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5篇

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5篇第一篇: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
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教学的中心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思维是贯穿整个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的。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的核心环节是理解。
在理解一环,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探究新事物,认识事物内部的联系,逐步深入事物的本质规律。
但理解的实现更是要通过思维。
因为认识活动要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不是单纯地依靠感知。
单纯依靠感知,所得只是一时的、粗浅的表象。
理解才能把握事物的脉胳走向,也有助于今后更好的学习探究,它既是思维的过程,也是思维的结果。
抓住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抓住了课堂教学的重点。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呢?笔者有如下观点:一、采取措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从教育理论中知道:中学生学习时一般都遵循“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认知规律。
它告诉我们:思维分具体形象和抽象逻辑两级,后者以前者为基础。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在具体经验的基础上能借助词语理解概念,运用概念来进行分析推理,并且思维的深刻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能充分领会寓言、格言等的隐义和转义,能分析人物的内心状态。
但是他们容易被具体的事实材料所吸引,思维的发展还较多地依赖直观材料和具体经验。
况且具体经验愈丰富,越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也就越有助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不是年龄小才用到具体形象思维。
事实上画家作画,作家构思场面等都要用到具体形象思维。
因此,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具体经验,也是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打基础。
(1)提供有关直观感性的教学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全面,越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刻,学生获得的知识就越准确、越系统。
(2)注重阅读,注重语言材料的感悟和积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知识的理解还是概念的形成,常常是从语言材料开始的。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论文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论文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张建龙(九江学院,江西九江 33xx)【摘要】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明显匮乏,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
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现状,认为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广泛开展创新思维教学,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建立新的评教评学体系,还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江泽民同志在谈到教育和创新的问题时如是说。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关键,创新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和核心。
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各国间竞争日趋激烈,其中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在高等院校里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现状分析诺贝尔奖获得者 __ 曾说:“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
”中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外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弱,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综观我国高等学校近些年的发展状况,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还不到位,总体发展水平不够高,真正在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学校很少,大学生创新思维的现状如下。
一)现有的教育体制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众所周知,目前在高等学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更多更好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创新型人才是学校的主旨。
提纲挈领、计划严密、精辟的讲课无疑是使学生迅速了解一门学科概貌和主要原理的一种简洁方式,但是这种规规整整的讲解有时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而且在我们的教育实际中,教学内容太多,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学方法上“满堂灌”和“填鸭式”,这样就失去了大学教育的选择性功能和创造性功能,大学生只能被动应付,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论文——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论文——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能够帮助个体在现代社会中具备成功的竞争力。
创新思维能力可以使人能够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并且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以提高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需要鼓励个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之一,能够促使个体主动去探索和发现。
教育环境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激发他们寻求答案的热情。
同时,个体也应该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领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其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还需要培养个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使个体对事物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评估,不轻易接受现有观点和结论。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授他们分析和评估信息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个体也应该主动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质疑、思考和探索真相。
第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需要鼓励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的基础,能够激发个体的创新潜力。
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思维和想象,不限制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
个体也应该通过阅读、绘画、写作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此外,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还需要给个体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机会。
挑战可以激发个体面对问题时的反应和解决能力,而机会可以让个体实践并应用自己的创新思维。
教育应该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可以运用他们的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
个体也应该主动争取和创造机会,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最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还需要持续的培养和实践。
创新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能力,需要长期的锻炼和实践。
教育应该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纳入课程和教学活动中,提供不同层次和形式的实践机会。
个体也应该保持持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个体和教育环境的共同努力。
创新思维训练作品结课论文(精选5篇)

创新思维训练作品结课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创新思维训练作品结课论文杯子的方便清洗器一、选题背景:在我们大学生活中,上自习,出门或者在宿舍的时候总喜欢用杯子泡一些奶茶、盛装饮料。
但是经常会发现在杯子壁和底部残留一些油垢和液体并且有些杯子为了设计美观,底部非常的细小,手很难伸进去清洗。
二、构思过程鉴于此,我通过了电动牙刷以及洗碗机的原理构造,想到了设计一种细长的类似于牙刷的机器,来解决这一个问题,方便大家的生活三、设计内容我想设计一个外观类似于电动牙刷的机器,在机器的一端安装一把小刷子,并且刷子可以全方位转动,方便清洗污垢。
在刷子的另一面安装一小块海绵,海绵上装上一小块布,伸入杯壁后将挤压海绵,水吸出后开动开关,布会转动,达到清洗的作用。
在机器的杆部装有清洗液,用开关调节,达到去油污的效果。
此设计的优点:1)类似牙刷的结构可以伸入双手难以进入的细小杯壁、杯底,非常实用。
2)设计双面的清洁构造,一面为刷子,可以方便清洗一些难以洗去的污垢,另一面为装有海绵的布,清洗前可以先将海绵进入水中,接着伸入杯中,通过挤压,开动开关来进行清洗。
海绵又可以适应曲面的杯壁,达到清洗的效果。
3)刷子和布都可以转动,防止残留死角。
4)借用剃须刀的构造结构,刷子和布都可以拆卸,更换。
解决了卫生的问题,并且更换方便简易,而且又可以通过杯壁的易碎程度可以配套更换不同硬度的刷子来清洗。
5)考虑到杯子的高度不一,机器的杆子可以进行伸缩,方便伸入不同高度的杯壁。
第二篇:创新思维结课论文创新思维结课论文新时期乡镇文化站角色创新及活力思考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镇文化站要转换角色,创新和激发工作活力。
具体应做到四个创新:一是创新文化理念;二是创新服务机制;三是创新活动内涵。
据2005年国家文化部门统计,在全国34593个乡镇文化站中,有机构无设施,或设施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无法正常开展业务活动的占78.2%。
并尚有3186个乡镇无文化站机构,基层文化阵地还是空白。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缘故,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创新显得尤其重要。
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它不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
那么,语文教学改革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看法:一、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有丰富反应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教学气氛,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自由、和谐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
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起来: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这里没有压抑、提防、不安和恐慌;这里有喜怒哀乐的自然流露,充满自然率真、温馨、和谐之美,这里充分展示学生求知欲,表现欲和创造欲,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课堂上善于适时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综合体。
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得天独厚的优势。
语文教师必须也必然要在教室的有限空间里,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启迪学生积极地想、合理地想、全面地想、辩证地想,从而打开他们创新思维的门扉,把他们引进积极思考的王国。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极其细小的闪念,极为普通的一瞬,教师要特别留意这“闪念”和“瞬间”。
在引导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察颜观色,透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一姿一容,把握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适时积极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丰富多彩,生机盎然。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标准里的一个理念,也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首先,打破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的传统模式,切实做到老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模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
在这样轻松融洽的环境中,才能让班里学生集思广益,学生之间多向交流,使学生体验到自身潜能被发挥的喜悦,更体会到和同伴交流的乐趣,使其能尽情发挥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
例如在讲授《克和千克》时,我采取了给学生提供所需的工具,再提出问题,激起创新兴趣之后,让同学们分小组合作、探索,然后,再请学生们汇报自己的探索过程,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求解思路,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兴趣是关键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因此,创新思维需要兴趣来点燃,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关键。
首先要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引起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去创新。
例如:在讲长方形面积的公式计算时,首先我先出示一个的长方体盒子,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个盒子,并问:你看这个漂亮的盒子,你们猜老师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如果让你来说,你想知道关于这个盒子的什么问题,这样在问题的基础上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面知识的展开做了铺垫,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了这个关键的环节,可以说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还有在讲“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了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教师出示这样一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谁能看着这个长方形,说一句有关分数的话?听了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不仅体现了红、蓝、黄色部分各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还体现了三部分之间的关系。
语文命题作文议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高中生作文范文初中生作文范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已经成为了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
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仍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正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应该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创新资源,例如实验室、工作室、创客空间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此外,学校还应该建立创新课程和课题研究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学习机会。
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需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课内或者课外开展实践活动时,学生可以尝试将课堂学习中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鼓励合作和交流正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还需要鼓励合作和交流。
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在合作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学生还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或技能竞赛,广泛地接触和交流其他学校的优秀学生和教师。
四、培养探究精神最后,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学生应该学会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未知领域,并在探索中发现和创新。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研课程和项目,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欲望。
综上所述,正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包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和交流以及培养探究精神等方面。
只有在正确的指导和实践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 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
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
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
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
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
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 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
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
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儿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探索新的现象和规律,以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它与常规思维相比,具有多向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可以认为凡是能创造出新事物、想出新方法、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一、实践和探索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探索的机会,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探索,让学生把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直线、线段、射线和角”这节课时,讲授完新知,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用我们手上的一付三角板,你能拼出哪些新的角?有的学生得到了120°=30°+90°、150°=60°+90°、180°=90°+90°、135°=45°+90°、75°=30°+45°、105°=60°+45°、15°=45o—30o等。
有的学生得到了60°、30°、45°的另一种画法:60°=90°—30°、30°=90°—60°、45°=90°—45°等。
甚至于有的学生想到角的一条边可以看成一个180°的角来得到一组新的角:135°=180°—45°、150°=180°—30°、120°=180°—60°等。
大学生创新思维论文范文

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改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所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创新思维已经成为了对于大学生未来成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针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论文,已经成为了研究和探讨的热门话题。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指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采用一些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的理念来解决问题。
创新思维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好奇心和创造力,帮助大学生在未来迎接挑战和机遇。
在大学教育中,学校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并锻炼创新思维。
一方面,这可以通过创新思维的培训和教育来完成;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探索性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意。
同时,作为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自主地去发掘。
大学生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参加各种社团、科技活动、组织创新性的项目等多种途径来提升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应该在具体的学科领域中不断探索,因为创新思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开发新的软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而在医学领域中,大学生可以开发新的医疗技术或药物,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等等。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是一项全方位和综合性的工程。
大学是完美的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多种机会来锻炼创新思维和创新性思路。
希望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在学校中发现和实现自己的创新梦想,为未来的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并且已经直接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讲就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面是带来的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临的一贡重大战略任务。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就要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而担负我国各级各类高级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教育 ,就应当把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因此,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我们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历史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什么是人的创新素质呢?所谓创新素质就是在人的基本素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能够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去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高级的、复杂的、综合的能力素质,包括基础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个性等基本素质。
而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应是: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没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创新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个具有良好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
浅谈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

浅谈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创新是指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创造出全新的、有价值的事物或想法。
在当前的社会中,创新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了校园教育的一个焦点。
首先,大学应该提供一个高度自由开放的学习和创新环境。
开放的学习和创新环境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和研究。
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好奇心,想要去发现和探索新的知识。
这种自己发掘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其次,大学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种能力,而不是特定的知识。
因此,大学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可以开设创新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创新方法和技巧。
在这种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创新性的任务,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大学应该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行探索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该支持学生的自主创新,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创新竞赛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主创新的锤炼。
最后,应该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融入到大学的日常教学中。
大学教育不单单是将知识授予学生,更是进行全方位的素质培养。
当学校能够融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将学生培养成有着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的同时,也能够造福社会。
总之,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全面的、系统性的过程。
它需要大学和教育机构进行全方位的素质培养,从自由开放的环境,到创新性的课程设计、创新竞赛和自主创新的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拓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一批有自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新一代,为社会带来更加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
思品课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浅议思品课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中学时期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以疑激思求知欲的产生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创造的先导,只有当人们产生了解决问题的需要时,人们的思想才能活跃起来。
古希腊大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就十分注重采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关于挖掘问题,巧妙设疑,以疑激思,促使学生解决疑问,去积极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方法上,可以正问或反问,直问或曲问等。
如我在讲“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一内容里,就设疑“我国在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为什么又要尽量缩小贫富差距”同学们通过思想,结合老师的讲解,才明白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
二、以异诱思独立思考是求异思维的前提,人云亦云,不利创新。
因此,在教学中当学生碰到难问题时,老师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要激励和引导学生思考大胆发言。
当然,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时教师也不要马上否定学生的发言,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熄灭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因为当学生继续思考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时,必然会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三、以议启思道理越辩越明,思维越辩越清。
大作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问、学生之问的思想交流,是实现使每个学生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思想”的重要途径,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采用“辩论会”,集体讨论等形式来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
如我曾组织学生就“中学生能不能上网?”“西部大开发应该重视经济发展还是重视环境保护?”等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创新思维论文(通用3篇)

创新思维论文(通用3篇)创新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的源动力,习总书记提到“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回顾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勇于创新创造的民族禀赋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5000年文明。
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我国占173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我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学等众多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学艺术领域,中国为世界奉献了唐诗、宋词、元曲等诸多人类文明宝库里的瑰宝。
一、创新的内涵和作用创新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其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创新能力是指根据具体的目标任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由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等内容组成。
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中产生新的有意义的成果。
它的本质是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
创新意识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这当中表现出的愿望、意向和设想。
创新意识具有新颖性、社会历史性、个体差异性。
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的事物的精神,需要具有高度敬业的精神和责任感。
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通用5篇)

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通用5篇)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通用5篇)现如今,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1一、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课堂教学氛围有着极大的关系,而课堂教学氛围又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努力弘扬民主教学,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就向学生提出了“三个非常欢迎”、“三个特别允许”的要求,就是非常欢迎提意见、非常欢迎提出独到的见解、非常欢迎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特别允许说错、特别允许改错、特别允许保留意见。
例如,笔者在教学《文化建设》一课时,就针对学生上网的问题让学生来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当学生的发言能够涉及网络发展的利弊时,笔者就鼓励学生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讲,同时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来讨论,学生的发言非常热烈。
然后,笔者又让学生来讨论怎样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笔者都给予鼓励,让全体同学鼓掌支持。
这样,整节课学生都热情高涨,在讨论与发言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政治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师道尊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巧妙地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再创造,也是培养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多媒体教学具有声色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等特点,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当中。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第一部分:引言一、背景及意义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已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思维能力作为数学能力的核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1. 研究目的(1)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3)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1.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概述2.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3.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4. 教学建议与实践案例分析四、本文结构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引言、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概述、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与教学建议。
以下为本文第一部分的内容。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概述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定义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等能力。
它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心理特征,反映了学生数学认知活动的水平。
二、数学思维能力的特点1. 逻辑性:数学思维能力强调严谨的逻辑推理,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遵循逻辑规则,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结论。
2. 抽象性:数学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数学问题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形成概念和原理。
3. 系统性:数学思维能力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 创新性:数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
三、数学思维能力的构成1. 认知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等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
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摘要】创新思维不是天生就有的,他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培养, 发展起来的,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转变创新理念;创设良好、真实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仅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就是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教育学家陶行知就提出了”创造教育”,他的一生有丰富的创造思维,有不少创造性的贡献,他的创新精神令人惊服,他自新,立新,创新,提倡新教育,构想创新蓝图。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受教育者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跃出教科书的框架,学活书本,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呢?一、教师创新理念的转变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的精髓。
所谓创造教育,那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
转变教育观念不应当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应当有具体的内涵。
首先,要树立新型人才观。
转变那种以分数高低,知识多寡为唯一标准的陈旧观念,树立基础扎实,能力实用的人才观。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培养知识渊博,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其次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的学习应当由传授、继承转变为探索、创造。
要转变那种把学生当作知识仓库,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陈旧观念;强调知识的优化。
再次,要树立民主和谐的教学观。
转变那种教师主宰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观念。
普罗塔曾说过,“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要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创设语言氛围,激发创新思维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对于语言学习,需要教师创造一个特定的、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学习特定的语言。
在教学中我注重用实物,演示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把学生带入所学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大学生创新思维论文 3篇

大学生创新思维论文3篇大学生创新思维论文1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中医药大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造就创新实用型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继承与发展的前提,也是时代赋予中医药院校教师的重要使命。
就如何培养中医药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观念、创设实践环境、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中医药学生的临床技能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而中医药的兴衰系于中医药高校的教育,中医药高等学校是培养中医药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中医药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当代中医药大学生必须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1-2]。
而现代的大学生在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现将问题及解决方法阐述如下。
1中医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由于医学人才特别是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封闭状态尚未根本解除,导致多数中医药高校缺乏激励和支持创新实践活动的措施,缺乏有利于培养中医药人才创新实践的氛围与环境,而且学校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也不完善,再加上中医药大学生自身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参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缺乏主动性,同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课后与学生交流甚少,加之部分教师自身创新教育理念不强,导致教师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
而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如果未经临床实践锻炼和培养,学生将无法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医学理论,也就无法用医学理论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更谈不上开展中医学的创新活动。
2医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析2.1创设有利于中医药人才创新实践的氛围与环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校应提供激发与展示学生创造力的校园环境,教师也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兴趣,例如营造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在参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主动性,具体操作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创新思维、塑造健康人格是当今教育和教学正在研究的重要问题。
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指具有一定的自身价值或认识意义的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大量的创新思维主要指“再发现”式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认为: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制,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展开: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
”观察能力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首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深厚的观察兴趣;其次,在观察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第三,要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序进行观察,及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第四,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问题做细致深入的观察。
二加强学生的探索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探索性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为这一类问题是在给定条件下探索不明确的结论或由给出结论探求满足该结论所需要的条件;并且在同一条件下往往可以得出许多不同的结论,
得出同一结论的条件也往往不只一种;证明一个结论的方法也往往不只一种。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
”“疑”在心理学中称为“怀疑感”,它是对现有理论的探求,并加以评价的体验,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怀疑是未来人才不可缺少的可贵心理品质,而引疑的关键是教师善于设疑。
宋代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因此成功地创设情境,教师不断给学生思维的契机,处处设疑、激疑、释疑,不断促使学生强烈的需要和动机,从而改变被动状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2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创新思维
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不断创新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
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学习过程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和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加以运用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所学知识与方法系统化、条理化。
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两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的连结,所以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诱发学生的创选性想象。
三、加强思维训练,引导提高学生勇于求异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
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多元化地思考,在探索与求异中发现和创新。
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演变进行变式训练,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一题多解式,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超越常规,提出多种设想和解答。
2.一题多变式,课堂教学要常新、善变,通过原题目延伸出更多具有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深刻挖掘例题和练习题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
3.多题一解式,学生从许多问题发现其共性,对这样的问题不断总结、积累,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在本质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育新问题,提高创造性思维
把经过调整组合而成的新的结构,新的题型称为新问题,如开放题,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等。
学生对培育新问题的解决实质上就是创新能力的体现。
作为教师精心创设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使学生能自觉调整或改变原有的认识结构,接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创新思维的质量。
而且开放题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让学生在观察、猜测,动手等一系列活动中探索,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思维自由驰骋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发散,拓宽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
因此笔者认为摆在每一个数学教
师面前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从以“例题教学”为核心的传统数学教育,转变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