
这本书通俗易懂,不枯燥,有些章节写的特别好,而且也是咱们院院长张凤阳老师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推荐的书。
多看看,完全可以和指定的那三本书一起看,但不用背,你如果觉得很经典的地方也可以背,自己把握就好。
2、《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徐大同老师是国内政治学界泰斗级的人物,还有,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是南大政治学理论专业复试的时候指定的参考书,这个专业就在咱们学院,所以挺重要,可以选择性的看看。
3、《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燕继荣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俞可平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上面两本书(3、4)都是名著导读类的,我个人推荐第3本,因为燕继荣的这本相对比较通俗易懂,而俞可平的那一本我感觉读起来有些困难,不过俞可平那本是那位2012年考上的师哥推荐的(他的考研经验谈上面已经写了)。
你自己挑着看一本就行,这书就是随便看看,没事多翻翻就行了。
5、《现代性的谱系》张凤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这本书是张凤阳老师为数不多的著作,这本书很多地方没必要看,因为涉及哲学部分比较多,只需要看看其中的两三章。
6、《自由主义》李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这本大概是我去年十一月看到的一本书,因为当时在图书馆复习,无意中就看到了。
很薄的一本书,但是特别经典,政治学专业必读书之一。
李强老师也是目前国内政治学方面首屈一指的学者。
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虽然书名叫做《自由主义》,其实涉及的内容很丰富。
7、《民主与陀螺》俞可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俞可平老师。
这本书我没有看完,挑了几章看了看,有些章节写得挺不错,适合咱们看。
以上大致上就是我考研复习期间政治学原理那一门看的书了,七本书的排列顺序大体是按我个人认为的重要次序递减排列的。
政治学必读书目
![政治学必读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4377123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8.png)
政治学必读书目政治学推荐阅读书目1、《理想国》/柏拉图商务印书馆2、《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商务印书馆3、利维坦》霍布斯商务印书馆4、《政府论》(下)洛克商务印书馆5、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商务印书馆6、《社会契约论》卢梭商务印书馆7、《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等商务印书馆8、《法国革命论》柏克商务印书馆9、《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商务印书馆10、《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商务印书馆11、《论自由》密尔商务印书馆12、《代议制政府》[英]J.S密尔著商务印书馆13、《法哲学原理》黑格尔商务印书馆14、《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韦伯商务印书馆15、《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三联书店16、《正义论》罗尔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7、《欧洲政治思想史》[意大利] 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8、《自由主义》李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陕西人民出版社20、《当代欧洲政治思想》[意大利] 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1、《政治哲学史》(上、下)[美] 约翰施特劳斯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2、《政治学说史》(上、下)[美] 萨拜因商务印书馆23、《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主流》李小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24、《比较现代化》[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5、《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美]道格拉斯•C•诺思上海人民出版社26、《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美]塞缪尔,亨廷顿三联出版社27、《国家兴衰探源》[美]曼库尔.;奥尔森商务印书馆28、《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美]戴维•伊斯顿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29、《政治体系》戴维•伊斯顿商务印书馆199330、《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美]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商务印书馆31、《现代政治分析》[美]罗伯特.达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32、《公民文化——五国政治态度与民主》[美]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33、《当代政治理论》[德]克劳斯•冯•柏伊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34、《政治社会学》[美]安东尼•奥罗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35、《政治学手册》(上、下)[美]格林斯坦和波尔斯比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36、《政治人》[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7、《集体行动的逻辑》[美]曼瑟尔•奥尔森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8、《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上海三联书店39、《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美]詹姆.布坎南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40、《同意的计算》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1、《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舆论》戴维•B•杜鲁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2、《自由秩序原理》(上、下)[英]费里德利希.;冯;;哈耶克三联书店1997年版43、《政治学研究方法举隅》[美]贝蒂.H.齐斯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44、《政治学的视野与方法》阿兰.艾萨克浙江人民出版社45、《民主与市场》[美]亚当.普沃斯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6、《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美]哈罗得.拉斯韦尔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47、《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天津人民出版社48、《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49、《比较政治学理论》[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50、《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美)巴林顿.;摩尔华夏出版社51、《东方专制主义》(美)卡尔•魏特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2、《帝国的政治体系》艾森斯塔得贵州人民出版社53、《难以抉择》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著华夏出版社198954、《民主的危机》米歇尔.克罗齐、塞缪尔.亨廷顿、绵贯让治著求实出版社198955、《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56、《科学革命的结构》托马斯S库恩福建人民出版社57、《财产与自由》(美)詹姆斯.布坎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8、《政治科学》[美]罗斯金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59、《比较政治学》[美]迈耶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60、《民族与国家》宁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61、《民族国家与国际秩序—西方政治现代化的路》郭少棠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2、《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美]阿尔蒙德、鲍威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63、《公民文化》[美]阿尔蒙德、维巴著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64、《论民主》[美]罗伯特•A•达尔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65、《民主的模式》[英]戴维•赫尔德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66、《一致与冲突》[美]李普塞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67、《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美]塞缪尔•亨廷顿著上海三联书店199868、《政治体制》[日]山口定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69、《政党》[日]冈泽宪芙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70、《民主的嘲讽》[美]戴伊、齐格勒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71、《两种人:官僚与政客》[美]阿伯巴奇、普特南、罗克曼著求实出版社1990年版72、《西方世界的兴起》(美)D.;诺思华夏出版社73、《民主新论》(美)乔.萨托利东方出版社74、《复和共和制的政治理论》(美)奥斯特罗姆上海三联出版社75、《通往奴役之路》(英)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6、《欧洲民主史》(意)马斯泰罗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77、《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二卷)(英)卡尔.;波普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8、《公共选择理论》(美)丹尼斯.;缪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9、《民主理论的前言》(美)达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80、《自由与繁荣的国度》(美)米瑟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1、《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美)福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2、《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朱学勤上海三联出版社83、《致命的自负》(英)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4、《古典自由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英)巴利上海人民出版社85、《政治与行政》[美]F.J.古德诺著华夏出版社86、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奥斯特罗姆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87、《变动中的民主》(日)猪口孝等吉林人民出版社88、《多头政体》以及Polyarchy英文版(美)达尔商务印书馆89、《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导言和第七章)第二卷(序言)[美]沃勒斯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90、《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美]斯梅尔塞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91、《社会研究方法》(上,下)[美]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92、《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刘泽华三联书店1987年版94、《当代中国政府过程》朱光磊著天津人民出版社95、《比较政治分析》王沪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96、《政府与市场》曹沛霖著浙江人民出版社97、《政党与政府》郭定平著浙江人民出版社98、《国内政府间关系》林尚立著浙江人民出版社99、《政府权能理论》施雪华著浙江人民出版100、《当代中国政府体系》陈红太著华文出版社101、《政府创新》刘靖华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2、《危机管理》薛澜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03、《政治改革与政府创新》谢庆奎著中信出版社104、《政府学概论》谢庆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5、《改革政府》[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06、《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美]斯蒂格里茨等著中国物资出版社107、《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美]B.;盖伊.;彼得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08、《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管理卷) 刘靖华,姜宪利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9、《现代化新论》罗荣渠北京大学出版社110、《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董辅仍经济科学出版社111、《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12、《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13、《中国的过渡经济学》盛洪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14、《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15、《中国政治发展与多党合作制度》萧超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16、《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中,下册)刘泽华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17、《中国思想通史》(多卷本)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人民出版社118、《中国政治思想史》萧公权著台湾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19、《中国哲学史新编》(多卷本)冯友兰著人民出版社120、《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著中国书店121、《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著商务印书馆新版122、《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流派》陈哲夫等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123、《中国现代政治思想评要》高军等主编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124、《二十世纪思想史》陈哲夫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25、《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三册)李泽厚著东方出版社126、《儒教与道教》(德)马克斯.韦伯江苏人民出版社127、《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28、《现代精神与儒学传统》杜维明三联书店129、《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江苏人民出版社130、《文献通考》(元)马端临中华书局131、《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著三联书店132、《中国制度史》吕思勉中华书局版133、《中国制度通史》(第一卷)白钢主编人民出版社134、《士大夫政治演出史稿》阎步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35、《中国古代政府机构设置沿革》袁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36、《比较宪法》王士杰,钱端升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非商务版)137、《现代化新论》罗荣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38、《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美)奇尔科特社科文献出版社139、《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吴大英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
《政治学原著选读》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原著选读》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https://img.taocdn.com/s3/m/07a242a051e79b8969022608.png)
⑷政体就是对城邦中各种官职——尤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官职的某 种制度或安排。因为人是政治动物,追求共同的生活,因此城邦 的目的在于实现美好的生活并维系公民的共同利益。一个城邦共 同体不能仅仅以生活为目的,而更应谋求优良的生活,城邦共同 体不是为了联合抵御一切不公正的行为也不是为了彼此间的贸易 往来以有利与城邦的经济。城邦必需关心德性问题,以保障优良、 完美的、自足的生活为目标。
⑺城邦权力归属问题:“执掌城邦权力的人或者是多数人,或者是 富有的人,或者是贤明的人,或者是所有人中最高贵的一个人, 或者是僭主或暴君。” 但是无论哪种人当权都会带来问题。虽
然多数人执政优于少数最优秀人执政存在疑问,但仍是可取的。 有人提出:人的统治肯定不如法的统治,因为人的灵魂会受到各 种激情的影响。但法律本身也会带上寡头制和平民制的色彩,从 而产生许多问题。“恰当的法律可以拥有最高的权力;某一官员 或某一些官员只是在法律无法详细涉及的事情上起裁决作用。” 但法律的好与坏,公正与不公正,必然要与各种政体的情况相对 应,正宗政体就会有公正的法律,变态政体必然有不公正的法律。
卷二:对以往理想政体理论的研究(对柏拉图的批判) ⑴苏格拉底认为,城邦完美一致的标志是达到最高程度
的一致性。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本性就是多样化, 城邦由不同种类的人组合而成。同时亚里士多德认为一 件事物为愈多的人所共有则人们对它的关心便愈少。任 何人主要考虑的是他自己,对公共利益几乎很少顾及, 即使顾及也仅仅是在其与他个人利益相关时。 ⑵财产共同享有将带来极大的麻烦和吵闹,如所有权纠 纷,分配和消费纠纷。此外,在财产方面乐善好施以及 克制对妇女的情欲的德性将消失。(德性的人要求节制) ⑶对柏拉图《法律篇》以及其他哲学家和政治家所倡导 的政体进行批判和质疑,并认为:不能让妇女放纵,否 则将给政体带来难堪的局面并培养贪婪的恶习;不能财 富过度不均以避免人口无法维持;行政官要品行优良, 富有钱财且不能一人兼数职。
政治学经典选读书目
![政治学经典选读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88c9efd05022aaea998f0f80.png)
政治学选读书目:古典政治学专题:柏拉图《理想国》《斐多篇》《法律篇》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近代政治学专题: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霍布斯《利维坦》康德什么是启蒙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洛克《政府论》卢梭《社会契约论》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亚当•斯密《国富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专题: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选读《共产党宣言》《论犹太人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列宁《国家与革命》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宪政专题: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维尔《宪政与分权》丛书麦基文《宪政古今》丛书戴雪《英宪精义》白哲特《英国宪制》威尔逊《国会政体》政党与民主专题: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让·布隆代尔《政党政府的性质》丛书萨托利《民主新论》赫尔德《民主的模式》达尔《民主理论前言》《民主及批评者》《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科恩《论民主》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政府与公共政策专题: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杜鲁门《政府过程》福山《国家构建》古德诺《政治与行政》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从书政治发展与变迁专题: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莫斯卡《统治阶级》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波齐《近代国家的发展》伯尔曼《法律与革命》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三波》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斯科波尔《国家与社会革命》李普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现当代政治哲学:阿伦特《人的条件》《极权主义的起源》《论革命》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罗尔斯《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泰勒承认的政治政治学方法与理论: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 》西瑟《自由民主与政治学》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第二版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第六版杰弗里·庞顿等《政治学导论》肯尼斯·米诺格《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艾伦·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格林斯坦等《政治学手册精选》罗伯特•古丁等《政治科学新手册》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
政治学经典著作导读
![政治学经典著作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a94eb83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f.png)
政治学经典著作导读政治学经典著作导读在政治学领域,涌现了许多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对于政治学的发展和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几本经典政治学著作,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政治学。
一、《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理》是美国政治学家伍德罗·威尔逊所著,该书首次出版于1885年。
这本书被誉为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系统概括了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威尔逊将政治学定义为“权力的行使”,强调了政治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他在书中还讨论了政府机构、选举制度以及公民参与等内容,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利益与权力》《利益与权力》是经济学家约翰·罗尔斯所著,于1951年出版。
该书主要关注利益集团与政治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
罗尔斯认为,利益集团是推动政治决策的重要因素,而政治权力则是在利益冲突中产生的。
他进一步提出了“最差理论”,指出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平等,社会应该优先关注最贫困的一部分人群。
《利益与权力》对于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引发了广泛的学术讨论。
三、《政治学报告》《政治学报告》是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所著,于1963年出版。
这本书系统地分析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领域。
摩根索强调政治学要关注权力和决策的实际运行,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分析。
他还提出了“政治系统”的概念,将国家视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
《政治学报告》对于深入理解政治学的本质和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四、《皮格马利翁课程》《皮格马利翁课程》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金所著,于1962年出版。
该书以对古希腊政治思想家皮格马利翁的研究为主线,展示了政治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拉斯金通过对古代政治理念的探索,引发了对现代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思考。
这本书对于理解政治学的传统、演变以及不同思潮对政治学的影响具有重要启示。
五、《民主的困境》《民主的困境》是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所著,于1982年出版。
政治学必读书目
![政治学必读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63943622dd36a32d7375812a.png)
政治学必读书目一、入门书1、国内一般教材(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大学用书),及罗斯金等的教材《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3、米若格:《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4、达尔:《现代政治分析》5、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6、刘军宁:《保守主义》7、俞可平:《社群主义》、《政治与政治学》8、张静:《法团主义》9、徐迅:《民族主义》10、李强:《自由主义》11、徐大同等《西方政治思想史》12、毛寿龙:《政治社会学》13、中国《宪法》14、美国《宪法》15、《联合国人权宣言》16、《政治学方法论举隅》17、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二、提高性著作以政治学经典著作(商务馆的丛书)及其他专题研究著作为主。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典著作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列宁选集》3、《毛泽东选集》4、《邓小平文选》(二)国外政治学名著1、柏拉图:《理想国》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3、马基雅弗利:《君主论》4、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5、阿特森纳、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6、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7、布坎南:《民主财政论》8、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9、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10、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上、下卷)11、蒂德:《政治思维:永恒的困惑》12、古尔德:《现代政治思想》13、古丁、克林格曼:《政治科学新手册》(上、下卷),三联书店14、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15、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16、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17、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8、康芒斯:《制度经济学》19、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20、链鲍德威等:《公共部门经济学》21、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22、卢梭:《社会契约论》23、罗尔斯:《正义论》24、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25、洛克:《政府论》26、马斯泰罗内:《当代欧洲政治思想》27、马斯泰罗内:《欧洲政治思想史》28、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2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30、密尔:《代议制政府》31、密尔:《论自由》32、缪勒:《公共选择理论》33、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34、齐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35、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36、萨托利:《民主新论》37、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38、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39、韦伯:《经济与社会》40、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41、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42、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43、赫尔德:《民主的模式》44、戴雪:《英宪精义》45、詹宁斯:《法与宪法》46、路易斯·亨金:《宪法与权利》47、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48、马丁·怀特:《权力政治》49、亚当·斯威夫特:《政治哲学导论》(三)中国政治研究著作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3、费孝通:《乡土中国》4、汤森等:《中国政治》5、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6、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7、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8、杨海蛟:《新中国政治学50年》9、朱光磊:《当代中国政治过程》10、肖唐镖等:《村治中的宗族》11、肖唐镖等:《多维视角中的村民直选》12、肖唐镖等:《中国乡村报告——政府行为与乡村建设研究》13、宋玉波:《民主宪政比较研究》14、宋玉波:《比较政治制度》15、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16、严继荣:《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的概念与理论》17、胡水军:《法律的政治分析》三、外文原著1、政治学经典选读,北大西学影印丛书,2003.2、Burnard E. Brown, Comparative politic:notes and readings(比较政治学读本),北大出版社,2003.3、Larry Alexander, constitutionalism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宪政的哲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更多的外文原著将提供复印件。
经典政治学著作的选读推荐
![经典政治学著作的选读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1342dc6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e.png)
经典政治学著作的选读推荐
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权力、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学科,一直是学术界的重要领域。
在众多的政治学经典著作中,以下是几本值得一读的佳作:
1.《理想国》-柏拉图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探讨理想政治制度的哲学著作。
通过对话体的形式,柏拉图阐述了正义的概念,并构建了一个以哲学家为王的理想国度。
这本书是政治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一部系统地研究政治学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探讨了城邦的本质、政体的类型、以及政治领袖的素质等问题。
他强调了政治学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以及政治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3.《社会契约论》-卢梭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一部阐述政治权利和民主制度的著作。
通过提出“社会契约”的概念,卢梭论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并探讨了政治制度与人类自由的关系。
这本书对后世的民主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
4.《论自由》-约翰·密尔
约翰·密尔的《论自由》是一部阐述个人自由权利的著作。
在这
本书中,密尔提出了“群己权界”的原则,强调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同时,他也探讨了社会对于个人自由的限制和责任,提出了“最小限制原则”。
这本书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对现代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学经典原著选读
![政治学经典原著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8e4c8ed484254b35eefd344d.png)
浅析洛克《政府论》中的政府理论摘要:《政府论》是洛克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尤其是在下篇中,洛克从自然权利理论、政府的起源与目的、政体、政府分权和政府解体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政府理论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他建设性的政治思想,对我国的政治民主建设至今仍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政府论,自然权利,私有财产,立法权洛克是公认的西方社会科学的创始人。
他在思想史上的慧心独到之处是他以健全的常识立场准确地汇集了他那个时代的主要知识,表述了启蒙思潮的开明观念,对近代世界发生了有益的影响。
洛克的智慧曾为各民族黑暗的政治角落带来光明,正如识者所评,洛克是现代意识的奠基者。
他的政府理论对我国的政治体制建设等各方面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一、洛克《政府论》的政治思想(一)自然权利理论在洛克看来,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的、平等的、人人都遵照理性并和睦相处的理想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自然法,即人类的理性教导全人类: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洛克认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基本权利,是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其中,财产权为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其他权利都是以财产权为基础。
在洛克看来,人们享有的一切权利都与财产权相关。
人们要求实现的基本目标是,互相保全他们的生命、自由和不动产,用一个总的名称来称呼他们,叫做财产。
为了论证财产权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权利,洛克首先追溯了私有财产起源与劳动的过程。
洛克认为每个人对他自己的人身享有一种所有权,除他以外任何人都没有这种权利。
他的身体所从事的劳动和他的双手所进行的工作,是正当地属于他的。
所以只要他使任何东西脱离自然所提供的和那个东西所处的状态,它就已经掺进他的劳动,在这上面参加他自己所有的某些东西,因而使它成为他的财产。
洛克指出,每一个人都有权享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因为任何人都无权抢夺他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人作为自己的主人,作为自己行动和自己劳动的所有者,他本身就是所有权的真正基础。
政治学原著选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内容概要
![政治学原著选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内容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b378ed4149649b6649d7478b.png)
政治学原著选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内容概要在第一卷中,作者首先讨论了法律的定义、法律与身体的关系、政治制度的类型及其各自的原则。
然后在最后五卷中,作者分析了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法律与地区或气候的关系,法律与贸易、货币、人口的关系,以及法律与不同国家和不同政治制度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关系。
孟德斯鸠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记载、大量的经典事例,并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为我们学习政治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孟德斯鸠是一本值得我们仔细阅读的经典著作。
同时,它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空间和发人深省的东西。
根据《论法的精神》的总体思路,本文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总结,并将其分为七个部分。
关键词:法律制度关系1法律与制度的关系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法律是从客观事物的本质中衍生出来的必然关系由此可以推断,所有的生物都有自己的法则。
我们的世界是由物质的运动组成的,它有一定的固定规律。
人们也受法律控制。
自然法源于我们生活的构成。
在所有的法律出现之前,就有了自然法。
和平、觅食、崇拜和对社会生活的期望是自然法则。
当人类在社会中时,国家和个人之间的战争开始发生,从而促使人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法律。
这是人为的法律,例如,国际公法、政治法和民法为所有公民解决国家间的冲突。
每一种社会形式都有自己的政治法则。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政府就无法生存,那么由一个国家建立的政权就处于更好的状态:它对政权的特殊控制可以与国家的控制相匹配。
然而,法律必须符合在同一行业已经建立或将要建立的制度的性质和原则。
这本书主要讨论的不是法律本身,而是法律精神,它存在于体系中的法律和各种事物之间。
2与三种政治制度相关的法律孟德斯鸠将政治制度分为三种类型:共和制、君主制和独裁制在共和体制下,所有或部分人民拥有最高权力。
前者被称为民主政治,而后者则成为贵族政治。
在民主政治中,人民不仅是君主,也是臣民。
人民的意愿反映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只有通过选举,他们才能成为君主。
因此,为确立投票权而制定的法律是民主政治下的基本法律。
政治学阅读书目
![政治学阅读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c10ed4d33186bceb19e8bbd4.png)
政治学阅读书目一、政治学入门●《政治学》【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华夏出版社,2002。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美】莱斯利·里普森著,华夏出版社,2002。
●《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美】阿尔蒙德等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比较政治分析》【美】罗伯特·达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政治中的人性》【英】格雷厄姆·沃拉斯著,商务印书馆。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美】戴维·伊斯顿著,华夏出版社。
●《政治哲学史》(上下)【美】列奥·施特劳斯等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政治学说史》(上、下)【美】乔治·霍兰·萨拜因著,商务印书馆,1986。
二、政治学经典名著●《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商务印书馆。
●《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
●《君主论》【意】马基雅弗里著,商务印书馆。
●《利维坦》【英】霍布斯著,商务印书馆。
1985。
●《政府论》(上、下)【英】洛克著,商务印书馆。
●《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商务印书馆。
●《论法的精神》(上下)【法】孟德斯鸠著,商务印书馆。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商务印书馆。
1986。
●《论代议制政府》【英】约翰·密尔著,商务印书馆。
1982。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法】卢梭著,商务印书馆。
1994。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美】熊彼得著,商务印书馆。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马克斯·韦伯著,三联书店。
1992。
●《经济与社会》(上下)【德】马克斯·韦伯著,商务印书馆,1997。
●《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迪维尔热著,华夏出版社,1987。
●《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美】林德布洛姆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正义论》【美】罗尔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著,商务印书馆。
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掌握思想精髓
![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掌握思想精髓](https://img.taocdn.com/s3/m/1f51c9a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9.png)
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掌握思想精髓在政治学领域,选读经典著作是掌握思想精髓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政治学经典著作的介绍,帮助你了解它们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1.《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著,被誉为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
这本书通过对话体的形式,探讨了理想国家的构建、政治权力的本质、正义的本质等问题。
柏拉图在书中提出了“哲人王”的概念,即由哲学家来领导国家,以实现公正和智慧的完美结合。
这本书对西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政治哲学领域的必读经典之一。
2.《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是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著,出版于1748年。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政治权力的本质、法律与政治的关系、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等问题。
孟德斯鸠在书中提出了“三权分立”的理论,即国家权力应该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个部分,相互制衡,以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权利。
这本书对现代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视为政治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
3.《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著,出版于1762年。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政治权力、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等问题。
卢梭认为,政治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而不是神权或君权。
同时,他认为社会契约是人民与政府之间的约定,政府的行为应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这本书对现代民主制度和宪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政治哲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
4.《国家与革命》《国家与革命》是俄国思想家列宁所著,出版于1918年。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国家与阶级、法律与政治、无产阶级革命等问题。
列宁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无产阶级需要通过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这本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民主新论》《民主新论》是美国政治学家萨托利所著,出版于1995年。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民主的本质、价值和实践等问题。
萨托利认为,民主是一种价值体系和实践方式,它能够促进社会自由、平等和公正的发展。
《政治学原著选读》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原著选读》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https://img.taocdn.com/s3/m/48d7f2ce8bd63186bcebbc1b.png)
卷五、卷六:论述革命的起因以及防止革命、巩固政体的 政治措施 寡头制和民主制都处于不稳定的均势之中,因此二者都 存在向各自极端发展而走向毁灭的危险。 寡头制政体可能因群众蒙受不公正待遇或统治集团内部 自相倾轧而向极端发展,丧失统治的基础而沦落为专横 的小派别的统治。 民主制则可能因党争或对财物、名誉、优越的追求或因 不比列的增长而成为暴民的统治。 亚里士多德建议统治者应该保有那种几乎是藐视一切自 有行动的权力,尽可能表现得不像是一位专制的君主在 统治,避免公开暴露专制统治者的不道德行为。统治者 要确立一系列法律,设法让平民保持富裕,或得到中产 阶级的忠诚。(即使一个国家实际上实行的不是中产阶 级的统治形式,也必须尽可能做到像中产阶级的统治。)
三、《政治学》的主要内容
全文有八卷,写作有两个层次: 一:探讨理想国家并涉及以往理想国家的理论(卷二、卷三、 卷七、卷八) 卷二:对早期理论作历史的研究,主要是对柏拉图的批判 卷三:研究国家的性质和公民的权利义务,借此阐述理想国家 的理论 卷七、卷八:理想国家的建设 二:研究现实国家,现实政府的形式,探讨民主制国家和寡头 制国家衰落的原因以及安定的最好办法。(卷四、卷五、卷六) 卷四:对现实中各种政体的建立以及其原则进行研究 卷五、卷六:论述革命的起因以及防止革命、巩固政体的政治 措施
卷二:对以往理想政体理论的研究(对柏拉图的批判) ⑴苏格拉底认为,城邦完美一致的标志是达到最高程度 的一致性。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本性就是多样化, 城邦由不同种类的人组合而成。同时亚里士多德认为一 件事物为愈多的人所共有则人们对它的关心便愈少。任 何人主要考虑的是他自己,对公共利益几乎很少顾及, 即使顾及也仅仅是在其与他个人利益相关时。 ⑵财产共同享有将带来极大的麻烦和吵闹,如所有权纠 纷,分配和消费纠纷。此外,在财产方面乐善好施以及 克制对妇女的情欲的德性将消失。(德性的人要求节制) ⑶对柏拉图《法律篇》以及其他哲学家和政治家所倡导 的政体进行批判和质疑,并认为:不能让妇女放纵,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则将给政体带来难堪的局面并培养贪婪的恶习;不能财 富过度不均以避免人口无法维持;行政官要品行优良, 富有钱财且不能一人兼数职。
《政治学原著选读》 第一章 柏拉图解读
![《政治学原著选读》 第一章 柏拉图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8915f13844769eae009ed67.png)
二、书名与译本
Politeia——De Respublica——The republic politeia,意为“政制”或“宪法”,这个词来 自于polis(城邦)。当一群人居住在一起形成 一个城邦时,住在polis(城邦)中的polites (公民)就需要一种politeia(政制)以确保 他们生活在一起。 中译名有《政制》、《王制》、《理想国》、《 国家篇》、《论公正》等。 (1)1929年,吴献书译本《理想国》。 (2)1986年,郭斌和、张竹明译本《理想国》。 7
个人灵魂的三个部分与国家四种美德的关系: A.能使快乐和痛苦服从理智控制的激情是勇敢; B.能识别个人灵魂三个部分各自利益的是智慧; C.激情和欲望服从而不违反理智便是自制; D.能做到个人灵魂的三个部分各司其职、和谐相 处,从而使个人灵魂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秩序 井然,便是正义。 所以,个人灵魂的正义与国家的正义,基本原则 是一致的。
8
四、《理想国》的主题
《理想国》从讨论“什么是正义”开篇,其主题 是政治,但又大量涉及道德、社会、教育、哲 学、科学等。 《理想国》不属于某一具体学科,可以划归政治 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 (文艺学)、形而上学、数学、自然科学等。 古希腊是一个尚未部门化、专业化、技术化的时 代,尝试把哲学分门别类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 士多德喜欢做的事,而柏拉图只是探讨他感兴 趣的问题。
3
3、第欧根尼·拉尔修(约200-约250)《名 哲言行录》:
“他对感性事物的看法同赫拉克利特一致, 对理智的看法与毕达哥拉斯一致,而在政 治哲学上同苏格拉底一致。”
4
4、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出生和成长,参加过这 三次战役,表现勇敢。 20岁时,雅典帝国覆灭,见证历史性悲剧。活到 80岁,见证了另一个帝国——马其顿王腓力的 帝国的兴起。在此期间,见证了雅典战败后三 十僭主的贵族寡头统治的专横暴虐,也见证了 恢复民主制度后,在民主制下发生的审判和处 死苏格拉底的事件。 看不到头的挫折和打击使柏拉图对于雅典当时的 政治,无论是民主制还是贵族制,都失望了, 5 他感到,处处充满着不义、罪恶和丑行。
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
![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9265133883c4bb4cf7ecd1d2.png)
作为柏拉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继承: 1、城邦是最高的善(德性政治);人天生就 是政治的动物(经济只是私人问题)。经济只 是服务于人,而不应该主宰人。 2、教育是达至理想政治的基本途径
发展: 1、柏拉图城邦的缺陷:家庭作为自然的产物, 在政治中没有地位。而这就是亚里斯多德政治 构思的起点。 2、亚里斯多德:家庭是政治的原型。 3、(古典)公民政治是政治的一般特色。
1、生平:BC427-348,祖先为BC7世纪中叶的雅典执政官; 同BC404年克里提亚集团关系密切。 2、信念:受伯利克里影响,坚持贵族政治。他深信哲学 家如果时机来临,作为政治家和立法者,其天职就是 要贡献他的最佳年华为同胞作出崇高的牺牲(泰勒)。 3、和苏格拉底的结缘:幼年相识,青年从而学之,壮年 撰述,深受苏格拉底之死的刺激,对民主政治从此失 望。立意寻找最合适的城邦政治制度。 对思想家而言,经历一定会成为其思想的一部分。
政体思想 四种有缺陷的国家制度及其相应的代表人物 分别是:第 一种被叫做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 受到广泛赞扬;第二种叫做寡头政制,少数人 的统治,有很多弊端;第三种叫做民主政制, 比寡头政制还差一些;最后.第四种.是城邦 最后的祸害,这就是僭主政制 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政制就有多少种不同类型 的人格,政治制度产生于城邦公民的习惯,习 惯的倾向决定其它的方向。
2、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体系的传承者: 《理想国》的体系性 1、正义作为当时社会的核心问题: (1)波拉马霍斯与克法洛斯:欠债还钱(施, 32-34))或给予个人应得的。 (2)色拉叙马霍斯:强者的利益; (3)格劳孔:遵从习俗(遵从意愿、约定俗成。 古典契约说)。 (4)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正义)
第三是节制。节制就是控制自己的欲望,实际 就是高尚的品质控制卑劣的品质,正如在理想 国中少数优秀的人物控制着下层等级一样。节 制与勇敢、智慧不同,后两者因体现在国家的 不同阶层而使国家成为勇敢的和智慧的。节制 则贯穿于所有公民之中,把三个等级和谐地联 系起来。天性优良的统治国家,天性低劣的自 觉接受统治——这就是和谐一致。
政治学阅读书目
![政治学阅读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175d25c6d15abe23482f4df9.png)
阅读书目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1982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轮》,商务印书馆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本,三联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商务1996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塔尔蒙:《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译林出版社2003年邦亚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商务印书馆1999年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沈阳出版社,1999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载《文化与公共性》,三联2005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载《文化与公共性》,三联2005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译林出版社,2001年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译林出版社,2002年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下),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卡西勒:《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86年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列奥·施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上下),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彼得·沃森:《20世纪思想史》(上下),上海译林出版社,2008年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应奇:《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2003顾肃:《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石元康:《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三联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三联书店2002年(美)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美)诺齐克著,《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版俞可平:《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卡尔·曼海姆:《保守主义》,译林出版社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马克思《1844年哲学与经济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希腊人和希腊文明》内莫:《民主与城邦的衰落》《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教会法与神圣帝国的兴衰》《政治与行政》(美)古德诺著,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美)伊斯顿著,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自由市场与国家》(美)布坎南著,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民主新论》,萨托利著,世纪出版集团,2009 年版《民主的模式》(英)戴维.赫尔德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美)马丁.李普塞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政府部门》(美)戴维.奥斯本等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政治科学》(第6版)(美)罗斯金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美)里普森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第2版),(美)迈耶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世界政治》(第5版)(美)拉西特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7版)(美)亨利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第2版)(美)帕顿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年版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家与革命_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著选读
![国家与革命_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著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fd970c2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f.png)
国家与革命_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著选读第一版序言国家问题,现在无论在理论方面或在政治实践方面,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帝国主义战争大大加速和加剧了垄断资本主义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
国家同势力极大的资本家同盟日益密切地溶合在一起,它对劳动群众的骇人听闻的压迫愈来愈骇人听闻了。
各先进国家(我们指的是它们的“后方”)变成了工人的军事苦役监狱。
旷日持久的战争造成的空前惨祸和灾难,使群众生活痛苦不堪,使他们更加愤慨。
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正在显著地发展。
这个革命对国家的态度问题,已经具有实践的意义了。
在几十年较为和平的发展中积聚起来的机会主义成分,造成了在世界各个正式的社会党内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沙文主义流派。
这个流派(在俄国有普列汉诺夫、波特列索夫、布列什柯夫斯卡娅、鲁巴诺维奇以及以稍加掩饰的形式出现的策列铁里先生、切尔诺夫先生之流,在德国有谢德曼、列金、大卫等;在法国和比利时有列诺得尔、盖得、王德威尔得;在英国有海德门和费边派[2],等等)是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沙文主义,其特点就在于这些“社会主义领袖”不仅对于“自己”民族的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且正是对于“自己”国家的利益,采取卑躬屈膝的迎合态度,因为大多数所谓大国早就在剥削和奴役很多弱小民族。
而帝国主义战争正是为了瓜分和重新瓜分这种赃物而进行的战争。
如果不同“国家”问题上的机会主义偏见作斗争,使劳动群众摆脱资产阶级影响、特别是摆脱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影响的斗争就无法进行。
首先,我们要考察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特别详细地谈谈这个学说被人忘记或遭到机会主义歪曲的那些方面。
其次,我们要专门分析一下歪曲这个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即在这次战争中如此可悲地遭到破产的第二国际(1889—1914年)的最著名领袖卡尔·考茨基。
最后,我们要给俄国1905年革命、特别是1917年革命的经验,作一个基本的总结。
后面这次革命的第一个阶段看来现在(1917年8月初)正在结束,但整个这次革命只能认为是帝国主义战争引起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原著选读
近期,完成了《理想国》和《政治学》的阅读,按照老师的安排写一些感想。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读这两本流传千年的名著了,第一次读是在高中毕业的假期,陆续在图书馆借了这两本书。
说实话,第一次读时感觉晦涩难懂,很难坚持下去,因为不懂的概念名词很多,古人的思维逻辑也与今人不同,但是,我听了之前老师的建议,把问题记下后,接着读后面的内容,就这样,完成了第一次阅读。
这次,根据课程的安排,我又读了这两本书,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名著就是名著,常读常新,读一次有一种新的感悟,许多的逻辑上的结点也能够迎刃而解了。
感受如果面面俱到就不免成为了流水账,我们就选取两本书共同探讨的主题,即理想城邦的构建来展开。
先说柏拉图的《理想国》吧,整本书给我的感受就是,柏拉图作为弟子细致地记录下了老师苏格拉底与人辩论(聊天)的一言一行。
当然了,苏格拉底辩论的对象包含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以及柏拉图的堂弟格劳孔等等。
与这么多人辩论的目的就是,探讨出,理想的城邦究竟应当是什么样子?他们讨论的话题有很多,关于公民的分工、关于金钱、关于自由等等。
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体系完整,娓娓道来的感受不同,《理想国》像是小区大爷大妈在街头巷尾的闲聊,聊天者想到哪里就说的哪里,在反驳与申辩中迸发出那种偶得的灵感,就像是清晨草丛中的露珠一般,只停留片刻。
如果说,《政治学》是教科书,那《理想国》就是访谈杂志,两者从
不同角度给我们讲述了理想城邦的构建。
苏格拉底的思想处于一种应然的状态,即理想的,最好的,所以,他描绘的理想国是从他认为的善和正义出发的;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处于实然的状态,即现实的,存在的,这不仅体现在他理想城邦构建的篇章,而是贯穿全文。
举例来说,在第三卷与格劳孔讨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以及选择护卫者的一页中,“最”字出现了七次,诸如“必须”“绝不”这样的词更随处可见,这样来判断虽然不能说完全准确,但是用数理量化来研究政治学是当今政治学研究的趋势与潮流,这样的用词虽然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制约,却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有趣的是,在本书第二卷就有“评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理想”这样的标题,或许这也就是他“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的真实写照吧。
其中,他反对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写到的苏格拉底关于财产绝对的公有化以及这种“以划一求完整”的理念,他主张接受个体的差异化,接受现行的“私产”制度进而加以改良,这也体现出他一部分改良的思想。
同时,由于他认为创制的出发点只有人性的善,即所谓仁义道德,虽然听起来不错,但犹如折翼的鸟儿,缺乏稳定,所以他主张要承认人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在财产上体现为要兼顾私产。
他又批判了《理想国》一书中苏格拉底认为政权无需更替的观点,他认为这样就埋下了危险的根源。
在他自己关于理想城邦构建的章节,他只是说应当有什么,以及应当关注什么,相比理想,他更追求合适。
如果说苏格拉底的理想国是一个四肢健全,成熟的中年人的话,他的理想国就是一个
孩童,器官健全,但发育状况我们不得而知。
比如,谈及土地,他说,“应当以足够使它的居民足够过闲暇的生活为度”;谈及城邦的选址,他提到了“敌难进而民易出”这样的观点。
这两点我们如果让苏格拉底来回答,答案可能是另一番景象吧。
如果你不了解古希腊的历史,恐怕难以理解这两本书,比如,苏格拉底这样的人被称为智者,书中记录的类似的辩论场景可能在希腊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再比如,柏拉图生活在雅典城邦衰落的时期,以及当时的疫病和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这对我理解这两本书大有益处,不得不说,千百年前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善、正义、公正、“中庸”等等思想,虽历经时间洗礼,但在今天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对我们今天的政治生活大有裨益,他们思想的光辉犹如黑夜里璀璨的两颗星星,指引着我们追求良治善政,天下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