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3.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3. 讲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4. 讲解会计等式,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5. 讲解会计的职能。
6. 讲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章节二: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3. 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账户的设置和管理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1. 引入: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3.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4. 讲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章节三:会计分录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 理解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3. 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编制会计分录,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一、个人简介经济管理学院二、课程要求会计学科体系简介“会计”这个词,早在我国西周时代(约在公元前1 100年到770年之间)就已经出现。
但是,会计作为一种专业知识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过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
会计学的分支:从应用范围上看,可分为:1.宏观会计学反映和监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
2.微观会计学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或组织的经济活动情况。
微观会计学,按照其所服务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1.预算会计(也叫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反映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
2.企业会计(也叫营利组织会计)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情况。
企业会计,按照其服务对象,可以分为:1.管理会计提供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关于未来的经济信息。
2.财务会计提供为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服务的、关于过去的经济信息。
财务会计,按照其所应用的行业,可以分为: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农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学基础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章总论(绪论)一、会计的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二、会计的职能(一)基本职能:1. 核算2. 监督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证(二)其他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三、会计对象特定主体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四、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五、会计基本假设1. 会计主体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2. 持续经营3. 会计分期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记账本位币六、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八、会计核算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第二章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是会计工作的具体对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3.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
4. 掌握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基本操作。
5. 了解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3. 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4. 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基本操作5. 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以及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方法。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编制。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基础会计》2. 讲义:详细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以及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方法。
3. 会计软件:用于实践操作。
4. 案例材料:用于案例分析。
五、教学进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3. 课堂练习: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讲解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2. 学生动手操作:编制试算平衡表。
3. 课堂练习:分析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关系。
第三课时:1. 讲解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基本操作。
2. 学生动手操作:编制会计凭证和账簿。
3. 课堂练习: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
第四课时:1. 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讲解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分析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3. 课堂讨论: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business decision-making. 第五课时:2. 课堂测试:测试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和会计报表的编制。
六、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编制的掌握程度。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帮助学生熟悉会计凭证、账簿的种类和用途。
4、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简单的账务处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点。
(2)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2、难点(1)理解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
(2)正确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3、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企业经营场景,如一家小型商店的日常收支,引出会计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1)讲解会计的定义,强调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旨在提供财务信息。
(2)阐述会计的基本职能,即核算和监督。
核算包括记录、计算和报告经济业务;监督则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3)明确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3、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1)详细介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举例说明每个要素的含义和特点,如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2)解释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恒等关系。
(3)讲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会计科目。
4、会计凭证(1)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如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展示各种原始凭证的样式,如发票、收据、支票等,并讲解其填制要求。
(3)重点讲解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和审核要点。
5、账簿(1)介绍账簿的种类,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2)讲解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规则,包括如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如何进行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6、借贷记账法(1)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知识。
(2)让学生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
(3)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
(2)具备初步的会计分析和决策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的理解和运用。
(2)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3)会计凭证、账簿的填制和登记。
2、教学难点(1)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和记账规则。
(2)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系统的了解。
2、案例教学法引入实际企业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实践教学法安排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训,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一些会计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选择一本适合学生水平、内容全面、案例丰富的基础会计教材。
2、教学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实训资料准备会计模拟实训所需的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
4、在线学习资源推荐相关的在线课程、学习网站和会计软件,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经济业务案例,如购物发票、工资条等,引出会计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会计知识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定义、会计的目的和作用、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2. 会计基本原则:会计信息质量原则、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
3. 会计基本方法:会计科目和账户、记账方法、会计分录、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经济业务,引导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基础会计》教科书。
2. 教学辅助材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实物或模拟材料。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投影屏幕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引起学生对会计的兴趣和重视。
2. 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讲解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原则。
3. 讲解会计基本原则:讲解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
4. 讲解会计基本方法:讲解会计科目和账户、记账方法、会计分录、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经济业务,引导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7. 总结和复习: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3. 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会计知识的准确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5.2 教学内容
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会计软件的选型与实施
会计软件的日常账务处理操作
会计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
5.4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学生回答会计软件相关问题
实践报告:学生完成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
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成本核算
理解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8.2 教学内容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材料成本、劳动成本和制造费用的计算
产品成本计算和成本核算的方法
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8.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本计算和核算实例
3.1 教学目标
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理解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3.2 教学内容
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内容
利润表的编制和内容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内容
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3.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案例分析法: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实例
重点和难点解析
第六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
账户体系的构成和作用: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概念及其在会计记录中的运用。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原则:掌握会计科目按性质分类的方法,理解会计科目命名的一般原则。
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运用:熟悉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理解其在会计记录中的应用。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解释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的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财务信息的功能1.2 会计要素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解释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1.3 会计准则概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强调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确保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第二章:会计记录和会计科目2.1 会计记录的方法介绍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会计记录方法强调连续记录和系统记录的重要性2.2 会计科目介绍常见的会计科目: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解释科目的作用:分类和汇总经济业务2.3 会计分录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和作用演示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借方和贷方的原则第三章:会计凭证和账簿3.1 会计凭证介绍原始凭证和转账凭证的类型和作用强调凭证的重要性:确保经济业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2 账簿解释账簿的概念和作用介绍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账簿的类型和使用方法3.3 账簿的登记演示如何登记账簿:凭证的审核、科目的借贷方向、金额的计算等强调账簿登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第四章:财务报表和会计循环4.1 财务报表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财务报表强调财务报表的作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2 会计循环解释会计循环的步骤: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等强调会计循环的重要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3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介绍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一致性和真实性第五章:会计软件和电子会计5.1 会计软件介绍会计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强调会计软件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5.2 电子会计解释电子会计的概念和特点强调电子会计的优势:信息共享、远程访问、数据备份等5.3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维护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维护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会计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数据保护、系统更新等第六章:账户式会计记账法6.1 账户式会计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解释账户式会计记账法的概念和作用强调账户式会计记账法对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6.2 账户的开设和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账户及其特点解释账户的开设、使用和关闭流程6.3 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强调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解释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检查记账是否正确第七章:财务报表分析7.1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重要性解释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和作用强调财务报表分析对于决策的重要性7.2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常用的财务比率: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盈利能力等解释财务比率的计算和使用方法7.3 财务趋势分析解释财务趋势分析的概念和作用演示如何进行财务趋势分析:比较不同期间的数据、分析变化原因第八章:成本会计8.1 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解释成本会计的定义和作用强调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8.2 成本分类和成本计算介绍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概念解释成本计算的方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等8.3 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解释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强调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预算控制、标准成本控制等第九章:管理会计9.1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解释管理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决策的重要性9.2 管理会计工具和技术介绍预算编制、成本效益分析、目标成本法等工具和技术解释这些工具和技术在决策中的应用9.3 管理会计报告解释管理会计报告的概念和作用强调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信息准确性、及时性等第十章:会计伦理和法规遵循10.1 会计伦理的重要性解释会计伦理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人员应遵循的伦理准则:诚实、公正、保密等10.2 会计法规和准则的遵循解释会计法规和准则的遵循的重要性强调会计人员应了解和遵守的法规和准则:税法、审计准则等10.3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解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会计人员应不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继续教育、自我监督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要素的识别和分类会计要素是构建财务报表的基础,正确识别和分类会计要素对于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至关重要。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3. 介绍会计的基本要素。
4. 推导和解释会计等式。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章节二: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2. 会计科目的作用3. 账户的设置4. 账户的管理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
2. 介绍会计科目的作用。
3. 讲解账户的设置。
4. 讲解账户的管理。
板书设计:1. 会计科目的分类2. 会计科目的作用3. 账户的设置4. 账户的管理章节三:会计记账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
2. 了解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
教学内容:1. 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2. 会计凭证的编制3. 会计凭证的审核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
2. 讲解会计凭证的编制。
3. 讲解会计凭证的审核。
板书设计:1. 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2. 会计凭证的编制3. 会计凭证的审核章节四:会计账簿与财务报表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2. 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教学内容:1. 会计账簿的设置2. 会计账簿的登记3. 财务报表的编制4. 财务报表的分析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账簿的设置。
2. 讲解会计账簿的登记。
3. 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
4. 讲解财务报表的分析。
板书设计:1. 会计账簿的设置2. 会计账簿的登记3. 财务报表的编制4. 财务报表的分析章节五: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解释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在企业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1.2 会计基本假设和原则介绍会计的基本假设(如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解释会计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1.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介绍会计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解释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会计科目和账户介绍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和作用解释会计科目体系及其分类2.2 记账方法和记账规则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则强调记账规则和会计分录的重要性2.3 会计凭证和账簿解释会计凭证的概念和作用介绍账簿的种类和记录方法第三章:财务报表编制3.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介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3.2 利润表的编制解释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3.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解释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第四章:会计循环和会计核算4.1 会计循环的流程解释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流程强调会计循环中各个环节的重要性4.2 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程序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解释会计核算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4.3 会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解释会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介绍如何解读会计报表并提取相关信息第五章:会计软件和会计信息化5.1 会计软件的概念和作用解释会计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软件在现代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5.2 会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介绍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解释如何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5.3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介绍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和发展趋势强调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和挑战第六章:账户分类与会计分录6.1 账户的分类详述不同类型的账户及其特点解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账户的区别6.2 会计分录讲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重要性演示如何编制简单和复杂的会计分录6.3 会计分录的试算平衡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展示如何通过试算平衡检查会计分录的准确性第七章: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7.1 会计估计解释会计估计的概念和必要性讨论常见的会计估计及其处理方法7.2 会计政策阐述会计政策的概念和选择的重要性列举常见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7.3 会计变更与差错更正介绍会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概念解释如何处理会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第八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8.1 账户体系结构解析账户体系的构成和层级关系强调主要账户在账户体系中的作用8.2 常用会计科目列举和解释企业常用的重要会计科目探讨会计科目如何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8.3 账户的开设与使用讲解账户开设的原则和方法演示如何通过账户记录和分析经济业务第九章:财务报表分析9.1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财务比率分析的目的和常用比率展示如何计算和解读财务比率9.2 趋势分析与预测解释趋势分析的概念和应用演示如何利用趋势分析进行财务预测9.3 现金流量分析强调现金流量分析的重要性讲解如何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第十章:会计伦理与内部控制10.1 会计伦理探讨会计职业伦理的标准和原则分析会计伦理冲突和解决方法10.2 内部控制解释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的讲解内部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方法10.3 会计信息质量保障强调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讨论如何通过内部控制和会计准则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第十一章:存货与成本计算11.1 存货的分类与计价解释存货的概念和分类讲解存货的计价方法和原则11.2 存货的核算与控制探讨存货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分析存货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方法11.3 成本计算与管理介绍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强调成本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第十二章:固定资产与折旧12.1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解释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确认条件讲解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和折旧基础12.2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介绍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演示如何计算各种折旧方法的折旧额12.3 固定资产的核算与处置探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分析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影响第十三章:应收账款与坏账处理13.1 应收账款的管理解释应收账款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量方法13.2 坏账损失的估计与处理探讨坏账损失的估计方法和程序分析坏账处理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13.3 应收账款的核算与收款介绍应收账款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强调收款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第十四章: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14.1 税务会计的基础知识解释税务会计的概念和特点讲解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4.2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介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程序强调所得税申报和缴纳的重要性14.3 税务筹划的原则与方法探讨税务筹划的概念和原则介绍税务筹划的常用方法和技巧第十五章:会计期末结算与财务报告15.1 会计期末结算的程序与方法解释会计期末结算的概念和程序讲解期末结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5.2 财务报告的编制与披露介绍财务报告的概念和编制过程强调财务报告的披露要求和分析方法15.3 财务报告的审计与评价解释财务报告审计的概念和目的分析审计对财务报告可靠性和企业信誉的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基础会计教学的各个方面,从会计的定义、基本假设和原则,到会计记录方法、财务报表编制,再到会计循环、会计软件和会计信息化等。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解释会计的概念强调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1.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介绍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解释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演示会计等式的应用和重要性1.3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解释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概念举例说明会计科目的分类演示会计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方法板书设计:会计的定义与作用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借贷记账法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规则解释借方和贷方的概念演示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示例2.2 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演示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板书设计:借贷记账法原理和规则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解释会计凭证的概念和作用演示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强调会计凭证的审核和保管的重要性3.2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解释会计账簿的概念和分类演示会计账簿的设置方法介绍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规则板书设计: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第四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4.1 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解释财务报表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要求强调财务报表在决策中的作用4.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结构演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强调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与应用板书设计: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第五章:会计循环与会计政策5.1 会计循环的过程与步骤解释会计循环的概念和过程介绍会计循环中的各个步骤:凭证、账簿、报表等强调会计循环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5.2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解释会计政策的概念和作用介绍会计政策的选择原则和影响因素演示会计政策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板书设计:会计循环的过程与步骤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第六章:会计准则与会计估计6.1 会计准则的概念与作用解释会计准则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强调会计准则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6.2 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解释会计估计的概念和必要性介绍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演示会计估计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板书设计:会计准则的概念与作用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第七章:长期资产与负债7.1 长期资产的分类与计价解释长期资产的概念和分类介绍长期资产的计价方法和原则强调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7.2 长期负债的分类与计价解释长期负债的概念和分类介绍长期负债的计价方法和原则强调长期负债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板书设计:长期资产的分类与计价长期负债的分类与计价第八章:所有者权益与利润分配8.1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动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构成介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原因和处理方法强调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8.2 利润分配的原则与程序解释利润分配的概念和原则介绍利润分配的程序和方法强调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板书设计: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动利润分配的原则与程序第九章:审计与内部控制9.1 审计的概念与作用解释审计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审计的类型和程序强调审计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9.2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解释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演示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方法板书设计:审计的概念与作用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第十章:会计信息化与会计职业道德10.1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与发展解释会计信息化的定义和发展趋势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类型和应用强调会计信息化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中的作用10.2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要求解释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强调会计职业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作用板书设计: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与发展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会计的定义与作用: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以及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基础会计》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理解会计对象的概念、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掌握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和六要素之间的关系。
为今后学习会计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教学方法演绎法,由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具体化为会计六要素,再到会计要素项目。
图示法,划图表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三、重点难点重点:1、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
2、企业的资金运动。
3、会计六要素的划分。
4、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要素之间的关系。
难点:1、企业的资金运动2、会计六要素的划分四、课时安排2次课(4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资金运动图的挂图2、多媒体六、教学步骤第一次课(一)明确目标本节讲授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资金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二)教学过程1、复习上次的内容2、提问(1)会计有哪些基本职能?(2)会计的目标是什么?(3)会计的概念3、由会计的概念、职能导入本次课的内容——会计的对象4、适合高校经管类专科(高职)专业教材使用。
5、通过企业资金运动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和分析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
6、要求学生自己绘制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情况图。
7、分析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图,并引出会计六要素。
8、从会计的方法论重点分析六要素是如何划分的,强调会计问题的两点论。
(三)总结扩展本次课学习了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会计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并由企业的会计对象引出企业会计的六要素。
让学生思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与企业资金运动的不同,并要求查阅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学会编制日记账、总分类账和试算平衡表;3.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步骤和方法;4.理解会计的基本报表及其意义。
二、教学内容1.会计的定义及基本原理;2.会计的记录方法;3.会计凭证的编制;4.日记账的编制;5.总分类账的编制;6.试算平衡表的编制;7.会计的核算方法;8.资产负债表的编制;9.利润表的编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会计概念,如家庭的财务管理和商店的销售收入,引发学生对会计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会计的定义及基本原理展示会计的定义,并解释会计基本原理,包括货币计量原则、实物计量原则、持续经营原则和会计期间原则。
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讲解会计的记录方法介绍会计的记录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和账户分录法。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会计记录。
4.讲解会计凭证的编制解释会计凭证的定义和作用,并详细讲解凭证的编制要点。
以买入货物为例,展示如何编制会计凭证。
5.讲解日记账的编制介绍日记账的含义和作用,并演示如何根据会计凭证编制日记账。
讲解记账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6.讲解总分类账的编制解释总分类账的定义和作用,并展示如何将日记账中的分录汇总到总分类账中。
讲解分类账的基本格式和记录方法。
7.讲解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介绍试算平衡表的定义和作用,并演示如何根据总分类账编制试算平衡表。
解释试算平衡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8.讲解会计的核算方法讲解会计的核算方法,包括库存核算、摊销核算和计提提成核算。
以实际案例演示每种核算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关键要点。
9.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和作用,并展示如何根据核算结果编制资产负债表。
讲解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10.讲解利润表的编制介绍利润表的定义和作用,并演示如何根据核算结果编制利润表。
解释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11.总结和提问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对会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掌握会计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和运作1.2 教学内容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的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可靠性、一致性等)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如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1.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小组讨论会计信息的需求和提供1.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信息系统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1.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2.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会计科目的设置了解会计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理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2.2 教学内容会计要素的分类(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方法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步骤2.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案例分析会计科目的应用和会计分录的编制小组讨论会计分录的实际应用2.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科目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2.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分录的编制案例分析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了解会计账簿的分类和作用理解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步骤3.2 教学内容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要求会计账簿的分类(如日记账、总账等)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步骤3.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案例分析会计账簿的应用和登记方法小组讨论会计账簿的实际操作3.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账簿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3.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账簿的登记案例分析第四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4.1 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了解财务报表的分析内容和指标理解会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4.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的种类(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指标4.3 教学方法讲授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案例分析财务报表的实际应用和分析方法小组讨论财务报表分析的实际操作4.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4.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分析第五章: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5.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了解会计核算的方法和规定理解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如确认、计量、记录等)会计核算的方法和规定(如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重要性5.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案例分析会计核算的实际应用和方法小组讨论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5.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核算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5.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第六章:会计软件与会计信息化6.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软件的类型和功能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理解会计软件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优势6.2 教学内容会计软件的类型(如财务软件、ERP软件等)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会计软件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优势6.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软件的类型和功能案例分析会计软件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6.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软件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6.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软件操作案例分析第七章: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7.1 教学目标掌握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了解税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程序理解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7.2 教学内容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税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程序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7.3 教学方法讲授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案例分析税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程序小组讨论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7.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7.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税务筹划案例分析第八章:审计会计与内部控制8.1 教学目标掌握审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了解审计会计的目的和作用理解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措施8.2 教学内容审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审计会计的目的和作用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措施8.3 教学方法讲授审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案例分析审计会计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措施8.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审计会计和内部控制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8.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第九章:国际会计与会计准则9.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理解国际会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9.2 教学内容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国际会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9.3 教学方法讲授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国际会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9.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国际会计准则和会计差异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9.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国际会计准则和会计差异案例分析第十章:会计伦理与职业素养10.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理解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10.2 教学内容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10.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案例分析会计职业道德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10.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10.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编辑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包括: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与整体教学大纲相一致,且具有可衡量的标准。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3. 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教学步骤:1. 引入会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的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介绍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章节二:会计记录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
2.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
3.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内容: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教学步骤:1. 介绍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如凭证、账簿和报表。
2. 讲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3. 解释借贷记账法的原理,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板书设计: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章节三: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教学目标:1.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
2. 理解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
3. 掌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2. 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解释其重要性。
3. 演示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通过实例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章节四:资产的核算教学目标:1. 掌握资产的分类和特点。
2. 学会使用账户对资产进行核算。
3. 理解资产的计量和披露。
教学内容:1. 资产的分类和特点2. 账户的设置和使用3. 资产的计量和披露教学步骤:1. 介绍资产的分类和特点,如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基础会计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基础会计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础会计教案1一、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会计账簿的概念、分类方法、及登记方法。
2、熟练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以及结账和对账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三、教学难点:错账的更正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各种账簿、凭证。
六、教学时数:四课时,理论课2课时、实验课2课时。
(总48课时之19—22课时)第一、二课时会计账簿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账簿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账簿的启用和登记规则3、熟悉日记账、分类账和备查账的设置4、掌握各种账簿的登记方法5、掌握错账查找和更正的方法6、掌握对账和结账的方法二、教学重点:各种账簿的登记方法三、教学难点:错账的查找和更正方法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首先,请大家看账簿的登记,然后进行讲解。
二、教学内容:1、账簿概述2、账簿使用规则3、账簿的设置和登记4、错账的更正方法5、对账和结账新课讲授:一、会计账簿的概念会计账簿是由一定格式的帐页组成,并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序时地、充分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是整个会计工作的中心。
二、会计账簿的作用1、账簿记录可以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
2、账簿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3、账簿记录是重要的经济档案。
4、账簿记录可以为经济监督提供依据。
三、会计账簿的分类⒈会计账簿按用途分类:分类账簿、序时账簿、备查账簿①序时账簿: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先后顺序逐笔逐日连续登记的账簿。
目前,我国企业等单位设置的日记账一般有: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②分类账:分类账簿是对各项经济业务按照他所涉及的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分类账簿按其提供的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不同,又可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两种。
基础会计教案(5篇)

基础会计教案(5篇)基础会计教案(5篇)基础会计教案范文第1篇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校;基础会计1基础会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基础会计课程是讨论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和编制财务报告的一门应用性管理学科,它是高等财经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1]。
通过开设基础会计课程,使同学理解会计核算原理,系统把握企业会计处理的方法,培育同学具有较强的会计处理、分析、推断的力量。
在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会计属于核心课程。
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尚未得到广泛推广。
而基础会计作为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的有用性专业课程,承载着培育适应时展要求、具有较高实践力量的高级特地人才的重任。
但是,“老师讲,同学听;老师考,同学背”的刻板的教学方式仍旧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不利于会计专业人才力量的培育。
因此,如何结合基础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汲取国内外优秀案例教学的阅历,推动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值得高校同仁深化争论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主要通过重现或者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让同学身临其境,通过分析和争论来开展学习的教学方式,主要用在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如今在临床医学教学中也有广泛应用。
教学中既可以采纳比较和分析,讨论各类胜利的和失败的管理阅历,从中提取出某些普遍性的管理原理或管理结论,也可以让同学独立思索或借鉴他人的成果来开拓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专业学问。
案例教学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月,由美国哈佛商学院首次采纳,当时是运用一种很特殊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来源于商业管理的真实大事或情景,通过这样方式,提高了同学参加课堂争论的主动性,实施之后,教学效果良好[2]。
始终到了上世纪八十年月,案例教学法才被教育界所重视,美国卡内基小组在1986年公开出版的《预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老师》著作中,高度赞扬了案例教学法在培育课程方面的价值,充分确定其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成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1.2 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原则1.3 会计要素及其分类1.4 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二章:会计基础核算方法2.1 会计记账方法2.2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规则2.3 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2.4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第三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等式3.1 账户体系的基本结构3.2 会计等式的建立与维护3.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3.4 利润表的编制第四章: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4.1 货币资金的分类与管理4.2 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核算4.3 应收账款与坏账的处理4.4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第五章:存货与固定资产5.1 存货的分类与管理5.2 存货的核算方法5.3 固定资产的分类与折旧5.4 固定资产的核算与处置第六章:流动资产及其他资产6.1 短期投资的概念与分类6.2 存货的后续计量与成本计算6.3 无形资产的识别与核算6.4 其他资产的分类与核算第七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7.1 负债的分类与核算7.2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与预收账款7.3 长期负债的核算7.4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核算第八章:收入、费用和利润8.1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8.2 费用的分类与核算8.3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8.4 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第九章:财务报告分析9.1 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与方法9.2 资产负债率的计算与分析9.3 利润率的计算与分析9.4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与应用第十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0.1 会计政策的概念与分类10.2 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原则10.3 前期差错的识别与更正10.4 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与提升六、重点和难点解析6.1 短期投资的概念与分类:短期投资是指投资期限短、流动性强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
其分类主要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进行划分。
6.2 存货的后续计量与成本计算:存货的后续计量主要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成本计算则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基础会计教案完整版

基础会计教课方案完好版【篇一:基础会计教课方案模板(带内容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目标第二节会计对象1、认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认识会计的一般对象3、掌握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特色教材及配套习题组织教课: 5 分钟导入新课: 10 分钟讲解新课: 65 分钟小结及部署思虑题:10 分钟教课要点:会计的特色及职能教课方法:讲解式、启迪式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目标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萌芽(符号记录)1、早期生产出于生产、生活需要,在生产以外以“结绳记事”、“刻契记数”、“垒石计数”等方式附加地把收入、支出记录下来。
2、生产发展节余产品出现,记录与计量的内容增加,生产者忙于生产,记录与计量活动与生产分别,出现了独立的簿记人员(二)会计的产生(书契反应)1、会计一词的由来议论纷纷,此中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会计”一词在我国发源极早,并与一件历史性大事相关。
相传夏代时,各地方官员在大禹的带领下,治水工作获得开天辟地的业绩,为了计功封爵开好一启迪学生自己说讲故事2、官厅会计西周时代,设有特意核算官方财赋进出的官职——司会,对财务进出采纳“月计岁会”的方法,亦即,每个月零星筹算为“计”,一年总筹算为“会”,二者合在一同即成“会计”,并按期向统治者报告。
到了西汉,出现了“计簿”或“簿书”的账册,并使用“入”、“出”作为记账符号。
(三)单式簿记到了宋朝,出现了“四柱清册”结算法。
“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其基本关系为: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
它代表了单式记账方法的最高成就。
(四)复式簿记明末清初,会计结算方式有了打破性进展,出现了“龙门账”,它把所有账目划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财富)”、“该(各项欠债)”四类,采纳“进-缴=存-该”的均衡公式计算盈亏,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两表计算结果完好符合,实现了双轨计算盈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认知目标 1.认知目标 ①了解收、付、转记账凭证的格式、内容 ②掌握收款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方法与审核 2.能力目标 2.能力目标 ①培养根据经济业务正确、规范填制记账凭证的实际操作能力 ②培养勤于动手、勇于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规范的实际操作技能及
根据付款业 务编制会计 分录
掌握付款凭 证的填制要 求及方法, 强
2.观察、 思考 调 填 写 内 容 付 款 凭 证 的 的正确完整, 填制 书写的工整 规范 检查学生对 付款凭证填 制的掌握 学习小组内 讨论, 互助完 成练习。
讲 解 、 示 范 、 练 习
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付款凭证审核要点 3. 学生互相检查习作并修正错误,
环节
内容
1. 记 账 凭 证 的 概 念 ?( 根 据 什 么 填 制?, 记账凭证对原始凭证有什么 要求?)
教师活动
1.提问 2. 展 示 记账凭证
学生活动
分学习 小组讨论教 题
教学意图
理解记 账凭证的概 念, 明确记账 凭证填制的 依据
收、付、转、 师 提 出 的 问
复 习 引 入
2. 专用记账凭证的种类及概念。 观察所 印发的凭证 了解专 用记账凭证 的格式 明确记 账凭证的基 本内容 3 简介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确定选 用何种记账 凭证 掌握收款凭 证的填制要 观察,思考 求及方法, 强 调填写内容 的正确完整, 书写的工整
4
布 置 作 业
建议:未成正确完成凭证填制的同学 完成 2. 基础会计习题集 建议:已掌握填制方法的同学完成提 高题. 3. 完成转账凭证的填制 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方法:讲练结合,归纳法,直观法。 2. 学习方法:探讨式学习,发现学习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POWERPOINT 课件、学习资料 六、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①根据经济业务内容,正确选择填制记账凭证种类 ②收款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教学难点:①正确填写收款凭证的摘要栏、会计科目、凭证编号等基本内容 ②严谨、细致、规范的实际操作技能 七、教学程序设计
析、讨论、探 究填制付款 凭证的方法 (迁移法、讨 论法、启发 式、探究式)
进一步掌握 付款凭证的 正确、 规范填 制方法, 培养 勇于探究、 解 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学生相互讨 引导学生归 纳总结 论思考并归 纳付款凭证 的审核要点 掌握付款凭 证的审核
5、付款凭证的审核要点
讲解付款凭 证的审核 学习小组讨 论老师提出 的问题并回 讲评付款凭 答
“基础会计——付款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付款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
学 教 校 者
密山市职教中心 刘桂珍 新授技能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高一会计电算化班 45 分钟
授课类型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使用教材: 。 1. 使用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 教学内容: 2. 教学内容: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整个会计核算的起 点,也是登记账薄的前提和依据.只有熟练掌握收款、付款凭证的填制,为转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 证的填制打下基础,才能为记账、算账提供初始的依据,是会计实务操作中必须掌握的方法,贯 穿整个会计工作的始终。 本节讲授内容为第五章第三节“记账凭证”中的“收款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要求学生掌握凭 证的填制要求方法,能根据经济业务正确、规范填制收款凭证。以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 发票、支票、进账单等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材处理: 3. 教材处理: 教材相关实例较少,与基础会计习题集相结合进行讲授
二、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会计核算七种专门方法中的设置账户、复试记账有较深的认识,能 根据企业日常经济业务较熟练地编制会计分录,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发票、支票、进账单等原始凭 证的填制方法,为记账凭证的填制打下了基础。但个别学生在填制原始凭证时还缺乏认真、细致、严谨、 规范的实际操作风范,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应强调规范填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规范 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品德。
授 课
1、讲解演示付款凭证的填制要点
讲解演示付 款凭证的填 制要点
2
示范付款凭 证的填制方 例 1: 日, 2 向红星工厂购入材料 一 批,货款 20000 元,税 3400 元。开出转 账支票一张,计 23400 元。 法。强调会计 科目、摘要、 凭证编号、金 额的书写要 求及填写顺 序 2 学生填制收款凭证 练习(一) 练习(二) 巡视各学习 小组练习情 况 引导学生分
迁 移
实物投影:有 代表性的习 讲评练习 作,根据学生 完成情况进 行讲评
小组内同学 相互检查、 修正实操习 作
小 结
法步骤 2.审核付款凭证
分层布置作 基础题 1. 课堂练习题. 业,对本节内 容未掌握的 同学要求将 本节回顾一 次,已掌握的 同学完成巩 固练习,对学 有余力的同 学完成知识 的迁移
6 、练习(三)
证及常见错 误
3
1. 巩 固 凭 证 的填制方法、 审核要点 2. 培 养 解 决 实际问题的 巡视学生练 完成习题集上的练习 习,并对个别 学生进行指 导(练习法) 按要求进行 实际操作练 习 能力 3.直接根据 原始凭证填 制记账凭证. 增强实操能 力,培养学生 专业素质及 责任感, 1. 将 所 学 知 识内化。 2.培养严谨、 细致、 规范的 会计职业素 养 1. 巩 固 所 学 思考老师提 1.启发、引导 学生归纳凭 1.归纳专用付款凭证的填制要求及其方 证填制步骤 2. 总 结 凭 证 的适用范围 3. 强 调 凭 证 填制的规范 及要求 出的问题, 与老师共同 归纳总结。 的知识并揭 示知识点的 联系区别 2.培养熟练、 规范的实操 技能 3. 为 下 节 课 学习转账凭 证的填制做 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