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色彩的感受与联想(初 中美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妙笔生花》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妙笔生花》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2d0fb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7.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妙笔生花》湘美版教学内容《妙笔生花》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9课,旨在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本节课以“妙笔生花”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花卉,通过描绘花卉的形态、色彩和结构,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花卉的基本结构,掌握绘画花卉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描绘和创作,提高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花卉结构的把握: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花卉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
2. 色彩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色彩,使作品更加生动和丰富。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实物花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花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对花卉的感受。
2. 新授:讲解花卉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技巧,示范如何描绘花卉。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花卉进行绘画实践。
4. 指导:在学生绘画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课题:《妙笔生花》2. 教学目标:掌握花卉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技巧,提高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
3. 教学难点:花卉结构的把握,色彩的运用。
4. 教具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橡皮。
作业设计1. 必做题: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幅花卉绘画作品。
2. 选做题:观察身边的花卉,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进行创作。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花卉结构和色彩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本教案遵循了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符合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2年级美术教案《第9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
![2年级美术教案《第9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https://img.taocdn.com/s3/m/091f099731b765ce050814f9.png)
第9课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材分析:《我们身边的痕迹》是“造型·表现”领域里的一课内容,是“版画系列”中的一节,是使学生认识身边的肌理美感,学习简单的拓印技巧的版画起始课。
这节课利用生活中的肌理做效果,超越绘画的范围,达到新的视觉效果。
本课以新的艺术形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用拓印的方法去主动发现我们身边的、也许常常会被我们忽视的许多奇妙的痕迹。
发现生活的美,体会整个探索美的过程,并思考这些奇妙的痕迹将来可以怎样巧妙的运用到我们美术创造中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余时间收集各种材料,再通过拓印的方法,发现身边的痕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发现生活中不同肌理的物品。
尝试拓印出痕迹清晰,并能够组织成美观的画面。
2、难点:根据拓印的痕迹展开联想,进行有创意的添画。
教学准备:1、师:彩色铅笔、水粉颜料、素描纸、宣纸、各种树叶和蔬菜;2、生:收集硬币、钥匙、树皮、毛巾等表面有肌理的物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羊村美术馆就要建成了!可是就在昨天晚上美术馆里的画不翼而飞了!经过羊羊小侦探的一番调查发现只有懒羊羊和灰太狼有作案时间。
可到底是谁拿走了画呢?不管是谁,他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让我们用这瓶显形药水一起来帮助他们找到决定性的证据吧!(指向演示白纸,并用喷瓶喷洒表面,羊的脚印显现)。
而真相只有一个,(学生答)对!那就是懒羊羊!这时美术馆长羊爷爷笑了,原来这一切都是对羊羊小侦探的一次考验啊!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发掘我们身边痕迹的美吧!(出示课题)二、印一印:师:说道痕迹,老师想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痕迹?生:我和小朋友打雪仗时在雪地上留下过脚印,这也是痕迹。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创造绿色生活人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创造绿色生活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439c1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5.png)
5.总结回顾环节,我尝试让学生们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可能需要我在总结时更加明确地强调绿色生活的重要性,以便让学生们更好地内化这些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创造绿色生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哪些行为可以帮助保护环境?”(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绿色生活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绿色生活的概念与意义:使学生理解绿色生活的内涵,认识到绿色生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美术表现手法:指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描绘出具有绿色生活理念的作品。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结合绿色生活主题,设计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举例:在讲解绿色生活概念时,可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绿色生活与日常行为的紧密联系。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创造绿色生活人美版》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懂得绿色生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通过美术创作表达对绿色生活的理解;加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了解绿色生活与传统文化、现代生活方式的关系。这些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合,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美术技能的同时,培养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5.在总结回顾环节,明确强调绿色生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 奇妙的点彩|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 奇妙的点彩|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a4bd4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0.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奇妙的点彩|浙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点彩艺术的基本概念,掌握点彩画的创作方法,提高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运用点彩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点彩画创作,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点彩艺术的历史背景:介绍点彩艺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点彩艺术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 点彩画的技巧与方法:讲解点彩画的创作技巧,如色彩搭配、点的大小和排列等,让学生掌握点彩画的创作方法。
3. 点彩画的表现形式:通过欣赏优秀的点彩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点彩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点彩画的创作技巧和表现形式,如何运用点彩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2.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和点的大小、排列的掌握,如何创作出有个性化和艺术性的点彩画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点彩画作品、PPT、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点彩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2. 新授:讲解点彩艺术的历史背景、技巧与方法,让学生了解点彩画的基本知识。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点彩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点彩画的创作经验。
板书设计1. 课题:奇妙的点彩2. 重点内容:点彩艺术的历史背景、技巧与方法,点彩画的表现形式。
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独立完成一幅点彩画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要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和谐,点的大小和排列有层次感。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点彩画的创作方法,提高了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四季歌丨浙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四季歌丨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48105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c.png)
1.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有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3.示范讲解是否清晰、到位,学生能否掌握绘画技巧?
4.实践环节中,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创作,遇到困难时能否得到及时帮助?
5.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各环节是否衔想象力?
2.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四季变化,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美术素养。同时,可以开展四季摄影、作文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使用生动的描述和比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四季的特点。
二、时间分配
1.确保导入、新课讲解、示范、实践和总结等环节时间分配合理,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2.实践环节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同时预留一定时间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5.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6.总结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四季变化,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创作。
六、板书设计
1.四季歌
-春:绿色、发芽、踏青
-夏:蓝色、游泳、暑假
-秋:黄色、丰收、赏月
-冬:白色、滑雪、寒假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四季”为主题,画一幅表现四季景色的画。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画纸、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
初中色彩的联想美术教案
![初中色彩的联想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c1182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b.png)
初中色彩的联想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联想方法,能够运用色彩进行创意表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绘画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分类、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 色彩的联想方法:具象联想、抽象联想、意象联想。
3. 色彩的运用:色彩搭配、色彩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色彩的分类和三要素,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
3. 色彩联想练习:分别进行具象联想、抽象联想和意象联想练习,让学生体会不同联想方法的特点。
4. 色彩搭配讲解:介绍色彩搭配的原则,引导学生学会色彩搭配。
5. 色彩表达技巧讲解:讲解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6. 创作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色彩创作,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大胆表达。
7.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色彩联想和创新能力的体现。
3. 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对色彩运用能力的展示。
五、教学资源1. 色彩图片素材。
2. 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 教学PPT。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个性。
2. 注重实践,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
3. 注重教学评价,及时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色彩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联想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创新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诗情画意-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诗情画意-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e65b0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9.png)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情画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创作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发展个性与创造力。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展示的团队精神,提升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水墨画、水粉画、线描等基本技法,并能运用这些技法创作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例如:讲解水墨画的笔触、水分控制,水粉画的色彩搭配与过渡,线描的线条运用等。
此外,在指导学生绘画练习时,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色彩搭配和线条运用上还存在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进行了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对于这类技能的掌握,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练习环节,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实践。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但从成果分享来看,部分小组的讨论还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引导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和深度。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取美的元素。
-例如:通过观察自然景色,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形态、构图等方面的美感。
(3)结合古典诗词,让学生理解诗情画意的内涵,并能将其融入美术创作中。
-例如: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视觉图像。
2.教学难点
(1)学生在运用水墨画、水粉画、线描等技法时,容易出现技法掌握不熟练、画面效果不满意的情况。
美术教案 第9课《彩墨世界》
![美术教案 第9课《彩墨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e5be3e4c03d8ce2f00662380.png)
第9课、彩墨世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进行水墨画创作的欲望,体验水墨画创作的快乐,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2)认知目标:观察、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学习并初步掌握渴笔法和泼墨法等水墨画技法的小窍门。
(3)技能目标: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渴笔法和泼墨法等水墨画技法来创作一幅动物水墨画,能展现生命活力,体现水墨情趣,提高学生的水墨画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动物水墨画的创作,让学生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提高水墨表现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努力使创作的水墨画动物神形兼备,体现笔墨情趣,发展学生独特的水墨画创作语言。
教学程序(一)教具学具准备教师:收集动物(陆生、水生和禽鸟等)图片,水墨画动物经典作品和师生优秀作品,多媒体课件,水墨画工具、材料等;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含水墨画动物),铅笔、水墨画工具、材料等。
(二)教学流程1、引导教师出示2幅动物画作品《鱼乐图》(水墨;油画棒),启发学生欣赏思考:你能看出这两幅画分别是用什么笔来画的?画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粗粗细细的墨线随意勾出鱼形,大大小小的墨点自由挥洒,表现错落有致的斑纹,墨色有浓有淡,变化十分丰富,富有情趣韵味,给人轻松自由、落落大方的美感;而油画棒勾线填色,色彩丰富,给人一种鲜艳华丽之感)从而让学生突出感受水墨画动物的独特魅力。
由此导入课题并板书。
2、发展阶段(1)欣赏•探究大屏幕出示一组水墨画动物作品(课本内外均有),启发学生进行欣赏、探究。
如①指导赏析《快乐的小猴》等作品时,着重让学生关注皮毛等方面的表现技法。
教师演示讲解“渴笔法”[1] 的表现要领及用处(毛笔笔头含水很少,叫做渴笔。
渴笔在宣纸上能擦出又干又毛的效果,可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等。
用渴笔勾线,线条中常常会出现露白之处,显得生动苍劲),并指导学生大胆操练、理解掌握。
②指导学生赏析《毛驴》等作品时,感受水墨淋漓的画面效果,探究水墨画技法。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小草小草我爱你|辽海版(1)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小草小草我爱你|辽海版(1)](https://img.taocdn.com/s3/m/1015a00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c.png)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小草小草我爱你|辽海版(1)课题:9、小草小草我爱你学与教笔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画单棵小草和一簇小草。
播放美丽的草的图片一、探求新知:1、教师出示一张剪贴画四、作品展评:互相评一评,说一说心得体会,看谁的标语最有创意。
五、课堂小结: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深化“爱护生命,从我做起”的主题。
六、布置学生下节应准备的用具教材分析:本课是以小草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剪贴画教学,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让低年级的同学通过撕一撕、剪一剪、拼一拼、贴一贴的学习过程,在活动中亲自动手,进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加深对小草的认识和感悟,捕捉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爱护草地、保护环境以及保护环境指示牌的情感意识。
学情分析:这是一节低年级的手工制作课,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一幅用彩纸进行的立体创作作品。
合理分配组员的任务有明确的角色安排,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别差异,采用分成教学。
教学目标:1、了解剪贴画艺术,通过撕、剪、拼、贴等方法表现小草的绘画,在设计制作中体会美感。
2通过设计制作各种形态的小草和多种多样的指示牌,树立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撕、剪、拼、贴等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小小的草坪。
2、、认真编写草坪的提示语。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注意画面的合理结构图、色彩的搭配,关注整体效果的和谐美观。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彩纸、剪刀、胶棒学生用具:彩纸、剪刀、胶棒三、学生创作1、教师播放一些剪贴画图片2、学生分组创作:设计草图,剪出小草外形,粘贴,安装提示牌,装饰。
(分工明确,做工要仔细、认真,牌上写提示语。
)3、教师点拨撕、剪、拼、贴、画制作步骤:设计草图、剪出小草的外形、粘贴、安装提示牌、装饰。
4、小组合作:创作一个美丽的小草坪,并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写上提示语。
5、分工要明确,完成任务要仔细,认真。
6、看看谁的标语写得最有创意,最生动。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鱼的纹样|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鱼的纹样|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43728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8.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鱼的纹样|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学习鱼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创作出具有创意和个人风格的鱼纹样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鱼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鱼类的基本特征:介绍鱼类的生活环境、体型特征和色彩特点。
2. 鱼纹样的设计方法:讲解鱼纹样的设计步骤和技巧,如线条的使用、色彩的搭配等。
3. 鱼纹样的创作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自己的鱼纹样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鱼类的基本特征和鱼纹样的设计方法。
2. 教学难点:鱼纹样的创新设计和色彩搭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鱼类图片、鱼纹样作品示例、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鱼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鱼类的基本特征。
2. 新授:讲解鱼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展示鱼纹样作品示例。
3. 实践:学生动手创作自己的鱼纹样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1. 鱼的纹样2. 内容:鱼类的基本特征、鱼纹样的设计方法、创作实践步骤。
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创作一幅鱼纹样作品。
2. 家庭作业:收集不同种类的鱼纹样图片,进行观察和分析。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鱼类的基本特征和鱼纹样的设计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创作出了具有创意和个人风格的作品。
2. 改进措施:在实践环节增加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此教案旨在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了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学习鱼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展示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鱼纹样的设计方法”。
鱼纹样的设计方法一、观察与认识1. 观察鱼类的自然特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实物观察、图片展示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鱼类的外形、色彩、鳞片、鳍等特征。
初中美术《色彩的感染力》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色彩的感染力》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355291d1f34693dbef3e12.png)
色彩的感染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联想,掌握写实色彩,装饰色彩和表现色彩三种色彩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加深对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感染力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欣赏、体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方式,体验感受中外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在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艺术形式的学习,树立学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情境创设、欣赏,让学生感受色彩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2、难点:通过实践练习,使学生能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水印纸版画——人物装饰画|苏少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水印纸版画——人物装饰画|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5cac7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a.png)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水印纸版画——人物装饰画 | 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水印纸版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能够运用此技术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人物装饰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水印纸版画的起源与特点:介绍水印纸版画的起源,艺术特点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制作工具与材料:介绍水印纸版画所需的纸张、颜料、刻刀等工具和材料。
3. 制作步骤与方法:详细讲解从设计草图到刻版、上色、拓印的整个过程。
4. 人物装饰画的创作:引导学生将人物形象与装饰元素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水印纸版画的制作步骤,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人物装饰画。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个人创意与水印纸版画技术相结合,创作出有艺术感的人物装饰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示范用的水印纸版画作品、制作工具等。
学具:刻刀、纸张、颜料、画笔、清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经典的水印纸版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介绍水印纸版画的起源、艺术特点及制作工具和材料。
3. 示范教学:现场演示水印纸版画的制作过程,讲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尝试制作水印纸版画。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水印纸版画——人物装饰画提纲:起源与特点、制作工具与材料、制作步骤与方法、人物装饰画的创作关键词:水印纸版画、人物、装饰、创意、传统文化作业设计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一幅水印纸版画作品,主题为“我的家人”,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结合本节课所学,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水印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能否独立完成作品。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四季歌丨浙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四季歌丨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e847e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2.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四季歌丨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9课《四季歌》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四季变化的特点,掌握运用不同绘画技法表现四季景色的能力。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部分——四季的色彩,第二部分——四季的景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特点,认识到季节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法表现四季景色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法表现四季景色。
教学重点:认识四季变化的特点,学会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四季景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四季景色图片、绘画示范视频、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四季景色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四季变化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四季的色彩和景象。
3. 实践环节:a. 教师示范:现场演示如何运用绘画技法表现四季景色。
b.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用画笔和颜料描绘四季景色。
c. 互相交流: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4. 随堂练习:针对课堂所学,布置一个简单的四季景色绘画任务,学生现场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四季歌春:生机勃勃、绿色、花朵夏:炎炎烈日、蓝色、海水秋:丰收的季节、黄色、落叶冬:白雪皑皑、白色、雪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你最喜欢的季节景色。
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的绘画技法,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季节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四季变化,尝试用绘画表现更多季节元素,提高创作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四季主题的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法表现四季景色。
2. 实践环节中的教师示范和学生练习。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 可爱的班集体|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 可爱的班集体|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ac8d4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d.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可爱的班集体|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湘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第9课《可爱的班集体》,旨在通过观察、描述和创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班级集体的可爱之处,并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对班级的热爱。
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班级集体的照片,学习人物表情、动态和比例的画法,创作一幅班级活动的画作。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班级集体的特点,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表现班级活动场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学生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班级的热爱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难点1. 人物的表情、动态和比例的准确表现。
2. 如何在画作中体现班级集体的和谐与活力。
教具学具准备1. 班级集体活动的照片。
2. 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笔、画纸等。
3.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绘画技巧和步骤。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班级集体活动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班级集体的感情。
2. 新授:教师讲解人物表情、动态和比例的画法,并通过示例演示绘画步骤。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班级活动的画作。
4. 辅导: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给予建议和鼓励。
板书设计1. 可爱的班集体2. 重点:人物表情、动态和比例的画法3. 难点:如何在画作中体现班级集体的和谐与活力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班级活动的画作,要求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
2. 写一篇关于班级集体的短文,描述班级的特点和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绘画技巧,还加深了对班级集体的认识和理解。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如何表现班级的特点,体现了较高的创造力和观察力。
但在人物画法上,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班级的热爱和集体荣誉感得到了提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四季歌丨浙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四季歌丨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4537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3.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四季歌丨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第9课《四季歌》,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四季变化的特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四季的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章《多彩的季节》中的第三节“四季歌”,详细内容为:四季的色彩、四季的景象、四季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四季变化的特点,培养观察自然的能力。
2. 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四季的美,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四季的特点,用绘画形式表现四季的美。
难点:如何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四季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四季图片、绘画作品、画笔、颜料、画纸等。
学生:画笔、颜料、画纸、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四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0分钟)(1)讲解四季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四季的色彩、景象。
(2)展示绘画作品,分析作品中如何表现四季的美。
3. 实践环节(10分钟)(1)教师示范绘画四季,边画边讲解绘画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行选择一个季节进行绘画练习。
5. 展示评价(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四季变化,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四季歌2. 内容:(1)四季的色彩(2)四季的景象(3)四季的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该季节的美。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大自然的四季变化,收集相关的绘画素材,提高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环节中教师的示范与指导;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与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 彩墨世界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 彩墨世界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41541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8.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彩墨世界▏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彩墨画的基本技法,掌握彩墨画的渲染、泼墨等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创作出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彩墨画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彩墨画的创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中国画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彩墨画的基本概念:介绍彩墨画的起源、特点以及其在艺术领域中的地位。
2. 彩墨画的技法:详细讲解彩墨画的渲染、泼墨、勾勒等基本技法,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技法。
3. 彩墨画的创作步骤:分步骤讲解彩墨画的创作过程,包括选题、构图、渲染、泼墨、勾勒、修饰等。
4. 彩墨画的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彩墨画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彩墨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步骤,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彩墨画作品。
2. 教学难点:彩墨画的渲染和泼墨技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技法,并创作出有个人特色的彩墨画作品,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墨画教材、示范作品、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彩墨画纸、毛笔、中国画颜料、调色盘、清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彩墨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介绍彩墨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新授:讲解彩墨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步骤,并进行示范。
3. 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彩墨画的创作实践。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彩墨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步骤。
板书设计1.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彩墨世界▏人教版2. 内容:包括彩墨画的基本概念、技法、创作步骤等。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独立完成一幅彩墨画作品。
七年级上册第9课《色彩的感受与联想》
![七年级上册第9课《色彩的感受与联想》](https://img.taocdn.com/s3/m/7ccff0f6284ac850ad024265.png)
初中美术冀美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色彩的感受与联想》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色彩的感受与联想》。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还有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来具体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是教材分析。
本课是色彩课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了解色彩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联想色彩,感受色彩,对色彩的情感进一步的认识和运用。
本课属于造型与表现类课程,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初次涉及到的形式,所以本课的教学是开启学生创作设计领域的关键。
接下来是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成长的时期,已经基本脱离了儿童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随着阅历和知识的积累,对事物的认知也从感性认识逐渐转向了理性认识,内心情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不同情感对色彩的认知也会有所改变。
对色彩的知觉性、情感性、象征性也会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景营造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农村学生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教师要作好准备,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下面我说一说教学目标。
第一个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知道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和纯度。
第二个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能够尝试运用色彩的知识进行色彩相关练习。
第三个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知道色彩能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接下来是教学重、难点。
重点: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难点:理解色彩的情绪,性格,味道,轻重等到情感感受。
教学过程,同时也是讲授一节课最重要的环节。
教学活动1【讲授】教学内容及组织教法教学内容及组织教法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课件,搜集图片供课上色彩分析使用。
2、学生准备上课需要的绘画工具:彩笔、蜡笔、油画棒都可以。
教学过程设计:1、师生问好。
2、导入:问:同学们,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要看到红绿灯,思考,马路交叉口的等为什么要用到“红、黄、绿”三种颜色?红:给人紧张,危险的心理,所以表示停止信号的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色彩的感受与联想
教材分析:
色彩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它通过人的视觉观感,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情绪,从而产生相应的“冷暖、轻重、强弱”等知觉感和“欢乐与忧郁、热烈与冷静、华丽与质朴”等情感共鸣。
本课要求学生能对以上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通过一定的色彩感受活动,提高两个方面的能力:
深入欣赏,理解色彩的知觉性、感情性、象征性。
有目的地选择和使用色彩语言去表达特定的情感,突出被描绘事物的特性。
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基本脱离了儿童阶段的心理、生理特点,对事物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为主转向了理性认识为主,随着已有一定阅历和知识积累,色彩喜好倾向和色彩审美意识就会得到较强地认知和发展,对色彩的知觉性、情感性、象征性也会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设计思路:
欣赏色彩→感悟色彩→表达色彩
教学目标:
1、多角度感受不同色彩或色彩组合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体验。
2、理解、感悟色彩的知觉性、情感性、象征性,了解色彩的表达效果与不同色彩及不同色彩组合有关。
3、提高有目的的运用色彩的实际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色彩的心理效应表格、色彩应用设问。
学生:有关色彩的图象资料。
教学流程:
教 学 过 程设 计 意 图
一、欣赏色彩,初步感受色彩
1,设问:
①你最喜欢什么色彩?它在哪里?为什么喜欢这种色彩?
②你最不喜欢什么色彩?它在哪里?为什么不喜欢这种色彩?
(提问3名同学)
2,教师对刚才某位同学所喜欢颜色的知觉性、感情性、象征性,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提高。
色彩喜好人人都有,中小学生更甚,喜欢色彩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体验,适当追问,就会使学生对色彩的感情性进行理性的归纳和总结,对色彩的感情性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
教师讲解,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对色彩的情感性做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举例讨论,使学
生认识到:同一色彩在不同场合、文化背景、地域等有不同的感情性和象征
性。
通过举例、提问、讨
论使学生感知到同一事物,换上不同色彩会产生不同的知觉性、感情性、象征性,同样同一事物进行不同的色彩组合也会产
生不同的知觉性、感情性、象征性。
3,大家一起对另外两位同学所喜欢色彩的感情性进行分析。
先分别体验,后集体完善。
二、理解色彩,感悟色彩1、色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试从音乐、情绪、诗词、社会、天气等方面感受色彩。
(婷婷白花,悠悠碧空,微微南上风;面如土色,红光满面,昏头涨脸;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春来江水绿如蓝;白色恐怖,红色革命,黑暗统治;碧空万里,彩霞满天,乌云敝日,灰濛濛的天;……)2、同一色彩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感情性,通过实例,共同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其不同的情感性、象征性。
①杨立伟下飞船时,戴着大红花,这个红色和红绿灯的红色是一个意思吗?(杨立伟所戴红花的红色,象征着吉祥、好运、荣誉、喜庆;红灯的红色源于鲜血,含有危险、警示地作用。
)②国外婚礼上新娘穿白色婚纱?国内葬礼上穿白色丧服,这两种白色有区别吗?什么区别?(白色婚纱象征着纯洁、高尚、神圣;白色丧服含有庄严、肃穆的意思)③不少少男少女经常把头发染成金黄色,这种金黄色和欧美金发女郎头发的金黄色是一个含义吗?(一种是青青、活泼、活力、时尚的象征;一种是血统关系自然形成的。
)3、同一事物换上不同的色彩或色彩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知觉、情感、性
色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无论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
通过多方位、多层次地提问和举例,
使学生认识到色彩不仅是一种视觉反应,具有冷暖、轻
重等知觉特征,更要使学生认识到色彩具有强烈的感情性和象征性。
这种心理效应
已经深入到了人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社会等各个领域。
②同一间屋子,如果作为新婚洞房应采用什么色调,如果做为病房又该设置什么色调?
③通过讨论课本“三条手绘彩色鱼”,感知同一事物采用不同的色彩组合会产生不同性格。
左边的鱼——色彩纯度和明度都很低,色块间的明度差也极小,因而产生一种沉重、灰暗的知觉特征,进而引发我们心理上“郁闷、压抑,或稳重老成”的感受。
中间的鱼——色彩纯度较高,色相较丰富,色块间的明度差很大,形成鲜艳、亮丽、对比强烈而刺激醒目的知觉特征,使人产生“活跃、开朗、热情”的性格联想。
右边的鱼——呈蓝色调,色相较少,基本使用类似色配置在一起,给人一种“闲适、安静,朴素简约、有条不紊”的性格印象。
格。
①在日本某工厂车间,在搬运一批箱子时,工人抱怨说太沉,总经理知道后,来到仓库视察,他发现箱子的颜色是黑色的,于是在当天夜里请人把箱子都涂成了淡蓝色,工人再搬运时,都说箱子变轻了。
4、出示色彩心理效应表格,科学认识色彩心理效应。
通过一系列地举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