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合集下载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翻译方法相关‎论文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

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

“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

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

”[1]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

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

奈达的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的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的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理论奈达的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理论(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是翻译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奈达(Eugene Nida)提出,旨在帮助翻译者解决跨文化翻译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问题。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是奈达提出的一种翻译原则,它强调翻译的目标是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效果,而不是逐字逐句地翻译。

奈达认为,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TL)的读者及其文化背景,使翻译更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

换句话说,翻译应该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和文化特点进行调整,使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一样理解和感受到原文的情感和意义。

在实践动态对等原则时,翻译者可能会进行改动和调整,以适应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例如,如果原文使用了其中一种隐喻或俚语,翻译者可以考虑使用目标语言中相似的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此外,翻译者还可以根据目标语言的阅读习惯适当增加或删减内容,以使翻译更自然地融入目标语言文化环境。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是动态对等的延伸和补充,它强调翻译的关注点是将原文的功能转移到目标语言中。

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应该考虑到目标语言的社会、文化和语境要求,使用与原文相似的功能元素和语言形式,使翻译达到相似的交际目的。

换言之,翻译不仅要传达原文的意思,还要在目标语言中实现相同或类似的交际效果。

在实践功能对等原则时,翻译者首先需要明确原文的交际目的和表达方式,然后再寻找适合目标语言的对应表达。

这可能涉及到调整语言风格、选择特定的词汇、调整语气和情感色彩等。

通过运用功能对等原则,翻译者可以更好地满足目标语言读者的交际需求,使翻译更具说服力和可接受性。

总的来说,奈达的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理论提供了一种方法和原则,帮助翻译者解决从原文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转换问题。

论“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2019年文档资料

论“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2019年文档资料

论“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2019年文档资料论“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一、引言在中国,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介绍得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在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奈达对世界翻译研究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正如克里斯蒂安·巴柳(Christian Balliu)所说:“奈达的著作,开创了翻译理论的新时代”(郭建中,1999)。

本文将通过概述“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和特征,并结合一些翻译实例,力求在翻译实践中正确运用该理论。

二、奈达的对等理论概述1964年,奈达在其著作《翻译科学初探》中提出了“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和“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概念。

根据奈达的观点,各种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普遍存在很大的差异,“形式对等”概念的应用范围较为有限。

奈达特别强调后者,认为“动态对等”的概念反映了翻译的本质:“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

”(Nida & Taber,1969)在这一定义中,“切近”是指“切近源语的信息”;“自然”是指译语中的表达方式;“对等”则把上述两者结合起来,是对等语(equivalent),而不是同一语(identity)(郭建中,1999)。

很明显,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对等,而非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

奈达在“动态对等”中突出了“内容为主,形式为次”的思想,但这一思想引起了不少误解。

为了强调功能的概念,避免有些人对“动态对等”的误解,奈达后来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用“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代替了“动态对等”。

“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内涵基本相同,都强调“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研究概述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研究概述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研究概述作者:李毅鹏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06期摘要: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林立,观点纷呈。

奈达是当今举足轻重的翻译家,也是当代翻译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对20世纪的翻译界影响深远。

本文将对奈达的主要思想进行剖析, 并指出其理论的贡献和不足, 希望能对当代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关键词:翻译理论;奈达;功能对等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239-02一、功能对等理论简介自上世纪50年代初,当代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各种流派和思想不断成长壮大。

其中有两大贡献最引人注目:奈达、费道罗夫、威尔斯和卡特福德等人将现代语言学带入翻译研究;其次,霍姆斯将翻译学归列为“独立学科”。

奈达认为,“任何一种成熟的翻译方法无一不以符号学作为其符号编码与解码的基本规则。

”[1] “现代语言学对翻译最有意思的贡献,恐怕就是使翻译工作者解除了前一代人在语文学上的种种假定和臆测的束缚。

”[2]实际上,里厄是“对等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奈达的对等理论是从其基础发展而来的。

受其启发,上世纪60年代初,奈达首先提出“形式对等”理论。

该理论要求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形式尽可能保持一致。

在60年代末,他在与查尔斯·泰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功能对等”。

二、功能对等理论内容自上世纪60年代始,随着语言学和交际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从这两学科的角度出发研究翻译。

其中奈达的“功能对等”贡献最大,影响最深远。

他在著作《翻译科学探索》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

在后来出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他对“动态对等”进行了更详细的解析与论述,并指出所谓动态对等,是译文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大致相同。

[3]后来为了突出“功能”的概念和避免一些人对“动态”的误解(实际内涵并没有改变),他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中,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谈机器翻译译文可接受性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谈机器翻译译文可接受性

t l t a e st r ia r dr d . 而 这 种 层 次 i y h sm eo g l e es i ) l a e a h in a d
的译文 , 奈达认为永远无法达到 , 尤其是两种语 言的文
分令人满意 , 对于一些简单的句子 , 译文一般不会有大 问题 , 于一些稍长的句子或结构 稍复杂 的句子 , 但对 译 文质量就不能令 人满 意 , 有时简 直是不可卒读 。 由 ” 此可见 , 提高机器 翻译译文可接受性是十分必要的。 ( ) 一 确保信息 的等量传递
化和审美价值 差异较 大时 , 更不 可能达 到。最 低层 次
的对等指 :译文能达到 充分 的对 等 , 目的语 的 听众 “ 使 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 的理解 和
欣 赏o ( h aes f as t x sol b b ” T er dr o at nl e t thud eal t e r ade eo
仅看做是从表层结构 中寻找对应成分的 比较语 言学家
划清 了界限。第三 阶段 为社会 符号学 阶段 , 在这一 阶 段形成 了新的语 言研 究模 式——社 会符号学。在 这一
阶段 , 奈达主要关 注语义 问题 和跨文化 交际 问题 。他 认为 , 言只是一种符 号现象 , 语 对这种现象 的解释不能 脱 离语 言所赖 以生存 的社 会文 化环境 , 言翻译的最 语 终 目的就是要原语 (ore agae 在译语(a e l — suc nu g) l t gta r n
的对等 , 目的语 听众或读 者在理 解和欣 赏译 文 时所 使
三、 机器翻译译文可接 受性
机器翻译( ) MT 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 自然语言( 源
语言 ) 翻译 成另一种 自然语言 ( 目标语言 ) 的过程。我 国著名计算语 言学家冯志伟说 :机器 翻译确实取得了 “

浅谈英汉翻译中奈达“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理论的应用

浅谈英汉翻译中奈达“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理论的应用

- 202-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浅谈英汉翻译中奈达“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理论的应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齐鑫【摘要】本文根据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以及形式对等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差异以及举例说明其应用效果。

【关键词】英汉翻译 功能对等 形式对等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奈达作为现代翻译理论的鼻祖,主要倡导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翻译,1969年,他与塔伯合作完成了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动态对等,意义的分析、翻译的步骤等话题进行了阐述,书中提出:“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 . 即翻译是在接收语中寻找和源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

这个定义包括三个基本术语:(1)对等,即指向源语言信息;(2)自然,即指向受体语言;(3)最切近,是在极度相似的基础上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首先是意义上“最切近”,而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即形式对等。

所以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

尽管功能对等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但同时也是一个逐渐递变的概念,因为奈达认同内容和形式等传统概念之间的“冲突”而非总能轻而易举的解决。

奈达强调如果要确定对等效应,意义的对应必须优先于文体的对应,这是处理这种冲突的总体原则。

动态对等即功能对等包括四个方面:文体,句法,篇章和词汇对等。

在实践中,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信息少于原文读者理解的信息,译者就需要拉长信息的表达形式,为使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信息与原文读者理解的信息趋于对等。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翻译方法相关论文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

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着、250余篇论文。

“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

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

”[1]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

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

但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奈达又把对等解释为是指功能而言。

结合社科著作翻译中的实例解析功能对等理论

结合社科著作翻译中的实例解析功能对等理论

结合社科著作翻译中的实例解析功能对等理论作者:谢良群来源:《成长·读写月刊》2016年第08期【摘要】功能对等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语言再现源语的信息。

本文结合案例解析功能对等理对社科著作翻译的指导。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社科著作翻译一、功能对等理论内涵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在其著作《翻译科学初探》中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动态对等是“与原文最自然的贴切”(Nida.2004),注重读者反应,以最贴切的自然语言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程度一致。

同时,奈达指出:“所谓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再现源语的信息”(谭载喜,1984:10)。

奈达后来用功能对等代替动态对等,但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功能对等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强调翻译不是原文的字面意义和语序,而是原文的思想和目的,不仅是语义的对等还包括风格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因此,要求译文读者对译文与原文读者对原文做出的反应基本一致。

这也是功能对等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

二、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实例翻译(一)词汇对等词在翻译中扮演重要作用,译者能否正确选出合适的目标语会严重影响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反应。

因此,译者应了解汉英语转换过程中词汇的差异,熟练掌握其中的翻译技巧。

一)直译奈达曾说过“如果直译能够达到指称意义和联想意义上的对等,则无需形式上的转变”(Nida,1993:125)。

换言之,如果直译可以实现完全对等,即形式和功能上的对等,那么直译法是首要的选择。

二)词性的转换按照词性的不同,如何摆脱英汉语言差异,用最贴切的方式传达原文信息,达到词汇上的对等。

名词化英语名词化能简化句子结构,浓缩信息,使行文更加正式、客观。

汉语多用动词来表达类似的概念,换用动词表达,译文行文更加明确。

浅谈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浅谈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浅谈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摘要:本文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证明对等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的指导意义。

文章从广告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结构和两个方面探讨了英汉广告互译中的翻译对等理论的应用问题,对商标翻译中不同的文化因素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如何跨越商标翻译中的文化障碍达到商标翻译的文化等效,更好地将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去。

关键词: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商标翻译文化等效处理1.引言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大师尤金・奈达关于翻译的“功能对等”核心理论在翻译界影响深远,是我国较早被引进的理论之一,在中国翻译界的影响较大,也是我国翻译学界评价较多的理论。

当前,全球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不同的地域社会和历史经历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风俗习惯等,这些差异给翻译实践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障碍。

因此,文化因素在翻译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使翻译作品能够为更广泛的人们所接受,在更为广泛的地域被流传,在翻译实践中就更应该注重翻译的等效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企业家都力求在全世界市场范围内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商标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商品在广大消费者中的认可程度,影响商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商标的翻译便成为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关键一步。

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到地域文化、语言规律和审美取向等诸多因素。

企业要想使自己的产品成功地进入到某个国家的市场就必须注重产品商标的翻译质量。

本文通过对几个实例商标翻译的研究探析了文化等效翻译原则在翻译中的应用。

2.等效翻译理论尤金・奈达提出的“等效翻译理论”即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的理论。

因此,在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与以往的翻译理论相比较,功能对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翻译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的同时,还将文化以及西方文论中的读者反应纳入到翻译研究的领域。

浅论“功能对等”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运用

浅论“功能对等”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运用

浅论“功能对等”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运用作者:李嘉琪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9期摘要:信息时代的今天,科技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科技英语的翻译较之其他翻译有文体的特点,因此对科技翻译也有特殊的要求。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尤金·A·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进一步完善了翻译理论。

本文在通过探究“功能对等”理论和科技翻译特点,解析该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尤金·A·奈达;科技英语;科技翻译作者简介:李嘉琪(1989.11-),女,云南楚雄人,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级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9--02尤金·A·奈达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其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完善做出很大贡献。

科技英语作为现代英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在词汇、句法与篇章等方面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掌握科技英语的特点可以帮助翻译者有效地提高翻译效率。

文章重点阐述科技英语的一些显著特点,并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解析了“功能对等”理论与其在科技翻译中的运用。

一、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开创性的把社会效益(即读者反应)原则引入翻译标准之中,提出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

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①。

奈达认为,翻译就是要以最自然的方式重现原文的信息,重现意义是第一位的,其次是重现风格。

最好的翻译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对等,摆脱了言结构对译文的束缚。

奈达_功能对等_理论的探讨

奈达_功能对等_理论的探讨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探讨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商务英语教研室 刘成科[摘 要]奈达的翻译理论是最受中国翻译研究者欢迎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之一。

本文介绍和评述了奈达翻译理论中的核心——“功能对等”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所遵从的原则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翻译理论 尤金・奈达 功能对等 一.引言翻译作为语际交流的桥梁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不同民族、不同语言包括使用相同语言不同方言之间的交流,就会有翻译的存在。

然而,尽管翻译实践早就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共同进步,但构建翻译理论系统却显得举步维艰。

在西方世界,直到16世纪法国的多雷Do let 发表过翻译论文之后,在法兰西学院和詹森主义的共同影响下,人们才开始认真探索翻译理论,按照科学的方法从理论上系统研究翻译活动。

但是从那以后,由于人们对“可释性”这一古老的问题,即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是否存在可译性问题长期争论不休,对翻译活动的悲观论调长期盛行,从而延缓了翻译理论的形成。

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了一套“以读者的反应为依据的翻译理论”,在西方翻译学理论体系中树起了一面旗帜,一改过去翻译理论只注重原作在译文中的表现情况,和译文与原文表现对等的翻译观念。

而他的“功能对等”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引进的影响最大的理论。

它对一直受忽视的译文读者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尤其是他的核心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打破了中国传统翻译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

二.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不同语言尤其是不同语系的语言之间往往在语言背景、思维方式、语言结构和表达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绝对的等值是不可能实现的,奈达在等值论方面做了精辟的论述。

浅析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浅析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浅析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是最受中国翻译研究者欢迎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之一。

本文介绍和评述了奈达翻译理论中的核心――“功能对等”理论, 并进一步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所遵从的原则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翻译理论尤金•奈达功能对等一、引言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了一套“以读者的反应为依据的翻译理论”, 在西方翻译学理论体系中树起一面旗帜,一改过去翻译理论只注重原作在译文中的表现情况, 和译文与原文表现对等的翻译观念。

而他的“功能对等”理论自20 世纪80 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以来, 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引进的影响最大的理论。

它对一直受忽视的译文读者给予了更多的重视, 尤其是他的核心理论“功能对等”理论, 打破了中国传统翻译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 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

这一理论给中国翻译界带来了新鲜空气,也给译论注入新的血液。

然而奈达的理论对我们的翻译究竟有何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呢? 本文将从该理论的起源,实质,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影响与指导意义及相关争议等方面来对该理论进行介绍。

二、功能对等论的起源功能对等论在翻译史上是同等效果论的变体。

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同等效果论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

1790 年,他在《优秀的翻译》一文,为“优秀的翻译”下了一下定义:“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植在译作语言之中,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对这种优点能清楚地领悟,并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

这就是说优秀的译文应该能够在不同的语言社会里和原作产生同等的效果。

而德国翻译理论家考尔在1896 年的《翻译艺术》一书中称之为“效果相等”。

英国翻译理论家E. V. Rieu 则把这一项要求正式命名为“同等效果原则”。

在中国的译论史上也有不少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提到过翻译中的等效问题。

马建忠在1894 年提出的“善译”思想中,等效理论就初见端倪。

奈达的“对等功能”翻译理论

奈达的“对等功能”翻译理论

奈达的“对等功能”翻译理论作者:葛南来源:《神州》2011年第32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尤金. 奈达—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及其主要的翻译核心理论“对等功能”。

本文主要结合具体事例阐明了翻译“对等功能”理论。

文章表明翻译工作者应该学习奈达的翻译理论成果及其实事求是的精神。

关键字:奈达翻译对等功能尤金. 奈达(Eugene A. Nida)出生于1914年。

是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中国的翻译界影响很大。

其中, 影响最大就是他的“功能对等”理论。

一、奈达的“对等功能”翻译理论“动态对等”翻译观首次出现在公众的视线是在1964 年,奈达将这个新的名词发表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

他总结了翻译《圣经》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圣经翻译中出现的两种基本倾向: 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

所谓动态对等翻译, 就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译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之后,奈达给出更进一步的解释,是在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 他提出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针对意义和语体而言。

奈达将“动态对等”修改为“功能对等”是在他与瓦德尔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 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

与“动态对等”相比,“功能对等”则更具有说服力。

所谓语言的“功能”,就是指它在使用过程中所发挥出不同的言语作用, 形形色色的语言所具有的表达形式不可避免的会有所不同, 不是发音, 词条或语法知识不同, 就是表达形式或用法习惯不同, 当是它们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彼此相似甚至相同的功能。

奈达对于读者反应很在意,他在其理论中经常谈到这个问题, 之所以会这样重视读者的反应是因为在他看来, 翻译是为以读者或者说言语接受者服务的, 要评判一个译文的好与不好, 首先要看读者对译文的翻译如何。

“功能对等”的灵活性很大, 对此,奈达也承认对等的程度取决于原文和译文在文化上的差异性, 差异越大, 对等程度越低。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杨宪益_戴乃迭翻译的鲁迅小说_阿Q正传_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杨宪益_戴乃迭翻译的鲁迅小说_阿Q正传_
他活着的时候,人们都叫他阿 Quei,死了以后,便没有 一个人再叫阿 Quei 了,哪里还会有“著之竹帛”的事。(《阿 Q 正传》)
杨宪益的译文:During his lifetime everybody called him Ah Gui,but after his death not a soul mentioned Ah Gui a- gain; for he was obviously not one of those whose name is “preserved on bamboo tablets and silk.” (Note: a phrase used before paper was invented when bamboo and silk served as writing material in china.)
三、杨宪益和戴乃迭翻译的《阿 Q正传》
杨宪益夫妇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从事翻译工作,他们 翻译了《红楼梦》,《儒林外史》,《鲁迅小说选》等大量的中国 古典及现代文学名著,在翻译界颇具盛名。二十世纪五十年 代,他们又把鲁迅先生的小说《阿 Q 正传》翻译成了英语。在 忠实于原作文的前提下,他们充分尊重原语和目的语各自 的语言特征,突破了英汉两种语言表层结构的框框条条的 束缚,竭尽他们之所能,深入挖掘目的语的深层结构及其表 达潜力,从而能很好地再现原作的典型的个性化语言及其 独特的风格。译文选词精当,句式灵活多样,颇有“信手拈 来,一气呵成”之大家风范,整个译文读起来语气清新,自然 流畅,意味隽永,朴实地道,和谐优美,做到了达意传神,形 神俱备,更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 《阿 Q 正传》在选词,句子结构等方面基本可以与原作对应 的情况下,尽量选用了与原语词汇最等值的表达方式,与原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讲解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讲解

[摘要]传统的翻译方法相关论文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

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

“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

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

”[1]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

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

但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奈达又把对等解释为是指功能而言。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浅析摘要: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其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以读者反映论作为译文判断的标准,即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从多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但因过于强调译文的交际性和可懂性导致该理论的局限性。

关键词:功能对等;读者反应;局限性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1一、“功能对等”的基本观点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语言学家奈达,在世界翻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论是其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基础。

在对“功能对等”的阐述中,奈达强调以读者反应作为译文判断的标准,“读者反应论”是“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对等。

二、对等理论的演变发展奈达分析了翻译中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关系的三种类型,认为这三种关系是由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的。

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等值有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

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此相对应的是以“等效原则”为基础的动态对等。

在以动态对等为导向的翻译中,翻译的标准是“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和原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存在的关系相同。

”他同时强调,动态对等的翻译以完全自然地表达方式为目标,译者并不坚持读者理解源语语境中的文化模式,而是尝试将接受者与他自己文化语境中的行为方式联系起来。

奈达的《论对等原则》一文集中阐发了动态对等思想。

他认为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必须辨别翻译的不同类型,以确定不同的对等原则,根据信息的本质、作者的目的以及译者的目的、受众的类型等因素,对翻译进行了分类,即根据信息的本质,确定内容和形式何为翻译的主要考虑因素;根据作者及译者目的,确定翻译的预期目的是提供知识、引起情感反应,还是建议某种特有的行为举止。

翻译理论概括

翻译理论概括

翻译理论尤金·奈达の“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1914-2011),美国著名の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1943年获密歇根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长期在美国圣经学会主持翻译部の工作,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1980年退休后任顾问。

奈达是一位杰出の语言学家,他到过96个国家,在一百多所大学做过讲座,来中国有13次之多,直至2003年,奈达89岁高龄时,仍到非洲讲学。

尤金最有影响の著作是1964出版の《翻译の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其次要数《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系与查尔斯·泰伯合著(1969)。

奈达理论の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の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の对等。

为使源语与目の语の之间の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の角度出发,根据翻译の本质,提出了著名の“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与对等の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の信息”(郭建中,2000 , P65)。

奈达有关翻译の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の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与文体の对等,翻译传达の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の文化信息。

“动态对等”中の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の,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の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

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の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の四个方面,作为翻译の原则,准确地在目の语中再现源语の文化内涵。

从功能对等理论探析许译《西厢记》中的数字翻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探析许译《西厢记》中的数字翻译

校园英语 /从功能对等理论探析许译《西厢记》中的数字翻译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魏蕊【摘要】本文对许渊冲先生的《西厢记》译本进行个案研究,分析了原文中数字使用的特点及译文中数字翻译的技巧,指出在数字翻译中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将作品蕴含的信息充分展示给译入语读者。

【关键词】功能对等 许译《西厢记》 数字翻译一、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A•奈达提出的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该理论更多地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衡量翻译文本,认为一部好的翻译作品应该使用最自然、最贴切的对等语言来传递原文信息,实现原文与译文四个方面的对等,即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从而使译文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接受原文一样来理解、欣赏译文。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必局限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和形式,而应更多地关注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并将其最大程度地传递给译文读者,进而实现原文与译文的语用等效和功能对等。

二、《西厢记》中数字的特点《西厢记》共5本21折5楔子,其中数字使用广泛,作用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表示数量。

文中使用大量数字来表示数量,其中包括具体数量和模糊数量。

具体数量可以表述人数、年龄、时间、金钱、距离等。

如“年方一十九岁”、“五旬上因病身亡”中数字表示年龄;“今日至亲只这三四口儿”、“统领十万大军”中数字表示人数;“即今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十五日是佛受供日”中数字表示据实可考的时间;“这五千钱使得着也”表示金钱的数目;“离了蒲东,早二十里也”表示距离。

模糊数量多由“百”、“千”、“万”等数字表示,如“滋洛阳千种花,润梁园万顷田”中,“千”、“万”均非确数,而是用来突出花之多,田之广;“行近前来百媚生”用虚数展现张生对莺莺美貌的惊叹与倾慕;“总为君瑞胸中百万兵”用概数表示红娘对张生计谋和才能的肯定与赞赏;“千种相思向谁说”一句中用模糊数字表示张生满腔愁绪无处倾诉的苦闷之情。

2.表示顺序。

除了表示数量之外,数字也可用来表示事物的高低等级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或逻辑顺序,其作用相当于英语中的序数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传统的翻译方法相关论文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
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

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

“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

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

”[1]
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

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

但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奈达又把对等解释为是指功能而言。

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必然不同,不是语音语法不同就是表达习惯不同,然而他们却可以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奈达所强调的是“对等”“、信息”“、意义”和“风格”,奈达从语义学和信息论出发,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正如他自己所说“:翻译就是交际”,目的是要寻求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

他所说的“信息”包括“意义”和“风格”,着重于交际层面。

他实质上要打破的是传统的翻译标准。

他把翻译看成是“语际交际”,也就是在用交际学的观点来看问题。

交际至少应当是三方的事情:信息源点———信息内容———信息受者,也就是说话者———语言———听话者。

奈达注重译文的接受者,即读者,而且都对读者进行了分类。

奈达根据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把读者分为四类:儿童读者、初等文化水平读者、普通成人读者和专家。

他曾说过,一些优秀的译者,常常设想有一位典型的译文读者代表就坐在写字台的对面听他们口述译文,或者正在阅读闪现在电脑显示屏上的译文。

这样,就好像有人正在听着或读着译文,翻译也就不仅仅是寻求词汇和句法的对应过程。

运用这种方法,译者就可能更自觉地意识到“翻译就是翻译意思”的道理。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

奈达对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出了新的观点。

他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

尽管不同民族之间难以达到“绝对的”交流,但是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生产经历、社会反应等有许多共性。

他这种思想主要基于他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圣经》的翻译。

在他看来,上帝的福音即是真理,可以译成不同的语言,也可以为不同国家的人所理解。

因此,他提出“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

奈达把翻译分为两种类型:形式对等翻译和动态功能对等。

翻译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

功能对等注重读者反映,以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

奈达的形式对等要求严格地再现原语的形式,其实也就是“逐字翻译”或“死译”。

奈达本人也不主张形式对等的翻译,他认为严格遵守形式无疑会破坏内容。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是对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

首先,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翻译评价标准。

他指出:翻译准确与否取决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程度,也就是把译文读者反应与原文读者反应进行对照,看两者是否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

其次,他提出的“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标准也不同于传统的“忠实”标准,这样对译者的要求也就更高。

因为“忠实”只是基于原文,而“对等”则是既照顾原文和原文读者,又照顾译文和译文读者。

第三,他用新的眼光看待翻译过程。

传统的观点认为翻译过程是单向的、直线式过程,即原文—译者—译文;而奈达认为翻译过程还应包括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评价。

应当指出,奈达的理论也有一些值得探讨之处。

首先,他的翻译论来源于对《圣经》的翻译经验,因此,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文本。

由于《圣经》翻译的目的在于传教,译者当然应注重读者反应。

但是对于文学翻译,译者就很难或者说没有必要总是考虑读者反应。

因为文学作品的解读常常受到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读者在文化素养、价值观、审美观、情感体验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不同读者在不同时代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往往相差甚远。

即便是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可能千差万别,更何况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

因此不能把读者反应作为评价译文优劣的唯一标准。

其次,他的功能对等论在某种程度上排斥文化交流。

他认为翻译中要尽量使用译文读者熟悉的表达法来替换难懂的、或可能引起误解的原语习惯表达法。

事实上,不同文化之间确实存在差异,而翻译的目的之一也就是促进文化交流。

保留原语的一些表达法有利于读者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本国的语言。

奈达的理论可总结为功能论,奈达强调读者反应和贴切、自然,奈达把形式和意义看作是翻译中两个对立的部分,因此他反对形式对等,张功能对等。

奈达虽然提出有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但他真正主张的是功能对等的翻译,而且适用于所有文本类型。

奈达注重读者反应,主张用接受语的表达习惯代替原文中外国文化的表达方式,也就是主张“归化”。

奈达以现代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社会符号学、交际学理论和信息论为指南,采用不同于传统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方法,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种种问题都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翻译理论相关发表的进一步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思果.翻译研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萧立明.新译学论镐[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5]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出版社,2003.
[6]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