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有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向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的过程,即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期间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
人口理论就是针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律的总结,人口转变理论包括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理论等。
一、死亡率转变理论1、死亡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
死亡率的下降是人口转变的第一阶段,研究表明人口的增长应该归功于20世纪早期死亡率的下降。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直到20世纪早期,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统计资料来精确地描述威胁人类死亡的种种因素的变化。
当今社会,原始意义上的高死亡率现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过去,人口再生产步入已经能控制高死亡率的阶段。
2、死亡率下降与流行病转变理论。
欧姆兰提出流行病转变理论的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
五个基本命题:(1)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3)流行病转变的过程对不同的群体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来说,流行病的转变主要是生活水平和营养水平的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主要是医药水平的提高(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
以西方近200年来流行病转变为代表,随着环境的改善,流行病逐渐减少,存活率上升,儿童女性群体尤为突出(2)加速转变模式。
以日本、东欧和苏联为代表,流行病转变开始晚但转变时间少,人工流产成为节制生育的主要手段(3)延迟转变模式。
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代表,死亡率下降时间晚,生育率水平高,人口爆炸式增长(4)改变的延迟模式。
以中国台湾、新加坡为代表,政府号召节制生育行为,生育率迅速下降3、死亡率下降的原因(1)本质上得益于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包括食品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2)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这些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改善能否使所有的阶层人受益(3)人类对于各种死因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的提高死亡率的下降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手段和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这是死亡率下降的首要原因:而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生活水平和医学进步能够平等的达到每个人,使死亡率持续下降。
人口转变理论分析
人口转变理论分析从经济学理论出现的那天开始,人们就从未停止对人口-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
其中,最早的研究源于西方学者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他对人们的生育行为、人口增长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了大胆预测。
但对于人口-经济问题,虽然不同学者立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学者们长期将研究重点集中于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故得出的结论也并不一致。
直到20世纪90年代,当学者们逐渐将目光投向人口转变理论时,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才有了新突破。
人口转变理论(demographic transition)作为人口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它于20世纪30年代产生,但直到70年代后,才得以广泛应用。
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研究思路:从对人口统计资料的分析开始,根据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变化,以及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来描述并概括性地总结世界人口发展的演变规律、人口发展阶段以及预测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
根据已有研究,总体而言,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人口数量的增长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高人口出生率与高人口死亡率并存、人口死亡率下降但人口出生率仍较高、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同步下降。
而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类型会沿着这三个阶段有规律的向前推进,从发展初期的高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的“高高低”型人口增长模式,逐步过渡到高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和高人口增长率的“高低高”型,后又过渡到低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的“低低低”的三低型阶段。
法国人口经济学家兰德里作为人口转变理论的开创者,收集并整理了大量西欧国家的有关人口统计信息方面的历史资料,通过对各个国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经济人口进程”这一概念,并将经济要素尤其是劳动能力看作影响各国人口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因素。
首先,在1909年,兰德里在其名为《人口的三种主要理论》一书中将人口发展历史进程划分为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这三个阶段,并首次提出了“人口转变”这一思想。
我国人口的发展趋势结论
我国人口的发展趋势结论
根据中国的人口数据和趋势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逐渐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生育率下降的结果。
2. 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随着生育率下降和人口寿命延长,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
这意味着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增加,对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3. 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人口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
这也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相应的城市化问题,如城市扩张、城市交通和环境污染等。
4. 人口流动加剧: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口流动成为一个重要的现象。
大量的农民工和外来人口涌入城市,而一些年轻人也选择去大城市就业和生活。
这导致了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人口差距逐渐拉大。
5. 人口规模逐渐趋于稳定:尽管中国的人口仍然很庞大,但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人口规模有望在未来几十年逐渐稳定下来。
这也将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如劳动力供给不足、人口红利消失等。
总之,中国的人口发展趋势表明人口增长速度放缓,老龄化问题加剧,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加剧,人口规模逐渐趋于稳定。
这些趋势将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和意义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和意义人口转变理论是人口学中关于人口结构变动的理论,描述了不同阶段人口结构的演变过程。
它通常分为五个阶段:高死亡率和高出生率阶段、高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阶段、下降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阶段、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
人口转变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出了人口随经济发展不断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对人口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人口转变理论对于了解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化非常重要。
在高死亡率和高出生率阶段,由于生育高峰和死亡率较高,人口增长缓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死亡率开始下降,但出生率仍然较高,这是高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阶段。
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人口结构开始呈现出下降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的特征。
最后,当社会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后,人口结构进入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人口增长率趋向平稳。
其次,人口转变理论对人口政策的制定及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阶段的人口结构变化需要针对性的人口政策。
例如在高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阶段,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生育保险、医疗保健等措施鼓励人们生育。
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政府需要优化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此外,人口转变理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人口的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不同阶段的人口结构对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高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阶段,由于人口快速增长,人力资源相对较丰富,这对于工业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而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人口结构老龄化,就业人口减少,劳动力市场紧张,这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
因此,了解人口转变理论,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引导和支持。
最后,人口转变理论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口的转变,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的减少等。
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社会需要重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健康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界定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界定人口转变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人口转变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口变化不仅与自然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人口转变理论可以通过研究人口数量的变化、年龄结构的变动、人口迁移、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等方面来揭示人口变化的规律性和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首先,人口转变理论强调人口数量的变化。
传统的人口理论主要关注人口数量的增长,而人口转变理论从人口数量的角度出发,研究人口数量的变动规律和趋势。
人口转变理论认为,人口数量的变动既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出生率、死亡率等,也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等。
从人口数量的角度来看,人口转变理论可以研究人口数量的增长、减少、波动等变化过程,揭示人口数量的变动规律和趋势。
其次,人口转变理论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不同的特征和属性进行的分类,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
人口转变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会发生变化,表现为年龄结构的变动、性别比例的改变、教育程度的提高等。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策制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人口转变理论通过研究人口结构的变化,可以揭示人口结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人口转变理论关注人口迁移的变化。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或社会群体向另一个地区或社会群体的流动。
人口迁移对社会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革。
人口转变理论通过研究人口迁移的规律和趋势,可以揭示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为制定人口迁移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人口转变理论关注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生育率和死亡率是人口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人口转变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育率会下降,死亡率会减少,从而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
从中国人口迁移看未来人口城镇化路径——基于城市行政层级的人口吸引力分析
从中国人口迁移看未来人口城镇化——基于城市行政层级的人口吸引力分析第一篇范文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这不仅关系到城乡发展的均衡性,更预示着未来人口城镇化的。
本文将从城市行政层级的人口吸引力角度,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启示。
一、人口迁移的新特点过去几十年,我国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
如今,这一现象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1. 人口向高行政层级城市集中:一线城市和部分新一线城市人口吸引力持续增强,而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失现象日益严重。
2. 城市群内部人口流动加剧: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群内部的人口流动愈发频繁,城市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3. 人口迁移的“逆向流动”: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开始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这部分人口主要是在外务工多年的劳动者。
二、城市行政层级的人口吸引力分析城市行政层级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配置:高行政层级城市拥有更优质的资源配置,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等,这成为吸引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
2. 发展机会:高行政层级城市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大,进而吸引大量劳动力涌入。
3. 政策优势:高行政层级城市在政策支持、产业布局等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吸引人口流动。
4. 生活品质:高行政层级城市生活品质较高,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更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三、未来人口城镇化预测基于以上分析,未来我国人口城镇化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趋势:1. 高行政层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在资源配置和政策优势的驱动下,一线城市和部分新一线城市人口将持续增长。
2. 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失现象加剧:在竞争压力和发展机会有限的情况下,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失现象将更加严重。
3. 城市群内部人口流动加剧:随着城市群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将更加频繁。
4. 农村人口回流现象逐步显现: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村人口回流现象将逐步显现。
四、政策建议针对未来人口城镇化,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资源配置力度,提高其人口吸引力。
人口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人口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对当前的人口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变化。
一、人口结构的变化随着科技进步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并且呈现出以下几个变化趋势:1.1 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导致了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
这种趋势对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
1.2 人口迁徙和城市化现象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程度加深。
这种趋势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城市资源的分配产生了压力。
1.3 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一直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地区和社会群体中更为突出。
这种不平衡对社会稳定和人口结构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社会发展的趋势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发展也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2.1 经济结构的升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所替代,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
这种趋势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因此教育水平的提高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2.3 科技创新的推动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社会生产力得到提升,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科技创新对未来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未来的变化与挑战随着人口和社会的不断变化,未来可能面临以下几个变化和挑战:3.1 跨国人口迁徙加剧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人口迁徙现象将会更加普遍和频繁。
这对各国社会带来了多元化和多文化的冲击,也对社会融合和文化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 社会不平等问题凸显尽管社会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和福利的提高,但社会不平等问题仍然存在。
【中国当前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
试论中国人口转变与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哲社学院10级社会学2班赵熹城201000012083摘要:中国的人口转变在进入21世纪以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增长的缓慢使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出现了新的形态。
一方面中国处在一个人力资源充足的人口机遇期,另一方面后备人口资源的不足和人口老龄化使得我们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
针对现在人口转变的大背景,本文从人口的年龄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素质提升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人口转变人口机遇期年龄结构劳动力素质在2000年后中国人口在统计上来说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7.58‟降低到了2011年4.79‟(中国统计年鉴,2012)①,人口增长速度不断放缓。
在统计上,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状态。
中国的人口转变并非只是意味着中国人口的数量的增长减缓,同时也带来了人口的内部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转变更多的是在行政力量的干预下得以进行,其本意是对中国过多的人口与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进行控制,从而减轻社会与环境的负担。
但从1973年以来中国对人口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已经造成了人口转变方向和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现阶段中国的人口问题不再是简单的防止人口过量增长,而是改善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抓住人口机会窗口,使中国的人力资源得到优化,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力量。
一、现阶段人口转变的任务对于现阶段的人口转变情况,在21实际初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一种是于学军和李建民支持的“后人口转变论”,他们认为中国现在已经完成了传统意义上的人口转变,进入了“三低”状态,现在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对中国现阶段的人口转变进行指导和分析。
具体来说,李建民认为传统的人口转变理论更多的只是描述一种人口转变的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表3-2,2012过程,而对于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人口发展趋势与特点没有进行具体阐述,对于已到来的后人口转变时代的人口转变已经超出了传统的人口转变理论的解释范围。
我国人口发展问题和挑战分析 (一)
我国人口发展问题和挑战分析 (一)人口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人口总量已经达到了14亿,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
人口众多也是我国的优势,但是一些问题也同样明显,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人口迁移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突出。
下面对我国人口发展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得到了大幅度增长,但是也带来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
目前,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已经超过1亿,老龄化情况日益加剧。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老年人口需求也越来越大,如医疗、养老等。
而且,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还有劳动力减少,这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加剧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二、性别比例失衡问题我国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计划生育“重男轻女”的现象,这导致了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的出现。
不仅是在农村,就连在城市中也有这个问题。
目前我国男女比例为105:100,这虽然看上去并不多,但是从长远来看,男性人口超过女性人口可能会导致婚姻市场的严重失衡,最终影响社会稳定。
三、人口迁移问题人口迁移问题也是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过剩,导致就业压力、地区压力过大,这也就促使人们向不发达的地区迁移,使得人口分布不均。
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农村劳动力缺失,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针对我国人口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医疗水平和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寿命和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放开二孩政策、优化教育资源分布和加强女性权益保护等,来彻底消除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像一些边远地区,建设基础设施,增加就地就近就业的机会,提高当地的人口质量和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人口问题在我国发展中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慎重对待这些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转变理论
问题:人口转变理论综述答:人口转变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过渡。
人口转变理论是由汤姆森.诺特斯坦、布莱克等人口学家在上世纪40-50年代从发达国家人口发展过程中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
它是由死亡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联系中提出的关于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
下面介绍几种人口学家的人口转变理论:一.欧姆兰提出的“流行病转变理论”欧姆兰认为人类疾病类型的变化直接作用于死亡率的下降。
他提出了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来说明流行病的历史性变化对死亡率下降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他提出的五个基本命题是:1> 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发生作用的,这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流行病的转变过程对不同群体的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来说流行病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以西方社会近200年来的流行病的转变为代表;(2)加速的转变模式,以日本、东欧和苏联的流行病转变为主;(3)延迟转变模式,反映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变化;(4)改变的延迟模式,以中国的台湾、新加坡等为代表。
二.戴维斯提出的“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h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首次把宏观上的社会人口变迁与微观的个人日常生活变迁联系在一起,由此迁出地描绘出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社会运作方式的转变。
前工业社会由死亡率控制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宜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它意味着由抗衡髙死亡率的多育生活方式向低死亡率的少育生活方式的转变;'2、戴维斯的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目的在于回答“死亡率的下降如何能够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他将个人的生活变化一-自我发展的愿望一-和人口变化结合起来考察,结论是:个人对人口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自我发展的愿望,但他没有指出引起一种反应所需要的发展水平。
3.戴维斯认为,人们通过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因此死亡率下降后的二三十年生育率便会下降。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是一种有助于我们了解和预测人口变化模式的形式化框架。
它是
一种近代人口学中发展起来的有趣模型,并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人口统计、分析、预测计划等工作中。
人口转变理论主要涉及五个基本阶段的变化:繁殖生育成熟期、凝聚期、生育
衰退期、增加期和减少期。
这五个阶段反映了一个地区整体年龄结构的定义和发展。
繁殖与生育成熟期是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的基础期,其特点就是性状平衡,即
女性出生率男性出生率基本相当。
凝聚阶段只是暂时的,这个期间人口总量下降而出生率却有所上升,这通常是由于难民流动或危机所致。
生育衰退期出生率在持续下降,人口数量随之下降。
在增加期,大多数国家出生率处于稳定水平,但人口数量仍在增长,因为处于较年轻的年龄段人口增加得比处于较大阶段的人口更多。
减少期是实际人口减少的结果,其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保持平衡,这是由于人口的衰老和移民导致的。
人口转变理论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基本原理在于,根据一
个地区的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其人口增长的趋势,并指导当地政府制定合理的社会安排和发展规划,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口变化的预期目标。
同时,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人口结构,也有助于优化政策结构,应对实际人群属性变化,从而使社会和环境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当代中国的人口转变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特点。
本文将从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
首先,中国的人口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通过产业转型、城乡发展差距缩小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导致了人口转变的加速。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育观念逐渐转变,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减少了生育欲望,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这导致了人口的流动性增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形成了大规模的工业和服务业人口。
社会的分工更加细化和多样化,人们的就业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次,政策调整对人口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不断出台和调整相关政策,以应对人口结构的变化。
例如,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人口出生率产生了明显影响。
由于人们对生育率的限制,中国的出生率大幅下降,形成了人口出生率极低的情况。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政策,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此外,政府还推动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受教育水平,进一步加速了人口转变。
最后,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人口转变的重要表现。
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主要包括老龄化和人口流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长寿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老年人口增加,老年支出也成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负担。
与此同时,人口流动也造成了结构的变化。
城乡人口的转移、人口的密集区域变动等,使得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出现巨大差异。
这也为社会管理、资源配置和社会服务等带来了新的挑战。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可以从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等方面来进行。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政策调整是人口转变的主要动因,人口的结构变化则是其重要表现。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特点和成因 (一)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特点和成因(一)【摘要】中国的人口转变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从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中国人口转变的背景入手,分析了中国人口转变的历史演变、特点、成因以及人口政策的影响和城乡人口转变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探讨了中国人口转变的意义和未来人口问题的应对策略。
中国的人口转变不仅涉及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对政府决策、社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深入研究中国人口问题,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伴随的影响,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人口转变、历程、特点、成因、人口政策、影响、城乡人口转变、意义、应对策略1. 引言1.1 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人口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口数量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竞争力。
人口问题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长远发展战略。
人口问题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人口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对于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甚至引发种种问题和危机。
人口问题关系到每个家庭和每个个体的利益。
人口问题的解决直接关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人口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前提下,个人的发展空间和选择范围会更大,生活品质也会更高。
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充分认识到人口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1.2 中国人口转变的背景中国人口转变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人口规模不断增长,给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资源环境带来了严重挑战。
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口增长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给国家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人口政策,如“计划生育”政策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中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正处于一个深刻的变革之中。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背景中国经历了艰苦的一孩政策长达几十年,在该政策实施期间限制了大多数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这导致了人口结构的长期变动。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逐渐放松了对于二孩政策的限制。
这一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
二、中国人口结构的发展趋势当前,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向着老龄化和城镇化的趋势发展。
一方面,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和农村居民涌向城市工作和生活,城镇人口占比逐渐增加。
三、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老年人口的增多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设施和老年人健康管理。
这对于社会的医疗保健体系以及养老服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其次,老龄人口的增加也意味着可能导致劳动力的减少,这将对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增长造成挑战。
政府和社会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
四、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人口城镇化也是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人们迁徙到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城市化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潜力,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化问题,如城市贫困、环境污染等。
政府需制定相应政策以确保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五、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老龄化的人口结构意味着更大的社会保障负担和医疗需求,这将对财政支出和养老金体系提出挑战。
另一方面,城镇人口的增加将带动城市消费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对农村地区造成了人口空心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政府需要在经济、社会和人口政策层面加以应对,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转变——理论与现实
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转变——理论与现实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转变——理论与现实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基本的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人口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的趋势和人口结构变化,这些变化既有理论指导的因素,也受到现实条件的影响。
人口增长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关注的问题。
第一个人口爆炸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当时人口增长率远远超过了资源增长率,导致生活条件恶劣和社会不稳定。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逐渐放缓,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依然较快。
人口负增长是当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
由于生育率下降和人均寿命延长,一些国家的人口已经开始出现萎缩。
这种趋势在欧洲国家尤为明显,例如日本、意大利等国家,他们的人口数量已经开始减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过去,人口结构主要由年龄和性别组成,但现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结构趋于多元化。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社会养老、卫生保健等方面产生了新的需求。
此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的增加也导致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人口转变受到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人口趋势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提高时,人口负增长率往往会增加,人口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人均寿命提高,死亡率下降,导致人口老龄化。
政府的政策也会对人口转变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一些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数量,一些国家则通过吸引外来移民来促进人口增长。
然而,人口趋势和人口转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例如,全球性的疫情爆发可能会对人口增长和结构产生严重影响。
另外,社会和文化的变革也会对人口转变产生重要作用。
人们的教育水平、就业机会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会影响人口转变的方向和速度。
人口转变的四个理论
一、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1963年,戴维斯提出人口变迁反响理论,目的在于回答死亡率的下降如何能够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他首先的问题是:死亡率的下降给个人带来了什么?他认为婴儿和儿童死亡率的降低提高了孩子的成活率,使他们有更大的可能活到成年,这给家庭资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人们开始对死亡率下降这一变迁作出反响,即通过感受到的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第一个反响是通过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增加资源,这是一种非人口型的反响,第二个反响是人口型的反响,人口增长导致一些家庭成员迁移到别处,这种反响的意义体现在死亡率下降后的第二代人身上,他们有机会避免父辈经历过的大家庭问题,体验经济改善的种种好处,这种改变的动机是为了子女们能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因此死亡率下降后的二三十年生育率便会逐渐下降。
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首次把宏观上的社会人口变迁与微观的个人日常生活变迁联系在一起,清楚地描绘出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社会运作方式的改变,前工业社会由死亡率控制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它意味着由抗衡死亡率的多育生活方式向低死亡率的少育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子女价值理论该理论从原因层面解释了死亡率下降的层面上生育率的下降,诺特斯坦认为,死亡率的下降最终改变了人们对子女价值的看法,由此减少了生育率。
1953年,诺特斯坦指出,传统社会的高死亡率必然导致人类为了确保人口的生存而采取高出生率的人口再生产模式,但死亡率的降低改变了人们的生育意愿。
由于工业社会子女经济价值的降低和养育成本的提高,削弱了养育子女的动机,人们乐于接受控制生育的思想,因此养育子女的动机的变化是生育率下降的根本原因。
70年代,弗瑞德曼提出子女价值的概念,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子女价值的异同,由此理解生育率的异同。
他认为,人们的生育意愿植根于社会基本系统中,对子女价值的认识建立在下面九个方面:1.如何认识社会的连续性传统和保障;2.如何认识成为子女的满意程度;3.对角色动机的认识;4.对幸福爱情的认识;5.对生育子女目标和动机的认识;6.对子女社会地位的看法;7.对养育子女外在因素的看法;8.对养育子女成本的看法;9.养育子女的决策。
社会学对人口变化的分析
社会学对人口变化的分析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及其组织、运作、文化和价值观的学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入。
本文将聚焦于社会学对人口变化的分析,探讨人口变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挑战。
一、人口变化的概述人口变化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等方面的变化。
随着科技进步、医疗水平提高和教育普及等因素的作用,人口变化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以我国为例,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人口数量只有不到6亿人,到了21世纪初,我国的人口数量突破了13亿。
这种快速的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人口变化对社会的影响1.社会问题的加重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其中最根本的是人口增长过快,从而带来了资源和环境压力。
在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大量人口对能源、食品、卫生等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社会的资源紧缺和环境的恶化,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垃圾囤积等问题。
2.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
因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和人口密度大,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的环境和社会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比如,城市拥挤、噪音污染、交通堵塞、城市犯罪等问题。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城市的生活水平、教育、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更加迅速。
3.老龄化问题的加剧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社会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老龄化问题的复杂性体现在人口结构方面,如养老金缺口、医疗保健、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
同时,老年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也会随着其他因素而发生变化,例如宗教信仰、少年犯罪等方面。
三、社会学如何研究人口变化社会学研究人口变化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
根据人口变化的不同特征,社会学可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究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挑战。
1.统计分析方法社会学家通过调查样本和数据,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数据,得出人口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
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一、人口转型的现状与表现(一)数量特征我国人口规模大,已突破 13 亿大关,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每年人口增长量大,未来人口增长惯性也大,“低增长率,高增长量”将持续较长时间。
同时,我国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大。
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控制难度小,转型彻底性强;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弱,面临人口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人口控制难度大。
此外,我国人口转型在多数地区具有可逆性和不彻底性,这与世界发达国家人口转型的渐进过程不同,我国转型主要是政策作用的结果,在人们生育观念未完全转变的情况下,政策稍一放松,人口增长就会反弹。
(二)性别特征人口性别比不平衡是转型时期的性别特征。
性别结构平衡是人口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自然基础。
2005 年 1% 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总人口性别比为 121.9,多数地区也显示出同一特点。
性别比不平衡会影响性别平等、人口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婚姻家庭与社会和谐稳定乃至政治稳定。
(三)社会特征中国已处于第二次人口转型期,结婚年龄推迟、不婚率上升、同居率上升、离婚率上升等现象明显。
根据 2010 年人口普查数据,当时“80 后”中超过 50% 的男性没有进入初婚,且初婚年龄中位数总体随着出生年份的推移呈现增加的趋势。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同居在“50 后”“60 后”中极为罕见,但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普遍,超过 1/4 的“80 后”都有过婚前同居的经历。
离婚率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上升。
这些家庭行为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中国当前的家庭中,传统与现代并存,一方面女性社会与家庭地位大幅提升,年轻人性观念更为开放;另一方面,中国家庭仍然以子女为中心,大多数夫妻仍盼望生育子女。
二、人口转型带来的挑战(一)供给侧挑战劳动年龄人口峰值和负增长对经济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供给侧。
首先,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企业招工难现象愈发普遍,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内容摘要:对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始于近代,目前在社会学和人口学关于人口转变的理论存在着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
但当加入民族国家的概念考察某一时段某一国家的人口变化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四个因素:一、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移民的数量。
本文回顾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重大转变,详细阐述我国人口变化的种种特征以及探讨深层次原因,预测我国未来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如:老龄化、人口红利等等。
关键词:人口转变、死亡率、出生率、人口寿命、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中国作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
一、自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翻开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它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
西汉时人口为5959万多人,到1949年全国人口已达5.42亿的规模,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24.36亿的22.25%。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基本保障,加上城乡医疗卫生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历史上曾经制约人口增长的战乱、饥饿、疾病等因素的作用大为削弱,导致人口死亡率急剧下降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则大幅度上升。
1949年全国人口死亡率为2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0‰,到1957年这两项指标则分别为10.8‰和23.23‰。
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转变。
到1957年时,全国的人口已增至6.47亿,建国后的8年间人口净增了10,486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311万,形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
随着人口迅猛增长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当时的中国知识界有关人士已开始觉察领悟到其后面所隐含的问题。
1957年3月,吴景超先生发表了《中国人口新论》,提出了我国的人口增长应有节制,陈长蘅、陈达、顾孟余等也都提出了同样问题,孙本文先生亦明确提出我国的总人口应控制在8亿之内。
马寅初先生也指出:“中国人口如继续这样无限制发展下去,就一定要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他在1957年7月的《新人口论》一书中,侧重分析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提出应大力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修改婚姻法,实行晚婚晚育等。
但是当时这些意见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
结果随着1962年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结束和国民经济的开始回升,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使全国陷入无政府状态,造成我国人口又进入建国以来的第二个高速增长期。
在1962至1973年的12年间,全国人口从6.73亿猛增到8.92亿,年平均净增1992.4万,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高达25.96‰,为历史上任何时期所不及。
进入70年代后,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已受到人口高速增长的严重阻碍,党和政府意识到非采取控制措施不可了,因而开始狠抓计划生育工作,这才导致人口出生率出现了逐步下降趋势,结果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3年的20.99‰下降到1984年的10.81‰,其成绩为世界所瞩目。
但是近几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又开始回升。
1988年这两项指标已分别回升到20.78‰和14.20‰,比1984年分别提高了3.28和3.39个千分点。
目前我国人口已进入建国以来的第三次生育高峰期,这是因为1963至1974年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已进入旺盛生育年龄阶段,平均每年净增人口在1500万以上,到1989年4月14日,总人口已超过11亿,占了全世界总人口的21.36%。
建国以来40余年全国人口的净增总量,超过了旧中国几千余年人口增长的总和。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
1991年人口出生率为19.7‰,2008年降至12.1‰,13年下降了7.6个千分点,并一直稳定在低水平上。
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10‰以下,从2000年开始,年净增人口低于1000万,中国人口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年份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49 36.0 20.0 16.0 1952 37.0 17.0 20.0 1957 34.0 10.8 23.2 1965 38.1 9.6 28.5 1978 18.3 6.3 12.0图1中国的生育率转变:1950―2007年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变化1985 21.04 6.78 14.261987 23.33 6.72 16.611990 21.06 6.67 14.391992 18.24 6.64 11.601995 17.12 6.57 10.552000 14.03 6.45 7.582004 12.29 6.42 5.87 图2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二、对中国人口转变的探究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口转变,这比西方晚了50―100年第一阶段的人口转变是从死亡率的快速下降开始的。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入了人口转变的第三阶段,即生育率从缓慢到迅速的变化。
在“晚、稀、少”的生育政策下,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在20世纪70年代中从19.7岁上升到22.8岁,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7下降到1979年的2.8.此后,中国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人口转变过程,从一个“人口转变中的社会”成功地过渡为一个“人口转变后的社会”。
“人口转变中的”的特征是死亡率降低带来人口的快速增长,而紧随其后的生育率下降又减缓了人口增长的速度。
“人口转变后社会”的特征是期望寿命再创新高,生育率跌至替代水平之下,持续性的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
依此我们可以判定,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口将开始减少。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事物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在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中国的人口转变就有中国特色。
在传统的西方理论中,普遍认为人口加速转变的临界值为人均国民收入800美元,而中国人口转变却远远低于这一水平,对于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三种观念; ①中国人口转变是国家人口控制政策干预的结果,与经济转变相分离,是不正常的现象。
②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与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
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总和生育率由1969年的5.7下降到1979年的2.7,下降速度极快。
可见经济的发展程度和计划生育政策对于人口转变的影响力。
根据各种的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教育水平是对生育率影响最大的两个经济参数。
其基本共识是:中国人口转变是在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国家人口控制之下发生的。
③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冲击旧的社会结构,削弱计划生育机制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重大的社会经济转型和价值体系转变使得生育率下降到以往未有的低水平,而这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普遍认为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主要取决于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外生型现代化,它迫使中国人积极的走向现代化。
近代中国的遭遇使得中国不可能像其他国家一样,一步步的走向现代化,而是在外力的影响下,进行认为的选择,存在着复杂矛盾。
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的人口转变是:第一:以人口死亡率的迅速下降为开端,即通过引入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医疗和公共保障技术降低死亡率。
死亡率的下降过程比西方的迅速得多。
第二:为解决中国人口带来的压力,我们借鉴了西方人口的转变规律,以政策干预出生率。
这种政策的强制力使得中国人口的压力得到缓解,但也带来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等社会问题。
第三:人口迁移也加剧人口转型的力度。
三、中国人口转变所带来的问题中国人口的快速转型,虽然给中国带来了好处,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种快速转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潜力等。
本文主要关注于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红利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和预测,1950―2000年期间世界老年人增长为176%,而中国则为271%;2000——2025年,世界老年人口增长为90%,中国为111%。
同期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7%上升到14%需要的时间是:法国115年,瑞典85年,美国为66年,英国为45年而中国只需要25年。
2003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1亿,2005年的一抽样调查表明: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65岁及以上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
在五年内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上升了0.73个百分点。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来势凶猛。
从世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看,老龄化的决定因素是生育率下降,欧美等发达国家生育率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而自然下降,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非常缓慢,是逐步到来的,是先富后老。
我国的情况则不同,国家控制人口的政策对生育率下降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而人口老龄化来势猛,发展快,是未富先老。
快速到来的老龄化浪潮,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1、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加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被抚养人数的增加,将直接导致抚养系数的提高和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加重。
2、社会负担加重。
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高龄老人,因为大多数60-70岁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能力,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最需要照料,他们带病生存甚至卧床不起的概率最高。
这就需要社会照顾,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负担不断加重。
3、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由于家庭规模越来越小,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受到影响。
以湖南省为例,据“五普”资料,2000年全省家庭平均人数为3.46人,比1990年减少0.31人;一代户、二代户已占全部家庭户的79.68%,其中:一代户占20.49%、二代户占59.19%。
在市场经济下,计划经济时子女收入的相对稳定性遭到破坏,波动、起伏的市场经济使一些成年子女成为新的贫困户或困难户,当他们自身收入尚无着落时,对其老年父母的赡养便无法保证。
另一方面,那些在职的成年子女由于现代化生产节奏不断加快,劳动强度增加,因时间、精力有限,经济上虽能供养,但在生活照料方面却力不从心。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有利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