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生态补偿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对鱼类生存环境、栖息地及迁徙通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缓这种影响,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如建立鱼类通行设施、保护和修复鱼类栖息地、控制水位变化等。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加入鱼类保护工程,促进水电与鱼类保护的和谐发展十分重要。
未来,我们需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提高对鱼类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确保水利水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保护鱼类生存环境,才能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与鱼类保护的和谐共存。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鱼类,影响,减缓对策,生存环境,栖息地,迁徙通道,环境影响评估,保护意识,和谐发展。
1. 引言1.1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水利水电工程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建设项目,然而它对鱼类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系列对鱼类生存环境、栖息地和迁徙通道的破坏。
这些影响导致了鱼类种群数量的减少,甚至濒临灭绝的危险。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体水质、流速和温度等方面的改变。
水库蓄水、水坝的建设以及排放污水等行为都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也是显著的,例如水库的建设会淹没大片栖息地,导致鱼类难以找到适宜的生存空间。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迁徙通道的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造成了鱼类无法顺利迁徙和繁衍后代。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减缓对策,包括修建鱼道、改善水质、增加保护区域等措施来保护和恢复鱼类生存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与鱼类保护的和谐发展。
2. 正文2.1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会改变河流或湖泊的水流速度和水位,这对鱼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
在水流速度增加的地方,鱼类可能会面临难以生存的挑战,因为它们需要更大的能量来对抗水流的影响。
相反,在水流速度减缓的地方,鱼类可能会受到过度捕食或缺乏氧气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影响,其中包括鱼类。
本文将对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进行探讨。
1.改变水的流向和速度: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通常会改变水的流向和速度,从而影响水中生物的生活空间和生命活动。
对于鱼类来说,这种影响可能导致它们无法进行正常的繁殖和生存。
2.阻断鱼类迁徙:在一些水利水电工程中,可能会存在大坝和堤坝等障碍物,这些障碍物将阻断鱼类的迁徙,导致它们无法到达繁殖和生存的地点。
3.水质污染: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导致水质污染,这会影响水中生物的存活和繁殖。
4.捕捞:一些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进行捕捞,这会对水中的鱼类造成杀伤和损失。
1.采用生态恢复措施: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前,应首先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和保护。
在工程建设后,应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包括建设人工湿地,种植水生植被等,以恢复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
2.设计和建设鱼道:鱼道是一种绿色通道,可以让鱼类通过水利水电工程的障碍物,以达到迁徙和栖息的目的。
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应考虑到鱼道的需求,为鱼类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水流条件。
3.加强预防和治理水质污染:加强对水质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可以减少水中生物的损失和死亡,为鱼类提供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
4.进行科学捕捞:为了保护水中生物,应采取科学的捕捞方式,将捕捞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及时放流或归还未成熟的鱼类。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水生生物的生态需求和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缓对水中生物的影响,为其提供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鱼类生态的影响及保护措施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鱼类生态的影响及保护措施研究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具有调节水资源、发电、防洪等功能。
然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鱼类生态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鱼类生态的影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并提出保护措施,以期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鱼类生态、生态补偿机制引言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对鱼类生态的影响备受关注。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往往涉及到水域的占用和改变,从而改变了鱼类的栖息地、繁殖地和迁徙路径,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生存和繁衍。
因此,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鱼类生态的影响及保护措施进行研究,对于保护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鱼类生态的影响水域占用和改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水域面积,并改变原有的水域形态和结构。
这不仅会破坏鱼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地,还会影响鱼类的迁徙路径。
许多鱼类只能在特定的水域繁殖和生长,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往往会使这些水域的环境发生变化,导致鱼类的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水文情势改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对水域的水文情势产生影响,包括水流速度、水位、水质等方面。
这些改变会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以及鱼类的迁徙路径。
例如,水库的建设会导致水位的升高,使得一些鱼类无法在原有的水域进行繁殖和生长。
生态系统破坏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对周围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包括土地侵蚀、植被破坏、污染等。
这些改变会影响鱼类的生存环境,使鱼类的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保护措施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指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补偿和修复,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受到工程建设影响的鱼类进行补偿和修复。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渔业资源保护区、实施增殖放流计划、加强渔业资源监测和管理等。
管道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预测及保护对策
管道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预测及保护对策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管道工程在能源、化工、水利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管道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往往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水域环境,管道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对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资源产生潜在的影响。
对管道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 水质变化在管道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输送的液体可能含有化学物质或者油污染物,一旦泄漏或者排放到水域中,都会直接影响水质。
这些对水质的变化会影响到鱼类的生存环境,从而对鱼类资源产生负面影响。
2. 水文变化管道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可能会对水文条件产生影响,比如水流速度、流量和水深等。
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到鱼类的产卵、孵化和生长等生活史阶段,从而影响到鱼类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3. 噪音影响管道工程的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污染,这种噪音会干扰到水生生物的正常生活。
对于某些敏感的鱼类而言,噪音可能会影响它们的觅食、逃避天敌和交配等行为,从而对鱼类资源的数量和分布产生影响。
二、保护对策1. 提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在进行管道工程建设之前,应该进行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估,特别是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
通过科学的评估手段,可以对管道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措施。
2. 采用环保技术和材料在管道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该采用环保的技术和材料,降低对水环境的影响。
比如采用双壁管道、使用高强度的防腐蚀材料等,可以有效减少管道泄漏和排放的风险,保护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
3. 加强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在管道工程的运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水质、水文和噪音等方面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应急处置。
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专业的处理团队,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减少对鱼类资源的负面影响。
4. 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对于已经受到污染影响的水域,应该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对于鱼类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对鱼类的栖息、生长、繁殖和迁徙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鳞片动物会因为水电站的建设而失去生存的环境。
其次,水库的蓄水会改变河流的水流情况和流速,这会扰乱鱼类的生态环境。
此外,水电站的引流和排污会破坏河流的生态平衡,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为了减缓这些影响,应采取以下几个对策。
首先,对鱼类栖息地的保护。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前,必须对鱼类所处的栖息环境进行评估和保护,避免对鱼类生存环境的破坏。
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鱼类栖息环境的特点,尽量保留其生态环境。
其次,对水电站的管理和监管。
加强对水电站的管理和监管,通过研究和分析水资源利用方式,设计合理的引水和排水系统,减少对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在汛期和低水位期间,应控制水库的蓄水量和水位,减少对鱼类的影响。
最后,对鱼类的人工保护。
对于鱼类种群存在重要价值和罕见特色的物种,可以对其进行人工保护。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在河流下游或与出水口相邻的区域,设立人工鱼道,提高鱼类的存活率和自然繁殖能力。
同时,通过鱼类放流、鱼苗培育等方式来进行保护和增殖。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应当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缓其对鱼类生物环境产生的影响,以此保护和维护鱼类的生存环境。
这不仅是保护鱼类的需要,更是对未来人类的责任和担当。
水利工程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
水利工程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水利工程作为人类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手段,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也不可避免地对渔业资源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水利工程对渔业资源的积极影响1、提供稳定的水域环境水利工程中的水库、大坝等设施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水域,为鱼类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与自然河流相比,水库的水位和水流变化较小,减少了鱼类因洪水和干旱等极端水文条件而面临的生存威胁。
2、促进渔业养殖一些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配套建设渔业养殖设施,为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可以提高鱼类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
3、改善水质水利工程中的一些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和水净化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水排放,改善水域的水质。
良好的水质条件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4、增加鱼类资源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导致一些鱼类的栖息地范围扩大,从而增加鱼类的种群数量。
此外,水利工程形成的水域也可能吸引新的鱼类物种迁入,丰富当地的鱼类资源。
二、水利工程对渔业资源的消极影响1、改变河流生态系统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和水文条件,如阻断河流、改变水流速度和流量等。
这会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繁殖。
例如,大坝的建设会阻止鱼类的洄游通道,使得一些洄游鱼类无法完成繁殖过程,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2、影响鱼类的繁殖和生长水利工程造成的水位变化、水温变化和水流速度变化等,可能会打乱鱼类的繁殖周期和生长节律。
例如,水库蓄水可能会导致水温分层,底层水温较低,不利于鱼类的繁殖和生长。
此外,水流速度的变化也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和活动能力。
3、破坏鱼类栖息地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会淹没大片土地,破坏鱼类的天然栖息地。
例如,水库的建设会淹没河流两岸的湿地、浅滩等重要的鱼类栖息地,导致鱼类失去觅食、产卵和躲避天敌的场所。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拓展和完善,其中对鱼类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鱼类作为水生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和运行往往会造成水体流动性的改变、水温的升高、水质的恶化等一系列影响,这些影响直接影响到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
水利水电工程可能导致鱼类迁徙受阻、繁殖受限、栖息地减少等问题,从而对鱼类种群的数量和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
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如何减缓这些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针对这些影响提出相应的减缓对策,以期为保护水生生物生态系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对鱼类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主要表现为鱼类栖息地破坏、水体水质改变、鱼类迁移障碍等问题。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和运行,鱼类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给渔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如何减缓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保护鱼类资源和生态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减缓对策,以期能够保护鱼类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相应的减缓对策。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鱼类栖息地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改变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产生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出相应的减缓对策,从而保护和恢复水域中的鱼类种群,维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通过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可以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有效地调整工程设计和运营方式,减少对鱼类栖息地的破坏。
本研究将通过实地调查、实验和文献综述的方式,全面评估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可行的对策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一种工程形式,包括水库建设、水电站建设、灌溉系统建设等。
虽然这些工程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对鱼类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以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各类工程建设对鱼类栖息地的破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地质开挖、淤积、堆石等工程活动,这会破坏原有的鱼类栖息地,导致鱼类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
2. 水库建设对河流鱼类的阻隔:水利水电工程中重要的一环是水库建设,水库的形成会阻隔河流的水流,鱼类难以迁徙或者回游。
这对部分需要迁徙或者回游的鱼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容易导致种群的减少和衰退。
3. 水电站建设对鱼类的伤亡:水电站的建设通常伴随着闸门的开启和关闭,鱼类在水流中会被闸门夹死或者水流中的压力将其压碎,导致大量鱼类的死亡。
1.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保设计:在规划和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时,应充分考虑鱼类栖息地的保护,避开或者减小对鳞冠类栖息地的破坏。
可以人工恢复或者建设鱼类繁殖场,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2. 设立鱼类通道:针对水库建设对鱼类迁徙造成的阻隔,应建设鱼类通道,以提供鱼类的通行通道,让鱼类能够迁徙或者回游。
鱼类通道可以是人工设施,也可以是自然或者人工改良的河道。
3. 安装安全设施: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应安装安全设施,减少对鱼类的伤亡。
在水电站闸门处安装鱼道设备,使得鱼类可以躲避闸门的开闭,减少死亡风险。
4. 加强监测和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成后,应加强对鱼类种群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对于发现的鱼类死亡事件,需进行分析和调查,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及采取相应的减缓对策,可以减少对鱼类的损害,保护鱼类的生态环境。
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环境影响的认识和管理,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局面。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水利工程是指为了改善和利用水资源而建设的各种工程项目,包括水库、堤防、渠道、河道、水电站等。
虽然水利工程带来了很多好处,例如增加农田灌溉面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发展水力发电、保护沿海地区等,但是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这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期使水利工程可以更好地与生态环境相融合。
1. 水质变化。
水利工程可能会改变水流速度、水位高度等,使得水质发生变化。
例如,当水库水位升高时,很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鱼类死亡等现象。
2. 湿地退化。
水利工程可能会切断河流和湿地之间的联系,导致湿地退化。
湿地是自然界中的水润物资,生命之源,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影响,湿地面积减少,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 河流生态系统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在河流上,必然会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
例如,堤防建设会妨碍河流的正常流动,并导致水流速度、水位高度等变化,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
4. 鱼类资源下降。
水利工程建设有时会导致鱼类逃离或死亡,从而使得鱼类资源下降。
例如,水库和水电站的建设可能会使得河流中的鱼类数量减少。
5. 沿海地区环境的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可能会导致沿海地区环境破坏。
例如,水库建设会导致河流流量减少、河口沙滩退化等现象,从而影响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
二、解决措施1. 科学规划。
在水利工程建设前,要进行科学规划,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前期,要开展详尽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2. 生态修复。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生态修复。
例如,可以在引水渠道中增加生态梯级,促进鱼类生存和繁殖;在水库建设中突出生态效益,增加水库的生态功能;在生态保护区内禁止水利工程建设等。
3. 适度减缓水利工程建设的速度。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适度减缓其建设速度,以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冲击。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对鱼类生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流变动:水利水电工程改变了河流的水动力条件,尤其是在大坝建设后,河水流速和水位变化较大。
这会导致鱼类栖息地的破坏和水域生态系统的改变,影响鱼类的繁衍和生长。
2. 水质改变:水能源开发对水体水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水库的形成对河流中的富营养化现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长期蓄水后,底泥中的氧化物质会释放,导致水库水体中富营养化的程度加剧。
富营养化使水体变浑浊,降低了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对鱼类的生存和繁衍产生了负面影响。
3. 鱼类栖息地丧失: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水域,导致了鱼类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
特别是在大坝建设中,需要淹没大片的河床、滩涂和湿地,这些都是鱼类生活和繁殖的重要场所。
1. 生物保护措施: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营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鱼类栖息地。
在大坝建设前应进行充分调查和评估,选择对鱼类影响较小的建设方案;在大坝建设后,可以通过人工放流和鱼梯等措施促进鱼类迁徙,保证其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2. 水质管理措施:加强水库水质管理,减少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可以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废水排放,减少水库中营养物质的输入。
加强水质监测和科学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保护鱼类的生存环境。
3. 生态补偿措施:对于鱼类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应进行生态补偿,以保护鱼类的生存和繁衍。
可以采取人工放流、栖息地恢复和鱼类保护区建设等手段,帮助鱼类迁移、繁殖和生活。
4. 社会宣传教育: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生态影响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鱼类保护的意识和认识。
可以开展鱼类生态学知识的普及,提倡环保生态友好的水电工程建设理念,促进公众对鱼类保护工作的重视和参与。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生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采取适当的对策和措施,可以减缓其对鱼类的不利影响,保护鱼类的生存和繁衍。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鱼类栖息地破坏: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需要拦截河流、修建堤坝和水库等,这导致了许多原本适合鱼类生存的栖息地被摧毁,会导致许多鱼类的栖息地丧失。
2. 水流改变:水利水电工程导致水体流速和流量的改变,这对鱼类的生存和繁殖都会造成影响。
一些鱼类对水流速度和水深有特定的要求,如果水流速度发生变化,就会导致这些鱼类无法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影响它们的生存和繁殖。
3. 水质污染: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弃物,这些污染物会进入河流和水库,影响水体的水质。
一些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对鱼类有毒性,会对鱼类的健康和生存造成影响。
4. 迁徙障碍:水利水电工程造成河流的断流或水流速度改变,会阻断鱼类的迁徙路径,使得它们无法完成正常的迁徙行为。
对于一些依赖迁徙的鱼类来说,这将严重影响它们的生活和繁殖。
1. 设立鱼类通道: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可以考虑在堤坝和水闸中间设立鱼类通道,通过这些通道,鱼类可以顺利迁徙。
这样可以保证鱼类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有迁徙的通道,减少对它们的迁徙障碍。
2. 排污处理: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在排放废水和废弃物时进行严格的处理,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特别是对于一些有毒性的污染物,要求其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以保证水体的安全。
3. 水质监测和保护: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后,要密切关注水质的变化,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
对于敏感的鱼类栖息地,要加强保护,确保其适宜生存。
4. 生态补偿和恢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强调生态补偿和恢复措施。
可以在建设工程完成后,进行鱼类的放流和栖息地的修复,以降低对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需要在建设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减缓对策,保护和维护鱼类的生存环境,以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水利水电工程在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它也会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以1000字左右介绍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主要影响,并提出一些减缓这些影响的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域栖息地破坏: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开辟和改变河流、湖泊等水域的原有流动和潜伏条件,这使得鱼类的栖息地受到破坏。
大坝的建设会导致一些河流的底部湿地被淹没,这会影响湿地鱼类的生存条件。
2. 水质变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包括人工湖、水库的形成,会导致水质的变化。
水库的建设引入了大量的堆积,这会导致水质富营养化,增加水生植物的生长,而过度的水生植物生长会消耗水中的溶氧,影响鱼类的生活。
3. 水流改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特别是大坝的建设,会导致水流的改变。
水流的改变会影响鱼类的洄游和繁殖。
大坝的建设会阻断鱼类的洄游路线,鱼类无法回到产卵地,对于鱼类的繁殖会有很大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缓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1. 科学规划和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尽量避免或减少对鱼类的不利影响。
在大坝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渐变式堆石坝,减小对河流水流和水生生物的影响。
2. 生态补偿与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配套采取一系列的生态补偿与修复措施。
可以在水利水电工程附近的河道中设置一定数量的鱼类放流点,以补偿鱼类洄游受阻的影响。
可以植被恢复和湿地保护工程,以提供更好的栖息地条件。
3. 健全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环保和生态建设的监督和管理。
要加强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和规定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环保意识和责任。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生态补偿与修复、健全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等措施的采取,可以减缓这些影响,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水利水电工程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需要而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其建设和运营往往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鱼类。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主要包括水流变化、水质改变、栖息地破坏等因素,而这些影响往往会导致鱼类的数量减少、种群结构改变甚至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了减缓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包括生态补偿、人工增殖、生态保护等方面。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水流变化对鱼类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往往会改变河流的水流速度、水深和水位等因素,这些变化对于鱼类的生活和繁殖都会产生影响。
水流的加速和减慢会使得鱼类的洄游和迁徙受阻,影响它们的生存和繁殖;水位的变化也会使得一些鱼类的孵化地和栖息地受到影响,导致它们的数量减少和分布区域改变。
再次是栖息地破坏对鱼类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往往会占用一定的水域和土地资源,导致一些鱼类的栖息地受到破坏,例如湖泊变小、河道变窄等因素,这些都会导致鱼类的数量减少、分布区域改变甚至灭绝。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以减缓其对鱼类和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下面是一些减缓对策和措施:一、生态补偿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前就要对周围的水域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和监测,找到对鱼类和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因素,尽量采取一些生态补偿措施,例如建设人工鱼类孵化场、保护和恢复鱼类栖息地、进行湿地保护等。
二、人工增殖措施。
为了保护和维护受到水利水电工程影响的鱼类种群,可以采取一些人工增殖措施,例如对受影响的鱼类进行人工繁殖和放流、建设养殖基地等,以增加其数量和保护种群。
三、生态保护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重点要加强对周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例如加强水质监测、开展河道修复、保护湿地等,以维护和保护受到影响的鱼类和水域生态系统。
四、科学管理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些工程对鱼类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水库蓄水、河流堤坝修建、水电站运行等过程中,鱼类的栖息地和生存条件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了鱼类种群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不平衡。
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减缓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库蓄水和水电站运行导致鱼类栖息地的丧失。
水库蓄水会淹没原本的森林、草地和湿地,这些地区通常是鱼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水库蓄水后,水流速度减慢,水温和氧气含量发生变化,使得原本适宜鱼类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水电站的运行会导致下游水域的水位和水流速度发生剧烈的变化,进而影响了鱼类的生存条件。
水利水电工程影响了鱼类的迁徙和洄游。
河流堤坝的修建和水电站的运行改变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环境,影响了鱼类的迁徙和洄游。
鱼类通常会根据季节和生活史阶段在不同的水域进行迁徙和洄游,以寻找适合生存和繁殖的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导致了河流中有一系列的障碍物和变化,使得鱼类的迁徙和洄游受到了障碍,导致了种群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不平衡。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产生了水质和水文环境的影响。
水库蓄水和水电站运行改变了水体的流速、水温、水位和水质等因素,对鱼类的生存和生长产生了影响。
水库蓄水后,水温的季节变化减少,氧气含量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都会对鱼类的生存条件产生负面影响。
应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前期调查研究。
在规划和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之前,应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前期调查研究,了解工程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工程建设方案和保护措施。
应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
在水库蓄水和水电站运行后,应采取相应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恢复和保护鱼类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通过人工放流、河道通行设施、人工巢穴和鱼类保护区等措施,促进鱼类的迁徙和生存,保护鱼类的多样性和种群丰富度。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鱼类生存和栖息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堤坝影响水利水电工程中建设的堤坝会截流、阻隔河流,改变河流水流形态和河床沉积,这为鱼类的生长繁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随着堤坝的建设,鱼类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其迁徙、觅食等正常活动被严重限制。
二、水库水位变化水利水电建设建设的水库会造成河道水位的上升和下降,这就限制了鱼类在不同水位和不同环境中的生存和栖息。
在水库建设过程中,鱼类也无法逃离水库,这就限制了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很可能导致灭绝。
三、水力发电影响水力发电的建设会造成一定的水流扰动,这对于水中生物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破坏,其河流中的水流改变会严重影响鱼类对食物、避险等方面的敏感度,长期下来,很可能导致鱼类环境的慢性污染。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减缓策略:一、加强鱼类保护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应当加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针对鱼类和水生动物的生存和栖息环境的需求进行改进。
比如,在建筑堤坝前,应当精心谋划堤坝设计,规划河道环境和等级分布图,以便更好地维护鱼类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
二、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应当尽情增加对河流水环境的检测和监督,不断加强水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完善相关的立法规范和制度建设。
要加强河流水质污染处理,建立环境保护机构,制定相关的安全规范和保护法律,打击违法建设行为,从源头上控制工程建设对鱼类栖息环境的破坏行为。
三、建立鱼类监测系统和保护站在鱼类栖息和繁殖的重要水域,建立起鱼类监测系统和保护站,“两段式”人工放流建设等措施,引导和促进鱼类在新的栖息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同时,也要增加水利水电项目对鱼类自治的投资力度,对鱼类生存环境进行调查及资源评估,对不同鱼类开展不同的保护和补偿计划,增强鱼类繁衍能力的改善程度。
总之,在水力水电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至高的位置,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守护生态环境,保护鱼类,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水利水电工程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对鱼类生态系统的影响。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营,鱼类栖息地的破坏和水体生态的改变,使得鱼类资源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减缓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应当加强环境评估和预警机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前,必须进行详尽的环境评估,评估其对鱼类栖息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建立预警机制,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减缓和消除。
需要加强保护和恢复鱼类栖息地的工作。
鱼类的栖息地是它们繁衍和生存的重要场所,如果栖息地被破坏或水流改变,将对鱼类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鱼类栖息地的破坏,同时在工程建设完毕后,积极采取恢复措施,如人工放流、修复鱼类通行设施等,使得栖息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恢复。
加强鱼类保护和监测工作也是必要的。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鱼类资源,禁止乱捕滥捞和破坏栖息环境的行为。
加强鱼类资源的监测和调查工作,了解资源状况、迁徙规律和数量变化,为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寻求更加可持续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运营模式。
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找到更加环境友好的设计和运营方式,减少对鱼类生态系统的影响。
采用鱼梯等设施,提供鱼类通行和迁徙的便利;利用环境保护技术,减少废水排放和污染物产生等。
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提高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力。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国民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鱼类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鼓励公众参与到相关的环境保护活动中。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通过加强环境评估、栖息地保护、资源监测、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的对策,可以减缓这种影响,保护鱼类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存。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营,鱼类生存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就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减缓对策。
1. 水流的变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导致水流的变化,这对鱼类的生存和繁殖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些鱼类需要特定的水流条件才能实现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如寄居蟹需要水流的变化才能完成其孵化过程。
2. 水温的变化:水利水电工程对水的温度也会造成影响。
例如,水库的蓄水会导致水温升高,这会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存环境。
3. 路堤建筑:建筑水利水电工程时,需要进行路堤建设,这将导致大量的泥沙和水流的变化,同时这些改变也会将水中的氧气含量极大地减少,对鱼类的生存和繁殖都会造成影响。
二、减缓对策
1. 确保留下足够的流量:为减少水流造成的影响,应该确保流量不至于过低。
这可以通过增加工程的尺寸,增加水流的流速和改变水利水电工程入口的位置来达到。
2. 维护水库水温:在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该将人工湖泊的水温维护在适宜的范围内。
防止水库表面的水温升高导致水中氧气的含量减少。
3. 减少施工期间的干扰: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期间,应该减少对水流和泥沙的干扰,这可以通过建造筛网或其他物理屏障来达到减少对水流和泥沙干扰的目的。
同时也要保证施工过程不会对水中氧气含量造成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鱼类生存环境产生了影响。
为减轻这些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鱼类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能够持续健康地生存繁殖。
管道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预测及保护对策
管道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预测及保护对策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的需求,管道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
当然,这种建设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影响,尤其是对于鱼类资源而言。
此时,我们需要通过预测分析以及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来保障鱼类的生态环境及其健康发展。
管道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1. 河道水流受阻
由于管道工程穿过或跨越河流,其工程结构可阻碍水流,使水流波动,这样就会使鱼类出现逆流或跃过障碍物的行为,这极大地干扰了鱼类的栖息和生活习性。
2. 水质污染
管道工程中常用的涂料、润滑油及清洗剂等对鱼类易产生毒害;同时,施工期间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3. 生态环境破坏
管道工程的建设难免需要进行土方、挖掘,占用鱼类的生境。
而工程施工中的挖掘、打桩等噪声显著干扰鱼类的听觉和生活习性。
针对管道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生态保护规划
在管道工程施工前,需要制定生态保护规划,确保施工前后的环境质量得到保障。
2. 航道设施规划
针对管道穿越河道的情况,有必要设立航道标志、航道标牌等设施,确保鱼类能够自由穿行。
3. 防污染规划
对管道工程产生的污染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例如对废水进行处理,使用无毒无害的材料等。
4. 尽可能减少挖掘
在工程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挖掘的量,避免对鱼类生境造成较大破坏。
5. 夜间施工
施工阶段在夜间进行,减少噪声及对鱼类的影响。
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生态补偿措施
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生态补偿措施摘要:本文分别总结了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对鱼类造成的影响,探讨有效的生态补偿措施,并着重介绍鱼道。
关键词:水利工程;航道工程;河流生态系统;生态补偿;鱼道多数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率很高,河流渠化率高,航道等级网发达。
而发展中国家的水电资源开发水平极低,一般在10%左右,航道网密度低。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在未来20年中,仍然需要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和航道工程。
但是,大型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对鱼类的影响,因此必须科学地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水利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修库筑坝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下泄清水,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影响鱼类的产量;高坝溢流泄洪时,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
水利工程对鱼类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但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如洄游鱼类由于种类不同,其生存的环境也各不相同,而且,并不是每条河流都有洄游鱼类,因此,在不同地区,不同河流上建坝对鱼类的影响是不同的,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1水流流态改变对鱼类的影响大坝建成后,库区水位上升,库内水流流速降低,流态趋于稳定,水流对岸坡栖息地的冲蚀能力降低。
水库水深的增加,使水库内淤积的泥沙比建库前河道淤积的泥沙多,而这些淤积的泥沙多为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来源。
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富集使库区成为鱼类索食场所。
由于水库使原有河道失去急流、浅滩和较大的弯曲度,喜急流性鱼类的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因而水库中急流性鱼类数目会有所减少。
相反,水库静水区面积增大,静水性鱼类数目会相应增加。
由于大坝下泄流量是靠人工调节,加强了对河流径流的控制。
水库运行的削峰添谷功能降低了河流原有脉冲式水文周期的变幅,甚至有些水库的调节库容接近或超过河川的多年平均径流量,造成大坝下游河流水量的相应减少。
鱼类根据流速、水温、水位等信息获得产卵的信号,因此河流流态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鱼类的产卵和生长。
管道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预测及保护对策
管道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预测及保护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给水、排水、输油、输气等传统的管道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是对周围环境及水系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
针对管道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应当做出预测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便确保水环境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对于鱼类资源的影响预测,有必要对管道建设区域进行详细的水文、水质、生物学及环境水平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以此预测管道建设对水体生态系统及鱼类资源的影响。
在预测过程中,需要关注管道建设对水质、底栖生物群落、河道生物多样性以及底栖器甲类的影响。
根据预测结果,应该选择适当的管道敷设方案,尽可能减小建设对水环境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保护鱼类资源,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管道选择。
在管道建设的过程中,应选择生态影响较小的敷设方案和材料,从而减小对水环境、鱼类等生物的破坏。
同时,在管道敷设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使管道敷设的影响尽可能小。
2. 建设保护区域。
为保护鱼类资源,应建设管道周围的保护区域,划定管道附近的水域为禁渔区、禁捕区以及限养区等,同时建设人工种群、天然种群保护站。
3. 合理利用资源。
应当制定管道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禁止非法捕捞、野生种群的盲目养殖、破坏性捕捞等行为,建立资源利用制度,制定适当的政策和经济措施,鼓励和支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合理利用鱼类资源。
4.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
建立管道环境与生态监测体系,对管道建设过程的回溯与监管、后期的环境与生态效应进行动态监测。
在管道建设的过程中,保护鱼类资源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规范管道工程建设,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对不符合相关法规或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环保主体责任,注重企业社会形象建设,通过环保投入、减少污染排放、节约用水和能源等方面的措施,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公众应加强环保意识,降低对鱼类资源污染和捕杀的行为,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环境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生态补偿措施摘要:本文分别总结了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对鱼类造成的影响,探讨有效的生态补偿措施,并着重介绍鱼道。
关键词:水利工程;航道工程;河流生态系统;生态补偿;鱼道多数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率很高,河流渠化率高,航道等级网发达。
而发展中国家的水电资源开发水平极低,一般在10%左右,航道网密度低。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在未来20年中,仍然需要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和航道工程。
但是,大型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对鱼类的影响,因此必须科学地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水利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修库筑坝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下泄清水,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影响鱼类的产量;高坝溢流泄洪时,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
水利工程对鱼类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但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如洄游鱼类由于种类不同,其生存的环境也各不相同,而且,并不是每条河流都有洄游鱼类,因此,在不同地区,不同河流上建坝对鱼类的影响是不同的,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1水流流态改变对鱼类的影响大坝建成后,库区水位上升,库内水流流速降低,流态趋于稳定,水流对岸坡栖息地的冲蚀能力降低。
水库水深的增加,使水库内淤积的泥沙比建库前河道淤积的泥沙多,而这些淤积的泥沙多为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来源。
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富集使库区成为鱼类索食场所。
由于水库使原有河道失去急流、浅滩和较大的弯曲度,喜急流性鱼类的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因而水库中急流性鱼类数目会有所减少。
相反,水库静水区面积增大,静水性鱼类数目会相应增加。
由于大坝下泄流量是靠人工调节,加强了对河流径流的控制。
水库运行的削峰添谷功能降低了河流原有脉冲式水文周期的变幅,甚至有些水库的调节库容接近或超过河川的多年平均径流量,造成大坝下游河流水量的相应减少。
鱼类根据流速、水温、水位等信息获得产卵的信号,因此河流流态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鱼类的产卵和生长。
1.2水温改变对鱼类的影响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
鱼类的生长一般与温度成正相关。
库区水深增加,库水温度出现分层,为库区的鱼类提供了不同的栖息水温,在库区周边浅水区水温相对较高,适宜鱼类的产卵和活动,因此库区的形成有利于静水鱼类的生长。
对于大坝下游的鱼类,由于水库经常下泄底层的低温水,造成大坝下游河道水体温度比历史同期温度低,对鱼类产卵有延迟作用。
如延迟时间过长,刚孵化的卵遇到春汛,江水很有可能将卵带走,破坏卵的孵化。
水库蓄水有利于泥沙和营养物的沉积,蓄水初期对库区水质的改善起到一定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游污染物在库区中不断累积,有可能使库区及部分库汊的水质恶化。
同时,水体营养水平的增加为藻类等浮游植物和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浮游动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如果水质继续恶化,造成藻类大量爆发,将大量消耗水体中溶解氧,导致水体中溶解氧浓度降低,会使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对大坝下游的鱼类而言,大型水坝高水位下泄时,在高速水流表面形成掺氧,将空气卷吸入下泄水体中,使水体发生剧烈曝气,水体中溶解气体(N2、O2、CO2)处于过饱和状态,会导致鱼体内血液中产生气泡,鱼类因气泡病而死亡。
1.4河床底质改变对鱼类的影响大坝建成后,由于泥沙在库区的沉淀,下泄水流的含沙量比建坝前少,对下游河床的冲刷加强,河床泥沙被带走,河床底质中沙、石的组成比例发生改变。
鱼类的产卵习性可分为产卵于水层、水草、水底、贝内和石块上,比如,有些鱼类选择粗糙砂砾、岩石基底产卵,有些选择砂质基底产卵,有些选择基底植物上产卵。
因此,当河床底质发生变化时,一些鱼类将无法产卵或卵无法成活。
1.5地形改变对鱼类的影响复杂多变的地形造就复杂的流态,栖息环境越复杂生物多样性越好。
水库蓄水后淹没河道江心洲,河道断面由复式变成单一断面,同时降低了回水区江段的水头差和河道的弯曲度。
河道地形的单一会造成栖息环境的单一化,相应鱼类的种类也有向单一化发展的趋势。
1.6阻断栖息地的连续性大坝的建设对洄游性鱼类最直接的影响是切断了其洄游通道,而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
阻断河流使得一些需要洄游到河道上游产卵的鱼类无法产卵而数量明显下降。
如长江中洄游性鱼类鲟鱼、胭脂鱼、鲥鱼。
鲥鱼的产卵场位于赣江上游,而万安水电站修建后,阻断了其洄游通道,影响了种群繁殖。
2.航道整治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一般包括疏浚工程、炸礁工程、护岸工程、桥梁拆除及跨过河管线改建工程、航标工程、配套设施工程及环境保护工程等。
整治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疏浚抛泥、陆域吹填、以及工程炸礁,油污和重金属带来的毒害均对鱼类的生存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内河航道整治使自然河流渠道化,从而破坏水生生物的产卵场,栖息地和河流形态的多样化,以及减弱河流的自然净化能力和破坏其生态环境,从而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
2.1施工对鱼类影响疏浚和抛投工程对鱼类的影响方式较为相似。
由于鱼类的游泳活动能力较强,在疏浚机械或施工船舶的扰动作用下,鱼类将会被驱赶出施工水域。
因此疏浚和抛投工程对鱼类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如果影响底质面积较大,则将对施工后的底质和生境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一般内河航道疏浚施工过程中,对暴露于设计水深之上的岩石采用水下爆破的方法予以清除,对渔业资源会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
与疏浚和抛投工程相比,水下炸礁在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方式上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因此水下炸礁施工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
2.1.1悬浮物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悬浮泥沙的主要区域有港池、抛泥区及吹填区域。
悬浮泥沙的浓度局部区域将达到很高,但范围极小,影响甚微。
悬浮物对鱼类的影响分为3类,即致死效应、亚致死效应和行为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表现为直接杀死鱼类个体;降低其生长率及其对疾病的抵抗力;干扰其产卵、降低孵化率和仔鱼成活率;改变其洄游习性;降低其饵料生物的密度;降低其捕食效率等。
悬浮泥沙对渔业的影响还体现在对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的食物供应。
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是海洋生物的初级和次级生产力,海中悬浮液、悬沙会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从食物链的角度不可避免会对鱼类和虾类的存活与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渔业资源带来一定影响。
悬浮泥沙对渔业的影响不是永久性的,而是可逆的,会随着施工结束而逐渐恢复。
施工结束运营一段时间后,浮游生物和生物种群数量、群落结构会发生变化而趋于复杂,生物量也会趋于增加,使生态系统恢复生机。
对江苏洋口港LPG项目建成前后的生态监测资料表明,浮游生物的重新建立需要几天到几周时间,游泳生物由于活动力强,并且受潮汐影响较易受外海水补充,其种群损伤后恢复较快,会很快建立起新的群落。
贾晓平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提出了悬浮物对不同海洋生物种类的致死浓度和明显影响浓度。
表1中列出了原水质较清、悬浮物含量较低海域在受到大量悬浮物影响时的情况。
2.1.2围海造地的影响“围海造地”减少了供鱼卵、仔鱼觅食的岛屿岸线资源。
水中含有过量的悬浮固体,细微的固体颗粒会粘附在鱼卵的表面,妨碍鱼卵的呼吸以及与水体之间的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高的悬浮物浓度会降低鱼类的繁殖速率。
滩涂是渔场鱼卵、仔鱼生长发育以及索饵觅食的理想场所,码头建设和填海工程会破坏鱼类产卵场地,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仔鱼觅食的岛屿浅滩。
2.1.3油污染水运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船舶的跑冒滴漏或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事故发生时,油类的溢漏将对渔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2.1.4工程炸礁对鱼类影响工程炸礁对鱼类的影响一是生长环境的影响,长期生活于高浑浊水团中的生物,其鳃部会被悬浮物质充塞而呼吸困难,影响发育,甚至引起窒息死亡。
此外水体中悬浮物长期过量会妨碍生物的卵和幼体的正常发育。
破坏鱼类及其他动物的栖息环境,抑制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动物的饵料。
二是对鱼类的直接影响。
据资料记载,4 kg 炸药在浅海水下爆炸,距爆炸中心20 m 以内,对150 g 左右的鱼类致死率可达100%。
而在40 m 左右致死率可达33%,50 m 以外则是安全区。
另据国家海洋研究部门对海上石油勘探表层除泥对海洋生物影响的原体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深8~20 m,单次起爆用药量8~10 kg 的试验条件下,在距爆破点50 m 范围内出了鱼、贝等死亡,内脏破裂。
在50~100 m 范围内,鱼贝类出现精神忧郁,皮坏死、内脏损伤,发育慢或停止发育等现象。
100 m 以外,对鱼贝类生存无较大影响。
由此可见,对于鱼类及其他活动性强的游泳生物来讲,爆炸的直接杀伤作用影响较小,除少部分致死外,大部分将迅速出逃,游迁其他水域。
2.2营运期影响水运工程运营期间,挖掘、打桩和抛泥作业停止,对鱼类资源产生的直接影响随即消失。
但随着工程运营,产生新的污染物质并对环境造成影响是难以避免的。
2.2.1含矿废水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如果码头装卸散货,在运营过程中将有少量矿粉、煤粉等沉积于附近工程海域。
散货码头的含矿废水包括堆场的径流雨水和码头面、带式输送机、廊道的冲洗废水。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还包含少量CODCr等污染物。
含矿污水应汇入配套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循环再用,但由于雨水冲刷、风力转移等原因,有部分含矿污水或粉尘汇入海水。
散货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通过其化学溶解和物理沉淀作用后,将可能对附近海域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本海域的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和游泳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一些研究资料表明,矿粉覆盖于原有底质后,将使生活在原底质表层的动物(如虾类)因缺氧窒息和机械压迫而死亡;对于常年生活于底质内部的种类如沙蚕、有壳软体类,它们中的绝大部分仍能生存;活动能力较强的种类受到惊扰后,将迅速逃离受污染的区域。
2.2.2溢油事故的影响船舶事故引发的突发性溢油事故是对生态环境潜在的威胁。
溢油事故会引起局部区域油浓度急剧上升,如不能及时处理,将对鱼类产生严重危害———损害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危害鱼卵的孵化等,并影响到水产生物的使用价值。
2.2.3压载水的影响船舶压载水从卸货港压入后随船舶航行至装货港排出,多种细菌和水生动植物会存活于压载水中。
虽然大多数外来物种的传播并无害处,但某些物种却会对迁入区的经济和环境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贸易范围的扩大和船舶速度的提高增加了那些具有潜在破坏性的外来物种存活和传播的可能性。
2.2.4污水排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港口企业本身向海洋中排放的污水较少,但存在部分非正常排放的可能。
水运工程运营期间非正常排放污水主要导致海水中油类污染物质、氨氮和COD等增加。
2.2.5油类污染物质的影响仅以石油为代表简述油类污染物质的危害。
石油污染危害因其化学组成、特性及其在海洋里存在的形式而决定。
在石油的不同组分中,低沸点芳香烃族对一切生物均有毒性,而高沸点的芳香烃则具有长效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