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人教版

合集下载

说课稿 人教版 数学 九年级 上册 《一元二次方程》

说课稿 人教版 数学 九年级 上册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教学背景《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能为今后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内容奠定知识基础,因此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初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好奇心、求知欲较强。

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选用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逐步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从而拓展其对方程乃至代数知识体系的认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立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同时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归纳新知,培养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实际问题与多媒体的演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考的快乐,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热爱生活,保护环境。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重难点主要体现在:重点是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其一般形式的学习和掌握。

难点是正确理解和掌握一般形式中的a≠0的意义,以及项和系数的概念。

二、活动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评价。

注重课程中的过程性评价,无论是在学生最初看到情境问题的时候,还是在逐步进行观察、思考、交流、探索的教学过程中,我都会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比如,在小组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内涵的阶段,我将先请一位平时善于解决数学问题的学生来回答,并请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然后再请大家给出不同的意见,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在学生们的思维碰撞之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三个要素自然水落石出。

在课程进行到后期,我还将对那些在本节课中有明显进步的学生进行再一次表扬,激励大家向他们学习。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本次说课人,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般式20(0)++=≠及相关的概念,并会应用ax bx c a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题目,本节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基础,是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数与代数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上述内容加以巩固。

同时,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以后学习函数、高次方程、二次曲线等内容的基础。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本阶段的学生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已经学习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从实际问题入手,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三、教学目标分析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并且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本节课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等概念。

2.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

3.通过数学模型的分析、思考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以及我对数学课程标准的把握,本节课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21.1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等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ax2+bx+c=0(a≠0),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等概念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类比、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过程,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的最后一节数学活动: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计算及拓展,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并熟练掌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探究一个实际问题: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计算及拓展,以实际问题为背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图形的规律。

一元二次方程是一种数学建模的方法,它有着广泛的实际背景,可以作为许多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它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学好一元二次方程是是后面学习二次函数的一个基础。

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困难,基础差,没有自信,也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弱,有人甚至要放弃对数学的学习,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谨防填塞式教学。

逐步启发他们对数学的喜爱,慢慢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要针对学生的差异采取分层设计的方法。

使数学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原理及方法悄然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对知识的运用中去. 不过对应用题的分析他们还是觉得很头疼,在今后应用题的教学中需进一步加强。

3.重点难点重点: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ax2+bx+c=0(a≠0)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孟军一、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十二章第一节,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数与代数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上述内容加以巩固.同时,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以后学习(指数方程、对数方程、三角方程以及不等式、函数、二次曲线等内容)的基础.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他学科也有重要意义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 教学目标二、教法与学法分析:教法分析:针对九年级学生复习时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可选择引导探索归纳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基本教学流程是:复习引入—新知探讨—问题解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五部分。

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回顾和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教学。

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

但是由于学生将实践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能力有限,所以,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

同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评价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而且注重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第(1)节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等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同时为今后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二次函数打下基础。

(二)、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快乐,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及关键介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差异与不同,立足渗透类比这一重要思想方法,又根据大纲的要求,所以我确定教学重点为: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为: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及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还有常数项。

因此这节课的关键则为通过问题情景的设计,课堂实验的研讨,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学生分析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激发兴趣为目的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出发。

九年级的学生较为活泼开朗,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较强。

使得他们很快就能融入课堂,接受知识也事半功倍。

当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列出的方程不再是以前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或是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程时,他们自然会想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有关方程的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变厌学为乐学。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
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
请多少个队参加比赛?设计意图Leabharlann 在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感受一
经验2:生活经验或替代游
戏可帮解决问题,需要多 积累生活经验
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体会方程这一刻画现 实世界的模型,
3、没有勇气才最丢人
返回
观察并归纳:汇报一
思考:下面方程在整体上,未知数的个数及次 数上有什么特点?
x2-12x+20=0
设计意图:从 特例中观察得 到一元二次方 程特点,从而 归纳得到定义
(1) 是整式方程,﹙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2)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 (3)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定义:等号的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 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 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1)6y2=y (2)(x-2)(x+3)=8
(3) (x 3)(3x 4) (x 2)2
设计意图:让学 生在练习过程中, 进一步巩固一元 二次方程的相关
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交流评价, 体会方法,形成规律。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练习,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 解答过程,师生评价,针对易错点,共性问题加 以强调。
观察并归纳:汇报三
?
问题(1) 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宽50㎝,
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
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
制作的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平方厘米,那么铁 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经验1:套用公式是列方程的重要一招
3600
50㎝
x
100㎝
问题(2)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队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1节的内容,它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较为复杂的方程。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及其应用。

通过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但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新的解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

2.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实践的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讲解与演示: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并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在合作交流中讨论解题思路和解法。

4.应用与拓展:让学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拓展训练。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和应用。

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与目标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一元二次方程是代数学的重要内容,通常安排在初中二年级下学期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其解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首先,需要向学生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² + bx + c = 0(a ≠ 0,且a、b、c为常数)。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一个未知数x的最高次数为2的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接下来,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见解法,包括:- 配方法:通过配平方式将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从而求解x 的值。

- 公式法:介绍并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让学生练习如何应用公式求解方程。

- 因式分解法:当方程能够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通过设零法求解x的值。

- 图像法:通过绘制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让学生直观感受方程的解与图像的关系。

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如物体抛掷运动的最大高度问题、面积问题等,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所学解法求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 互动式教学利用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PPT、几何画板等多媒体工具,直观展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自然过渡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

2. 概念讲解详细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并结合实例加深理解。

3. 解法演示逐一演示并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注意强调解题步骤和关键点。

4.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解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一元二次方程》。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代数的方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完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要求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为以后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做了铺垫。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同时会根据题意列出满足条件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方面: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能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项和系数。

数学思考方面:通过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建模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能熟练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正确指出一般式中的项和系数。

二、教学法分析教法: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式的自主探究式与小组交流讨论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由旧知识引导探究新知识,由问题探究新知识的形式展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结合讲授式和启发式。

学法:让学生学会善于观察、分析讨论和分类归纳的方法,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学习。

三、过程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成以下六个环节:复习回顾——导入新课——探求新知——巩固练习——小结——作业。

1、复习回顾:这节课,我首先让大家看着我书写板书“22.1一元二次方程(1)”,然后让同学们从字面上找出与一元一次方的不同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以前的知识,然后猜测性的从字面意思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从而为今天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好铺垫,达到“温故而知新”。

2、导入新课:通过两个问题导入今天的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3、探求新知思考: 这两个方程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这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例题1、2、34、巩固练习“试一试,你最棒”;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1.x(5x-2)=x(x+1)+4x 22. 7x 2+6=2x(3x+1)3. 4. 6x 2=x 5 . 2x 2=5y 6. -x 2=07212=x 562=-x x 0350752=+-x x“举一反三” 2.当m 为何值时,方程 是一元二次方程?“应用” 3.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九年级数学上册21.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九年级数学上册21.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21.1 一元二次方程讲课稿(一)我讲课的题目人教版版九年级(上)第21 章第一节《一元二次方程》 . 下边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讲课⑴说教材⑵说目标⑶说教课方法、学法⑷说教课程序⑸说评论一、说教材教材剖析本节课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观点及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是一次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知识的持续和深入,也是函数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

本节课是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导入课,它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简单应用起到铺垫作用。

二、说目标⑴ 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使学生充足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观点;正确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能力目标:经历抽象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 使学生领会出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目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经历探究知足方程解的过程,发展估量的意识和能力 .3.感情目标:培育学生主动探究、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沟通的精神.⑵教课要点成立一元二次方程的观点,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⑶教课难点由实质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三、说教课方法和学生的学法⑴教法剖析本节课主要采纳以类比发现法为主,以议论法、练习法为辅的教课方法.⑵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课中,教会学生擅长察看、剖析议论、类比概括,最后抽象出有价值。

让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形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学习过程,产生踊跃的感情体验,从而创建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想能力。

⑶教课手段采纳电脑多媒体协助教课,利用实物投影进行集体沟通,实时反应有关信息四、说教课程序⑴知识回首导入新课⑵自主探究概括新知⑶稳固练习深入知识⑷概括小结反省提升⑸部署作业分层落实⑴知识回首导入新课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请学生举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问题 1”和 "问题 2",进一步明确列方程解实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 (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设计企图:方程模型的成立为下一环节的教课做好铺垫。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三观察迁移、采用发现法、探究法、 练习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2、学法分析 :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自主探究
为出发点养,让学生合作探究。建立数学模型.通 过观察类比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及根的意 义
三、说教学程序(五个环节)
(一)情境激趣与引入。
(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和二次项、 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的概念及其它们的运 用;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以及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学生反思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批改、总结.
六、 板书设计
谢谢观赏!
(三) 应用拓展
1.下面哪些数是方程2x2+10x+12=0的根? -4,-3,-2,-1,0,1,2,3,4. 2.你能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求出下列方程的根吗? (1)x2-64=0 (2)3x2-6=0 (3) 3.要剪一块面积为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 片应该怎样剪? 设长为xcm,则宽为(x-5)cm,列方程x(x-5)=150,即x2-5x-150=0 请根据列方程回答以下问题: (1)x可能小于5吗?可能等于10吗?说说你的理由. x1011121314151617…x2-5x-150
由实际问题入手,设置情境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初步感受一元二 次方程,同时让学生体会方程这一刻画 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
(二)探索新知
通过活动一的情景分析,让学生小组合作,列出方程.在学生 列出方程后,对所列方程进行整理,并引导学生分析所列方程的特 征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由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本节的重 点,所以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我尝试、 自我分析、自我修正、自我反思,让学生真正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概 念的内涵:(1)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 的最高次数是2.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由学生自主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定 义及其相关概念.同时体现出一种“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 念归纳”的模式,有计划的逐步展示知识的产生过程,渗透方程思 想.通过例1.例2进一步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通过活动二 探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以及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人教版〔篇〕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人教版〔篇〕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人教版〔篇〕XXX《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初中数学分为四大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应用。

其中数与代数包含实数,代数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属于数与代数部分。

一元二次方程》我说课的流程是:一、说课标;二、说教材;三、说建议。

一、说课标1、课程目标:1)知识技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数学思考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3)解决问题: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研究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2、内容标准: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理解配办法,能用配办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会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3)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4)能按照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根是否公道。

二、说教材:1.编写体例及特点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材按照“一元一次------二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整式方程------分式方程”的顺序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螺旋上升,不断深化:教材按照“一次”和“二次”的数量关系,使方程和函数交替出现,不断深化所学内容。

3)源于现实,归于现实:教材对“方程”各章的安排,都是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

先建模型引概念,再讨论解法,最后用理论探究新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方程的本质特征是什 么?
2+3=5 不是等式 3x+2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5x+3=18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x-2y=5
没有未知数
3 1 2 x
不是等式
2、我们学过哪些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
3、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元”和“次”是什么意思?
一元
一次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否则有4=0
2 时,
下课了!
实战练习:
[例1] 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哪些不是一元二次 方程? (1)2(2x1)x2;(2)x22y10; (3)
1 x=2; (4)(x21)22(x21)30. x2 分析:(1)化为一般形式为x24x20,故它是一元
二次方程;(2)中含有两个未知数;(3)是分式方 程;(4)中x的最高次数是4,故不是一元二次 方程。
想一想

问题一:花边有多宽
一块四周镶有宽度相等的花边的地毯如下图,它的 长为8m,宽为5m.如果地毯中央长方形图案的面 积为18m2 ,则花边多宽?
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做一做

解:如果设花边的宽为xm , 根据题意得
(8 - 2x) (5 - 2x) = 18. 即2x2-13x+11 = 0….(1)
x 5
x
8
(8-2x)
x
18m
2
x
想一想

问题二:生活中的数学
如图,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 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m ,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解:如果设梯子底端滑动x m,根 据题意得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21.1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节《一元二次方程》.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重难点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五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教学内容的认识与处理.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的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起铺垫作用.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设置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理解二次项系数不为零这一条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能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方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分析、思考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三、重点、难点分析要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而概念的教学又要从大量的实例出发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鉴于学生比较缺乏社会生活经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较弱,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方程.四、教法和学法分析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教学.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但是由于学生将实践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能力有限,所以,本节知识的主要学习方法是:动手与观察,思考与交流,归纳与总结.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方法.同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课,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五、教学过程分析1、激疑课前回顾:什么是方程?我们学过的方程有哪些?【设计意图】复习方程的概念,元与次的概念,让学生整理已经学过的方程类型. 情境导入:教师展示教科书本章的章前图,请同学们阅读章前问题,并回答:问题1.这个方程属于我们学过的某一类方程吗?师生活动:观察新方程,分析此方程的元与次,尝试为新方程命名.【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某些实际问题的模型,体会学习的必要性,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合理的构建一元二次方程这一新知识.问题2.这样的方程在其他实际问题中是否还存在呢?你能再想出一个例子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二次项产生的原因,从熟悉的实际背景中,很有可能从矩形的面积出发,设计情境.【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走向对一元二次方程产生的根源的探求,在编制情境的过程中,他们将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理解.部分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自己编制情境并列出方程,部分学生可以根据同学给出的情境去列方程,或者阅读课本上的实际问题.以课本上的第一页章前部分的问题作为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在数量关系上具有典型性,比较容易理解,通过从数学的角度研究这类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学习目标:揭示目标.2、解惑指导自学1:结合学案自学课本第2页至第3页例题以上的内容,小组交流以下问题:给出课本问题1、问题2的两个实际问题,设未知数,建立方程.问题1 如图21.1-1,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个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的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是3 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问题2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你说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全部比赛共有______场.若设应邀请个队参赛,则每个队要与其他____个队各赛一场,全部比赛共有_______场.由此,我们可以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化简得________________.问题3.问题1、问题2列出来的方程中,未知数的个数和最高次数各是多少?这些方程是几元几次方程?师生活动:学生将实际问题中的语言转化成数学的符号语言,体会运算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学习建模.将列得的方程化简整理,判断出方程的次数.【设计意图】在建模的过程中不仅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对二次项产生的根源将更加明晰,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让学生回答方程的元与次,一是让他们体会统一成一般形式的必要性,为概念的形成做铺垫,分解教学的难点;二是让他们明确教学的主线,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问题4.这些方程是什么方程?师生活动:观察本课得出的一些方程,思考它们的共性,同学们尝试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并且概括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其中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问题5.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为什么规定a不等于0?【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给出定义就是对过去所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的类比和对比,概括一般形式是对一元二次方程另一个角度的理解,是对数学符号语言的应用能力的提升.另外就是一定要注意到a不等于0这个条件.问题6.请你说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和一个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师生活动:可以由学生举手回答,也可以随机选择学生回答,调动学生广泛地参与.追问学生所举的反例为什么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是什么方程?【设计意图】学生自己举例,应用概念,从正反两个方向强化了对概念的理解,在追问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将已有的方程梳理成比较清晰的知识体系,如下:开发学生认识的资源,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去深入理解同一概念,让不同的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不同的收获,实现分层教学分层指导的效果.指导自学2:自学课本第3页例题,模仿例题完成课本第4页的练习.完成后小组交流核对答案.补充: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1);(2);(3);(4);(5);(6).答案(2)(5)(6).师生活动:用概念指导辨析,方程(3)与(4)同学们可能会产生争议,(3)帮助学生明确一元二次方程是整式方程,(4)体会化为一般形式的必要性,对a≠0条件加深认识.【设计意图】补足学生所举正反例的缺漏,追问:有二次项的一元方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吗?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概念,深化对一元、二次的认识.3、知道:小组展示交流成果,对有疑问的地方,其他小组起来补充,如果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由我来补充.4、践道完成学案上践道部分的练习题,小组核对答案,组内先自己解决出错的问题,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汇总,提出来由其他小组解答,如果有不完整的我再做进一步补充.【设计意图】巩固性练习,同时检验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掌握情况.在形式比较复杂的方程面前,通过辨析方程的元、次、项看清方程的本质,深化理解,淡化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记忆.达标测试设计:1.下列方程哪些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1);(2);(3);(4).【设计意图】考查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理解.2.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则( ).A. B.C. D.【设计意图】考查的条件.3.将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指出二次项系数.【设计意图】考查化简方程的能力,及对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的掌握情况.4.已知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设计意图】考查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中的条件.5.已知关于的方程方程当m满足__________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当满足___________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设计意图】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6.是方程的一个根,那么=_________.【设计意图】方程的根的意义.7.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有一面积为60m2的长方形,将它的一边剪去5m,另一边剪去2m,恰好变成正方形,试求正方形的边长.【设计意图】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8.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求的值.【设计意图】根的意义,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5、成道小结:(1)同桌两位同学互相叙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各字母的含义,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系数时要注意什么?并举例说明;(2)让学生把本节课所做的练习题通看一遍,然后与同学交流做这类题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是还存在的疑问,以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布置作业.A组:课本第4页复习巩固1、2、3B组:综合运用4、5、6、7【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不尽相同,因此,我分层次布置作业,以便同时兼顾到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板书设计:学评价: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而且注重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节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节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节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节,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设计、说评价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十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高元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已有的知识经验,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主要体现在:1、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对数学上的分析、思考,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生的数学兴趣,然学生热爱数学,热爱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总结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是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

要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而概念的教学又要从大量的实例出发。

所以,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

但是学生比较缺乏社会生活经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较弱,因此把由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方程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由于学生将实践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能力有限,所以,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人教版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人教版

《一元二次方程》授课稿一、教材解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经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能够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牢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高元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其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他学科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看法,是经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经过观察概括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看法。

、授课目的依照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已有的知识经验,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主要表现在:知识与能力目标:要修业生会依照详尽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领悟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概括、解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解析实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看法,组织学生谈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看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数学建模的解析、思虑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领悟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授课重点与难点要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责问题,第一必定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看法,而概念的授课又要从大量的实例出发。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由实责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看法。

鉴于学生比较缺乏社会生活经历,办理信息的能力也较弱,因此把由实责问题转变成数学方程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看法,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示式、类比法授课。

授课中力求表现“问题情况数学模型看法概括”的模式。

但是由于学生将实践问题转变成数学方程的能力有限,因此,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授课,指导学生经过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从详尽的问题情况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进而打破难点。

同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况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研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感情体验,进而创立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想能力。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二章第一节,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课,主要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近而利用概念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2)熟练写出一元二次方程和验证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的转化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应用。

二、教法、学法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教学。

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1、前置自学设计----创设情境。

因为数学来源与生活,所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景,易于被学生接受、感知。

利用教材25页的问题1(由一个矩形纸片制作成一个无盖的方盒)和问题2(排球比赛场数),还有补充的问题3(某正方形玻璃的面积是35cm2,则它的边长为多少)和问题4(甲数比乙数大5且两数的积为0,则两数是多少),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抽象能力。

情景分析中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但所列的方程不是以前学过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进入新课。

2、展示交流,突破重点。

通过上述情景分析,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方程,再进行展示交流。

因为,我补充的问题3、4所列出的方程正好是一个一次项为0,一个常数项为 0 的特殊一元二次方程,这就为概括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作好了准备。

通过学生列出的四个方程,引导学生分析所列方程的特征,同时与一元一次方程相比较,找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来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九年级上《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说课稿

九年级上《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说课稿

九年级上《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第1节的内容,共两课时。

本节是第一课时,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导入课,主要内容是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它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及应用起到了铺垫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的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地位、作用及其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使学生熟练地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能力目标]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增强学生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喜悦,增强自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二、说教法与学法1、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和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掌握了一些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的能力,再者,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具有一定分析推理能力,同时,在讨论、探索、交流学习等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因此,除利用与生活实际有关的问题导出新知识外,应更多地应用探讨、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去求得新知识,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情分析,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我采用以下教法与学法:2、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引探式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教师着眼于“引”尽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学生着眼于“探”通过探索活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发展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一元二次
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
时又是今后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高元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的
基础。

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
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已有的知识经验,本节课
的三维目标主要体现在:
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
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
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建模的分析、思考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
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要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而概
念的教学又要从大量的实例出发。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鉴于学生比较缺乏社会生活经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较弱,因此把由
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方程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
教学。

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

但是由于学生将实践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能力有限,所以,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
观察与演示,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

同时学
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
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因为数学来源与生活,所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景,易于被学生接受、感知。

通过微机演示课本中的实例,并应用微机对其进行分析,充分显示微机演示中的生动性、灵
活性,把图形的静变成动,增强直观性;同时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初步
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抽象能力。

情景分析中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但所列的
方程不是以前学过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进入新课。

2、启发探究,获取新知
通过上述情景分析,让学生小组合作,列出方程。

英国一位著名的数学教育心理学家曾说:概念的教学要从大量实例出发,通过实例帮助完成定义,而不是教定义。

因此,我在课本的
基础上,又补充2个实例,而且,补充的例题所列出的方程正好是一个一次项为0,一个常数项为0 的特殊一元二次方程,这为后面概括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作准备。

在学生列
出方程后,对所列方程进行整理,并引导学生分析所列方程的特征,同时与一元一次方程相
比较,找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来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所以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
自我尝试、自我分析、自我修正、自我反思,让学生真正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内涵:(1)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因为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都可以化为“ax+b=c(a≠0)”的形式,由此类比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a≠0)”;并由一元一次方程项及系数的概念联想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系数的概念。

3、练习反馈,应用拓展
在这个环节,我遵循巩固与发展想结合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竞赛活动的方式对
本课知识进行巩固。

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意识
和集体荣誉感,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同时,对概念进行变式应用,可
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小结归纳,上升理性
引导学生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学习过程中用
了哪些数学方法?(3)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系数时要注意什么?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
括能力。

5、作业布置
考虑带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不尽相同,因此,我分层次布置作业,以便
同时兼顾到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

四、教学评价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对待学习的态
度是否积极,而且注重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