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随着脱贫工作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部分地区贫困户中存在较为突出的“等靠要”思想,有些贫困户产生了“日子过不下去有国家兜底”的心态,不配合脱贫甚至抗拒脱贫的现象难以根除。“精神贫困”正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许多贫困户缺乏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
针对扶贫当中存在的精神贫困,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结对帮扶教育引导。在上级包扶部门、驻村工作队及结对帮扶干部入户调查、共同制订脱贫方案时,特别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就业,在政府、社会力量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二是强化宣传舆论引导。利用短信、微信等新媒体,户外横幅、标语、板报、墙报、宣传栏等户外广告,都有“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有关内容,引导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干事创业、主动脱贫致富意识。三是开展“弘六德·展六美·建三镇”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及“明理、感恩、自强”主题教育活动工作,表彰“好儿媳”“好婆婆”、孝老爱亲典型、“志智双扶”典型,授予荣誉证书,并颁发奖金。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户自身发展能
力,达到“智志”双扶效果。
后期必须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激发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主动参与脱贫攻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一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当前,仍有一些地方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贫困群众对扶贫开发政策一知半解,特别是一些到户到人的政策措施知之甚少,有的甚至存在误解和疑虑,这些都导致了部分贫困群众没有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这就需要我们加大扶贫开发政策宣传力度,进村入户,向贫困群众讲清扶贫的标准和目标,讲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和程序,讲清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就业扶贫等各项扶贫措施的内容和要求,让政策措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要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和能力。贫困不仅仅体现为缺吃少穿、收入低下,相当程度上体现为思想的贫困、智力的贫困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培育其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志气和本领。一是强化思想扶贫。实行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扶贫扶志扶精神,脱贫脱困脱俗气,引导群众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理念和志向,鼓励他们通过辛勤劳动、发展产业、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实现由“要我脱
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二是强化智力扶贫。一方面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强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能力。另一方面,对贫困家庭的子女加大教育资助力度,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确保他们应读尽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三是强化能力扶贫。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是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关键,要通过对他们科技知识、市场知识、劳动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对于从事农业种植、家庭养殖的农户,要对他们进行种养加技术、市场信息方面的培训;对于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对他们进行专项技能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对于有资源无劳力的农户,引导他们参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实现资产收益。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的能力和信心。
三要坚持典型引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扶贫开发过程中涌现的脱贫致富先进典型,要及时总结,扩大宣传,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提高典型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要教育引导群众抵制陈规陋习,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通过教育引导、“一约四会”等多种形式,培育和树立脱贫致富光荣的社会风尚。
四要避免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当前,我们扶贫工作正在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靠发展摆脱贫困,既不是搞救济式扶贫,更不是政府大包大揽拿钱养懒汉,凡是有能力的人,通过政府扶持,提升自己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的原则,走出扶贫等于救济慈善的误区,动员和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对群众有意愿、有需求的事情,创造条件给予支持,帮助做成做好,改变个别地方存在的“干部干、群众看”的消极被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