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13单元译文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文言文是语文学科一个重要的分支。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词句注释:1. 何许人:何处人。

也可解作哪里人。

许,处所。

2. 详:知道。

3. 姓字:姓名。

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4. 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以为,以之为。

焉,语气助词。

5.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6. 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

会:体会、领会。

7. 欣然:高兴的样子。

8. 嗜:喜好。

9. 亲旧:亲戚朋友。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10. 如此:像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1. 或:有时。

12.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

造,往,到。

辄(zhé),就。

13. 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

期,期望。

14. 既:已经。

15. 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zēng)不,竟不。

吝情,舍不得。

去留,意思是离开。

16. 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环堵(dǔ):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堵,墙壁。

萧然,空寂的样子。

17. 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

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

穿,破。

结,缝补。

18. 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

箪(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

瓢(piáo),饮水用具。

中考语文资源:九年级第十三单元《走进文言文》

中考语文资源:九年级第十三单元《走进文言文》

中考语文资源:九年级第十三单元《走进文言文》《走进文言文》九年级第十三单元(说明:原文中加“()”的文字是补充注释,译文中加“()”的文字是理解中的补充内容)阅读许允之妻训练1.班昭续《汉书》2.浙东愚妇3.农妇斥神4.孝丐5.华隆获救阅读许允之妻【原文】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②,魏明帝③遣虎贲④,收⑤之。

其妇出诫曰:“明主可以理夺⑥,难以情求。

”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⑦。

臣之乡人,臣所知也。

陛下检校[检验核对],为称职与不(fǒu)?若不称职,臣受其罪。

”既检校⑧,皆官得其人⑨,于是乃释。

允衣服败坏,诏(10)赐新衣。

初允被收,举家号哭。

妇自若,云:“勿忧,寻(不久)还。

”作粟粥待。

顷之,允至。

[此文中的(10)是注释]【注释】①吏部郎:吏部的长官。

②多用其乡里:任用了他很多同乡人。

③魏明帝:指三国时魏国皇帝曹叡(ruì,同“睿”)。

④虎贲(bēn):武士。

⑤收:逮捕。

⑥夺:争。

⑦举尔所知:这是一句古语,意为推荐你所了解的人。

⑧检校:检验核对。

⑨官得其人:官府得到了合适的人选。

(10)诏:皇帝的命令。

【译文】许允做吏部的长官,多任用他同乡的人,魏明帝派武士把他抓了起来。

他出门时妻子告诫说:“英明的国君可以用道理跟他争论,难以用感情去请求(宽恕)。

”到宫中后,皇帝为核实此事而审问他,许允回答说:“(古语有)推举你所了解的人。

我的同乡人,我了解他们。

皇上可检验核对他们是不是称职。

如果不称职,我甘愿受那罪过。

”经检验核对,(凡许允所推荐的同乡人)都是官府中合适的人选,于是皇上便释放了(他)。

许允的衣服被扯坏了,皇帝下令赐(给他)新衣。

当初许允被抓时,全家号哭。

他妻子神态自若,说:“不用担心,不久就会回来。

”(她叫人)煮小米粥等待。

不多时,许允(果然)回家了。

训练1.班昭续《汉书》【原文】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死),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完成)而卒。

八年级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汇总(全册)

八年级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汇总(全册)

八年级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汇总(全册)上册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送友人》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黄鹤楼》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早寒江上有怀》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野望》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长歌行》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游山西村》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渡荆门送别》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归园田居》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石壕吏》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春望》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望岳》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大道之行也》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核舟记》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爱莲说》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陋室铭》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记承天寺夜游》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三峡》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浣溪沙》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鲁山山行》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秋词》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翻译(可下载)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塞翁失马》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唐雎不辱使命》下册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翻译:《山坡羊·潼关怀古》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翻译:《水调歌头》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满井游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醉翁亭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岳阳楼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小石潭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送东阳马生序》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相见欢》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相见时难别亦难》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元二使安西》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登幽州台歌》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赠从弟》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己亥杂诗》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行路难》初二语文下册文言诗文翻译:《饮酒》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西湖游记二则》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周处》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使至塞上》初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滥竽充数》初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买椟还珠》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画蛇添足》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观潮》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过零丁洋》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赤壁》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马说》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五柳先生传》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与朱元思书》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桃花源记》相关资料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赵普》初中课外文言文翻译:《郑燮传》初中语文《强项令》原文及译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终南山》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秋登万山寄张五》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黄生借书说》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捕蛇者说》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古诗文复习: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复习修改病句练习题初中语文文言文成语精选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君子于役》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蒹葭》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关雎》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日喻》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养鱼记》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曹刿论战》初中语文《龚遂治渤海郡》译文初中语文古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李将军列传》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汉江临泛》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少年中国说》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及赏析:《鱼我所欲也》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翻译(可下载)初二语文文言文要句翻译精选。

八年级课内文言文翻译

八年级课内文言文翻译

八年级课内文言文翻译:《桃花源记》晋朝太元年间,武陵有一个捕鱼为生的人。

(有一次他)沿着一条小溪捕鱼,不知走了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这片桃花林)夹着两岸有百步远,中间没有别的树,香草新鲜美好,落花缤纷。

渔人对此很惊奇。

(他)再往前走,想走完这片桃花林(看个究竟)。

桃花林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那里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小洞,(洞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于是离开船,从那个洞口走进去。

起初非常狭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

再向前走几十步,变得开阔敞亮。

(里面的)土地平坦广大,房屋整齐分明,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的小路交错相通,可以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

里面的人来来往往耕种田地,人们穿的衣服,都像外面的人。

老年人和小孩子,都安适愉快。

(村里人)看见渔人,于是大吃一惊,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全部回答了。

(村里人)于是邀请(渔人)一起回家,准备酒杀了鸡给渔人吃。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一个渔人,便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乱世,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这样就同外面的人断了来往。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

渔人一件件详细地告诉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村里人听了以后)都惊叹。

其余的人也各自又请渔人到他们家(去做客),都拿出好酒好饭(款待他)。

住了几天,(渔人便)告辞回去了。

村里的人嘱咐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于是顺着原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

(他)到了武陵郡,到太守处,报告了这些情况。

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路了。

南阳的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打算前去(寻找)。

没有找到,不久他就病死了。

从此以后,就没有再去寻找的人了。

《陋室铭》山不在于高低,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浅,有了龙就成了灵异的水。

(完整版)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13单元译文

(完整版)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13单元译文

【第十三单元】诸葛亮“空城计”【原文】亮屯于阳平①,遣魏延诸军并②兵东下,亮唯留万人守城。

晋宣帝③率二十万人拒④亮,而与延军错道⑤,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⑥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

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

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⑦,势不相及。

将士失色,莫知计出。

亮意气自若,敕⑧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⑨;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10)洒。

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12)山。

明日食时,亮谓参佐(13)抚手(14)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15),将有强伏,循山走矣。

”候逻(16)还白,如亮所言。

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此文中(10)--(16)是注释]【注释】①阳平:古地名,今陕西汉中。

②并:联。

③晋宣帝:指司马懿;魏国将领。

④拒:对抗。

⑤错道:交错进军。

⑥侦候:侦察兵。

⑦回迹反追:掉转人马追击。

⑧敕(犮犺ì):下令。

⑨庵幔:营帐。

(10)却:再。

(11)猥(wěi):突然。

(12)2趣:同“趋”,急走。

(13)参佐:助手。

(14)抚手:拍手。

(15)怯:此指伪装怯弱。

(16)候逻:侦察巡逻的士兵。

【译文】诸葛亮驻军在阳平,派魏延等人的军队联合向东,他自己只留下万把人守城。

司马懿率二十万人马与诸葛亮对抗,而跟魏延的军队刚巧错道前进,直接到了眼前,仅离诸葛亮驻地六十里左右。

前去侦察的士卒告诉他,说诸葛亮在城中兵少力弱。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将到,已经跟他迫近。

他想前去依靠魏延,可相距又远,(如果叫魏延)掉过头来追击司马懿,看形势来不及。

将军士兵(都大惊)失色,不知用什么计策(对付)。

(这时)诸葛亮神态自若,下令军中全部偃旗息鼓,不能随意出入营帐,又命令打开四面城门,(派人)扫地洒水。

司马懿常认为诸葛亮(处事)稳重,而(现在)突然显出势弱(的样子),怀疑他有伏兵,于是带领军队向北急走上山。

第二天吃早饭时,诸葛亮拍手对助手们笑着说:“司马懿必定认为我伪装怯弱,将有强大有伏兵,(所以)沿着山路逃走了。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翻译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翻译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翻译走进文言文八年级翻译《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段的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

从近几年中考命题趋势来看,文言文命题以课内文段为主,逐步向课外文段延伸。

本学期的重点篇目有:《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复习策略】1.理解、识记常用实词,了解常用虚词的用法。

2.平时多注意自己的朗读,揣摩所读内容,培养语感。

这样不仅有助于划分朗读的节奏,而且在翻译句子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3.平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文言文的段意、主旨、文章突出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分别整理汇总以促进理解、加强记忆。

4.回答开放性试题时,要紧扣材料和题目的要求,表述完整。

【典型考点】一、常识题(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是明初文学家。

(2)《小石潭记》选自《》,作者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我国(朝代)文学家。

【解析】对文学常识的考查,是文言文阅读的常见考点。

平时要注重积累,包括作者的名字、作品、所处年代、身份及文章出处等。

(1)宋濂(2)柳河东集(3)北宋二、解词题◎古今异义词(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录毕,走送之:【解析】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

古今词义的变化大致有如下几种:①词义扩大。

如“江”“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长江、黄河,现在扩大为泛指的通名了。

②词语缩小。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在古语中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仅指男子的配偶。

③词义的转移。

(1)(2)都是这种情况,去,离开;现代汉语中是到某地的意思。

走,在文中是跑的意思。

④褒贬色彩的变化等等。

◎一词多义(1)①天下独绝:②猿则百叫无绝:(2)①色愈恭,礼愈至:②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3)①水尤清冽:②以其境过清:【解析】一词多义以动词、形容词居多,以单音词居多。

走进文言文_六七年级_译文与题解11_20单元

走进文言文_六七年级_译文与题解11_2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11~20单元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2)Contents (3)第11单元 (4)1.1 乌鸦喜谀 (4)1.2 黠鼠 (5)1.3 粤令好谀 (6)1.4 子产受骗 (7)1.5 狮子王与豺 (8)2第12单元 (10)2.1 鹤亦知人意 (10)2.2 明义法师之鸠 (10)2.3 鹿亦有知 (11)2.4 喜嗔(chēn)之人 (12)3第13单元 (13)3.1 越人遇狗 (13)3.2 五不复猎 (14)3.3 隋候救蛇获珠 (14)3.4 华隆因犬获救 (15)3.5 齐人有好猎者 (16)4第14单元 (19)4.1 信始为布衣时 (19)4.2 天下有大勇者 (20)4.3 娥善歌 (22)4.4 相与和相 (23)4.5 南方多没人 (23)5第15单元 (26)5.1 公仪不受鱼 (26)5.2 震四知 (27)5.3 迂公修屋 (28)5.4 庖夫 (28)5.5 治驼 (29)6第16单元 (31)6.1 一生之计在于勤 (31)6.2 溥与七录斋 (32)6.3 用力多者收功远 (32)6.4 为者常成 (33)6.5 望梅止渴 (35)7第17单元 (36)7.1 云门与盲女偕老 (36)7.2 泰 377.3 二犬情深 (37)7.4 雁冢 (38)7.5 义犬报火警 (39)8第18单元 (41)8.1 谏议教子 (41)8.2 万年教子 (42)8.3 卞庄子刺虎 (43)8.4 势利鬼吴生 (44)8.5 偷鸡贼的托词 (45)9第19单元 (46)9.1 洪苦学 (46)9.2 王冕僧寺夜读 (47)9.3 欧阳修家教 (48)9.4 司马光幼时 (49)9.5 程门立雪 (50)10第20单元 (52)10.1 某误子 (52)10.2 高凤笃学 (52)10.3 王充市肆博览 (53)10.4 伯公肥大 (54)10.5 燕人返国 (54)第11单元1.1乌鸦喜谀原文粤西,近有荒村,多树木,上多栖乌鸦。

八上文言文译

八上文言文译

在晏子将要出使楚国的时候,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对他左右的近臣说:“听说这个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要到我们楚国来,我想羞辱他,该怎么办呢?”有一个人说:“这样吧,当他来的时候,我就绑着一个人从您的跟前走过。

然后您问被绑的是什么人,我就说是齐国人;你问为什么被绑起来,我就说是因为偷东西。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在宫里设宴招待他。

喝酒正酣的时候,有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

楚王问:“被绑着的这个人是谁?”官吏回答:“是齐国人,因为在我们这里偷东西。

”这时楚王看了看晏子,问道:“你们齐国人都是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站起来回答道:“我听说,橘子生在淮南的时候为橘子,可是生在淮北就变成枳,虽然它们的叶子相似,但是结出来的果实则全然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同罢了。

老百姓在齐国的时候安分守己,不偷东西,可是到了楚国便偷东西了,难道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东西吗?”楚王听完笑道:“贤能的人是不能戏弄的,我这是自取其辱啊!”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

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说话时完全不悲伤。

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

”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时,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

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满,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翻译: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总5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 错误!未指定书签。

Contents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1单元..................................................................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杨修啖酪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王戎识李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诸葛恪得驴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谢道韫咏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5曹冲称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翻译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翻译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翻译1. 求翻译 < > 八年级8~15单元的【八】1、《王安国直言》王安国(亮?)性格直率,疾恶如仇。

王荆公(疑为王安国字?)一开始职务为参知政事,闲暇的时候因为阅读晏元献公的词而笑着说:“做宰相怎能做这种小(志气)的词?”平甫回答:“晏元献公也只是偶尔因为得意之事而这样,在工作上哪能如此。

”当时吕惠卿作为馆职(疑为招待意)也坐在一旁,正经说到“为政必须先端正自己的言词,何况(不详)”平甫正色道“发表不正经言词,还不如小人。

”吕惠卿因此认为和这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疏远二人。

2、《陈章侯蔑视显贵》陈章侯性格怪僻,喜欢游玩喝酒。

别人送给他的金钱随手便花光了。

尤其喜欢为贫穷不得志的人作画,以周济他们的贫困。

依靠他而生活的贫寒士人,一共有几十以至几百家之多。

如果豪绅贵族等有势力的人向他要画,即使送他千金他也是不会提笔的。

有一个人品卑劣的显达者,引诱他进入船内,正在让他鉴赏宋元人的笔墨。

船开了以后,就拿出画绢强迫他作画。

章侯摘掉帽子,脱掉衣服,大骂不止。

那个显达者不听从他的。

于是章侯自己从船上跳落入水。

显达者非常生气,于是甩袖而去了。

后来托了别人代为求画,章侯最终还是没有用一下笔墨。

3、《王翱秉公》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的一个官员为妻。

王翱的夫人非常疼爱女儿,常常迎接女儿回家,女婿坚持不放走,愤怒地对妻子说:“你的父亲是选拔官吏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做官,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亲。

况且调动我轻易的就像振落树叶,吝啬什么呢?”于是女儿将想法寄给了母亲,夫人在一天傍晚准备了酒菜,跪着禀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气,拿起几案上的器具打伤了夫人,出去坐马车住到朝房里,十天后才回家,女婿最终没有被调职。

4、《次非斩蛟》楚国有个名叫次非的人,在一次旅游时来到吴国干遂这个地方,得到了一柄非常锋利的宝剑,高高兴兴地回楚国去。

次非在返回楚国的途中要过一条大江,便乘船渡江。

当渡江的小木船行到了江中心时,忽然从水底游来两条大蛟,异常凶猛地向这条小木船袭击过来,很快地从两边缠住渡船不放,情况非常危急,所有乘船过江的人都吓呆了。

(精选)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单元译文

(精选)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单元译文

【第三十二单元】猫说【原文】齐奄①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

”客说之曰:“虎诚(确实)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

”又客说之曰:“龙固(“ 固然”、“ 确实”)神于虎也,龙升天浮②云,云其尚(好)于龙乎?不如名曰‘云’。

”又客说之曰:“云霭(ǎi,云气)蔽天,风倏(shū,很快地)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名曰‘风’。

”又客说之曰:“大风飙(biāo,迅疾)起,唯屏以墙③,斯足蔽矣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

”又客说之曰:“唯墙虽固(坚固),唯鼠穴⑤之,墙斯圮⑥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

”东里丈人⑦嗤之曰:“噫嘻!捕鼠者故猫也。

猫即猫耳,胡为自失本真哉!”(节选自《应谐录》)【注释】①齐奄:作者虚构的人物。

②浮:此指依靠。

③唯屏以墙:用墙挡住它。

④斯足蔽矣:就足以挡住了。

⑤穴:打洞。

⑥墙斯圮(pǐ):墙壁就坏了。

⑦东里丈人:东面的老人。

【译文】齐奄家养一只猫,自认为此猫与众不同,在别人面前称它为“虎猫”。

有人对他说:“老虎确实勇猛,(但)不如龙有神灵,请改名叫‘龙猫’。

”又有人对他说:“龙固然比老虎神灵,(可)龙升天要凭借云,云大概比龙还好吧?不如称它为‘云猫’。

”又有人对他说:“云雾遮天,风一下把它吹散了,云本不如风,请改名为‘风猫’。

”又有人对他说:“大风激烈地兴起,只有墙壁可以像屏风一样挡住它,仅此就足以抵挡了,风怎么比得上墙?还是取名叫‘墙猫’好。

”又有人对他说:“墙壁虽然坚固,只要老鼠给它打洞,墙壁就坏了,墙又怎么比得上老鼠,应改名为‘鼠猫’好。

”东面的老人(听到后)嗤笑齐奄说:“嘻嘻!猫本是捕鼠的,猫就是猫,为什么要使它的本性失去呢?”1天下无良猫【原文】某恶(wù,讨厌)鼠,破家求良猫。

餍(yàn,吃饱)以腥膏(肥肉),眠以毡罽①。

猫既饱且安,率(全都)不捕鼠,甚者与鼠嬉戏。

鼠以故益暴。

某怒,遂不复畜(养)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注释】①毡罽(jì):毯子。

《走进文言文》(9)翻译1-38单元

《走进文言文》(9)翻译1-38单元

【走进文言文(9)】【第一单元】1、《华佗巧治》又有一名郡守得病,华佗认为这人极其愤怒就好了,于是多次接受他的礼品而不加以医治;没有多久弃他而去,留下书信辱骂他。

郡守果然大怒,命人追赶捕杀华佗。

郡守的儿子知道情况,嘱咐使者不要追赶。

郡守大怒得更厉害了,吐黑血数升而痊愈。

2、《谢缙敏对》解缙曾经跟从皇上游内苑(大概是御花园吧)。

皇上登上桥,问解缙说:“这该怎么讲?”解缙回答说:“这叫一步一登高。

”等到下桥,皇上又问他,解缙回答说:“这叫后边又比前边高。

”皇上非常高兴。

有一天,皇上对解缙说:“你知道宫中夜来有喜事吗?你可作一首诗来.”解缙于是说:”君王昨夜降金龙.”皇上于是说:”是个女儿.”解缙便说:“化作嫦娥下九重。

”皇上说:”已经死了.”解缙又说:“料是世间留不住。

”皇上说:”已经把她投到水里了.解缙又说道:“翻身跳入水晶宫。

”皇上本来打算用诡辩的话难住他.等听到这诗,深深叹服解缙的才思敏捷.(这场君臣对话,充分表现了解缙出口成章,应付自如,正因为如此,才使避讳之语得以巧妙妥帖的解释。

)3、《天谷雨》汉宣帝的时候,长江淮河一带遇上了荒年,饥民遍野,人吃人,死去的人接连不断。

一连三天天上落下稻谷。

不久,魏地向朝廷禀奏,说他们那里丢失了两千顷谷子,人们对这种现象都感到很奇怪。

4、《攘鸡者》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一只鸡。

有人劝告他说:‘(做)这种事情,不是有道德的人该有的行为。

’那个偷鸡的人说:‘(好吧),请允许(我)减少一点儿,每月偷一只鸡,等到了明年再停止。

’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礼义,这就要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5、《穿井得一人》宋国有一家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而要到外边去打水灌溉,经常要派一个人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就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得到了一个力。

”有听到这话便到处传播消息的人说:“丁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国都的人讲这件事,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就派人到丁家去问这件事丁家的人回答说:“打井获得了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呀!读后感想:不要为盲从,以讹传讹;要调查研究;凡事要动脑筋想一想,多加分析,以辨真伪。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叔父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今存散文《论语赞》一篇和《泰山吟》(一作《登山》、《拟嵇中散咏松诗》二首。《拟嵇中散咏松诗》借歌咏松树以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
2.4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1 性(至)孝 .至:到了极点,可翻译为非常 2左手复(挛)挛:蜷曲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1.5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译文:
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作了。
3.会:聚集,汇合4.题:书写,题写5.听:听从
6.举:全部7.以:相当于“把,拿,将。”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单元的翻译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单元的翻译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第二单元阅读字期清爽有医人工于草书者;医案病史记录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至于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孟浪者鲁莽的人约略撮抓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而羁延羁jī耽搁时间;可否相约同人相同职业的人;此指医生;凡书方药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节选自吴医汇讲译文有的医生擅长写草书;病史记录有人不识;关系还不大;至于药名;药店里的人怎能个个识草书鲁莽的职员大约抓一把药便会留下错误;小心谨慎的职员就要因此往返询问而耽搁时间;可否医生间有个约定;凡是写病史与药名;字希望要清楚;药名希望人人都看得懂..训练1张丞相好草书张丞相宋人张商英好草书而不工;时人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指笔画曲折乖僻的地方;侄罔然迷惑的样子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仔细视久之;亦不自识;诟ɡòu;骂其侄曰:“胡何不早问;致余忘之..”译文张丞相喜欢写草书草体字;但是不工整..当时的人都讥笑他;他固执己见﹐依然如故..一天;他获得了诗句;索要笔墨快速地写了下来;整张纸上的字像龙在飞腾蛇在游动;然后让侄儿誊写他所写的诗句..侄儿抄到笔画曲折乖僻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拿着张丞相所写的字问“这是什么字”..张丞相仔细看了好久;自己也认不出写的是什么字;就责骂侄儿说:“你为什么不早一点儿问我;以致我也忘了它是什么字..”2宋太宗学书太宗朝指宋太宗赵炅执政时期有王着者学右军王羲之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指翰林院;如同皇帝的人才库..帝听政处理政务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此指太监持书示着;着每以为未善好;太宗遂刻意临临摹学..又以问着;对如初..或有人询其意;着曰:“书固佳矣;若遽立刻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极;超越前古;世以为由着之规勉励益得益也..译文宋太宗执政的时候有一个叫王着的人学王羲之的书法;深深领会王羲之书法的精髓;在翰林院当侍书即: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皇帝处理政务的闲暇时间;还注重练书法;好几次派太监拿自己写的书法给王着看;王着每次都认为不好;于是太宗就专心的临摹学写..后来太宗又拿自己的书法来询问王着;王着的回答像先前一样..有人问王着这样做的意图;王着说:“皇上的书法本来已是写得好了;如果立刻就说好;恐怕皇上就不再对书法用心了..”那样以后;皇帝的书法精妙绝伦;超越前代古人;世人都认为是因为王着的勉励而得益的..3农夫杀牛华州村;往岁有耕田者;日晡bū申时古代时间段名称;相当于15时至17时疲甚;乃枕犁而卧..虎自林间出;眈眈相向;欲啖之..屡前;牛辄总是跨立耕者之上;左右以角抵触虎;虎不得近;垂涎至地而去..其人则熟寝;未之知未知之也..虎行已远;耕者觉;见牛跨立其上;恶wù之;以为妖;因杖牛..牛不能言而奔;逐之;愈觉其怪..归而杀之;解分解、剖开其体;食其肉;而不悔..译文华州村里;以前有个耕田的人;活干到太阳落山时已经很疲劳了;就枕着犁睡觉..老虎从在林子里出来; 凶狠地盯着耕田人;想要吃他..老虎屡次上前;牛总是跨开两脚站立护着主人的身体;用角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触虎.老虎不能靠近耕田者; 贪谗的口水掉到地上然后离去..那个人却睡得很熟; 不知道刚才发生的情况..老虎已经走远了;耕田的人醒来;看见牛伸开两腿跨立在自己身体上面;就厌恶它;以为这只牛不正常;于是用棍棒打它..牛不会说话就奔跑;主人就追赶它;越追越跑;耕田人更觉得牛不正常;回家后就把牛杀了;剖开了它的身体;吃了它的肉;却不知后悔.. 4欧阳修不喜释氏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他死后谥“文忠”不喜释氏佛教;因为佛教创始人为印释迦牟尼;故称释氏..士读书人有谈佛事者;必正色视之;而公之幼子字“和尚”..或问:“公既不喜佛;而以和尚名子何也”公曰:“所以贱之也;如今人以牛驴名小儿耳..”问者大笑;且伏通“服”公之辨通“辩”也..译文欧阳修不喜欢佛教;读书人有谈佛教的;欧阳修一定神情严肃地看着对方;而欧阳修的小儿子字是“和尚”;有人问:“你既然不喜欢佛教;却给儿子取的字是‘和尚’为什么呢”欧阳修说:“因为故意要轻视它;像现在用牛、驴的命名小孩罢了..”提问的人大笑;而且佩服他的辩解.. 5义犬报火警城之东;民家畜一犬;甚羸léi;瘦..一夕;邻火卒同“猝cù”突然发;延及民家..民正熟寝;犬连吠不觉..起曳yè;拖其被;寝犹如故..复踞床以口附民耳大嗥;民始惊..视烟已满室;急呼妻子出;室尽烬矣..民遂谓所亲曰:“吾家贫;犬食恒不饱;不谓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难也..彼日厚享其人之食而不顾其患难者;其视犬为何如耶”译文城的东面;一普通老百姓家里养了一条狗;非常瘦弱..一天晚上;邻居家突然着火了..火势蔓延到了这一人家..这家的人睡得正熟;狗连声大叫也不醒..狗就过去拉他们的被子;他们还像原来一样睡着..狗又蹲在床上用嘴对着那个人的耳朵大叫;那人才惊醒过来..看到烟已弥漫了整个房屋;急忙喊妻子孩子出来;屋子却全烧成灰烬了..那个人就对他的亲近的人说:“我家穷;狗经常吃不饱;没想到今天能救我们一家四口免于灾难..在那些日子里;有人丰厚地享受对方提供的吃喝而不顾对方的忧患与困难;他们看到这只狗的作为有什么感想呢第三单元阅读陶侃惜分阴陶侃kǎn在广州指陶侃在广州任刺史;无事辄朝zhāo;早晨运百甓甓pì:砖于斋书房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意为尽力收复中原;时晋朝已偏安江南;北方为外族占领;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常语yù人云:“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沉湎miǎn于宴饮;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译文陶侃在广州任刺史;如果无公事处理;就早晨把一百块砖搬到书房外;晚上把它们搬进书房内..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回答说:“我正尽力收复中原;如果过分安逸;恐怕日后不能肩负战事;所以自己先吃点苦..”……他常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却爱惜每一寸光阴;至于普通的人;应当爱惜每一分光阴..怎么可以只管享受;活着对社会没有好处;死了后人也记不起他;这是自暴自弃”训练1木屑竹头尝曾经造船;其木屑竹头指竹的根部;侃皆令籍登记而掌之..人咸都不解所以..后正会指农历正月元旦;积雪始晴;厅事官府办公的大堂前余雪犹湿;乃以木屑布铺地..及桓温桓huán;东晋大将伐蜀;又以侃所贮存竹头作钉dīng指竹钉装装配船..译文曾在造船的时候;那些木屑和竹子的根部;陶侃命令人把它们都登记造册并把它们掌管好..人们都不理解陶侃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在正月初一;地面积雪;天刚放晴;厅堂前有没融化完的积雪;地面还湿滑;陶侃就用木屑铺在地面上..等到桓温攻打四川时;又用陶侃贮存的竹头的根部作竹钉来装配船..2董遇论“三余”人有从学者;遇董遇;三国时人不肯教;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董遇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xiàn..”从学者云:“苦于无日..”遇言:“当以用;利用‘三余’..”或有人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随时之余也..”译文有人请董遇讲学;董遇不肯就讲;董遇说:“在这前一定应先读百遍..”说“文章读了百遍;它的含义自然会显露出来..”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利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季农闲是一年的空余时间;夜晚不便下地劳动是白天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出门干活随时都有空余的时间..”3桓荣勤学不倦桓荣桓huán;东汉人初值早年;遇到仓卒社会动乱;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è;穷困;而荣诵读不辍chuò;元卿哂shěn 讥笑之曰“但自苦尔;何时得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回答..及等到荣为太常朝廷中负责礼乐及选拔人才的官职名称;元卿恨遗憾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有利若是哉”译文东汉桓荣当初遇到社会动乱;与同族的叫桓元卿的同处于饥饿穷困之中;但桓荣勤学不止;元卿讥笑他说:"你只不过是自己苦苦地化费气力罢了;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处啊"桓荣笑着不回应他..等到他做了太常官后;元卿遗憾地说:"我就象农家人一样;哪里料想到读书有益像这样啊"4晋平公游于河晋平公游于河而乐曰:“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船人盍hè胥胥xū;人名跪而对回答曰:“主君对国君的尊称亦不好士耳罢了..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昆仑山;无足而至者犹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盖大概主君无好士之意耳;无患乎无士也..”译文晋平公在黄河畅游觉得快乐;说:“怎么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度这种快乐”船夫盍胥跪拜回答说:“国君也是不喜好有才能的人才罢了;那珍珠出产在江海中;玉石出自昆仑山上;它们没有脚而能到国君这里;还是因为国君的喜好;有才能的人有脚不能到国君这里;大概是国君没有喜好有才能的人的意愿罢;只要国君喜好不要担心没有有才能的人啊..5黄公好谦卑齐有黄公者;好谦卑低下认为自己低下..有二女;皆国色一国中最美的人..以其美也;常谦词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传布;流传..年过超过了订婚的年龄而一整个国无聘订婚者..卫卫国有鳏夫鳏guān;老而无妻的人;失时过了正常的婚娶年龄;冒娶之;果国色..然这事后曰:“黄公好谦;故故意毁其子女儿;谓说不美..”于是争相聘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名实相违也..译文齐国有位黄公;喜欢谦虚认自己低下..他有两个女儿;都是一国中最美的女子;由于她们美;黄公就常用谦辞贬低她们;人们以为她们丑陋..丑陋的名声远扬;以致超过了订婚的年龄而整个国家中没有人来上门订婚..卫国有位年老没有妻子的人;已是过了正常的婚娶年龄;不顾流传的把他的一个女儿娶去;不料果然是一国之中最美的人..这以后就说:“黄公喜欢谦虚;有意贬低他的女儿;说她们长得不美..” 于是人们争着聘娶;另一个女儿也是位国色的美人.. 国色是事实;丑陋是名声;这是名声和事实相反啊..第四单元读音鈇鈇fū馐xiū鸲鹆qú yù狙jū芧yù捽zuó阅读蓄蝎为戏管子客旅居在外商丘;见逆旅旅店童子有蓄蝎xiē;俗称蝎子;尾刺内有毒腺为戏者..问其术方法;曰:“吾捕得;去其尾;故彼莫予毒;而供吾玩弄耳..”索要来观之;其器中蓄蝎十数数十;皆甚驯温顺..投以食则竞集争着聚拢来;撩拨弄之以指;骇然惊恐的样子纷起窜..观其态;若甚畏人然..于是童子大乐;笑呼持去..客谓管子曰:“得是术也;可以御恶人矣..”节选自因寄轩诗文集注释①客:旅居在外.. ②逆旅:旅店.. ③蝎xiē:俗称蝎子;尾刺内有毒腺.. ④术:方法..⑤索:要来.. ⑥十数:数十.. ⑦驯:温顺.. ⑧竞集:争着聚拢来.. ⑨撩:拨弄.. ⑩骇然:惊恐的样子..译文管仲客居商丘;看见旅店里有个孩子养着蝎子取乐..问他有什么方法;孩子说:“我抓住蝎子;除去它的尾刺;所以它就没法毒害我;因而供我玩弄了..”管仲向他要来看看;那容器中有数十只蝎子;都很温顺..把食物投进去便争着聚拢来;如果用手指去拨弄;它们便惊恐地纷纷起身逃窜..看它们的状态;好像很怕人的样子..在这时候那孩子非常开心;笑着喊着拿了蝎子离开了..有人对管仲说:“掌握了这方法;可以抵挡坏人了..”训练1人有亡鈇者人有亡失去;丢失鈇鈇fū:同“斧”者;意猜度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脸;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是而不窃鈇也..俄而不久掘其谷山谷而得其鈇;他日另一天复见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像窃鈇者..译文有个人丢失斧子的人;猜想是他的邻居家的儿子偷的;看他的走路;像是偷斧子的;脸上的神色、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像是偷斧子的;行为神态没有不像偷斧头的样子..不久在掘那的山谷时找到了他丢失的斧子..另一天;再看那邻居的儿子;他的举止神态都不像偷斧子的人了..注释①鈇鈇fū:同“斧”..②谷:山谷..2与狐谋皮周周地;在今河南洛阳市人有爱裘皮衣而好珍馐xiū珍贵的食品;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备办少牢古代祭祀用的动物叫“牢”..牛、羊、猪全备叫“太牢”;只用猪、羊的叫“少牢”;“一牢”指一只羊..之珍而与羊谋其馐..言未卒完;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何者周人之谋失之矣译文周地有个喜好裘皮讲究美食的人;想做价值千两黄金的皮衣就跟狐狸商量要它的皮;想做一桌羊做的美食就跟羊商量要它的肉做宴席;话没说完;狐狸互相带领着逃到深山之中;羊互相呼喊着躲进了深林之中..所以周国人十年也做不出一件裘皮衣服;五年也准备不出来像祭祀一样的羊肉美味佳肴..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周人的谋划有错误..3蝉与鸲鹆鸲鹆qú yù:鸟名;俗称“八哥”之鸟;出于在南方..南人罗用网捕捉而调其舌意为将鸲鹆的舌头剪圆;教它学人话..调;调教..;久之;能效模仿人言..但只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唱;唯数声也..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你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意为等于没有说;曷hé;何若我自鸣其意哉”鸟俯低下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注释①鸲鹆qú yù:鸟名;俗称“八哥”..②罗:用网捕捉.. ③调其舌:意为将鸲鹆的舌头剪圆;教它学人话..调;调教.. ④未尝言也:意为等于没有说..译文“八哥”这种鸟;出在南方;南方人张网捕捉住它后将它的舌头剪圆;教它学人话;时间长了;能模仿像人一样说话;但只能模仿几声就停止了;一天到晚唱的;只几句罢了..知了在庭院里鸣叫;“八哥”听了就笑它..知了对“八哥”说:“你能像人一样说话;很好..然而你说的话;等于没有说;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叫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呢” “八哥”低下头感到惭愧;终身不再学像人一样说话了..4朝三暮四宋有狙jū猴子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理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减少其家口口粮;充狙之欲..俄而不久匮缺乏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听从于己也;先诳欺骗之曰:“与若你们芧yù橡实;一种野生果子;朝三三颗而暮四四颗;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趴在地上而喜..译文1宋国有个养猴子的老人;喜欢猴子;饲养它们成了群;老人能懂得猴子想什么;猴子也知道老人的心里..老人减少他家里人吃的口粮;满足猴子吃的需要..不久;粮食缺乏了;将要限止它们吃的粮食;老人怕猴子们不听从自己;先骗它们说:“给你们吃橡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够吗”那些猴子跳起来发怒..一会儿老人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够吗”猴子们都趴在地上高兴了..5钱货入瓶唐扬州有丐者;曰胡媚儿..其有一瓶陶制的盛器;与人言:“若钱施施舍满此瓶;则永世福矣”观者见瓶但只容半升;故有施十钱、百钱者;然瓶未见满;人怪之..一富人过;施千钱;仍未见满..有好事者喜欢新奇的人牵一驴;曰:“施驴..”丐者颔点头之;驴随变之类像细绳而入瓶;一市人皆惊..其时有货车过;货主闻之戏言:“能令诸货车入瓶否”曰:“可..”丐微侧瓶口;货车一一入瓶..货主大骇害怕;欲捽zuó揪住丐;而丐已潜入瓶..货主击碎其瓶;一全无所有..译文唐朝时扬州有个乞丐;叫胡媚儿;他有一个陶制的盛器;向别人说:“如果施舍的钱放满这个盛器;你就会永远幸福”在旁边观看的人看到盛器只装了半升;所以有施舍十文钱的、百文钱的;然而盛器仍没见装满..人们对此感到奇怪..一个富翁经过;施舍了千文钱;还是没见盛器装满..有一个喜欢新奇的人牵着一头驴;说:“施舍一头驴..” 乞丐点了点头;驴子随后变得像细绳子似的进入到盛器里;因此整个在市场上的人都感到惊讶..这个时候;有货车经过;货车的主人听后便开玩笑说:“能让这些货车进到盛器里吗”回答说:“可以..”乞丐将盛器的口微微倾斜;货车一辆辆地进入到成盛器中;货主非常惊讶;想要揪住乞丐;然而乞丐已经躲进盛器中..货主将盛器打碎;却全无所有..第五单元宗悫愿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译文:宗悫的字是元干;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乡人所称道..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译文:班超因为家庭贫穷;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后来班超作为使者访问西域;回来后因立功而封为王侯 ..二翁登泰山原文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早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巴蜀;但未登泰山;心以为恨;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陡峭;余亦未登;久念之;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十;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渡长江;徒步鸸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译文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城市里;关系和特别好;甲老翁的妻子早去世了;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巴蜀远处交游;但没有登过泰山;心中很悔恨;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 "甲翁说:"那山很陡峭;我也没有登过;总想着他;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吧;以前的愚公;旧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今日我门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2天;两个老人都取乐;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从鸸到泰阴.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坐大山.虎之力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译文:老虎的力气;比人的力气不止大一倍..老虎有锋利的爪牙;但是人没有;又使它的力气加倍..那么人被老虎吃掉;不奇怪了..然而老虎吃人不常见;而老虎的皮常被人拿来做坐卧的物品;为什么呢老虎使用力气;人运用智慧;老虎只能使用它自身的爪牙;但是人能利用工具..所以力气的作用是一;但是智慧的作用是百;爪牙的作用各自是一;但是工具的作用是一百..用一对抗一百;即使凶猛也一定不能取胜..所以;人被老虎吃掉;是因为有智慧和工具而不能利用..因此世界上那些只用力气而不用智慧;和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借助别人的人;都跟老虎一样..他们像老虎被别人捕捉到杀死而被坐卧在他们的皮上;有什么值得奇怪呢中心:领导者要善于运用智慧和众多人才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取得成功..不懂得运用智慧;不会凭借外力;仅凭自己的力量一味蛮干;必将遭受失败不与少年贷资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资..一日出;有少年从富翁后;亦假本做生意的本钱者..翁诺之..既至家..适见几上有钱数十;少年因无事;以手钱;自下垒高..甚娴熟..翁谢之拒绝了他;竟终不与..或问何以不贷;翁曰:「此必嗜博赌博而非端行为端正人也;所熟之技不觉形显露於手..」询之果然..据聊斋志异改写译文有一富翁;很多商人都向他融资..一天外出;有一少年跟在他的后面;向他借生意的本钱..富翁答应了..少年跟到了富翁家里..正好看见桌子上有数十枚铜钱;少年闲来无事;用手把钱自下而上垒高;手法甚为熟练..富翁拒绝了他的要求;最终没有给他钱..有人问富翁问什么不借钱给他;富翁说:「这个人肯定是好赌而不是行为端正的人;赌博中熟悉的手法不自觉显露在手上..」问那个少年;果然是这样..第六单元胡质父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译文:胡威;字伯虎..年少的时候就很有志向;品行廉洁..胡质做荆州刺史时;胡威从京都许昌去探望他..因为家中贫困;没有车马和童仆;胡威独自骑驴去探望;到了之后拜见父亲..在马厩中住了十几天;胡威向父亲告辞..在辞别时;胡质赐给他绢一匹;做为旅途上的盘缠..胡威跪下说:“父亲为官廉洁奉公;不知道哪里来的这匹绢”胡质回答说:“这是我俸禄的剩余;因此给你做旅途中的盘缠..”胡威这才接受;辞别父亲踏上回家旅途铜臭原文:有仕人退朝;诣其友人;见百衲衣道人在坐;不怿而去..他日谓友人曰:“公好衣毳褐之夫;何也吾不知其贤愚;且觉其臭..”友人应曰:“毳褐之臭;外也;岂其铜乳铜乳之臭;并肩而立;接迹而趋..公处其间;曾不嫌耻;反讥余与山野有道之士游高尚之人以蛙鸣鼓吹;吾视毳褐愈于今之朱紫远矣仕人:做官的诣:前往百衲衣:和尚穿的衣裳怿:高兴衣毳褐:穿褐色兽皮铜乳:铜水朱紫:大红袍译文:有做官的人;前去探望他的朋友;遇到老道在坐;不高兴离去.另一天跟朋友说:"你喜好穿褐色兽皮的人;是何道理我并不知道他聪明或愚笨;只。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1-7单元的翻译解析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1-7单元的翻译解析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第一单元】1.刘裕诫子孙高祖既贵(指刘裕做了南朝宋代的皇帝),命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

帝(指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至故宫,见之,有惭色。

近侍或进曰:“舜躬耕历山(古地名,今山东境内),禹亲事水土。

陛下不睹遗物,安知先帝之至高、稼穑之艰难乎?”[译文]高祖已经是至尊至贵(即:刘裕做了南朝宋代的皇帝)了,吩咐收藏地位低微时所用的农具用来给子孙观看。

(他的儿子)文帝到旧时的宫殿去,看到(他父亲早年用过)那些耕具,有惭愧的神情。

(他)身边侍臣中有人进言说:“大舜亲自在历山耕种,大禹亲自治理水土。

陛下不看到这些遗物,怎能知道已去世的皇帝(刘裕)极高的品格,(以及)耕种收获的艰难呢?2.田父遗产昔有一田父[fǔ] ( 种田的男子),自幼孤寒,而立之年乃始有家室。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躬养子女,赈(zhèn,救济)穷济贫。

年八旬而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临死之时)呼儿孙于床前,曰:“吾行将就木,无有金银遗(留)尔,惟有二物可为纪念。

”遂指木椟,命长儿启之。

众人但见一锄一布衣而已,皆愕然。

田父曰:“锄者,冀尔等(你们)一生勤劳;布衣者,愿若终身俭朴。

”言讫[qì]而亡。

儿遂永志其志。

译文:过去有一个耕田的男子,从小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三十岁才有妻子。

(他)太阳升起就起身劳动,太阳下山才休息,亲自抚养子女,救济帮助贫穷的人。

八十岁时病卧床上,不能起来,临死的时候叫儿孙到床前,说:“我不久就要走进棺材(即:我不久就要死了),没有金银留给你们,只有两样物品可作为纪念。

”于是指着木柜箱子,叫大儿子打开它。

大家只看到一把锄头和一件布的衣服罢了,都惊讶了。

耕田男子教育(他们)说:“锄头(留给你们),希望你们一生勤劳;布衣(留给你们)希望你们能终身俭朴。

” 话讲完后就死了。

儿子们于是永远记住父亲的意愿。

3. 包拯家训包孝肃公(包拯,他的谥号为孝肃)家训[教]云:“后世子孙仕宦(huàn)[做官],有犯脏滥[贪污财物。

语文 八年级上册 文言参考译文

语文 八年级上册 文言参考译文

9 三峡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中午,就看不见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到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寒肃杀。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

空荡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了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单元】
诸葛亮“空城计”
【原文】
亮屯于阳平①,遣魏延诸军并②兵东下,亮唯留万人守城。

晋宣帝③率二十万人拒④亮,而与延军错道⑤,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⑥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

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

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⑦,势不相及。

将士失色,莫知计出。

亮意气自若,敕⑧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⑨;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10)洒。

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12)山。

明日食时,亮谓参佐(13)抚手(14)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15),将有强伏,循山走矣。

”候逻(16)还白,如亮所言。

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此文中(10)--(16)是注释]
【注释】①阳平:古地名,今陕西汉中。

②并:联。

③晋宣帝:指司马懿;魏国将领。

④拒:对抗。

⑤错道:交错进军。

⑥侦候:侦察兵。

⑦回迹反追:掉转人马追击。

⑧敕(犮犺ì):下令。

⑨庵幔:营帐。

(10)却:再。

(11)猥(wěi):突然。

(12)2趣:同“趋”,急走。

(13)参佐:助手。

(14)抚手:拍手。

(15)怯:此指伪装怯弱。

(16)候逻:侦察巡逻的士兵。

【译文】诸葛亮驻军在阳平,派魏延等人的军队联合向东,他自己只留下万把人守城。

司马懿率二十万人马与诸葛亮对抗,而跟魏延的军队刚巧错道前进,直接到了眼前,仅离诸葛亮驻地六十里左右。

前去侦察的士卒告诉他,说诸葛亮在城中兵少力弱。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将到,已经跟他迫近。

他想前去依靠魏延,可相距又远,(如果叫魏延)掉过头来追击司马懿,看形势来不及。

将军士兵(都大惊)失色,不知用什么计策(对付)。

(这时)诸葛亮神态自若,下令军中全部偃旗息鼓,不能随意出入营帐,又命令打开四面城门,(派人)扫地洒水。

司马懿常认为诸葛亮(处事)稳重,而(现在)突然显出势弱(的样子),怀疑他有伏兵,于是带领军队向北急走上山。

第二天吃早饭时,诸葛亮拍手对助手们笑着说:“司马懿必定认为我伪装怯弱,将有强大有伏兵,(所以)沿着山路逃走了。

”侦察兵回来报告,正如诸葛亮所说的。

司马懿后来知道了(实情),深感遗憾。

1 七擒孟获
【原文】
建兴三年①,诸葛亮率军至南中②,所战皆捷。

闻有孟获者,为夷③汉所服,于是令生致之④。

既得,亮使观营阵,曰:“此军如何?” 获对曰:“向(早先)不知虚实,故败。

今蒙(承蒙)使观营阵,若止(同“只”)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

七纵七擒,而亮犹(还)欲释获。

获曰:“公天威⑤,南人⑥不复反矣。

”于是亮进军,南中平(平定)。

【注释】①建兴三年:建兴是蜀国皇帝刘禅的年号;建兴三年为公元225年。

②南中:古地名,在今云南、四川、贵州交界处。

③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贬称。

④生致之:把他活捉后送上。

⑤天威:天助的威力。

⑥南人:孟获自称。

【译文】公元225年,诸葛亮率领军队到南中,所打的战役都取得胜利。

听说有位孟获
的人,被南方少数民族及汉人敬服,因此,下令要把他活捉后送上。

捉到了孟获后,诸葛亮让他观看军营阵地,说:“这军营怎么样?”孟获回答说:“先前不知军营部署的虚实,所以战败了。

今天承蒙(你让我)观看军营阵地,假若只是这样,(我)一定能战胜!”诸葛亮笑了,心里知道孟获还不服气,释放了他让他再来交战。

七次抓住(孟获)七次释放(他),诸葛亮还想释放孟获。

孟获说:“你有天助的威力,孟获不再回去了。

”因此诸葛亮进军(南中),南中被平定。

2 诸葛亮论赏罚
【原文】
赏罚之政[政策],谓(说的是)赏善罚恶也。

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公平)。

赏赐知其所(原因)施(加),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故赏不可以虚施,罚不可以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

【注释】①政:政策。

【译文】奖赏和惩罚的政策,说的是奖励善的惩罚恶的。

奖励用来鼓励立功,惩罚用来杜绝奸邪的行为;奖励不能不公平,惩罚也不能不同等。

通过赏赐使受赏赐的人知道所以要给予赏赐的原因,那么勇士就明白他们赴死的道理;通过惩罚使受惩罚的人知道所要被惩罚的原因,那么做坏事的人就知道有所畏惧了。

所以奖励不能无根据地实施,惩罚不能随便地乱用;无功受赏就会使有功劳的人怨恨,胡乱地惩罚就会使正直的人忌恨。

3 齐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
【原文】
齐景公①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效之。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撕)其衣,断其带②!”裂衣断带相望(接连不断)而不止。

晏子曰:“君徒(仅仅)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也。

公胡(为什么)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好)。

”不一月,国人莫之服(莫服之)。

【注释】①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②带:腰带。

【译文】齐景公喜欢妇人作男人的打扮,全国的人都仿效这样做法。

景公派官吏禁止他们这样的做,说:“女子作男子打扮的,撕裂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腰带。

”(虽然)撕裂衣服、扯断腰带的事情接连不断(地发生),但还是不能阻止仿效。

晏子说:“您仅仅在宫外禁止这样作,就好像在店门口挂着牛头卖马肉啊。

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子)不要穿(男子的衣服),那么宫外(的人)就不敢(这样)做了。

”景公说:“好。

”不到一个月,全国的人没有女子穿男子的服装了。

4 愚人食盐
【原文】
昔有愚者,适(到)友人家,与主人俱(一同)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之后)闻,乃益(增加)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所以美者,缘(因为)有盐故。

”暮归,母已具(准备好)食。

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只)见唯食盐而不尝菜。

母曰:“安(怎么)可如是(这样)?”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都)在盐中。

”食
盐不已(停),味败①,反为其患(害)。

天下之事尽然(这样),过则非唯不益,乃害之。

【注释】①味败:口味败坏。

【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去,跟主人一起用餐。

嫌(菜肴)淡而无味。

主人知道后,就加了些盐。

吃了加盐的菜肴,(觉得味道)很美,就自己想:“味道美的原因,(是)因为有盐的缘故。

”傍晚回到家里,母亲已经准备好吃的。

(愚人)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对他这么说感到奇怪,只见儿子只吃盐不尝菜。

母亲说:“怎么能像这么(吃盐)呢?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

”愚人不停地吃盐,(结果)口味败坏,反被盐所害。

天下的事都是这个道理,过头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被认为好的东西所害。

5 燕人赵良
【原文】
赵良者,燕①人也。

漂泊江湖,疾恶如仇。

一日,途经谢庄,闻有哭声,遂疾步入茅舍,见一少女蓬首垢(脏)面,哀甚。

良询(问)之,乃知为(被)某村二恶少所凌(欺)也。

良怒不可遏(阻止),径自诣索二恶少,诘之曰:“汝等何故辱无辜少女?”一恶少眈眈相(指代赵良)向,曰:“何预尔事②?”良瞋(tián,瞪大眼睛)目斥之:“尔非人也,但(只)禽兽耳!”未及恶少出剑,白刃(刀)已入其胸,立仆(倒下)。

一恶少伏地求恕。

良斫(zhuó,砍)其耳以示众,儆(jǐng)③其不得作歹(坏事)也。

【注释】①燕:今河北一带。

②何预尔事:跟你有什么相关。

③儆(jǐng):警告。

【译文】赵良是河北一带的人。

漂泊江湖,疾恶如仇。

一天,在路途中经过谢庄,听到有哭声,就很快地走进一间茅屋,见一少女头发蓬乱,脸上很脏,很是悲伤。

赵良问她,才知道被某村的两个品行恶劣的年轻无赖欺侮污辱。

赵良难于控制自己的愤怒,自己直接去找两个年轻的无赖,责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欺侮污辱清白无罪的少女?”一个无赖凶狠地盯着他说:“跟你有什么相关?”赵良瞪大眼睛斥责他:“你不是人,只是禽兽罢了!”不等无赖出剑,赵良明亮的刀剌入他的胸膛,(那个无赖)立即倒在地上。

另一无赖趴在地上求饶。

赵良割下他的耳朵在大家面前惩罚他,警告他不能作坏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