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赛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径赛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探析
□吴静祎李君远陈燕秦爱民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分析径赛运动员因心理素质差导致比赛发挥失常的现象,提出改善训练动机、培养自信心、提高自我调控能力等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方法。
【关键词】径赛运动员;心理训练;自信心;训练动机
【作者简介】吴静祎(1977,10 ),女,河北工业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李君远,陈燕,秦爱民;河北工业大学体育部
田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技战术都有很高的要求。随着田径运动竞赛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成为影响竞赛水平的重要因素,系统而行之有效的心理训练为运动员充分发挥竞技水平保驾护航。
一、径赛运动员心理素质差的表现
运动员心理水平应符合“倒U曲线”,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比赛时运动水平的发挥。心理素质差会造成运动员过度紧张和焦虑,引起成绩下降、比赛发挥失常,通过训练或比赛时运动员的表现可见一斑,场上怕见秒表、怕上跑道、怕听见枪声、听见运动员进行曲就四肢发软,场下食不甘味,夜不能寐,造成运动员不同程度的身心消耗,影响竞技水平的发挥。究其原因,心理素质水平跟不上比赛的要求,如自信心不够、自控能力差、消极思维过多、比赛心理定势不正确、以前失败留下的阴影、个性特征方面、意志品质差、赛前准备不充分等。心理素质训练的目的就是使心理水平趋于比赛所需。
二、心理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教练员须从认知上引导运动员:无论训练和比赛,尽力即可,立足于自己的现在和过去比,着眼于怎样发挥成绩,而非名次好坏。
(一)改善运动员的训练动机。训练动机是发挥运动员积极性的核心因素,运动员必须在良好动机的支持下,才能发展专项运动的稳定兴趣、能力和良好态度,才会在比赛中产生良好的自我激励能力,它是获得高水平竞技能力的前提。
1.激发运动员的内部动机。教练员应多方面激发运动员的内部动机,通过变换训练形式使训练内容更充满刺激和乐趣,使运动员因喜欢某一项目而参赛,运动员目标的实现就是对他的激励和强化,从而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他们热爱的比赛中去。
2.启发运动员的信念和价值观。强加的要求不会达到最佳效果,应促使运动员将正确的比赛动机内化,转变成行动的动力,将每一次比赛当成一次提高技战术水平的机会,抛弃身外物的得与失,这是运动员投入训练和比赛的关键,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
3.培养运动员的责任感。运动员在接受比赛结果时产生的责任感有差异,内控型运动员把成败归于自己的能力和主观努力,外控型运动员把成败归咎于机遇等外部条件。教练员应加强运动员责任心自我价值感的培养,使之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要承担责任,控制行为,为挖掘潜力、弥补过失做更大努力,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比赛。
(二)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自信心是运动员对自己未来取得运动成功能力的确信程度。自信应建立在运动员能力范围之内和个体成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以形成“对成功的期待—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环。
1.正确的目标设置。经研究,目标准确、客观的运动员焦虑低,注意力集中,自信,动作完成好。目标应符合具体、现实、可控和具有挑战性的原则,并将运动员的注意力引导到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技术水平上。具体方法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梯子目标”,每个目标的实现都是运动员自信心的积极强化。
2.运用表象技能训练。运用表象技能提高自信心是让运动员经常回忆他们的成功体验,反复回忆成功经历时的情景和各种具体感觉,包括肌肉本体感觉,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受和积极的自我强化,提高满足感和自信心。赛前对比赛的全过程进行形象的模拟训练,赛中很冷静地回忆具体的技战术,甚至每一个动作细节。
(三)提高运动员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
1.思维控制训练。运动心理学家马丁认为:个体期望水平与技能水平一致时,处于平衡状态,最可能出现最佳能量动员,产生心理与动作的流畅状态。控制个体的期望水平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降低重要性。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比赛有正确的期望,不过多强调比赛的重要性,不过多许诺奖金、奖励,不过多分析可能的比赛结果,不做“必胜”的暗示。第二,转变认知。控制思维转向积极方面,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注意力转向技战术,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拼过程,不问结果”。第三,制定赛前行为程序。在教练员指导下,认真分析比赛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相应措施,赛前适当转移注意,做一些积极性休息,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合理的饮食和睡眠,使运动员有准备的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表象内容。
2.技战术的自我调控能力。好的技战术调控能力表现在,若出现偶然的技术失误,能冷静而及时的协调,这要在训
·
691
·
浅谈英语课堂的教学导入
□李俊
【摘要】导入是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正确而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之中。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在高职英语课堂上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教学导入,以及教学导入在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导入;导入方法
【作者简介】李俊(1984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一、引言
英语中有句谚语:“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作为开端的教学导入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在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对英语的学习不感兴趣。如果英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形式单调枯燥、过于简单的话,那么更会加剧学生对英语的厌烦情绪。自然而然,学生就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导致整堂课教学的失败。因此,高职英语课堂上的教学导入是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应当引起我们英语教师的重视与思考。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运用形式多样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进而取得的课堂教学的成功。
二、教学导入的基本原则
(一)启发性。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的作用旨在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教学导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设计教学导入时,应该多多地将启发性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做学习的主人。
(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是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呢?关键在于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多多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导入能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怀着一种期待甚至是迫切的心情投入到新课的教学活动中去。
(三)时代性。学生学得的知识大多为书本知识、间接经验,而教材内容的安排又多是固定的,但是我们的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那么教学就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设计教学导入的时候就应该多多联系身边的事以及国内外的大事,使其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而当今90后的学生很容易并乐于接受一些新事物,这种教学导入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融洽了师生关系。
三、教学导入的常用方法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在实际教学中应不拘一格灵活运用。笔者在这里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大家分享几种常用的教学导入方法。
(一)交谈式导入。教师在讲新课之前可利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谈,但并非是漫无目的的聊天,而是根据新课的内容,围绕一个主题与学生进行交谈,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比如,《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中的第一单元即是谈论大学生活的College—A Transi-tion Point in My Life。在讲解新课之前,教师可以会和学生共同回忆自己当年的大学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憧憬自己的大学生活,就如何充实地度过这三年时光在学生中间展开讨论。最后,教师要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学生一些建议,期望他们能有所感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这种教学导入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同时也有利于英语口语的提高。
(二)设疑式导入。学贵有疑,教师设疑,学生答疑,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学生更能增长才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对问题的探索,从而主动去发现新知。对于问题的设置,教师备课时可从问题的价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来选定。问题不宜太难,太难的问题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挫败感;不宜太简单,那种看一眼就有答案的问题也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比如,我们讲解课文Precious Legacy(珍
练中积累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一,培养运动员大强度训练的顽强性、自觉性等意志品质,循序渐进地实现目标。第二,改善技战术认知水平,清楚理解动作的细节,在训练中熟记肌肉本体感觉,在赛场上能识别正确、错误动作。实践证明:运动员采用“过电影”的表象训练法重复强化产生良好感觉的动作是非常有效的。
四、结语
对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忽视不得,教练员应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着重从自信心、训练动机、自控能力和意志品质等方面进行重点训练。完善现有体制,提高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以保证运动员的竞赛之路持续健康发展。
·
7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