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育技术发展简史---副本PPT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现代教育技术
以电视、程序教学机及CAI的出现为标志。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4.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20世纪从70年代中期,微型计算机问世,计算机教育 应用进入新的阶段
5.网络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 技术、通讯技术、虚拟技术、智能技术、数字广播电 视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成熟,标志着现代教 育技术进入了网络发展阶段。
表1-1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
阶段 起步阶段
初期发的介入
新理论的引入或产生
19世纪末至20世 幻灯,无声电影,播音 学校中的视觉教育
纪初
20世纪30-40年 有声电影、录音
戴尔的经验之塔
代
20世纪50-60年 电视,程序教学机,电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
代
子计算机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依据发展进程划分:
•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19世纪末以来发展起来的现代电子技 术、现代信息技术等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物质 技术手段,因此,其发展过程中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具有 电、光、声特性的教学机器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广泛应用, 直接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从发展进程上划分,19 世纪末至今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射理论
系统发展 阶段
网络发展 阶段
20世纪70-80年 代
卫星电视教学系统,闭 路电视教学系统,计算
机教学系统
系统论、信息论,控 制论
20世纪年代以后 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主要运用幻灯、播音、电 影等媒体进行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第二讲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2000年,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涉及硬环境建设、资 源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相关问题研究。
第三讲 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组织机构
从1979年开始,教育部成立了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 教馆。
1991年中国电化教育协会成立。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 论
“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
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抽象。 抽象程度 重要程度
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 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
遍发展,要形成概念。 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教学更为具体,便于
理解抽象。 视听媒体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
第三讲 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1978年全国有教育技术从业人员1400多人,据1995年调查,我国 已有教育技术机构74849个,专职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人员达20万 人。
从1978年开始,几所高等院校着手开设电化教育专业。1984年, 创建的我国第一批电化教育本科正式招收学生。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视觉教学分会正式改名为视听 教育分会(Division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言语 符号 视觉符号 广播和录音 静止画面 电影 电视 参观展览 学习旅行 观摩示范
演戏的经验 设计的经验 直接有目的的经验
抽象的经验 观察的经验 做的经验
--加德纳(Howard Gardner)
1.视听教学运动
直观教学
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论:教学要充分运用直观形象 或直观教具。
1.视听教学运动
国外教育技术发展简史---副本PPT
戴尔“经验之塔”
教育技术导论
教育技术导论
(四)视听教学发展
背景
苏联发射第一颗卫星 美国教育改革运动
新技术
50年代,教学电视得到发展 语言实验室,电视,教学机,多媒体组合系统、计算机
辅助教学系统问世
1953年,视听传播
传播理论、早期系统观以及学习理论
教育技术导论
❖ 传播的概念和原理引入视听教学领域后,帮助人们 把研究的视野从静态的物质手段方面转向了动态的 教学过程方面,也就是从仅仅重视教具、教材的使 用,转为十分关注教学信息从发送者,经过各种媒 体通道,传递到接受者的整个传播过程。同时由于 教育信息传播的复杂性,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汇合, 有力地影响了“视听教育”向“视听传播”的过渡。
必须为学习者个体而设计; 教学设计应该包括许多阶段,既有即时的, 也有长期的; 教学设计应该极大地影响学习者个体的发展; 教学设计必须以人是如何学习的知识
为基础。
布朗:系统化教学模型
选择方法 选择经验
解释目标
学生
选择教材
分配任务
教育技术导论
调整教学 评价结果 实施教学
教育技术导论
(四)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和教学开发运动
斯金纳:程序教学法
教育技术导论
斯金纳箱
程序教学机
教育技术导论
教育学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五十年代末。 六十年代早期的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
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未能充分 发挥计算机的潜在能力。 六十年代末,伊利诺大学开发出的自动操作的程 序逻辑系统(PLATO)向大规模计算机网络发展。
教育技术导论
❖ 夸美纽斯主张,“让一切学校布满图像”、“让 一切教学用书充满图像”,并于1658年编写了专 为儿童教学而设计、附有插图的教科书《世界图 解》,其中150幅木刻画是学与教的手段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行 主 为 义 自 化 学 器 动 教 机 个 化 学 别 教 20年 代 50年 代 程 教 序 学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卓别林在好萊塢建立了自己的制片廠
初期发展阶段
20世纪30至40年代时, 教育技术逐步的成熟,加 之工业技术上的支持,引 入了有声电影和黑白电视 广播!在当时称之为“学 校中的视觉教育”。其本 质为视听教育。
有声电影宣传海报
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阶段
到了20世纪50至60年代后,第三次工业革 命的大力推动下,使得科技与技术蓬勃发展, 催生了一大批新兴科技产品,黑白电视广播已 经满足不了人们视觉上的追求,生产出了彩色 电视广播,以及程序教学机还有就是最初用来 计算的电子计算机,这些都被利用到教育媒体。
教育技术发展史
制作:易双龙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一、教育技术的起源
1、古希腊智者和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 思想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美国20世纪初 兴起的“视觉教学”运 动
萌芽阶段
19世纪末期, 引入幻灯媒体, 全新的“大教学 论”我们称之为 直观教育。
19世纪90年代产于德国的煤油灯幻 灯机。
起步阶段
无声电影
时期:20世纪20年代 无线广播
系统发展阶段
70至80年代,新 引入的教育媒体为 激光视盘以及卫星 转播电视。
现阶段
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即 涵盖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手段组成的系统称之 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 息的产生、选择、存储、传输、转换和分配的 过程,而信息技术正是指用于上述一系列过程 的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包括微电子技术、多 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远 距离通讯技术等方面。
THANK YOU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个方面追溯:一是视听教学运动推 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二是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 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三是教 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 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
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 定名为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名称确定以后,人们便开始 探讨它的定义。1970年,美国政府的一个专 业咨询机构教育技术委员会在给总编和议会 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教育技术是按照具体 的目标,根据对人类学习和传播的研究,以 及利用人力和非人力资源的结合,从而促使 教学更有效的一种系统的设计、实施、评价 学与教的整个过程的方法。”
外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视听教育 30年代后半叶,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 录音机先后在教育中获得运用,人们感 到 视觉教育名称已经概括不了已有的实践,并 开始在文章中使用视听教育的术语。1947 年,美国教育协会的视觉教育分会改名为视 听教学分会。在诸多关于视听教育的研究中, 堪称代表的是戴尔(E. Dale)于1946年所 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该书提出的 “经验之塔”理论成了当时以及后来的视听 教育的主要理论根据。
专业词汇
直观教学 视觉教学 视听教学 视听传播 程序教学 经验之塔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系统方法
二战后教育技术的启示
二战后,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 育得到迅猛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经济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 因 二.政府重视,法规健全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课程体系的灵活性与职业功能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 四、课程体系实施方式的实效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 五、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 展的关键 六、职业教育管理的协同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七、职业教育的终身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
外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
外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国外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直观技术与哲学认识论(17世纪--19世纪末)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过,感觉是⼀切知识的源泉。
从17世纪开始逐渐形成的,以班级教学为认识形式、以书本、粉笔、⿊板、图⽚、模型及⼝语为媒体的直观技术是较为简单和原始的教育技术。
2.媒体技术兴起与教育⼼理学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这⼀阶段以视觉教育或听觉教育为特征。
在理论上也脱离了哲学母体,不再仅是从认识论出发来描述了,⽽是开展了⼴泛的、有多个代表⼈物和流派理论探讨。
然⽽各种理论⼜都属于教育⼼理学的范畴,没有形成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
19世纪末⾄20世纪,是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年代,其中尤以电⼦科学技术的发展最为突出。
然⽽,视觉教学作为⼀场正式的教学改⾰运动,是在1918年⾄1928年期间,这场运动称为视觉教学运动,标志教育技术的发端。
与此同时兴起了播⾳教育,使单纯的视觉教育与听觉教育逐渐被视听教育所代替。
视听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物是爱德加·戴尔。
他在书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认为,⼈们学习时,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获得知识与技能⽐较容易。
他⽤⼀个学习经验的塔形体图来表⽰不同学习⽅式的学习效果。
另⼀⽅⾯,俄亥俄州⽴⼤学⼼理学家普莱西在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设计了好⼏种⾃动教学机,并开展实验。
然⽽由于教学机设计的问题和客观条件不成熟,普莱西的⾃动教学机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影响不⼤。
直到50年代中期斯⾦纳发起新的程序教学运动,普莱西的早期贡献⽅为⼈们真正认识。
这个时期,⼼理学家斯⾦纳提出了新⾏为主义学习理论。
他根据⾃⼰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重新设计了教学机器,后来发展成为不⽤教学机器只⽤程序课本的“程序教学”。
再以后,他的理论应⽤于电⼦计算机,开始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成为教育技术的重要标志之⼀。
3.系统技术与教育技术学(20世纪60年代⾄今)60年代初,视听教学领域⼜出现了新的趋势,它同时受到两个⽅⾯的影响,⼀是传播理论,另⼀是早期的系统理论。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早期的个别化教学
程序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直观教学
视觉教学
视听教学
视听传播
教育技 术学
经验型的教学方法
教学系统方法
教学系统开发和设计
一、媒体教学技术一一从直观教学到 视听传播
(一)直观教学——教育技术的先声
直观教学是通过运用真实事物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 递教学信息,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直观教学强调教室要布 满图画,书本要配有插图,直观教具的呈现要放在学生面前 合理的距离内,让学生先看到整体,然后再分辨各个部分, 并且要设法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直观教学的实质是一种 传授观察经验的直观技术。夸美纽斯按照直观教学的原则编 写出第一本带有150幅插图的教科书(世界图解)(1675), 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二战以后的十年是视听教学稳步发展的时期。 堪称代表的是戴尔(E.Dale)于1946年所 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书中提出 的“经验之塔”理论融合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和当时流行的心理学观点,成了当时以及后 来的视听教学的主要理论根据。
(四)视听传播(Audio-Visual Conunumcation)——教育技术观念由 媒体论向过程论和系统论过渡
(二)视觉教学(Visual Instruction)--教
育技术的发端
为了工业化生产的大发展,资产阶级急需大批有知识、有技 能的劳动者。
最早使用视觉教学概念的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出版公 司(Key Stone View Company) , 该公司于1906年出版 了第一本叫做 《 视觉 教学 》的书 , 内容主要 是向教师介 绍如何摄制照片 ,如何制作和利用幻灯片 。 1922年格拉迪 斯等编著的《满足社区需求的电影》 是第一本完整的视觉 教学专著 。 1923年7月美国教育协会(NEA)成立了"视觉教 学部"(Division of Visual Instruction,简称DW),即今天教 播技术协会的前身 。课程的 视觉化》一书是关于视觉教学 理论研究的最重要文献之 一 。 1937年 , 霍本 ( C .F .Hoban) 等人在该书中提出了视觉教材的分类 模式和选用原则 ,如图2.3所示
最新国外教育技术发展简史专业知识讲座
文档来源于网络仿,。文文档档所如提有供不的当信之息处仅,供请参联考系之本用人,或不网能站作删为除科。教学育依据技,术请导勿论模
裴斯泰洛齐
❖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中语 言、文字必须和实际经验 相配合,而实际经验则是 从对具体的观察领悟而获 得的,学习应该由具体到 抽象来进行。他提倡一种 众所周知的直观教学 (object teaching)的教 学方法。
文档来源于网络仿,。文文档档所如提有供不的当信之息处仅,供请参联考系之本用人,或不网能站作删为除科。教学育依据技,术请导勿论模
1928年,第一本有关视觉 教学的书《公立学校中的视 觉教学》。
文档来源于网络仿,。文文档档所如提有供不的当信之息处仅,供请参联考系之本用人,或不网能站作删为除科。教学育依据技,术请导勿论模
(三)二战及战后十年视听教学
❖ 二次大战期间,视听教学在工业和军队的训练中 得到大力发展。
❖ “战争培训视觉教具部”生产工业培训电影457部; ❖ 政府购买5.5万部电影放映机,影片投资达10亿美元; ❖ 6个月培训1200万陆海空士兵,800万技术工人。
❖ 战后十年是视听教学稳步发展的时期
❖ 戴尔“经验之塔” ❖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将“视觉教学部”正式改名为
❖上面这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可 以归结 为:理性认识离不开感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人们把这种主要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作为 辅助的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称作视觉教育。
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1. 引言哎,聊到教育技术的发展,这可是个大话题啊。
从古至今,教育技术就像是那根细线,把人类的知识传递得更远、更广。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条线如何一步步编织成今天我们熟知的样子。
2. 教育技术的起源2.1 古代的“黑科技”说到教育技术,咱们得从古代说起。
那时候的“高科技”就是纸和笔。
没错,就是那个曾经让不少学生头痛的笔记本。
这时候,教育技术的“硬件”也很简单,老师用板书,学生用抄的。
虽说看似简单,但这时候的教育技术已经把知识传递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2.2 近现代的变革快进到19世纪,教育技术开始有了大变化。
印刷术的出现就像给教育加了个“超速”按钮。
书籍变得越来越普及,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知识。
大家不用再把一份手写的材料传递一遍遍,而是可以拿到一本清晰的印刷书籍,这可真是个大进步!3. 20世纪的技术跃进3.1 计算机的引入进入20世纪,计算机的出现简直是教育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刚开始,大家都觉得计算机离我们太远了,可是后来计算机成了教室里不可或缺的“新朋友”。
从打字、查资料,到制作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把教育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3.2 网络的普及紧接着,互联网的普及更是把教育技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峰。
突然间,地球上的知识就像一条无形的网,把大家紧紧连在了一起。
线上课程、电子图书、教育APP,这些新兴的技术让教育变得更加便捷、灵活。
以前我们得去图书馆翻阅资料,现在坐在家里就能轻松获取各种信息。
这可真是让人觉得生活方便了不少。
4. 当代教育技术的潮流4.1 智能化的进步如今,教育技术已经进入了智能化的阶段。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这些科技玩意儿开始慢慢走进课堂。
比如,虚拟现实让学生可以在教室里体验到历史事件,仿佛回到过去亲身感受一样;人工智能则能够根据每个人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真是让人觉得,这些技术不仅让学习变得更有趣,还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4.2 教育技术的挑战与展望不过,教育技术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 行为目标其目的是制定明确具体的行为目标 ✓ 标准参照测试指根据预先明确说明的行为来衡量
学习者的学习成绩。
✓ 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以对处于开发阶段的教材进行
改进。
✓ 总结性评价主要用于对开发出的定型教材或教学
方案使用效果方面的评定。
25
早期的系统设计教学方法模型
(b)对某一教育环境中人和器具发出的讯息作结构上 和系统的处理。这些任务包括对系统组成部分和完整教学 系统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使用。
✓ 视听传播的实际目的
是使用有助于充分发挥学习者能力的各种传播方法 和媒体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
12
C.视听传播(visual and audio communication)
17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
✓“强化”理论 ✓程序教学的要素 ✓程序设计模式
18
“强化”理论
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的结 果,人的学习是否成立关键在于强化。当一个操作发生 之后,紧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时,那么,这个操作的 强度(概率)就增加。这里所增加的不是刺激-反应的联 结(因为操作不需要特定的激发性刺激),而是使反应 发生的一般倾向性增强,即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强了。
实践。
❖ 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
象概括创造条件。
❖ 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
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 层各种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10
(三) 视听传播
– 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 特征:
• 教育电视 • 开始关注“教育传播理论”
教育技术学起源
教育技术学的起源(一)国外教育技术学发展简史国外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初始阶段(17世纪-19世纪末)--直观技术与哲学认识论(感觉论)在理论上直观技术是以哲学认识论(感觉论)为基础的。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曾说过,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属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官能,……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的关系,亦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
”从17世纪开始逐渐形成的,以班级教学为认识形式、以书本、粉笔、黑板、图片、模型及口语为媒体的直观技术是较为简单和原始的教育技术。
2.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媒体技术兴起与教育心理学理论国外有人把这个阶段的教育技术称之为“教育中的技术”(Technology in Education)。
这一阶段以视觉教育或听觉教育为特征。
在理论上也脱离了哲学母体,不再仅是从认识论出发来描述了,而是开展了广泛的、有多个代表人物和流派理论探讨。
然而各种理论又都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没有形成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
19世纪末至20世纪,是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年代,其中尤以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最为突出。
1822年,法国人尼克福、尼普斯发明的照相术在19世纪末广泛使用,1884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并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1885年在巴黎公映电影,德国的一位传教士发明幻灯。
1900年,无线电传播人声试验成功,而后这些发明又都取得长足的进步,成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向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视听形象,使教学获得不同以往的巨大效果。
1906年美国出版了一本叫做《视觉教育》的书,1910年,克莱恩在纽约出版了第一本《教育电影目录》。
然而,视觉教学作为一场正式的教学改革运动,是在1918年至1928年期间,这场运动称为视觉教学(Visual Instruction)运动,标志教育技术的发端。
国外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Company Logo
与AECT94定义比较,相当于将94定义中的五大范畴整合为 2005定义中的三大范畴,其对应关系是:将94定义中的 “设计”“开发”两个范畴合为一个范畴“创造”;将94 定义中的“利用”范畴改成了一个较简单的词“使用”将 94定义中的“管理”与“评价”两个范畴化为“管理”一 个范畴;
1.1.4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
Company Logo
1.1.1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1、 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1963年定义
“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分支,主要研究控制
学习的过程的设计和使用。 其后还有1970、1972、1977定义 2、1994年定义 “教学技术是为了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
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Company Logo
该定义界定的概念名称是“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而不是“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它指出:教育技术有两大领域:“研究” 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有双重目的:“促进学习” 和“改善绩效”;有三大范畴:“创造”“使用”“管 理”。
companylogo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内容414简介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标准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识应用意识评价与反思终身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合作与交流公平利用有效应用健康使用规范行为companylogo一意识与态度1重要性认识教育信息化专业素质教学过程2应用意识整合课程丰富资源关注新技术3评价与反思资源过程效果效率4终身学习完善自身素质结构实现专业发展companylogo二知识与技能1基本知识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companylogo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教学理论发展学习最优化发现教学法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学习人本主义传播理论直线循环smcr香农魏弗系统科学理论companylogo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视听教育理论教学设计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方法试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评价研究法companylogo2基本技能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4掌握资源管理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学习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companylogo三应用与创新1教学设计与实施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4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companylogo2教学支持与管理1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2能在教学中对教习资源进行有效管理3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4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companylogo3科研与发展1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2能针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3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companylogo4合作与交流1能利用技术与学生就学习进行交流2能利用技术与家长就学生情况进行交流3能利用技术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4能利用技术与管理人员就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沟通5能利用技术与技术人员在教学资源的设计选择与开发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6能利用技术与学科专家
第一章 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教学目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 述 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 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 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说明什么是视听教学方法。 2.阐述“经验之塔”理论对视听教学方法发展的影响。 3.解释“视听与教学传播过程的关系”模型的基本原 理。 4.说明什么是个别化教学。 5.解释强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6.解释程序教学的基本要素和程序教学的两种不同模 式。 7.说明什么是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 8 .阐述教育技术是如何由三个概念整合而成的。
1923年7月6日,美国成立了全美 教育协会(NEA)视觉教学部—— (Department of Visuallnstruction, 简称DVl),即今天教育传播与技术协 会的前身。 学校开始将“视觉教育”列为正 式课程。 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关于视觉教 育的教科书《学校中的视觉教育》。
(二)视听教学 20年代末由于有声电影及广播 录音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中的应用, 原有的视觉教学概念已不能涵盖已 扩展的视听设备介入的教育实践, 视觉教学便发展为视听教学 (Audiovisual lnstruc—tlon)。
六、视听教学的基本原理 视觉教学理论(戴尔) 视听教学理论 视听传播理论
(一)视听教学论 初期视觉教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包括三 个方面: (1)视觉媒体能够提供具体、有效的学 习经验。 (2)视觉教具的分类应以其所能提供的 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为依据。 (3)视觉教材的使用要与课程有机结合。
戴尔的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 教学论在基本概念上并没有超出早期的视 觉教学论。视听教学理论的主体仍可以概 括为三个相同的方面: (1)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感性认识与理性 认识相结合的过程。 (2)各类视听教材与方法应按其能提供的 学习经验的性质——具体或抽象的程度来 分类。 (3)视听媒体应与课程有机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导论
8
11
1
2
3
n
9
12
分支式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设计模式
1 1.1
1.1.1 1.1.n
1.2 1.3
1.2.n
1.2.1
❖ 分支式程序设计模式
教育技术导论 2
三、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
教育技术导论
❖ 系统化设计教学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和评价学 与教全过程的方法,亦称作为教学系统方法。
教育技术导论
1928年,第一本有关视觉 教学的书《公立学校中的视 觉教学》。
教育技术导论
1937年, 霍本 (C. F. Hoban)等人在《课程的视觉化》一书中提 出了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和选用原则。
这个模式主要以教具为基 准,按其所提供的教材的具体 -抽象程度排列成示意图:从 完全实景开始,它提供的教材 最具体;越向上,具体性逐渐 减少而抽象性逐渐增加;相对 来说,词语最抽象。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技术的理解 (一) 广义的技术 (二) 狭义的技术
教育技术导论
广义的技术
教育技术导论
主要内容
教育技术导论
(一)视觉教学运动的起源
❖最早源自17-18世纪 ❖夸美纽斯:直观性原则 ❖裴斯泰洛齐:直观教学 ❖福禄贝尔:实物教具 ❖杜威:直接经验
教育技术导论
夸美纽斯——直观教学之父
❖ “战争培训视觉教具部”生产工业培训电影457部; ❖ 政府购买5.5万部电影放映机,影片投资达10亿美元; ❖ 6个月培训1200万陆海空士兵,800万技术工人。
❖ 战后十年是视听教学稳步发展的时期
❖ 戴尔“经验之塔” ❖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将“视觉教学部”正式改名为
“视听教学部” (Division of Audi-Visual Instruction)。
教育技术导论
程序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导论
1
2
3
4
直线式程序教学
以“电流”教学内容为例,可以设计成如下小步子: ①电灯泡发亮的原因是灯丝( 发热 ); ②电灯灯丝发热的原因是灯丝通过( 电流 ); ③电灯变亮的原因是电流强度( 增大 ); ④电灯变暗的原因是电流强度( 减小 ); ⑤当电压增大时,电流强度就( 增大 );
斯金纳:程序教学法
教育技术导论
斯金纳箱
程序教学机
教育技术导论
教育技术导论
教育技术导论
教育技术导论
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五十年代末。 六十年代早期的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
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未能充分 发挥计算机的潜在能力。 六十年代末,伊利诺大学开发出的自动操作的程 序逻辑系统(PLATO)向大规模计算机网络发展。
(五)视听教学的基本原理
❖视听教学论 ❖视听传播论
教育技术导论
教育技术导论
埃博克“ 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的理论模型
视听传播设计
信息 媒体-工具
人员 方法 环境
教学情境
显示 接收
信息 选择
学习- 受传者 系统
目标 具体化
反馈分析
反应 评价
二、程序教学的发展
(一)程序教学的产生
教育技术导论
❖普莱西 自动教学机
戴尔“经验之塔”
教育技术导论
教育技术导论
(四)视听教学发展
背景
苏联发射第一颗卫星 美国教育改革运动
新技术
50年代,教学电视得到发展 语言实验室,电视,教学机,多媒体组合系统、计算机
辅助教学系统问世
1953年,视听传播
传播理论、早期系统观以及学习理论
教育技术导论
❖ 传播的概念和原理引入视听教学领域后,帮助人们 把研究的视野从静态的物质手段方面转向了动态的 教学过程方面,也就是从仅仅重视教具、教材的使 用,转为十分关注教学信息从发送者,经过各种媒 体通道,传递到接受者的整个传播过程。同时由于 教育信息传播的复杂性,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汇合, 有力地影响了“视听教育”向“视听传播”的过渡。
❖上面这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可 以归结 为:理性认识离不开感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人们把这种主要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作为 辅助的教学活动称作视觉教育。
❖ 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NEA)成立了“视觉教学 部”(Division of Visual Instructionn,简称DVl)。 AECT前身。
(二)视听教学初期阶段
教育技术导论
❖无线电广播
❖ 1920年,英国马可尼公司剑佛电台播音教育 ❖ 1920年,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 ❖ 1923年,教育播音咨询委员会
❖有声电影
❖ 1931年,美国辛克斯公司教育电影
❖视觉教学——视听教学
教育技术导论
(三)二战及战后十年视听教学
❖ 二次大战期间,视听教学在工业和军队的训练中 得到大力发展。
❖系统设计教学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设计 和改进教学 的一种经验主义方法(实验方 法)。
(一)系统设计教学法的起源
教育技术导论
❖ 赫尔巴特
▪ 1806年著《普通教育》 ,在教学 的心理学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 教师中心说
❖ 桑代克
▪ 美国心理学家,心理学联结 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 体系的创始人 。
教育技术导论
❖ 夸美纽斯主张,“让一切学校布满图像”、“让 一切教学用书充满图像”,并于1658年编写了专 为儿童教学而设计、附有插图的教科书《世界图 解》,其中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中语 言、文字必须和实际经验 相配合,而实际经验则是 从对具体的观察领悟而获 得的,学习应该由具体到 抽象来进行。他提倡一种 众所周知的直观教学 (object teaching)的教 学方法。
福禄贝尔
教育技术导论
福禄培尔认为使用称为恩物(实质是玩具)的实物作教具,帮助 儿童认识几何形体、数目、颜色等,为以后的观察和认识活动打 下基础。
教育技术导论
约翰.杜威
教育技术导论
❖杜威认为,教育活动唯有在儿童积极参与 的基础上才能展开。他强调儿童自身的生 活经验,强调课程的儿童经验化。
教育技术导论
1972年杨伯翰大学研制的分时、交互、 计算机控制的信息电视(TICCIT)系统 是最早出现的大规模通讯网络。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育技术导论
七十年代微机的发展又推 动了CAI运动 。
到了八十年代,学校里微 机的使用迅速增长 。
程序教学基本原理
❖ 1.强化理论
❖ 2.程序教学原则
▪ 1)小步子原则 ▪ 2)积极反应原则 ▪ 3)即时强化原则 ▪ 4)自定步调原则 ▪ 5)低错误率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