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和背景为了提高幼儿教育从业人员对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确保幼儿教育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特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目标1.学习《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背景和意义,了解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政策导向。
2.熟悉中国幼儿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了解幼儿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并能正确解读。
3.理解幼儿教育的监管机构和职责,掌握幼儿教育政策执行的实施路径和程序。
4.分析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影响,了解其指导作用和应用前景。
三、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教学方法:–授课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案例分析,系统阐述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关键问题和实践案例。
–案例分析: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分析真实案例,结合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提出合理化解方案。
2.评估方式:–平时表现评估:考察学生上课参与及思考表达能力。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以检测学生对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期末考试:组织学生进行闭卷考试,考察全面掌握和运用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1.教学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幻灯片教材:提供课程教学所需的知识点和案例。
–多媒体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等用于展示教学资源。
–实际案例资料和文献资料:用于讲解案例和深入学习。
2.参考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教育督导规定》–《托儿所和托儿所教育质量评估管理办法》五、课程安排与进度对于本课程的具体安排和进度,将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并在授课前向学生进行详细介绍。
六、教学团队和学生权益保障1.教学团队由资深教育专家和相关法律法规专业人员组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学生权益保障:–学习平台和环境的提供。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和学习需求。
《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教案-最新范文

《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教案篇一: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农村政策与法规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行政管理(乡镇管理)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农科各专业的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宪法常识、民法、刑法、经济法、农业法、资源环境保护法、诉讼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对学员的实际工作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使学员基本掌握宪法常识,民法、经济法的主要内容,刑法基本常识,行政法的主要内容,与农业、农村有密切关系的农业法、土地管理法、乡镇企业法,与资源环保有关的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诉讼法等内容。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要求。
考核难度及题量的梯度对应于教学要求的三个层次。
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不作考核要求。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一、学时分配二、教材1、文字教材主教材为《农村政策与法规》。
主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音像教材的基础。
辅助教材《农村常用政策法规汇编》将农村常用的法规和政策汇编成册,供学员在学习、工作中使用。
2、音像教材音像教材18学时,为重点讲授型,包括三部分内容:(1)每章的重点和难点;(2)请有关专家讲述重要法规的立法原则和精神; (3)典型案例分析。
三、教学环节1、电视课电视课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重要媒体之一。
本课程将突破以往系统讲授的教学模式,采用重点穿插加专题讲座的方式。
2、面授与自学面授课应依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文字教材为主、结合音像教材的内容,进行启发式讲解、讨论。
学生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结合收看电视教材、参加面授辅导课进行自学。
3、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考试题目应符合本大纲的要求,覆盖面广,难度适中,题量适度,难度及题量的梯度按照教学要求的三个不同层次安排,对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不作考试要求。
社会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RW100530课程名称:社会政策与法规英文名称: Soci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适用专业:社会工作先修课程:法律基础课学分: 3总学时: 48一、课程简介社会政策与法规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我国当前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现实实践,明确社会工作者和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熟悉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运用的工作流程,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法学素养,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法律帮助案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
Soci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is a core curriculum. By teaching this course, the student can make a more comprehensive system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of social work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methods, recognizing thereality of our current social work practic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pecifically the rights of social workers and the body and obligations, familiar social work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pplying workflow, enhance social work students of jurisprudence literacy, students in real life, the ability to utilize the main case law to help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can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real world.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社会政策与法规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又与人们切身利益切身密切相关的课程。
《教育政策法规》教学大纲

《教育政策法规》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0102212课程名称:教育政策法规(四年制本科)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36 课时周学时:2 课时学分:2 学分所属一级学科名称:教育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小学教师培养预修课程:教育学、公共政策理论、法学原理二、课程性质《教育政策法规》是师范类普通本科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是为适应依法治教和更新知识的需要而设置的。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制定及其实施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
三、教学目标本课程遵循着教育政策法规“原理论”——“价值论”——“过程论”——“效果论”的逻辑结构,依次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一,介绍教育政策法规的系列基本范畴、定义、命题等,旨在解决教育政策法规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介绍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的价值基础、伦理取向,主要解决什么样的教育政策、法规是好的教育政策、法规的问题。
第三,介绍教育政策法规的几个主要的过程、环节,旨在解决教育政策法规是怎样制定出来的的问题。
第四,设计若干个专题,对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中的最主要的政策、法规进行解读、分析,主要解决现有政策法规的怎么样的问题。
第五,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以增进与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的能力。
通过上述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主要实现如下目标:第一,让师范生掌握基础的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知识,建构起全面、合理的知识体系与框架。
第二,培养师范生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意识,唤起未来依法、依规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动机与情感。
第三,培养师范生理解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的能力;运用所学的教育政策法规的知识与理论解释与分析小学教育政策法规现象的能力;能够基本掌握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监督与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师范生积极参与政策法规过程的能力。
第四,强化课程建设中的实践环节,安排小学教师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优质课观摩。
在此基础上,实现小学教师与师范生之间以“如何上好一堂课”为主题的基于课例的教学设计对话,以增进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03
设立园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内部管理机构,明确各自职责
,促进家园合作和民主管理。
03
幼儿教育法规体系
教育法及相关法规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的设立与管理、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等。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如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等 。
幼儿园内部管理制度
幼儿园章程
01
规定幼儿园的名称、地址、办园宗旨、管理体制、教职工权利
和义务等。
幼儿园各项管理制度
02
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教育教学制度、财务管理
制度等,确保幼儿园正常运转和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
针对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 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等。
地方层面幼儿教育政策
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学前教育条例或办法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加强学前教育管理 和监督。
地方政府出台的学前教育相关政策
培养对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认同感 和责任感,树立依法执教的观念。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和解决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政 策与法规问题,具备合规教育工作的 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
01
02
03
教学内容
包括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 概述、教育法律基础、教 育政策分析、教育法规实 务等。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 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 践的结合。
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教育政策与法规是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主要涵盖了教育政策制定、实施及法规遵守等关键内容。
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概念、框架、原则和方法,培养他们在教育领域的法治思维和政策制定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概念、特点、原则和方法;2、掌握教育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和调整的过程;3、熟悉我国主要的教育法规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4、培养分析和评价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能力;5、培养在教育领域中尊重法治、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1、教育政策基本理论:阐述教育政策的概念、特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育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2、教育法规基本理论:介绍我国主要的教育法规及其发展历程,分析法规对教育实践的影响;3、教育政策实施与评估:讨论教育政策的实施策略、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技术;4、教育法规遵守与执行:分析教育法规的遵守原则、执行措施及其实践经验;5、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讨论教育政策与法规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同时,教师还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将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案例分析报告等。
其中,课堂表现将占总成绩的30%,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占20%,案例分析报告占30%,期末考试占20%。
通过这些考核方式,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大纲更新与修订本教学大纲将根据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发展动态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适时更新和修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保证课程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同时,教师还应教育政策与法规领域的研究动态,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中,以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教案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教案教案名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教材的第四章,重点讨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政策法规。
具体内容包括:1.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定义与内涵。
2.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3. 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内容。
4. 幼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遵循的政策法规。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与内涵,明确自身职业责任。
2. 培养学生遵守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良好习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提升学生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增强其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2. 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
2. 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教材。
3. 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与内涵,以及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具体内容。
3. 例题解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规范与政策法规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答有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的问题。
5.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定义与内涵。
2.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3. 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基本内容。
4. 实际教学中遵循的政策法规。
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的心得体会。
2. 请列举出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应遵循的政策法规,并说明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幼儿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教材的第四章,重点讨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政策法规。
《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教案

《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教案篇一: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农村政策与法规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行政管理(乡镇管理)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农科各专业的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宪法常识、民法、刑法、经济法、农业法、资源环境保护法、诉讼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对学员的实际工作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使学员基本掌握宪法常识,民法、经济法的主要内容,刑法基本常识,行政法的主要内容,与农业、农村有密切关系的农业法、土地管理法、乡镇企业法,与资源环保有关的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诉讼法等内容。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要求。
考核难度及题量的梯度对应于教学要求的三个层次。
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不作考核要求。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一、学时分配二、教材1、文字教材主教材为《农村政策与法规》。
主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音像教材的基础。
辅助教材《农村常用政策法规汇编》将农村常用的法规和政策汇编成册,供学员在学习、工作中使用。
2、音像教材音像教材18学时,为重点讲授型,包括三部分内容:(1)每章的重点和难点;(2)请有关专家讲述重要法规的立法原则和精神;(3)典型案例分析。
三、教学环节1、电视课电视课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重要媒体之一。
本课程将突破以往系统讲授的教学模式,采用重点穿插加专题讲座的方式。
2、面授与自学面授课应依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文字教材为主、结合音像教材的内容,进行启发式讲解、讨论。
学生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结合收看电视教材、参加面授辅导课进行自学。
3、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考试题目应符合本大纲的要求,覆盖面广,难度适中,题量适度,难度及题量的梯度按照教学要求的三个不同层次安排,对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不作考试要求。
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一)大纲的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教育管理专业函授专科《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教学。
(二)总学时安排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4学时,自学48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根据教育管理专业函授专科《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教学计划而设置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员能比较系统地获得教育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依法治教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掌握、理解现行教育政策、法规及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初步运用法律武器解决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为依法治教奠定基础。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在学习《教育学》或《教育概论》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一)课程的基本要求总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比较系统地掌握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基础知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掌握依法治教的知识,提高教育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1、了解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历史,明确学习的意义。
2、正确认识教育政策法规在国家政策法规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体系结构与特征。
4、了解与掌握教育政策与法规制定的程序。
5、了解与掌握教育政策与法规实施的基本过程。
6、掌握教育政策评价的标准及基本方法。
7、了解与掌握教育法监督体制。
8、了解我国教育基本政策的历史和《教育法》。
9、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政策法规的历史和《义务教育法》。
10、了解我国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历史和《高等教育法》。
11、了解我国成人和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历史和《职业教育法》。
12、了解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的历史和《教师法》。
(二)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课程的重点: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与我国的教育政策法规实践。
课程的难点:运用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一)绪论内容: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历史及意义。
要求:了解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历史,明确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22940
课程名称:设计政策与法规/ Policy and Statute of Design
课程总学时/学分:32/2 (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学
一、课程简介
《设计政策与法规》是艺术设计学专业大类专业课程。
主要介绍设计政策与设计法规的基础知识和国家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具体方针、政策和法规。
设计法规范围广泛,涉及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技术合同法、工程建设法、建筑法等多种法规,这些法规相互联系,是设计活动成功的前提。
本课程与知识产权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和现阶段设计行业中的政策紧密挂钩,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实践性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艺术设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关于艺术设计和设计产品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政策和法规研究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可以系统了解和掌握设计政策和法规的理论和相关知识,以及具备一定的运用设计政策和法规的知识进行设计管理的能力,满足当前社会需要。
三、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和掌握创建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设计法规”体系;
2、了解和掌握“设计法规”概述;
3、了解和掌握现代设计与知识产权;
4、了解和掌握艺术设计与著作权法;
5、了解和掌握工业设计与专利法;
6、了解和掌握商标法;
7、了解和掌握设计知识产权法规的联系与发展;
8、了解和掌握设计与知识产权相关法规概述;
9、了解和掌握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管理与策略;
10、了解和掌握工程设计法规和工程建设程序法规等。
同时,具备一定的运用设计政策和法规的知识进行设计管理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绪论(2学时)
知识点:创建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设计法规”体系。
第一章“设计法规”概述(2学时)
知识点:“设计法规”的概念与范畴;“设计法规”的特征。
重点和难点:“设计法规”的特征
第二章现代设计与知识产权(3学时)
知识点:知识产权的概念,设计知识产权概述,设计师应具备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意识和水平。
重点和难点:设计师如何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意识和水平?
第三章艺术设计与著作权法(3学时)
知识点:艺术设计著作权作品,艺术设计著作权,艺术设计著作权的保护。
重点和难点:艺术设计著作权的保护应注意的事项。
第四章工业设计与专利法(4学时)
知识点:专利的基本概念,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有关原则,专利文献的使用。
重点和难点:专利权的有关原则是什么,如何使用专利文献。
第五章商标法(2学时)
知识点:商标的特征,商标的种类,商标注册的条件,注册商标的有关程序,商标权的保护,商标使用的管理。
重点和难点:商标注册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商标权如何保护以及商标使用如何管理。
第六章设计知识产权法规的联系与发展(4学时)
知识点: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权的交叉保护,商业秘密,设计知识产权法规的发展趋势。
重点和难点:如何认识设计知识产权法规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设计与知识产权相关法规概述(2学时)
知识点:广告法规,包装设计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与民间创作(文化遗产)保护。
重点和难点:包装设计中涉及哪些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与民间创作(文化遗产)如何进行保护。
第八章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管理与策略(4学时)
知识点: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意义,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管理概述;工业设计与专利策略;企业商标策略;企业专利、商标策略实例。
重点和难点:工业设计与专利有哪些策略,企业商标有哪些策略。
第九章工程设计法规(4学时)
知识点:工程设计的原则,设计阶段和内容,设计文件的审批与修改,中外合作设计,工程设计单位
的质量责任与义务,工程设计市场管理,工程设计与文物保护。
重点和难点:在工程设计中如何进行市场管理和文物保护。
第十章工程建设程序法规(2学时)
知识点:工程建设程序阶段的划分,工程建设前期阶段的内容,工程建设准备阶段的内容,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内容,工程验收与保修阶段的内容,终结阶段的投资后评价。
重点和难点:如何进行投资后评价。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在理论教学(课堂讲授)上采用多媒体PPT。
课件形式教学,做到图文并茂,易于视听传达。
课堂多采取讨论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美术见解,使学生形成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和理论修养,能够对知识点形成深刻的印象。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无实验或上机内容
七、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广告设计法规》、《企业形象设计》
后续课程:《广告文案策划设计》、《展示设计》
八、考核方式
以出试卷为考核的主要方式(通常采用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以布置课外作业来考核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勤和平时作业两项占30%,其中考勤占10%,作业占20%,但无故旷课2次以上、累计超过12个学时的学生,取消其评定成绩资格,并建议其重修。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陈汗青,万仞. 设计与法规[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周剑云,戚冬瑾.中国城市规划法规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选编(中英文对照)[M].北
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4] 何红锋,赵军.项目管理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南开现代项目管理系列教材) [M].天津:南开大学出
版社,2006.
[5] (美)科尼利厄斯·M·克温著,刘璟,张辉,丁洁译. 规则制定——政府部门如何制定法规与政策
(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 陆佳平.包装标准化与质量法规[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7.
[7] 朱昊.建设法规案例与评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8] 黄晖.商标法——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执笔人:赵伟军2011年11月日审核人:张同标2011年12月日批准人: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