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隐性课程
幼儿园课程形态阴影显性课程为主
幼儿园课程形态教育学中,课程类型经常在考场中见过,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考点,具体看看有什么区别于联系,给我们的备考提供一定的指导。
根据课程呈现形式,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1.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官方课程、公开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如:课程表中的课程:语数英等。
2.隐性课程也叫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1)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
(2)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布置、校园环境等。
(3)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
(4)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计划性。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区别在于:(1)显性课程主要是有计划的、预期性的影响,师生自觉参与其中;而隐性课程则主要是非计划性、非预期性的教育影响,随机性强,是师生不自觉地流露和接受的。
并具有实施过程的潜在性、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影响效果的两面性和独特性。
(2)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而隐性课程也总是蕴藏在显性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过程之中的。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显性课程通过普遍性的经验积淀逐渐形成新的隐性课程,推进隐性课程的发展,隐性课程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显性课程提供直接经验的或社会政治、价值体系的支柱等。
(3)隐性课程可以转化为显性课程。
当显性课程中存在的积极或消极的隐性课程影响为更多的课程主体所意识,而有意加以控制的时候,隐性课程便转化为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也称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即hidden curriculum、latent curriculnm或implicit curriculum) ,隐性课程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由规则、法规和常规构成,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并揭示学校是如何潜在地传递和强化各种态度和行为的。
该术语所提供的新的观点超越了传统的对行为对象、涵盖内容、保持秩序、提高考试成绩等的关注。
同时,隐性课程也提出了一些难题,包括如何知晓、证明和理解被掩盖的力量的存在。
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
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介绍和研究隐性课程方面的论文。
时至今日,隐性课程研究已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且使课程研究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隐性课程”一词已成为“教育论文中的一个公认的术语”,但对此概念的把握却众说纷纭,尚无一个一致的见解。
道德教育理论家认为,隐性课程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课程理论家则认为,隐性课程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不少哲学家则从哲学的角度对隐性课程的概念进行澄清.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隐性课程定义: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文献综述
隐性课程文献综述作者:董晶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4年第06期一、隐性课程的概念隐形课程又称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
对其理论的研究,是近年来国际教育的热点之一。
1.国外研究概述兴起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隐性课程”,之后逐渐传入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南非等国家,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研究热潮。
在西方国家,隐性课程被当作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其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派别,主要有:(1)结构功能主义学派。
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有杰克逊、德里本和库斯克,提出隐性课程是指规范、价值和态度的学习。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探讨社会标准和价值观念怎样在学校结构中得到传递以实现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并阐明学校如何借助于隐性课程使学生接受作为社会控制基础的一套信仰、规则和禀性气质以实现其社会化,强调隐性课程的社会化功能。
(2)现象—诠释主义学派。
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有皮尔、格林妮、葛伦美特等,他们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凡能使…自我意识‟与他人在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达到无碍的沟通,进而形成共识,并使主体的意义、价值或经验不断扩大的学习经验(尤指情意方面)”。
现象—诠释学者重视隐性课程在促进学生主体意识觉醒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它具有激发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的功能。
(3)社会批判主义学派。
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有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等,他们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大多带有悲观色彩,过分强调隐性课程的消极作用。
他们认为,作为班级和学校关系结构的隐性课程复制了社会阶级结构和经济结构。
在国外,对隐性课程的研究也已形成了多种研究视角:如隐性课程的社会化研究,从隐性课程的宏观社会作用出发,认为教育的社会职能就是使学生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强调学校气氛和班级气氛的重要性,不同的气氛可能会造就不同的学生;隐性课程的社会知识学研究,主要探讨正规课程中隐含的信息,认为知识是社会组织的产物,课程内容总是带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等。
德育与隐性课程
德育与隐性课程一、隐性课程概念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做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
“这一术语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
”≠与隐性课程概念相近或相等的概念还有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期待课程(unexpected curriculum)、隐藏或潜在课程(covert/implicit curriculum)、辅助或附带课程(subsidiary/concomitant curriculum)、未研究课程或自然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等等。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结构功能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及班级环境里有意或无意中经由团体活动和社会关系习得的“显性课程”所未包含,或者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规范、价值和态度。
现象诠释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侪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
社会批判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将影响或决定“正式课程”内涵和特性所含的价值、规范、态度内化于教学过程(无论有意或无意)而使学生习得这些经验,借以完成其社会化,或将这些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进而产生对现状改进的实践活动的经验≡。
虽然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是关于隐性课程的描述还是有相对共性的东西。
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从影响结果上看,隐性课程是指学业成绩之外的非学术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影响上。
②从影响环境上说,它是一种潜存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自然性的影响。
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
结论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创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以 及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发掘、管理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促 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 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高校开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本次演示将探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内涵、形式、重要 性、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什么是隐性课程?简述隐性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3、如何在教育中实施隐性课程?阐述教师在教育中如何融入隐性课程,并探 讨其实现方式。
1、什么是隐性课程?简述隐性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要在教育中实施隐性课程,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注重班级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班级规则和纪律,引导学生养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教师要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课 堂讨论、小组合作、课外实践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合作、尊重他人以及解决 问题的方法。
内容摘要
总之,隐性课程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我们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 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隐性课程的重视,积极探索开发与实施的有效途径,为培养 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作出贡献。
引言
引言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和态度等非学 术性内容。相较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能够渗透到学生的 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发掘、管理和利用民族高校隐性 课程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隐性课程概念解释
隐性课程概念解释研究中有很多类似的名称,如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
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
隐性课程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
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第二,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第三,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第四,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第五,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第六,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首先,优化学校的的整体育人环境;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课程与教学论(5.4.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一)显性课程 (二)隐性课程
(一)显性课程
(一)显性课程
( 2 )特点 外显性 正式性 科学性 规范性 多样性
(一)显性课程
2. 显性课程的作用 ( 1 )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 2 )有利于课程实施的运作 ( 3 )能够对隐性课程起到引领、统率作用 ( 4 )可以为校本课程开发起到指导作用
(一)显性课程
3. 显性课程的形态
( 1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 书
(二)隐性课程
( 2 )隐性课程研究的把握之二:研究流派 一是基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的研究。这当属杰克逊。他在 1968 年出版的《课堂中的生活》一书中 指出,构成班级生活的稳固要素有三个:即群体、表扬和权力。群体表明班级是一个由几十名学生 组成的群体,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规则;表扬表明班级还是一个评价性的情境;权力则还表明班 级是一个权力、地位高低分明的情境。杰克逊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分析,意在说明学校、班级生活 中蕴涵的、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一些非学术性经验的客观存在。 二是批判理论视角的研究。一些研究者认为,学校和班级生活虽然确实存在着复制社会阶级结构和 经济结构的现象,但却同时也把不平等的结构复制到课程当中,使之以“霸权”的形式发挥着控制 功能。因此,必须把这种现象揭示出来,使课程产生激进的变革,从而指向社会公正与人的解放。 在具体的探讨过程中,又形成了强调“再生产性”与突出“抵制性”两种见解。 前者主要以鲍尔斯和金蒂斯为代表。他们的“经济再生产理论”认为,学校不仅“再生产”了劳动 的社会分工,而且“再生产”了更广泛的社会阶层结构。这主要表现为借助于隐性课程中包含的特 殊信息把维持资本主义逻辑和合理性的特殊的价值观、社会规则观、权威观和劳动观得以合法化。 后者主要有阿普尔、吉鲁、威利斯等。其中,阿普尔的研究颇为引人注目。他认为隐性课程是发挥 着“霸权”功能的日常意义体系,实现着特定的意识形态的“再生产”。为此,他针对泰勒的课程 目标模式的四个所谓经典问题也提出了四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 1 )这是谁的知识?( 2 )知识 是由谁来选择的?( 3 )为什么要这样组织知识,并以这种方式来教?( 4 )这对这个特定的群体 是否有利?这些问题更为深刻地揭示了隐含于学校教育和课程中的阶段、性别和种族不平等的产生 机制。
德育与隐性课程
德育与隐性课程一、隐性课程概念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 )"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做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
“这一术语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
”与隐性课程概念相近或相等的概念还有非正规课程( in formal curriculum )、未期待课程(unexpected curriculum )、隐藏或潜在课程( covert/implicit curriculum )、辅助或附带课程(subsidiary/concomitant curriculum )、未研究课程或自然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 ))等等0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结构功能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及班级环境里有意或无意中经由团体活动和社会关系习得的“显性课程”所未包含,或者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规范、价值和态度。
现象诠释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侪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
社会批判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将影响或决定“正式课程”内涵和特性所含的价值、规范、态度内化于教学过程(无论有意或无意) 而使学生习得这些经验,借以完成其社会化,或将这些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进而产生对现状改进的实践活动的经验匕虽然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是关于隐性课程的描述还是有相对共性的东西。
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从影响结果上看,隐性课程是指学业成绩之外的非学术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影响上。
②从影响环境上说,它是一种潜存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自然性的影响。
身边的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禁忌课程的例子
身边的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禁忌课程的例子隐性课程和禁忌课程是心理学中常用的两种课程,其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着差异。
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是心理学不可缺少的部分。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对于某个问题或现象并不清楚到底该怎么去做,所以它通常在教学中不被关注,而“你”这个人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在情境中练习来学习,也可以通过与他人互动而得到更多的知识。
“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需要帮助和指导,但是又会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显性语言和隐性语言来指导自己所做的事?如何运用他人对自己的帮助?1.帮助自己我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教我怎么能将我的东西变成一种现实的东西,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工具。
我认为有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我发现和表达这一现实。
当我被告知我可以这样做时,我问我自己,你可以这样做吗?我可以这样做吗?当我向别人展示我的新知识时,我需要这样做吗?从那以后我就知道怎么做了,但一直无法确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我自己无法表达这件事本身。
我一直在寻找这种答案,所以我在学习中加入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想法。
2.尊重你应该尊重他人,因为他们也是在帮助你。
我们有很多朋友,有很多人帮助了我们,在许多方面与我们存在着联系。
就像这件事一样,我和我现在的朋友关系非常近,经常交谈,但是我仍然对她的朋友抱有偏见和怀疑。
我认为她对朋友或同学们抱有偏见,我们总是喜欢指责,但是朋友没有回应我去改变我们的关系时你的反应将被定义为“非常愤怒”。
对于我,你并不了解我和朋友们都拥有同样的个性和价值观。
而现在当我第一次看到你这样对我时,我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
即使你不是一个完全孤立的人,但是当你被批评和指责时,你不会感觉很好和感觉好。
3.创造“你”,这个女人,他需要给她提供帮助,让她明白如果想要得到她想要的东西,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她说:“我有一个朋友对我很重要。
她有很多事情要帮我,所以我必须好好学习。
初中隐性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隐性课程实施方案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没有专门设置课程名目,但却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课程内容。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隐性课程的实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初中隐性课程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针对初中隐性课程的实施,需要明确目标和定位。
隐性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身心健康等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初中隐性课程的实施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主题班会、课外拓展活动、社团组织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技能培训等活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另外,初中隐性课程的实施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隐性课程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最后,初中隐性课程的实施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评估是隐性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实施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学校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实施方案,确保隐性课程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初中隐性课程的实施方案需要明确目标和定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方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初中隐性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希望各学校能够高度重视初中隐性课程的实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隐性课程”是课程吗
隐性课程”是课程吗长期以来,“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在学术界中无法达成共识,对概念本身把握的模糊致使不同学者之间存在着争议,即使是同一学者在自己的表达中也往往存在着矛盾与争议。
隐性课程的内涵与外延究竟如何界定?隐性课程究竟属于哪一个范畴?隐性课程与通常意义上的课程是什么关系?这些基本问题理应受到我们的关注。
一、“隐性课程”之名:一种无奈的选择“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并非从来就有,而是从20 世纪初才开始萌芽并逐渐发展起来的。
追根溯源,我们便可发现,“隐性课程”最初是由杜威首先提出的。
在他看来,“有一种意见认为,一个人所学习的仅是他当时正在学习的特定的东西,这也许就是所有教育学中最大的错误了” [1] ,一个人学习的时候,往往会获得超出文本自身的额外“附属物”,杜威将之称为“附带学习”。
之后,克伯屈又进而提出“主学习”“相关学习”“间接学习”的概念,其中“附学习”指的是相对概括的理想、态度及道德习惯,它是逐步为学生所获得,并常常持久地保持下去。
这样,杜威所说的“附带学习”和克伯屈所定义的“附学习”便成为了“隐性课程”的雏形。
可以看出,最初的“隐性课程”存在于学生有意识的学习过程之中,是正式学习的附属品,但也并非是课程本身,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预设之外的内容。
随着研究的进展,1968年,美国学者菲利普• W・杰克逊在他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同时众多的课程理论研究者和教育社会学者将“隐性课程”的内涵扩大到了班级建设、制度规范和学校环境的领域之中,是学生在这其中潜移默化所受到的影响。
在此之后,“课程”的痕迹便越来越模糊了,逐渐超出了课程与教学的场域,演化成为了所有的教育环境。
我们不得不说,“隐性课程”之名在其形成之后,甚至“隐性课程”从其诞生之日开始就仅仅是一种无奈的代指。
二、隐性课程定义中的概念泛化现象:隐性课程不是课程正是由于这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以课程之名代替了影响之实、以课程之名代替教育环境之实,长此以往,有学者便将这种“附带学习”和“间接学习”望文生义地归在了“课程”的范畴中。
课程的显隐性
课程的显隐性从性质上看,课程分为显性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就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建议学生必须自学并通过考核,达至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
例如学科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等)、活动课程。
具备特定的目的性:达至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并使学生以获取一定的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
明显的特点:以教学为根本途径,轻易教学(例如课堂教学),间接教学(例如网络教学、影像教学)隐性课程就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赢得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并不做为以获取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也即为一种教育文化或校园文化、体验性教育经验。
具备特定的目的性:并使学生赢得特定的教养,并使学生沦为一个存有特定教养的人。
明显的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根本途径,如进入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就会体验到一种环境美,并不自觉地受到影响,从而自觉地讲究环境卫生。
三类隐性课程:1.物质性隐性课程。
例如学校建筑,校园环境,校园生活。
2.制度性隐性课程。
例如人际关系准则。
3.心理性隐性课程。
如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1.两者关系密切,可谓难分难解,而学校经验的成功与失败,愉悦与伤悲,就是在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中进行的;2.正式宣布课程较侧重于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层面,而隐性课程则主要就是情、意方面的自学,但两者之间也互相影响;3.显性和隐性并非紧固一成不变的,两者可以相互转变。
某些隐性部分一旦被人充分认识,通过分析、反省,给与注重和确实,可以变为显性。
反之,显性的某些结果被指出不关键或不能获得注重,也可以变为隐性;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互动互补的,而非主从关系。
这种互动关系,使学校课程由显性到隐性的深层发展,范围也不断扩大(司琦,1989:350);5.隐性课程对显性课程的影响可以就是反面的,也可以就是负面的;既可以阻碍正式宣布课程的发展,也可以推动正式宣布课程的发展;既可以毁坏正式宣布课程,也可以充任补足、健全正式宣布课程。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又称隐形课程、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
在学前教育领域,隐性课程却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在我国,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隐性课程问题才被引进学前教育领域。
一、隐性课程的概念及其特性分析(一)隐性课程的概念“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教室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
隐性课程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认识,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理解。
但一般认为,隐性课程是那些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的因素。
隐性课程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意料之外的知识、价值观念、态度、行为方式等。
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有时比正规课程还为重要,尤其在促进儿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的作用更不可忽视。
(二)隐性课程的特征隐性课程具有一些不同于正规课程的特征。
1.暗示性隐性课程的资源隐藏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以暗示的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它不是直接而公开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知识的等经验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活动过程之中,并影响着学生。
2.多样性学校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参与隐性课程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学生在学校内习得的隐性课程是多样的。
3.无意识性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进入角色的过程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没有人向自己发出指令,他们的进入是无意识的。
4.长期性、间接性学生从学校隐性课程中是通过情感融合过程习得的,其效果可能部分在学校期间就显示出来,也可能在走出校门后经历与社会磨合后产生作用。
学生一旦习得,其影响效果是长久的、稳定的,甚至在其一生中都受着这种影响。
(三)隐性课程的内容概括地说,隐性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各种人际交往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人际交往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建立学校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的教育社会学意义一、“隐性课程”术语的提出我们通常的学校课程,是指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也称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或manifest curriculum)、常规课程(regular curriculum)或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
相对于这些教学课程,学生们还体验了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
事实上,所有的学生都必须通过特殊过程来内化社会规范,先是在学校这个较小的社会中经过有效的培训,再到真正的社会中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因此,教师和管理者与学生的互动有助于学生态度和理念的形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隐性课程(也称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即hidden curriculum、latent curriculum或implicit curriculum)的概念在课程研究中曾出在中心和显著的地位。
该术语最初由杰克逊(P. Jackson)使用。
杰克逊在他的《教室中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s)》(1968)中首先使用了潜在课程一词。
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由规则、法规和常规构成,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并揭示学校是如何潜在地传递和强化各种态度和行为的。
该术语所提供的新的视点超越了传统的对行为对象、涵盖内容、保持秩序、提高考试成绩等的关注。
同时,隐性课程也提出了一些难题,包括如何知晓、证明和理解被掩盖的力量的存在。
布卢姆(B. Bloom)在《教育的无知(Innocence in Education)》(1972)一书中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着这对概念,并说历来的课程研究忽视了隐性课程。
布卢姆认为,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
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隐性课程又称潜课程、潜在课程或隐蔽课程, 最初是由杰克逊使用, 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 是指学校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 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校园文化要素的统称,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隐性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对人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完成小教师资的培养任务, 为小学教育输送更多合格、优秀的人才, 高师教育不仅要发挥显性课程的优势与作用, 更应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功能。
一、充分发挥物质资源优势, 增强感染力学校建筑物、文化设施、自然环境、班级、教室等是隐性课程的外在表现。
和谐、优美、积极的学校环境可以使人赏心悦目, 可以塑造人的美好的心灵, 陶冶人的情操, 激发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 约束与控制不良风气与行为, 增强学校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高师教育更应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充分发挥现有物质资源优势, 并在此基础上, 开辟艺术画廊、科技橱窗, 名人名言、校规校训、荣誉榜、广播站等, 使学生在优美、积极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积极向上因素的感染和鼓舞, 以利于更好地投身于光荣的教育事业。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优化交往模式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们的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建立上, 包括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 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育人活动的顺利进行。
高师教育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任务, 而且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小学教师的重要使命, 人的培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将来小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和我国教育发展的速度。
因此, 高师教育要从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做起。
学校的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学生在接受文化、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同时, 增强民主、互助、合作意识,并使其成为自身发展的一部分。
隐性课程浅析
隐性课程浅析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杰克逊正式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后,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就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
虽然经过近四十年的探讨,该领域研究所涉及的范围、深度、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扩展,但仍属于发展过渡阶段,因此对隐性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仍有些模糊。
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隐性课程对于教育的作用和效果是不可忽视的。
一、隐性课程的概念、特点及范围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从大课程观出发,二者是整体课程的两个方面或两个部分。
显性课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的途径,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动机、价值观、信仰等发生影响的总和。
如果说显性课程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是知识与技能教育,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更多的锻炼与实践环节是由隐性课程来完成。
它通过感染、暗示、同化、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与情感、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因此隐性课程是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在正式课程之外的学习经验。
通过上述隐性课程的定义,可以看出它主要有以下特点:1、潜在性。
隐性课程不象显性课程那样通过正式的教学来进行,而是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主要是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
2、非预期性。
隐性课程也不似显性课程那样,教育者能通过学生的反映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调节,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它在事先是难以预测、难以估计到的。
3、二重性。
隐性课程既能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又能对学生施以消极的影响,阻碍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4、深刻性。
由于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情感、意志、人格、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也就非常持久和深刻,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隐性课程名词解释(共3篇)
隐性课程名词解释(共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隐性课程名词解释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11、学前教育课程:它是处于终生教育阶段的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学前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全面基础素质适宜性发展的非义务教育课程。
2、完整儿童:是指一个全面发展的和谐平衡的儿童,是指其身体的社会的情绪的认知的和道德的整合性发展。
塑造儿童的完整性,促进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身体道德个性意志兴趣态度等有机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使儿童成为完整儿童,使教育成为完整的教育。
4、潜在课程:是那些没有列入正规课程计划和教育政策,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
5、课程(课程的本质):是指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性活动。
6、教育价值:是教育满足人们需要的关系属性,是教育与人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7、理想价值:是对价值的期望或构想,是处于理念状态的价值,但理想价值并非纯粹的理念产物,而是具有现实性的。
8、现实价值:是已经显现出或客观化了的价值,是事物实际发挥的作用或实际用途的大小。
9、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就是学前教育课程指向使学前儿童成为何种特征的人,通过什么使学前儿童具备这些特征,又怎样保证使学前儿童具备这些特征,成为所理想的人。
10、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体,其最基本成分是人的自信心、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最核心的成分是创造性。
11、根基性:是学前教育课程内容最基本的特性,它是作为教育目标的基础的学前教育目标基础性在学前教育内容方面的必然体现,同时也是设计学前教育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整体内容的要求。
12、启蒙性:是根基性的深入和具体化,它主要指人的精神或心理的启动和萌生,是心理中理性的发端,而不包括身体的生理方面。
13、人文性:课程内容中所反映的人的本性以及与人的本性有关的文化特色,它强调课程内容要重视人的因素,其核心是重视学习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隐性课程?联系实际谈谈它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麻烦大家给点意见我急着写呢,800字,谢谢合作。
满意答案╱/●.侽孑,1级2010-05-11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
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第二,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第三,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第四,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第五,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第六,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首先,优化学校的的整体育人环境;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补充:[摘要]随着网络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网络课程的设置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显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焦点,但是却忽略了网络教学中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
重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成为网络教学中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网络教学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等,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首次提出并进行研究的。
当前在一些西方国家,隐性课程已超越了课程论的研究领域而扩展到了教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远程教育领域。
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隐性课程。
大家普遍认为学生除了在学校安排或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外,他们还从学校的制度特征、学校气氛、校园文化和集体生活中受到影响。
有意识、有计划的教学有时可能产生与之相反的、无意识的学习结果。
教学内容也会受到社会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影响。
学校的规范、制度等也会折射出一定的价值观念。
人们认为这些因素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作用于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个学生,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且还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当前虽然我国的网络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开办远程教育的院校和机构大多把目光集中在建校、招生、制作课件以及扩大规模影响上面,社会和学生比较关心的是开设什么课程、收费情况、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和学、学习的结果等比较显在的内容上面,而对网络教学中的一些社会价值观念、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师的素质等比较隐蔽的东西关注的较少。
这就导致有些网络学院只关心在教学过程如何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来实现预定的目标,如何更加有效的控制教学成果,从而更注重课程的标准化、合理化和社会化,更加强调课程目标的可控性而忽视了课程对学生的潜在影响。
因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育课程,所以本文试就隐性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功能为依据,对网络教学中的隐形课程发表一些粗浅看法,期望隐性课程能引起网络教育界的重视。
一隐性课程的性质和特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进行交互活动或从事其他活动时,就会在学生身上产生一些无意识的、不可预料的结果。
这种结果作为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得到的一种副产品,就象药理学中所讲的药物的副作用一样,是必然存在的。
这种“副作用”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因此有人把隐性课程定义为“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的获得的经验”。
美国学者杰克逊认为,学生从学校生活中不仅学到了读、写、算等文化知识,而且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的成长。
这些东西并非仅仅是从学术课程中获得的,而是由学校的非学术方面于暗默中、潜在中、不直接的传递给儿童的。
如果把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那么现在通行对隐性课程的理解一般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律、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等方式,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无意识的、隐含的和非预期的。
隐性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潜在性。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校的活动(主要是教学活动)在发挥其显性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发挥了某种潜在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在“无意识”或“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其隐含的影响。
(二)非预期性。
一般说来,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非预期的,也就是说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育对策的制定者在对学生实施教学、管理和对策制定时,他们自己本身没有预料到或预期到这些因素对学生的潜在影响。
当然这种非预期的影响是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的。
(三)多样性。
教育过程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管理制度除了其显在的影响外,还会潜在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意识,所以教育过程中的隐性课程也是多种多样的。
(四)不易觉察性。
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之前虽然对活动的后果进行了种种预设,但不可能设想到活动的全部结果。
因此对于活动过程中使主客体产生的一些微妙变化便不可能完全预料。
具体到教育过程中,有许多东西是师生在共同的活动中没有觉察到的,但它又确确实实的在某一方面影响了学生。
譬如,教师对某门课的态度、上课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
二网络教学中的隐性课程考察我国目前网络教学中的隐性课程,笔者认为对学生有影响的方面很多。
如入学指导、专业选修、学籍管理等方面都会影响学生对网络教育的看法,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质量,最终会影响到一个网络机构的兴衰。
(一)网络教学中的人际交往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人际交往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网络教学和人类其他活动一样,也是在交往中展开的,只不过它的交往虚拟的成分较多。
群体的交往对个体的认识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很大的。
具体到网络教育中,人际交往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
网络教学的特殊性即师生的准永久性分离给人际交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但建立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隐性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已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中心”的地位,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因为网络提供的信息远远大于教师所拥有的知识。
由于网络教学中的师生在时空上处于分离状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了面对面的指导,面对铺天盖地的知识信息可能无从下手,不知怎样寻找对学习课程有用的内容。
如果这时的教师仍然认为自己是知识的权威和中心,继续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注入式的教学和灌输,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而影响了学习兴趣和质量。
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积极充当学生的合作者和帮助者,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从思想、审美、文化等层面来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律水平。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选择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应用网上资料的正确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这样才能既能在学科知识方面对学生有所帮助,又能用自己正确的行为来引导学生。
传统教育中师生朝夕相处,师生很容易进行交流和了解。
而网上学习则相反,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
师生之间的交流大多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如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作业的评定等都要通过计算机。
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网上交流时要提前准备,以确保交流的主题,才能保证有较好的交流的效果。
相反如果教师草草应付,对学生的要求没有做出及时、准确的反馈,那么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会大打折扣。
网络教学中的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已不再局限于教室和学校,而是延伸到了家庭和社会中。
网络中的群体影响主要指网友之间在学习、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
个体一般都是通过与周围的人交往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进而与那些和自己有着相近态度、兴趣的人结成一定的小群体。
这个群体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个人抱负和个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网络中,同伴群体通过网上互发电子邮件、聊天等形式来进行相互影响。
一方面,他们在共同的学习中一起探讨问题、互相解疑,这些显在的影响大家都能注意到。
但是另一方面,在群体的交往中,同伴间的思想观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对人生、社会等的看法也会在彼此间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教师、特别是网络教学中的教师容易忽略的。
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这就需要教师来加以疏通和指导,使其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课程设置、内容安排对学生的影响首先,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选择、安排都摆脱不了已形成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体系的影响,网络教育也是如此。
每个机构在设置自己的课程时都是从一定的社会观、哲学观出发,进而考虑现有的设备、资金以及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兴趣。
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无意识的传递了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目前各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的课程大多为文科类和社会认为的热门专业,比如财经类、法律类。
中小学网校在网上则过多的设置了中考和高考的课程,大量的练习题、模拟题充斥其中。
这无一不向学生暗示了社会的需要,布下了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罗网”。
学生在网上所了解的、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社会规定的内容和很功利、实用的课程,相对限制了学生的选择,也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兴趣需要。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暗示了部分网络教育机构急功近利的心态。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的学习资源不断涌现,这为网上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可是目前我们网上课程的内容多是过去的东西,比较陈旧,更新的内容很少,有些专业难度较大,不利于自学,有些专业的教材编得不太好,内容陈旧不说,课程资源也不配套。
这也是许多学生对网上教学失去兴趣的原因之一。
再次,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网络课程不应该仅仅提供网上学习资料,更应该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方面下功夫,让课程能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目前大部分网上课程的重点仍然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大部分课程是文本教学材料或教师讲稿的简单呈现,主讲教师一成不变的坐在摄像机前念讲稿,学生坐在下面看教师的“大头像”的授课方式仍然是很多网校主要的网上教学方式。
这不仅不符和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也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还会对主讲教师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