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wrod教案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基本形体切挖——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方法,培养其三维空间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基本形体,并学会运用基本形体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其美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形体的概念及分类2. 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方法3. 基本形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方法,基本形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基本形体。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基本形体的实物,如球体、圆柱体、立方体等,引导学生关注基本形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1)基本形体的概念及分类介绍基本形体的定义,以及球体、圆柱体、立方体等常见的基本形体。
(2)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方法讲解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方法,如平面切割、斜面切割、曲面切割等,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基本形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展示一些基本形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建筑、家具、交通工具等,让学生了解基本形体的重要性。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方法,以及基本形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与基本形体相关的创作题目,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在实践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纪律,确保实践环节的安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基本形体的概念及分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如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
4. 学生作业的质量,如创作思路、作品完成度等。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六年级上册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
教学目标
1.了解形体的基本构成部分;
2.掌握切挖方法;
3.提高手工制作技能。
教学重点
1.形体的构成;
2.切挖方法。
教学难点
1.切挖工具的使用;
2.切挖时的精度和耐心。
教学媒介
1.形体模型;
2.切割刀、美工刀、圆规、钢尺、铅笔、剪刀;
3.白纸。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1.教师出示形体模型,问学生是否了解形体的基本构成部分;
2.引导学生自己观察,了解形体由哪些基本构成部分组成。
2. 讲授(20分钟)
1.教师讲解切挖方法,分别介绍切割刀和美工刀的使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引导学生使用圆规和钢尺测量,用铅笔在白纸上绘制出一个图形;
3.使用切割刀或美工刀根据图形的边缘切割;
4.结合具体示例演示切挖方法。
3. 实践(40分钟)
1.学生根据老师示范和讲解,自己绘制图形,并使用切割刀或美工刀进行切割;
2.教师贴各学生完成的作品在黑板上,分别点评。
4. 总结(5分钟)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切挖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
教学评价
1.学生的切挖技巧是否正确,完成的作品质量和美观度;
2.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认真听讲,认真练习;
3.学生的总结能力,是否能够准确总结学习中的关键点。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基本形体切挖》教案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基本形体切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基本形体切挖》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切挖技法创作出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制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立体创作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切挖技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2.运用切挖技法创作出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2.示范法:教师演示切挖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个别指导。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美术纸、剪刀、胶水、铅笔、尺子等工具材料。
3.范例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水果、文具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引发学生对形体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讲解和示范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如切、挖、削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切挖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一个基本形体进行切挖练习。
教师在过程中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继续完成自己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切挖的准确性和立体感。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将切挖技法应用于其他物体的创作中,如动物、建筑物等。
学生互相交流、欣赏,提高审美情趣。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切挖技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创作。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一幅切挖作品,要求体现立体感和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2学情分析学生美术起点很高,接受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课堂环节紧凑、有序学习方式;乐于开展合作学习。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形体切挖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创造出有特色的切挖造型。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导入阶段(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演示中国古代、中西现代建筑,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直观的感知。
)(2)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几何形体。
师问: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
师问:把它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生答。
师总结: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3)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生答。
师总结: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或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
(4)欣赏课本范图以及草图,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形体切挖?形体切挖就是将基本形体的某一部分切除或挖空,切除的部分可以是规则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使这个基本形体成为一个新的造型。
如凯旋门是在六面体上切除一个规则的拱形门,而矮凳是在圆柱体基础上切挖掉一个不规则形体。
(通过复习几何形导入,区别形与形体的不同,加深学生们对形体这个概念的认识,并帮助学生把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物体归纳为几何形体,了解形体切挖特点,切挖掉的部分可以是几何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
)2【活动】发展阶段(1)师: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块橡皮泥,请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尝试制作《凯旋门》,比比哪个小组最快。
(生练习)师:你们小组能不能说说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生:介绍他们的制作方法。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人教版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基本形体,了解什么是切挖.2.通过分析生活用品的构造特点,结合所学切挖方法完成作品。
3.了解形体切挖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不同形状物体的切挖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切挖的方法创造出新造型。
【教学准备】教师:切挖作品,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刻刀,一切适合切挖的材料,如雕塑泥、泡沫、蔬菜、水果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阶段⒈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几何形体。
师问: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
师问:把它们称为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课件帮助学生理解)⒉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生答。
师总结: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或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
⒊欣赏课本范图以及草图,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形体切挖?形体切挖就是将基本形体的某一部分切除或挖空,切除的部分可以是规则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使这个基本形体成为一个新的造型。
如凯旋门是在六面体上切除一个规则的拱形门,而矮凳是在圆柱体基础上切挖掉一个不规则形体。
二、发展阶段⒈尝试做师:每位同学准备好一块立方体的泥材,请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尝试制作《凯旋门》,比比哪个小组最快。
(生练习)请制作最快的小组介绍他们的制作方法。
师总结:切,用刀(强调握刀方式);挖,可用汤匙;还有很多东西也可利用,例如:纸卷筒,可以在花泥上镂空等。
⒉欣赏讨论欣赏以形体切挖方式制作的各种图片。
⒊教师示范师示范怎样将六面体花泥加工成圆柱体,示范完整作品的切挖。
完成后把作品进行写生。
三、练习阶段作业内容:根据构思对基础形体进行切挖练习,做完后根据作品画出结构图。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形体切挖的多样性,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形态,用线描的形式表现自己印象最深的切挖造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比较、讨论、归纳,理解基本形体切挖的变化规律,按自己的喜好采用多种方法表现形态各异的切挖造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激发对美术造型的热爱,培养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创作激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形体切挖的多样性,根据切挖的变化规律,用线描的形式表现自己印象最深的切挖造型。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切割后的物体形态进行表现。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通过“以形切形”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圆形、长方形的物体入手,引导学生运用切割的方法创造出多种基本形体切挖的造型,再通过实物图片进行对比分析,指导学生发现切挖后物体形态的变化规律。
在教师的演示与学生的探究讨论中,帮助学生解决表现上的困难,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出富有个性的切挖造型。
四、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1)欣赏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基本形体,让学生认识圆形、方形等基本形体。
并提问:“这些基本形体如果进行了切割,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教师继续出示一张已经被切割的石膏圆柱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一个普通的圆柱体经过切割,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
由此导入课题《基本形体切挖》。
2、探索阶段:(1)尝试切挖:教师示范一个长方形的切挖过程(可以以一个西瓜为例),边切边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通过切割,一个普通的方形物体可以呈现出很多不同的形态。
(2)对比分析: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圆柱体、长方体等物体的不同形态),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形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切割的方式不同,产生的形态也就不同。
第一课基本形体切挖(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一课基本形体切挖(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形体的特点,掌握切挖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切挖的方法制作出有趣的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观念,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形体:圆柱、圆锥、球体等。
2. 切挖方法:直线切挖、曲线切挖、镂空等。
3. 创作主题:以“快乐家园”为主题,运用切挖方法创作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2. 难点:如何运用切挖方法表现出作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范画、视频等。
2. 学具:卡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基本形体和切挖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基本形体的特点和切挖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切挖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创作:以“快乐家园”为主题,学生运用切挖方法创作作品。
5. 展评: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基本形体切挖2. 内容:基本形体、切挖方法、创作主题、作品展示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以“快乐家园”为主题,运用切挖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2. 家庭作业:收集生活中的基本形体物品,进行切挖改造,拍照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基本形体的认识和切挖方法的掌握程度,作品的表现力。
2.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手段是否恰当。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对作业的完成情况。
4.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进行改进和提高。
本节课通过讲解基本形体的特点和切挖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观念,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1课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形体的概念,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形体的概念和特点2. 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3. 基本形体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形体的概念和切挖方法2. 教学难点:基本形体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基本形体的实物,让学生了解基本形体的概念和特点。
2. 新课讲解:讲解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包括直线切挖、曲线切挖和组合切挖。
3. 示范: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基本形体的切挖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习基本形体的切挖,教师个别指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基本形体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利用基本形体进行创作,要求作品具有创意和美观。
2. 作业提交时间:下节课上课前。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品的质量和创意。
3. 根据评价结果,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基本形体实物3. 切挖工具九、教学时间1. 课时:2课时2. 日期:十、教学对象1. 年级:六年级2. 班级:十一、教学环境1. 教室:美术教室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切挖工具十二、教学后记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
2.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 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
十三、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2. 邀请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01 教学设计_第1课 基本形体的切挖 教案1
第一课《基本形体切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在基本形体上进行切挖。
过程与方法:学习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用具肥皂,壁纸刀、刻刀。
教学过程一、观察引入,引出课题:观察大屏幕中的建筑有什么特别之处,找同学说一说。
(多媒体展示,学生回答)同学们说到这些建筑都像被切挖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基本形体切挖》。
(教师板书)二、复习基本形与基本体:1.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所学习过的一些基本形。
(学生回答)结论:我们学习过的基本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等。
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基本形。
(多媒体展示)2.接下来,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所知道的几何形体有哪些?回忆以往的知识,引导学生们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展示)三、欣赏提升,开阔视野:1.老师考考同学们的眼力,你发现了哪些形体?出示高脚杯,公交车,电视机。
(多媒体展示,学生回答)2.总结:自然界物体都具有特定的形状,从造型角度来看,构成物体最基本的形状有:六面体、圆锥体、圆球体、圆柱体等。
(多媒体展示)3.继续观察较复杂的建筑,加深巩固。
(多媒体展示)4.学习什么是切,什么是挖?(1)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回答切与挖,教师总结。
(2)如凯旋门是在六面体上切除一个规则的拱形门,而矮凳是在圆柱体基础上切挖掉一个不规则形体。
(3)开阔学生视野,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充分地体会增加形的厚度,就可以将形变成体了。
(4)了解形体切挖就是将基本形体的某一部分切除或挖空,切除的部分可以是规则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使这个基本形体成为一个新的造型。
探究形成四、教师演示,学生观察:1.教师示范。
2.教师作品展示。
第1课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的1.了解基本形体的组成结构;2.了解切面和挖空的基本方法;3.学习利用切挖手法表现形体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形体的基本构成和切挖手法的技巧;2.难点:如何将切挖手法运用到实际创作中,表现立体感。
三、教学方法1.讲授式教学;2.观摩分析;3.模仿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学习基本形体的构成1.定义基本形体:指的是物体的基本构成部分,如球、圆柱、立方体等;2.分析基本形体的构成:图示分析每种基本形体的构成结构;3.学习基本形体的名称。
2. 学习切面和挖空的基本方法1.定义切面和挖空:切面是指将物体切成两个或多个部分,挖空是指将物体中的一部分去掉,形成空洞;2.学习常见的切面和挖空方法:如平行切面、环形切面、多层切面、正方形挖空、圆形挖空等;3.观察和分析实物和图片中的切面和挖空效果。
3. 学习利用切挖手法表现形体的方法1.基于基本形体进行切挖:首先画出基本形体的轮廓,在此基础上进行切挖,达到表现立体感的效果;2.学习用切面和挖空来表现曲线、倾斜和倒射等;3.观察和分析实物和图片中的切挖表现方法。
4. 展示作品和评价1.整理学生创作的作品;2.分享和展示优秀作品;3.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切挖技巧以及表现效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基本形体的构成和切挖手法的基本方法,学习切挖手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切挖手法的表现效果没有很好的把握,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同时,在展示作品和评价环节中,还需要更加细致深入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系统地认识自身的创作和表现水平。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基本形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形体的切挖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实例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切挖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互相学习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切挖方法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感和立体感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分组合作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创新。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各种基本形体的模型或图片。
3.切挖工具(如刀、剪、锯等)。
4.材料(如纸张、木块、塑料等)。
5.展示台和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基本形体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讲解,呈现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选取一个基本形体,尝试用切挖工具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总结切挖方法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5. 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所学的切挖方法,创作出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的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6.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切挖方法在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创新。
7. 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一份家庭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的切挖方法,创作出一个具有一定空间感和立体感的作品。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基本形体切挖》教案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基本形体切挖》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借助对基本形体的切挖,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意识和立体造型的能力。
教材以长方体和圆柱体作为代表,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切挖成型的示范,可以让同学们一目了然地认知“切挖“0【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欣赏建筑及日常生活用品图片,分析他们的构造特点。
2.创意实践:认识基本形体,学习在基本形体上进行切挖。
3.自我理解:了解形体切挖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重难点】1∙重点:不同形状物体的切挖方法。
4.难点:利用切挖的方法创造出独特的造型。
【教学准备】切挖作品,适合切挖的材料,如雕塑泥、泡沫、蔬菜、水果等,刻刀。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展示几种常见的几何形体:长方体、圆柱体、平行六面体、圆锥体,说出它们的名字,说说生活中和这些形体类似的物品。
二、发展阶段1.欣赏悉尼歌剧院、央视大楼以及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图片,学生观察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的。
2.观察凳子、沙发、花瓶等生活用品后,分析怎样才能用基本形体变成这些物品。
小结:一切复杂的形体都可以用简单的形体来概括,运用切、挖等方法,可以将简单的形体变成更杂的形体。
设计目的:认知生活中包含的三维空间关系,形成立体空间意识。
从切挖的角度分析这些生活物品的构造特点。
3.教师演示,学生观摩并思考,老师时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出的这件物品。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发挥想象,用切、挖等方法创作一件作品,造型独特,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三、展示与评价阶段1将完成的作品摆放到指定位置,学生自评、互评,请优秀作品的作者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和创作心得。
2.教师小结,鼓励学生的作品。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桌面及教室整洁。
五、拓展阶段课下尝试采用切挖的方法,做一件雕塑作品。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形体切挖》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形体切挖》教案一、教学背景:本篇教案是针对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的《形体切挖》一章的教师教学指导,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形体构成的基本方法,并通过教学案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形体切割和挖空的技巧和方法;•理解不同的形体可以通过不同的切割方式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造型表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形体切挖的基础知识形体切割和挖空技巧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础,掌握这一技术可以让作品更加自然、写实、具有表现力。
2. 形体切割的实践演练通过老师的讲述和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理解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如何运用切割技巧,如何利用切割方式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和情感。
3. 形体挖空的实践演练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挖空技巧,通过针对不同形态的不同结构方式,让学生体验并掌握挖空技术。
四、教学步骤:1. 形体切割的实践1.进行形体构成的介绍,如何通过尺寸关系表现形态和情感;2.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际练习,教授如何进行形体的切割,如何根据不同形态选择不同的切割方式;3.让学生通过几个简单的练习,加深对这一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2. 形体挖空的实践1.介绍形体的基本结构,如何通过挖空表现形态和情感;2.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际练习,教授如何进行形体的挖空,如何在不同结构方式下选择不同的挖空方式;3.让学生通过几个简单的练习,加深对这一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3. 形体切割和挖空实践的综合练习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一些综合练习,以加深对形体切割和挖空技巧的综合运用和掌握。
五、教学要求:1. 教材要求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材《形体切挖》一章的教学内容,展示自己的表达技能和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室要求教室应有充足的教学工具和器材,如刀具、笔、纸张、辅助工具等,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
人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wrod教案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根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
2、开展阶段
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示范、探究
教具准备
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范图、
教学课时
1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复备栏
1、导入阶段
复习几何形体,回忆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答复知道的几何体名称。
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欣赏图片,了解草图画法。
制作凯旋门。
欣赏有特色建筑等。
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展示作品并互评。
回家继续用纸进行切挖创作。
板书设计
根本形体切挖
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
培优辅
差措施
1、对空间思维弱的同学,培养他的想象能力,先动手制作较简单的形体切挖,再逐步让其独立完成作品。
课题
根本形体切挖
教学内容
P1
教学三维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3.通过对形体的切割,使其掌握形体切割的技巧,从而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根本形体切挖的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教材通过简单的图示和文字,向学生介绍了如何用剪刀和刀片对基本形体进行切挖,以及如何将切挖后的形体进行组合,形成新的造型。
教材还提供了一些切挖实例和创作建议,供学生参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是,他们对形体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对切挖方法的认识和操作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并用切挖后的形体进行组合,形成新的造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水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并用切挖后的形体进行组合,形成新的造型。
2.教学难点:学生对切挖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法、分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手工工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切挖后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基本形体的概念,以及切挖方法和技巧。
3.示范:教师现场演示切挖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切挖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创作:学生用切挖后的形体进行创作,形成新的造型。
6.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基本形体、切挖方法、创作步骤等内容,以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简洁明了地展示教学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教案)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的学生在讨论中不够积极主动,依赖其他同学的想法。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基本形体切挖的基本概念。切挖是通过切割和挖掘基本几何形体,创造出新的立体形态的方法。它在雕塑、工业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一个通过切割和挖掘正方体形成的创意笔筒,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收纳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基本形体切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基本形体切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例:切割一个长方体,将其与一个切割后的圆柱体组合,创作出一个具有功能性的立体作品。
2.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几何形体的表面挖掘方法:学生对几何形体的表面挖掘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不知道如何下手。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挖掘的规律,形成有创意的立体作品。
例:如何在一个正方体上挖掘出规律性的孔洞,使得作品既美观又具有实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强调,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理解透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美术《第1课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美术《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的第1课,主要内容是基本形体切挖。
通过分析生活用品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基本形体和切挖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基本形体,了解什么是切挖。
学生能够分析生活用品的构造特点,结合所学的切挖方法完成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切挖方法来表现形体的特点和细节。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使其能够创造出有特色的切挖造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评价各种形体的美感。
了解形体切挖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形体切挖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创造出有特色的切挖造型,展示个人的创造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对形体和造型有一定的认知。
他们在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方面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对切挖造型的表现力和创新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差异化的指导和辅导。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基本形体切挖。
首先,我来给大家展示一些生活用品的图片,请你们观察并描述一下它们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学生:老师,这是一个杯子,它的形状是圆柱体,上面有一个把手。
还有这是一个水果刀,它是长条形的,有一个锋利的刀刃。
教师:很好,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通过观察和描述,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的基本形体,也了解了它们的构造特点。
Step 2: 形体切挖的介绍教师:切挖是一种常见的造型方法,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常见的建筑、雕塑等。
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形体切挖的概念和意义。
学生:老师,切挖是指将物体的一部分或多部分去除,形成空洞或凹陷吗?教师:非常棒!切挖就是通过去除物体的一部分或多部分,来改变它的形状和结构。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形体的概念,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形体的概念及分类。
2. 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3. 基本形体的组合与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能够运用基本形体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基本形体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基本形体的实物,如球体、圆柱体、长方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简要介绍基本形体的概念及分类,激发学生对基本形体的兴趣。
2. 讲解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1)教师以一个球体为例,演示如何进行切挖,并讲解切挖的注意事项。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其他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3)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实践操作(1)教师发放基本形体模型,让学生分组进行切挖练习。
(2)学生在切挖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完成切挖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互相交流学习。
4. 创新设计(1)教师提出创新设计要求,鼓励学生运用基本形体进行创作。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创作方案。
(3)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动手实践,完成作品。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评选优秀作品,给予表扬和奖励。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和创新设计技巧。
同时,教师强调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培养良好的手工制作习惯。
五、课后作业1. 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形体切挖方法,创作一个具有创意的作品。
2. 家长参与评价孩子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基本形体切挖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人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wrod教案
師:立方體和圓柱體是我們最熟悉的形體之一,它們看似簡單,可千萬別小瞧了它,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車,不管是造型簡單或者繁雜的,都是從六面體和圓柱體的基本形變化而來的。今天我們學習用單個六面體或圓柱體進行形體切挖的練習。
2、發展階段
⑴欣賞課本圖片,加深形體感受,瞭解草圖畫法。
⑵請大家根據課本範圖嘗試製作一個凱旋門,留意小結製作方法,師總結。
⑶欣賞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築、日用品等等,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想像。
3、本課練習
根據草圖,在帶來的材料上進行切挖練習。
4、生作業,師巡視輔導
5、作品展示
作品擺在展示臺上,生評價,師總結。
6、拓展
紙雖然是一種平面的材料,但在紙上進行切挖以後,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為立體的形體,也能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大家可以回家嘗試著製作。
教學
反思
示範、探究
教具準備
蘿蔔、橘子、蘋果、肥皂、花泥、小刀、範圖、教學課時1Fra bibliotek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複備欄
1、導入階段
複習幾何形體,回顧圓柱體、六面體、圓錐體、球體等造型: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幾何形體,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生答。師問:我把他們稱為圓柱形、六面形、圓錐形、球形,對不對?為什麼?因為它們都是有長、寬、高的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課題
基本形體切挖
教學內容
P1
教學三維目標
1.學習在泥做的六面體或圓柱體上進行切挖。
2.培養學生空間想像力和造型能力。
3.通過對形體的切割,使其掌握形體切割的技巧,從而進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