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作者:王一平

来源:《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年第06期

批判性思维属于理性思维的一种,主要是指在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肯定、质疑或批判。初中生身心发育正处于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不仅可以有效落实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丰富语文学习内容,拓展语文学习深度,还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禁锢,充分锻炼创造能力、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学习习惯。

批判性思维培养是对初中语文课程的有益补充与完善,同时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在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一,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大部分教师的教學方法都比较陈旧,侧重于“知识教学”而不注重“思维训练”。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采用填鸭式教学法给学生讲解字词、语句、课文等内容,对于抽象化的思维则缺乏相应的教学模块。这就导致批判性思维培养无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扎根,学生也很容易出现“不知道批判性思维是什么,不知道要批判什么,不知道该怎么批判”等问题。其二,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师生关系缺乏清晰定位,认为学生就应该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进而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各方面都做出严格管理和限制,这就导致学生的成长过程充满禁锢。学生只能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学习,从而使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思考探究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和前提,而学生则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究兴趣,逐步改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和对知识的被动接收心理;其次是鼓励学生在兴趣指引下进行主动学习,从不同视角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充分发挥个性思维和发散思维,逐步学会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化解读。比如教学《天上的街市》这首现代诗时,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街灯亮起、群星闪烁、天河宽广、牛郎织女隔河相望、流星划过等相应意象的图片,将纯文字的课文进行多维呈现并创设出艺术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情境感染下学生就很容易产生不一样的想法——“我觉得星星像珍珠不像街灯”“我觉得天河就是一条行星带不是街市”……如此便能从小处着手激活学生潜在的批判性思维,避免学生出现盲目认知的现象。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学生对不同意见的发现与思考,而提问则是延伸学生课堂学习,并为学生提供多样学习路径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加强对学生的问题引导,避免直接塞给学生知识内容,而是多向学生提问并鼓励学生发问,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学会多维思考。比如教学《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提问: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三次拜访的结果分别是什么?三顾茅庐有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