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上数学第二章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第2章有理数精典教学案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教案
教师:
班级:
2013.9
第一节认识负数预设课时:3 实际完成课时:
第二节有理数的分类预设课时:3 实际完成课时:
第三节数轴预设课时:3 实际完成课时:
下列图形中不是数轴的是()
下面正确的是()
第四节相反数预设课时:3 实际完成课时:
第五节绝对值预设课时:3 实际完成课时:
第六节有理数大小的比较预设课时:3 实际完成课时:
第七节有理数的加法1
预设课时:3 实际完成课时:
3)如果小丽第一秒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运动了
第七节有理数的加法2 预设课时:3 实际完成课时:
第八节有理数的减法预设课时:3 实际完成课时:
第九节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预设课时:3 实际完成课时:
第十节有理数的乘法预设课时:3 实际完成课时:
第十一节有理数的除法预设课时:3 实际完成课时:
第十二节有理数的乘方预设课时:3 实际完成课时:
第十三节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预设课时:3 实际完成课时:
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
C
由四舍五入取得的近似数,它精确到(
C D、十亿位
第十四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预设课时:3 实际完成课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教案设计
第2章 有理数 2.1 有理数 2.1.1 正数和负数1.明白生活中存在着无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举例说明; 2.能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和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难点体会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创设情境1.回顾小学中有关数的范围及数的分类,指出小学中的“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如:0,1,2,3,…,14,23.2.下面的温度怎样表示?二、探究新知1.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量:如: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温度是零上10 ℃和零下5 ℃; 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像这样的日常生活中描述温度的零上多少摄氏度和________________,水位的升高和________________,现金的收入和________________,商品的买进和________________等类似的数量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称之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问题:你能再举几个其他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3.定义: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的前面放上一个“-”号来表示.如:在表示温度时,通常规定零上为“正”,零下为“负”,即零上10 ℃表示为10 ℃,零下5 ℃表示为-5 ℃. (1)正数小学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如10,3,500,5.5等,都是________.为了加以强调,________前可加上“+”(读作“正”)号,但一般省略不写.如5可以写成+5,+5和5是一样的.(2)负数在正数的前面加上“-”(读作“负”)号的数是________.“-”号不能省略,如:-5,-0.36.(3)0既不是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0不再仅仅表示“没有”,也是正、负数的分界点).三、练习巩固1.(1)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6米记作________;(2)获利200元记作+200元,那么亏损100元记作________;(3)前进10步记作________,那么后退5步记作________;(4)上升10米记作+10米,那么-5米表示________;(5)向东记为正,则-12米的意思是________;(6)海面下-200米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2.如果规定一个只能上下移动的物体向上移动为正,那么:(1)物体移动-3 m表示什么意义?(2)物体移动5 m表示什么意义?四、小结与作业小结1.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入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作业教材第11页练习第3,4题.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产生是高于生活的实际需要,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引导学生理解0的含义,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1.2 有理数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一、创设情境1.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下面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2.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二、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对写出的数字进行分类,鼓励学生自己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2.总结得出“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3.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做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做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4.教师板书总结分类一:有理数⎩⎪⎨⎪⎧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分类二:有理数⎩⎪⎨⎪⎧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5.有关集合的简单知识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所有正整数与零组成的数集叫做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如此等等.三、练习巩固例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数集:-18,227,3.1416,0,2017,-35,-0.142857,95%.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有理数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哪几类? 作业教材习题2.1.每个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同,思维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师课前预期的设计有既定的目标,这是必要的,也是要充分考虑的.但怎样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更好地顺应学生的思维,把握学生生成的一些问题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有赖于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机智的驾驭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随时提醒自己,倾听学生的发言、关注学生的表情、关注学生的思维.2.2数轴2.2.1数轴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2.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3.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重点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难点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一、创设情境1.请大家看,这是一支温度计(展示温度计图片),它的用途大家是知道的,但是你会读温度计吗?请同学们读出此时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这样看来,液面所在的刻度就表示此时的温度,这说明温度计上的刻度与一些有理数建立了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都表示一个有理数.2.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 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 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二、探究新知1.观察温度计的刻度规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观察温度计,从温度计上发现:刻度有正有负也有0.结合有理数包含正数、零和负数的特点,类比一条直线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数轴,于是:因为有零,就必须在直线上取一点,用这个点表示零.(如图1)我们把这个点叫做原点,用大写字母O表示,由温度计的刻度规律可知:原点的一侧表示正数,另一侧表示负数.因而我们就规定原点的其中一侧为正方向,那么另一侧就为负方向.习惯上,当直线水平放置时,原点右方为正方向,原点的左方为负方向,正方向的一侧我们用箭头表示.(如图2)现在同学们来猜想一下,正有理数应该在图2的哪一个区域?负有理数呢?知道正数在原点的右边,那么我们用多长来表示+1呢?怎么办?我们需要规定一个单位长度.(如图3)一旦表示1的点确定了,表示其他的有理数就好确定了.我想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其他有理数点的确定.(利用成倍的关系)2.这样能用来表示全体有理数的图形我们就找到了,我们把这种图形叫做数轴.现在我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数轴有哪几个特点?(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于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归纳数轴的规范画法:(1)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2)刻度要在直线上,且是细短线;数字在下,字母在上.3.动手操作、感受数轴的画法、巩固对数轴的认识.教师活动设计:现在每一位同学都画一个数轴,根据你所画的数轴提出你的问题.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动手画数轴,在画的过程中可能有诸多问题,比如:数轴一定是水平放置的吗?原点一定在最中间吗?单位长度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长度?数轴可以画为射线吗?然后学生进行交流,得到数轴规范的画法.三、练习巩固1.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2.画出一个单位长度是1厘米的数轴,并用刻度尺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1.5, 0, 2, -2, 2.5.3.如图:写出数轴上的点A,B,C,D,E,F表示的有理数.四、小结与作业小结1.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2.在数轴上,正数和负数分别是怎样排列的?作业教材第16页习题第2,3,4题.本节课从生活中的实际入手,由温度计的具体形象,引出数轴的概念,总结归纳出数轴的三要素和数轴上数字的排列规律.要求学生学会画出数轴,学会在数轴上表示出有理数,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2.2.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1.通过观察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初步认识图形和数量的对应关系.重点负数和零的大小比较.难点如何启发学生自己得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认识其合理性.一、创设情境在小学,我们已知学会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那么,引进负数后,怎样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呢?例如:1与-2哪个大?-1与0哪个大?-3与-4哪个大?二、探究新知1.探寻规律(教材P17探索)(1)请任意写出两个正数,在下面的数轴上画出表示它们的点.你所写的两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观察在数轴上表示它们的点,我们可以发现,较大的数的对应点在较小的数的对应点的________边.(2)生活中,同学们能判断两个气温的高低吗?①某日哈尔滨的气温为-9 ℃,泉州的气温为12 ℃,该日________的气温较高;②把温度计如下图横放,我们可以发现,________的气温会显示在右边.2.总结规律(教材P17概括)规律1:把温度计横过来放,就像一条数轴,类似于气温的高低,我们可以知道,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________左边的数.规律2:从数轴上可以发现,表示正数的点都在原点的________,表示负数的点都在原点的________,所以,我们说:正数都________零,负数都________零,正数都比负数________.3.用“>”、“<”或“=”填空:1________-2;-1________0;-3________-4.三、练习巩固1.判断下列各数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把它们写出来.(1)最小的正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小的负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最大的正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小的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的是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a<0B.a>1C.b>-1 D.b<-1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1.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大小是怎样排列的? 2.怎样利用数轴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作业教材第19页习题2.2第5,6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结合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发现正数、零和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确定了正数、零和负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并能通过数轴来比较任意两个非确定数的大小,尤其是要注意掌握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2.3 相反数1.使学生理解相反数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理解相反数的代数定义与几何定义的一致性. 难点多重符号的化简.一、创设情境画一个数轴,并在画出的数轴上,找出表示+5,-5;312,-312;113,-113各数的点来,并标上字母.二、探究新知1.(1)观察+5与-5,312与-312,113与-113,发现这三对数有什么特点?这三对点,各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引导学生回答:符号不同,一正一负;数字相同.(2)总结归纳: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它们互为相反数,如+5与-5互为相反数,312与-312互为相反数等等.也可以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如113是-113的相反数或-113是113的相反数.2.(1)观察+5与-5,312与-312,113与-113,这三对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2)总结归纳:这样我们也可以说,在数轴上的原点两旁,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这个概念很重要,它帮助我们直观地看出相反数的意义,称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3.强调:零的相反数是零. 这是因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到原点的距离就是0.这是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唯一的数.4.(1)思考:在学习有理数时我们就指出字母可以表示一切有理数,那么数a 的相反数如何表示?(2)引导学生观察,并自己得出结论:数a 的相反数是-a ,即在一个数前面加上一个负号就是它的相反数.例如: ①当a =7时,-a =-7,7的相反数是-7; ②当a =-5时,-a =-(-5),读作“-5的相反数”,-5的相反数是5,因此,-(-5)=5;③当a =0时,-a =-0,0的相反数是0,因此,-0=0.(3)观察:-a =-(-5)表示-5的相反数,那么-(-8),-(+4),-(-15)各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8)表示-8的相反数;-(+4)表示+4的相反数; (4)你能自己总结出简化符号的规律吗? 括号外的符号与括号内的符号同号,则简化符号后的数是正数;括号内、外的符号异号,则简化符号后的数是负数.(可适当表示有三个符号的数)-(-15)表示-15的相反数.三、练习巩固1.填空:(1)+1.3的相反数是________; (2)-3的相反数是________; (3)________的相反数是-1.7; (4)________的相反数是35;(5)-(+4)是________的相反数; (6)-(-7)是________的相反数. 2.简化下列各数的符号:-(+8),+(-9),-(-6),-(+7),+(+5).3.下列两对数中,哪对是相等的数?哪对互为相反数? -(-8)与+(-8);-(+8)与+(-8). 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1.什么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3.怎样化简多重符号? 作业教材第21页练习第1,2,3题.由于本节课内容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学生理解和掌握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多给学生以观察思考的时间,及时进行总结和归纳,及时巩固,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概念,同时,要充分利用数轴的形象性特征,让学生直观理解相反数的概念.2.4绝对值1.通过数轴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引出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概念.2.明确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和几何意义;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会在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条件下求这个数.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重点求一个数的绝对值.难点绝对值在数轴上的意义问题.一、创设情境在一节体育课中,老师组织了一次游戏.如图所示,四位同学站在圆上,比赛谁最先到达圆的中心.提问:1.四位同学到达中心的距离相等吗?2.他们的方向会影响距离的长度吗?结论:与方向无关,距离相等.二、探索新知1.找一找数轴上表示1与-1的点,3与-3的点,观察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结论:1与-1到原点的距离相等,3与-3到原点的距离相等.2.概念讲解在数轴上表示-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6,表示数10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100,我们称-6的绝对值是6,100的绝对值是100,也就是说,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3.观察思考:通过求上面数的绝对值,观察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正数)的绝对值有什么特点?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负数)的绝对值又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分类讨论,归纳出数a的绝对值的一般规律.4.总结归纳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零的绝对值是零;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三、练习巩固1.写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6,-8,-3.9,100,π-5.2.|x|=7,则x=________;|-x|=7,则x=________.3.如果a>3,则|a-3|=________,|3-a|=________.4.若|a-2|=0,则a=________;若|b-4|=0,则b=________.5.计算:(1)|8|+|-8|-|-3|;(2)|-6.5|-|-5.5|.6.给出下列说法: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②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只有正数;③不相等的两个数绝对值不相等;④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一定相等.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四、小结与作业小结1.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可以从其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两方面考虑.从几何方面看,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它具有非负性;从代数方面看,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2.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注意先判断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作业教材第24页练习第1,2,3题.绝对值是中学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具有非负性,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从几何与代数的角度阐述绝对值的概念,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对“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的理解是教学中的难点.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2.利用各种方法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体验:通过化归思想意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与旧知识建立联系,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养成全面分析的习惯;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体验教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培养协作精神.重点运用法则,借助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难点利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一、创设情境1.我们怎样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呢?2.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呢?例如-2与-5哪个较大呢?用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来比较,就是画出数轴,在数轴上标上-2与-5两个点,因为在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所以-5<-2.但如果不用画数轴,我们就可以知道-2与-5哪个较大呢?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上的内容.二、探究新知1.正数与负数、正数与0的大小关系是怎样?2.在数轴上表示出-3,-5与-1.3的点,比较它们的大小.3.思考:它们的大小与它们的绝对值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你能总结出比较两个负数的方法吗?4.小结: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利用法则,怎样比较-2与-5的大小?分二步:①先分别求出它们的绝对值,并比较大小.|-2|=2,|-5|=5,且5>2;②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得出结论:-2>-5.因此得出步骤:①分别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②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③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正确的判断.三、练习巩固1.大于-4的负整数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无数个2.冬季某天我国三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分别是-10 ℃,1 ℃,-7 ℃,把它们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10 ℃>-7 ℃>1 ℃B.-7 ℃> -10 ℃>1 ℃C.1 ℃>-7 ℃>-10 ℃D.1 ℃>-10 ℃>-7 ℃3.比较大小:-3________-2.(用“>”“<”或“=”填空)4.写出一个比-1小的数________.四、小结与作业小结1.有理数比较大小的两种方法:通过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和认识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法则.2.有理数比较大小关键是两个负数怎样比较大小:(1)先分别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2)比较这两个绝对值的大小;(3)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样,通过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也是一种重要的比较方法.作业教材第27页练习第1,2,3,4题.如何来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这对有些学生来讲可能比较难,为什么-2>-5?要讲清楚这一点,利用数轴较直观,从特殊的例子到一般的规律.另外在讲解例题的时候,首先得强调是在两个负数的前提下,再比较绝对值,所以应先看是怎样的两个数进行比较,正数之间的比较我们早已会了,我们也知道正数大于负数.而有时候我们也往往需要对一些数先进行化简再比较,这一点在练习中有很多同学还是没有注意到.2.6有理数的加法2.6.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一、创设情境1.一位学生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2.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可是上述问题不能得到确定的答案,其原因是什么呢?二、探究新知1.全班交流:将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得到以下几种情形.为了把这一问题说得明确些,现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则一共向东走了50米,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东边50米处,写成算式是(+20)+(+30)=+50.这一运算过程在数轴上可表示为如下图:(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则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西边50米处,写成算式是(-20)+(-30)=-50.(3)若第一次向东走20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在数轴上表示如下图:写成算式是(+20)+(-30)=-10.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西边10米处.(4)若第一次向西走20米,第二次向东走30米,同样可结合数轴上表示可以看到,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东边10米处,写成算式是(-20)+(+30)=+10.小结:后两种情形中两个加数的正负号不同,通常可称异号.2.请同学们再来试一试,把下列算式中的各个加数不妨仍可看作运动的方向和路程,完成下列填空:(+5)+(-3)=();(+4)+(-10)=();(-3)+(+8)=();(-8)+3=().3.你能发现得到的结果与两个加数的正负号及绝对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吗?4.再看两种特殊情形:(5)第一次向西走了2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20米,写成算式是(-20)+(+20)=();(6)第一次向西走了20米,第二次没有走,写成算式是(-20)+0=().5.从以上(1)~(6)写出的算式中,你能探索总结出一些规律吗?由此可推出如下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正负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正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三、练习巩固1.计算:(1)10+(-4);(2)(+9)+7;(3)(-15)+(-32);(4)(-9)+0;(5)100+(-99);(6)(-0.5)+4.4.2.填空:(1)()+(-3)=-8;(2)()+(-3)=8;(3)(-3)+()=-1;(4)(-3)+()=0.3.两个有理数相加,和是否一定大于每个加数?四、小结与作业小结1.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哪位同学来小结一下?2.从上面的练习中,你能总结出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的经验教训吗?3.使学生明确:(1)运算的每一步都要有根据;(2)两数相加时,先确定和的符号,再确定和的绝对值.作业教材第31页练习第1,2题.本节课教学从情境入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逐步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正数与负数相加,负数与负数相加的运算,一定要先确定和的符号,再确定和的绝对值.2.6.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运算律,能熟练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重点合理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难点理解运算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一、创设情境1.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是什么?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要注意什么?2.小学我们学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律?那么,引入负数后,这些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还成立吗?二、探究新知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2.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3.归纳总结:有理数的加法仍满足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________不变.表示为:a +b =________.(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____________相加,或者先把____________相加,和不变.表示为:(a +b)+c =a +________.三、练习巩固1.在横线上填写运算律名称.(-193)+(-215)+(+193) =(-193)+(+193)+(-2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3)+(+193)]+(-2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215) =-215.2.算一算:(1)16+(-25)+24+(-35);(2)(-3.48)+5.33+(-9.52)+(-5.33)+(-3.05); (3)(-235)+(-314)+(-325)+(+234)+(-113).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1.加法的运算律有哪些?2.怎样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 (2)几个数相加得整数的可以先相加; (3)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相加; (4)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作业教材习题2.6第2,3,5题.。
七年级数学第2章有理数2.15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案华东师大版
2。
15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基本目标】1。
进一步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及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及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及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问题: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长2.32 cm,高为7.06cm,求这个圆柱的体积.我们知道,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因此,计算这个圆柱的体积就要作一个较复杂的运算:π×2。
322×7.06.这种计算,我们可以利用电子计算器(简称计算器)来完成。
计算器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工具,利用计算器可以进行许多种复杂的运算.【教学说明】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际应用的例子引入本节课,让学生自主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示例讲解,掌握新知例1 (1)用计算器求345+21.3。
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按键,输入算式,再按等号键,显示器上就显示出计算结果.解:用计算器求345+21。
3的过程为:键入,显示器显示运算式子345+21.3,再按=,在第二行显示运算结果366。
3,∴345+21。
3=366.3。
(2)用计算器求105。
3—243.【教学说明】这个计算很简单,可以让学生先叙述按键的顺序,再按照顺序计算试一试。
例2 (1)用计算器求31。
2÷(-0。
4)。
解:用计算器求31.2÷(-0.4)的按键顺序是:.显示结果为―78,∴31。
2÷(-0.4)=—78。
注意:①31.2÷(-0.4)不能按成31。
2 ÷-0。
4=,那样计算器会按31.2-0。
4进行计算的.②输入0.4时可以省去小数点前的0,按成。
4。
(2)用计算器求8.2×(—4.3) ÷2。
5.【教学说明】让学生先观察式子的特点,叙述按键的顺序,再按照顺序进行计算,尤其要注意加括号。
华师大版七上第2章《有理数》word复习教案
第2章有理数复习课、复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并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重点: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三、难点: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及绝对值的概念四、知识点巩固:1.( )与( )统称为有理数.2.规定了()、)和()的直线叫做数轴.(3.如果两个数只有()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0的相反数是0.4•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正数的绝对值是它();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0的绝对值是().5.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正数()0,负数()0,正数()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6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7.有理数分类应注意:(1)则是整数但不是正整数;(2 )整数分为三类:正整数、零、负整数,易把整数误认为分为二类:正整数、负整数.8.两个数a、b在互为相反数,则 a+b=0.9•绝对值是易错点:如绝对值是5的数应为士 5,易丢掉—5.(设计说明):将本单元的知识点一一列出,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加强巩固。
五、经典考题剖析:【考题1 — 1】(鹿泉)| — 22|的值是()2 300-( - 200) =500 ( n)或 I — 200 — 300 |=500 ( m);或 300+|200|=500 ( m •A . — 2 B.2 C . 4 D . — 4解C点拨:由于一2 =— 4,而| — 4|=4 .故选C.【考题1 — 2】(海口)在下面等式的□内填数,O内填运算符号,使等号成立(两个算式中的运算符号不能相同):口0 口 = — 6;口0口 =— 6.解:匚2 - |—4 = — 6点拨:此题考查有理数运算,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考题1 -3】(北碚)自然数中有许多奇妙而有趣的现象,很多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比 如:对任意一个自然数,先将其各位数字求和,再将其和乘以 3后加上1,多次重复这种操作运算,运算结果最终会得到一个固定不变的数R ,它会掉入一个数字“陷断”,永远也别想逃出来,没有一个自然数能逃出它的“魔掌” •那么最终掉人“陷井”的这 个固定不变的数 R= __________________解:13 点拨:可任意举一个自然数去试验, 女口 15 , (1+5 ) X 3+仁19, (1+9) X 3+仁31 ,(3+1 )X 3+仁13 (1+3 )X 3+1=13, ,, •【考题1 -4】(开福)在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有青少年宫、学校、商场、医院四家公共 场所.已知青少年宫在学校东 300m 处,商场在学校西200m 处,医院在学校东500m 处.若 将马路近似地看作一条直线,以学校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用 100m. (1)在数轴上表示出四家公共场所的位置; 距离.:解:(1)如图1-2- 1所示:-MO -sxt-im~訂 loo 200 4on 5nn團 J-2-l 2(设计说明):通过举例,对本单元的易错点进行剖析,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有理数》教案1
课题近似数【学习目标】1.让学生理解近似数及其精确度的意义;2.能够准确地说出精确数位以及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3.通过近似数的学习,向学生灌输精确与近似的辩证思想.【学习重点】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学习难点】近似数与精确度的确认与表述.行为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率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学法指导:判断一个数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关键在于看这个数在实际问题中是否可以准确得到.学法指导:精确到哪一位要看这一位数后面的数与5的关系.做这一类题应注意:求近似数时只需考虑精确度要求的后一位是舍还是入,不考虑其他位数上的数.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问题:对于参加同一个会议的人数,有两个报道,一个报道说,“会议秘书处宣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513人.”另一个报道说,“约有五百人参加了今天的会议.”对于上面两种报道中的数字,哪个数字能够反映实际人数,哪个数字与实际人数接近?答:513能确切反映实际人数,五百这个数字只是接近实际人数.那么我们对这两个数字是怎么判断与实际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准确数与近似数.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准确数与近似数阅读教材P66~P68,完成下面的内容.对于“情境导入”中的两个数字,513是一个准确数,而五百这个数与实际人数还是有差别的.在许多情况下,很难取得准确数,或者不必使用准确数,就可以用近似数.归纳:(1)与实际完全相符的数是准确数;(2)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是近似数.范例: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1)我省举办的省运动会有一万五千人参加;(近似数)(2)小明奶奶今年养了20只小鸡;(准确数)(3)太阳半径约为6.96×105千米;(近似数)(4)今年我长高了2cm;(近似数)(5)小王今天在超市买了30元的商品;(准确数)(6)小明测得数学书的长度约为21.0厘米;(近似数)(7)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大约155米;(近似数)(8)围棋盘上有361个小正方形方格;(准确数)知识模块二数据的精确度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某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其实这一位并不是精确的).例如,小明的身高为1.70米,1.70这个近似数精确到百分位.用四舍五入对圆周率π=3.141 592 6…按以下要求取近似数.(1)π≈__3__(精确到个位);(2)π≈__3.1__(精确到0.1或精确到__十分__位);(3)π≈__3.14__(精确到0.01或精确到__百分__位);学法指导:大数精确时一般要用科学记数法.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行总结评分.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含义;知识模块二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能熟练地按精确度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归纳:(1)求近似数,常常需要知道它的精确度;(2)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就是四舍五入到哪一位.范例: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1)25.40;(2)1.5;(3)1.5万;(4)2.32×107;解: (1)百分位;(2)十分位;(3)千位;(4)十万位.注意:(1)大于10(不精确到个位)的数求近似数时,一般使用科学记数法,这样能确切地表示精确度;(2)“四舍五入法”不是万能的,有时在实际情况中要从实际出发.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各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一准确数与近似数知识模块二数据的精确度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绝对值【学习目标】1.让学生能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2.让学生学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3.学会绝对值的计算,并能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学习重点】绝对值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学习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行为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可设成抢答题型)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率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知识链接: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2.数轴上除0以外,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分布在原点的两侧,且它们互为相反数.做这一类题应注意: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0的绝对值是0.做这一题应注意:||a =⎩⎪⎨⎪⎧a (a>0)0(a =0)-a (a<0)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两辆汽车从同一处O 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驶10km ,到达A 、B 两处,如图所示,它们的行驶路线相同吗?它们行驶路程的远近(线段OA 、OB 的长度)相同吗?答:两辆车的行驶路线相反,它们的行驶路程相同,都是10km.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阅读教材P 22~P 23,完成下面的内容. 如图,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点.(1)点A 表示的数是__-2__,点A 到原点的距离是__2__,即||-2=__2__; (2)点B 表示的数是__2__,点B 到原点的距离是__2__,即||2=__2__;(3)点C 表示的数是__-0.5__,点C 到原点的距离是__0.5__,即||-0.5=__0.5__; (4)点D 表示的数是__0.5__,点D 到原点的距离是__0.5__,即||0.5=__0.5__.归纳:(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读作a 的绝对值;(2)在数轴上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看:一个数的绝对值是两点(这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所以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一个负数,即数a 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故||a ≥0;(3)生活中时时处处可以体会到绝对值的存在. 范例:从上题中发现的规律,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1=__1__,⎪⎪⎪⎪12=__12__,||+2.2=__2.2__; (2)||0=__0__;(3)||-4=__4__,||-3.6=__3.6__, ||-2.2=__2.2__. 仿例: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2.5,5,-4,-1.5,0.4,-3.3. 解:||2.5=2.5, ||5=5, ||-4=4, ||-1.5=1.5,||0.4=0.4, ||-3.3=3.3.变例:一个数的绝对值是6,这个数是__±6__.知识链接: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a ≥0,而两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两个数均为0.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行总结评分.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知识模块二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知识模块三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绝对值的非负性,并且知道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则每一个非负数都为0;知识模块四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实际问题需要数值时考虑用绝对值.知识模块二 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阅读教材P 23~P 24,完成下面的内容.归纳:(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 =||-a .范例:化简:(1)||-(+5); (2)+||-(-5); (3)-||+(-5). 解:(1)原式=5;(2)原式=5;(3)原式=-5.变例:绝对值小于6的负数是__―5,―4,―3,―2,―1__. 知识模块三 绝对值的非负性范例:已知||x +3+||y -5=0,求x 、y 的值. 解:∵||x +3+||y -5=0,||x +3≥0,||y -5≥0∴||x +3=0,||y -5=0,∴x +3=0,y -5=0,∴x =-3,y =5. 仿例:已知||x -3+||2y -4=0,则x =__3__,y =__2__. 归纳:(1)绝对值是__非负数__,即||a ≥0; (2)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每个__非负数__为0. 知识模块四 绝对值的实际应用范例:以下四个选项表示某天四个装粮食的袋子的净重(规定超过50kg 的部分为正)记录,则所装粮食最少的是( B )A .+0.5kgB .-0.5kgC .+0.3kgD .-0.3kg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各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一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识模块二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知识模块三绝对值的非负性知识模块四绝对的实际应用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科学记数法【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数;2.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会解决与科学记数法有关的实际问题;3.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习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学习难点】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来的数.行为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可设成抢答题型)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率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学法指导: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表示时关键要确定a、n的值.做这一类题应注意:当遇到小于-10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其数前的性质符号“-”号一定要照写下来.做这一类题应注意:大数后面的单位可以带上,也可以不带上,应从题目意思出发.学法指导: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时,数前的性质符号一定要保留,特别是负号.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提出问题:什么叫乘方?说出103、―103、(―10)3底数、指数、幂.答: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它们的底数分别是10、10、-10,指数都是3,幂分别是1000、-1000、-1000.2.计算:105=__100__000__;106=__1__000__000__;1010=__10__000__000__000__.我们发现,左边用10的n次幂表示简洁明了,且不易出错,右边有许多0,很容易发生写错的情况,读的时候也是左易右难,这就使我们想到用10的n次幂表示较大的数,比如一亿、一百亿等,但是像太阳的半径大约是696 000千米,光速大约是300 000 000米/秒,世界人口约7 000 000 000人等,这些都很大,它们是具体测量和计算出来的吗?我们如何能简单明了地表示它们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科学记数法的意义阅读教材P60,完成下面的内容.观察:101=__10__;102=__100__;103=__1__000__;104=__10__000__,….观察我们计算出来的10n,它的指数n与运算结果中0的个数有何关系?一般地,10的n次幂,在1的后面有n个0,这样就可以用10的幂表示一些大数.比如:567 000 000=5.67×100 000 000=5.67×108,我们读作“5.67乘以10的8次方(幂)”.类似地,完成“情境导入”中的几个大数的写法和读法:696 000=6.96×100 000=6.96×105,读作:“6.96乘以10的5次方”.300 000 000=3×100 000 000=3×108,读作:“3乘以10的8次方”.归纳: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__a×10n__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注意:负有理数(小于-10的有理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和正数一样,区别就是前面多了一个“-”号,如:-3 600=-3.6×103.科学记数法的使用方法:(1)a的确定:把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使它的整数数位为1,数前面的性质符号(或正负符号)不变;(2)n=原数(记作N)的整数数位-1,即n=N-1.范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000=__1×106__;-578000=__-5.78×105__;50340.6=__5.03406×104__.知识模块二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归纳: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绝对值大于10的有理数化成原数时,只需把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即可.范例:指出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1)4.05×1012;(2)-3.801×106;解:(1)4.05×1012=4.05×1 000 000 000 000=4 050 000 000 000;(2)-3.801×106=-3.801×1 000 000=-3 801 000.变例:比较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1)3.65×105__<__1.02×106;(2)1.45×102016__>__9.8×102015.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行总结评分.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知道科学记数法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知识模块二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能熟练地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各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一科学记数法的意义知识模块二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数轴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三要素的作用,会准确地画出数轴;2.让学生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明确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从左到右不断地增大;3.通过数轴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学习重点】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学习难点】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行为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可设成抢答题型)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率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行为提示:液面所在的刻度表示此时的温度,这说明温度计上的刻度与一些有理数建立了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都表示一个有理数.学法指导:做这一类题要注重数轴的定义.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请大家看一看,这是一支温度计,它的用途大家都知道.你会读温度计吗?请同学们读出此时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数轴阅读教材P15~P16,完成下面的内容.1.什么是数轴?2.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归纳:(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范例:下列所画的数轴中,正确的是(D),A),B),C),D) 仿例:下列各图,所画数轴正确的是(D),A),B),C),D) 变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数轴是一条射线B.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C.有些有理数不能在数轴上表示D.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可以表示同一个有理数知识模块二在数轴上表示已知有理数阅读教材P15~P16,完成下面的内容.如何将所给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呢?归纳:画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所给数的点的位置的步骤:(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向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3…;(4)在所要表示数的地方画上实心圆点,并将这个数写在圆点的上方.学法指导:1.数轴上的点被原点分为两个区域,原点左侧为负数区域,原点右侧为正数区域;2.在数轴上表示数,首先确定点的大致位置,最后在数轴上标出数字.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行总结评分.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轴的定义和三要素;知识模块二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将所给的点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知识模块三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找到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有理数;知识模块四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法则.范例: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3,2,-92,3.5,-0.5,52.解:如图所示:知识模块三求出数轴上已知点表示的数范例:如图所示,M点表示的数是(C)A.2.5B.-1.5C.-2.5D.1.5仿例:指出数轴上点A、B、C、D分别表示什么数.A点表示__-2__;B点表示__0__;C点表示__2.5__;D点表示__4__.变例:数轴上点A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2.知识模块四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阅读教材P17,完成下面的内容.范例: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它们分别表示数a、b,用“<”将a,b,-1,1排列起来.解:由图可知:b<-1<a<1.归纳:(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负数.变例:用“<”“>”填空.(1)-6__<__3; (2)-5__<__0; (3)-12__<__-13; (4)-213__>__-314.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各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一 数轴知识模块二 在数轴上表示已知有理数知识模块三 求出数轴上已知点表示的数知识模块四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 相反数【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相反数的概念;2.让学生会在数轴上表示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并且发现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3.利用互为相反数符号表示方法化简多重符号,体会数学符号化和数形结合思想.【学习重点】相反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理解代数定义和几何定义的一致性,对简化符号能正确应用.【学习难点】负数的相反数的表示方法与化简多重符号.行为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可设成抢答题型)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率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学法指导:互为相反数都是成对出现的.知识链接:互为相反数的符号语言:.a,b互为相反数⇔a+b=0.做这一类题应注意: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非正数的相反数是非负数,非负数的相反数是非正数.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答: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2.将-1.5,-1,-0.5,0.5,1,1.5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连接起来.解:如图所示:-1.5<-1<-0.5<0.5<1<1.5.3.观察上图并填空: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1个单位长度的点有__2__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__±1__,与原点距离是1.5个单位长度的点有__2__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__±1.5__.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相反数的意义和性质阅读教材P19~P21,完成下面的内容.1.判断正误:(1)-3是3的相反数;2是-2的相反数;(√)(2)-3是相反数,2是相反数;(×)(3)a是b的相反数.(×)2.10的相反数是__-10__;a的相反数是__-a__;0相反数是__0__;3.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8个单位长度的点有__2__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__±8__,它们分别在__原点__的左右.归纳:(1)像―3和3、2和―2那样,只有__正负号__不同的两个数称__互为相反数__;(相反数的代数意义)(2)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且与原点的距离__相等__;(相反数的几何意义)(3)一般地,a和__-a__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__0__.所有的相反数都是__成对__出现的.范例:-13的相反数是__13__;-3的相反数是__3__;2016的相反数是__-2016__;0的相反数是__0__;-0.6的相反数是__0.6__;π的相反数是__-π__.学法指导:判断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是否互为相反数,就要看它们是否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点在原点的两侧;二是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行总结评分.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反数的概念;知识模块二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知道多重符号的结果由“-”号的个数决定:奇负偶正,利用它化简多重符号.仿例:1.在数轴上离原点4.5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4.5__,它们的关系是__互为相反数__.2.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不大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D)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非负数变例:1.在数轴上,若点A和点B分别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并且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为16.8,则这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__-8.4,8.4__.2.如图,点A、B、C、D表示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是(C)A.点A和点B B.点B和点CC.点A和点D D.点B和点D知识模块二多重符号的化简阅读教材P21例2,完成下面的内容.范例:化简下列各数.(1)-(+3);(2)-(-2);(3)-(+a);(4)+(-a);解:(1)原式=-3;(2)原式=2;(3)原式=-a;(4)原式=-a.仿例:如果a=+2.5,那么-a=-2.5,如果-a=4,那么-(-a)=-4.变例:化简下列各数.(1)-[+(-4)]=__4__;(2)―[―(—20)]=__-20__;(3)+{-[+(-15)]}=__15__;(4)-{-[-(-7)]}=__7__.归纳: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一个“+”号,所得的数还是原来的数;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一个“-”号,所得的数是这个数的相反数;当一个数的前面的符号至少为3个时,化简的依据是__奇负偶正__.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各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一相反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模块二多重符号的化简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数学第2章有理数本章复习教案华东师大版
第2章有理数【基本目标】引导学生自己回顾本章内容,以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以便学生自己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的联系,使新旧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结与复习加深对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概念的理解,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反思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学重点】1。
相关概念、法则、运算律的理解与掌握;2。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的应用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技巧.【教学难点】1.应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
解题技巧的灵活性和解题思路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教学说明】以框图的形式对本章内容做一个形象的解读,便于学生对本章的知识脉络有一个形象的了解,对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形象的把握.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本章的主要内容,采用独立思考与同伴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归纳.1。
为什么要引入负数?举出实例说明正数和负数在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的作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个有相反意义的量,如:向东5米与向西5米,零上2℃与零下2℃,收入100元与支出100元,低于海平面150米与高出海平面800米……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量,负数表示和它相反意义的量,这样既简单又明白.例如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m,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低于海平面155m.2。
数的范围从正整数、零和正分数扩充到有理数后,增加了哪些数?减法中哪些原来不能进行的运算可以进行了?增加了负整数、负分数,解决了原来“小数不能减去大数"的问题,现在任何有理数都可以进行减法运算.3.怎样用数轴表示有理数?数轴与普通直线有什么不同?怎样用数轴解释绝对值和相反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这一点,以后我们将要学习.数轴是一条特殊的直线,是规定了正方向、原点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也称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4.怎样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数轴,在数轴上较左边的点比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小;二是用绝对值,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5。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2.1正数和负数2.1.1正数和负数教案2新版华东师大版
负数:-5 读作“负五”.
练习:
1.快速抢答题: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2.5,+30, -3.14,120,-1.732
2.你能写出几个正数和负数吗?
【探究2】零
我们在小学的时候知道:0表示没有,0不能作除数,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
3.正常水位为0m,水位高于正常水位0.2m记作______,低于正常水位0.3m记作________.
4.乒乓球比标准质量重0.039g记作________;比标准质量轻0.019g记作________;标准质量记作________.
5.下列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0.3 ,52 ,+3 ,-1 , 0 ,-4 ,2015
课题
正数和负数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在了解相反意义的量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正负数和学习正负数的意义.
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数学思考
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从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0不仅仅表示没有,0 ℃不是没有温度,而是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在实际意义中,0往往表示基准,比如海平面、警戒水位等,有着丰富的内涵.
总结: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探究3】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宋代词人苏东坡写下的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佳句.其中,悲与欢、离与合、阴与晴,都是自然世界、人类生活中截然相反的状态的真实描绘,这些矛盾的东西融为一体,营造出了和谐而真实的氛围.在大千世界中,有上就有下,有赢就有亏.
华东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第2章小结与复习
华东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第2章小结与复习【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熟练把握有理数的相关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通过复习,让学生熟练地把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对大数用科学记数法;3.通过观看、摸索、运算,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等数学思想.【学习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难点】有理数混合运算与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行为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关心,领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学法指导:在典例4中,能够举一个特例,如n =-12,这种方法叫特值法.情形导入 生成问题 知识结构我能建: 有理数⎩⎪⎪⎪⎨⎪⎪⎪⎧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有理数的定义及分类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有理数的运算⎩⎪⎨⎪⎧ ⎭⎪⎬⎪⎫加减运算及运算律乘除运算及运算律乘方运算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混合运算 知识梳理我能行: 一、差不多概念: 1.数轴:规定了__原点__、__正方向__和__单位长度__的直线; 2.相反数:__只有符号不同__的两个数; 3.绝对值:一样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__原点__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4.倒数:乘积是__1__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二、有理数加法、减法、乘法、乘方及混合运算的法则.三、加法、乘法的运算律.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典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整数确实是正整数和负整数B .-a 一定是负数C .+5表示向东走5米D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典例2: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数之和为( B )A .2B .-2C .4D .-4 典例3:已知x 、y 互为相反数,a 、b 互为倒数,||n =2,则(x +y)-n2ab =__-4__.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典例4:若-1<n <0,则n ,n2,1n 的大小关系是(用“<”连接)1n <__n <n2.知识链接: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能够依照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2.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 ,其中1≤||a <10,n 为正整数,表示时关键要确定a 、n 的值.3.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只需看这一位数后面的数与5的大小关系即可.4.两个非负数:①||a ≥0;②a2≥0.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现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行总结评分.展现目标:知识模块一展现重点在于让学生加深对有理数概念的明白得,会对有理数进行正确的分类;知识模块二展现重点在于让学生把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知识模块三展现重点在于让学生熟练把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法则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知识模块四展现重点在于让学生熟练把握科学记数法和按精确度求近似数的方法;知识模块五展现重点在于让学生熟练把握两类非负数以及对非负数的灵活运用.知识模块三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典例5:(1)(+20)-(+15)-(-7)+(-18);(2)(-72)×214×⎝ ⎛⎭⎪⎫-49÷⎝ ⎛⎭⎪⎫-335; (3)⎝ ⎛⎭⎪⎫23-56-78+112×(-24); (4)-32×(-2)+42÷(-2)3-|-22|.解: (1)原式=-6;(2)原式=-20;(3)原式=23;(4)原式=12.知识模块四 科学记数法和近似值典例6:据报道,截止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 000 000人,将618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6.18×108__.典例7: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0.05019分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 B )A .0.1(精确到0.1)B .0.05(精确到千分位)C .0.05(精确到百分位)D .0.0502(精确到0.0001)知识模块五 非负数典例8:若(a -2)2+||b -1=0,则(b -a)2021=__-1__.交流展现生成新知1.各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现方案,分配好展现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现,将形成的展现方案在黑板上进行展现.知识模块一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知识模块二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知识模块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知识模块四科学记数法和近似值知识模块五非负数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东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教案
第二章有理数第一课时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1、明白生活中存在着无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举例说明;2、能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和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重点:通过列举现实世界中的“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来引进正数和负数,要求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难点:对负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向:本节课是一个从小学过渡的知识点,主要是要抓紧在数范围上扩充,对引进“负数”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及意义的理解。
二、新课拆析:1、回顾小学中有关数的范围及数的分类,指出小学中的“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如:0,1,2,3,…,31,512 2、能让学生举例出更多的有关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对立面。
如: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温度是零上10°C 和零下5°C ;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上面所列举的表示相反意义量,我们也许就会发现:如用原来所学过的数很难区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一个“—”号来表示。
如:在表示温度时,通常规定零上为“正”,零下为“负”即零上10°C表示为10°C,零下5°C表示为-5°C概括:我们把这一种新数,叫做负数,如:-3,-45,…过去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叫做正数,如:1,2.2…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例:下面各数中,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数是负数,1,0,-11,+123,…1,2.3,-5.5,68,-3三、阶梯训练:1,2,3,4四、知识小结:从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中,应能从数的角度来区分小学与初中的异同点,通过运用发现相反意义量,能理解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五、作业巩固:第二课时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懂得有理数的两种分类,及对一个有理数进行分类判别;2、在数的分类中,应加强对负数的理解及对零在数分类中的特殊意义的理解。
华师大版数学七上第2章有理数word全章教案
第2章有理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有理数表示。
2.能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3.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4.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5.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乘方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
6.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运算。
7.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8.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9.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有关概念,能对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二、教材的特点:1.本章教材注意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一些熟悉的、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中体会有理数的意义,探索数量关系,掌握有理数的运算。
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取、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本章教材注重使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本的运算技能。
同时引进了计算器来完成一些有理数的运算。
教学中要注意正确地把握。
3.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运算的重要工具,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好这个工具,尤其要使学生善于借助数轴学习、理解。
4.本章的导图是天气预报图,是引入负数的实际情景。
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导图及导入语,使学生对相反意义的量,对负数有直观的认识。
三、课时安排:本章的教学时间大约需要23课时,建议分配如下:§2.1正数和负数---------------2课时§2.2数轴-------------------------2课时§2.3相反数------------------------1课时§2.4绝对值----------------------1课时§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2.6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2.7有理数的减法----------------1课时§2.8 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2课时§2.9 有理数的乘法----------------2课时§2.10有理数的除法----------------1课时§2.11有理数的乘方----------------1课时§2.12科学记数法------------------1课时§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课时§2.14近似数和有效数字----------1课时§2.15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1课时复习-----------------------------------2课时四、教学建议①整体把握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的引入;②整体把握基本运算能力的培养;③处理好笔算及使用计算器的尺度,避免繁、难的笔算。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9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本部分将介绍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包括同号相乘、异号相乘以及零的乘法。
2.乘法分配律:学生将学习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掌握如何运用该律进行简便计算。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9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9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有理数乘法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有理数乘法的教学目标和有理数乘法的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有理数乘法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有理数乘法的积极性。
2.有理数乘法的应用:探讨有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商业计算、物理科学中的比例计算等。
3.有理数乘法的扩展:介绍有理数乘法的扩展概念,如复数乘法、矩阵乘法,以及它们与有理数乘法的关系。
(二)课后探究
1.设计一个有理数乘法的数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乘法法则的理解。
2.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有理数乘法问题,如购物时的打折计算、比例尺的理解等,并撰写调查报告。
4.项目导向学习:我将布置一个与有理数乘法相关的项目,要求学生设计和实施一个数学实验或者制作一个教学演示。通过项目导向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相反数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分享: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发现,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思考。
(四)总结归纳
1.总结相反数的性质:引导学生回顾相反数的性质,如相反数相加等于零、相反数乘积等于负数等。
2.总结相反数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相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混合数的相反数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电梯上下行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电梯的相反方向,引发学生对相反数的兴趣。
2.利用数学情境导入:在黑板上画出实数轴,标出几个关键点,如2、-2、3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点与它们的相反数之间的关系。
3.提出问题导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相反数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的经历。
2.设计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任务,如制作相反数的表示方法海报、设计相反数的应用实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相反数。
3.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检查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进度,调整学习策略。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相反数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相反数”为主题,该章节内容主要涉及相反数的定义、性质以及相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培养学生对相反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通过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数现象,如电梯的上下行、温度的高低等,让学生感受到相反数的存在和实际意义。
华师大版七上第二章《有理数》WORD复习教案
第二章“有理数”的复习课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五个重要概念: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掌握四条法则: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
(二、)能力目标:
会运用三条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简便运算。
初步领会有理数的两种方法(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作用。
进一步体验有理数的一个规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定)。
(三、)德育目标:
养成“言必有据、做必有理、答必正确”的良好思维习惯。
增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
二、重、难点
重点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熟练地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难点是绝对值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突出小学与初中数学的不同的地方)
概念的系统化负数的概念:由于受小学算术数的影响,容易遗漏负数,因此,准备以下判断题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5,则这个数是5 。
若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的本身,则这个数是1
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4,则这个数是2 。
若一个的立方等于它的本身,则这个数是0 或1 。
数“0”的性质: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给出下面的问题: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
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__。
正整数次幂是它本身的数是__。
不为0 的任何有理数的0次幂是__。
0与任何有理数相乘都得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大版七上数学本章复习
【基本目标】
引导学生自己回顾本章内容,以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以便学生自己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的联系,使新旧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结与复习加深对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概念的理解,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反思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1.相关概念、法则、运算律的理解与掌握;
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的应用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技巧.
【教学难点】
1.应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解题技巧的灵活性和解题思路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
【教学说明】以框图的形式对本章内容做一个形象的解读,便于学生对本章的知识脉络有一个形象的了解,对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形象的把握.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本章的主要内容,采用独立思考与同伴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归纳.
1.为什么要引入负数?举出实例说明正数和负数在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个有相反意义的量,如:向东5米与向西5米,零上2℃与零下2℃,收入100元与支出100元,低于海平面150米与高出海平面800米……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量,负数表示和它相反意义的量,这样既简单又明白.例如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m,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低于海平面155m.
2.数的范围从正整数、零和正分数扩充到有理数后,增加了哪些数?减法中哪些原来不能进行的运算可以进行了?
增加了负整数、负分数,解决了原来“小数不能减去大数”的问题,现在任何有理数都可以进行减法运算.
3.怎样用数轴表示有理数?数轴与普通直线有什么不同?怎样用数轴解释绝对值和相反数?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这一点,以后我们将要学习.数轴是一条特殊的直线,是规定了正方向、原点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也称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
4.怎样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数轴,在数轴上较左边的点比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小;二是用绝对值,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
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有什么关系?乘法与除法呢?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转化的桥梁是相反数,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同样,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转化的桥梁是倒数,除以一个数(不为0),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都可以转化为加法与乘法.
6.有理数满足哪些运算律?
交换律:a+b=b+a,ab=ba
结合律:(a+b)+c=a+(b+c)
(a·b)·c=a(bc)
分配律:(a+b)·c=ac+bc
其中a、b、c表示任意有理数.
合理使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三、典例精析,温故知新
例1 填空:
(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可表示成;
(2)某人转动转盘,如果沿逆时针转5圈记作+5圈,那么沿顺时针转12圈可表示成;
(3)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0.02g记作+0.02g,那么-0.03g可表示成.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运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能力.
点评:怎样利用生活中的常见量表示正负数,理解正负数,练习本题时还需要再做一次认真的总结.
例2 填空:
(1)若m,n互为相反数,则m+ n =;
(2)-2006的倒数是;
(3)-(-3)= ;
(4)-|-2|的倒数是.
分析:相反数、倒数的概念,注意符号.
点评:初学代数,首先必须确保性质符号的准确.
例3 如图,数轴上两点所表示的两数()
A.和为正数
B.和为负数
C.积为正数
D.积为负数
分析:本题重在考查能否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及数轴上的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别.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的知识及运算符号的确定.
例4 下列四个运算中,结果最小的是()
A.1+(-2)
B.1-(-2)
C.1×(-2)
D.1÷(-2)
分析:注意在计算时要先确定符号,再按法则进行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以及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例5 如果a<0,b>0,a+b<0,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b>-b>-a
B.a>-a>b>-b
C.b>a>-b>-a
D.-a>b>-b>a
分析:本题可利用特殊值法,根据条件可令a和b等于某数.
点评:本题也可以运用画数轴的方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例6 计算下列各题:
(1)-1+5×(-2)-(-4)2÷(-8);
(2)3
4
-
8
3
-
8
1
+
2
1
-
1
4
.
分析: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点评:在进行混合运算时,能用运算律简便运算的一定要用运算律来进行运算.
例7计算下列各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运用.应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同时也可提高做题的速度,减少计算量.
点评:对于乘法分配律a(b+c)=ab+ac有两种运用方法,一种是顺用公式,如上题中的(1),另一种是逆用公式,如上题中的(2),在做题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8神舟六号飞船,在平安飞行115小时23分后重返神州.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神舟六号飞船飞行的时间是秒(精确到千位).
分析:a×10x中a的取值范围是1≤a<10,底数10的指数n等于所表示的整数位数减去1.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科学记数法及其运算,由于数字较大,计算时很容易出错,因此一定要特别当心,没有特别说明的话,建议此题用计算器来解决.
例9(-8)2014+(-8)2013能被下列数整除的是()
A.3
B.5
C.7
D.9
分析:本题重在考查转化思想,因为直接计算显然不大可能,因此可把原式转化为82014-82013,运用了乘方的意义及乘法分配律.
点评:从(-8)2014+(-8)2013到7×82013的运算,只要掌握了乘方的概念,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道看似超纲的,其实却没超纲的好题.
四、拓展训练,巩固提高
1.如果x<0,y>0,且x2=4,y2=9,则x+y= .
2.大于-4而小于+3的整数是.绝对值不小于2.1且不大于5.3的整数是.
3.a为最小的正整数,b为a的相反数的倒数,c为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则(a+b)×5+4c= .
4.已知|a-1|+|2-b|=0,则a 100-5b .
5.认真算一算:
6.已知有理数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
(1)求a+b 与b
a 值; (2)判断b+c,a-c,bc,ac 及
c b c a --的符号; (3)化简|a|-|a+b|-|c-a|+|c-b|.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体会知识点的运用变化,提高思维和解题能力,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
全章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注意了下面两个方面:第一,既加强基础,又提高能力和发展智力;第二,既全面复习,又突出重点.
本节课是有理数全章的复习课,所以教学中抓住了有理数的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这两个主要内容.这是有理数的基础知识,也是复习的重点.此外,还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让学生熟练地利用数轴来解题,以提高他们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